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的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提要:第二语言研究的历史短暂但其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流派,它是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下面,我们就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视角作一下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研究视角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兴趣并开展研究要始于五十年代初weinreich(1953)在他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一书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干扰”(interference)这一重要概念。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obret lado 提出了语言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现象。
他认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和母语不同的地方,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
到了六十年代末,corder 提出了“偏误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二语习得者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发表了著名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文。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70年代末、80年代初,krashen(1982)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这一模型全面的解释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并且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也最多的语言习得模型。
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探讨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语言运用的过程。
有人认为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观点说语言系统和认知过程分别按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不同的信息。
语言社会化: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范式
引言自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以来,认知派与社会派的论战已持续近二十年之久。
审视其发展历史可知,认知派与社会派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些差异进一步导致二者在二语习得重点问题中的研究偏重。
与此同时,人类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将研窕重心扩展至社区非核心成员的社会身份问题研究也叫由于儿童被普遍认为缺乏充分参与社会活动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为民族志田野调查者提供理想信息,对儿童群体的研究仍然处于该领域的边缘【纥对儿童参与社会的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亟待发展。
语言社会化由人类学家Schieffe1in与语言学家Ochs提出,认为母语是儿童社会文化知识与感知力发展中的根本工具,儿童母语的发展与其社会性发展互相交织、同时发生囱。
笔者回顾了以母语社会化为重心的第一代语言社会化与以二语社会化为重心的第二代社会化之间的理论发展,并基于此梳理了其研究范围、重心与方法论,进•步探讨语言社会化在与社会文化理论兼容的前提下,以微观宏观视角的理念迎合全球多语化的世界格局,在语言教育教学多方面发挥社会干预作用,从而成为二语习得新范式的可能。
语言社会化研究因其在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独特优势,是迄今最能促进这•融合的研究范式,将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主流研究范式。
1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认知派与社会派本体论是指探寻独立于人的主观性之外事物本质的哲学,而认知论则是有关如何认识事物本质的哲学,深受人的主观性影响。
认知派与社会派对二语习得秉持截然不同的立场。
1.1认知派:关注理想化的语言学习者同质性语言能力发展,呈现脱离社会情境、去社会性的倾向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以普遍语法向当时引领语言学习的行为主义展开攻势,开启了认知派在语言习得领域的征途囹。
乔氏语言学提出,由于一种先天普遍语法的存在,儿童的语言发展应当是受系统控制的、普遍的,而非行为主义认为的,仅仅是其所接触的语言输入的简单反射行为田。
与乔氏观点相同,Corder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并非是由其•语所导致的反射行为,而是反映了学习者发展中潜在的二语能力网。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语言学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科学。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它可以用来反映和传达社会的价值观、文化习俗和社会结构。
因此,社会语言学可以有助于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在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领域后,将讨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影响社会。
本文强调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语言可以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也可以反映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排斥。
另外,语言也可以通过修饰,组织和分类的方式反映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本文还将讨论社会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它来帮助解决多元文化社会问题。
首先,本文将讨论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它既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在社会中的使用方式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语言的使用,以及语言在定义国家身份、表达情感和维护社会交往的作用。
因此,社会语言学可以是研究语言行为的桥梁,它可以解释为什么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上的地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讨论社会语言学的分支,包括社会功能语言学、语言社会化理论、语用学、语言社会学、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话语社会学、社会语料学等。
每个分支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目标,但它们都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方式。
比如,社会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关注语言如何参与社会活动的学科,它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结构。
语言社会化理论则更注重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每个人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这些分支领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用来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
最后,本文将讨论社会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解决多元文化社会问题。
社会语言学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帮助人们用语言传达信息,更好地了解周围的文化,以及它们背后的想法与价值观。
文化社会学的理论
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概述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它探究文化在个体、群体和机构层面对社会运转和变迁的影响。
文化社会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文化、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文化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文化社会学理论首先,文化社会学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是文化的定义。
文化被定义为社会群体所共享的符号、实践和价值的体系,它是人类用来意识形态化和理解社会世界的一种综合性的传统、信仰、艺术、语言、技术和文本等等。
在文化社会学中,文化被认为是社会行动的基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意义解释的重要工具。
其次,文化的转化和变迁也是文化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自发的过程,它涉及到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文化本身内部的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符号,不同的人群或社会集团也从中获得了不同的参考和启示。
第三,文化社会学理论还研究了文化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家庭、学校、朋友圈、社区和其他组织中接受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取向的过程。
文化的社会化是由社会和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体系会让个体产生不同的文化认知和世界观。
文化社会学也关注人们如何通过各种媒介途径(例如流行文化、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等)获取文化信息和社会意义。
