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监管保障海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b48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b.png)
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一、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制定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并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2.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3.推动水资源的跨界治理。
建立跨界河流和湖泊的管理机制,加强本地区和相关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好跨界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是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灾害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1.扩大水利工程的规模。
加大对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推动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水库、引江、调水工程等,增加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能力。
2.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水库、堤防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提高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
3.推动水利工程的智能化建设。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水灾害防治水灾害是影响水利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水灾害的防治工作。
1.加强水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
建立健全的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加强水灾害监测和预警,提高对水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2.加强水灾害的综合防治。
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推广防洪移民和生态治理技术,提高对水灾害的抵御能力。
3.加强水灾害的应急管理。
加强水灾害的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水灾害的应急管理水平,减少灾害损失。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99b7a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8.png)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4.05.13•【字号】浙自然资规〔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4〕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洋强省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经省政府同意,制定以下政策举措。
一、强化规划引领,保障发展空间1.科学规划配置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高质量抓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确保海洋经济发展各类国土空间要素精准落地。
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式批准前,实施过渡期政策,保障海洋经济急需开工建设项目所需规划空间。
加快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报审,统筹优化交通运输、渔业、工矿通信等各类海洋发展功能区空间布局,并在规划中设置一定比例预留区,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中远期预留空间。
在历史围填海详细布局方案完成编制前,可采取承诺制,由地方政府承诺地块性质、地块用途、开发方向等控制要求,作为用海规划符合性材料。
加快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规划修编,积极推进海底电缆管道“三审合一”改革试点。
2.支持开发边界外项目布局。
在符合用地类型和规模管控的前提下,结合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合理需求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相关规定,允许有特定选址要求、少量的海洋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
除符合单独选址报批要求的用地外,其他用地按照城镇村分批次用地(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报批。
在历史围填海区域涉及开发边界外的项目,建设规模计入总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
全面建设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 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建设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 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cd414ddc1c708a1284a44b9.png)
、
流 域 水 利保 障 体 系建 设 工
作 思 路 进 一 步 完 善
“ 一 五 ” 来 . 河 水 利 发 展 十 以 海
形 势 呈 现 出 机 遇 和 挑 战 十 分 突 出 的
标、 总体 思 路 、 点 任务 和 近 期 实 施 重 重点 。
个时期 的总体 格局 和战略部 署 .
20 0 7年 .海 委 把 建 设 流 域 水 利 保 障 体 系 作 为 促 进 流 域 经 济 社 会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的 指 导 思 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实 践 .
边 探 索 .逐 步 完 善 在 海 河 流 域 综 合 规 划 修 编 过 程 中 . 海 委 把 建 设 流
第 三 .流 域 经 济社 会 发展 格 局 发 生
4综合管 理得 到加 强 .
以 流 域 综 合 规 划 修 编 为 主 的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进 展 顺 利 编 制 了 流 域 水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与 修 复 、 洪 骨 干 工 程 防 建 设 、 系 沟 通 、 水 资 源 利 用 等 多 河 洪
维普资讯
流 域 概 览
C IA WA E E O R S 0 72 HN T R R S U CE 2 0 .4
全 面建设海 河流域 水利保 障体 系 促进流域经 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
口水 利部海 河水利 委员会 主任 任 宪 韶
20 0 7年 . 利 部 海 河 水 利 委 员 会 水 根 据 海 河 流 域 水 利 发 展 形 势 . 一 步 进 确 立 和 完 善 了 海 河 流 域 水 利 保 障 体 系 建 设 思 路 . 以 此 为 中 心 积 极 有 效 并 地 开 展 工 作 . 项 事 业 呈 现 出 良好 的 各
水利 对高质量发展的 作用
![水利 对高质量发展的 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6e85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水利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水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在高质量发展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稳定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水利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水利是生态文明的基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促进生态修复和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此外,水利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水利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排水能力和防洪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水利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事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
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水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a8da47e518964bcf847c51.png)
・1 ・ 3
1 水 资源管理 手段 不 断加 强 . 2 1 . 取水 许可 制度 日趋 完善 .1 2 取水 许 可制度 是水 资源 管理 的重 要手 段 。1 9 93 年 国务 院颁 布 《 水许 可制 度 实施 办法 》 , 委根 取 后 海
据 有关法 律法 规和 水利部 授权 , 制完 成 了《 河流 编 海
用水 工作 ; 发布 流域水 资源公 报 。
建委 3 O年来 ,在海河 流域 总体上严 重缺 水 、 水 生态 环境 日趋恶 化 的情 况下 ,流域 水 资源管 理体 制 不 断完善 ,取水许 可 和建设 项 目水 资源 论证 管理 工 作不 断强化 , 节水 型社会 建设 取得 可喜成 绩 . 流域水 权制 度框架 初步建 立 ,水资 源管理 基础 工作不 断加 强, 为流域 水资源 合理 配置 、 实现 以水 资 源 的可持续
