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点击量:279)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充实国家课程内容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周边的生活,从自己的身边发现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挖掘出包涵人文素养的文化品质。

这样,它可以超越单一的教育内容,引导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内容犹如发生在生活里的故事一样。

另一方面,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学“活”起来。

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我们认为,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不能忽略对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经过近五年的课改实验,广大高中美术教师逐渐意识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在逐渐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同时,也正把一些素材性课程资源加工、转化为课程。

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评价和管理,也就出现了新的障碍:一方面是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教师们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中学美术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此外,由教师个体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缺乏共享而导致另一层面的浪费。

鉴于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及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厦门市中学美术学科把“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为福建省第二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申报的重点工作之一,努力架构并拓宽其中的通道,渐渐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更好地筛选、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厦门市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深入推进厦门市中学美术课程改革,使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和高中学生的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关键词:高中美术;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应用挖掘实践中的各种美术资源,可以是历史的遗迹,也可以是文化的遗存和各种民间美术特色即相关资源等,利用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人文以及民间美术资源,为当前国内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研发与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中可以看到,其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国内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增强形象性、生活化以及直观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地区色彩,对丰富美术课程内容、教学形式,以及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线的美术教师而言,有效开发和应用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尽力弥补传统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乡土资源之优势,意义重大而深远。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属于本民族和区域独特文化艺术形式的学习,还可以有效地满足当前国内学生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这将成为当前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美术新课标落实过程中,主要是凭借着地方民间及乡土美术资源优势的有效应用,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进行摸索和尝试。

一、依托当地优越地理条件,开发乡土美术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自身自然环境、文化底蕴非常的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为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对于我们学校而言,有非常多的回族学生,他们本身受过优秀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艺术的熏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课程资源之优势。

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有着很多优越便利的条件,随处都可见到浓郁的回族风情的建筑园林街道和市景,宁夏博物馆的开放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看到了很多回族的精美手工艺品和绘画、书法作品。

让原本不了解回族历史文化的回汉族学生开始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了认识和了解。

由此,我开发了源于回族民间刺绣传统的刺绣校本课,开设适量的刺绣课程,以此来继承、发扬该民族民间艺术技能和文化,经过了解得知学生中有会刺绣的,还有些回族学生的家人会刺绣,把这些学生和家长请来在校本课上传授民族刺绣技巧。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多样性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对于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方文化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特色的资源,包括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风情、地方建筑等。

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1.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欣赏著名的民间剪纸、泥塑、刺绣等作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品,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2. 传统工艺我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来进行传统工艺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制作传统工艺品的过程,了解其技艺和传承价值。

老师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传统工艺品制作的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民俗风情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民俗风情,这些风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以民俗风情为题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们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出当地的传统风情,从而增进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地方建筑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1. 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和景观也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以校园建筑和景观为题材进行写生和创作,让他们通过观察和表现校园的建筑和景观,增进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感情,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三、地方传统节庆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1. 传统节庆每个地方都有其传统的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地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浅谈地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质 的美术教育。 承载着发展与传承这种地方文化资 源的重任。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是美术课程价值体现的需
的相关课程 的开设 . 将会对 中小 学开展 民族传统 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生对优秀本土文化的历史和情感认同 , 培育和发展 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 推动灿烂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


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
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 , 是美 术课程价值体现的现实要求。美术作为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在人 类 文明的发展 史上 , 是 记 载 和传 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 。《 全 日制义务教
多工作。 可 以尝试利用传统节 日中的一些美术文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给教师留出了充分发挥 的空间 , 教师要根据 自身条件及特 有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背
景,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 发挥创造性 , 扩展更大的教 学空间, 把教材用得更活更好。
积极挖掘整合地域文化资源。 地域文化的最大 特点 , 在于它以其独特 的艺术魅力 , 在不同的地 区 体现着不 同的风格与特征 。以美术学科为例 , 研究 地域美术 , 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 通过不 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 依托分析 、 探讨、 整合 、 继承 和发扬等必要环节 , 切 实构 建中华美术 的多地域 研究体 系。而在 中国广袤 的国土上 , 依 靠各地 的 高校师资 力量 , 整合地域 文化资源 , 建立起 各有 美 术特 色 的、 具 有较强地域 性 、 专题 性的美术 文 化 中心 区.不仅可 以引领 当地 的美术 文化建设 , 还 可 以积极有 效地引领全 国美术 的 良性 竞争化 发展。而在 中小学 中, 通过体现 着地域 美术资源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介绍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非遗文化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分析非遗文化在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及其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

