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与轴外壳配合公差的选择
轴承与轴配合的常用公差带
![轴承与轴配合的常用公差带](https://img.taocdn.com/s3/m/a4d5fb7302768e9951e738dd.png)
内容摘要: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
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I8依次降低。
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7-6 极限与配合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的零件,装配时不需要经过选择或修配,就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便于装配和维修,有利于组织生产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极限与配合制度是保(GB/T1800、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轴承与轴孔精密配合公差
![轴承与轴孔精密配合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e224373e0b4c2e3f57276346.png)
备注:轴承外径与孔精密配合间隙要放6.5~13.5UM
尺寸配合公差
18 30 0-2.5 0-5 0~-7 0~-6
负6~正2.5 负7~正5 负0.5
轴
30 50 0-2.5 0-6 0~-8 0~-7
负7~正2.5 负8~正6 负0.5~负2
50 80 0-4 0-7 0~-9 0~-8
负8~负4 负9~正7 负0.5~负2
尺寸配合公差
50 80 0~-4 0~-7
正4~正14 正2~正10 正2~正14 正4~正21 正7.5~正12
孔
80 120 0~-5 0~-8
正4~正15 正2~正11 正2~正16 正4~正23 正8.5~正13.5
UM
轴承孔外径尺寸与轴、外壳尺寸配合公差
尺寸范围 轴承 P4 P4轴径 P2轴径 配合公差P2 配合公差P4 最佳配合 P2来自3 66 10
10 18 0-2.5 0-4 0~-6 0~-5
负5~正2.5 负6~正4 负0.5
0~-5 0~-4
0~-5 0~-4
备注:轴与轴承精密配合间隙要放0.5~2UM
轴承孔外径尺寸与轴、外壳尺寸配合公差
10
尺寸范围
18 30 0~-4 0~-5
30 50 0~-4 0~-6
正3~正13 正2~正9 正3~正13 正3~正19 正7.5~正10.5
18
轴承 P4 P4 P2 孔径 孔径 配合公差P2 配合公差P4 最佳配合 P2
正2~正10 正2~正7
正2~正11 正2~正8 正2~正12 正2~正16 正6.5~正9.5
外壳孔与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配合的公差带
![外壳孔与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配合的公差带](https://img.taocdn.com/s3/m/36924ed2c1c708a1284a44fc.png)
向心轴承
外圈工作条件
应用举例
壳孔的公差代号
说明
旋转状态
载荷
轴向位移的限度
其他情况
外圈相对于载荷方向静止
轻、正常和重载荷
轴向容易移动
轴处于高温场合
烘干筒,有调心滚子轴承的大电机
G7
对于向心轴承:①凡对公差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选用标准公差P6、N6、M6、K6、J6、和H6分别代替P7、N7、M7、K7、J7和H7,并应同时选用整体式外壳;②对于轻合金外壳应选择比钢或铸铁外壳较紧的配合
J7
正常和重载荷
滚子轴承
K7
重冲击载荷
装用球轴承的轮毂
K7
M7
薄壁、整体式外壳
装用滚子轴承的轮毂
N7
P7
推力轴承座圈工作条件轴类型壳孔的公差代号纯轴向载荷
推力球轴承
H8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H7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
外壳孔与座圈间的配合间隙0.001D(轴承外径)
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
座圈相对于载荷方向静止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剖分式外壳
一般机械、铁路车辆油箱
H7
冲击载荷
轴向能移动
整体式或剖分式外壳
铁路车辆油箱轴承
J7
Js7
外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摆动
轻和正常载荷
电动机、泵、曲轴主轴承
外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摆动
正常和重载荷
轴向不移动
整体式外壳
电动机、泵、曲轴主轴承
K7
重冲击载荷
牵引电动机
M7
外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
轻载荷
张紧滑轮
球轴承
H7
座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或摆动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及选用(自己总结非常经典)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及选用(自己总结非常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78048f210a6f524cdbf8551.png)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与选用3 滚动轴承、外径公差带特点1、滚动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2、轴承圈通常与轴一起旋转。
为防止圈和轴颈的配合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影响轴承的工作性能,要求配合面间具有一定的过盈,但过盈量不能太大。
因此国标GB/T 307.1-2005规定:圈基准孔公差带位于以公称径d为零线的下方。
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3、轴承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通常不旋转,考虑到工作时温度升高会使轴膨胀,两端轴承中有一端应是游动支承,可把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稍松一点,使之能补偿轴的热胀伸长量,不然轴弯曲,轴承部就有可能卡死。
