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谏逐客书》

合集下载

《谏逐客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逐客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及作者李斯的身份和地位。

(2)掌握并运用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分析并解读文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并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和论证技巧。

(2)通过学习《谏逐客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及作者李斯的身份和地位。

2. 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分析并解读文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

2. 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和逻辑。

3. 对文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探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及作者李斯的身份和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并解读文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谏逐客书》。

2. 分析并总结文中的论证思路和逻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谏逐客书》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谏逐客书教学设计”3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谏逐客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秦时历史,弄清楚赢政逐客的原由。

学会顺情入机,动言中务,入情入理地从事实来劝说某人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文常见的文言知识。

学习秦汉散文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

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认证、正反论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结构:开宗明义→史实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归纳论证+得出结论。

课文的艺术特色:立场上,立论高远,切中根本:方法上,史实为据,利害对举:策略上,修辞得当,逐层推进:文彩上:气势奔放,极富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秦国丞相李斯名句: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垢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栗,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不愿安于现状。

他从观鼠所悟出的人生哲学,便是要善“自处”,作“仓中之鼠”。

基于此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欲西入秦时向荀卿告辞时说的一段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

”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是一脉相承的。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

这就是李斯的“老鼠哲学”一一“穷通所处”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秦王政十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所以此文是秦统―前的文章。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

谏逐客书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谏逐客书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设计思路】以《谏逐客书》单篇教学精讲为主,辅以单元主题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出《谏逐客书》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妻书》三者篇性特征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理解。

对于《谏逐客书》单篇教学精讲,以“谏”为课眼,通过“谁谏谁?为何谏?以何种方式谏?谏的效果如何?为何是这样的效果?”的课脉,引导学生总结出该文的行文结构与写作特色,即篇性特征。

同时,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归纳出“书”这一文类的类性特征。

【教材分析】《谏逐客书》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的第一篇课文,其后紧接着的是林觉民的《与妻书》。

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为演说词、公文、一般书信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文本,其人文主题为“抱负与使命”。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篇奏章,意在劝阻秦王收回《逐客令》的成命。

“客”是客卿,指当时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书”是古代臣子向帝王呈交的一种公文形式。

本文立意高深,始终围绕“跨海内、制诸侯”的宏图,开篇立论,随即反复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利害并举,雄辩有力,事理昭然。

【学情分析】对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三大类教学内容,高一学生已在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学习了新闻传媒类的文章,同时在本学期的第三单元也学习了知识性读物类的文章。

由此,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此单元社会交往类文章的学习既能够增加其对实用类文本的整体性感知,又能对其言语表达与逻辑思维的训练起到关键性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实用类文本的共性特征,也要注意此篇文本的个性特征。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与本单元教学目标、本课课后学习提示的相关内容,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点: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理清行文结构;2.了解并能运用文章中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和铺陈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说理论证的严密逻辑与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3.掌握“书”这一文类的实效性、针对性、论断性特征,学会运用比较思维来分析、归纳文本特征与文类特征,体会当时李斯与秦王的“抱负与使命”。

《谏逐客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谏逐客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谏逐客书》教案一、教案目标:1. 理解并分析《谏逐客书》的主题和意义;2. 分析并解释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案重点:1. 分析《谏逐客书》的主题和意义;2.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复印《谏逐客书》作为教材;2.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幅古代官员被逐出朝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逐客主题的思考;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逐客主题的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文本背景1. 介绍《谏逐客书》的作者杨凝式以及其创作背景;2. 解释《谏逐客书》的含义和主题。

步骤三:整体阅读和分析1. 学生阅读《谏逐客书》;2. 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整体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并总结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步骤四:修辞手法分析1. 分析《谏逐客书》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等;2. 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的效果和意义。

