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要通过中外各方面对比分析巨变原因。

经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加深,也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阶段特征】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政治:西方列强从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向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过渡。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分别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和完全形成。

清政府从抵抗到彻底投降,成为列强工具,镇压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先后开展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思想: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历史时期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分期方法进行划分,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等。

以下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介绍。

1.古代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政治特征:古代时期以城邦制度为主,多个独立国家相互斗争、征战。

例如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等国家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代文明发展为强大的帝国,如古罗马帝国。

经济特征: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人们主要依靠种植谷物、养殖动物为生。

此外,各地还发展了一些贸易和手工业,网络的鴨货易物也逐渐形成。

文化特征:出现了些许有影响力的宗教,例如埃及的太阳神教和希腊的泛神论。

此时期表现出了一些哲学和历史著作,如古埃及墓地中的书写和希腊的哲学思想。

社会特征:社会结构分化明显,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阶层分化。

此外,此时期也出现了奴隶制度,而人口稀少且城市化较不发达。

2.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1453年)政治特征:中世纪时期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逐渐出现。

国王、贵族和教会的组织架构成为当时政治的主要体系,势力固化。

经济特征:封建经济成为经济的核心,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紧密。

此后,渐渐出现了城市经济,贸易和手工业建立起来,城市发展迅速。

文化特征:中世纪的主导宗教是基督教,教会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在宗教建筑、文学和艺术方面也有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如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特征:社会结构相当分化,上层为教士、贵族和国王,中层为农民和手工业人口,下层为奴隶和低下阶层。

父权制家庭模式也十分普遍。

3.近代时期(1453年-1789年)政治特征:此时期出现了绝对君主制国家,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

此外,一些民主制度也在此时期被提出,如英国的议会制度。

经济特征:工业革命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十分重要,机械化和工厂化的进程迅速发展。

农业革命也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一步步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 表现: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文化上: 思考: 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 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把中国近代史放在世界史中, 我们该如何建立因果关系?
二、19世纪60年代--1912年
3、思想文化上: (1)教育变革: 出现了新式学堂、留学生出国 思考:影响? (2)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①洋务派思想:“中体西用” 思考:本质目的? 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君主立宪 思考:特点? ③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思考:其实践的成果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局限性?
徘徊时期(1976~1978年)
政治: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实质是坚持左倾错误) 经济:徘徊中前进 文化: ①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教育: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底~现在)
• 政治 ①内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国 两制”方针;港澳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②外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经济: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 文化 ①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尖 端科技的发展; ③文学艺术:“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文化艺术奖项的设 置;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④教育: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立法;教育的全面 发展; ⑤体育: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一、1840年--19世纪60年代
2、经济上: (1)列强经济侵略: 特权、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2)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含义、影响)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历史年代阶段特征

历史年代阶段特征

古代中国1、先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阶段特征:先是指我国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汉文化作为先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流,出现融合的局面。

江南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阶段特征: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因素产生。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近代中国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高中历史各阶段简明特征_

高中历史各阶段简明特征_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私学兴起,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4、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5、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儒学在汉代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士人群体发展;佛教、道教传播,三教并立;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数、农、医药学地理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阶段特征:①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④经济重心南移,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12、经济: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格局打破时空限制,经济功能增强;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一、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人生的起点,这个阶段主要特征是依赖性和无语言能力。

婴儿需要依靠父母提供食物、保护和安全感。

他们通过哭泣、笑、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二、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人生中最快乐、无忧无虑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幼儿开始探索世界,通过玩耍、模仿和观察来学习和了解事物。

他们的语言能力逐渐提升,开始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人生中学习和发展最快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求知欲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儿童开始上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他们通过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

四、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人生中最具挑战和变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性格的发展。

青少年经历身体上的变化,开始产生异性意识和情感上的波动。

他们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身份,面临着选择学业和职业的重要决策。

五、成年期(18-40岁)成年期是人生中最为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和责任心的增强。

成年人经历教育和职业的培养,开始独立生活并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他们在事业和家庭中追求平衡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六、中年期(40-60岁)中年期是人生中转折和反思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成就感和自我认同的重塑。