因此国标GB/T 307.1-2005规定:轴承外圈的公差带位于公称尺寸D为零线的下方。
它与具有根本偏差h的公差带相类似,但公差值不同。
轴承外径公差带图:+第四节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与选用GB/T 275-1993规定了与轴承、外径相配合的轴和壳体孔的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外表粗糙度以与配合选用的根本原那么。
一、轴和外壳的尺寸公差带由于轴承径和外径公差带在制造时已确定,因此它们分别与外壳孔、轴颈的配合,要由外壳孔和轴颈的公差带决定。
应选择轴承的配合也就是确定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
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
如表6-5所示:1、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与GB/T 1801-1999中基轴制的同名配合相比拟,虽然尺寸公差的代号一样,但配合性质有所不同2、轴承圈与轴颈的配合比GB/T 1801-1999中基孔制同名配合紧一些:g5、g6、h5、h6轴颈与轴承圈的配合已变成过渡配合,k5、k6,m5、m6已变成过盈配合,其余也都有所变紧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与其选择6〕按表7-11选择形位公差值,轴颈圆柱度0.005 mm;外壳孔圆柱度0.010 mm,外壳孔肩端面圆跳动0.015 mm。
〔7〕按表7-12选择轴颈和外壳孔的外表粗糙度参数值。
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
![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4f664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f.png)
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一、引言在工程制造领域,滚动轴承是一种常用的零部件,用于支撑和旋转机械设备中的轴。
为了确保滚动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轴径与外壳孔之间的配合公差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滚动轴承与轴径配合公差原则1. 基本原理滚动轴承与轴径的配合公差原则需遵循ISO和GB标准,以确保轴承能够正确安装在轴上并具有良好的旋转性能。
根据ISO286-2和GB1800.1-1996标准,通常采用制轴径基准尺寸和制孔基准尺寸的形式进行配合。
制轴系列分为加置制轴系列、基准轴系列和负偏差制轴系列,制孔系列也分为加置制孔系列、基准孔系列和负偏差制孔系列。
在配合过程中,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基准尺寸和公差等级。
2. 公差等级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轴径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公差可分为一般配合、紧配合和松配合。
一般配合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轴承安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安装性。
紧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工况,具有较小的间隙,能够提高轴承的刚性和传动精度。
松配合适用于对中心位置要求不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减小装配难度和提高装配效率。
三、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1. 基本原理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同样需遵循ISO和GB标准,以确保轴承能够正确安装在外壳孔中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H7制孔和h7轴的配合,其中H7代表基准孔系列,h7代表基准轴系列。
还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
2. 公差等级与轴径配合类似,外壳孔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公差也可分为一般配合、紧配合和松配合三种类型。
一般配合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孔安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安装性。
紧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工况,具有较小的间隙,能够提高外壳孔的刚性和稳定性。
松配合适用于对几何要求不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减小装配难度和提高装配效率。
四、总结及个人观点通过以上对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配合公差原则的选择对于轴承的安装和使用至关重要。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874bd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2.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 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 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 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 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649539a216147917112880.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与轴配合用什么公差等级最好
![轴承与轴配合用什么公差等级最好](https://img.taocdn.com/s3/m/e6a0531314791711cc7917bd.png)
