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1、GDP的概念:全名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用Y表示,Y=C+I+G+NX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2、消费:消费指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物品包括购买的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非耐用品。
服务包括理发和医疗这类无形的东西。
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包括在消费服务中。
3、投资:指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它是资本储备,存货和建筑物购买的总和。
建筑物投资包括新住房支出。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投资4、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比如当政府为陆军将军支付薪水,为政府购买,当政府支付解雇人员的失业保证金,为转移支付。
5、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
净出口决定因素:(1)本币对外币的汇率(2)外国对此货物的需求(3)外国的政治状况(4)外国的经济情况(5)本国的生产,科技,经济水平(6)本国的政策6、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指定一年为基年,然后用基年价格来计算所有各年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名义gdp用当年价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7、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公式: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8、通货膨胀:描述物价水平上升。
要点:是价格水平从低位上升向较高位的过程,一直在高位不叫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公式:d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讲解完毕。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章第⼀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的整体经济运⾏及政府运⽤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第⼀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或充分就业※通货膨胀(Inflation)※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法1.均衡与⾮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和⼀般均衡)2.静态分析、⽐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
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
5.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流量是指⼀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存量则是指⼀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于存量,流量⼜归于存量之中⼈⼝总数是个存量,它表⽰⼀个时点上⼈⼝数;⽽⼈⼝出⽣数是流量,它表⽰⼀个时期内新出⽣⼈数。
⼀定的⼈⼝出⽣数来⾃于⼀定的⼈⼝数,⽽新出⽣的⼈⼝数⼜计⼊⼈⼝总数。
同理,⼀定的国民收⼊来⾃于⼀定的国民财富,⽽新创造的国民收⼊⼜计⼊国民财富中。
7.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8.边际分析9.经济模型分析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联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第⼆节经济学的产⽣与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发表。
凯恩斯因此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第三节国民收⼊核算⼀、国民收⼊帐户——GDP (⼀)国民收⼊帐户的重要性是国民经济运⾏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国民收⼊帐户的产⽣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经济⼤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 度量体系应运⽽⽣;(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的涵义——简写GDP ,度量⼀定时期(通常是⼀个季度或⼀年)内,⼀国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章节题库(宏观经济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之一。
2.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其中,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和实际GDP答: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1.1 复习笔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宏观问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一般研究四个层次的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包括各个流派建立的基本模型及其数理形式,如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3)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在总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三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货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失业问题。
(4)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运用。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角度①如何衡量宏观经济——衡量是认识的基础。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来衡量。
②如何认识宏观经济——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和规律。
③如何发展经济一一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政府的作用和政策。
(2)表达理论的四种方式①语言描述。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表达方式。
②图表。
用一些图表来反映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③图形。
在语言描述的基础上,用向位图来表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笔记知识点概括
宏观经济学笔记知识点概括-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此部分辅导班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估计命题可能性比较大)一 GDP的概念知识点:GDP的概念,怎么样理解GDP(参考教材,包含6方面的意思),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各种物价指数以及缺陷。
GDP的含义:1.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2.GDP计量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和服务,存货投资应计入GDP;3.GDP计算期内的产品和服务,是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4.GDP计算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中间品不计入GDP;5.GDP是个地域概念,与GNP相区别;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
GDP的缺陷及其修正:缺陷:GDP体现一个经济体的福利水平,但它有缺陷,往往不能反应真实的国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1.GDP既统计好的产出,也统计了坏的产出,比如污染治理费用;2.由于GDP与价格水平相关联,所以GDP不能真实地反应社会福利水平;3.公共品以及闲暇也改变福利水平,但该部分未记入GDP;4.GDP没有反应地下经济活动,如逃税等非正规市场上的交易,以及贩卖毒品等。
修正:GDP—坏的产出 + 未记入的好的产出—污染治理费用—资源耗费修正后的一些常见指标:绿色GDP,可持续GDP,国民净福利水平。
CPI基本上能反应通货膨胀趋势,但也存在缺陷:(参考《宏观经济学》曼昆)1.CPI不能准确地反应通货膨胀,因为它只包括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2.CPI计量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3.CPI未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替代;4.CPI不能准确反应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因为未计量全部进口商品和服务;5.CPI不能观察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变化;不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二 GDP核算三方面等值原理:收入=支出=产出(Y = AE = GDP)1.支出法:C:虽然占GDP很大比例,但该部分相对比较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导言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导言笔记第一篇导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现象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比如中国经济过去的快速增长、现在增长率持续下降、全球的金融危机、欧洲的危机、一些国家的货币崩溃、日本的长期停滞。
