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能感知的光谱范围,认识到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光。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分类2. 红外线的性质与应用3. 紫外线的性质与应用4. 光的传播与感知5. 实验探究:发现看不见的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应用。
2.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光的传播与感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3. 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看不见的光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分类,重点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应用。
3.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两种光线。
4.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看不见的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和光年概念。
2. 探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差异。
3. 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和现象,如折射、反射、衍射等。
七、光的感知1. 讲解人眼感知光的原理,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
2. 介绍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的颜色,以及颜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探讨光污染的现状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光污染。
八、光的应用1. 分析光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如照明、通信、医疗等。
2. 探讨光技术的发展,如激光、光纤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光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应用。
九、红外线的应用1. 深入了解红外线的特性,如波长、频率等。
2. 探讨红外线在军事、安防、遥感等领域的应用。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如红外线和紫外线。
2. 使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2. 红外线的特点和作用3. 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4.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5. 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作用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具体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现象。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红外线照相机、紫外线消毒等,引发学生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解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遥控器、太阳能热水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理解和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游戏: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如红外线热成像实验、紫外线荧光实验等。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现象,如红外线穿透实验、紫外线杀菌实验等。
3. 学生实践: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看不见的光教案

看不见的光教案看不见的光教案看不见的光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光谱: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等七种色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到的光有、,它们颜色(填有或没有)。
一、红外线3、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4、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而且物体的,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 ;3、红外线的几个重要应用:例1、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 (选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
二、紫外线4、紫外线处于光谱的位置是 ;5、紫外线的特点及几个重要应用:6、天然紫外线最重要的来源是: ;例2、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下列哪种光线造成的( )A.红外线B.紫外线C.射线D.r射线7、阅读科学世界:光的散射和雾灯例3、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_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课堂练习1、看不见的光中,靠近红光的是 ;靠近紫光的是。
2、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
3、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论证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B.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C.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D.红外线的另一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4、冬天,家中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它发出的光看起来是淡红色的,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可见的,那一部分红外线是淡红色的;C.这种取暖器既发出了红外线,又发出了可见光;D.这种取暖器只发出了红光,而没有发出红外线。
2.6 看不见的光导学习型教学案

2.6 看不见的光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6看不见的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看不见的光;2、知道以及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用途(重点)一、课前导学、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太阳的热量主要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
2、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3、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_线。
4、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是__________。
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5、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A、医学上的“B超”B、探照灯c、电视机遥控器D、手电筒6、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三、研讨解惑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作红外线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B、红外线遥感是利用了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的性质c、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波长长D、医用理疗灯发出的光线主要是紫外线8、关于紫外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有化学作用B、紫外线有荧光作用c、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D、紫外线可用于远距离摄影四、巩固应用9、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它不是光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及进行医疗等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发出红外线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0、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1、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2、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八年级物理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上学期

复备课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响尾蛇导
弹(红外线制导)、“非典”期间使用的红外线体温测试仪、红外线防盗装置、红外线遥感(探测地热、放射性矿藏)其他:感应水龙头、干手机、厕所的自动冲水器、红外线上网(接口)、遥控器
(三)紫外线
1、实验:红外线的外侧有红外线,紫光的外侧有没有某种不可见光呢?这种光是不是人们常说的紫外线呢?
(二)刚才在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
光叫红外线。
1、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太阳的热主要就以红外线的形式传
送到地球上)
2、红外线的应用: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
学生回答问题
根据课前的调查回答问题
按图进行实验
学生设计一个较好的实验
学生阅读书81页,回答问题
八年级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
教学难点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复备课
一、复习:
1、太阳光是不是最单纯的?它是由哪些颜色的光复合而成?
2、光具有的能量叫什么?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光能的存在,试举例。光能能转化为哪些能量?