文章还探讨了针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展望未来的建议。

通过对非遗文化和核心素养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概念、地位、特点、策略、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非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宝贵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推广,教育界对于如何将非遗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美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创新也需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相契合。

如何结合非遗文化资源,创新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与美术课程资源,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素养。

通过研究非遗文化在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分析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探讨相关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为非遗文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民间美术资源在地方美术课程开发中意义

民间美术资源在地方美术课程开发中意义

民间美术资源在地方美术课程开发中的意义民间美术作为地方文化资源,在地方美术课程的开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把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开发成美术课程,对促进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及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挖掘地方民间美术资源。

做好民间美术资源向地方美术课程的转化1.认识民间美术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成地方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扩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领域;使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了我们的美术课堂。

民间美术在地方文化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色,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在地方美术课程的开发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掘这些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瑰宝,发挥其文化功用,继承其优秀传统,队其特有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内涵来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能在对地方民间美术的认识、了解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2.注重对民间美术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做好向美术课程转化的论证和课题设计工作。

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过程中,我对当地的地方文化资源作了全面、细致地调查与分析,涵盖了地方文化中的风俗、历史、名胜、名人、建筑、民间美术、戏曲等等多个方面。

通过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筛选,初步选择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年画、风筝、刺绣、面塑、轿人、泥人、糖人等艺术形式。

通过分析后知道,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大家喜闻乐见,十分熟悉而且易于通过美术形式进行表现的内容。

针对被选定的待开发的民间美术资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搜集实物资料、走访民间艺人、调研考证,搜集大量资料并整理。

然后进行教学资源转化的可行性论证并做好课题、课例的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的课题,如:《可爱的轿人》、《泥塑娃娃》、《毫州剪纸》等。

二、引领学生走进地方民间美术,认识地方民间美术的文化特点1.抓好课前准备环节,引领学生做好对资源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整理。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实践运用较少,作为实施美术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完善,弥补了国家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不足。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

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

为此,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

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贪大求全,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

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双基”却被削减弱化,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

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3。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

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

关于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关于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关于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间美术资源是指民间艺术家创作的具有民俗特色和民间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包括传统手工艺品、绘画、雕塑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认识到其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西方美术作品和理论为主,忽视了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教学。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和艺术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于民间美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这也是本研究的背景所在。

通过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可以为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并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当前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与成效;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审美能力不足等;探讨开发民间美术资源的必要性,并论证其在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重要性;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并将其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从而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可行的建议和路径。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定位,本研究旨在探讨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水平。

1.3 研究意义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可以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

将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地方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农村学校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我希望工作在一线上的所有美术教师都能重视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地方美术资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下面是我结合我所在的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的地方美术资源提出的关于如何开发地方美术资源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开发当地特产资源,创作特色作品。

如利用我乡盛产笤帚苗子的优势,激励学生大胆构想,技法创新,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笤帚苗子工艺品。

2、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如教学《花卉写生》一课,教师就可开发利用学校自然资源,让学生写生学校的的植物、花卉,既经济又实惠。

3、结合教材,有机渗透民间,乡土美术资源。

如在《灯与光》,设计灯罩课业中,提前搜集整理一些蒙古族代表特色的装饰纹样,要求学生利用民族纹样装饰设计自己的灯罩作品。

4、开发当地的生态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如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绚丽的瓶花》一课后,可开发一节《有趣的花瓶》一课。

让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常见的野花进行插花练习和创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搞粮食粘贴,制作根雕等都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地方美术课。

总之,建议广大美术教师与学生共同通过挖掘身边资源,经过美术课堂教学创作,美化生活,唤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欲望,最终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价值。

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近年来,地方文化资源因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而备受重视。

在美术教育中,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同时可以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地方文化资源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记忆。

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还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遗产。

另外,地方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不容忽视。

在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的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关注并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在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延伸至艺术活动、比赛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具体应用包括:1. 课堂教学: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引导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例如,让学生以当地的景观、人物或民俗为主题进行作品创作,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学生对于当地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 艺术活动:举办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手工制作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培养其艺术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3. 比赛和竞赛:组织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比赛和竞赛,如绘画比赛、作文比赛等,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创作水平和比赛经验。

4. 社会实践: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文化专家和民俗学者为学生提供文化解说和创作指导,加深学生对于当地文化的认识。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资源不足、利用效果不佳、缺乏资源整合和协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合理规划和整合资源: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策略,将区域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文化品牌。

