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内容摘要:我国法律关于民行检察法律监督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基层检察院履行民行检察法律监督时常遇到困难和阻力,应该强化基层检察院在民行审判中的检察监督职能,除提请抗诉和建议抗诉权外,应赋予基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建议权、建议纠错权、侦查权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关键词:基层民行检察审判监督改革与完善基层民行检察是全国民行检察监督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工作的主题,更是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的中心。

但是,近年来,基层民行检察工作进展却与这一主题要求相距甚远。

由于体制与历史方面的原因,民行检察职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全国检察系统正式开展,且很不完善,基层检察院尤其如此。

基层院的民行检察工作非常薄弱,远远无法与其他检察业务工作相比,属于各条业务线最薄弱的部分。

[1]主要原因是现行法律和监督体制上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基层民行检察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此,为推进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全面、深入、健康发展,本文仅对基层民行检察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谈些粗浅认识一、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民行检察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地位或者定性问题一直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

法制的不完善是民事审判中检察机关角色不清的主要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检察机关在民事审判中地位不高也是法律对其规定不健全的原因。

首先,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仅规定了一种抗诉的监督方式,即只能作出终审判决、裁定的法院的上级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因此,基层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不能抗诉。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民行抗诉机制不能体现和发挥基层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民行抗诉不但形式单一,而且性质上属于事后监督,是一种消极的监督,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也降低了法律监督的权威性。

[2]其次,在现有司法程序中,基层检察院不能对确有错误的同级法院生效裁判实行直接的法律监督,只能作为上级检察院的一种协助力量,客观上使其法定职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也影响了基层检察院的工作积极性。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当前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近年来,各地民行检察部门不断加大办理民行抗诉案件的力度,办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诉案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在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少数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再审后维持原判,以致造成抗诉案件改判率不高,下面试对这些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主要原因1、抗诉理由不充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检察机关片面追求办案数量而放松了对案件质量的要求,对抗诉案件质量把关不严;有的是由于办案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抗诉条件把握不好;还有的则是由于当事人举证的问题,检察机关审查案件时一方当事人故意回避,不予以配合,到抗诉案件再审时又举出新的证据,导致抗诉理由不成立。

2、认识不一。

由于检、法两家对案件的认识有分歧,虽然检察机关的抗诉有一定道理,但法院再审时仍不采纳检察机关的意见。

3、审级问题。

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前对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法院往往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再审,而原审法院有的因顾及颜面或种种原因不愿改变错误结论,有的则因观念一旦形成难以转变,即使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成立,再审时仍判决维持原判。

4、行政干预、办人情案等人为因素。

由于当前的执法环境欠佳,法院对抗诉案件再审时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等不良现象的影响,个别审判人员在办案中还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执法不公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虽然检察机关抗诉理由成立,但法院再审时仍维持原错误裁判。

5、法院方面的原因。

检察机关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是近几年的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法院的民行审判活动是由其“独家经营”,虽然有人大的监督但并未落到实处,因此法院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不习惯,接受监督的意识还较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给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带来种种困难,如调卷难、检察建议被采纳难等问题。

对建立民行检察监督告知制度的一点构想一一兼析民行抗诉案案源不足的原因及对策.doc

对建立民行检察监督告知制度的一点构想一一兼析民行抗诉案案源不足的原因及对策.doc

对建立民行检察监督告知制度的一点构想一一兼析民行抗诉案案源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提要」民行抗诉案案源不足是制约民行检察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宣传不力又是造成案源不足的关键所在。

要改变绝大多数案件当事人不知民行抗诉为“何物”的现状,要保证所有民行案件当事人知道在认为需要时能通过民行检察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建立完备的民行检察监督告知制度。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担负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民行检察监督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民行检察监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且日趋完善。

从今年两高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中所统计的数宇看,近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民行抗诉案件69392件,应该说,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但与同期全国法院审理民行案件2362万件相比,这3‰的抗诉率实在是少的可怜。

当然,笔者并不是希望民行抗诉案“多多益善”,但上述数字以及实践中民行检察监督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除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少可操作性等因素外,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民行抗诉案源不足,民行抗诉案源的不足源于民行申诉案源的不足,而民行申诉案源的不足又是由于民行案件当事人对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职权的了解不足,而造成这一了解不足的原因,当然是由于我们的民行检察宣传措施不力。

