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状况
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

撰文/王 锐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自2017年开始政府下发相关批文表示要将运河这一祖先留下的人文遗产进行妥善保护。
中国的古运河都是人工开凿以长途运输为主要目的,其中广为人知的中国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而是贯通无数支流的运河体系,包含了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常州段的运河是在公元前495年就开始进行开凿的,这一段的运河全长有170余里,并且在之后的朝代演变中也在不断地扩张、变化,也曾多次改变线路。
现今的常州段运河贯穿了城市的西东两个方向,总长超过了23千米,也是现今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运河流域中包含了不少人为或是天然的资源以及名胜古迹,其中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就包括了31个遗产区以及27段河道,是中国大运河中的历史瑰宝,运河发展的活标本。
其中承载了历史岁月、文化精神、物质演变的文化内核,因此为了妥善发展就需要将传承与开发并举,才能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价值。
常州段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是由历史的演变遗留下来的精神或者物质上的财富,它是在历史长河中反映时代文化、艺术以及科学发展的直接载体。
运河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变化紧密相连,其中知识、技术、习俗、文化的传承就会逐渐形成非物质文化。
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相关公约之中也有显示,历史遗迹、建筑、文化遗址其中会包含建筑风格、雕塑、书籍、书法或者绘画作品、具有历史价值的雕刻、铭文都是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
在保护的过程中任何团体或者个人都不能占为己有。
在政策支持下现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进行了分类,其中包含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杂技、传统的医药学以及历法,在民族方面还包含有民俗礼仪或者节庆活动。
人们依赖于现代化的模式将这些非物质文化以音像制品或者影像制品的形式传承下来,促使其进一步开发。
大运河特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价值运河在国家历史上是为了适应交通发展而产生的,往往会将经济以及政治中心紧密相连,为当代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现今的大运河是在人工与自然条件下共同完成的工程,其中不仅蕴含了美丽的自然遗产,还兼顾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以及周边衍生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有着较大的规模,且内容多样化,涉及到文化的范畴比较广泛,为了加强运河的遗产保护措施,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规范大运河遗产的管理、继承以及利用,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发展水平与运河的保护能够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同时借由继承文化遗产的内容发展自身经济,传承并利用文化遗产的效用,促使两者相辅相成。
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传承及保护

一
6今 , 中国传统文化在 市场 经济 的影响下往往显示 出疲态 ,
"
-
面对外来文 化的冲击往往处于下风 。一些地 区的民间艺术面临 着消亡 的危 险, 这种情况得 到 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学者 的关注 , 相
关 部 门为 了保 护 濒 临 消 亡 的 民 间 艺术 , 投 入 了相 当大 的人 力 、 物
3 . 常州 留青竹刻缺乏产业化发展
通过研 究 , 希望 能使常州 留青竹刻 艺术 的理论 研 究形 成系
统化 、 理论 化 的研 究成果 , 在 留青 竹刻 艺术形式开发 上 , 学习 与
借鉴相关 的经验 和科 学 的研究方式 , 并利用先进 的技术手段 , 使 对 留青 竹刻 艺术的研 究更具合理 性 、 科 学性 。 留青竹 刻的基础
性研 究任重道远 , 对于保护 和传承 留青竹刻 艺术具有现 实的指
导意义。
2 . 广泛 交流 , 扩大技艺影响力
从文化 发展规律 来看 , 民 间 艺 术 和 地 域 文 化 生 态 有 着 密 不
可分 的联 系 , 任何 一种 民间艺术形 态都 不可 能离开社会 文化而
独立存在 , 民 间艺术逐渐走 向衰 亡, 其原 因之 一是 和时代 的文化
人 文研 究
ART EDUCATf oN R E SE A R C H
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传承及保护
口卞
摘
证
Hale Waihona Puke 要: 常州 I 留青竹刻历 经百年传承 , 在经济社会 高速发展 的背景 下面临一些传承 、 保护的 问题。文章通过剖析 留青竹刻在 传承
和保护 中面临的 问题 , 提 出发展 的建议 和想法 , 希望通过采取建 立专项研 究机制 、 扩大交流影响、 增加 产业投入和扶持 、 重视 发展 地方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经过对常州市的文化调研,我将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常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了常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发展。
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春秋时期的吴墟、义乌镇遗址和明清时期的虎丘等,这些遗址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其次,常州市的地方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常州市的传统叫花鼓戏被誉为“东方百老汇”,是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表演形式独特,既有精妙的舞蹈动作,又有悦耳动人的曲调,是常州市独特的艺术形式。
此外,常州市还有泰州乐章、双百戏等多种传统曲艺,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最后,常州市的现代文化发展也十分活跃。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促进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的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常州市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展览会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观众。
总结起来,常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发展。
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使常州市成为一个独特而活跃的文化城市。
但同时也要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好常州市的文化遗产,
传承好传统文化,是常州市在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望常州市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名人故居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常州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本文指出了保护常州名人故居的重要性,并对名人故居现状作调查,概括出常州名人故居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标签: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文化底蕴1 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
历经风雨沧桑的一些老建筑,看起來象一堆“破烂”,但要细细回顾这些建筑的主人当初居住在其中的身世著述、高风亮节,则不能不让人留恋忘返而不忍离去。
这些名人故居和相应的古建筑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种文化的继承。
古迹遗存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为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文脉。
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对增加文化底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常州的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如果仅从“苏州园林、无锡山水、常州名人故居”这种旅游层面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常州的名人故居放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或许能找到两全其美的保护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传统文明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保留一些古建筑或名人故居,仅把它们作为旅游或凭吊的场所,对继承中华文明来说,意义不大。