浅谈农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农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农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美术教师应该成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美术教材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到重要位置,在执行美术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发挥美术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在农村美术教育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彰显。

农村学校教学实际千差万别,显而易见的城市化色彩让学生对教材缺乏亲近感。

要扭转这种局面,期待广大农村美术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本地美术教育资源上勇于尝试,逐步积累课程开发经验。

鉴于此,我们积极开展了农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一、意义与任务开发富有特色的农村地区本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能很好地适应本地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本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现行的国家美术课程资源,使美术课程灵活地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美术教学,大大地提升了美术的课程内涵。

1.丰富美术课程,提升了美术的课程内涵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当地农村有丰富多采的美术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近社会等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农村田园生活天地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和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与功能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认知水平,有意识地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美术资源作为研究开发的主题内容。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等一系列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综合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二、途径与方法努力探索开发和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因地制宜,筛选、开发、利用农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价值一研究背景:校本课程是继中央、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结合学校创办特色或地域特点而实施建设的补充性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基层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来开发或设计自己的课程;其目的也是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和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更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己才干和特长的舞台,增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新的美术教材与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教材的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文化背景差距过大;2、教材内容所要求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实际教师的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有的教材内容教师也不好掌握;3、教师和学生的美术用品达不到教材内容的要求;现在的美术教材是循环使用的,美术教材的循环使用,也就决定了其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国家、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因此教材内容也应相应做些调整,以便适应教育的新要求;农村学生的美术基础也相对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大大落后,站在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上去编写,去使用这套教材,会给农村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他们对这一学科失去信心,进而放弃,最终达不到“美育”的目的;基于以现状,我们认为美术教材必须补充新的内容,农村学生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且也可以补充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开发学生智力,达到美育的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学校美术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活动比较单一,局限于课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的资源优势没有好好利用起来;二研究价值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外课程资源作为课堂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虽然必须服从学校课堂美术教育的需要,但具有相对独立性,甚至有些完全独立,只有经过认真整合,才具备教育资源的功能;同时,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飞速变化,对林甸地方美术资源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和再生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在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内容空间,丰富了创作途径,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学习的价值;以实现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就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特别着重于课外课程资源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一实践研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地方的、情境化的和可持续的人文与物质资源;加强城乡校际之间合作,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在参与实践、研究中有效共同提高本地区美术教育水平;二、理论依据本课程的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1、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农村学校;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喜欢但无法完成,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无法体现;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教师对美术课程开发的积极性;2、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于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因此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3、由于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为进行美术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四、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目标:1、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因地制宜的把农村乡土美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农村这片自然资源和贴进学生生活的素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学生以美的渴望去了解生活,以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激发学生的活力;2、让学生了解我们附近具有丰富的地方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知道种子粘贴画的历史,并了解种子粘贴画的创作知识;方法和过程方面,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制作作品的活动中认识到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作品表现效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4 、发挥校本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作用,努力形成地方特色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树立本校办学特色,努力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的内部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研究内容:1、种子粘贴画的选材、制作过程;2、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根据语文学科课文,让学生利用种子粘贴画体现课文内容,进行文配画,开发校本课程;3、利用校本课程种子粘贴画的体现大庆特有自然人文景观例如:用种子粘贴画体现铁人、油田等;4、种子粘贴画与废旧材料相整合,宣传环保、节能思想,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本课题实施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4月-5月撰写开题论证报告;第二阶段:2014年6月分年级研究种子粘贴画的开发和利用,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收集有关资料;我们选择七年级学生,通过对种子粘贴画的了解,种子、胶等工具的了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动身边常见的各种种子简单的粘出一幅作品;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分年级利用种子粘贴画与各学科、地方特色、废旧材料等的开发研究;完成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并收集有关资料;第四阶段:2014年11——12月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调查,学生能够收集到不同颜色、形状的种子,并对此废旧材料的利用创作兴趣较高;并通过对网络等资源的调查,更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研究;2、实验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来实践种子粘贴画的制作,废旧材料的利用,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3、研究法:研究教师根据本人的教学为案例,在本学科教学中怎样与种子粘贴画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作品,在上课时能有效地渗透各学科文化方面的知识;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筛选、探索中学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有益经验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5、综合研究法: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报刊杂志等,了解最新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打下基础;组织教师不断挖掘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得失;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1校内美术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教师在认识教材的功能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资源,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学习情况、学校环境等几方面进行开发与利用,它是教材的延伸和发展;2开发当地的生态经济资源的形式总之,建议教师与学生共同通过挖掘身边资源,经过美术课堂教学创作,美化生活,唤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欲望,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3用地域特点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从地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建议美术老师,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开发和挖掘,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2、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力争实现以下创新:1从只注重理论研究转变到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实践应用的指导作用;2扩大课程内涵和外延,将“大美术观”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应用;本课题研究以大课堂为平台,以新课程及新课程下的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素质要求下如何全面增进学生美术潜能,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探求更科学,更合理的美术课程资源,更新教学途径、方法和规律,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创新之处是以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的具有实效性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七、预期研究成果一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了动力源泉;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惊讶和惊喜,使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递增;二使教师的教育更有意义美术校本课程作画用的材料种子、废旧材料等,对农村学生来说,是易得的自然资源、自然材料,同时又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些对学生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教育主题;教师在粘贴画教学时也体现了与学科、大庆精神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主题;三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资源类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促使教师必须自己去开发、编写教材并付诸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教师多看书,多渠道查找资料,激发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 研究能力1 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本课题负责人是美术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学校一线教师中大都是青年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朝气蓬勃,进取心强,勇于开拓,有奉献精神;他们是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2 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均由来自教研一线的骨干教师组成,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研能力;3 具备一定的研究网络课题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学科,有利于课题内涵的挖掘、有利于可行性研究、有利于课题成果的应用和推广;2.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充分,课题组成员为了本课题研究,对所涉及的相关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的研究作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且加以筛选;3.硬件保障在课题研究中,凡涉本课题所用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资等都实行资源共享,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课题研究;4.经费保障:学校将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本次课题科研;此外,学校美术教师在各级各类绘画技能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所辅导的学生在各项大赛中获奖、积极探索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