如何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根据需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二.宏观经济指标1.三个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宏观经济关注的主要指标是:GDP or GNP (Level and growth; Real and Nominal)(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eneral Prices (Level and Growth)(整体价格)、Unemployment (失业率)( Quantity and rate)、Exchange rate (汇率)。
3.萧条:实际GDP下降很严重;衰退:实际GDP下降不严重1.2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模型。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所有经济模型都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用函数表示。
市场出清: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位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价格弹性;价格粘性(未预料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这就减少了他们的销售,并引起他们减少生产。
)六.宏观经济模型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简化建模是一门艺术模型的元素–经济主体(参与者:厂商、家庭、政府、外国)–经济主体的行为函数(直接假定,基于微观选择) –游戏规则(制度) –市场均衡的条件(市场的一种可预期的稳定状态)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政策工具如:供求模型三.宏观经济数据不变价人均GDP指数、历年GDP增长率、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数据、进出口数据。
四.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可以作为一门科学(science)或是工具(tools)五.宏观经济学家1.可以作为科学家(answer why)也可以作为工程师(answer how)2.宏观经济学家的工作:宏观经济研究、宏观数据开发、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与衰退,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这些大规模的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具。
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
它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企业或消费者,而是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表现。
这包括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收支等等。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议题。
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非易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有效的经济政策等。
通货膨胀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温和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带来诸多问题。
它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影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失业率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过高的失业率不仅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宏观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失业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
国际贸易收支则涉及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贸易顺差可能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但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贸易逆差则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那么,宏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这些经济现象的呢?它主要通过构建各种宏观经济模型来进行分析。
这些模型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经济变量,试图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之一。
总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中所有部门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无套利条件给出了金融计量学中常常忽视的一个限制条件,在金融计量 学中,经常使用单变量时间序列方法。对这个限制进行检验可以对资产 定价理论进行评价。 尽管在确定资产价格时必须将风险纳入考虑,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在研 究随机宏观经济关系时没有必要包含风险溢价。如果存在实际无风险利 率,那么在进行宏观经济关系研究时,将用实际无风险利率,那么在进 行宏观经济学关系研究时,将用实际无风险利率替代风险收益,因为风 险收益要经过风险调整。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使用风险中性估价计 算期望值,它也同样导致了无风险利率的应用。
险资产。
无套利关系,,所以风险溢价p为,当p>0时,我们要求.
风险中性定价,我们利用风险中性概率风险中性概率是状以定义风险中性概率为其中,
并且
利用风险中性概率为资产定价
其中,1+被替换为1/E(m)。得以用风险中性概率把一种资产的价格表示
成
(10.18)
期望效用和风险
一、风险规避,喜欢赌博的人是风险偏好者,持中立态度的人是风险中 性的,喜欢确定性得到精算值得人是风险规避的。即赌博的期望值为: +(1-)公平赌博满足E(W)=0. 风险规避:U[E(W)]> U[E(W)] 风险中性:U[E(W)]= U[E(W)] 风险偏好:U[E(W)]<U[E(W)] 二、风险升水,对于风险规避者而言,,定义风险升水值为P,它满足以, 对处对和p=0点对进行泰勒展开式,之后整理得 因此,如果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越大,以及风险资产的方差越大,那么风 险升水 将越大。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宏观问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一般研究四个层次的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包括各个流派建立的基本模型及其数理形式,如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展、开放经济模型等。
(3)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在总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三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货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失业问题。
(4)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运用。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角度①如何衡量宏观经济——衡量是认识的基础。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章 宏观经济政策)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并对这些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和政府政策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1)总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总量研究方法又被称为整体分析,是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是在假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来进行的,它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国民经济的个量都看成是不变的和已知的,在此前提下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两种。
实证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研究客观经济规律,考察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或关系对经济行为结果进行分析、预测;规范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问题,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从一国经济来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是什么导致了失业?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失业与通货膨胀;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总结: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重点和阐述的差别。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目标:是追求整体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事后分析和事前分析、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及后果资源最优配臵价格理论个量分析法宏观经济学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资源充分利用国民收入决定论总量分析法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臵,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的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学的实证化,努力使所研究的问题摆脱价值判断,只分析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即解决宏观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是两者的共同目的。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物价的涨跌、就业机会的增减,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或衰退,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呢?这便是我们在这第一章中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简单来说,是一门研究整个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趋势以及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学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帮助我们理清头绪。