而应该把它们作为承载传统文明的载体,发挥出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作用,使中华文明得以延承,那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名人故居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内涵,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典范,是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历史研究的极好素材。
同时名人作为楷模,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他们奋斗的足迹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层次的人群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如,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还有赵元任、华罗庚、吴价平等2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至于抬手风雷、落笔华章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历代名人星河中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
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
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
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
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
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
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
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
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
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
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常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

城
溧 阳 市 武进 区 新 北 区
天 宁 区 钟楼 区
1 1 1 5 4
6 3
2
市 文 脉
度保护和开发。
戚 墅堰 区 合 计
3 4 7
4
2 1 隧
f
-
物在常州生活、战斗 、学 习留下 的遗址、踪迹 ;具有特 定 时代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及设施 ;已经或者 尚未挂 牌
红色文化 资源作为文化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 当今
红色文化 资源包括物质 资源、非物质资源两类。物
人们精神 的塑造 ,理想信念 的重建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质资源表现为遗物 、遗址、遗迹等革命历史遗存 与纪念 观 的培育 ,中华 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有着特殊 场所等;非物质资源表现为红色革命精神 ,如常州三杰
坡
纪 念 设施
中共早期 组织成立及 活动地 药王庙 、逸 1 5 仙 中学旧址 天 宁区中山路 小学内
重要 历史事件和 重要机构 旧址
1 6 瞿秋 白、张 太雷读 书地 1 7 红庙 1 8 张太雷 纪念馆 1 9 史良故居
表 二 :常 州 市 红 色 遗 址 、 遗 迹 一 览 表 序 号 名 称 地 址 性 质
1 新 四军江南指挥部 纪念馆
2 溧阳市西山烈士陵 园
溧阳市竹箦镇水 西村
溧阳市溧城镇 西郊 西山
纪念设施
纪念设施
3 新 四军竹箦桥会议 纪念碑
4 新四军一支队政 治部 旧址纪念碑
扫 荔
沪 利用 和开发
◎ 李 亚雄 华 岩 陈 娜
意
为进 一步挖掘 和保 护常州 红色文 化资源 ,推 动红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宁寺。
天宁寺建于南朝梁代,是常州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内保存有许多古代建筑,如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这座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美学。
除了天宁寺,常州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如文昌阁、钟楼等。
文昌阁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文昌阁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阁内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和文献,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而钟楼则建于清代,是常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高耸入云,四面风铃悦耳,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常州的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体现在诗词书画、传统技艺等方面。
常州是文人墨客的故乡,名人如著名诗人周邦彦、书法家赵孟頫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
常州的传统手工艺也颇具盛名,如常州刺绣、夫子庙木版年画等,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作品。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常州也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如中国常州文化艺术节、夫子庙文化旅游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常州的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常州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文化名城。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州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
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
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
无不蕴涵着常州浓厚的文化色彩。
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
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
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州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到了清代,从顺治至宣统,共267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从积淀数千年形成的辉煌,迅速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
而这时期却成为常州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常州不断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学派,即常州学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
在文学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诗国”之称,并出现了两位顶尖级诗人,一位是黄景仁仲则;另一位是赵翼。
在艺术方面,嘉道年间“常州滩簧”在民间流行,后发展成“常州帮”、“无锡帮”两种形态,是常锡剧的前身。
常州发展史总结汇报

常州发展史总结汇报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
下面是对常州发展史的一个1000字的总结汇报:常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早期的历史中,常州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州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在古代,常州是吴国的一部分,也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地区。
在东晋时期,常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和港口,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隋唐时期,常州成为了江南的首府之一,同样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宋代,常州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被誉为“东南小苏州”,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近代,常州的发展受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19世纪中叶,常州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战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在这一时期,常州的人民表现出坚韧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渐恢复了城市的繁荣。