二、引入:
1、将书本打开到80页,回答第四题。(红光)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教案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概念和特征;2.认识人眼看不见的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利用实验方法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教学重点:1.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特征;2.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教学准备:1.投影仪或电视机;2.黑色介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眼能见到哪些光线?它们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于人眼能否看见所有光线的认识。
3.引入新知,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种光线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
二、呈现与探究(20分钟)1.教师使用投影仪或电视机,将黑色介质放在电视机面前,调整屏幕为黑屏状态。
2.请学生观察黑色介质上是否有光线。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桌交流。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黑色介质上看不见光线?三、学习与实践(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内容为在黑暗环境下观察火柴燃烧的光线。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1支火柴和一个黑暗环境(例如在抽屉里面或是书桌下面)。
3.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注意观察火柴燃烧的现象及其光线的特点。
4.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以及结论,即人眼能看到的光并不包括所有光线。
5.教师进行实验现象的演示和解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人眼看不见的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例如红外线遥控器、激光雷达等。
2.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找到的应用案例,交流讨论并总结。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光线对于我们的眼睛不可见,但可以被仪器或设备探测到。
五、归纳与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眼看不见的光与可见光的特点及区别。
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展示自己对于人眼看不见光的认识和应用。
六、反思与评价(10分钟)1.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2.学生进行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对于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理解、实验的过程等。
初中八年级物理《看不见的光》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物理《看不见的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红外线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紫外线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红外线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紫外线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早晨的太阳并未出升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光的折射)2、阳光经过棱镜的分解后发现有哪些色光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光在生活中除了我们讲过的反射、折射及直线传播等方面的用途以外,有无别的用途?试着举举例子。
学生思考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回答。
一.光谱:同学们,我们知道光经过棱镜折射之后分解成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人们把按这个顺序排列的色光叫做光谱。
教师引导: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光是可见光,在红光之外还有看不见的红外线,紫光之外还有看不见的紫外线。
二.红外线及其用途:那么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首先我们看看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检测呢?如果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放在棱镜下让阳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计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也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看不见,这就是红外线。
那么他的用途都有哪些呢?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总结三.紫外线及其用途: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它有哪些用途呢?1.适当的紫外线照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2.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线灯杀菌。
3.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制作起到防伪作用。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五.板书设计第六节看不见的光1.光谱:2.红外线:(用途)3.紫外线:(用途)(危害)六.课后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光谱(2)红外线及用途(3)紫外线及应用。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类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光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类型: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
2. 各种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3. 生活中的光现象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和作用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各种光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看不见的光的好奇心。
2. 探究活动一:了解红外线1. 提问:什么是红外线?红外线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经验,了解红外线的相关知识。
3. 探究活动二:探索紫外线的秘密1. 提问:紫外线有什么特点?紫外线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了解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4. 探究活动三:无线电波的应用1. 提问:无线电波是什么?它在现代通信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通过资料查询,了解无线电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看不见的光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类型、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鼓励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各种光的图片、视频和动画,以直观展示光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 实验器材:如紫外线灯、红外线热像仪等,用于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的特性。
3. 资料库:提供相关科普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生查阅和引用。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范围,以及存在于我们周围但人眼看不见的其他光。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光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验器材:手电筒、红外线热像仪、紫外线检测仪等。
3. 练习题:有关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白天和一张夜晚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在白天看到物体,而在夜晚看不到?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眼看不见的光。
2. 新课导入:介绍可见光范围,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实例,如红外线热像仪在夜视仪和电视遥控器中的应用,紫外线在消毒灯和验钞机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5. 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如用红外线热像仪观察手的温度分布,用紫外线检测仪检测紫外线辐射等。
6. 知识巩固: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光的现象。
8. 课后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2)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探究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家庭作业。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红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2. 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3.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可见光以外的光。
2. 理论讲解: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实例。
3. 实验演示:进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思考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板书设计:板书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7. 作业设计:(1)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实例。
(2)请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应用实例有:电视遥控器、红外线热像仪等。
紫外线应用实例有:紫外线消毒、紫外线验钞机等。
(2)红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探测地球表面温度分布、观测恒星等。
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生物学实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光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1.1 红外线1.2 紫外线2. 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2.1 光的传播方式2.2 光的相互作用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现象的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特点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增强学生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现象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兴趣。
2. 探究红外线:介绍红外线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红外线的应用。
3. 探究紫外线:介绍紫外线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紫外线的应用。
4.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5. 光的相互作用:讲解光的相互作用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光的相互作用。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现象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图片、原理图等。