它试图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有些国家却陷入长期的衰退?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通过对 GDP 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
失业率则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指标。
当失业率过高时,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率则关系到货币的购买力。
过高的通货膨胀会让货币贬值,人们的生活成本上升;而过低的通货膨胀甚至通货紧缩,则可能意味着经济的低迷和需求的不足。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实证分析主要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解释,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之间的关系。
规范分析则更多地涉及价值判断,探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讨论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课堂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堂笔记引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经济总体的运行及其规律。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2.边际分析3.静态分析4.比较静态分析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四、生产指标1.GDP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 GDP增长率2、失业率3、通货膨胀率4、利率——国内货币价格5、汇率——国际货币价格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动)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GDP的核算范围1、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一个国民概念,区别于GNP.例;美国在中国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计入中国的GDP,计入美国的GNP。
GDP=A+BA表示本国或本地区创造的某种产品的价值。
B表示外国在中国的永久性居民所创造的某种产品在其他国家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GNP=A+C C是指国外要素收入GDP=GNP+B-C净外出支付推出 GDP=C+I+G+(X-M)2、凡是旧货交易所产生的收入或产出不计GDP3、生产要素产权交易所产生的产出或收入,不计GDP4、自产用的最终产品不计GDP三、GDP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需求法)GDP=C+I+G+C+(X-M)2、收入法(供给法)GDP=工资+利息+专利收入+利润+地租+间接税+要素收入流出(NFP)GDP=yd+T+NFP=C+S+T+NFP四GDP的折算指数1、定义:名义GDP实际GDP2、名义GDP:当期市场价格核算得来的3、实际GDP:基期价格核算的GDPGDP的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同一个价格,通常用实际增长五、与GDP有关的概念1、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2、NI(国民收入),通常是指一个概念体系,包括GDP、GNP 、NDP 、NI 、PI3、PI(个人收入)4、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程度GDP名义增长率=2008名义GDP-2007名义GDP * 100%2007名义GDPGDP实际增长率=2008实际GDP-2007实际GDP * 100%2007实际GDP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简单决定一、凯恩斯定律:经济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它只会引起社会总供给的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科学出版社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课后题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早关键概念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彖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冋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冇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牛•产总值(GNP):—国居民拥有的牛: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 GNP与GDP关系:GNP二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索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 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是以现实价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是以不变的价格为标准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木。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12、未来值:未来值二现值+利息。
二复习思考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耍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全球视角)
企业储蓄: s f 1 = Pr1 − DV1 家庭储蓄: s1 = Yd1 − C1 = Q1 + DV1 − C1 家庭储蓄可以弥补企业储蓄政策的变化
第二、投资 1、资本指的是累积的机器、工厂和其他耐用生产要素。 2、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能使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既定时期的产出是如何在现在使用 (消费)和未来使用(投资)之间进行配置。企业投资波动在决定经济产量和失业水平方面 起着一定作用。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3、本章对投资理论的假设: 劳动力是充分就业的, 从而产量也是出于充分就业水平的。 因此产出的波动或者完全来自资本存量的变化或者来自其他供给方面对生产函数的冲击, 但 不会来自总需求的变动。 4、购买资本商品是在不同时间配置消费的另一种方式。家庭有两种方法把当前的购买 力转移到未来, 通过金融资产或通过资本积累。 一旦通过购买商品比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在未 来有更高的储蓄收益率,那么投资支出就应当增加。 5、家庭中每一个时期生产一定量的产出(Q) ,但他们可以通过当期作出的投资选择而 改变他们未来的产量。 6、家庭投资决定 家庭行为的假设: 家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以将购买力作跨时期转移: 他们可以在金融市 场上按利率 r 借出货币,也可以投资以增加未来的产量。
Q = Q(K , L,τ )(+,+,+ )
短期内总供给是由就业水平所决定的。 劳动的需求函数:MPL 就是劳动的总需求曲线。 劳动供给: “劳动—闲暇”决策分析 假设:第一、工人只需要在劳动和闲暇之间加以选择,在闲暇中他将消费掉他的全部工 资收入,而他的工资收入又是他惟一的收入来源; 第二、工人每天可以选择任意水平的工作量。 工人劳动供给的偏好分析: U = U (C , L )(+,− ) (C 代表消费,L 代表工作)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劳动供给的可行集: Z = (w / p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宏观问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一般研究四个层次的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包括各个流派建立的基本模型及其数理形式,如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展、开放经济模型等。
(3)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在总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三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货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失业问题。
(4)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运用。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角度①如何衡量宏观经济——衡量是认识的基础。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来衡量。
②如何认识宏观经济——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和规律。