步骤五:阅读理解和讨论1.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谏逐客书》中的观点和意义;2. 学生自由讨论,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步骤六:写作训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写作,写一篇关于《谏逐客书》的读后感,并陈述个人观点;2.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讨论,评价对《谏逐客书》主题和意义的理解;2. 评价学生的修辞手法分析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讨论;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谏逐客书》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自己的议论文。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对逐客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谏逐客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教案一:理解谏逐客书的背景和内涵谏逐客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文体,它是指臣子对君主或者其他高官表达批评和忠告的信函。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谏逐客书既具有政治意义,又包含文学审美。

本教案将以《谏逐客书》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文体的背景和内涵。

篇章分析:1. 背景介绍(150字)- 在古代中国社会,对上奏疏通常受到限制,因此谏逐客书成为表达批评和忠告的重要方式之一。

- 谏逐客书的撰写一般由文人士大夫完成,其目的是要以己之言表达对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关切。

2. 《谏逐客书》的内涵(300字)- 《谏逐客书》这篇文本以"逐客兮何须晚”为开篇,直接表达谏逐客书的主题。

- 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对时政的担忧,寄托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 通过咏史典故的方式,巧妙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隐喻,强调对权力力量的忠告及其重要性。

教案二: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谏逐客书》文本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将理解写作者的表达意图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更好地传达信息。

篇章分析:1. 用字精确准确(200字)- 作者选用的字词意味深长,能准确地表达出对政治现象的批判和关切。

- 字词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构建了整个文本的审美效果和修辞手法。

2. 修辞手法的运用(400字)-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比如通过在文中对历史人物和故事的引用,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佐证。

教案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谏逐客书》文本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水平。

篇章分析:1. 分析作者观点(200字)- 学生应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分析作者在《谏逐客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和看法。

- 学生可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句子和段落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意义。

2. 辩证思维(400字)- 学生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思考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结合历史和现实背景,拓展自己的思维。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学科领域:中国古代文学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背景及意义;(2)让学生掌握《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谏逐客书》的结构和写作特点;(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谏逐客书》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勇于直言、忠诚敢谏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2)让学生掌握《谏逐客书》的写作特点和结构;(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谏逐客书》中的古代礼仪和用词;(2)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勇于直言、忠诚敢谏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及其地位;(2)介绍《谏逐客书》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谏逐客书》,理解大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生僻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析《谏逐客书》的结构和写作特点;(2)讨论《谏逐客书》中的观点和立场,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解释古代礼仪和用词;(2)分析《谏逐客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谏逐客书》中的重点句子;(2)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谏逐客书》中观点的理解和启示。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谏逐客书》的价值;(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研究《谏逐客书》;(3)鼓励学生勇于直言、忠诚敢谏,培养优秀品质。

《11.1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和教案(共四篇)

《11.1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和教案(共四篇)

《11.1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谏逐客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文言篇目,《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

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文章从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3.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重要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学习说理文写作中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注意作者的论辩思路。

文化传承与理解:作者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思想,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先秦散文已经有了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但是秦文还是接触得比较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题解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书---同“疏”、奏疏。

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

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二、历史背景(驱逐客卿的原因)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嬴政即位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李斯的地位;(2)能够分析并欣赏《谏逐客书》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3)能够解读并应用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谏逐客书》在战国策士说辞中的独特性;(3)通过仿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理性分析和表达;(3)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李斯的地位;2. 《谏逐客书》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3. 《谏逐客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谏逐客书》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2. 对文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3. 对文中观点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李斯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对文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注。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比分析《谏逐客书》在战国策士说辞中的独特性。

4.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分析并欣赏《谏逐客书》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解读并应用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5. 仿写练习: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谏逐客书》的理解;2. 完成仿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论证和表达能力;3. 预习下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李斯的地位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谏逐客书》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能力;3. 学生对《谏逐客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一等奖:谏逐客书教案】导语:谏逐客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篇挽词,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逐客悲切的思念之情。

