01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2)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宏观经济学模型与经济计量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2)通货膨胀与失业(3)总需求与总供给(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4.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2)凯恩斯主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4)供给学派: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等(5)新凯恩斯主义:乔治·阿克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5.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2)经济预测与预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3)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如通货膨胀、失业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实践法: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如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共计4学时。
2.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连续两周完成。
五、作业与考核1.课后作业:每周布置一次,共计2次。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01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
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8
1.2 宏观经济变量
•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 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 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 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 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 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 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利率,汇率等等。
• 逻辑实证:也称为演绎法或抽象分析法。 它对 因果关系的把握是从建立假设开始的,借假设排 除一切无关或次要的因素,保留少数重要因素, 从而从中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路线是 从一般到个别。
• 实证研究描述客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 存在“好或坏”,“应该或不应该”的评价。
14
1.6.2 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4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商 业周期的不同特征
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 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失业人的问题
•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商业 周期的不同特征
基本概念: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 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上涨。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 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 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 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 整体经济的运作。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有些在
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 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导语】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经济体整体而非个体的经济行为,涉及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广泛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宏观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等;3.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4. 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 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整体而非个体的经济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规律和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内容。
与之相对的是微观经济学,它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1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
2.2 总需求总需求是指商品和服务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总购买力,它的构成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2.3 总供给总供给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全部经济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 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3.1 政府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学为政府提供了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调控,实现稳定增长、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的目标。
3.2 企业经营决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企业理解经济环境并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企业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调整生产规模、价格策略等,以适应市场需求。
3.3 个人理财规划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对于个人理财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宏观经济的状况能够帮助个人做出合理的投资和储蓄决策,降低经济风险,实现自身财务目标。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宏观导论
经济增长是长期的趋势,而经济波动则是短期的现象。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是相互影响的 ,经济增长可以平抑经济波动,而经济波动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供求混合推 进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宏观导论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 •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01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 变化规律的科学。
产业政策
政府通过引导和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和优化的政策。其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 。
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政策。其目标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 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科技政策
政府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来提高生产力 和竞争力的政策。其目标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
05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 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 苏步伐放缓,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地缘政治紧张、通 胀预期上升等因素影响,市场波动明 显加大,投资者信心不足。
主要经济体增长分化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 长动力有所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经济体增长势头良好,但面临疫情反 复、通胀压力上升等挑战。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2024年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8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 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在产量或收入增 长时,投资支出会增长得更快;在产量或收入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下降得更快。 加速原理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10
03 失业与通货膨胀
11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以及 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职业间流动所产生的失业 。
03
气候变化与宏观经济
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宏 观经济政策和措施。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1
22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23
0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新货币数量论
m M P
f
( y, w, rm , rb , re ,
1 p
dp dt
, )
自然率假说
政策主张: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
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Chapter 1
30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供给学派
理论核心:供给创造需求 本身
重点分析:供给效应 主要观点:关于边际税率
Chapter 1
33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 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以 及劳动市场。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 基础上。
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 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 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Chapter 1
12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14.15%
Chapter 1
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 2661.000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声明:本课件在教学进程中,由于引用学者的近期研究功效(尚未发表,图片、数据和观点均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未经允许不能擅自在网上流传。
违者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特告。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讲课教材:《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茨第七版参考性英文阅读教材: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讲义获取方式email/bb本次课要点:本次课主如果围绕着从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如何慢慢提出宏观经济所需思考的问题,和宏观成立后又是如何慢慢完善、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如安在对政策的效劳的争辩中彼此增进和发展为主线,来介绍全书的讲课框架的。