轴承与轴配合用什么公差等级最好1)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有点偏底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我一般选用是: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轴承外圈与孔配合孔选K6或K7 2)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
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298772453610661ed9f46d.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和轴和轴壳的尺寸公差配合点点通
![轴承和轴和轴壳的尺寸公差配合点点通](https://img.taocdn.com/s3/m/a35422126edb6f1aff001f63.png)
轴及外壳的尺寸公差公制系列的轴及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已由GB/T275-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标准化,从中选定尺寸公差即可确定轴承与轴或外壳的配合。
配合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一般按下述原则进行。
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方向、性质及内外圈的哪一方旋转,则各套圈所承受的负荷可分为旋转负荷、静止负荷或不定向负荷。
承受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的套圈应取静配合(过盈配合),承受静止负荷的套圈,可取过渡配合或动配合(游隙配合)。
轴承负荷大或承受振动、冲击负荷时,其过盈须增大。
采用空心轴、薄壁轴承箱或轻合金、塑料制轴承箱时,也须增大过盈量。
要求保持高旋转时,须采用高精度轴承,并提高轴及轴承箱的尺寸精度,避免过盈过大。
如果过盈太大,可能使轴或轴承箱的几何形状精度影响轴承套圈的几何形状,从而损害轴承的旋转精度。
非分离型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内外圈都采用静配合,则轴承安装、拆卸极为不便,最好将内外圈的某一方采用动配合。
1)负荷性质的影响轴承负荷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内圈旋转负荷、外圈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其与配合的关系参照轴承配合标准。
2)负荷大小的影响内圈在径向负荷作用下,半径方向即被压缩又有年伸展,周长趋于微小增加因此初始过盈将减少。
过盈减少量可由下式计算:这里:⊿dF:内圈的过盈减少量,mmd:轴承公称内径,mmB:内圈公称宽度,mmFr:径向负荷,N{kgf}Co:基本额定静负荷,N{kgf}因此,当径向负荷为重负荷(超过Co值的25%)时,配合必须比轻负荷时紧。
若是冲击负荷,配合必须更紧。
3)配合面粗糙度的影响若考虑配合面的塑性变形,则配合后的有效过盈受配合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近似地可用下式表示:[磨削轴]⊿deff=(d/(d+2))*⊿d (3)[车削轴]⊿deff=(d/(d+3))*⊿d (4)这里:⊿deff:有效过盈,mm⊿d:视在过盈,mmd:轴承公称内径,mm4)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动转时的轴承温度高于周边温度,而且轴承带负荷旋转时,内圈温度高于轴温,因此热膨胀将使有效过盈减少。
合理确定滚动轴承与相配件的配合轴颈和外壳孔的几何公差及表面
![合理确定滚动轴承与相配件的配合轴颈和外壳孔的几何公差及表面](https://img.taocdn.com/s3/m/0a9251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5.png)
• 1. 滚动轴承自身公差规定。 • 2. 滚动轴承相配件公差规定。
§5-1 滚动轴承的精度 一、滚动轴承的组成和分类
按滚动体的形状分: 球轴承 滚子轴承(圆柱、圆锥)
按所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向心轴承(承受径向力) 向心推力轴承(承受径向、轴向力) 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
二、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应用
5、旋转精度的影响 当轴承有较高的旋转精度要求时,
为了消除弹性变形好振动的影响,避免 采用间隙配合,与轴承内圈配合的轴颈 应采用公差等级 IT5 制造,与外圈配合 的外壳孔应采用公差等级 IT6 制造。
§5-3 滚动轴承相配件的精度设计
标准公差等级 基本偏差 几何公差 表面粗糙度
一、轴径和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带代号的选择
Ra3.2
Ra1.6
0.012
三、滚动轴承相配件精度设计示例
以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入轴上的 深沟球轴承为例,说明滚动轴承相配件精度 设计过程。
例5-1 已知减速器输入轴两端采用一对6208
深沟球轴承(d=40mm,D=80mm),经计算轴 承的径向当量动负荷Pr。试确定轴颈和外壳
孔的公差带 代号、几何公差值和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并标注在图样上。
解:⑴减速器属于一般机械,轴的转速不 高,所以选用 0 级轴承。
⑵该轴承内圈与轴一起旋转,外圈安 装在剖分式外壳孔中不旋转。因此,内圈 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它与轴的配合应紧 一些,外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它与外 壳孔的配合应松一些。
查机械设计手册,得6208深沟球轴承 的额定动负荷,
所以 ,查表5-4 知该轴承负荷属于 正常负荷。
1、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由轴承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决定,
把轴承的精度加以分级。 向心轴承分为 2、4、5、6、0 五级; 圆锥滚子轴承分为 4、5、6x、0 四级; 推力轴承分为4、5、6、0四级。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DOC)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77796e3a27d3240c8447ef69.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再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过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