2. 实验器材:红外线和紫外线实验装置,以及其他相关实验材料。
3. 课外阅读材料: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案例。
八、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教学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兴趣。
2. 探究红外线:介绍红外线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红外线的应用。
3. 探究紫外线:介绍紫外线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紫外线的应用。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及反思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及反思教学项数详细内容一、教材分析《人眼看不见的光》是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以及透镜等知识后,本节课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光的认识范畴。
它主要介绍了红外线和紫外线这两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包括它们的发现历程、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了这些不可见光在现代科技、医疗、生活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不仅局限于常见的光学现象,更深入到人类感知之外的领域,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光学技术和其他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广泛应用的认知。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物理观念:- 建立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不可见光的物理观念,理解它们是光的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能量。
- 认识到不可见光与可见光一样,在物质相互作用和能量传递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形成完整的光的概念体系。
2.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发现实验、应用实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根据不可见光的特性对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进行科学预测和解释,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科学探究:- 了解科学家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辛,培养探究精神。
- 鼓励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探究红外线或紫外线的某些特性,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学习不可见光知识过程中尊重科学事实和实验数据。
- 使学生了解不可见光在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包括它们的热效应、化学效应、荧光效应等。
-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原理。
2. 教学难点:- 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与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根据特性开发出相应的应用。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中抽象出不可见光的原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能感知的光谱范围,认识到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具体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红外线灯、紫外线灯、荧光物质等。
2. 准备PPT课件,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否看到这两种光?”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 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讲解人眼能感知的光谱范围,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特点。
3. 实验演示: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光的特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紫外线的消毒作用等。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 教学内容:红外线的发现和应用紫外线的发现和应用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关系6.1 教学活动设计:利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展示不同物体的热辐射,让学生观察红外线的应用。
通过实验展示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让学生了解紫外线的特性。
分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七、教学评估与反馈:7.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概念的理解。
看不见的光物理教案及反思

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太阳光谱。
初步理解红外线及其特性。
初步理解紫外线及其特性通过观察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
通过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光谱及初步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
教学难点: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红外线,紫外线。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一导人提问用三棱镜将太阳光或白光分解为哪几种颜色的色光?它们属于可见光还是非可见光?二理解光谱出示光谱图,结合光谱图讲解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三红外线的相关知识定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能辐射能量的不可见光。
展示现代社会中人们应用红外线制造的产品。
它们应用了红外线哪些方面的特性?学生对教师展示的资料讨论、交流并和教师一起总结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越强红外线的特性:○1红外线热作用强。
○2红外线穿透水平比较强四学习紫外线的知识定义: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一种看不见的光展示图片资料,学生讨论、交流它们应用了紫外线的哪些特性?紫外线特性:杀菌和微生物、促动生理机能(维生素D的合成)、使荧光物质发光危害:过量的紫外线的照射对地球上的生物有害,甚至死亡。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保护大气层。
总结:少用或不用有氟利昂等物质的冰箱、空调。
五巩固练习,交流和小结物理教学反思陈明亮八年级物理对学生是一门新的课程,刚接触到这个门课时,学生往往有新鲜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兴趣上,或者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上,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一、多做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而这方面教学方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课堂更有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学校以有的条件,尽量多做实验。
初中物理《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物理《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受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
(2)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转换的方法去感觉看不见的物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
(2)通过介绍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红外线与紫外线是真实存在的。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导语二师:许多太阳伞商家、化妆品商家都宣传它的产品可预防紫外线。
那么,什么是紫外线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提示】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点拨】师: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如:红、绿、蓝等到色光,这些光称为可见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是:(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所以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会上升。
【小结归纳】(板书)1、红外线(1)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八上《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6)

课题二、人眼看不见的光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及相关科学知识在现代技术、社会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对不可见的红外线、紫外线,能通过它们可见的效应进行研究;能经历探究或验证红外线、紫外线存在的过程;学会查询资料,懂得收集获取信息、处理组织信息。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阅读和讨论它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树立关注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的过程;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实验准备三棱镜、光源、温度计〔将玻璃泡涂黑〕、纸币教学流程[课前复习]光源及举例;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光能及转化。
[新课引入]上节课所讲的色光都是肉眼可以看见的,称可见光,除此之外,还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光。
思考:既然不可见,怎么去研究呢?例:电线中是否有电——看电扇是否转动或电灯是否发亮。
说明只要有物质存在必然会出现相应的效应。
方法:对不可见物体可以通过观察其可见的效应来研究。
[新课学习]一、红外线现象: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
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做一做: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想一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分析:红光外侧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红光外侧有物体存在,它可以使其他物体温度升高。
结论1: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介绍: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为内能〕阅读教材P59 “生活物理社会〞红外线的应用师生小结3、应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诊断疾病、探测材料损伤、侦察敌情〕、响尾蛇导弹、红外夜视仪;感应水龙头、酒店用的干、自动冲水器、通过红外线上网、手提电脑的无线上网的红外线接口、电视机遥控器等。
二、紫外线提出问题: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的光呢?[这种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是提出问题、引发猜想常用的一种方法。
看不见的光教案范文

看不见的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3. 探究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光的传播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光的传播原理。
2.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难点:1. 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
2. 光的折射现象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折射现象。