虽然近年来检察机关自上而下一再强调民行检察宣传,一再开展民行检察宣传:又是传单又是报刊,又是单位又是乡村,又是咨询又是讲座,能想的都想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但是,宣传效果依然不尽人意,不用说普通百姓,就是机关工作人员,知道民行检察、了解民行检察的又有几个?因此,要在目前人们对检察机关的民行检察职能知之甚少的现实状况下去解决案源不足问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行抗诉案案源不足问题,就必须想办法:保证所有民行案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职权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及时的了解;保证所有民行案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认为诉讼程序违法、裁判不当、权益受损时能够依法向检察机关行使其申诉权。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

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及对策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民行抗诉由于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和使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民行抗诉案件却因未被法院采纳而失败告终,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质疑。

那么,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民行抗诉案件未被法院采纳的原因1、证据不充分民行抗诉案件是纠正司法行为的一种特殊诉讼方式,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证据支持。

如果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据不充分或者缺乏说服力,很有可能导致法院不予采纳。

2、程序不当民行抗诉案件是一项程序繁琐的工作,如果申请人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或者不遵循法定期限,都会影响诉讼的效力。

3、申请人资格不符合法律要求民行抗诉案件必须由特定的申请人提出,如果申请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资格条件,比如未经授权代理他人,或者代理他人的能力不足等,都会导致申请不被法院采纳。

4、法律适用错误民行抗诉案件同其他诉讼类别一样,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如果申请人对法律的适用出现错误,也会导致申请的失败。

5、法院审查标准过高民行抗诉案件是一种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法院审查标准过高,认为民行抗诉申请人必须拥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和证据,导致相对低素质和经济贫困的人申请很难通过。

二、对策1、统筹规划,提高准确性民行抗诉案件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的准确性和充分性。

因此,在提出申请之前,申请人必须认真统筹策划,定位问题,集中证据,确保证据充分准确,能够确凿证明民众的合法权益。

2、依法进行,注重规范化民行抗诉案件所涉及的程序相对复杂,申请人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认真遵循法定期限。

此外,也应注意在诉讼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案件的失败。

3、提高代理能力,注重申请人素质申请人若是代理他人,则必须具有一定的代理能力和知识素质,才能为委托人申请成功。

因此,申请人在开展工作时,应提高自身的代理能力,注重培养自己的知识素质,有效提升自身的实际申请能力。

当前民行申诉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民行申诉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民行申诉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民心工程,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院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直接影响了检察机关监督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为摆脱这种困境,笔者深入法院、司法等有关单位,走访了一些群众,对民行案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民行工作的健康。

一、民行申诉案源减少的原因(一)法院判决质量提高。

法官责任心的增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使法院的判决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大大减少了民行申诉案件。

一方面,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民行抗诉工作,加大力度查办法官职务犯罪,对各级法院及其法官的触动很大。

另一方面,法院健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制定了相关的案件质量改革措施,推行错案追究制度,特别是当法官办了错案受到法院内部惩处,对其本人及其他法官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再者,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院在不断提高门槛的同时,加大了对法官队伍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的培养力度,并将案件质量与考核、个人职务升迁、奖金福利挂钩,这些都迫使法官为了少办、不办错案而认真钻研业务,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审阅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和办案质量。

法官办案质量的提高,错案的减少,造成民行申诉案源越来越少。

而且,在成立审判监督庭后,法院一旦发现有错案的苗头,即可迅速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加以改正。

由于法院自身纠错的快捷便利,使得老百姓更乐意向法院申请再审,不到万不得已,不再向检察院申诉,由此也使得民行检察案件的来源渠道愈来愈窄。

2003年以来,当事人向我院提出申诉的案件共62件(其中2003年21件,2004年20件,2005年18件,今年3件,逐年减少)。

(二)抗诉案件办理周期过长。

民行检察抗诉案件有二种,一种是对一审判决生效案件进行的抗诉,另一种是对当事人经过上诉后的二审终审判决案件进行的抗诉。

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检察院民事申诉案源问题研究

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检察院民事申诉案源问题研究

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检察院民事申诉案源问题研究【摘要】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基层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维护民事以及行政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充足的民行申诉案件来源是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提基础。

