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合集下载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能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

瓶子载着心愿飘向远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后来,人们称这样的瓶子叫“漂流瓶”。

你见到过这样的漂流瓶吗?上海的中学生王刚在家乡长江口岸边就发现了这样的一只漂流瓶,瓶中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住长江头,亲住长江尾,愿与亲相识,互赏家乡景。

──青海:卓玛QQ:……”好奇的王刚按照上面的QQ号码和青海的卓玛取得了联系,两人成了QQ好友。

我们和王刚一起去卓玛的家乡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漂流瓶的故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师:为了让上海的王刚对家乡有更直观地认识,卓玛给王刚发来了一段手机视频。

1卓玛介绍说:“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有较为形象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兴趣。

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承转:你知道卓玛的家乡三江源在哪里吗?活动1:定位置师:展示“青海省地图”,并在地图中描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普通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普通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是( )A. 地热能、煤炭B. 风能、生物能C. 地热能、太阳能D. 石油、天然气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我们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解决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3.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过度放牧③乱采滥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退耕还草(林)5.②全面禁猎6.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④⑤7.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A. 藏羚羊B. 藏绵羊C. 三河牛D. 伊犁马读2019年暑假小明外出旅行时所写的旅行笔记||,完成下列两题||。

8月10日||,我坐上了从青岛飞往青海西宁的飞机||。

下飞机后||,看到当地人戴着遮阳帽||,许多游客背包里还携带着防晒霜、羽绒服等生活物品……在青海期间||,我有幸走进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那里绿草映衬着湖泊||,野禽在或远或近的湿地河洼中栖居||。

在这片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上||,藏羚奔腾||,野驴成群||,真的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呀!8.小明看到的当地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 极端干旱B. 高寒||,光照强烈C. 非常湿热D. 温和多雨9.近几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板书设计)
导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 i 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 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 “源”即源头,发源地; “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生答:青海省南部 阅读:结合图 9.17、9.18 阅读教材 92 页文字,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水量数字,感受并理 解三江源地区海拔之高、水系之多,被称为“中华水塔” ,是我国巨大的蓄水池和河 流的输水管。 师问:请同学们阅读我国年降水分布图,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说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比 较少,那么三江源水塔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师讲: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 耸立;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结合教材的资料,我们知 道水源除了少量的降水还有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讨论:冰川、高山积雪和湖泊、沼泽是怎样发挥作用,使“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的。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并发言。 师结:温暖季节, “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集成江河的源流;湖泊 和沼泽是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 冬、春季节时候。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 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调蓄器。 (板书) 活动:教材 93 页活动:模拟科学考察、探究黄河源头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体验”地 理科学家是如何确定河流的源头同时从中受到地理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 教育。 转折: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水对我们的生命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江源作为三大河流的源头,我们必须要保护好三江源的环 境,保护水源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关系到下游的流域的 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课件: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课件: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共22张PPT)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421:53:3321:53Aug-2124-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1:53:3321:53:3321:53Tuesday, August 24, 202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具体内容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 湿地
地,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 河流
重难探究
探究点 三江源地区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保护?
【图解】
图9-2-2
【探究】 (1)据图甲,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冰川出现消退。冰川消退会导致河流源地 水源补给减少,中下游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河流沿岸生态环境恶化,生物 多样性减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
【答案】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总结】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及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草原 鼠害猖獗;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湖泊、湿地面 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生态难民逐 年增加
原因 自然 全球气候变暖 人为 过度放牧;偷捕乱猎;乱采滥挖
生态保 护工程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 恢复天然生态(退耕、休牧、禁猎、禁开矿)

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升级为三江源国家公园, 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材料二:2020年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 害,这是三峡大坝运行后最严重的洪灾。
材料三:“长江流域示意及部分景观图”(图9.2.4)。 图9.2.4
(1)三江源地区位于 青海 省南部, 长江 、黄河、澜 沧江发源于此。 (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 物的天堂。读“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9.2.2),完成 3~5题。
图9.2.2
3.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C )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4.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B )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 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大面积沼泽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三江源国家公园对外开放后,如果假期去游玩,下列注 意事项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C ) A.带防晒霜——日照强烈 B.带防寒衣物——海拔高,气温低 C.带雨伞雨衣——湿润多雨 D.带吸氧用具——空气稀薄,缺氧
7.右图中②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D )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土流失,草地沙化
C.过度放牧
D.冰川消退
生长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 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此完成8~9题。
8.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
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D )
(D) A.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C.过度采矿,植被破坏 D.工厂众多,废气污染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件
人教版·第九章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0 0
0 0
0 0
0 0
学习目标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 征。以三江源地区为例,说明该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三江源地形图,找出三江源地区位于哪个省,三江源 地区主要包括那几条主要河流。通过课堂探究,知道三江 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0 0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在阅读下表,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 流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源流
河流长 度/千米
河流特征
流域面 积/千米2
约古宗列曲 卡日曲
326.09 362.63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流 量为2.5米3/秒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 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终 年有水,流量为6.3米3/秒。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 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0源0 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
0
0
0 流,长江中下游会出现干旱灾害。
0
0 0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 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0
到哪里去找源头啊?
难道这片沼泽就 是河流的源头?
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 0 到图1片952所年示,的黄0 沼河泽河源地考,察水队域认较为大约,古确宗定列曲源为头黄究河竟正在源哪;里19很78困年科难学;考察 0
②不0 0同队季对节0古冰宗川列融曲化、卡的日地曲点等会源有流变进动行,了确考察定,河认流为源卡头日了曲比是较黄困河的难正。源。