18 9 9年海 委设 立水 政水 资 源处 , 主要 职 责是 其 负 责组织 流域 水资源 调查评 价 :组织 拟订 流域 内省
际水量分 配方 案和年 度调度 计划 ;组 织或指 导 流域
1 . 不 断探 索实践 流域 管理 与行 政 区域管 理相 结 .2 1 合 的水 资源 管理模 式
Hale Waihona Puke 海委作 为水 利部在 海河 流域 、滦河流 域 和鲁北 地 区
的派 出机构 , 代表水 利部行 使 流域水行 政 主管职 责 , 统 一管 理流域 水资 源 。
理 相结合 的水 资源管 理体制 ,从体 制上解 决 了水 资
源 管理城 乡分割 、 门分割 等问题 , 部 明确 了流 域管理 机构 的法 律地位 , 强化 了 以流域为 单元 的管理 , 进一 步推 进 了水 资源 的统一 管理 。
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 全面推进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 全面推进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43cb112b7360b4c2e3f64d3.png)
D OT : 1 0 . 3 9 6 %. i s s n . 1 0 0 4 - 7 3 2 8 . 2 0 1 3 . 0 2 . 0 0 1
切实加 强水资源 的节约保护 全面推进海河流域水 生态 文明建设
任 宪韶
( 水利部 海河水利委 员会 , 天津
控 制指标 , 并 纳入 地方 经济社 会发 展综 合评 价体 系 ,
1 海河 流域 水 生态 文明建 设 目标 结 合海 河流 域实 际 ,确定水 生态 文 明建设 目标
如下 : 1 . 1 总体 目标
建 立水 资源 管理责 任 与考核 制度 。
1 . 2 . 2 用 水和 节水 目标
粮 食生 产基 地 ,京 津 冀都市 圈业 已成 为 我 国经济 发
展 的 中心 区域 。 目前 流域 天然 径流 量减 少 , 水 资源 开 发 利 用程 度 过 高 , 地下 水 开 采过 量 , 湿地 面 积 萎缩 , 水 污染 程度 加剧 , 水 土流失 仍未 遏制 , 环境 平衡 作 用
3 0 0 1 7 0 )
摘 要: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 是建设 美丽 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简要介 绍 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 用过程 中
产 生 的 问题 , 提 出 了海 河 流 域 水 生态 文 明 建 设 目标 和 推 进 水 生 态文 明 建 设 的 6项 主要 任 务 , 指 出 了近 期 海 委推 进 水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 4项 重 点 工作 。
利管理工作。
・
2 ・
任宪韶 : 切 实 加 强水 资 源 的 节 约保 护 全 面推 进 海 河 流 域水 生 态 文 明建 设
2 0 1 3年 4月
海河流域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
![海河流域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88ac14a300a6c30c229fec.png)
得 了 令 世 人 瞩 目 的 成 就 , 修 建 水 库 18 0 余 座 , 建 0 设 引 滦 人 津 、京 密 引 水 、 调 引 黄 河 水 等 大 型 工 程 , 供 水 能 力 达 到 4 0亿 m 供 水 保 障 能 力 明 率 由 4 % 增 至 6 % , G 3 6 DP 值 增 至 7 万 亿 元 ,有 效 灌 溉 面 积 1 1 亿 亩 ,考 虑 到 南 水 北 .2
海 河 流 域 是 我 国 7 大 流 域 中 水 资 源 最 为 短 缺 的 流 域 ,水 资 源 总 量 3 0亿 m ,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2 0 7 7 m ,为 全 国 平 均 的 1 % ; 多 年 平 均 供 水 量 4 3亿 2 0
水 利 发展 研 究
2 1 ・ 017
海 河 流 域 推 行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的 探 讨
韩 瑞 光
( 利部 海 河水利 委 员会 ,天 津 水 307 ) 0 10
摘 要 : 从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情 势 、 生 态 环 境 状 况 、 用 水 效 率 和 效 益 、 气 候 变 化 与 人 类 活 动 影 响
和 曹 妃 甸 国 家 级 循 环 经 济 示 范 区 建 设 等 正 按 照 国家 发 展 战 略 全 面 推 进 。 到 2 2 年 流 域 人 口增 至 1 5 00 .7
要 施行 最 严格 的水 资源 管理 。
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9237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1.png)
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引言水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障水资源安全、提高水利工程效益、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义1.保障水资源安全:水是生命之源,保障水资源的安全供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水利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提高水利工程效益: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可以有效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推动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水电等领域的发展。
3.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保护水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2.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加强水利工程的监测预警和维护修复,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
3.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加强水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水利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
加强水利人才培训和交流,提高水利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1.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落地实施。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917b6931b765ce05081495.png)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本文就我国水资源现状、造成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论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缺乏;防治;对策Abstract: The wat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 material base of all creatures’structure and the major life activity.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he reasons that causing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ountermeasures discusse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to ensur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ortance.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 deficiency;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生活所依赖的环境也离不开水。
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广,水资源总量是很大的。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13亿人口都依靠这仅有的水资源生存,并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这导致了我国很多城市严重缺水。
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9937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3.png)
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2022-01-10T02:44:06.57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张正光[导读] 对我们的水利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推进作用。
同时也为我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警示。
滨海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自古以来,水是我们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也是万物生长而不可缺的一种自然资源。
我国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是缺水大国,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两千三百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依托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和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对我们的水利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推进作用。