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民事申诉再审程序,这造成了大量的申诉案件集中到了高级检察院的手里,而基层案件源非常少的现象。

本文就基层检察院申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点解决案件源少问题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民诉法;申诉案源;问题及对策基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基层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维护民事以及行政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充足的民行申诉案件来源是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提基础。

为了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和申请执行权,以及解决当事人申诉难的问题,国家对民诉法进行了修改。

并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虽然修改后的民诉法规范了法院受理、审查的相关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申诉难执行难的问题。

但对基层检察院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基层案件源少的问题上。

申诉案源问题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的施行。

一、民诉法修改后案件源减少的原因民诉法修改后,民行检察申诉案源面临着新政策的考验。

民诉法的申诉再审程序使得基层院接受申诉案件变少。

而市级院接收到的申诉案件将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民行申诉案件审级的新规定的造成的后果。

在民诉法修改后,申诉规定:当事人如果对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为一审的不服,当事人可以像同级的相应的基层人民检察院进行申诉工作。

对于裁定为二审的,当事人应到二审同级的人民检察院进行申诉工作。

在旧的《民事诉讼法》中,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认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为其是错误的判定。

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的申请。

而在新《民事诉讼法》中,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认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为错误的判定。

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和衷共济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高度概括,表明了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从事民事行政检察的人员而言,除了应当与其他检察官一样担负起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之外,更多的是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平、诚信的经济秩序,维护民主友爱安定的生活秩序,维护运转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大量的工作是运用法律化解处理好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环境,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根据这些任务的要求,我们民行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需要对民行检察工作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尽快克服工作中的不良因素,努力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本文试通过对民行检察的现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做简要分析,对今后应当采取的对策做进一步探讨,对下一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展望,以期对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民行检察的职能作用。

一、我国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状自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设立以来,各地检察机关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做了大量的抗诉、息诉工作,并立足自身职责,在不越权、不越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逐渐成为检察机关新的亮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缺失及补救措施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缺失及补救措施

2023-11-06contents •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概述•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缺失•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补救措施•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未来发展•结论目录01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概述民事抗诉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新审理的制度。

民事抗诉制度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纠正错误裁判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民事抗诉制度的法律基础之一,其中规定了抗诉的条件、程序和法律效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也对抗诉制度进行了规定,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监督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保障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纠正错误裁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事抗诉制度体现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设计。

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与价值02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的缺失抗诉主体资格的限制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仅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检察院,地方检察院无权提起抗诉,导致抗诉主体单一,覆盖面不足。

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角色定位不清晰,缺乏独立性和中立性,易受其他机关和利益关系人的干涉。

抗诉程序的缺陷抗诉程序繁琐,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下,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负担。

抗诉程序中缺乏有效的调解机制,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和纠纷的解决。

抗诉程序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不利于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的理由仅限于发现确有错误,过于狭窄,无法满足复杂多样的民事纠纷解决需求。

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民事纠纷,检察机关无法提起抗诉,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抗诉理由的限制VS抗诉效果的不足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后,法院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一些案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近几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依法进行法律监督,有效地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监督效能。

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民行检察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但是,由于基础较为薄弱,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更好的开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新局面,笔者就本院2010年以来三年间民行创新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以供商榷。

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情况1.办案情况2008年至2012年4月,我院共办理民行提请抗诉案件42件,市院经审查采纳35件。

这些案件中,人民法院已再审结案35件,其中,改判19件、调解5件、维持7件、法院再审维持后申诉人上诉改判4件。

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10件,法院全部采纳。

办理国有资产流失督促起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共9件,为国家挽回国家经济损失20余万元。

查办民行审判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4件,使相关审判人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办理督促起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共5件,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取得了“企业欢迎,法院赞同,被告人服判”的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执行监督和支持起诉案件正在开展还无结果。

二、我院民行检察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一)民事督促起诉工作案源少、成案难纠正民事审判、执行、行政诉讼活动案件线索少。