八年级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课件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提示:河流是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 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沟 谷只是在降水时才有水流,状元成才路 不能称为间歇性特征的 河流。那么三江源状元成地才路 区河流的源头水,除了积雪融 化的水源外,还应当有较为稳定的水源补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 一。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 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 定。
3.如果你到三江源地区旅游,为 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你该怎么做?
解决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思考】
1.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 半干旱 地区。
2.这里降水并不丰 富,为什么有这 么多的河流发源 于这里?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夏季降水不是太多,但 是其他季节也存在其他降水形式,如降雪等。在 气温升高后,山上积雪和冰川消融,形成涓涓细 流,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思考:在气温较低时,江河源头的水从何而来?
D.禁止一切生产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 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返回目录
(3)从利弊两方面,简要评价采挖冬虫夏草对三江源地区发展的影响。 利: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弊:大量采挖冬虫夏草,会加重水土流失、使草地退化;破坏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返回目录
素养提升 中科院某研究员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孩子们的照片。这些孩子远在青
海三江源地区,他的手里拿的、身上挂的都是满满的塑料瓶串。这些塑料 瓶无人收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人们要背着垃圾走两至三天的路程, 才能集中处理。近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2019年10月24日,三江 源地区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建成投运。
返回目录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___最__高___、面积__最__大____的高原湿地,也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___最__集__中___的地区。保护好“中华水 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___生__存___和___发__展___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 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___生__态__环__境____和___社__会__经__济__发__展____。
返回目录
材料二 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图9-2-3)。
返回目录
(1)三江源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青__藏____地区,“三江”是 指__长__江__、__黄__河__、__澜__沧___江______。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适宜冬虫夏草生 长的自然条件。 海拔高,气温低,阳光充足。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课件

(1)根据图,长江发源于_唐__古__拉___山。“中华水塔”河 流丰水期在每年的___夏_____季。
(2)“三江源”位于我国___青__海___省,生活在该区的主 要少数民族是___藏__族___,A 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青__藏____ 铁路。
(3)“三江源”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 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5.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目前存在问题的是( D )
A.草地退化
B.水土流失
C.沼泽干涸
D.土地次生盐碱化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 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 25%、黄河水量的 49%、澜 沧江水量的 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 性集中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 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 6~7 题。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性为( D ) A.大量开发当地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可以增加牲畜放养量,提高牧民收入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改善生态环境,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
6.兴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B ) A.保护三江源地区的资源 B.维护三江源地区生态平衡 C.增加木材的蓄积量 D.禁止滥捕滥猎
6.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7.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 略和措施,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B )
典例分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描述的是东南亚中 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 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是我国重要的牧 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形成众多 湖泊与沼泽。故选 C。

人教人教(八下)地理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

人教人教(八下)地理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


6.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 发现了 关于宇 宙生命 的巨大 秘密。 业内人 士认为 ,该片 为盲人 开启了 科幻之 门,打 破了传 统电影 必须依 赖视觉 效果的 限制, 让盲人 也能感 受到科 幻的魅 力所在 。

7.写景抒情诗中常见的情感有对自然 美景、 田园风 光的喜 爱和留 恋,对 祖国大 好河山 的赞美 和热爱 ,漂泊 在外的 羁旅之 苦和思 乡之情 ,对闲 适隐逸 生活的 向往和 追求, 依依惜 别之情 ,爱国 忧国之 思。等 等。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8.我们要善于通过题目整体把握诗歌 内容, 并通过 对诗中 意象及 其特征 的分析 ,知人 论世, 以及诗 中表达 诗人情 感倾向 的语句 来深入 理解诗 歌内容 ,领会 诗人情 感,把 握诗歌 主题

9.诗的最后两句使用拟人的手法,把 作者对 朋友的 同情和 思念寄 托给明 月,希 望自己 能追随 友人到 贬谪的 偏远之 地,慰 藉朋友 的孤独 ,表达 了对友 人牵挂 之情。
原因可能有( B )
①降水量逐年减少 ②过度放牧 ③任意砍伐树木 ④鼠害肆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 的保护
位置:青海省南部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 “中华水塔”
存在问题
冰川逐年萎缩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设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识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2、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和沼泽在水源含蓄方面起到的作用。

3、理解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能够理解河流源头的确定原则。

2、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以及观看索南达杰的英雄事迹,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有着独特的高寒景观。