最后,文化社会学理论还探讨了文化的身份建构和认同。
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意义表达,即为各种历史、族裔、地域、性别、宗教、阶级等群体归属感。
文化认同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转化和演变的,它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建构和再建构的过程。
文化身份认同的理解是建立在以多元化的身份表达和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之上的,它也是维护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化社会学研究方法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
实证研究是指使用定量的数据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去探究文化现象的规律和规模,因此需要先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数学建模和解释。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 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摘要]正确使用语言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际语用学中,二语(本文统称第二语言和外语)语用发展的五个理论模式对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外语语用教学给予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际语用学语用能力外语教学一、引言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的重点从词汇、语法逐渐转移到交际、功能和运用上。
外语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言形式的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外语教学应该以语用知识的传授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和宗旨(冉永平,2006)。
语际语用学,又称中介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简称ILP),是关于语际语(interlanguage)的语用研究。
语际语这一概念由Selinker在1969年提出,指“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它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又兼有二者的特点”(陈治安、袁渊泉,2006)。
因此,语际语用学既研究对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操作者在使用和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言语行为时的模式(Kasper & Blum-Kulka,1993)。
本文首先介绍研究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然后探讨该理论模式对培养外语语用能力的启示。
二、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Kasper和Rose(2002)在《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一书中指出,二语语用学习可以看作是心里过程或社会实践,语际语用学的理论系统具体包括五个理论模式:文化适应模式理论(the Acculturation Model)、认知处理模式理论(Cognitive Processing)、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和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3【2】: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四、解释理论
个体的社会化或发展是一个再生的过程,儿童不仅仅学习文化, 而且还在日常互动中使用着他们学习或发现到的语言和解释技 巧。当他们更熟练的进行交流并且对家庭等社会群体的共同意 义理解的更多以后,他们就更深入的理解了文化。儿童就是通 过互动来获得和再生文化的。从早期开始,儿童就不仅模仿文 化,也能够创造文化。
第三讲(二) 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化的理论总述 社会化理论分为五大派别:
一是从本能与动机的取向着手,即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 首创,当代以埃里克森为代表;
二是从认知取向着手,即认识发展论,以皮亚杰为首,当代 以科尔伯格为代表; 三是强调环境作用的行为主义观点,以华生为首,当代以班 杜拉为代表; 四是强调互动本身的符号互动论观点,以米德为首,当代以 科赛洛为代表; 五是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正常成 熟论以及群体社会化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儿童早期) 3.主动性与内疚性(学龄前) 4.勤奋与自卑(学龄期)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二、认知学派的研究
认知派认为,人的道德社会化是与人的认知 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强调道德动机、 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
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二阶段论
皮亚杰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道德判断。认为儿
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即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随着
他认知结构的变化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
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de研讨在诸多贰语习得理论中遭到了普遍de关注。
该学派以研讨人类言语习得de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的,试图解释第贰言语开展de普遍规律。
20世纪90年代以后,贰语习得范畴呈现了新de研讨途径,人们开端从社会文化de视角探究言语习得de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de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de言语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
这两种理论形式相辅相成,不只表现了将言语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de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言语习得研讨de社会学转向趋向。
本文拟从其理论根底和主要观念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形式停止扼要评述。
壹、理论根底社会文化理论和言语社会化理论均偏重研讨学习者如何经过与社会环境de互动来开展言语认知才能,但其理论根底并不完整相同。
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开展de研讨,以为言语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言语学习就shi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络在壹起de社会文化现象。
儿童在与社会环境de互动过程中,借助言语符号de中介作用不时重构本人de心理构造。
因而,在Vygotskv看来,言语学习过程就shi衔接社会言语和心理言语de支架,学习者则shi在复杂de社会认知任务中de积极参与者。
Vygotsky关于调理、活动、支架和最近开展区等概念de阐述构成了社会文化理论de根本内核。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antolf为代表de壹些研讨者将Vygotskyde理论在贰语习得范畴停止了不时de解读,并尝试经过实证研讨de方式提醒贰语学习者de自我建构过程。
言语社会化理论最早shi由人类学研讨者Schieffelin和Ochs提出de,后来被Watson-Gegeo等壹批学者普遍应用于贰语习得研讨。
依据Schieffelin和Ochsde研讨,将言语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经过言语方式de学习完成其社会化de过程,其间包括承受相应de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风俗。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及其启示思考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及其启示思考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学习和吸收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认知方式等社会元素,从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并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过程。
由于社会化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元素和复杂的社会互动,因而在社会学领域中引发了众多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
它在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中被一些学者视作是人类自然进化顺序中的一种必然过程,如埃米尔·杜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中强调社会化是社会大一统的重要标志,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认为社会化的结果是剥夺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使得人们追求物化的财富与权力。
随后,美国社会学家Mead提出了"自我"(Self)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自我理解的,而自我理解是在人和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社会化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过程,人的行为不是单单由遗传决定,更多的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来看,小孩子的行为组织最初是零散的、没有规律的,然而随着他们在家庭、幼儿园、学校等社会机构中的生活经验积累,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些社会化的基础行为和规范,以适应社会生活。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加入不同的社会组织,来影响自己的社会化过程。
