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诗题看古诗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诗题”看小学阶段的古诗分类
——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为例
【摘要】:诗题作为古诗的神龙之首,它所传达的第一信息往往十分重要。小学阶段古诗的分类,亦可以以诗题为依据,看其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让学生明了古诗的内容。本文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为例,将其中50首能够让人明了诗歌内容的诗题所提供的线索分成了四类:对象、时间、地点、感情,而剩余的20首则归为形式性拟题。
古语有云:“射敌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虽说这一道理是沙场征战的总结,但我想,将其应用在古诗的解读上也未尝不可。一般而言,解读古诗需先解诗题,而诗题作为古诗的神龙之首,它所传达的第一信息往往又对小学生分类古诗有重大帮助,单就从这个角度来看,把作战关键的“马”和“王”类比作古诗的题目就很合理了。下面,我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70首古诗为例,依据诗题,对小学阶段的古诗作一个粗略而简单的分类疏理。
浏览该书目录,会发现大部分的古诗可以通过诗题所提供的线索大概知道诗歌内容,而这样的古诗在70首中占了50首。同时,又由于不同的诗题透露给学生的线索各有差别,所以为了更好的举例说明,这里我暂且笼统地分成对象、时间、地点、感情这四类线索。
一、对象线索
经整理得知,50首诗的题目中所涉及的对象不外乎两大类:人和物。而《江上渔者》是仅有一首诗题中明确告知对象线索是人的古诗。但联系诗句,却会了解到诗人描摹对象实际上采用的是间接法,以鲈鱼美味作引,让人联想鲈鱼是从何得来,以此突显渔者所承担的风险并点明诗题。相比较,题目以物为描写对象的古诗就多了,而且诗歌的内容也多是直接描摹。若进一步细分,也有动物、植物、矿物、景物、静物这五类。像骆宾王的《咏鹅》和罗隐的《蜂》,动物的形象可说是逼真传神、生动万分;而贺知章的《咏柳》亦不逊色,笔下柳姿的袅娜
温柔更是被诗人刻画得惟妙惟肖;纵然石灰石作为普通矿物而存在,但于谦的《石灰吟》却将其写得寓意深刻、感染力很强;此外,还有像李峤的《风》、杨万里的《小池》、范成大的《江雪》、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等6首,诗题以景物为对象进行描写,均都表现着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热爱。至于描写对象是静物这类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许是对它们最高的评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冕的《墨梅》以及郑燮的《竹石》这三首题画诗,与其说诗人在画上作诗,不如说是在诗中作画。拿《惠崇<春江晚景>》作例,读完诗题和古诗,眼前似乎就浮现出僧人惠崇所绘的鸭戏水中、河豚欲出的春江晚景图,诗画相融间,让人身临其境。
二、时间线索
春夏秋季的景致,节令情感的传递,这些时间线索也总被诗人隐藏在诗题中等待学生去发现。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江南春》以及朱熹的《春日》透过诗题中的一个简单“春”字,诗人写作的季节就不言而知。无论是春日的早晨之景,还是濛濛烟雨下的江南春光,我们似乎都能在瞬间感受到诗人所彰显的幽美诗韵。盎然的春天虽美,但别样的夏日更有味道。一首《乡村四月》,翁卷用他清新的笔触,带给了我们初夏时节江南乡村特有的舒爽旖旎;再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更是让我们在“孩儿脸”般的夏日气候之下,领略了一番西湖雨后初晴的靓丽光景。而他的另一大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亦是与之有同工异曲之妙。瑟瑟的秋风来了,撞进了陆游的心,气温的刺激虽是诗人即兴写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原因,但也将自己的愁苦烦闷之绪在其中发散得淋漓致尽。关于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以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节令诗,传统节令(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在诗题中直接凸显,它们的内涵和意义已经不仅是让学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切,更是将诗人真切的情感借由它们于字里行间展现无遗。
三、地点线索
其实,还不光是对象线索和时间线索让我们浮想联翩、感受多多,诗题中的方位地点亦是如此。例如白居易的《池上》和杜牧的《山行》,固定的地点:荷花池、寒山中,读来有种向外扩展、向上延伸的错觉,就好比镜头时而拉伸,时而收缩。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更是将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人早上于白帝城出发,顺舟而下江陵,一路上徜徉在山水之间,好不闲情逸致。此外,古人喜好登临的习惯,也让他们在登临之地写下佳作数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商隐的《乐游原》均是诗人在登上鹳雀楼或是乐游原后的所视所思。但像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两首,诗人却是乘在“枫桥”和“瓜洲”泊船之余,借景语抒情语,淡淡的伤感荡漾在空气中,不断漫溢。相比之下,高鼎的《村居》和王维的《鹿柴》就朴实自然得多,相信诗意也会如诗题一般空旷清幽。除此,还值得一提的一类古诗与之前所述的题画诗很相像。它们题于墙壁之上,故称题壁诗,分别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显然,这三首诗题中交代的写作地点也很明确。同时,这些地点还与诗的主题思想紧密相关。比如王安石的这一首,诗题中的“湖阴先生”何许人?为何题诗于他家墙壁,带着问题看诗句,相信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会更加游刃有余。
四、感情线索
古诗作为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学生如果可以及时抓住诗题中带有情感的字眼,对诗歌的感情解读是很有利的。比方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7首,我们仅从诗题中的“送”、“别”、“赠”等字眼就可以推断出诗人的各种愁绪:一般含“送”的诗题表明的是送别愁绪;含“别”的诗题则表明是离别愁绪;而含“赠”的诗题则是赠予他人诗时的愁绪。但不管何种愁绪,诗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首诗的诗题,诗人的情感表现也很明显,似乎“不值”和“不遇”都暗示着作者对未实现此行目的的惆怅和失落。如此的还有表现对农民劳作辛苦同情感叹的《悯农二首》,表现对春雨喜爱之情的《春夜喜雨》,更有表现杜甫一边散步一边赏花欢快心情的《江畔独步寻花》,所有的所有,无一不在说明诗题是能知晓诗人情感端倪的导向器。此外,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个特殊,诗题中虽未提及任何感情字眼,但通过诗题,我们似乎能想象到孩童钓鱼时的闲适、童趣,就这事件本身来说,将之归于感情线索也是顺理成章的。
至此,借助诗题来察觉诗人所作诗歌内容的50首古诗都已分类完毕,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