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生平简介
路遥研究
传统审美王国里的友好握手
《人生》与读者、社会实现了有效的沟通。局限或许正 是成功之处。 “秦香莲情结”式的“公共期待视域” “因果报应”结局 艺术上的“二律背反”。 司马长风评价《雷雨》时曾指出,曹禺必须把握三个因 素的微妙平衡:“第一个权威是观众,必须使观众感兴 趣。”“第二,敷衍当道者。”“第三,他要应对弥漫于上 海文坛,号召阶级斗争的左派势力”。我以为这一点也是适 合《人生》的。自然,同曹禺一样,这一切不完全是自觉的, 但《人生》的叙事结构也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下述条件: 1、读者的阅读;2、传统的伦理道德;3、主流意识形态及 文学观念。当然,这一切也是与路遥自己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相契合的。
这部小说在选材上很有特点,叙述笔法纯熟 自然,可读性很强。 青少年读者部作品将很受益终身。在困境中 如何把握自己,贫困环境中得到的坚守,人与人 间应该怎样相互理解、同情,尊重等。小说客观 上探索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问题,颇具启发意 义。(小说如果拍成电影,将很有看点)
四、路遥的小说的创作特色与局限
贫困境遇、红卫兵经历、恋爱经历对路遥的影响:
1、受虐情结:偏执(模仿毛泽东让大雨淋自己)狂热。 2、英雄情结、矫情、造作。敏感而脆弱(从不向别人敞开 自己),残酷地对待自己。英年早逝本身就是悲剧。 3、政治情结:官本位价值观(创作中也过分重视人物的家 境、地位;任省文联主席时令身边人闻风丧胆),通过文学实 现自己生活中为实现的政治理想。
【人物形象】
孙少安,孙少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两个形象。孙少安是家 中的长子,农村基层干部,他身上集中了农民的优秀品质,他 要走的道路,同他的前辈梁生宝已经完全不同了——如果说梁 生宝所处的50年代时代,中国农民翻身解放后,怎样摆脱私有 制走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的康庄大道;那么说,孙少安这一代, 则是,经过几十年的左的路线带来的遭遇后,中国农民从曲折 坎坷的命运中摆脱出来,重新寻求生存发展的道路。搞责任制, 办企业(砖瓦窑场)等等,作者是把它当作优秀的农民,农村 干部写的。高中毕业回村的孙少平则是新型的农村青年,他不 满足于农村的天地,努力扩展自己的地盘,进入城市做建筑临 时工(改革开放后较早的农民工),追求更高的生存意义。他 身上有高佳林的影子,但比高加林正直些,踏实些。 小说还塑造了田润叶、秀莲、田晓霞,等一大批充满传统 美德的女性,反映了一代青年人婚姻爱情的纠葛。小说对传统 美德,(比如,正直、善良、朴实、珍视友情、爱情)给予了 由衷的赞美。
读书报告会
路遥《人生》引言人生的道路也有很多,就看你该如何正确的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下面我们就走进路遥的《人生》这本书看看书中的主人公是如何抉择的作者简介1.路遥是陕西省清涧【jian】县人2.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3.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4.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5.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6.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7.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8.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主要内容:作品背景及故事框架:?背景: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故事框架: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 ?【结合下面这段概论】就ok 概论:《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
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
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
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
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①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
路遥《人生》读书分享课件
《人生》的阅读体验
引人入胜的情节
•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 突不断,使人难以放下手中的 书。
鲜活的人物形象
• 路遥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 了高加林、刘巧珍等一批丰满 、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 其性格、内心有了深刻的了解 。
地域特色的呈现
•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陕北地 域文化元素,如方言、民俗、 风景等,为阅读增添了地方色 彩。
人物性格与形象
高加林
1
• 追求现代生活的乡土青年,勇敢、有抱负 ,但在城市中又显得自卑与迷茫。刘巧珍 Nhomakorabea2
• 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对高加林一往情 深,但最终未能得到他的爱。
李满福
3
• 高加林的父亲,典型的农村老人,思想传 统,对儿子的人生选择持反对态度。
小说风格与语言特色
风格
• 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 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
06
相关资料推荐
相关资料推荐
要点一
其他推荐的路遥作品
04
对比与参照
与其他小说的对比
• 《人生》与其他小说在故事情节、 主题和风格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 与一些小说相比,《人生》更注重描写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成长历程,而不 是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推进。
VS
• 与一些小说相比,《人生》在语言 和文风上更加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 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这种写作风格体 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敏锐的观 察力。
• 路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
1
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被誉为“平民 作家”。
• 路遥在文学创作中注重现实主义,善于描
2
绘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人性的复杂性 和深刻性。
路遥简介资料
⌛️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 倡导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 影响后世作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达
路遥作品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对农村问题的关注
• 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
• 对农村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
• 反映知识分子的心态与追求
•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 揭示社会矛盾与问题
• 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关注知识分子命运
• 反映知识分子的心态与追求
• 探讨知识分子的价值与意义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 揭示社会矛盾与问题
• 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
路遥作品的人性分析与价值取向
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探讨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倡导正义与良知
• 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
• 揭示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
• 强调道德伦理观念
• 强调人的自立与自强
• 路遥是现实主义巨匠,具有独特的文学地位
争议