司法实践中,来检察机关申诉的当事人大多数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无钱在法院打官司,所以只有到检察院来申诉。

也正是因为不花钱,便导致一些无理申诉、无理缠诉的现象发生。

再有,就是有些当事人,往往是出于对法院或对某一位法官的一腔怨气或者是对法律的不理解、不懂法,来检察机关申诉,往往是来倾诉、咨询或抱着一个试试看的态度。

基层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基层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基层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但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工作开展的很不理想,没有体现应有的监督效果。

关键词:基层;民事检察工作;主要问题;原因;对策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但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工作开展的很不理想,没有体现应有的监督效果,有很多共性的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就基层民事检察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谈一些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事抗诉案件少。

近年来,普遍的情况是,各地的民事申诉案件少,抗诉案件更少。

以某基层检察院为例,4年中共提起抗诉的一审民事申诉案件7件,而该县是一个人口超150万的大县,当地法院一年要审结大量的民事案件,但几年来只有7个案件通过检察机关的监督才有再审的机会。

(二)抗诉效果差。

突出表现是抗诉的案件得不到改判,司法公正难以维护。

前面提到的某基层院提抗的7件案件,虽然表面上都改判了,但在检察机关和申诉人来看,在主要判决内容上与原审基本没有太大差别,判决结果与申诉人的心理预期落差很大。

(三)与法院打交道存在阻力。

与法院打交道存在阻力,法院工作人员有意无意不理解、不配合是多方面的。

笔者仅就调阅法院卷宗举例:在笔者所在检察院,到法院借出卷宗基本上没有;查阅卷宗主要是复印材料,交复印费。

检察院受理申诉案件是不收取费用的,到法院交纳复印费用,无疑增加了办案成本。

(四)再审程序启动后,检察机关大多无所作为。

大多数案件上级检察院抗诉后,中级法院会发回基层法院重审,发回重审后,基层法院审监庭通常会通知基层检察院派员出庭,甚至这种通知有时还是口头的。

检察人员出庭的工作就是宣读抗诉书,基本上宣读完抗诉书后就会离开。

检察机关的这种无所作为还表现在,案子发回基层法院再审后,法院有时会久拖不审、久拖不决。

曾有一抗诉案,中级法院于2005年7月指定县法院再审,县法院于同年8月开庭再审,没有结果,几年中又陆续开了几次庭,直到2009年12月再次开庭作出判决。

浅析基层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基层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基层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该怎么写?你是不是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不要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01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两年多来,对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本文分析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监督的影响,基层民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剖析成因,提出强化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一、新法对民事检察监督的影响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方法及手段进行明确和强化。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扩大民事诉讼监督的范围一是《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民事检察法律监督对象从民事审判活动扩大到民事诉讼;二是《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可以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和人大授权13省区市开展公益诉讼试点,提起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民行检察工作的新职能之一;三是《民事诉讼法》第198条和第207条将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书列入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之中;四是《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五是《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二)增加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方式《民事诉讼法》第208和第209条规定,除抗诉这一传统监督方式以外,将检察建议也列入监督方式中,并对适用情形明确规定。

(三)增加检察监督的手段《民事诉讼法》第20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二、基层院民事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受理数下降20XX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常山县检察院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的受案数逐年降低(见表一),究其原因是《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对民事生效裁判的检察监督受理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加之当事人对民行检察工作缺乏了解。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检察院民行科的主要任务是对民事行政案件接受当事人的申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提请抗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在实践中,民行抗诉案件普遍出现案源逐年减少的趋势,检察院民行科的主要任务是对民事行政案件接受当事人的申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提请抗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在实践中,民行抗诉案件普遍出现案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以某基层检察院为例,20XX年为5件,20XX年为4件,20XX年为3件,20XX年1-7月为1件。

对此现象,笔者作了如下分析:一、民行抗诉案件的通常来源1、当事人的申诉当事人申诉是指原告(或被告、或诉讼第三人)对法院的生效判决不服,向各级检察院提出申诉,或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申诉(转交检察院办理),这是民事抗诉案件的主要来源。