③如何发展经济一一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政府的作用和政策。
(2)表达理论的四种方式①语言描述。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表达方式。
②图表。
用一些图表来反映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③图形。
在语言描述的基础上,用向位图来表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④数理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是代表经济运行行为的一组方程式,各方程式代表经济总量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分析三大市场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整个宏观经济学围绕宏观经济的三大市场来建立分析框架,分析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及其实现均衡的政策调整。
(4)宏观经济学三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各不相同。
据此,宏观经济学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主体:家庭、厂商和政府。
4.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把资源有效利用作为既定的前提,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③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④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⑤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①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②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1.基本假设(1)资源有效配置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来研究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在宏观经济总量模型的基础上来研究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问题。
(2)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宏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并可以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
宏观经济学是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2.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是指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又被称为整体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这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因而在这一研究方法的内在结构中,个体对总体关系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不清楚的。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①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研究客观经济规律,考察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或关系对经济行为结果进行分析、预测。
实证经济学的内容极具客观性,结论通常可接受事实的检验,检验结果具有客观性。
②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问题,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3)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均衡分析又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各个市场之间均衡的建立与变动,是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
)(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即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
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3.研究步骤(1)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
(2)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
(3)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变量关系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国境内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
(2)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国民生产总值,即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价值总和。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GDP与GNP的值是相等的。
但在开放经济情况下,这两个值通常是有出入的。
(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额是净要素支付,简称NFP,它等于本国公民在国外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即:NFP=GNP-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为范围核算的,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为范围进行核算的。
2.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名义价值以现时的货币价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
名义GDP修正为实际GDP只需剔除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化因素即可。
计算实际GDP的公式为: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100%3.流量与存量流量是指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存量是稳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目前所讨论的大多数概念(GDP、GNP、人均收入、进出口等)都是流量,少数概念(如失业人数)属于存量。
…4.利率与现值现值是变量的现在货币值,未来值是现值加上利息以后的货币值。
未来值=现值+利息,即:现值=未来值—利息。
四、宏观经济问题1.经济增长问题产出的增长率,尤其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的贫富程度,因此,宏观经济学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弄清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2.经济周期波动问题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实际GDP并不是在经济周期中发生波动的唯一指标,经济活动的波动还体现在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方面。
}(1)失业率与经济周期在一个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失业率通常会上升;在扩张期,失业率则会下降。
在经济周期的峰顶时,失业率保持在最低水平;而在经济周期的谷底时,失业率则达到最高点。
(2)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股票价格能够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并且由于其往往领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因此,股票价格常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点在大萧条期间表现得最为突出。
(3)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周期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相吻合,并且通货膨胀的波动往往比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剧烈。
3.失业问题失业就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宏观经济学的失业问题主要研究:\(1)失业的衡量和失业的类型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失业率,即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根据失业形成的原因,其主要类型包括:①摩擦性失业。
来自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
这一类失业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③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失业工人的数量是相当的。
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3)失业的危害失业的危害包括:①产出和收入减少。
②人力资本流失。
③犯罪率上升。
高失业率常常导致高犯罪率。
④人格尊严丧失。
4.通货问题宏观经济学的通货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情况。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
通货紧缩代表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
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为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5.开放经济问题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经济,或者说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