同时也为我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警示。
一、滨海县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用水现状滨海县地处淮河流域下游,苏北平原中东部,长三角经济区北缘。
东临黄海,是南到盐城市,西到淮安市,北到连云港市的中间位置,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作为江苏省沿海经济发展重地,严格遵循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节水工作方针。
并且依靠相关科技技术手段,在居民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回望过去,滨海居民用水浪费问题也是严重,并且人均用水量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为滨海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滨海也和全国各地城镇发展一样,呈现出了全面发展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口也不断增多、居民用水量也不断增多。
针对滨海各个领域用水比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居民用水所占总比例最多,占 35.74%。
二、要转变节水用水观念,提高对水深层次的认识(1)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从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转变为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bb6e7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2.png)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
这两者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为经济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生活的地球,其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
比如,森林被过度砍伐会引发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水资源被过度污染和浪费会导致水资源短缺,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
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水、干旱、沙尘暴等,这些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恶劣的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劳动力素质下降,从而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资金支持。
比如,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
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
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是相辅相成的。
以一些成功的案例为例,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打造了美丽的城市公园和绿地,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一些企业通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然而,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后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856742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e.png)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户作亮【摘要】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工作于2002年启动,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8年,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规划编制和行政协调3个阶段的工作以及1项专项规划和3项专题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条件下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将指导海河流域今后20年的水利管理与建设,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支持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3【总页数】4页(P105-107,100)【关键词】海河流域;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配置【作者】户作亮【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300170,天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一、规划背景1.流域概况海河流域面积32万km2,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呈扇形分布,河系分散,源短流急。
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地跨京、津、冀、晋、豫、鲁、辽、内蒙古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8年流域总人口1.38亿人,城镇化率50%,人均GDP 3.1万元。
2.开展规划的必要性海河流域是我国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370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海河流域以仅占全国1.3%的水资源量,承担了全国10%以上的人口、GDP和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大超过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恶化、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流域人口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海河流域面临的迫切任务。
3.规划任务与目标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为原则,提出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和战略方案。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对策简析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对策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c8701d5f0e7cd1842536e6.png)
化 中心 和经济 发 达地 区 。全 流域 包括 海河 、 河 、 滦 徒 骇 马颊 河三 大水 系 ,有 滦 河 、永 定河 、漳 卫 南运 河
等 7条 主要河 流 , 流域 面积 约 3 2万 k 2 m。
1 水资 源开发 利 用情 况 . 1
14 9 9年新 中国成 立 前 。 由于经 济社 会 发展 和农
合 管理 , 以实 现流 域水 资源 的可 持续 利用 。 1 海河 流域 水 资源管 理现 状
海 河 流域 位 于 中国 的华 北 地 区 。地 跨 北京 、 天
的增加 , 资源 的供需 矛盾 日益 突 出 , 资源 紧 缺 的 水 水
局 面将 更加严 峻 。
津、 北、 河 山西 、 南 、 河 山东 、 内蒙 古 、 宁 8个省 ( 辽 自
开发 利用 程度 已达 9 .%。 8 2
2 目前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 . 流域与 区域管理结合 不够 , 加剧 了水资源供 需矛盾
在流 域水 资源 管理 工作 实践 中 ,因配 套法 规不 完善 ,流域机 构与 行政 区域 之 间的管 理职 能 和责任 划分 不 细 ,造 成两 者在 流域水 资 源管 理 中的结 合不 够紧 密 。加上 长期 以来形 成 的行 政 区域 的强势 管理
为辅 的模 式 , 流域 管理 相对 弱化 。 随着 经济社 会发 展 对水 资 源 的需求增 大 ,流域 水资 源 供需矛 盾 日益 突
出。 河水 利委 员会 成立 之后 , 海 特别 是 1 8 9 8年《 中华
业耕 作水 平均 不 高 , 域水 资源 开发 利用 程度 较低 : 流
14 9 9年后 , 后开 始 了 以防洪 除 涝 、 先 农业 灌 溉 、 市 城
十四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四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1049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1.png)
十四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四五期间,我国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1. 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各地区制定“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强度。
2. 严格取水管理:对取用水户实施取水许可管理,加强取水计量监测和监督检查,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推进水资源税费改革。
3. 推进水资源保护:加大江河湖泊保护力度,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管。