2、律师提供的案件有些案件的当事人,明知是错案,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愿、不敢提出申诉,代理律师为了维护法律的正义,向检察院提供案源。

3、检察院自行发现的检察院干警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职业的敏感性,了解到案件线索后,通过调查发现的。

二、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减少的原因1、法院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院的门槛也不断提高,迫使审判人员的素质也提高了。

审判质量上去了,当事人申诉自然就少了。

2、抗诉案件改判率低,审判的周期性长是造成抗诉案源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实践中,当事人到检察院申诉后,检察院通过阅卷发现确有错误的,提出抗诉后,法院却坚持不改的情况时有存在,使得案件的改判率偏低,无形中打击了当事人的申诉积极性,另外,抗诉案件在法院的再审周期长,让案件当事人苦苦等待,如果出现该改未改的再审结果,这不仅使申诉人望改兴叹,也会对以后其他有求申诉人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对“打官司”的不当心理及对法律的缺少理解,也是抗诉案件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发展到21世纪,在国家开始进行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的今天,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但一些旧封建传统意识在广大群众中仍有相当的市场,他们一般不情愿打官司,因为耗时耗力,所以要他们上诉、申诉,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最新-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案源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精品

最新-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案源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精品

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案源不足的原因和对策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案源不足的原因和对策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开展十余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得到规范和发展,为维护法制统一、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基层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案源不足,即能够被上级检察机关获准提起或提请抗诉的民事行政检察申诉案件不多,已成为影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本文试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案源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拓宽案源渠道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一、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案源不足的原因首先是办案周期长。

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民事行政申诉经过的程序多,尤其是基层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案件的程序更多。

当事人申诉之后,一般先后要经过分流、受理、立案(或不立案)、审查、提请抗诉(或建议提请抗诉或不抗诉)、上一级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再经过受理、立案、审查、决定提起抗诉(或不抗诉)等程序后,方可正式向法院提起抗诉。

如果是二审案件,再上一级的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则还要重复上述主要程序,才能向法院提起抗诉。

而法院接到抗诉后,还需经过审查,以决定是再审还是发回重审,经过审判才能有最终的结果。

因此,检察机关民事行政申诉案件需要重审或改判的程序相当繁琐。

同时,检察机关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办案时限的要求也较宽。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个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如果需抗诉和审判,基层检察院从受理到提请(或建议提请)抗诉,一般均规定了四至七个月左右的办案时间,特殊情况下,经检察长批准还可以延长。

法院的审理时间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见,一个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要经过所有程序,没有一、两年时间是不可能的,有的甚至还更长。

人民群众最怕的官司就是久拖不决的官司,最怕的诉讼就是马拉松式的诉讼。

一般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如果没有太大的错误,即使当事人不服,他们也不愿到检察院申诉了。

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开展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开展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开展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由于对刑事抗诉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较差,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影响,造成基层检察院抗诉工作难开展,如不及时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了刑事抗诉工作的正常开展,削弱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职能,因此必须及时寻找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刑事抗诉;难开展;原因分析;对策检察机关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对于纠正法院量刑不当,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当前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仍然存在抗诉难、抗诉案件少、抗诉改判率低的问题,此种情况如不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刑事抗诉工作的正常开展,削弱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职能。

本文结合钦州市钦北区检察院实际,简要分析了当前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难于开展的原因和对策。

一、近五年来钦北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案件抗诉的现状2007—2011年,钦北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共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为823件1114人,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3件3人,被市院支持抗诉2件2人,经二审法院依法改判的2件2人,抗诉率仅为0.27%。

而2007、2010、2011年,每年的受理起诉案件数为200件左右,而提抗件数为零。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检察机关的抗诉率低已经制约了检察业务正常开展,同检察事业的正常发展不相适应。

二、制约基层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难于开展的原因分析(一)部分基层办案人员缺乏牢固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主要表现为少数基层办案人员未能正确处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抗议工作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倾向。

实体与程序并重,是刑事审判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许多基层办案人员却没有这种正确的监督理念,往往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通病,没有对人民法院在程序方面的判决或裁定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导致抗诉质量不高,抗诉案件少。