比如,通过加入学校学习团队、参加志愿活动等方式,有意地接受和学习一些社会化要素,从而形成更加合适的社会角色。
其次,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某些西方国家,个人主义是一种被认同的个性特征,倡导自由、个性化、独立等特性。
然而在东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则被弱化,甚至被视作是不好的表现。
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出社会化过程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中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最后,社会化也涉及到自我建构和社会互动的关系。
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也包含了个体用各种方式来转化、解释、并建构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等方面。
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有哪几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有哪几种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习得和形成的行为、价值观和态度。
社会化理论旨在解释个体是如何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和行为。
以下是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理论:1. 习得理论:习得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巴尔杰提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互动逐渐习得和形成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角色,以及他们通过模仿、观察和积极参与来习得和形成行为和态度的过程。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互动中的观察、模仿和认知过程来学习和形成行为和态度。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在社会化中的重要性。
3.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巴德拉提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这一理论强调了模型行为对个体行为习得的影响,认为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4.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亨利提出,认为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虑来决定是否参与或不参与特定行为。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5. 社会结构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机构的存在和运作来学习和形成行为和态度。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对个体的社会化和行为习得的影响。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文化社会化理论:文化社会化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杜尔基姆提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语言和传统来习得和形成行为和态度。
这一理论强调了文化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认为文化是个体行为和价值观的根源和塑造力量。
以上是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这些理论共同揭示了社会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理解和研究个体行为和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是指对人类语言习得及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的探讨和解释。
它包括了多种
学说,如行为主义、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理论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解释人类如何习
得和掌握语言。
此外,他们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外部刺激,如奖励与惩罚,来形成语言习惯。
因此,人们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来巩固语言。
此理论有启示意义的意义是,外语学习者需要定期
进行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不断地强化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
困难,以及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认知语言学理论强调人类语言习得是通过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
例如,人们通过将新的语言知识和已经熟悉的语言知识相联系,来巩固并延伸他们已经掌
握的语言。
这个理论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语言背景并将新
的语言知识逐步呈现,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语言认知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人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获取
语言知识。
此理论的启示是,教师必须创建一个主动学习、建立个人成就感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对语言习得的不同理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提出
了新的思考和观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生的所处语言阶段,灵活选择不同
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探讨非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主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模式、认知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理论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反馈。
根据行为主义模式,学习者通过重复和模仿等方式,逐渐习得语言能力。
行为主义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内在规律,因此受到了批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模式逐渐兴起。
认知模式强调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和思维活动。
学习者通过构建意义和理解语言规则来习得语言。
认知模式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记忆和认知过程等方面,探讨二语习得的内在机制。
尽管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它忽略了社会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话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社会互动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与母语者或其他学习者的互动,获得输入和反馈,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社会互动模式借鉴了社会学和语言社会化理论的观点,将语言习得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对话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
社会文化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融入社会文化,获得语言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关注学习者的身份认同、意义构建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重点从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和语用交际。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会语法结构,还需要掌握语言功能和运用技巧。
研究方法从实验室研究转向自然环境中的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虽然能够控制变量,但与现实情境有一定的差异。
社会化理论的名词解释
社会化理论的名词解释社会化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化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适应和学习社会规范,以及个体行为如何被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
本文将对社会化理论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影响,适应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影响。
社会化过程使人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社会化的类型1. 初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通常发生在个体早期生活阶段,尤其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家庭成员和教育者的引导和塑造,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次级社会化: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次级社会化成为关键的阶段。