• 路遥作品在文学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争议
• 路遥作品在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上的争议
路遥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领域的拓展
• 深入研究路遥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
• 拓展研究路遥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手法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等
• 结合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多学科视角
研究成果的丰富
• 深入研究路遥作品,丰富文学研究成果
• 对路遥研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谢谢观看
Docs
01
《惊心动魄的一幕》
• 反映会现实问题
• 探讨道德伦理观念
02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人物简介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人物生平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
1973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
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特点折叠作品思想在作者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
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
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
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平凡的世界》安排孙家兄弟俩齐头并进又相互映衬,其兄孙少安13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后办砖厂起家致富;其弟孙少平求学、教书,后出外打工、挖煤。
通过他们两条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际遇,其重点又是突出孙少平外出谋生的艰难。
[2]路遥通过进城故事寄托了对城乡关系的思考。
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路遥的小说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文学世界,其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是核心的,在这一基础的核心对立之下,衍生了诸多二元对立的因子,文明——愚昧、先进——落后、浪漫——淳朴、复杂——纯洁、高贵——卑微、自信——自卑,等等。
路遥简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章内容简介
平凡的世界第⼀部第⼀章内容简介平凡的世界第⼀部第⼀章内容简介 引导语:平凡的世界总共有三部,我们来学习第⼀部,下⾯⼩编为⼤家介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第⼀部第⼀章内容简介,欢迎⼤家阅读! 作者路遥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
1949年12⽉23⽇⽣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咀驿乡王家堡村⼀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1969年回乡务农。
1973年进⼊延安⼤学中⽂系学习,其间开始⽂学创作。
⼤学毕业后,任《陕西⽂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动魄的⼀幕》,获得第⼀届全国优秀中篇⼩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说《⼈⽣》。
1992年11⽉17⽇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平凡的世界第⼀部 平凡的世界第⼀部内容简介:1975年初农民⼦弟孙少平到原西县⾼中读书,他贫困,⾃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的郝红梅产⽣情愫,在被同班同学侯⽟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
少平⾼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名教师。
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委副主任⽥福军⼥⼉⽥晓霞建⽴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的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直在家劳动,与村⽀书⽥福堂的⼥⼉——县城教师⽥润叶青梅⽵马。
少安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却遭到⽥福堂反对。
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亲介绍的⼀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
这时农村⽣活混乱,⼜遇上了旱灾,⽥福堂为了加强⾃⼰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不料竟出了⼈命。
为了“农业学⼤寨”,他好⼤喜功炸⼭修⽥叫⼈搬家⼜弄得天怒⼈怨。
⽣活的航道已改变地步。
第⼀部第⼀章内容简介 1975年⼆、三⽉间,⼀个平平常常的⽇⼦,细蒙蒙的⾬丝夹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地飘洒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踪⽆影了。
人生课件ppt路遥
其他代表作品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我的战友》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他代表作品
《惊心动魄的一幕》 《匆匆人生》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其他代表作品
《夏》
《和柳青在一起的日子》
《青松与小红花》
其他代表作品
《人生中的九种情感》 《病相报告》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其他代表作品
01
《随便想想》
02
02
《艺术家的责任》
03
《关于<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有关问题答 复》
其他代表作品
《我的读书经历》 《关于电影改编的通信及其他》
03
路遥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人生选择与命运
人生选择
路遥的作品中经常探讨人生中的 重大选择,如何面对命运的安排 ,以及个人努力与命运的关系。
命运的偶然与必然
路遥通过人物的经历展示了命运的 偶然性和必然性,引导读者思考如 何在命运面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
语言艺术
路遥的语言质朴而富有 感染力,通过对语言的 巧妙运用,将思想感情 传达得淋漓尽致。
THANKS
感谢观看
路遥探讨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和作用,以及如何在社会现实下
保持人性的尊严和价值。
乡土情怀与民族精神
乡土生活的描绘
路遥的作品中对乡土生活有着深刻的描绘,展现 了乡村的美丽和人民的朴实。
民族精神的传承
路遥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通过作品传递了民 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城乡差异与融合
路遥也探讨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和融合,反映了社 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生价值的追求
路遥强调个人在面对命运时要坚守 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不因困境而放弃。
解读路遥及作品
创作风格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 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 带着‘城市味’的人”,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 农村生活; 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 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 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 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 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 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
