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b607a6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4.png)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
才出品】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规律
2.智者派
3.六艺
4.学习策略
5.品德不良
6.鸿都门学
二、简答题
1.费里法案。
2.加里培林心智阶段。
3.孔子德育原则方法。
1 / 2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5.环境对人的作用。
6.启发教学原则要求。
三、论述题
1.洪堡教育改革。
2.论述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优点和局限性。
四、辨析题
1.教师专业性突出表现为教师资格证。
2.所有接受学习都是机械学习。
3.朱熹小学教育任务是“圣贤坯璞”。
2 / 2。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凯程首发)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选择题(10个)
1.以下属于教育独立阶段的著作是
A教育学B大教育论C理想国Dxxx
2.抓住关键期是遵循哪个规律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差异性D顺序性
3.以下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哪个是皮亚杰的
A最近发展区B教育走在发展前面C什么和经验什么D个体什么
4.哪个是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的法案
A福斯特B巴特勒C1944D1988
5.哪个法案出了新三艺
A莫雷尔B国防教育法C生计教育D
6.学习即回忆是谁说的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
7.谁首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
A蔡元培B陶行知C胡适D余秋菊
8.
9.
20.
二、名词解释共6个
1.个体发展(狭义)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适应自然
4.终身教育
5.负强化
6.《大学》
三、简答题共4个
1.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教育对改变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特征影响贡献
3.简述元认知策略类型
4.教育价值观中个人本位论观点及评价
四、分析题共4个
1.科举制的演变、影响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2.社会构建主义观点及教学启示
3.教师素养的品德要求
4.教育对人的作用及实现条件。
2019年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按学校整理全共34页

三、论述题(20'*4=80')
1、课程编制的泰勒理论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其影响
3、五四期间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制度
2.课程标准
3.智育
4.分组教学
5.陶冶
6.技能
二、简述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
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
(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6*5分)
1.鸿都门学
2.中体西用
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法
6.道尔顿制
二、简答:(4*10分)
3、美国《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
4、洛克的白板说
5、心理健康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2、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4、教学的任务
三、论述题
1、蔡元培的基本思想
2、根据材料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
3、德育原则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3.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三、分析:(4*20分)
1.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2.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指在教学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时间观的教育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 教育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 教育综合33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卷面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教学论》2.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学派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布鲁纳B.洛克和卢梭C.赫尔巴特和杜威D.柏拉图和夸美纽斯3.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D.领导权4.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A.奴隶主贵族教育B.宫师合一C.军事教育D.六艺5.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6.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书籍,其中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百年之久的是()A.《近思录》B.《白鹿洞书院揭示》C.《四书章句集注》D.《朱子语类》7.提出谨慎选择教材的问题,强调教育内容应具有教育性,开创了西方后世“教育性教学” 的先河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8.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然受到诸多客观的社会条件制约的是()A.洪堡B.费希特C.第斯多杰D.康德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10.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1.班级授课制2.稷下学宫3.福建船政学堂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1.“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ef852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培养目标2.班集体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特点。
2.教育过程特点。
3.德育的理念。
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什么?三、论述题教育对个人的促进功能。
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课堂心理气氛2.自变量3.晶体智力二、简答题1.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2.记忆的品质。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三、论述题学习无动力,如何激发学习动力?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培养目标答:培养目标指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这一特殊关系表现为:①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因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②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2.班集体答:班集体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凝聚力的一个班的学生群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班集体的特征包括:①共同的奋斗目标;②有序的组织机构;③统一的行为规范(成文的规章制度与不成文的集体舆论);④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任何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认识教师的起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过程中对象、内容、任务、过程的复杂性。
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创作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之所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主要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
2019考研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及解析