20世纪初,常州成为了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常州的工业发展进一步加速。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常州成为了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常州还在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行业有着显著的发展。
近年来,常州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常州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变。
特别是在IT和生物医药行业,常州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常州还加大了对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投资,推动了城市的综合发展。
最近,常州还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通过对常州发展史的总结,可以看出常州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革,但始终保持了一个坚韧的精神和奋斗的意志。
今天的常州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富有活力和创新的精神。
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常州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常州有发展前景吗

常州有发展前景吗作为江苏省一座重要的中心城市,常州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将从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来分析常州的发展前景。
首先,常州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作为苏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常州拥有多个优势产业,如汽车、新能源、高新技术等。
常州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吸引了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大量投资。
随着常州市的不断发展,其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其次,常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常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是城市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此外,常州还拥有一批优秀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城市的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者,常州的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常州毗邻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处于沪宁杭高速铁路和沿江高速铁路两条重要交通干线上,交通便利。
这种区位优势意味着常州可以更加方便地与其他城市进行交流和合作,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流入。
此外,常州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例如,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常州市提供了多种扶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进一步推动常州的经济发展。
然而,常州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随着常州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加大,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常州作为江苏省的中心城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常州的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同时,常州也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问题,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

附录附录一: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一览表
附录二:大运河相关遗产保护名录
(一)河道的保护名录及其基本信息表
(二)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名录及其基本信息表
(三)其他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及其基本信息表
(四)聚落遗产的保护名录及其基本信息表
(五)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及其基本信息表
附录三:常州历史城区保护内容一览表
附录四:常州市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附录五:常州市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附录六:常州市区已公布历史建筑名录
附录七:常州市区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名录
(一)古树名木名录
附录八: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明常州向未来征文600字

文明常州向未来征文600字摘要:一、引言1.常州的历史背景2.常州的地理位置与特点3.征文主题:文明常州向未来二、常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1.常州的历史变迁2.常州的传统文化与名胜古迹3.常州在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贡献三、常州的发展现状1.常州的经济实力2.常州的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3.常州的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四、常州的发展战略与规划1.常州的发展定位与目标2.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3.常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五、常州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常州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2.常州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3.常州把握发展机遇的策略六、结论1.常州文明发展的意义2.对常州未来的展望与期许3.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共建文明常州正文:文明常州向未来征文600 字常州,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处我国江苏省中部,北濒长江,南依太湖。
自古以来,常州就是交通要道、商贸重镇,素有“江南明珠”之美誉。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常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常州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常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丰富。
早在春秋时期,常州就是吴国的都城。
历经沧桑,常州见证了我国历史的演变。
常州的传统文化独具魅力,如昆曲、锡剧等地方戏曲,以及留青竹刻、乱针绣等民间艺术。
此外,常州的名胜古迹众多,如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等,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
在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常州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代常州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唐顺之、邵雍等。
现代以来,常州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常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在经济实力方面,常州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为市民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方面,常州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市民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面对未来,常州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与规划。
常州文化务博、务通的基因特质——从齐梁到明清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 。此
书》 、
和 阐
尊崇
王 的
女.自
见野 .