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小学林晓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还要是当地美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一线教师,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是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我十年来的美术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当利用本地本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补充美术课中的不足。

家乡的自然资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往往不被我们重视和利用。

当我们将身边的自然资源运用到乡土美术创作中时,当一件件富有创意、漂亮的有着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同学们才发出由衷的惊叹,“哇!原来这些都是宝啊!”在探索中有次我无意中发现校门口有一条小渠,每次附近农田灌水时都冲来一些沙子,沉淀在渠底,而且这些沉淀的沙子也几乎没有多少土,这不就是制作沙画的好材料吗?于是就和学生采集制做沙画的材料,通过采沙、筛沙、染沙、晒沙的分工和合作,彩沙制造出来了,也就有了我校的另一个有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美术校本课程—沙画。

还利用农村秋收玉米后废弃的玉米皮来进行小手工艺品的编制,材料简单易寻,制作方便,创意无限。

还有的学生通过和心灵手巧的邻居学习的草编技术,会随手利用手边可得到的枝条、草茎编制有实用价值的筐子、草篮;还会随手编制鸟笼,玩具等。

有这样特长的学生,又被美术小组请来当老师,把草编技艺传授给其他同学。

农村中有幸保存下来的祠堂、神庙、村堡、里弄、牌楼,乃至生产工具、生活器用,都保持着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像民居陈设、服饰、玩具、直至图案装饰等,都是不错的美术资源,。

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程

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程

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程1. 引言1.1 探讨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意义地域文化是各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积淀和传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风俗和艺术元素。

在当代社会中,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美术课程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也应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探讨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加深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学习当地特色的传统艺术和工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灵感和创作素材,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想象空间。

探讨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意义,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视和关注。

1.2 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与美术课程的融合是一种将地方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是指特定地区独有的民俗、风土人情、传统技艺等文化传统,它们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美术课程中,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引入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与美术课程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融合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在视觉艺术表现中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重视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美术课程改革注重的热点问题。

新课标提出“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展开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的要求,各地结合区域历史文化的特点,注重挖掘身边的美术资源,历史遗迹,文化的遗存,民间美术特色资源等,有效提升了美术课程的形象性、直观性、生活性与地区特色,丰富了课程内容,促动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具有丰厚的历史、自然、文化与民间美术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美术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

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

校内资源中应以美术教师为主体,在领导和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合和参与下,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学校的人文环境为背景,融合各种相关的活动和学科课程资源,形成整体教学力量,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而校外课程资源则可补充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缺乏。

我们应充分、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地方能够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促动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

作者认为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

一、要发挥教师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很大水准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擅长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练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

也许很多事物学生们经常接触,仅仅没有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

教师的引导、提醒,加之收集材料、巧妙利用材料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水平。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河池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河池学院为例