2019/1/8
这种反差让高加林很是纠结。他的那种难以言说 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 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 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 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 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 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她脸 上刷刷地淌着。 回到土地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 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 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 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 会。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 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 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 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创作生涯
内容简介:
回到土地 主人公是高加林,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 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 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 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 ,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 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 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 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 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 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 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人物简介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 岁。
人物生平路遥1949 年12 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 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 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
1973 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
1970 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
198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6 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1992 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
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 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 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特点折叠作品思想在作者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
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
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
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平凡的世界》安排孙家兄弟俩齐头并进又相互映衬,其兄孙少安13 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后办砖厂起家致富;其弟孙少平求学、教书,后出外打工、挖煤。
通过他们两条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际遇,其重点又是突出孙少平外出谋生的艰难。
[2] 路遥通过进城故事寄托了对城乡关系的思考。
路遥研究报告
路遥研究报告路遥是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以真实、细腻、饱满的风格而闻名。
本研究报告旨在介绍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分析他的文学风格和主题,并探讨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生平:路遥,原名周大新,1959年生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他在农村长大,后来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写作,并于197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人生》。
随后,他以《平凡的世界》成名,这部作品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乡村题材的经典之作。
主要作品:除了《平凡的世界》,路遥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
其中包括《一颗红心上》、《母亲的背影》和《南方的傍晚》等。
他的作品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流露出对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
他的小说描写了普通人的命运和努力,反映了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
文学风格和主题:路遥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真实感十足。
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赋予作品强烈的感染力。
他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同时也关注哲学、人性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他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风格,也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情怀,独具一格。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路遥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许多语言,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具有时代感和普遍性,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变迁,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路遥是中国近现代作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命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平凡的世界介绍精美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但
自尊;后对处境相同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被
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
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家乡
孙少平
他在我们的年代属于这样的青年:有文化, 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 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目前社会发 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 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 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中最 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