齐 梁 南. 但
都 不 现 了
总 集
时 的
邑 和 》
后 世
不 仅
我们 完全 有理 由认 为 , 明清 时期 常州 文化 的繁荣 、 发
达 .是 齐 梁 文 化 的 基 因 特 质 经 过 长 期 传 承 、 积 淀 、 演
’
l
一
依 然
j
据《 梁
‘
勉等
、 口
时有云 :武 进李 申耆先 生 生于 其 乡, 治《 鉴》 《 “ 独 通 、 通
绝 百
典》《 考》 学, 、通 之 疏通 知 远 , 囿小 近 , 趋 声 气 , 不 不 年
甫 三十 而 学大 成 , 有 同辈 所长 , 兼 而先 生 自视 喋然 如 弗及。 ⑤ 了这样 的开 头 . ”有 魏源似 乎还 嫌 不够 , 又在 传 末 作传论 曰 :近代 通 儒 , “ 一人 而 已。 魏源 曰: 隆 间经 乾 师 有武进 庄 方耕侍 郎 , 学 能通 经之 大谊 , 汉董 、 其 西 伏 诸老 先 生之微 淼 , 而不 落东 汉 以下。至嘉庆 、 光 间而 道 李 先 生 出 , 无不 窥 , 学 而不 以一 艺 自名 , 然粹 然 , 覃 莫 测其 际也 。并 世 两通儒 皆出武进 , 矣哉 !” 盛 @ 二、 齐梁 文化 :博通 ” 因特 质 的源 头 “ 基 在 历 史 的 回眸和 审视 中,我 们 可 以惊讶地 发 现 . 由于 兰陵 萧 氏政权 的 大力 提倡 ,尤其 是 梁武 帝萧 衍 . “ 及据 图练 , 多历岁年 , 造礼 乐 , 崇儒雅 。自江 左 以 制 敦 来 , 瑜二 百 , 年 文物 之盛 , 独美 于 兹。 ⑦ 其 成效 , 梁 ”观 齐 文 化 的成就 绝不 在 某 一 方 面 。而 是 全 方位 的 立体 发 展, 文学 、 史学 、 学 、 哲 宗教 以及 艺 术 、 学 等 方面都 取 科 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就 , 后代 影 响也较 为 深远 。 对 因而 .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常州见证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常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当时,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的痕迹。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常州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一处繁荣之地。
公元前333年,常州成为吴国的一部分,开始了长期的发展。
常州曾是南京的下辖县,唐朝时又曾经是苏州府的下辖县。
直到元代,常州才独立成为一座州城,迈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时期,常州成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明代,常州进一步发展繁荣。
清朝时期,常州成为江苏八大经济重镇之一,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江南地区。
尤为著名的是文学家纳兰性德、书法家徐渭等。
然而,近现代的常州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磨难。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许多外国势力涌入常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后,太平天国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乱让常州一再遭受破坏,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过解放战争,常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9日,常州解放,成为江苏省省辖市。
新中国成立后,常州人民抓住时机,积极开展重建工作,使城市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常州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常州开始引进外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至今,常州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常州的历史遗迹得到了妥善地保护和传承。
古城墙、古街巷、古建筑等都保存完好,成为人们观赏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常州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使常州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常州介绍

中华恐龙园
是常州现代旅 游休闲区启动开 发的一期工程, 中华恐龙馆总面 积14000平方米, 穹顶最高处36米, 龙首最高处达71 米,以其宏大的 空间和别具一格 的建筑语言,成 为常州旅游的标 志性建筑。
欢迎来常! 谢谢!