中年人在事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他们可能面临职业发展的瓶颈和家庭变化的挑战,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目标。

七、老年期(60岁以上)老年期是人生中智慧和回顾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验的积累和身体的衰退。

老年人享受着退休生活,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并传承智慧给后辈。

他们可能面临身体健康的问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但依然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人生的发展阶段各有其主要特征,每个阶段都是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生发展阶段有哪些特征

人生发展阶段有哪些特征

人生发展阶段有哪些特征人生发展阶段是指人类在不同年龄段所经历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变化。

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本文将介绍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婴幼儿阶段婴幼儿阶段是指出生后到2岁左右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与环境进行交互,并通过各种经验来探索和认知世界。

他们的主要特征包括:1. 发展迅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躺卧到能坐起、爬行、行走等,同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增强。

2. 社会依赖性:婴幼儿在这个阶段对于照料者的依赖性很高,需要得到他人的爱护和关注。

幼儿阶段幼儿阶段是指2岁到6岁期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独立性,逐渐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他们的主要特征包括:1. 想象力丰富: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他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

2. 社交能力的发展:幼儿开始与同龄人进行互动和合作,与其他人建立起初步的社会关系。

儿童阶段儿童阶段是指6岁到12岁期间的时期,也被称为学龄前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掌握基本的学习和社交技能。

他们的主要特征包括:1. 认知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2. 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并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少年阶段青少年阶段是指12岁到18岁期间的时期,也被称为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心理和性格的巨大变化,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价值观念。

他们的主要特征包括:1. 身体和性别的变化:在青春期,青少年经历身体上的迅速发育,开始产生性征,同时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也有更多的认识。

2. 自我认同的形成: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成年阶段成年阶段是指18岁以后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为广泛的一个阶段。

阶段性特征总结

阶段性特征总结

高考历史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古代史阶段整合及特征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前)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 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

2、经济上: 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井田制;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农作物已具备。

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活动得到鼓励,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3、文化上: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形成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重农抑商的政策出台。

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商业繁荣。

3、文化: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石氏星表》;“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中国现代史时段特征

中国现代史时段特征

对外关系上:
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继续恶化。
思想科技和文化上:

1956年春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64 年原子弹、导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 岛素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阶段特征】
文革时期,个人崇拜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 践踏,“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由于周恩来、邓小 平的努力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交、科技领域获得重大 突破。
对外关系上: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 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991年加入APEC,2001年加入WTO,2001年成立“上 海合作组织”。

思想科技和文教上: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1977年底恢复高考, 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主要表现】
政治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并重建和完善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 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同时海峡两岸也打破了长期的 相互隔绝状态。

经济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农村和 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并逐 渐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1992年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21世纪),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思想科技和文化上: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 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 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双百方针受到 冲击和破坏,文学艺术及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 妨碍了科学文化正常发展。

阶段特征与时间节点

阶段特征与时间节点

四、1840—1870年 (一)世界总特征:
工业文明( “蒸汽时代”)的到来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经济 工业革命(18世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完成---机器大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 资本主义代议制发展—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本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世界: 中世纪欧洲黑暗统治---基督教神权统治 中外联系对比: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14—18世纪 中国明清(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特征: 农业文明(中华文明)走向衰落(并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西欧特征: 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政治 中国明清: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点---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维护封 建专制统治 国家大统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政迹 欧美:
七、20世纪70年代 (一)世界总特征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战略收缩 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 正常化。 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 (二)中国总特征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
中外联系对比: 中国改革与苏联改革、西欧社会改革 中苏美三国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1、经济 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 2、政治 (1)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中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发展阶段主要特征

发展阶段主要特征

发展阶段主要特征一、个人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个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阶段。

1.婴儿期:婴儿期是个体从出生到两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主要依赖父母或其它成年人的照顾和抚养,特点是身体发展迅速,生理需求是主要关注的重点。

2.幼儿期:幼儿期大约是个体两岁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学习言语和运动技能,探索和认知能力得到提升,社会性也开始显现。

3.学龄期:学龄期是指六至十二岁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上学,通过学习知识和社会技能来适应学校生活,个体思维和理解能力开始发展。