以笔者所在院为例,2007—2011年没有抗诉案件对程序方面提出抗诉,抗诉的案件2件全部是实体方面的抗诉。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治意识的逐步普及,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的法律监督和维权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基层检察院收到的民行抗诉案件较少,甚至没有一宗。

这股低迷的势头,对于基层检察院来说,不仅影响着检察工作的监督功能,也削弱了检察机关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本文将从案源少的原因和对策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案源少的原因(一)对于检察机关的信任度不够。

很多人民群众认为,检察机关是政府部门的一员,它的工作重点在于表达政策、应对纠纷等等,在扩大人民群众主动维权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导致人民群众不愿去检察机关闹事。

(二)民事行政案件处理流程复杂。

相对于刑事案件而言,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流程会显得更加繁琐,一些人民群众认为,通过民事行政诉讼获得赔偿indemnification 或者是得到一种公道,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民众对于这部分的权利保障和维权渠道认知不足。

(三)人力资源问题。

基层检察院人力资源缺乏、检察机关公开法律服务渠道不够充分,都会影响到民众的维权热情,之前有一些检察院曾因为案源太少无法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而关闭审查,这也让人民群众对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产生了怀疑。

(四)地方政府有意控制。

对于常年和地方政府交锋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受到单位或政府的不公待遇的人,很难被地方政府所信任,所以在维权过程中很难选择检察机关,在他们看来,基层检察院可能也跟地方政府有所勾结。

二、对策(一)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加强。

基层检察院应当加强对于重要法律知识、案例解读和工作流程的宣传,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维护热情。

(二)简化民事行政诉讼程序。

法律程序的繁琐是阻碍人民群众维权的障碍之一,因此基层检察院应该整合各种维权渠道,使流程变得更加简单顺畅。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检察机关要注重人才培训和使用,尤其是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提高基层检察院在民事行政诉讼方面的case协助和解决能力。

民行申诉案件案源较少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民行申诉案件案源较少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L g l ytm An o iy e aS se dS c t e
P D年 5月 ( ) _ 01 上
{占 l 缸金 }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厅 申诉 案 件 秦 源 铰 少 的 原 因 反对 策 初 探
熊艳 萍
摘 要 检察机 关作 为国 家的法律监督机 关 , 民事行政诉讼 活动 中, 负着维护 民事、 政法律 统一正确 实施 的重要 职 在 担 行 责 , 察机 关如何较 好地 履行 民事行政 法律监督职 能 , 是必 须要 有 充足的 民行 中诉案 件来 源。 检 前提 实践 中, 察机 关却 存在 检 着 民行 申诉 案件案 源较 少的现状 , 这种情 况势必 影响检察机 关 民事行政 法律监督 职 能的充分发挥 , 同时也制 约着 民事行 政 检 察工作 的全面深入 开展 。本文认 为主要有 宣传 力度 不够 等四个 因素造成 案源较 少, 采取加 强宣传 、 应 加强部 门间合作 等
关如何较 好地履行 民事行政 法律监督职 能, 前提是必须要 有充足 年 法院才 开庭 再审 , 开庭 审理到作 出判决往往 又有 一段较长 从 的 民行 申诉案 件来源 。恰恰相 反 , 实践 中 , 虽然检 察机关 的民事 时 间, 二审 案件则 需要更长 时间 。 这种 马拉松 式的过长 的办案程

行政法 律监督 工作确 实取得 了明 成 效 , 但就 客观情 况而 言 , 检 察机 羔却存 在 着 民行 申诉 案件 案源 较少 的现状 ,就 我 院而 言: 20 年 为 2 件 ,0 7 l 件 ,08 仅为 7 , 06 0 20 年 3 20 年 件 申诉案件数 量 是明显呈逐年 下降趋势 , 这种情 况势必影响检察机 关民事行政 法 律 监督职 能的充分发挥 , 同时也 制约着民事 行政检 察工作 的全 面

对当前制约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因

对当前制约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因

对当前制约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因对当前制约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因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自开展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日趋完善,但其相关制度仍就限制了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