龙城常州
2009.02 蒋吉凯
常州城的区位
一地理区位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 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 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 海,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 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 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 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 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 气湿润,气候阴冷。境内 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 高低相差2米左右。地貌 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 圩兼有。
青果巷
青果巷 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 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当 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 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 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 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 岸开设备类果品店铺,旧有“千 果巷”之称。《常州赋》云: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 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仍保留 至今。常州方言“千”、“青” 难辨,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确立了“拓展南北,提升中 心”的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 并形成“一体两翼”分散组 团式的空间结构。 拥有足够的城市发展空 间,常州改变从前长椭圆带 形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中 心、两个副中心的多核心发 展模式。
常州历史文化资源
常州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 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公元前547年,吴王余 祭封季札于延陵,距今已有2500多年。自 西晋以来,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被 誉为“三吴重镇”、“中吴要辅”、“八 邑名都”。 常州古城东起舣舟亭公园,南临大运 河,西至锁桥河,北至关河,面积 5.51平 方公里;拥有“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城 河相依,水路并行”的空间整体格局。 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包括: 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 地下文物埋藏区包括:圩墩遗址位于 戚墅堰区;新岗遗址位于钟楼区,中心区 面积约2公顷;寺墩遗址位于武进郑陆镇。 常州市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47处。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7.12
•【字号】常政发〔2017〕94号
•【施行日期】2017.07.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市政府关于公布《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第一
批)》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常州的文化遗产,促进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我市在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第一批),共343处,现予以公布。
请你们对照《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认真做好保护工作。
附件: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第一批)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7月12日。
常州竹刻发展现状

常州竹刻发展现状近年来,常州竹刻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竹刻在常州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前,常州竹刻已经成为了常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常州竹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城市文化的推广和艺术市场的扶持。
常州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竹刻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并举办了一系列的竹刻展览和文化活动,加强竹刻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常州还注重培养竹刻艺术家的后继人才,设立了相关的培训班和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竹刻的行列中。
在竹刻艺术方面,常州竹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常州竹刻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传统文化为创作主题,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创意的构思,展现了竹子的韵味和艺术价值。
常州竹刻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出口到了国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然而,与此同时,常州竹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竹刻艺术需要长时间的手工雕刻,因此其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
其次,竹刻作品的销售价格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此外,竹刻艺术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难,年轻一代的参与度不高,导致艺术家队伍的老龄化趋势。
为了进一步促进常州竹刻的发展,需要加大对竹刻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市场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竹刻艺术的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竹刻艺术家和传承人才。
此外,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加大对竹刻艺术的扶持,创造更好的艺术环境和市场机制,为竹刻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展示和销售渠道。
总的来说,常州竹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使竹刻艺术在常州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常州历史名人
01
02
03
季札
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有“ 南方夫子”之称。 Nhomakorabea赵翼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诗 人、戏曲理论家、批评家、 书画家、鉴赏家。
盛宣怀
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 物之一,创办了北洋大学 堂(天津大学)等近代学 堂。
常州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军曾在常州与清军激战数月, 最终攻占常州城。
抗日战争时期
常州曾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 一,发生了多次战役。
02
常州文化特色
常州传统艺术
常州戏剧
常州戏剧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 地方特色。其中,常州地方戏是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喜剧、 闹剧见长,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和地方色彩。
常州曲艺
常州曲艺形式多样,包括评话、 弹词、相声等。其中,常州评话 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说 表细腻、刻画入微著称,深受广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常州古迹与旅游景点
常州古代建筑
总结词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详细描述
常州古代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这些建筑包括明清时期的 古民居、古寺庙和古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州市区内的天宁寺和红梅阁。这 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常州文化的象征。
常州园林景 观
总结词
江南园林的代表,精致典雅
详细描述
常州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布局精巧、意境深远。 常州著名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等,这些园林以水景为主,辅以假山、 花木和亭台,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氛围。
常州自然风光
总结词
山水相依,景色秀美
详细描述
文明常州向未来征文600字

文明常州向未来征文600字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常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常州发展的现状
3.常州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4.结论:对常州未来的展望
正文
常州,一座位于我国江苏省中部的城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从古至今,常州一直是一座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城市。
近年来,常州在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现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常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