4.青少年期:青少年期从十三岁到十九岁左右。

在这一阶段,个体身体开始发生剧烈变化,心理和情感也显著变化,个体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和决策。

5.成年期:成年期从二十岁开始,到四十岁之前。

在这一阶段,个体通常形成稳定的职业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角色逐渐加强,个体社会认同感逐渐增强。

6.老年期:老年期从四十岁之后开始。

个体在老年期面临生理能力衰退和身体健康问题,但也有更多时间追求兴趣爱好和与家人朋友相处。

二、企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企业发展可以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

1.创业期:创业期是企业从成立到产品和市场验证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特点是灵活性和创新精神。

2.成长期:成长期是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增加营销渠道、开拓新市场、提升技术能力等,特点是追求规模经济和快速扩张。

3.成熟期:成熟期是企业达到市场饱和并稳定盈利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维持现有客户和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并寻找新的增长点,特点是稳定和创新并行。

4.衰退期:衰退期是企业市场份额减少或业绩下滑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竞争压力、技术滞后、管理问题等,特点是需要进行业务转型或合并重组。

三、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一、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较低水平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矿产资源以及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2. 劳动力素质低下: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

3. 科技创新能力弱: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4. 经济发展依赖外部资源: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资源的输入,对外部经济环境比较敏感。

二、次级阶段次级阶段是初级阶段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通常指的是经济开始转型和升级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化趋势明显: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开始加强,工业生产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劳动力素质提升: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开始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3. 经济结构调整:次级阶段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增加,农业比重逐渐减少。

4.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显现。

三、中级阶段中级阶段是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驱动型经济:中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始转向以创新为驱动,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升级:中级阶段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增加,传统产业比重减少。

3. 高素质人才储备:中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禀赋优势逐渐显现。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公元前8C—前221年)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横向世界史:古希腊城邦;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罗马共和国与《十二铜表法》宋元(北宋、南宋、元) 960--1368(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政治:多个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 北宋中央设二府三司(参知政事、枢密院)进一步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与转运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中书)省制经济:(农、手工、商)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打破坊市制、夜市、草市、瓦子、纸币等出现,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活跃;南宋时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形成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科技文化: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技术发展成熟并推动新航路开辟与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宋词、元曲、个性化书法、文人山水画、风俗画等。

*横向世界史:新航路开辟、重商主义、欧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明清1368 –1840(中华文明的彷徨时期)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清(雍正)设军机处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重农抑商,农耕文明发展到新高峰:农产品商品化,私营手工业在明中叶后成为主导;工商市镇兴起,大商帮出现,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王顾黄)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与经世致用的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现,个性化、市俗化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

科技: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前列;但未产生近代科学;《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对外关系: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横向世界史:西方社会的巨大转型,明清之际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晚清阶段特征1840-1912:政治: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四次侵华战争:鸦战、二鸦、甲午、八国;使中国陷入两半社会深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中国历史可以被分为九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

以下是对这九个阶段特征的详细解析:第一阶段:古代初期(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21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首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央政权,以初代皇帝为首的王朝,并建立了衍生的帝制体制。

农耕文明开始发展,人们通过农业和手工艺品的生产实现了初步的经济繁荣。

社会等级逐渐形成,开始出现贵族和平民的区别。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件是周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

第二阶段:帝国中期(公元前221年-公元618年)在此阶段,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个帝国的兴起和崩溃。

首先,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统一了整个中国。

随后,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帝位,并且延续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使其得以继续繁荣。

然而,汉朝后期出现了独裁统治和腐败,导致了民族起义和分裂。

在这个阶段的最后几个世纪,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几个短暂的王朝和帝国,如魏晋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第三阶段:中古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王朝和帝国。

隋朝和唐朝是中古时期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它们分别恢复了中央集权的帝制体制,并且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然而,唐朝后期的分裂和战乱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最后,在这个阶段,宋朝成功地恢复了中央集权,但由于北方的入侵和内部的腐败而丧失了对外界的控制。

最终,元朝建立了一个外族皇朝来统治中国。

第四阶段:帝国晚期(公元1279年-公元1644年)在这个阶段,元朝的外族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族群起义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了明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恢复了汉族统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重建国家。