让学生在刚进入就清楚宏观的产生和发展,和咱们一个学期将要重点讨论什麽内容。
教学安排:1、纪律要求2、关于章节安排、选取3、关于课后作业4、考核方式(10%考勤1+20%平时考核+70%期末)商学院2(8次以上出勤者具有考试资格,10%考勤3+90%期末)双学位45、答疑、联系方式、学习方式(理论+实际)课程结构进度:1、导论(1)+ 国民收入核算(2)2、收入与产出(总需求与均衡产出、乘数理论)(9)3、货币、利息与收入(IS-LM模型)(10)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1)5、国际联系(开放经济体的宏观政策配合运用)(12)1参看双学位考勤定义。
另外,3次迟到视为1次缺勤。
2商学院学生缓考者,按试卷成绩85%录入总成绩。
3原则上双学位考勤以效果论,未参加课堂学习者,视为缺勤,不论缘由。
1次缺勤扣1分。
4为严肃纪律,确保公平和质量,双学位还设有以下规定:1、出国缓考(未有以往考勤记录)者,按试卷成绩85%录入总成绩;2、考勤未达标而参加考试者,原则上不录入成绩;3、有作弊嫌疑者,需重新考试认定成绩;4、作弊成立者,计0分。
6、习题课一7、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政策、形式化表述、极端总供给曲线)(5)8、总供给:工资、价钱与失业(一般总供给曲线推导、经济学学派介绍、AS-AD模型)(6)9、增加与积累(新古典增加模型)(3)10、增加与政策(内生增加模型)(4)11、习题课二12、消费与储蓄(13)13、投资(14)14、货币需求(15)15、习题课三16、中国宏观经济解读(外请专家2课时,课次随机安排)17、全书考前要点总结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考察长期的经济增加,也考察组成经济周期的短时间波动。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01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重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
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
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
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
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究投资、出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力影响和交叉渗透作用,研究失业现象时要考查失业因素并寻找解决失业问题的良性对策。
这些都是十分令人关切的主要宏观经济学问题。
第三,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10/12
10
• 如体育馆里坐着观赏球赛时,如果有一个 人为了看清楚些,就站起来,开始它可一 览无余;但其他观众效仿都站起来,大家 就会彼此遮挡,视野和原先大家坐着时的 效果一样或更差。这时,如果有少数人先 知先觉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荒谬或者站的 腿酸了,就会坐下来,大家效仿逐渐都坐 下来,则又回到原来的坐着的状态。
2024/10/12
11
• 单个家庭购车不会引起价格变化,所有家庭购车 就会引起价格变化;一个企业投资不会引起货币、 利率的变化,所有企业投资就会引起货币、利率 等变化。正像微观经济学中学到的:单个企业面 临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而行业的需求曲 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宏观 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森林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 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为中心,被称为收入理论。
2024/10/12
8
• 3、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通过 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这一理论 的运用。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 4、宏观经济学进行的是总量分析。总量是反映整 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诸如国民收入、总就业 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如何形成 以及相互关系。
2024/10/12
4
• 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
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我们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后果,要先往远处 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 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01宏观经济学
• 导论部分将对宏观经济学研究 的问题、与微观将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产 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方法 等基本问题进行提要性介绍, 从而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初步 了解和认识。
4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
•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1.4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 1.5 宏观经济变量 • 1.6 宏观经济运行的流程
数越高,政府连任机会越小。
36
1.5.3 经济增长及其衡量(GDP)
经济学家用以判定经济规模、经济是否达到持 续高增长的测量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 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型) •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 第六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 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 - AS模型) • 第八讲 失业与通货膨胀 • 第九讲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 第十讲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 第十一讲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 第十二讲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理论主体
• 核心问题:国民收入
21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有效需 求不足理论,主张政府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如IS-LM模 型、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等。
货币主义学派
01
货币主义的理论基 础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 主要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 以实现经济稳定。
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
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Biblioteka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增长
0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02
促进就业与收入增长
03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 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 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02
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提出了新古典综合派
的理论体系,主张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03
新古典综合派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综合性的理论框
架,如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政策分析等。
04
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解析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
GDP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用于衡量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 成果。
03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投资与收入相互作用的机制
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论战
01 新古典综合派:融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 济学
02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供应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03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取 舍
01宏观经济学导论.doc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重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
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
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
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
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因此,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它关注国民经济的繁荣与衰退,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通货膨胀与失业,国际收支和汇率变动。
宏观经济学在考察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考察构成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2024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
目录•导论概述•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核心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当代宏观经济问题探讨•总结与展望导论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问题及其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等问题。
特点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总量问题,如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等。
它强调经济体系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总体、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等。
研究范围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分配、货币与金融市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等。
与微观经济学关系联系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持和补充。
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和调控。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此外,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总量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古典宏观经济学01古典经济学的起源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探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02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市场自动调节实现充分就业。
03货币数量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物价水平,但不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01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有效需求不足02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03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03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变量的预期是理性的,政府政策的效果会被预期所抵消。
