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理论流派-霸权稳定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已出现过三个霸权周期,产生过三个 霸权国家
霸权的兴衰周期
荷兰霸权 英国霸权 美国霸权 霸权挑战期 1575-1595 1798-1815 1897-1913 霸权获得期 1595-1620 1815-1850 1913-1945 霸权成熟期 1620-1650 1850-1873 1945-1967 霸权衰弱期 1650-1672 1873-1897 1967-
专题 理论流派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后霸权主义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霸权稳定论
代表人物:金德尔伯格、吉尔平
《29-33年世界大衰退》(金73年) 《战争和世界政治变革》(吉81年) 代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吉87年)
内容
霸权带来稳定说 霸主自我牺牲说 霸权必衰说 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
霸权必衰说涵义 霸权必衰的原因分析 讨论: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
权是否真的衰弱? 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讨论:防止霸权衰弱对策?
后霸权主义
代表人物:基欧汉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 合作与斗争》(1984)
维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内容 加强美国与盟国的合作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
霸权带来稳定说涵义 霸主自我牺牲说涵义(公共商品)
公共商品
涵义 三性: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白搭车问题
国际公共商品
内容:自由贸易金融体制、国际安全保障制 度、国际经济援助体制
特点: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世界政府 国际公共商品的供应赶不上需求
讨论:能否把国内的公共商品理论用到国际 关系中去?是否存在国际公共商品?
1640- 1660
法国
(1660- 1688)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 争
路易十四 战争 (1688- 1713)
法国大革 命和拿破 仑战争 (1792- 1815)
世界领导 大国
英国第一 次霸权 (1714- 1739)
英国第二 次霸权 (1825- 1849)
霸权丧失的过程
权威丧失 挑战国
1740- 1763
法国
(1764- 1792)
1850- 1873
德意志
(1874- 1914)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 世界领导 霸权丧失的过程
争
大国
权威丧失 挑战国
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 第二次世 界大战 (1914- 1945)
美国霸权
(1945- 1973)
1973- 2000
2000- 2030
?
第三世界参与合作 合作形式:和谐、合作、争斗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霸权体制
后霸权体制
基本要素分析 维持秩序主 体基本手段
霸权国家
霸权国家实力 (维持国家差 距)
有关国家协调
(政策调整和 利害的连续微 调)
国际公共 商品负担
集约负担
分散负担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过程分析 交涉形态
利害调整需 要时间
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变迁图
Ⅰ
Ⅱ
Ⅲ
Ⅳ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变迁图说明
Ⅰ 荷兰霸权 Ⅱ 重商主义时代(1650-1730) Ⅲ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1730-一战) Ⅳ 垄断资本主义确定与发展
(一战-现在)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交涉结果的 可预测性
外交作用
霸权体制 双边 短 高
形式性的
后霸权体制 多边 长 低
实质性的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霸权体制
后霸权体制
稳定性分析
摩擦表面化
利害调整的 可能性
体制剧变的 可能性
体制的稳定 性
低
高
小
大
大
小
表面性稳定 结构性稳定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霸权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代表:伊曼纽尔·沃伦斯坦 命题: 有霸则稳 无霸则乱 资本主义体系问世以来,国际体系
霸权的周期 代表:美国学者乔治﹒莫德尔斯基 命题: 百年霸权循环周期论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争 世界领导大国
霸权丧失的过程
权威丧失 挑战国
意大利战争 葡萄牙霸权 1540-
和印度洋战 (1516- 争(1495- 1539) 15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56
西班牙
(1556- 1580)
西班牙荷兰 荷兰霸权 战争(1580 (1609- -1609) 1639)
霸权的兴衰周期
荷兰霸权 英国霸权 美国霸权 霸权挑战期 1575-1595 1798-1815 1897-1913 霸权获得期 1595-1620 1815-1850 1913-1945 霸权成熟期 1620-1650 1850-1873 1945-1967 霸权衰弱期 1650-1672 1873-1897 1967-
专题 理论流派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后霸权主义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霸权稳定论
代表人物:金德尔伯格、吉尔平
《29-33年世界大衰退》(金73年) 《战争和世界政治变革》(吉81年) 代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吉87年)
内容
霸权带来稳定说 霸主自我牺牲说 霸权必衰说 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
霸权必衰说涵义 霸权必衰的原因分析 讨论: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
权是否真的衰弱? 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讨论:防止霸权衰弱对策?
后霸权主义
代表人物:基欧汉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 合作与斗争》(1984)
维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内容 加强美国与盟国的合作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
霸权带来稳定说涵义 霸主自我牺牲说涵义(公共商品)
公共商品
涵义 三性: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白搭车问题
国际公共商品
内容:自由贸易金融体制、国际安全保障制 度、国际经济援助体制
特点: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世界政府 国际公共商品的供应赶不上需求
讨论:能否把国内的公共商品理论用到国际 关系中去?是否存在国际公共商品?
1640- 1660
法国
(1660- 1688)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 争
路易十四 战争 (1688- 1713)
法国大革 命和拿破 仑战争 (1792- 1815)
世界领导 大国
英国第一 次霸权 (1714- 1739)
英国第二 次霸权 (1825- 1849)
霸权丧失的过程
权威丧失 挑战国
1740- 1763
法国
(1764- 1792)
1850- 1873
德意志
(1874- 1914)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 世界领导 霸权丧失的过程
争
大国
权威丧失 挑战国
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 第二次世 界大战 (1914- 1945)
美国霸权
(1945- 1973)
1973- 2000
2000- 2030
?
第三世界参与合作 合作形式:和谐、合作、争斗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霸权体制
后霸权体制
基本要素分析 维持秩序主 体基本手段
霸权国家
霸权国家实力 (维持国家差 距)
有关国家协调
(政策调整和 利害的连续微 调)
国际公共 商品负担
集约负担
分散负担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过程分析 交涉形态
利害调整需 要时间
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变迁图
Ⅰ
Ⅱ
Ⅲ
Ⅳ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变迁图说明
Ⅰ 荷兰霸权 Ⅱ 重商主义时代(1650-1730) Ⅲ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1730-一战) Ⅳ 垄断资本主义确定与发展
(一战-现在)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交涉结果的 可预测性
外交作用
霸权体制 双边 短 高
形式性的
后霸权体制 多边 长 低
实质性的
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霸权体制
后霸权体制
稳定性分析
摩擦表面化
利害调整的 可能性
体制剧变的 可能性
体制的稳定 性
低
高
小
大
大
小
表面性稳定 结构性稳定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霸权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代表:伊曼纽尔·沃伦斯坦 命题: 有霸则稳 无霸则乱 资本主义体系问世以来,国际体系
霸权的周期 代表:美国学者乔治﹒莫德尔斯基 命题: 百年霸权循环周期论
世界霸权国的交替
全球性战争 世界领导大国
霸权丧失的过程
权威丧失 挑战国
意大利战争 葡萄牙霸权 1540-
和印度洋战 (1516- 争(1495- 1539) 15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56
西班牙
(1556- 1580)
西班牙荷兰 荷兰霸权 战争(1580 (1609- -1609)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