明朝的繁荣时期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的辉煌,并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

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和外部威胁的增加,明朝渐渐的衰落了。

最终,明朝的统治被满洲人建立的清朝取代。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9世纪末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帝国主义的扩张性大大加强。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马关 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此后,帝国主义瓜 分中国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帝国主义发动了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逼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 资本输出、瓜分狂潮 完全沦为 ⑵经济上: 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急剧增长; 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 清政府为增加税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⑶中国人民的抗争: 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深,光绪帝 支持维新派进行“百日维新”。清政府开始政治上的“自救”运 动。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 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5-1898年, 领导戊戌变法运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尝试。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民主革命活动。 中国革命的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危机也引发了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义和团运动蓬勃兴 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 计划。 ⑷思想上: 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开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开国会、 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思想成为19世纪末中国社会思潮 的主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向西 方学习有“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 (开始于早期维 新派)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地球历史可以被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原始时代、古代、中世纪和现代。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事件,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原始时代(公元前5000万年-公元前3000年)原始时代是地球历史的最早时期,这个阶段发生在公元前5000万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

这是地球上生命开始出现的时代。

以下是原始时代的特征:1.1生命起源和进化:原始时代见证了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出现,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初级多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了地球上各种环境。

1.2地壳运动:原始时代地壳运动频繁,大陆板块的形成和分裂,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例如山脉和火山的形成。

1.3气候变化:原始时代的气候多样且频繁变化。

从地球上最早的冰期到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命的进化。

1.4人类的出现:在原始时代晚期,智人类的进化使得人类出现在地球上。

这标志着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2.古代(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是地球历史的第二个时期,该时期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76年之间。

这个时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以下是古代的特征:2.1农业革命:在古代早期,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从而实现了农业的定居生活,人们逐渐转变为农耕社会。

2.2城市文明的兴起:古代的时期也是城市文明的兴起时期。

城市的建立和组织使人口的增长和劳动专业化成为可能,形成了强大且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组织。

2.3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在古代中期和晚期,许多大型帝国涌现,如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方面达到了巅峰,但最终崩溃和衰落。

2.4文明间的交流:古代时期也是各大文明之间交流和影响的时期。

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通过贸易和传播知识。

3.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92年)中世纪是地球历史的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公元476年到公元1492年之间。

简述地球各阶段的特征

简述地球各阶段的特征

简述地球各阶段的特征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阶段和特征。

下面将简述地球各个阶段的特征。

1. 初生地球阶段初生地球阶段是指地球形成的早期时期,大约在46亿年前。

当时,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火球,表面温度极高,没有大气层和水。

地球表面的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形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批岩浆岩和火山岩。

在这一阶段,地球正处于形成的初期,还没有生命的存在。

2. 原始地球阶段原始地球阶段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数百万年内,约在45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下降,形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批水蒸气,逐渐形成了大气层。

地球表面的岩浆活动逐渐减弱,陆地开始形成。

此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命的存在,但是逐渐出现了一些有机分子的形成。

3. 古老地球阶段古老地球阶段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数亿年内,约在38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形成了早期的海洋和大气环境。

陆地上出现了最早的岩石和矿物质,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生物存在,如原始细菌和蓝藻等。

这些生物主要依靠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能量。

4. 古生代地球阶段古生代地球阶段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大约5亿年内,约在25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地球上的生命逐渐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如海藻、珊瑚、腕足动物等。

陆地上也开始出现了最早的陆生植物和昆虫。

地球的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为生物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5. 中生代地球阶段中生代地球阶段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大约2亿年内,约在2.5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地球上的生物进一步多样化,出现了恐龙、鱼类、哺乳动物等。

陆地上也出现了最早的鸟类和爬行动物。

地球的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氧气含量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变暖。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也发生了变化。

6. 新生代地球阶段新生代地球阶段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大约6千万年内,约在6500万年前。

在这一阶段,地球上的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现了现代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等。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其间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与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特点,下面将就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概要描述。

1.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8000年之前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时期,其特点是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经济主要以采集、打猎与渔猎为主,人们生活在小范围的部落社会中。