2019考研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及解析教育学原理一、简答题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1)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因为人们的能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能力高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
(2)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能力学生的能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性质、难度和数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态度密切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交给学生系统的有适当难度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掌握学科的结构,特别是要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能力。
可见,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正确理解知识,掌握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就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得越是富有创造性,他们的能力就将提高得越快、达到的水平越高。
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必然联系。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不管是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还是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教育公平是实现......【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综合333 2019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答】创造性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整合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线形的,而是多维的,它包括与创造活动密切联系的认知品质、人格品质和适应性品质。创造性表现于创造活动(过程)之中,其结果以“产品”为标志,其水平以产品的“价值”为标准。
二、简答:10*4=40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培养“劳动者” 或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6.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成败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建议、劝告来改变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持久。(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综合333
2019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3月26日星期二
一、名词解释:5*6=3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测试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测试题(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分数:2.00)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解析:2.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周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发展B.儿童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点√C.自然条件D.教育年限长解析: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
其“双轨”是指()。
(分数:2.00)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解析:4.《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分数:2.00)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解析:5.持有“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观点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B.涂尔干C.夸美纽斯D.杜威解析:6.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7.“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分数:2.00)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解析:8.教学原则反映了()。
(分数:2.00)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解析:9.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
(分数:2.00)A.思想教育B.社会政治意识培养C.人格塑造√D.品德培养解析:10.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
2019年苏州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

2019年苏州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凯程首发)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填空
二、名词解释
1.道尔顿制
2.三舍法
3.先行组织者
4.五育并举
三、简答
1.简述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2.简述科尔伯格道德阶段发展论
3.简述教育生物起源说
4.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5.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原则
四、论述
1.赫尔巴特四形式教学
2.教育对人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学生给老师打评价,一个年轻语文老师得了D很生气,不上课了,学生只能自习,耽误了一周影响了班级学习成绩和师生关系。
联系材料运用教育学原理解读,并提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议。
2019年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5分=30分)1、教育2、课程3、有教无类4、产婆术5、认知策略6、问题解决。
二、简答题(4题×10分=40分)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分析和论述题(4题×20分=80分)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候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
”这位教师的学生说:“我们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
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问题:黄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
应该如何处理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显然,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斌。
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材料中的教师“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这表明该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没有做到严与爱的结合。
(2)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管理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
同时,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多用正面教育,多表扬、激励。
(3)教师只有遵循这些德育原则,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丰富班级每周的班会活动,李老师为他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成了剧本。
李老师把她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李老师听到有的小松同学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
”“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李老师的心里咯噔一下。
201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 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 教育综合33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卷面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教学选择
3.《学记》
4.道德情感
5.学习动机
6.自我效能感
7.陈述性学习
8.认知策略
9.专家型教师
二、简答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3.萧仲舒文教政策的三大建议。
4.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待征。
5.夸美纽斯制定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内容。
6.分析实验在教育心理学的有效性。
7.在心理发展观中主动发展观的内容。
8、认知策略的促进条件。
三、论述题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关系。
2.孔子教育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疆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新疆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全面发展教育
2、教师专业自我
3、教学相长
4、智者
5、陈述性知识
6、角色同一性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为学习活动搭建支架?
4、社会学习理论的关于道德行为研究的三个经典实验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
1、阅读材料:“现代性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生产力的功能,教给人们获得各种利益的手段,但这些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为身体之间的墙。
这墙无法为身体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之路,仅仅是禁锢命,阻隔爱、、、规训的教育虽然教给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实在手段,但却把生命捆绑在铁笼里,把灵魂囚禁在洞穴里,它剪断了生命和精神自由飞升的翅膀,无法为生活指引可能性的超越之路、、、、”
结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分析上面一段话所揭示的教育问题。
四、论述
1、试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
3、试从信息加工的视角谈学习策略与元认知之间的关系。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50, 做题时间180分钟)名词解释教材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br />教材的编制原则: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内容具有基础性;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兼顾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各年级教材要有衔接性。
</p>程序性知识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根据知识的不同状态和表述形式,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其中,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因此,也称作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
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结构。
</p>发现学习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学习主张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
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p>实验研究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包含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4*10=40分)1.课程【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学制【答】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
它是教育制度的主体,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有时专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
学制规定了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学校的设置原则和组织办法。
3.颜氏家训【答】《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4.观察学习【答】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
二、简答题(4*15=60分)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设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
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社会活动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有组织或无组织,系统或零碎,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活动。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3.教育目的:广义的指存在于人脑中的对于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面对所培养人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以及各种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4.教育制度和学制: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活动课程:指以学生兴趣、需要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地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6.学科课程:指根据培养目标,分门别类地从各门学科中选出适合学生的知识而组成的教学科目。
7.教学:指在一定的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及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8.教学计划:也称课程方案,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9.教学原则: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原理。
主要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