个体在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会团体中与其他人进行互动,通过模仿、观察和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并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3. 反社会化:反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背道而驰的过程。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个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犯罪团伙或极端思潮影响的情况下。
三、社会化的重要性社会化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它有助于理解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获得并传递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1. 个体发展:社会化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和青年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行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社会化为个体提供了适应社会环境和获得必要技能的机会。
2. 社会秩序:社会化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了社会规范、法律和行为准则,共同构建了社会和谐与公平的基础。
3. 文化传承:社会化有助于将文化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
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获得了与文化相关的技能、知识和价值观,从而维系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社会化过程中的挑战和变革尽管社会化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革。
专业的语言习得理论
专业的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接触和使用语言逐渐掌握并运用一门语言的过程。
专业的语言习得理论旨在解释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和学习。
本文将探讨几个经典的专业语言习得理论,并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影响。
一、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纯粹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刺激—反应的联结建立起来的。
在语言学习中,重点放在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上,强调通过重复和模仿来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语言习得。
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然而,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它忽略了语言习得中的内在认知过程,无法解释儿童创造新的句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认知语言习得理论认知语言习得理论强调人类思维的参与和认知过程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推理来实现的。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强调了语言习得中的主观经验和个体差异。
它指出了语言测量和认知心理学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
然而,该理论也被批评为过于关注理论构建,忽视了习得者在实际交际中的社会互动和实践经验。
三、社会语境语言习得理论社会语境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社交互动和语言使用的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它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指出了社会化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在社会语境语言习得理论中,教学的重点是提供丰富的真实语言环境和意义交流的机会。
社会语境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习得者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需求。
它强调了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注重在语言交际中的真实性和情境化。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过度依赖社会互动和社会环境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学习者的差异和个体差异。
综上所述,专业的语言习得理论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构建主义是三种经典的语言习得理论,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
社会学中的5个理论和应用领域
社会学中的5个理论和应用领域社会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与社会现象相关的学科,探究不同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原因与规律。
它根据自己研究的范畴分为很多不同的分支,包括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等。
在整个社会学领域中,有五个关键的理论和应用领域,它们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到社会问题和挑战中。
1. 社会结构理论社会结构理论集中在社会组织内的角色、地位、层次和结构的研究上。
它通常用来解释某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决策制定和政治冲突的发生。
在社会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模型,那就是“社会模型”。
社会模型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提出的,他认为社会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顶层是支配者和管理者,中层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中产阶级,底层则是劳动者和贫困者。
这种归类方式极具启发性,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层级的存在以及各个层级之间的冲突。
2. 社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是一种涵盖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理论。
它研究个人如何通过内在和外在的社会因素融入社会,并把这种过程称为“社会化”。
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产物,而且这种影响的力量非常强大。
例如,一个人是否将自己的情感揭示出来取决于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而不是一个人内部的决策过程。
3. 社会路径依赖理论社会路径依赖理论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会逐渐影响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并为未来的决策和政策制定产生关键影响的观点。
例如,历史长河中某个社会群体所采取的某种决定或政策,可能会对未来某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组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后续的决策可能会因为旧政策或文化的影响而无法实现聪明的解决方案。
4. 社会契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观点,它认为社会结构和权力来源于个人的自愿选举行为。
在一个社会契约中,个体可以自愿放弃某些权利(例如,自由权或财产权)去换取其他权利或保障。
社会契约理论最常用于政治哲学理论的分析,认为国家政权或政府的合法性是基于人民自愿参与契约。
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学
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语言的使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
社会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思维模式。
语言的本质首先,我们来谈谈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有很多特点。
首先,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用单词、语法等规则来表达思想。
其次,语言是可学习的,并且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在社会学中,语言被认为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特征,并且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
此外,语言也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语言的社会化过程在社会学中,语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化过程。
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语言,并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掌握语言。
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塑造自己的语言能力。
这个过程中,人们习得了语言的发音、结构和用法。
这表明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彼此相互关联。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在不同的文化中,语言的使用也不同。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听到"我认为"这种说法。
而在东方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更加重要,因此会出现一些表达尊重和谦虚的语言用法。
这表明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必须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它具有许多作用。
首先,语言可以用来交流信息。
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获取来自他人的信息。
其次,语言也可以用来塑造社会关系。
人们通过语言的使用建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如"老师","医生"等。