社会组织以血缘和部落亲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

2.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

人类开始驯养动植物,发展了农业,出现了专业的生产劳动和国家。

社会分工细化,等级分明,奴隶被剥夺自由,成为统治者的财产。

此时社会地位由出身和财富决定。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是典型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时期(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纪)封建社会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社会形态。

其特点是社会阶级关系严重封闭,农民成为封建领主的附庸,生产方式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

由于外部威胁的存在,城堡和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活动也有所发展。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国家有法兰西王国。

4.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公元15世纪至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以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形式为特征。

资本家通过劳动者的剥削获取利润,社会地位以财富和劳动分工为基础。

此时期的特点是技术革新、工厂系统的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和贸易。

英国、美国等是代表性国家。

5.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公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劳动者通过国家统一管理的方式参与生产,并享受相对平等的福利。

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代表。

6.当代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末至今)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方向。

通过了解历史各个时期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与评估当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重要社会转 型时期
• 在07—14年山东高考试题中,与中国史 的社会转型期相关的选择题占了三分之 一,材料题每年都会涉及,尤其是近两 年所占分量越来越大,2012年28题, 2013年28题所考内容均为中国近代转型 期。
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
明末清初(16~18世纪) 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 世纪初) 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 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六、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2、转型原因: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同时代的世界: 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4、相关主题 制度变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经济转型: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 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 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外交政策转变: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与之相关的山东高考试题(1)
(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 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五、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三、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具体表现: ②经济: 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洋务运 动失败; 新:列强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工业进一 步发展。 ③思想 文化: 旧: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新:西学东渐,各种进步思潮出现,由器物层面到制 度思想层面
1、具体表现: ③文化: “双百”方针重新确立;“科教兴国”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④外交上: 奉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活跃在地区性和世界 性的国际组织中。
⑤科技上: 以“载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 ⑥社会生活上: 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文明生活方式。
四、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
2、转型原因: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 3、同时代的世界: “冷战”两极格局形成;西方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和贸易体系形成。 4、相关主题: 制度变革:三大制度 一部宪法 经济转型: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 外交成就: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思想解放:马克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 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 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 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 (2009· 山东文综· 29)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 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 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 (2012•山东文综历史•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 运息 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与之相关的山东高考试题
(2010·山东文综·T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 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 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13 山东文综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 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 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 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2、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 发展。 3、同时代的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西方人文精神 出现。
4、相关主题: 制度变革: 宗法制 分封制 礼乐制 郡县制 经济转型: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经济、 初税亩等 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尤其是儒家思想
(2007·山东文综·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 成下列问题。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 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2008 山东文综 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 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 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013.山东文综 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2008· 山东文综· 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 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 (2013 山东文综 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 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 •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 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中国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1、具体表现: ①政治: 旧:诸侯争霸,国家分裂,宗法分封制瓦解,礼乐制崩溃; 新: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②经济: 旧:井田制瓦解; 新: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 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形成。 ③思想: 旧:“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④阶级: 旧:奴隶主贵族逐渐走向没落 新:“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2、同时代的西方: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资 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启蒙运动兴起,近代自然科 技。 3、相关主题: 制度变革: 废丞相 设内阁 设军机处 经济转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缓慢发展 思想解放:东西方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科技艺术:中西方科技、艺术作品的对比
与之相关的山东高考试题(5)
二、明末清初(16~18世纪)
总体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 进入衰落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 发展。
二、明末清初(16~18世纪)
1、具体表现: ①政治: 旧: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新:市民工商阶层兴起,但没有出现资产阶级 ②经济: 旧: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③思想: 旧: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文字狱)、理学统治禁锢思想; 新: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进步思潮; 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 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西方一些科学技术 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④外交: 旧: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四、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
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具体表现: ①政治: 新中国成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逐步确立 ②经济: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③文化: 毛泽东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 ④外交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1950年与苏联等17国建 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 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与之相关的山东高考试题(5)
• (2011· 山东文综· 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 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 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 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 材料一 史料 •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 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
三、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1、具体表现: ①政治: 外:西方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中国各个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封建帝制结束,向政治民主化迈进 地主:清政府统治腐朽;推行“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 共和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