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实验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方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内容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开发能力。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通常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实验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实验室条件,确定使用哪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验。

三、实验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学生需要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并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属性和结构;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

2. 表的创建与删除:学生需要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表,并定义表的属性、类型和约束条件;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SQL语句删除表。

3. 数据的插入与查询:学生需要学会使用SQL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并学会使用SQL语句查询表中的数据。

4. 数据的更新与删除:学生需要学会使用SQL语句更新表中的数据,并学会使用SQL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

5.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备份和恢复工具,实现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

四、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常见问题:1. 数据库连接问题:学生需要确保数据库连接的正确性,包括数据库的URL、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2. SQL语句错误:学生在编写SQL语句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需要仔细检查和调试SQL语句。

3. 数据库权限问题:学生在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可能会遇到权限不足的问题,需要联系管理员进行权限的调整。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数据库、数据模型、SQL语言等基本知识。

3.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1.3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2. 数据模型2.1 概念模型2.2 关系模型2.3 面向对象模型2.4 数据模型的发展趋势3. 关系数据库3.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2 关系运算3.3 完整性约束3.4 数据库的规范化4. SQL语言4.1 SQL概述4.2 数据定义4.3 数据操纵4.4 数据查询4.5 数据控制5. 数据库设计5.1 数据库设计原则5.2 数据库设计步骤5.3 实体-关系模型5.4 数据库范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上机操作,熟练掌握SQL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2. 课件:PowerPoint3.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案例、教程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30%)2. 期中考试:测试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30%)3.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数据库系统的理解和设计能力(40%)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授课进度:第1-4课时:数据库系统概述第5-8课时:数据模型第9-12课时:关系数据库第13-16课时:SQL语言第17-20课时:数据库设计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某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员工信息表的设计,掌握实体-关系模型和数据库规范化。

2. 案例二:在线书店数据库设计分析书店数据库的需求,设计商品、用户、订单等表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系统概论
1.2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其主要目标是 使数据成为方便用户使用的资源,易于为各种用户共享,增 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DBMS把数据库建立成为三级模式结构和两级存储映像来实现 其目标,这就是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论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
– (2)模式(Schema)
• 模式是三级模式的中间层,也称为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全局模 式等。它是整个数据库逻辑结构特征的描述。
–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 内模式是三级模式的最下层,也称为存储模式、物理模式等。它 是对整个数据库存储结构特征的描述 。
数据库系统概论
–在整个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和内模式分别只有一个,外模式可以有多 个,每个外模式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所使用,但每个应用程序通常只 用一个外模式。
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系统概论
任务描述:数据库技术主要是用来科学地管理数据,以便为人们 提供可共享的、安全的、可靠的数据。在学习数据库知识之前 ,熟悉和理解一些数据库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对数据库的学 习有很大的帮助。
任务目标: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体系结构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 基本概念 1.数据
• (1)数据定义功能 • (2)数据操纵功能 • (3)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 (4)数据维护功能
数据库基础
–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成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即三级模式结构。
– (1)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 外模式是三级模式的最上层,也称为子模式、应用模式、局部模 式等。它是对数据库在某个方面局部应用所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 和特征的描述,是终端用户和应用程序员所见到的数据库,称为 数据视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解释数据、信息、知识与数据之间的关系1.2 数据模型介绍实体-联系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等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和作用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介绍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和功能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论2.1 关系模型介绍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属性、元组和域解释关系代数和元组关系演算的概念2.2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介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解释完整性约束的作用和意义2.3 数据库设计介绍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解释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三章:SQL语言3.1 SQL概述介绍SQL语言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解释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3.2 数据定义语言介绍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的SQL语句解释数据类型、主键、外键和索引的概念3.3 数据操纵语言介绍插入、删除、更新和查询数据的SQL语句解释聚合函数、分组和排序等概念第四章:数据库查询优化4.1 查询优化概述介绍查询优化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查询优化的方法和策略4.2 查询优化技术介绍基于规则的优化和基于成本的优化等方法解释查询优化中的代价估算和执行计划等概念4.3 索引和查询优化介绍索引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解释索引的创建、维护和优化策略第五章:事务管理5.1 事务概念介绍事务的定义、属性(ACID)和类型解释事务的作用和意义5.2 事务管理机制介绍并发控制和一致性维护的机制解释锁定、死锁和事务隔离级别等概念5.3 事务编程介绍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事务的方法解释事务的提交、回滚和恢复等操作第六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6.1 数据库安全概述介绍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解释数据库安全策略和威胁类型6.2 访问控制介绍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C)解释角色Based 访问控制(RBAC)和属性基访问控制(ABAC)6.3 加密技术介绍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概念解释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在数据库安全中的应用第七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7.1 备份策略介绍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等备份策略解释备份的频率和时间点选择7.2 恢复机制介绍恢复基点和恢复策略解释使用备份文件进行数据恢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7.3 灾难恢复介绍灾难恢复计划和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选择解释镜像站点和负载均衡在灾难恢复中的应用第八章:数据库性能调优8.1 性能调优概述介绍性能调优的目标和重要性解释性能调优的方法和策略8.2 查询优化介绍查询优化的方法和工具解释如何使用查询分析器分析查询执行计划8.3 系统参数调优介绍数据库系统参数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如何调整系统参数以提高数据库性能第九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1 分布式数据库概念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架构和组件9.2 数据分布策略介绍垂直分区和水平分区的概念解释数据本地化和数据复制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应用9.3 分布式查询处理介绍分布式查询处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解释分布式查询优化和数据一致性维护的策略第十章:数据库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云计算与数据库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数据库在云计算中的应用解释云数据库服务的特点和优势10.2 大数据与数据库介绍大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库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解释NoSQL数据库和NewSQL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10.3 与数据库介绍的概念和数据库在中的应用解释数据库智能化和自动化查询推荐的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补充和说明: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理论的核心,掌握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数据库操作的基础。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构造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大;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一样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一样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构造外模式,模式,模式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构造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构造的中间层,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模式定义的容:数据的逻辑构造〔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围等〕,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有关的平安性、完整性要求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库和逻辑构造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一应用有关的系统的逻辑表示。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简介《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是一本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入门教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书由柯里斯·李(Morris R. Li)和布鲁斯·斯图尔特(Bruce G. Lindsay)合著,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每章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不同方面。