[ 章 编 号 ]0 5 3 1 (0 9 1— 15 0 文 10 — 15 20 )4 0 1— 3
我 国 是 一 个 文 明古 国 , 有 丰 富 的 民 族 文 化 资 源 , 具
二 、 族 文 化 资 源 在 地 方 高 校 美 术 教 育 中 的 民
作 用 与 意 义
美 术 起 源 于 制 作 劳 动 工 具 和 实 用 产 品 。人 类 在 劳 动 中创 造 美 的事 物 , 时发 展 了 审美 意识 。在 人 类 文 化 同 多 元并 存 的 今 天 ,只有 具 备 了 民 族 审美 意 识 的 文 化 , 才
在 保 持 原 有 的 、 特 的 民族 文 化 审 美 心 态 的 同 时 , 分 独 充 开发和利用传 统的木工 、 陶 、 织 、 绣 、 织 、 筑 、 土 染 刺 编 建 民族 服 饰 、 族 乐 器 、 土雕 塑 、 玩 等 工 艺 文 化 形 式 。 民 粘 石 使 之 成 为 现 行 教 学 体 系 的有 益 补 充 ,在 国 家 整 体 美 术 教 育 体 系 中 凸显 地 方 本 土 特 色 。培 养 具 有 国 内 外 文 化
各 学 科 知 识 发 展 起来 的一 门学 科 , 其 他 学科 教 育相 比不 但 有 互 补 性 特 点 , 与 而且 在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 审 美 素 质 上 ,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性 。 术 教 育 要 立 足 实 践 、 于 创 新 , 眼适 应 高 等 教 育 培 养 基 础 扎 实 、 识 面广 、 美 勇 着 知 能力 强 、 质 高 、 于 创 素 富
美 术 教 育 有 着 取 之 不 完 、 之 不 尽 的教 育 资 源 。 因 此 , 用 把 民族文化 资源 引入地方 高校美 术教育 。 富教学 内 丰

地方文化资源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

地方文化资源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

地方文化资源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本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探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在生活环境中去认识、感受,产生一种表现的欲望。

地方文化资源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应用是教材的延伸和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内容。

1、首先是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如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特点,多种形式和角度融合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以学校的建设布局为依托,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平面绘制与立体模型制作,进而扩展到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安排,给自己规划设计理想的居住与学习生活环境;以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为依托,在教师指导下动手设计宣传版面,会场布置,标语书写等;以学校优美环境为依托,结合教材进行花草树木、雕塑、建筑等的写生练习。

通过教师对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高效的教学内容,从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2、再就是结合本地文化设施和各种艺术展览,如博物馆、文化中心、园林湿地、民宅、书画展、影展等,以实物形式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因地制宜进行利用、挖掘,并把它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去。

寿光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境内现已发现龙山等多处古文化遗迹;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在这里字句成章;柴庄土陶、草碾子草编等民间工艺形式丰富多样。

课程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我主要结合课本,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将美术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学生对当地文化进一步加深了解,更将它们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及探究能力。

3、重点依托蔬菜盛会,进行特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近年来,随着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美术课程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

然而,仍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徘徊,难以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难以创新美术课程。

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色。

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注重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对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走进中国本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探讨其中的难点和瓶颈,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一、地方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的现实意义1.传承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或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它由该地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其人民的文化心理等众多方面综合构成。

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常常被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因此,通过美术教育来传达和弘扬地方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更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地方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到美术课程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祖国山河、认识本家乡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加深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美术是一门具有情感性的艺术,能够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感知世界的美与丑,正与邪,美术课程结合当地的特色,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美术教育,从而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的情感联系。

二、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的方案1.注重地方文化的资源搜集与整理,打造特色课程地方文化与美术融合的关键是资源搜集与整理。

要在美术课程中向学生呈现出当地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首先需要在征集地方文化相关的美术作品、绘画文化画册和照片等素材资源,这些素材是制定美术教学方案的重要素材。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地方美术资源的研究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地方美术资源的研究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地方美术资源的研究摘要: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研究地方美术资源对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影响,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以推动学生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学习和发展。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了中国地方美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启发作用,提出了推动地方美术资源对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地方美术资源;学习和发展;推动Abstract: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high school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rt learning, which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display their abilities and creativity in art creation and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impactof local art resour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explore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local art resources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local art resources and their inspiring role in the high school art-based curriculum,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t resources for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Keywords: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local art resource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omotion1.引言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需求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此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古老的民间习俗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工艺,给美术教学活动的拓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本研究的目的是挖掘河南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整合编写校本教材,拓展美术教学,让优秀的传统美术文化通过美术教学得以传承、弘扬和创新。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结论与成效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研究状况,并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小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起到可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河南传统美术文化开发利用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每个国家、民族直至地区在各个时代形成的文化都具有个性特色,正是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这一追求也充分反映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此做了明确的表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中小学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在此方面,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尤其是在视觉文化冲击成潮的现实氛围中,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

