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现场会上的讲话
张家麟
(2011年1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现场会,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要结束了。刚才,六安市、铜陵市、霍山县、宿州市埇桥区等4个市、县区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主动作为、直面难题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各地学习。欧阳琼处长通报了近期机构编制督查主要工作情况。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决战,实现目标的预期。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成效初显,值得充分肯定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求必须在2011年底之前全面建立并推行机
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去年11月26日,我们召开了全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建立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及信息数据库,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合制约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职数相对应,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近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编办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强化领导,细化方案,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3月份的黄山现场会之后,各级编办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法举措,工作进度明显提速,如宣城市、六安市组织所辖县区开展实名制推进工作互查,六安市还专门召开全市实名制现场会,铜陵、黄山、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池州、亳州等市也纷纷采取措施,推进实名制工作。
(一)数据库建设圆满完成。我们按照“全面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在推广运用新开发的《安徽省机构编制实名制软件系统》基础上,至2010年底、2011年3月底、2011年6月底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完成了全省乡镇、县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实有人员信息数据的采集、审核和录入工作;并完成
省、市、县、乡四级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信息数据汇总,全省统一的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正式建成。
(二)联网工作大头落地。在抓好全省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全省实名制网络建设工作,依托安徽省电子政务专网和省财政厅国库支付拨号系统,建立横向联通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机构编制系统的信息网络。省编办数据中心购置配备了双备份服务器、网关等必要硬件,并于8月份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省直机构编制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运行的通知》和《安徽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网络建设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各级责任,提出时限要求。目前,省直机关已基本接入专网,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变动情况网上申报和审核。市、县区编办已接入专网共计109家,其中选用光纤接入的67家,选用ADSL 方式接入的37家,选用其他方式接入的5家。市级已成功接入15家,占应接单位的94%,县(市、区)已成功接入94家,占应接单位的87%。一些市县网络建设推进力度大,方法多,成效明显。如六安市专门在霍山县召开工作现场会推动;舒城县新架设600米光纤专线,并安排2万元资金,添置了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专用设备;马鞍山市所有县区均通过电子政务专网接入实名制网络系统。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1个市和14个县(市、区)未接入网络系统,全
省联网已达88%,未联网仍有12%。近日,我和督查处的同志们一道,专门去了部分还没有接入的市县进行督查,希望落后的市县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不要拖全省后腿,更不要拖全国后腿。
(三)管理效益初步显现。全省统一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使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省各级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的实际情况,有力扭转了过去机构编制部门只管静态编制数不管动态实有人数的状况,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近期,在对省地税、财政、人社部门初审的宿州等5市“两税”划转人员审核中,借助实名制数据库信息,发现一些人员不符合划转条件,其中还发现编外人员蒙混上级。在此次巢湖区划调整工作中,我们依托实名制数据库,迅速整理出了准确、完整、清晰的编内实有人员信息,为人员分流安置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保证了人员移交平稳顺利完成,关键时候起到关键作用,得到了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几十年想建未成的事,我们用一年时间搞定了。这一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二靠市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三靠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真抓实干,四靠技术人才支撑。应该说编制部门功不可没。在此,对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和联网建设工作中付出智慧和辛勤汗水的全省各级编办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实名制管理肩负重大使命,当有更大作为
在看到实名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省实名制管理工作还存在进展不平衡、应用领域有待拓展、制度建设急需跟进、对外宣传明显滞后等系列问题,尤其当前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不力更显迫切。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实名制工作的紧迫感。在全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曾就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义作了专门的说明,今天再强调一下。
(一)推行实名制管理是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好管住机构编制的着力点,执行与监督领域也是问题的高发地带,超编超职数、混编混岗、吃“空饷”、家底不清等问题均发生在这两个阶段。机构编制实名制是联系执行和监督的桥梁与纽带,它把机构、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和职数一一对应起来,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心从审批向后位移,将管理触角延伸,将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审批、使用过程和结果中,填补了静态的机构编制与动态的人员流动之间存在的空白地带,改变了过去机构编制“管庙不管神、管编不管人、管职能不管运行”的“三管三不管”
现象,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把关、协调、监督”的作用。
(二)推行实名制管理是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机构编制部门主要任务是优化执政资源的配置,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在很多情况下,机构编制管理依靠的是以往的经验积累和惯例对照,这种管理的现实表现就是粗放式的管理。各级编办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本地区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的总体情况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执行情况,实时跟踪分析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变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情况。要按照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减有增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机构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在控制好增量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存量管理,撤并空壳单位,调整职能弱化部门的空余编制,充实职能强化的部门,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机构有设有撤、编制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三)推行实名制管理是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职能的重要手段。作为刚刚单设的机构编制部门,社会认知度还有一个有待加强的过程。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社和财政等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