下面是各章节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引论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优势的解释,给读者提供了对数据库系统的初步了解。

第二章:关系数据模型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关系模型的构成要素、关系数据库设计和关系代数。

通过对关系数据模型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组织方式。

第三章:SQL语言该章节介绍了SQL语言,包括SQL的基本语法、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操作。

通过对SQL语言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掌握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巧。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模型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数据库的物理组织方式。

通过对数据库设计的学习,读者可以理解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

第五章:数据库编程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包括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函数的编写,以及数据库事务的管理。

通过对数据库编程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如何编写高效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六章:关系数据库标准化及数据完整性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保证。

包括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实现。

通过对数据库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符合标准和完整性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第七章: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该章节介绍了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库索引的设计、查询优化和数据存储方式的选择。

通过对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和查询方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哪些?A.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B. 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C. 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函数模型D. 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备份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数据的定义、查询、更新及报表功能B. 存储和管理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C. 提供数据安全性控制,实现数据共享D. 处理数据库中的复杂查询和事务管理3. 以下哪个选项是关系模型的代表?A. 关系代数B. 对象关系模型C. 函数依赖模型D. 数据库模式定义语言4. 在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索引?A. 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结构B.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检索的数据结构C. 一种用于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D. 一种用于存储数据值的列表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哪三个层次?A. 用户模式、概念模式、内部模式B. 外部模式、内部模式、子模式C. 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内部模式D. 用户模式、外部模式、内部模式6.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的ACID特性?A.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B.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C. 原子性、隔离性、持久性、可用性D.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非持久性7. 在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触发器?A. 一种用于自动执行特定操作的数据库对象B. 一种用于存储用户定义的函数的数据库对象C. 一种用于限制数据库访问的数据库对象D. 一种用于备份和恢复的数据库对象8. 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数据容错能力B.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C. 减少网络带宽占用D. 提高数据一致性9. 什么是数据库的正常启动和正常关闭过程?A. 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加载、数据库运行、数据库关闭B. 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加载、数据库正常运行、数据库关闭C. 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加载、数据库正常运行、数据库优化D. 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加载、数据库正常运行、数据库崩溃恢复10. 在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视图?A. 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结构B.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检索的数据结构C. 一种用于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D. 一种用于限制数据库访问的数据库对象1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什么?A. 数据模型B. 关系模型C. SQL语言D.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控制13.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的特征?A.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B. 表格形式的数据组织C.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使用D. 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14. 什么是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哪三个层次?A.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B. 存储模式、逻辑模式、物理模式C. 用户模式、视图模式、概念模式D.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15. 什么是数据库的事务处理并发控制?A. 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B. 