一、民事行政检察申诉案件的日趋减少的案源,造成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数量的短缺。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审理时间长、环节繁琐,使一部分当事人对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失去了耐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基层检察院仅赋予了一审案件提请抗诉的权利,一审案件经过基层检察院受理审查后,还须报请上级院审查后方可决定是否抗诉,程序复杂,耗时漫长,一件案件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方可推动法院的再审程序,导致了申诉人对检察机关失去了耐心。

二是法院系统内部制定了相关的案件质量改革措施,从客观上减少了案件的来源,许多法院加大了对法官道德修养,业务素质的培养力度,并将案件质量与考核、个人职务升迁、奖金福利挂钩,提高了法院的案件审判质量,避免了错案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民事行政检察申诉的案源。

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仅对法院判决、裁定错误规定检察机关有抗诉权,但是,抗诉再审后,法院是否改判则缺少相对的监督制约力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存在改判难、改判率低的问题,这些现象也极大的损害了检察机关民行抗诉的威信,致使申诉人错误的认为检察机关的抗诉不能制约人民法院,从而对检察机关失去了信心。

二、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改判率低,导致检察监督效果不好。

民事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存在与法院的认识分歧,难以统一认识,造成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常常被法院维持原判,不予改判的结果,给申诉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创新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七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八章明确规定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除抗诉权外还具有检察建议的权利。

由于法律没有具体的强制性的规定,造成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我们的检察建议不予理睬,致使检察建议停滞不前,创新工作无法开展。

民行检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行检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行检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开展民事行政审判活动检察监督,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但是当前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扰,严重制约了民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民行检察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基层院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民事抗诉;对策一、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监督存在很多困难。

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但是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审判卷宗或进行调卷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由于法律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过程中的调查取证的职权,就使得现行法律规定的民事抗诉的力度受限,抗诉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延安市院向中院提出抗诉的一件案件,中院裁定由黄陵法院再审,该案在县院发了检察建议的情况下才审结。

人民法院将抗诉案件发回重审,弱化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权,降低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司法实践中,大部分抗诉案件被发回重审,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而原审法院却向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即其对等人民检察院的上级检察院)通知派员出席法庭。

这种做法实际违背了司法制度的基本对等原则,同时也不利于及时纠正错误裁判。

基层人民检察院无抗诉权,不利于抗诉活动的健康发展。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基层人民检察院无抗诉权。

实际上,基层检察院是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联系最直接的检察机关,由于基层检察院大量接触实际工作,熟悉情况,对于同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情况较清楚,也便于调查取证,最易对民事诉讼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

在实践中,大量的民事申诉案件当事人直接到基层人民检察院去申诉。

而对此基层人民检察却无抗诉权,只能建议或提请上级人民检察提出抗诉。

这无疑加大了抗诉活动的成本。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检察院对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法院纠正了一批批错案,维护了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权威,当事人满意,人民群众满意,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

一、目前民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案源匿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诉要求再审,但没有规定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检察院提出申诉,虽然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了明文规定,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基本法,对检察机关的这一职能,知道的当事人甚少,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是当事人有理无处诉,有冤无处伸,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民行部门却案源稀少,无案可办、无案可抗,使民行工作陷入被动。

(二)调查取证难。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暂行规定》赋予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查核实有关证据的权力,但到目前为止,检察机关调查取证还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是调卷难。

调阅法院卷宗是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案件调查取证的必备环节,少数法院对检察机关的民行监督存在着抵触情绪,对检察机关的阅卷,采取“一推二拖三限制”的做法,如有的法院要求检察院办案人员凭法律手续还必须经院长签字后,方可阅卷;有的只准看正卷,不准看副卷;有的只准当场查阅或手抄卷宗内容,但不准复印;更有甚者检察人员三番五次前去调卷,而法院都以领导、科长、内勤不在等各种理由搪塞,阻碍了民事行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取证难。

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案件应重证据,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判断是非,确保抗诉案件的成功率。

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有的受“和为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观念束缚;有的是怕惹火烧身,怕打击报复的畏惧心理作崇;有的则是得到好处躲避作证。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证人不作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当前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当前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当前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起步较晚,立法不完善,社会矛盾复杂化,使得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维护,要不断完善民事行政监督的方式,积极探索民事行政监督的途径。