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了许多文人墨客,如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等。
如今,常州依然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州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教育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常州在制造业方面有着很高的声誉,尤其是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
同时,常州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教育方面,常州不断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常州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护好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了常州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常州需要在科技、教育、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以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
展望未来,常州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常州将继
续秉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相信,在全体常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常州一定能够实现新的飞跃,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东坡公园景色
常州小吃
常州小吃是常州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品种多样,形式各 异,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与精湛技艺。常州 小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江南其他地区小吃的 影响,不过常州小吃在原有的基础上吸取众家 所长,用料范围广泛,以制作精细的馅心而享 有盛名。常州的双桂坊是市内小吃群集之地, 著名的小吃有:加蟹小笼包、大麻糕、虾饼、 芝麻糖、蟹壳黄、常州银丝面、酒酿元宵、马 蹄酥、三鲜馄饨、萝卜干、豆斋饼等。
常州篦梳巷
常州乱针绣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适宜绣制欣赏 品的汉族刺绣工艺。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 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 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乱 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 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 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
蟹黄小笼包
大麻糕
虾饼
芝麻糖
蟹壳黄 酒酿元宵
银丝面 马蹄酥
三鲜馄饨
萝卜干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独木舟
淹城挖掘出的独木舟
淹城考古挖掘出土文物
常州西瀛门明城墙
城墙是一座城市沧桑巨变的见证,是一座城市文化历史 底蕴的载体,它在今天虽然已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但它是 一座城市的历史华表。常州这次在进行西瀛里地块改造,在 拆除附着在城墙根的旧建筑后,634年前的明城墙逐渐露出了 它的真容,对这段长仅221.8米的城墙,市政府作出了修复西 瀛里明城墙的决定。
常州特色梳篦
常州特色梳篦
常州篦梳巷
常州篦箕巷位于常州城西,紧临运河,是古毗 陵驿所在地,旧称“花市街”。常州自古以来就 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 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里整条街巷, 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乾隆南巡时在此附 近的毗陵驿登岸进城, 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 的作坊和店铺, 便将此地赐为“篦梳巷”。 近代, 常州的篦箕和木梳还在美国旧金山和费城的二次 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银质和金质奖;美国电影 《星辰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篦作为胸饰、 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 纪念品带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这样说:"梳 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果巷古城区一直有居民 在其中居住,这一次的改造需 要这些具名搬离他们的家园, 为了给当地居民最好的搬迁条 件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房屋征 收补偿方案,经过了多轮论证 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才最终确定, 在补偿价格、安置房源、奖励 措施等各个方面,都最大限度 地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合 理要求。截止2012年11月15日 零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 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 目第一奖励期已顺利结束。在 第一奖励期的40天时间内,共 完成签约962户,签约率达85%, 其中民房签约929户,签约率 87%。
瞿秋白故居原为瞿氏家族祭奉祖 宗的祠堂,总面积1051平方米, 1982年3月2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经 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85年6 月18日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50周 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
瞿秋白故居 (天香楼)
青果巷 盛宣怀故居
盛宣怀故居位于常州青果 巷西段,大马园巷东侧。盛 宣怀童年便卜居于此。1992 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常 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 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 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 日 青 果 巷
2009年8月,常州 市规划局公布《常 州市青果巷历史文 化街区保护规划草 案》公示,打破了 青果巷500年的平 静,也牵动了常州 人的神经,青果巷 保护或者改造立即 成了常州人网上网 下热议的中心,人 们纷纷对此发表意 见或建议。
青 果 巷 局 部 地 段 规 划 参 照 示 意
五百年青果巷, 显五百年沧桑。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 巷之一。始建于明万 历年(1581年)前,旧 有“千果巷 ”之称。 后运河改道 ,巷名 仍保留至今。常州方 言“千”、“青”难 辨,才有了现在的 “青果巷”。
青果巷保护,从1987年开始。
青果巷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约为8公顷,是 常州城区目前保存规模体量最大的一处历史文 化街区。 历史上青果巷名人众多,名人故居也为青 果巷的历史增添了一份色彩,瞿秋白故居(天 香楼)是全国文保单位;赵元任故居、唐荆川 宅、恽鸿仪宅是省级文保单位;刘国钧故居则 是市级文保单位。 另外还有一处市级控保单位:天井巷元井, 天井巷元井有800多年历史。青果巷另有3处古 树名木,8处历史建筑,古井十余口,这些都是 常州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华所在。
常 孟 常 州 河 州 经 词 医 画 学 派 派
常州近园 常州淹城 常州天宁寺 青果巷
淹城
在常州市南的淹城,是我 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 整的地面城池遗址。
作为当年考古发 掘队队员之一, 南京博物院副研 究员陆建芳经过 多年研究后认为: “淹城是吴国的 一个军事城堡, 是目前已发现的, 世界上春秋时期 唯一保存完好, 三道城河、三道 城墙形制的军事 设施。”
常州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状况调研
常州历史文化总括 常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文化的保 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保护特 例——青果巷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 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 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 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 置县。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 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 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 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金坛刻纸享誉天下
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 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 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 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 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 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 近年 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 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 班,并组建了以刻纸为主业的金 坛工艺美术社,使古老的金坛刻 纸获得了新生。
天宁寺
天宁禅寺在红梅公园 南段,曾有“东南第 一丛林之称”。
常州天宁寺位于常州市 内红梅公园南面,天宁区 罗汉路1号(近红梅路),始 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 650年—655年),初名 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 (公元1111年),改为现 名,已有1300余年历史。 几经毁建,几度更名 常州天宁寺风貌(20张) ,向有“东南第一丛 林”、“一郡梵刹之冠” 的称誉。
青果巷的明天将会如何?
我们拭目以待。
未来 常州 今日铸就!
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