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C. 确保数据在数据库中的顺序访问D. 提高数据检索效率16. 什么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A. 确定如何在内存中组织数据B. 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C. 确定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D. 确定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17. 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设计?A. 确定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B. 确定数据的结构和关系C. 确定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D. 确定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18. 以下哪个选项是关系模型的基本特征?A. 数据结构化B. 数据共享C. 数据独立性D. 数据一致性和原子性19.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A. 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B. 一个独立的逻辑工作单元,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逻辑单位C. 一组SQL语句D. 一个存储过程20. 什么是数据库复制?A. 一种用于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方法B. 一种用于将数据分布到多个位置的技术C. 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性能的技术D. 一种用于保护数据库安全的技术21. 什么是数据库调优?A. 优化数据库性能的过程B. 一种数据库管理技巧C. 一种数据库故障排除方法D. 一种数据库维护活动22. 什么是数据库模式?A. 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B. 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结构的描述C. 数据库中数据的结构和关系D.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23. 什么是数据库标准化?A. 一种用于减少数据库冗余的技术B. 一种用于确保数据库一致性的技术C. 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性能的技术D. 一种用于保护数据库安全的技术24.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A.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B.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安全性C.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独立性D.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一致性2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A. SQLB. DDLC. DMLD. DCL26. 什么是索引?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一种用于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特定记录的数据结构B. 一种用于存储数据库表中所有记录的数据结构C. 一种用于唯一标识数据库表中每一行的数据结构D. 一种用于存储数据库表中部分记录的数据结构27. 什么是视图?A. 一种虚拟表,其内容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行B. 一种虚拟表,其内容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列C. 一种实际存在的表,其内容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行D. 一种实际存在的表,其内容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列28. 什么是数据库备份?A. 对数据库进行只读访问的过程B. 对数据库进行读写访问的过程C. 对数据库进行完全复制的过程D. 对数据库进行增量备份的过程29. 什么是数据库恢复?A. 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库的过程B. 从故障中恢复数据库的过程C. 优化数据库性能的过程D. 更新数据库软件的过程30. 什么是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模式D. 用户模式31. 什么是数据库的隔离级别?A. 读未提交B. 读已提交C. 可重复读D. 串行化32. 在数据库设计中,什么是实体-关系(E-R)图?A. 用于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图形B. 用于表示数据表结构的图形C. 用于表示数据流程的图形D. 用于表示数据一致性的图形33. 什么是数据库的备份策略?A. 定期备份所有数据B. 定期备份部分数据C. 定期备份所有数据的多个副本D. 根据数据重要性和变化频率进行备份34. 什么是数据库的正常启动和关闭过程?A. 数据库初始化阶段 - 数据库打开阶段 - 数据库关闭阶段B. 数据库初始化阶段 - 数据库关闭阶段 - 数据库打开阶段C. 数据库打开阶段 - 数据库关闭阶段 - 数据库初始化阶段D. 数据库关闭阶段 - 数据库打开阶段 - 数据库初始化阶段二、问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与数据库系统概论相关的参考文献:1.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王珊、萨师煊这本书是国内数据库系统概论领域的经典教材,它全面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书中包含了许多实例和案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此外,该书还包括了大量的习题,帮助读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该书是数据库领域的另一本经典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许多高校的数据库课程中。

它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架构、设计和实现等内容,并以实例和案例加深理解。

此外,该书还涉及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并行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

3. 《数据库系统导论》(第三版)- Hector Garcia-Molina、Jeffrey D. Ullman、Jennifer Widom这本书是数据库领域的一本经典导论教材,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模型、查询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等内容。

书中的许多例子和习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知识。

4. 《数据库系统概论与SQL语言》(第二版)-朱晓华、杨东波该书是国内的一本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材,内容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等。

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是,该书特别侧重于SQL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它详细介绍了SQL的基本语法、查询和更新操作、事务管理和安全性等方面。