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却知之甚少,他们成长的环境中,又有多少人能受到国粹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呢?他们的民族情结何以形成?这直接导致了优秀文化遗产难以得到传承,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衰减。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挖掘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是适时的和非常必要的。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以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少林功夫、太极拳、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在河南的广大地域至今还遗留和传承着许多古老的民间习俗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工艺,被专家、学者称为“活化石”、“活文物”,如历史上限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淮阳“人祖庙会”和“泥泥狗”、源于唐、宋时期的开封汴绣、宣和风筝、唐三彩、汝瓷、钧瓷、独山玉和豫西、豫南的皮影艺术及民居建筑等,在整个中国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此丰富的地方资源,给美术教学活动的拓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对河南各地丰富的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和明晰,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整合,寻求适合儿童美术教育的切入点,开发校本教材,拓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

让优秀的传统美术文化通过美术教学,得以传播、弘扬和传承。

在河南省积极创建文化大省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使美术教学凸现地方特色,对于促进学生了解河南的民俗风情,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课程资源论提出: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2、现代范畴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应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3、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教师需要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现代德育论强调:道德的获得有赖主体的配合和参与,有赖主体对冲突价值观念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有赖道德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课题研究范围、对象平马路小学全体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理论目标(1)研究开发河南地方美术资源,拓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

(2)探究开发地方资源的美术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等。

2、实践目标(1)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能够主动关心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2)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乐于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用自己的创造寄托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能力和对美术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河南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挖掘,并进行分析、归类整理;(2)对传统美术文化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研究。

(3)对传统美术文化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形式、设计与实施原则的研究。

(4)对开发地方资源的美术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11月—1月)(1)成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及职责。

(2)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3)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9年2月)(1)组织师生调查、了解、搜集河南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编辑资源库。

(2)选取、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化资源,开发设计基于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美术校本教材。

(3)使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案例、课例设计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现场观摩,听取专家和教师的意见,从完善课程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推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拍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样本编辑。

3、课题结题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1)对各阶段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2)完成美术校本课程的修订、完善;(3)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一)整理、开发河南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库为使师生充分了解,深入感受河南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学校开展了“走进河南、了解河南”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走访、网上搜索、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河南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发并整理编辑了资料库。

1、开发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2、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3、开发地方民风民俗资源(二)寻求切入点,开发校本教材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其艺术价值,通过孩子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编写一本更亲切的地方美术教材,既能使家乡的传统美术文化深入到孩子们心中,也是对现行教材的最好补充。

课题组成员于2007年2月开始着手编写校本课程,在大量搜集整理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甄别选择,经过反复尝试、修改增删,使校本教材不断完善,于2007年12月完成校本教材《河南乡土美术教程》的编写。

1、校本教材框架、目标及内容课题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定位,明确了校本教材开发框架、目标及内容。

校本教材内容按审美性、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融性的原则进行选择,充分考虑美术本体学习的规律性、有效学习时间的最大效应性、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和能力的可行性进行开发。

遵循内容排列内在推进和结构的渐进关系,基本框架按三个学段、三大板块来安排。

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内容由名胜古迹、民间美术、民风民俗三大板块组成。

具体内容、目标见下表。

平马路小学《河南乡土美术教程》内容、目标一览表2、校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关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人文内涵。

有效地利用河南文化艺术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来安排学习内容,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

她试图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展现美好生活和祖国灿烂美术文化的窗口,并使学生了解美术和大自然、美术和生活、美术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美术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亲切自然,贴近学生。

为增强校本教材的亲切感,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一栏全部采集我校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在不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的基础上,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

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编入教材倍感亲切和自豪。

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

这本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更重要是保证了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三)教育实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应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

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组的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乡土资源文化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

1、创新实践,继承拓展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

虽然儿童的思维与民间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这样的思维层面的结合也十分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让孩子们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有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

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创作。

(1)继承学习。

(2)创作融入。

2、综合实践,在特色活动中传承文化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1)走进家里去寻宝。

(2)走向自然去寻根。

(3)走进节日去体验。

(4)走近艺人去学习。

(5)走进网络去拓展。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与成效1、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爱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