![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03b419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7.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
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一般按照ISO径向轴承尺寸标准(ISO 15要求)来确定。
一般轴承的内外圆面是内径、外径和平坦度都有规定,
内径公差一般是+0.010mm或者+0.025mm,外径公差是-0.005mm或者-
0.018mm,而平坦度公差是0.007mm/m~0.010mm/m。
此外,轴与轴承的接触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接触面的刚度影响轴
承的全部工作性能。
若接触面具有较大的倾斜度或不平整度,则会影
响轴承的运行精度;而如果接触面有毛刺或油脂等杂物,则会影响轴
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轴承和轴配合时,除了上述两者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之外,还有下面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键槽:键槽的尺寸、位置、深度需要满足规定的要求,以确保
轴的偏心精度。
2. 核心精度:轴承轴的核心精度是决定轴承的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它决定了轴承偏心度和轴向位移。
3. 坚固性:轴承轴和轴承外圈的坚固性必须满足规定要求,以确
保轴承的正常使用。
4. 键槽表面:轴承轴和轴承外圈的键槽表面必须光滑,无异物,
以确保轴承的正常使用寿命。
5. 滚动面:轴承外圈滚动面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平坦度必须满
足规定的要求,以保证轴承的运行精度。
以上就是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的大致要求,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
使用,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完整word版)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完整word版)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1edd015915f804d2b16c168.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9411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c.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649539a216147917112880.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总汇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d1d1ba1510a6f524ccbf854c.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
③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条件
考虑轴承安装与拆卸方便,宜采用较松的配合,对重型机械用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这点尤为重要。如要求装拆方便而又需要紧配合时,可采用分离型轴承,或采用内圈带锥孔、带紧定套和退卸槽的轴承。另外,下列情况下轴承配合应适应当选紧些:尺寸大的轴承比尺寸小的轴承;空心轴颈比实心轴颈;薄壁壳体比厚壁壳体;轻合金壳体比钢或铸铁壳体;整体式壳体比部分壳体。
要求保持高旋转时,须采用高精度轴承,并提高轴及轴承箱的尺寸精度,避免过盈过大。如果过盈太大,可能使轴或轴承箱的几何形状精度影响轴承套圈的几何形状,从而损害轴承的旋转精度。
非分离型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内外圈都采用静配合,则轴承安装、拆卸极为不便,最好将内外圈的某一方采用动配合。
1)负荷性质的影响
轴承负荷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内圈旋转负荷、外圈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其与配合的关系如表1所示:
配合的选择
配合的选择一般按下述原则进行。
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方向、性质及内外圈的哪一方旋转,则各套圈所承受的负荷可分为旋转负荷、静止负荷或不定向负荷。承受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的套圈应取静配合(过盈配合),承受静止负荷的套圈,可取过渡配合或动配合(游隙配合)。
轴承负荷大或承受振动、冲击负荷时,其过盈须增大。采用空心轴、薄壁轴承箱或轻合金、塑料制轴承箱时,也须增大过盈量。
滚子轴承……De=0.25(3D+d)
D:轴承公称外径(外壳孔径),mm
⊿deff:外圈的有效过盈,mm
Dh:外壳外径,mm
E:弹性模量,2.08×105MPa{21200kgf/mm2}
6)其他
精确性要求特别高时,应提高轴与外壳的精度。与轴相比,一般外壳难加工、精度低,因此放松外圈与外壳的配合为宜。
采用中空轴及薄壁外壳时,配合必须比通常紧。
采用双半型外壳时,应放松与外圈的配合。对于铸铝或轻合金外壳,配合必须比通常紧一些
(2)负荷类型
轴承套圈承受径向负荷,按照负荷与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局部负荷
局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F,与套圈相对静止,即F,由套圈的局部滚道承受。
②循环负荷
循环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F,与套圈相对旋转,即F,顺次地作用在套圈滚道的整个圆周卜。
③摆动负荷
(1)套圈是否旋转
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轴承工作时,若其内圈或外圈为不旋转套圈,为了拆装和调整方便,宜选用较松的配合。由于不同的工作温升,将使轴颈或外壳孔在纵向产生不同的伸长量。因此在选择配合时,以达到轴承沿轴向可以自由移动、消除支撑内部应力为原则。但是间隙过大就会降低整个部件的刚性,引起振动,加剧磨损。