5.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李东风这本书是以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等内容。

它包含了关系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系统的知识。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掌握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

3.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SQL语言。

5.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 数据库和数据模型2.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2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2.3 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2.4 常见数据模型及其特点3. 数据库管理系统3.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3.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3.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3.4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特点4. 数据库设计4.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2 需求分析4.3 概念结构设计4.4 逻辑结构设计4.5 物理结构设计5. 关系数据库5.1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5.2 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5.3 SQL语言5.4 关系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3.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时/课时)2. 授课方式:理论课3. 教学过程:4.1 第1-4课时:数据库系统概述4.2 第5-8课时:数据库和数据模型4.3 第9-12课时:数据库管理系统4.4 第13-16课时:数据库设计4.5 第17-20课时:关系数据库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40%。

3. 课程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设计项目,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2. 课件:教师自制的PPT课件3. 案例资料:实际数据库应用案例及相关数据集4. 辅助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5. 在线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教程、论坛等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信息、数据玉数据处理的正确含义及数据管理的进展2、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数据模型3、理解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4、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步骤和设计过程学习重点和难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和连接)。

课时数:21.1数据和信息1.1.1 数据数据是存储在某一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在计算机领域中,一切能被计算机接收和处理的物理符号都叫数据。

数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值型数据,如成绩、价格、体重、工资等;另一种是非数值型数据,如姓名、地址、单位、文章、声音、图像、视频等。

1.1.2信息信息是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有价值的知识。

说明: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反映了信息,而信息又依靠数据来表达。

用不同的数据形式可以表示同样的信息,信息不随它的数据中的形式不同而改变。

总之,信息是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知识,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使其具有知识性并对人类活动产生有意义的决策作用。

1.1.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计算、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

数据是原料,使输入,而信息使产出,是输出结果。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为我们工作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和依据,输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分类、检索、维护等数据处理的技术,是数据处理的核心。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数据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展到现在,数据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2.1 人工管理阶段1.2.2 文件管理阶段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由于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陷,迫切需要新的数据管理方式,把数据组成合理结构,能集中、统一地进行管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论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数据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1.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2.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区别和联系:a.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b.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的方式灵活,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组记录或一个纪录,而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存取单位是记录。

c.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性高,易扩充;而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的应用服务的,系统也不宜扩充。

三、数据模型1. 定义: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

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2.组成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参考文献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参考文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1. 《数据库系统概念》(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该书是数据库系统领域的经典教材,由Ramez Elmasri和Shamkant B. Navathe等人编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应用、数据库语言和接口等内容。

本书内容详实,适合作为课程教材使用,也适合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入门参考书阅读。

2. 《数据库系统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该书由C.J. Date编写。

本书详细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关系数据模型、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关系规范化理论、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等内容。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是数据库系统的经典入门教材。

3. 《数据库系统概论》(Database System Concepts)该书由Silberschatz,Korth和Sudarshan编写。

本书是数据库课程的标准教材之一,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

该书包括数据库设计、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SQL语言、查询处理与优化、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与完整性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

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该书由Tushar K. Hazra编著。

本书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包含了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安全与完整性、数据挖掘等内容。

该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合初学者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该书由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和Jian Pei合著。

数据库系统概论_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_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_第⼀章第⼀章绪论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1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语义:数据的含义,与数据不可分数据是有结构的:记录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种格式或⼀种⽅法2. 数据库(DataBase, DB)定义: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数据按照⼀定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的冗余度,较⾼的数据独⽴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户共享基本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定义:位于⽤户应⽤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是⼀个⼤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提供数据操纵语⾔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管理(5)数据库的建⽴和维护(6)其他功能4.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定义: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开发⼯具)、应⽤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通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和发展数据管理:对数据进⾏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管理阶段→⽂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 ⼈⼯管理阶段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性2. ⽂件系统阶段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数据独⽴性差3.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观点:数据不是依赖于处理过程的附属品,⽽是现实中独⽴存在的对象从⽂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也是数据库系统与⽂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系统概论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