在交往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以适应对方的角色和身份。
第三,语言还可以用来塑造个人形象。
社会学习理念与机辅语言学习综述
上个世纪末 , 二语习得界迎来 了其 概念领域 里的一个 重要转 向: 社会转 向。该 转 向最初 萌芽于二 十世 纪八十年 代 中期[1 ; 4 J。 真正 立足 于二 语 习得界 是在 九 十年 代 中 期 , 现代语 言杂 志》 以《 出版“ 社会 文化理论 与二语学 习” 专 刊为标志 。自此 , 相关会议 和研究成 果层 出不穷 。二语 习 得界也 由此注入 了新 鲜血 液。传统 的认知 视角受 到维果 斯基 的社会文化理论 、 语言 的社会化理论 、 情景参 与理论 、
( scoo i lo l) 他 人 ( te u a e g )E3 后 p yh l c os 、 g at ohrh m n bi s l 。 n o
巴赫金 的对话理 论等 多种 社会文 化视 角 的挑 战。两大 阵
营的激烈辩论也 由此开始_3 。 3 ] 以维果斯基 的社 会文 化理 论为代 表 的社会文 化视 角
。
、
社 会 文 化 理 论 中 的社 会 学 习理 念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 , 任何 学习从根 本上讲是 中介 干预 下的社会学 习过 程 , 是个 体与个 体 、 个体 与社会 环境相 互 交互的结果 。这 一论 断是维 果斯 基理论 中两个 重要 概念 的浓缩 : 中介理论 和社会 学 习理 念_4 6卜 。中介 理论 是维 ]
(. 州学 院 外语 系,安徽 滁州 2 90 ;2 山东农业大学 外 国语学院 ,山东 泰安 2 1 1 ) 1滁 30 0 . 7O 8
摘
要 :5年前 , 1 二语 习得领 域 迎来 了以社会 文 化理 论 ( oicl rl h oy 为 先导 的社 会 转 向(oil S c ut a T er ) o u sc — a
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
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作者:袁眉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摘要]社会语言学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近年来二者之间的结合趋势日益明显。
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相容性,突出表现在语言观的一致、研究视角的靠拢、学习观的认同和对学习对象的共识。
由于二语习得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而语言理论又很难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因此造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日趋广泛,但针对习得的实用性有限,从而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以致混淆了习得与使用的界限。
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例,现有的理论尚需回答个体的语言能力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这些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的社会性;社会交互;社会文化理论[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21从社会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发展历史来看,两门学科都带有多学科性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研究范围都先后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等领域,二者相互交叉、相互联系。
1984年,英国社会语言学家Trudgill明确提出“应用社会语言学”这一概念,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语言学在应用方面的研究。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在二语习得领域直接引发了教学变革,由此发展而来的交际教学法盛极一时,成为目前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结合得最好的例子之一。
进入199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日益兴盛,以及在实用研究方面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外语习得环境中文化及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已与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重叠[1]。
同时,由于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和社会文化派的崛起,社会语言学研究同二语习得研究的结合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学界对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结合的研究虽呈上升趋势,但从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多数研究提出外语教学中应注重交际能力、语篇教学、社会文化因素,而对教法革新背后的理论阐释却倾向于简单化处理,语言习得理论显得薄弱。
关于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关于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一、理论基社会文化理论和语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相同。
社会文化理论基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对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
儿童在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自己的心理结构。
因此在Vygotskv看,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和心理语言的支架,学习者则是在杂的社会认知任务中的积极与者。
Vygotsky关于调节、活动、支架和最发展区等概念的论述形成了社会文理论的基本内核。
20世纪90年代来,以Lantolf为代表的些研究者将Vygotsky的理论在二语习得域进行了不断的解读,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二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言社会化理论早是由人类学研究Schieffelin和Ochs提出的,后来Watson-Gegeo等一批者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
根据SchieffelinOchs的研究,将语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形式的学习实现其社会化过程,其间包括接受相应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早人类学家Sapir和Who等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即认为儿童在获得语言的同亦形成了自己观察世的视角。
然而从其心学基础看,语言社会理论同样受到了Vygotsky的学习理论影响,即调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在心智功能发展中所起核心作用。
另外,生语言学的整体论思想也为语社会化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此,学界有人主张从语言与环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分析和研语言,把语言的学习社会文化的适应看作同一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
作为二语习得领的两大新兴流派,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理论均吸收了其学科的研究成果。
前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尹洪山编辑:studa110711[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
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
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关键词]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学转向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
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
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
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
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支架,学习者则是在复杂的社会认知任务中的积极参与者。
Vygotsky关于调节、活动、支架和最近发展区等概念的论述形成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antolf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将Vygotsky的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了不断的解读,并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言社会化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研究者Schieffelin和Ochs提出的,后来被Watson-Gegeo等一批学者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
根据Schieffelin和Ochs的研究,将语言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言形式的学习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其间包括接受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
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学家Sapir和Who 等人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即认为儿童在获得语言的同时亦形成了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