4. 促进节水减排: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加强节水科技创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5. 强化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提高水资源信息透明度。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cb27e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c.png)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2.03.08•【字号】吉水资〔2022〕36号•【施行日期】2022.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水资〔2022〕36号各市(州)水利(水务)局,长白山管委会农业农村和水利局,长春新区农业委员会,各县(市)水利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1〕390号)的安排部署,特制定《“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吉林省水利厅2022年3月8日“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实施方案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1〕390号)要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保障全省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践行“四水四定”原则,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基本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硬指标”基本建立,水资源监管“硬措施”有效落实,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面向全社会的节水制度与约束激励机制基本形成,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严格管控,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
以高质效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
![以高质效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eae0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a.png)
建议:以高质效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
而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要以高质效的履职服务来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裙众多样化需求要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确保人民裙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裙众多样化的需求。
要注重落实惠民政策,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加强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政府部门要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促进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深化改革,优化政府治理体系要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需要深化改革,优化政府治理体系。
要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
要推动权力清单制度改革,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增强政府的阳光和透明度。
五、强化风险防控,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要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强化风险防控,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
要加强对金融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b744f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1.png)
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贯彻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中央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战略部署,落实《省水资源条例》《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守河湖生态保护底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为打造“吴越名城、幸福”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实行重点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分区分行业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机制,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优化水资源要素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节水优先、高效利用。
完善取供用水全过程管理,健全节水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用水效率动态评价,严格用水项目水效管理,提高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聚焦太湖流域片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协调矛盾,重点推进优质水资源联网联调、公共供水企业节水管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创新用水权交易机制、激励性水价机制。
(三)工作目标。
到2027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50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0.07亿立方米以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9%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21%以上,高耗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全省目标值以上,基本建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到2035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8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2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30%以上,非常规水利用规模进一步提高,形成水资源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二、加强优质水资源统筹调配(四)实施优质水资源联网工程。
【市水利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加强水资源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水利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加强水资源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2d04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d.png)
【市水利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加强水资源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市水资源总量处于国家平均水平,但面临着供需矛盾加剧、水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多重问题,如何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了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进高质量发展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规范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可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合理分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建设、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市正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不断推进“水-能源”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优化水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制性监管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优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中提高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方面,强制性审批和市场机制化操作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例如:政府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强制性审批,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保措施的落实,同时,在水资源交易过程中逐步实行市场化交易机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三、完善水资源时空监控及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保障在日常监管与管理中,我们必须做好水资源的时空监测和应急管理。