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

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

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

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

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

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

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

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

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

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

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

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

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有许多数据是相同的,如姓名、年龄、性别等,由于是各部门均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相同数据重复存储,而且在修改时,常常需要同时修改三个文件中的数据项,如修改学生年龄,此外若需要增加一个描述学生的数据项,如通讯地址,那么所有的应用程序就必须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除此之外,采用文件系统来帮助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在数据的安全和保密等方面,也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3】数据库管理阶段1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文件系统的过程中,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人们逐步研究和发展了以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即在数据在统一控制之下,为尽可能多的应用和用户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结构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相互间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等。

与以往前数据管理方法和技术相比,利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显着特点:(1)从整体角度组织数据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在描述数据时,不仅仅是对数据本身进行描述,而且对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进行了描述。

因此在组织数据时是从一个相对较高的整体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别的数据管理应用场合。

如前面提到的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的管理工作,在利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时,若从整体考虑,其数据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学生信息数据公用部分人事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教务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医务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图学生信息数据组织结构采用这种数据组织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了文件系统的数据组织中所存在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一致性维护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它可以使人们从更高的全局角度出发,合理地组织数据,从而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2)数据可为多个应用服务正因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整体角度进行组织的,因此,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往往就不仅局限于只为一二个应用提供服务,而是在更大范围内为仅可能多的应用提供服务,如图所示的一个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就至少可以为三个部门的应用提供服务。

而实际上如图所示的数据组织结构仅仅只是一个学校数据管理数据库中的一小部分。

与此同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以多级(层)组织模式对数据进行组织的,各级(层)模式之间的映像是由数据库系统自己完成的,这就使得数据与程序之间可以具有较高的物理和逻辑相对独立性。

正是这一点,给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多个应用提供服务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数据库的规模越大,所能够提供的应用服务就可以越多,也就越能体现出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中的优势。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随着数据库中数据规模的扩大,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制作和维护的工作也在迅速增加。

(3)有一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软件任何数据库系统都包含一个管理软件,即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软件,通常又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负责统一管理数据库系统中所有数据资源,是数据库系统与用户应用之间的接口,通过它,用户可以不必要了解过多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库本身许多专业知识,更不用去了解数据库系统是如何完成数据管理工作的具体细节,如文件如何打开、关闭、读、写等等,就可以通过编写一些较为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很方便地完成在较高级别逻辑组织基础上的数据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负责完成在对数据库进行并发访问时,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并发控制工作;保证数据安全性的访问控制工作;以及在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提供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恢复机制等诸多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各种管理控制工作。

因此这里也可以看出,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的强弱及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好坏,是衡量数据库系统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物理组织结构和存储设备与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保持相互独立性;同时也可以保证数据的逻辑组织结构与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保持最大可能的相互独立性,即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变动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由此可大大地减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根据数据库系统本身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相应数据库系统技术,可以认为数据库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发展经历了三代,即层次网状模型代、关系模型代和面向对象模型代。

(1)层次网状模型代:流行于六十至七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均是层次模型或网状模型。

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系统是于1964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成功的IDS(Integrated Data Store),它就是基于网状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IBM公司于六十年代末推出了第一个商品化的层次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tem),它们的出现与应用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关系模型代:流行于七十至八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数据的数据模型均是关系模型。

以关系(表)形式组织数据。

1970年Codd 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由于其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较高,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应用。

到了七十年代末,出现了不少关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具有代表性应首推IBM公司推出的SQL/DS和DB2两个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系统。

进行八十年代以后,关系数据库系统已成为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主流,几乎所有新推出的数据库系统产品都是关系型的,它们中不仅有用于大型机和小型机数据库产品,而且有可用于微机的数据库产品。

市场上开始出现关系数据库的系列产品,这其中发行量较大且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Oracle、Sybase、Sysbase、Informix、FoxPro等。

随着微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得到很大发展。

其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

目前几乎所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均是关系型的,而且几乎所有主要关系数据库系统均已被扩充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面向对象代:开始九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它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现在已有了一些商品化系统。

但其具体应用尚不多。

数据库系统本节主要介绍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数据库系统概念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和其应用对象所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很难用一两句话将其描述清楚。

但为了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首先这里我们试着给出一个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即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库是一个已被规格化和结构化且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中不存在有害的或无意义的冗余;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结构与使用这些数据的程序相互独立;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同时为多个应用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定义、输入、修改和检索等所有操作均是按一种公用的且可控的方式进行。

根据这一数据库定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具体数据库系统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它们是数据库、多种应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三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