2. 实验法:观察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2. 实验器材:激光笔、凸透镜、水杯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利用激光笔射向墙壁,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引导学生思考: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呢?Step 2:讲解光的传播原理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通过课件展示光的传播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
Step 3: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光的折射原理。
Step 4: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凸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际意义。
Step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折射现象,强调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光的传播原理,解释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2. 结合光的折射现象,解释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3. 搜集生活中利用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例子,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初中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范围以及看不见的光的分类。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可见光与看不见的光的分类及特点。
2.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具体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可见光与看不见的光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具体作用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分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可见光与看不见的光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具体作用和应用。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光的未知领域。
六、教学内容1. 探索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和衍射。
2. 探讨光的干涉和全息现象,理解光的波动性。
七、教学重点1. 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光的折射和衍射。
2. 光的干涉和全息现象,光的波动性。
八、教学难点1. 光的折射和衍射现象的数学描述。
2. 光的干涉和全息现象的物理原理。
九、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2. 使用数学工具解释光的折射和衍射的数学描述。
3. 通过实验和多媒体展示,讲解光的干涉和全息现象。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光的波动性。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2. 讲解: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并进行实验演示。
3. 解释:使用数学工具解释光的折射和衍射的数学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按此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1可见光: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2.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1红外线: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
2特点:1)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
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快速
测温仪,红外
线夜视仪,夜
摄机)
3)热效应(红外线烤箱)
4)穿透能力强(地址勘测,监视森林火灾,
预测风暴及寒
流)
5)可进行遥控(遥控器)
3紫外线: 在光谱上紫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4特性1)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2)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适当
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钙的吸收,但过量
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癌。
)
3)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____几种颜色的光。
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
2.光谱上,红光之外的是______,紫光之外的是______,这些光人眼都看不见。
3.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检测到的温度______,说明______。
4.任何物体都能辐射______。
红外线照射能使物体______上升,电视机利用红外线进行______。
5.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______,紫外线能杀死______,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______,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的。
6.将新版一百元人民币放到验钞机下,发现人民币上有许多处发出______,这是由于验钞机发出的光里有较强的______。
7.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______。
8.天然紫外线的最主要来源是______。
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够______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9.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
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10.验钞机能发出( )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烤箱主要是通过发出( )加热物体的。
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γ射线
11.生活中应用红外线的地方有哪些?
12.SARS流行期间,学校以及办公室、商店等公共场所,常用一种发出淡蓝色光的灯来杀菌消毒,是何原因?
1.红橙黄绿蓝靛紫;光谱2.红外线;紫外线3.上升;有能量辐射
4.红外线;温度,遥控5.维生素D;微生物;发光;有害的
6.荧光;紫外线7.加强8.太阳光;吸收大量紫外线9.B 10.A;B
11.加热食物的红外烤箱;测体温的红外快速测温仪等
12.这是消毒灯,能杀菌消毒。
发出淡蓝色光的灯能发出紫外线,还有少量的蓝光和紫光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
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
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
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
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
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
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
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
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
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课
一、选择题
1.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激光准直打隧道B.夏日浓密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阳光穿越整个大气层D.日食、月食
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电影的幕布
C.灯笼鱼D.北极星
3.图2-10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图2-10
4.生活中常说、常见的“海市蜃楼”、“水中的明月”和“运动员持枪瞄准”,顺次对应的物理现象是( )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5.如图2-11所示,用手电简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图2-11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6.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些,你建议他装( )
A.凸面镜B.平面镜C.凹面镜D.都一样7.下列关于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折射
8.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9.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结果是( )
A.黄色物体,呈现绿色B.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红色物体,呈现黑色D.任何物体,都呈现蓝色二、填空题
10.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11.蜡烛焰、太阳、月亮、彗星、钻石、乌黑发亮的头发、篝火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
12.打靶时要求三点一线,即缺口、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子弹才容易命中目标。
这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里______的原理。
1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则反射角等于______,入射角等于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______。
若将镜面转动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
14.在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______的缘故。
15.简易潜望镜是利用两块______制成的。
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的______、______像。
16.一根1m长的直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其影长是50cm。
与此同时,某旗杆的影长是1.6m。
则这旗杆的实际高度是______m。
1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______色,裙子呈______色。
三、作图题
18.在图2-12、图2-13中完成光路图,并用i表示入射角,用j表示反射角,用r表示折射角。
图2-12 图2-13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14中作出三角形ABC 的像。
图2-14
20.在图2-15中作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A点像的范围。
图2-15
四、简答题
21.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瞄准看到的是鱼的下方?
答: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______现象。
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在射向______时,在水面发生了______,使______光线______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______像,实际的鱼在像的下方。
22.人站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站在河边,在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这两个“影”相同吗?
请分析并解释。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6.B 7.A 8.D 9.B C
二、填空题
10.同一平面内;法线两侧;等于
11.月亮;钻石;乌黑发亮的头发
12.沿直线传播13.0;0;0;120°14.漫反射
15.平面镜;等大;虚16.3.2 17.蓝;黑
三、作图题
18~20题略
四、简答题
21.折射;水面;折射;折射;远离;虚
22.提示:阳光下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