本篇教案以谏逐客书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以下将介绍教案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和理解《红楼梦》中的谏逐客书的背景和内涵;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谏逐客书的背景和内涵;2. 谏逐客书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3. 谏逐客书的文学鉴赏和批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红楼梦》及其中的谏逐客书情节,引起学生对该诗的兴趣。

b. 分析课文的标题和内容,让学生猜测谏逐客书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 学习a. 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红楼梦》中的谏逐客书,并进行初步理解。

b. 分析谏逐客书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些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c. 分析谏逐客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比喻、象征、拟人等,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分析,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创作a.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由创作一篇类似谏逐客书的短文,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b. 学生交流和分享创作,互相欣赏和批评。

4. 整合与评价a.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b. 分享其他学生优秀的创作,鼓励学术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交流,评价他们对谏逐客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对诗歌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3. 结合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情况,综合评价其课堂表现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以谏逐客书为题材,进行其他形式的创作,如绘画、歌曲创作、戏剧表演等。

《谏逐客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逐客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谏逐客书》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谏逐客书》;(2)理解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典故的理解;(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谏逐客书》的作者韩愈及其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 讲解与讨论:讲解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论证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练习题答案:对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进行评分,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

2. 对比分析:将《谏逐客书》与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韩愈及其时代背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谏逐客书》。

(2)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3)分析《谏逐客书》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谏逐客书》。

(2)理解《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分析《谏逐客书》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句子结构和语法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孟子》等经典文言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导入新课《谏逐客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谏逐客书》,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谏逐客书》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谏逐客书》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谏逐客书》。

2. 分析《谏逐客书》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3. 结合《谏逐客书》的内容,思考李斯的思想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举例说明。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短文写作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4. 期中期末考试:结合考试结果,评估学生对《谏逐客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文言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谏逐客书》的背景、作者李斯及其文学地位;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辞藻华丽、论辩有力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谏逐客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2)分析并欣赏文中辞藻华丽、论辩有力的特点;(3)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及理解;(2)对文中论辩技巧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斯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谏逐客书》,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辞藻华丽、论辩有力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实例进行剖析;4.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生僻字词的释义,解析文中论辩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谏逐客书》;2. 参考资料:李斯的生平和作品赏析;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谏逐客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中辞藻华丽、论辩有力的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3. 学生对古代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4. 学生对传承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及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2. 根据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3.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七、课后作业2. 选择一篇古代散文进行阅读,下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3. 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谏逐客书》教案

大学语文《谏逐客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及其历史背景。

-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

- 理解并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如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句子的含义。

2.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

- 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文言句、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理解和使用。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李斯的谏言,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忠诚的情怀。

- 学习李斯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

2. 理解文章所用的靓谏方式,了解李斯让嬴政改变初衷所使用的攻心术。

三、教学难点1. 认识和理解生僻字、文言句、通假字、词类活用。

2. 理解课文所用的靓谏方式,了解李斯让嬴政改变初衷所使用的攻心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李斯其人及其在秦朝的地位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秦王要逐客?李斯为何要上书谏言?(二)课文讲解1. 第一段:分析李斯提出的中心论点,即“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 第二段:讲解李斯引用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论证客卿对秦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3. 第三段:分析李斯通过类比论证,指出逐客的错误。

4. 第四段:讲解李斯从国家利益出发,论述逐客的危害。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学生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文章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

2. 分析李斯的谏言对秦朝历史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直言进谏,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李斯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3. 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直言进谏”的议论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谏逐客书》,让学生了解了李斯的谏言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教案设计目标:1. 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和背景;2. 理解《谏逐客书》的主题和重要内容;3. 学习《谏逐客书》的文化意义和价值;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设计内容: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谏逐客书》的作者杨继盛,并简要说明他的背景与成就;2. 提问:你对“谏逐客书”一词有什么了解?请简要回答。

二、学习《谏逐客书》(40分钟)1. 学生跟读原文,理解文本表达的主要内容;2. 教师解读难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意义;3. 提问:《谏逐客书》中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态度?三、分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谏逐客书》中的某一段进行深入讨论;2.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话,并分析其具体意义和涵义;3.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小组陈述。