摆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对摆动,轴承承受一个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和一个旋转负荷F。而F,>F,则它们的合成径向负荷F在固定套圈的一段滚道内相对摆动。承受局部负荷的套圈应选较松的过渡配合或间隙较小的配合,以便让套圈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带动套圈转位,使套圈受力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应选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以不使套圈与轴或壳体孔配合表面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承受摆动负荷时,其配合要求与循环负荷相同或稍松些。
3结束语
总之,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很多,在选择配合时,必须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实际工作的类比法,方可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
轴承的配合:轴及外壳的尺寸公差,轴承配合的选择
轴及外壳的尺寸公差
公制系列的轴及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已由GB/T275-93《与轴和外壳的配合》标准化,从中选定尺寸公差即可确定轴承与轴或外壳的配合。
(3)负荷大小
轴承套圈与轴颈和外壳配合的最小过盈量取决于负荷的大小。当P,/c,≤0.07时为轻负荷当0.07<P,/c,≤0.15时为正常负荷;P,/c>0.15时为重负荷。承受冲击负荷或重负荷的套圈,容易产生变形,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配合松动,因此应选择较紧的配合,即最小过盈量应越大。承受轻负荷的套圈,应选择较松的配合。
表2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
这里:
σ:最大应力,MPa{kgf/mm2}
d:轴承公称内径(轴径),mm
Di:内圈滚道直径,mm
球轴承……Di=0.2(D+4d)
滚子轴承……Di=0.25(D+3d)
⊿deff:内圈的有效过盈,mm
do:中空轴半径,mm
De:外滚道直径,mm
球轴承……De=0.2(4D+d)
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前言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1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
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内圈m6n6p6外圈H7G7K7
这是正常内圈旋转的配合
外圈旋转时内圈h6k6
外圈M6N6
双H配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圈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0.0015⊿t*d*0.01......(5)
这里:
⊿dt:温差产生的过盈减少量,mm
⊿t:轴承内部与外壳周边的温差,℃
α:轴承钢的线膨胀系数,(12.5×10-6)1/℃
d:轴承公称内径,mm
因此,当轴承温度高于轴温时,配合必须紧。
另外,在外圈与外壳之间,由于温差或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反过来有时过盈也会增加。因此在考虑利用外圈与外壳配合面之间的滑动避让轴的热膨胀时,需要加以注意。
2)负荷大小的影响
内圈在径向负荷作用下,半径方向即被压缩又有年伸展,周长趋于微小增加因此初始过盈将减少。过盈减少量可由下式计算:
这里:
⊿dF:内圈的过盈减少量,mm
d:轴承公称内径,mm
B:内圈公称宽度,mm
Fr:径向负荷,N{kgf}
Co:基本额定静负荷,N{kgf}
因此,当径向负荷为重负荷(超过Co值的25%)时,配合必须比轻负荷时紧。
若是冲击负荷,配合必须更紧。
3)配合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糙度的影响
若考虑配合面的塑性变形,则配合后的有效过盈受配合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近似地可用下式表示:
[磨削轴]
⊿deff=(d/(d+2))*⊿d......(3)
[车削轴]
⊿deff=(d/(d+3))*⊿d......(4)
这里:
⊿deff:有效过盈,mm
⊿d:视在过盈,mm
(4)其他因素
①工作温度的影响
轴承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和其他热源的影响,套圈的温度高于与其相配合零件的温度。内圈的热膨胀会引起它与轴颈的配合松动,而外圈的热膨胀则会引起它与外壳孔的配合变紧。因此,轴承的工作温度较高时,应对选用的配合适
②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的影响
对于承受负荷较大且要求较高旋转精度的
轴承,为了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采用有间隙的配合。而对一些精密机床的轻负荷轴承,为了避免和轴的形状误差对轴承精度的影响,常采用有间隙的配合。一般认为轴承的旋转速度越高,配合应越紧。
5)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
轴承采用过盈配合安装时,套圈时会膨胀或收缩,从而产生应力。
应力过大时,有时套圈会破裂,需要加以注意。
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可由表2的式子计算。作为参考值,取最大过盈不超过轴径的1/1000,或由表2的计算式得到的最大应力σ不大于120Mpa{12kgf/mm2}为安全。
d:轴承公称内径,mm
4)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动转时的轴承温度高于周边温度,而且轴承带负荷旋转时,内圈温度高于轴温,因此热膨胀将使有效过盈减少。
现设轴承内部与外壳周边的温差为⊿t则不妨可假定内圈与轴在配合面的温差近似地为(0.01-0.15)⊿t。因此温差产生的过盈减少量⊿dt可由式5计算:
⊿dt=(0.10to0.15)⊿t*α*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