01新古典综合派结合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互补性。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 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 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 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 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 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3
宏观经济学导论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 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 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 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 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 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 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 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 的内容。
24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 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 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 革命。
25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7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第一章导论
03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 理
原因包括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供求 混合推进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等;治理 措施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 政政策和收入政策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来自增长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为一年)经济总量的 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
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排污标准和环保税等政策来保护环境。例如,政 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来限制污染排放,同时征收环保税以惩罚污染 行为。
资源保护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资源节约法规、可再生能源政策和资源税等政策来保护资源。例 如,政府可以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征收资源税 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使用资源。
03
政策目标不同
04
微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主要是实 现个体经济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而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主要是 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
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 补充、相互依存的。微观经济学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 济学则需要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两者共同构 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应该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减少干预,让市场力量自由发挥 作用。他们认为这些政策将促进经济稳定和长期增长。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背景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格雷戈里·曼昆、戴维·罗默等。
主要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粘性价格和不完全竞争等缺陷,需要政府干预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他们强调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并调节总 供给。
宏观经济学(第1章导论)第1节
以托马斯·萨金特、克里斯·杜森贝里等为代表,注重宏观 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强调经济模型的结构性因素对经济活 动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环境、人口、技术进步等多元化 因素。同时,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包括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
等问题,需要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
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 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是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重要
指标。
失业率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 波动和政策调整的效果,过高或 过低的失业率都会对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加强职业教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货币主义学派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为代表,强调货币供应和 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货币政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以本·伯南克、克里斯蒂娜·罗默等为代表,强调价格和工 资粘性,认为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供需失衡是经济周期和失 业的主要原因。
新古典综合学派
以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为代表,将凯恩斯主义 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使 用。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和政 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物 价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学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国家间经济合作和政策 协调。
0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DP)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和市场运行 效率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的行为和经济政策
§2 宏观经济学研究那些问题
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 经济增长问题
§3 宏观经济政策
用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降低经济波动幅 度 两类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表现为改变财政支出和税收 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增加或减少货币数 量
§4 两类模型
产出决定模型 描述和揭示宏观经济总量关系和各变量之间的 传导机制
产出增长模型 描述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和增长原因
第1章 导 论
要明白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的 决定过程和增长过程,明白通货 膨胀和失业的原因。
§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经济总 体的运行情况
宏观经济总量主要包括:总产出、总消费、 总投资、总储蓄,总需求、总供给。
宏观经济变量: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 物价水平、资产价格水平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15
•古典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 争论
•萨伊:供给创造对自己的需求,因此,不 • 存在普遍的经济危机(经济波动), • 不需要建立专门研究宏观问题的 • 理论。
•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波动是
•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
•18
2.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
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标
志着凯恩斯经济体系的确立。
凯恩斯认为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是有效需 求不足。
•10
2.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政策 (Fiscal Policy) 财政部
•11
•繁荣: 通货膨胀
•削减支出 •财政政策
•经 •济
•提高利率
•(税收等 •经
)
•济
•波
•政
•动
•增发国债
•货币政策 •策
•(利率等
政策含义: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刺激有效 需求,减轻经济波动。
凯பைடு நூலகம்斯理论行之有效,因此取代了古典主
义学派占据主导地位。
•19
大滞胀 (Great Stagflation)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停 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并 存的局面, 为弗里德曼和卢卡斯的反凯 恩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4
•模型化思维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2020/5/23
1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之六: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 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 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 易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 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 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国际收支顺差(盈余):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大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小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促进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 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
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作用和长期效果如何? 什么
是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
2020/5/23
15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三市场划分 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 家庭、企业、政府、国外(国外消费者) • 四个经济主体又称为四部门。 3.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2020/5/23
21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具体分析方法 (3)几何图形法 (4)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决定。 •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移动。 • 动态分析: 考虑了时间因素。
2020/5/23
22
20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