一、现行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案源少一方面,老百姓不了解检察院的职能,很多当事人想不到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救济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时间长,周期长,当事人司法救济成本过高。

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当事人不服生效裁判必须先向人民法院申诉,只有人民法院未对申诉进行恰当处理时,当事人才能向检察机关申诉。

这些都直接导致检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案件减少,从而影响到民行部门办理抗诉案件的数量。

(二)调查取证难一是调卷难,调阅法院卷宗是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案件调查取证的必备环节,少数法院对检察机关的民行监督存在着抵触情绪,对检察机关的阅卷推脱限制。

二是取证难。

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案件应重证据,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判断是非,确保抗诉案件的成功率。

但在目前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检察机关效率和办案质量。

(三)民事行政检察队伍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一是部分干警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认识不到位,存在重刑事监督轻民事行政监督的思想,加之现行法律法规对民事行政监督的规定不够明确,工作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民行部门人员匮乏,难以应对新民诉法赋予民行检察部门新的、多元化的检察职责。

三是民事行政检察现行队伍的知识结构、执法能力和水平,与法律要求、民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要。

二、加强民事检察工作的对策(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知晓率要加大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和检务公开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简报和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采取印发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巡回接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介绍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受理案件范围、类型、条件及申诉要求,进一步拓宽民事行政检察的案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及对策
检察院民行科的主要任务是对民事行政案件接受当事人的申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提请抗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在实践中,民行抗诉案件普遍出现案源逐年减少的趋势,检察院民行科的主要任务是对民事行政案件接受当事人的申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提请抗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在实践中,民行抗诉案件普遍出现案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以某基层检察院为例,20XX年为5件,20XX年为4件,20XX年为3件,20XX年1-7月为1件。

对此现象,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一、民行抗诉案件的通常来源
1、当事人的申诉
当事人申诉是指原告(或被告、或诉讼第三人)对法院的生效判决不服,向各级检察院提出申诉,或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申诉(转交检察院办理),这是民事抗诉案件的主要来源。

2、律师提供的案件
有些案件的当事人,明知是错案,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愿、不敢提出申诉,代理律师为了维护法律的正义,向检察院提供案源。

3、检察院自行发现的检察院干警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职业的敏感性,了解到案件线索后,通过调查发现的。

二、民行抗诉案件案源减少的原因
1、法院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院的门槛也不断提高,迫使审判人员的素质也提高了。

审判质量上去了,当事人申诉自然就少了。

2、抗诉案件改判率低,审判的周期性长是造成抗诉案源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实践中,当事人到检察院申诉后,检察院通过阅卷发现确有错误的,提出抗诉后,法院却坚持不改的情况时有存在,使得案件的改判率偏低,无形中打击了当事人的申诉积极性,另外,抗诉案件在法院的再审周期长,让案件当事人苦苦等待,如果出现该改未改的再审结果,这不仅使申诉人望改兴叹,也会对以后其他有求申诉人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对“打官司”的不当心理及对法律的缺少理解,也是抗诉案件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发展到21世纪,在国家开始进行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的今天,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但一些旧封建传统意识在广大群众中仍有相当的市场,他们一般不情愿打官司,因为耗时耗力,所以要他们上诉、申诉,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民行抗诉案件减少的对策
1、检察院应积极配合“四。

五”普法教育,积极深入各社区、农村,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在群众中树立起正确的诉讼观念,鼓励广大群众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虽然行使的职权不一样,但都是国家的司法机关,都是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的,都是为了保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为了让法院更好地开展审判活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与法院在执行法律上形成统一认识,把“文来文往”变为“人来人往”,“案来案去”变为“法来法去”,充分取得法院的理解支持,力争使法院的判决文书主动与检察院进行交流,从而大大开辟抗诉案源。

3、与当地律师事务所、各乡镇法律服务所加强交流与,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是专门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手头有较多的民行案件(例如某县检察院20XX年已抗诉的两件案件来源就是通过走访乡镇法律服务所时掌握的),检察院通过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可以掌握部分案件的案情与判决结果及当事人的态度,当出现审判不公、上诉无果时,可以及时主动出击,使法律得到维护,正义得到伸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