通过建立综合监控台帐,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时掌握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状况,及时制定预警机制,发现紧急状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供水及时、可靠、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经济平稳运行。
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科技创新是水资源管理的生力军,通过发挥科技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优势,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保障,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研发,推进成果转化,归纳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和方法,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建立更加完整、更为高效的水资源监管体系,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741bd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7.png)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摘要: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工作与生活用水的日益增长,人们逐渐地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唯有进一步提升管理思想,革新管理手段,才能满足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严格执行国家节约用水有关方针和措施,所以本篇文章将针对坚持节约用水为优先,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展开研究,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借鉴。
关键词:节水;水资源;管理面对当前复杂的水资源情况,我国对节水越来越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然而,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进行改变,能够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还能够使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一、节水优先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一)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保障加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促进我国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节水工作的实质就是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不管是工农业生产,还是居民的日常生活,都要以最小的水量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是目前水资源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实施和推行节约用水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水资源的使用。
(二)使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是国家各部门的重要责任,科学、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的管理,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节约用水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既保证了社会用水的均衡和稳定,又促进了某些地区的节约用水,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同时,节约用水也是一种很好的环保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水污染。
加强节约用水,对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使水资源供给平衡得到有效的保障近几年,我国的工业、农业、城市化等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扩大。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fe112b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3.png)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
1.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生态屏障,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3. 黄河流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加强生态保护是防止水源减少、水质恶化、洪涝灾害加剧的关键。
4. 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5.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黄河的水质对保障黄河流域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构建至关重要。
6. 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协调。
7. 强化黄河流域跨区域合作是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各地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8.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制度的支持,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等,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水资源监管保障海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水资源的保护
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了保障海河流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必须强化水资源监管。
首先,强化水资源监管有利于保护海河流域的水资源。
海河流域是中
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用水量大,但水资源有限。
由于气候变
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河流域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强
化水资源监管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分配,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海河流域的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同时,加
强水资源监管还可以提高对水资源的预警和管理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确保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和质量。
其次,强化水资源监管有利于提高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机制。
通过强化水资源监管,可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水资
源的利用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这可以包括加强对农业、工业、生
活用水的监管,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强化
水资源监管还可以鼓励和支持海河流域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水资源管理
和保护,形成合力,提高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水平。
最后,强化水资源监管有利于推动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水
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强化水资源监管,
可以促进海河流域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比如,可以
引导农业向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转变,推动工业向水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
业和技术转型,促进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这样可以提高海
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强化水资源监管对于保障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监管,才能保证海河流域的水资源
供应和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和各利益相关方应共同努力,加大力度推进水资源监管工作,实现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