然而从其心理学基础看,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受到了Vygotsky的学习理论影响,即强调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另外,生态语言学的整体论思想也为语言社会化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为此,学界有人主张从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分析和研究语言,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文化的适应看作同一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两大新兴流派,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前者的理论来源为认知心理学,后者则主要源于语言人类学的研究;社会文化理论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社会化理论则把儿童对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的过程。
二、主要观点在语言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下,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了解释,两者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仍不难看出其观点上的差异。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辅助工具的调节才能得以发展起来。
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或不成熟的个体总是离不开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指导或调节,所以儿童的语言主要经历了从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自我言语到内在言语的发展路径。
其中,自我言语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常见形式,儿童的这种自我话语不是针对外在的谈话伙伴,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自言自语。
儿童常用的自我话语形式包括模仿、重复等,在交互作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作为语言发展从外部转向内部的过渡阶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自我言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随后进行的针对成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习者的自我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
除了调节理论和自我言语之外,社会文化理论还阐述了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将活动定义为心理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实践,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
对语言习得而言,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增进语言规则内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目前,活动理论在二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体性研究、词汇学习、交互活动分析等。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互动和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揭示二语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心理表征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Kinginer从技能、支架和元语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就技能习得而言,Kinginer认为,就是在语言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发展其语言使用的技能。
而所谓支架就是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儿童通过他人调节的方式完成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辅助物。
Kinginer提出了支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两种途径,即RIF(激发一反应一反馈)模式和IRE(激发一反应一评价)模式。
Ellis的研究认为,支架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初学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交互性的反馈,就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与社会文化理论相似的是,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着眼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所参与的社会交互过程密切相关。
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文化信息,如社会习俗和规范、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通过语言的习得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的。
因此,在儿童母语习得中,认知能力的建立与儿童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习得过程与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属于同一过程。
由此可见,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必然会制约儿童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对儿童如何使用语言产生影响。
由于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句法、语义和语篇能力的习得对儿童构建其语言与文化知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考,一些学者(Watson-Gegeo和NEilsen,Zuengler和Cole等)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而且也能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
因为语言学习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直接影响所教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的表征方式。
就课堂学习环境而言,其中蕴含的语言社会化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语言课堂虽然无法复制外界的真实社会环境,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有助于儿童和成人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促进语言社会化的进程。
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使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获得了新的解释。
与传统的语言习得观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单一、孤立、理想化的系统,而是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二语习得研究摆脱了模块化的语言观。
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语言习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认为,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均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互动,这与过去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流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以普遍语法为导向的研究剥离了语言的社会属性,着重研究语言内在的原则与参数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属性本质的再认识。
三、简要评价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
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
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
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
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Kasper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助l生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
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
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
例如,二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过去式时,可能会将不规则动词(如go)误用为规则动词形式(goed),这种不正确的用法显然是学习者错误推论的结果,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很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说,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内涵。
针对这一点,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解释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活动,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则涉及被动性的接受过程。
Lantol也曾辩护说,把最近发展区等同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全是一个误解。
不过笔者认为,人们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在实证研究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边界,这也使得人们把对Krashen的批评指向了社会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