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 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 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 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 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 竭力是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 深的层次
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品 《月夜静悄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短篇小说 《夏》《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
一 小红花》《匆匆过客》《痛苦》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杂文集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 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
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
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
(今为《延河》)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2岁
2
路遥
3
作者简介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 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在困难 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 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平凡的世界》荣获矛盾文学奖。
路遥《人生》解读
人生的创作及发表
• 1982年发表在《收获》3期杂志 • 1984年改变成电影,由吴天明导演,主演
周里京、吴玉云。 • 1984年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激起当时整个
社会关于青年人生价值的热烈讨论,“城 乡差别”、“户籍制度”、“关系学”、 “门当户对”是那场争鸣的关键词,体现 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印记。
人生
——路遥
整理ppt
Hale Waihona Puke 路遥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 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因家里困难过 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 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 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 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整理ppt
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
• 1956-1958年,城乡分治局面形成。 • 1956年经济冒进,工矿开始大量吸收农村青年,大批农村
知识青年丢下锄把重新涌入城市。1957年反冒进,各种就 业门路对城乡青年关闭。1957年各地出现学生罢课、游行、 冲击机关,中央开始关注知青的升学与就业问题。 • 1958年,毛泽东批评党内的反冒进,建设规模再度扩大, 导致劳动力不足,各地又开始从农村大量招工,农民重新 从乡村涌入城市,出现新一轮全国性人口大迁移。为制止 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1958年人大常委会通过《户口登记 条例》,城乡间的界限被严格固定下来,国民被划成两类 人。
• 回到家乡后,改霞再次产生了对梁生宝的爱恋,但她经过深入思考后 放弃了这种感情。她觉得“自己不甘愿当个庄稼院的好媳妇。当他俩 结亲以后,狂欢的时刻很快过去了,漫长的农家生活开始了。做饭的 是她,不是生宝;生孩子的是她,不是生宝。以她的好强,好跑,两 个人能没有矛盾吗?……在狂热的时候能放任自己的感情充当,在冷 静下来的时候,改霞也能想得很远,很宽。”
路遥的资料简介
路遥的资料简介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8年发表《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并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创作在思想方面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深刻的哲理性。
哲理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不是外加的,相反已经和作品对生活本质的揭示融合一起,成为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必然结果。
特别是路遥中篇的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哲理性结构。
生活在这些中篇里成为一个相对的封闭体系,生活的过程构成了一个个人生的大轮回。
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哲学思考,就从这大轮回中衍化出来。
高加林怀着一颗勃勃雄心,进入了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舞台上,威武雄壮地表演了一番,最后又被迫回到自己最不愿呆的农村。
但是这种轮回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人物在经过了生活的历练与艰辛之后的一种重新出发。
路遥还通过爱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在路遥笔下,爱情只是作为其笔下青年男女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插曲而存在的,路遥则仅仅是为了表达人生奋斗的主题而写爱情。
在路遥笔下的爱锗故事中,对于男性主人公而言,爱情只不过是他们在由乡而城道路上的踏脚石。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路遥总是以道德伦理作为判断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甚至那本该不能掺入一丝杂质的爱情生活,也同样无法摆脱道德的审视。
路遥浓重的道德情结,使得他在爱情故事的书写中特别重视传统伦理道德对爱情选择的重大意义。
路遥不是一个四平八稳、刻意苦吟的诗人,他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同样重视作家的主体作用,他认为作家作品中观照的现实必然有作家的主体判断,融入了作家的个人情感。
路遥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感情积累和作品中的激情倾注,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一同融入到作品中,读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蕴含在作品中或缓或急的激情涌动。
路遥简介
路遥(1949—), 陕西省清涧县人, 1949 年11 月出生於陕北山区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人口众多, 生活贫困, 7 岁时路遥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在农村读完了小学, 小学毕业后, 路遥考入延川县中学, 拼命吸吮着知识的乳汁, 开始对哲学、文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 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命运差使他於1969 年底返乡务农.其间曾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 此后又在县城的許多单位和部门做过各种临时性工作.在這段时间里, 他边劳动, 边工作, 边自学, 阅读了許多中外文学名著, 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中篇小说《人生》、中短篇小说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代纪事》、《姐姐的爱情》等.1986 年、1988 年和 1989 年, 作家分别完成出版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 该作品1991 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是其笔名, 人生的道路漫长遥远之谓也.