在独特的青藏地区当中有一个更为神秘的地区(视频)。

我们这节课就一同走进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

设计意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过渡:人们在认识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通常都是先猜想然后再去验证。

这里呢,有一位同学,她对神秘的三江源地区做出了一些她自己的猜想。

接下来就要请同学们来验证,她的猜想是真是假呢?活动一: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过渡: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那如果继续考察河流的源头该怎样寻找呢?我们现在就来开展一次模拟考察,同学们现在就是考察队成员,我们一同来寻找黄河源头。

请同学再根据发送到qq 群里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分析找出黄河源头,完成考察报告。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完成黄河探源,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掌握河流相关知识。

为下面学习打好基础。

过渡:那么我们通过模拟科学考察来探究黄河源头之后,如果现在你要带领一批新队员,考察我们家乡辽河的源头。

在这些方面中,你会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为什么呢?设计意图:联系家乡地理,体会学习地理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C.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故答案选A。

2.【答题】下列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关问题。

下列有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C.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D.三江是怒江、澜沧江、长江【答案】D【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指的哪三江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故A正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故B正确;近年来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故C正确,“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故本题答案选D。

3.【答题】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是()①过度放牧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逐年萎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因素。

【解答】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放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等,A 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逐年萎缩属于自然因素造成的,BCD错。

选A。

4.【答题】下面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A.长江源区B.黄河源区C.雅鲁藏布江源区D.澜沧江源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三江源的基础知识。

【解答】我国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源头地区、黄河源头地区、澜沧江源头地区,ABD对;雅鲁藏布江源头地区不是,C错。

选C。

5.【答题】读青藏地区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主要是藏族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

第九章青藏地区_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_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过度放牧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动 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严重。 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 沼泽不断萎缩,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 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 土”。图为黄河边的羊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
三江源地区:
•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 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保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 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 直接关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8:3 1:2108: 31:2108 :3112/ 11/2020 8:31:21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108:31: 2108:3 1Dec-20 11-Dec-20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危害严重
冰川退缩,湖泊、沼泽萎缩
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梳理归纳
黄河源 长江源 澜沧江
三江源
保护三江源
评价园地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__三_江__源____地区, 它位于我国的___青_海____省南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是江河之源
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位置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青海省南部, 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 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 黄河总水量的49%、 澜沧江总水量的15% 均来源于这里。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这里孕育着…… 藏羚羊.雪豹.黑颈鹤.野牦牛.黑鹳. 白唇鹿…… 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环境变迁
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环境变迁
1972年
2009年
冰川萎缩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逐年萎 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
约古宗 列曲
河流长 度/千米
河流特征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 流量为2.5米3/秒
流域面积/ 千米2
326.09 362.63
23宽约3米 、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 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米3/秒。
卡日曲。理由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 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 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可 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 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我 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严重退化,如长江中下游 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高 原 湿 地 三 江 源 地 区
解决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 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活动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同学讨论如下问题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 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有这样一片土地……
雄踞“世界屋脊”
这里 雪山连绵,冰川 高悬,冰塔耸立。
这里 湖泊星罗,沼泽密 布,小溪潺潺
这里 细草如毯,羽族 炫翎,蹄类竞骄
这里 孕育着藏羚羊、雪豹、 黑颈鹤、野牦牛、黑鹳、白唇 鹿……,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长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
黄河源头
江河之源
思考: 1.本区年降水量为…? 200-400mm 。 半干旱 地区。 2.从干湿状况看属于_______ 3.为什么这里成了众多江河发源地? 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雪山和冰川融水
(江河最初的水源)
中华水塔 湿地的调蓄作用
(湖泊、天然沼泽)
江河之源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1.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图9.19,找出 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江河的 源地
位臵: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是长江源区 黄河 、澜沧江源区、源区的总称,被誉 为“中华水塔”。 水源:雪山 和 冰川 的融水是三江源地区江河的 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区重要的 调蓄器。 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 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孕育 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5.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B)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破坏的人为原因可能 有( B ) ①降水量逐年减少 ②过度放牧 ③任意砍伐树木 ④鼠害肆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生活在图示地区的世界濒危动物是( C ) A.驯鹿 B.华南虎 C.藏羚羊 D.金丝猴 8.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有( C) ①防风固沙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提高木材产出量 ④保护 三江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适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D ) A.建水库 B.建梯田 C.跨流域调水 D.种草植树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3.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D )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雪山和冰川融水 4.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 的是( D ) A.珠江、长江、黑龙江 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冻土消融.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动 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严重。 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 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 竟在哪里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了比 较困难。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3.阅读表9.1,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 源头,并说明理由 源流
三江源地 生态危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 萎缩,湖泊和湿地逐年缩小甚至干涸; 区的保护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 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 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保护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_________ 三江源 地区,它位于 青海 省南部。 我国的________
•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 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其 中水土流失 草地沙化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 锐等减问题突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 三江源地区:
•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 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约古宗列曲
卡日曲
从众多的支流中确定黄河正源,应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找出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2.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 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 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科学考察 队对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