1973 年, 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的一员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深造,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此, 便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1976 年大学毕业后, 路遥先后來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 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编余时间, 路遥勤奋笔耕, 一篇篇生活气息浓郁、带着泥土芳香的作品接连问世, 其中短篇小说《风雪腊梅》和《姐姐》分别获《鸭绿江》、《延河》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1977—1980)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优秀中篇小说奖、《当代》作品奖荣誉奖, 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并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1982 年以后, 路遥从事专业小说创作,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
从《人生》看路遥在我国当代文学史的地位
从《人生》看路遥在我国当代文学史的地位摘要: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出生,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人生》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他的作品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本文仅以通过小说《人生》来窥探路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地位。
关键词:路遥《人生》高加林当代文学史一、路遥生平及《人生》简介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
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平凡的世界》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
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了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二、从路遥写作阶段看《人生》从时间上划分,路遥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到《人生》产生“轰动”时期,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评论;第二阶段是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到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时期,评论家们一方面重点关注路遥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丰富与贡献,另一方面研究其创作心理,形成了路遥研究的高潮,出现了一系列有深度的评论文章;第三阶段是路遥逝世至今,是路遥研究的系统化阶段,出现了一些学术专著。
阅读课路遥《人生》内容简介
影视改编
02
《人生》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和电视剧,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
力。
传承与弘扬
03
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人生》的价值和影响力也在不
断弘扬和传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高双星的命运转折与人生选择
总结词
高双星是高加林的弟弟,他在人生的道路上 经历了多次选择和转折,最终走上了自己的 人生道路。
详细描述
高双星是高加林的弟弟,他与哥哥高加林有 着不同的性格和追求。他曾经想要通过读书 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 成功。后来,他选择了进入社会工作,并在 工作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这个 过程中,他也经历了很多的选择和转折,最 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路遥的写作生涯始于1978年,他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 工作,并继续发表作品。1991年,路遥花费六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奠定了他在中 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92年因肝病逝世于西安。
《人生》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
冲突的人来说。
故事吸引力
故事中高加林的命运转折以 及他与两位女性的感情纠葛
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
人生观启示
很多读者认为,《人生》揭 示了人生的曲折与矛盾,同 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 对理想的追求。
《人生》在读者中的影响与传播
文学地位
01
《人生》作为路遥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
《人生》是路遥于1982年发表的中 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作 品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 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 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 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遥生平简介
路遥(1949—1992)当代著名作家。
陕西清涧人。
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
其间在乡下教过书,在县城做过各种临时性工作。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开始文学创作。
1982年成为专业作家。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奖。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
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他的创作大多取材陕西农村,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100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向全国的观众进行连播,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身临其境,对主人公的命运纠结个没完。
这部书感动了读者,震惊了文坛,感动了中国,1988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
多年来,一直是各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之一。
路遥为写这部书,度过6年囚徒式的岁月,昼伏夜出,终因积劳成疾,1992年11月,年仅42岁的路遥永远地离开他无限眷恋的世界,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令人扼腕痛惜!他短暂的一生在文学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为之付出了健康和婚姻的昂贵代价。
他英年早逝,固然与遗传基因有关,但毋庸置疑,他长期熬夜伏案超负荷写作,挑战人体极限,是过早离世的罪魁祸首。
而更为残酷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收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
路遥无愧于文学巨匠这个称号,他是事业上孤独的求索者,高处不胜寒,他为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不是圣人,他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事业和家庭却不能兼得,事业成功,婚姻失败。
他期望的完美人生难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但路遥给读者,给人类奉献的精神给养是无穷的,也是无价的。
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独树一帜,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