四、文化探究(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谏逐客书》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阐述《谏逐客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的启示;3. 学生讨论:你认为《谏逐客书》中的观点在当代社会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五、写作活动(3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谏逐客书》的主题和内容,撰写一篇读后感;2. 提示学生在读后感中体现对作者立场的理解、对文本的评价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出色发言进行肯定;2. 整理学生的学习笔记,强调核心观点和重要知识点;3. 展示学生的读后感,并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教案设计总结:本教案通过导入、学习、分组讨论、文化探究、写作活动和课堂总结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内容和文化意义,并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正确理解和分析文本,还能够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设计注重学生参与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教案概述:本教案的主题是“谏逐客书”,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名篇《谏逐客书》。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该篇文章的背景、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解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谏逐客书》的主题和写作意图3. 运用文学解读和批判思维分析《谏逐客书》中的语言、意象与隐喻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尝试撰写一封现代版本的“谏逐客书”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笔和纸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谏逐客书》的标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于逐客和谏言的思考,引导他们了解传统文学作品《谏逐客书》可能涉及的主题。

第二步:背景介绍(15分钟)1. 展示图片或图表,引导学生了解《谏逐客书》的背景,例如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

2. 给予学生一些补充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该篇文章与其时代的联系。

第三步:文本阅读(25分钟)1. 将《谏逐客书》的原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阅读。

2. 学生可以在纸上做笔记,标记他们认为重要的词汇、句子或段落。

3.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结构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

第四步:讨论与分析(30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对于《谏逐客书》的理解和观点,并将其中的问题或深思带回到整个班级。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意象与隐喻,并让他们解释这些修辞手法对于文章主题的贡献。

第五步:现代谏逐客书写作(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模拟《谏逐客书》的写作情境,撰写一封现代版本的“谏逐客书”。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其中发挥批判思维,对于某个社会现象或政策提出批评与建议。

3. 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手法来加强自己的观点表达,并提醒他们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与逻辑。

第六步:展示与反思(15分钟)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成果与整个班级分享,并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

《谏逐客书》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谏逐客书》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谏逐客书》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背景《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

后来,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次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觉察,要杀掉他。

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

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发展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实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承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赶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赶客卿。

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说明了驱赶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主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向来被人们所传诵。

二、分析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宏大奉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

接着,文章发展详细分析。

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

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

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地引伸和反诘。

又讲当初如果这四个君主回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国富民强。

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根抵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其透彻。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和背景;2. 掌握《谏逐客书》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谏逐客书》原文2. 教具:PPT、黑板、多媒体设备3. 学生:提前预习并准备好纸和笔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谏逐客书》的背景和作者杜甫。

2. 引导学生讨论杜甫的作品类型以及其创作风格。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谏逐客书》的内容,现在要进行阅读理解。

2. 教师将原文展示在PPT上,学生可以一起阅读。

3. 学生独立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步骤三:群体讨论(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问题进行互相讨论和分享。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谏逐客书》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步骤四:重要词汇讲解(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重要的词汇,例如“愁肠百结、伤心欲绝、呜呼噫嗟、边塞风云、蓬莱文章”等。

2. 教师给学生讲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步骤五:写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求根据《谏逐客书》的内容,写一篇有关离别与思乡的文章。

2. 学生可以参考杜甫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步骤六:展示与点评(1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并互相点评和讨论。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杜甫和《谏逐客书》的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谏逐客书》的现实意义和当代发展。

3. 组织学生进行唐诗选读分享,增强对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将讨论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读书笔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谏逐客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经典文学作品《谏逐客书》为核心内容,旨在通过深入学习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批判思维和写作能力。

教案将以阅读分析、讨论研究、写作创作等多种活动形式展开,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解读《谏逐客书》中蕴含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

二、教案目标1. 理解《谏逐客书》的内容和风格,了解宋代政治和文化背景;2. 掌握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表达和创作水平。

三、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引入和阅读分析1)导入:通过图片和音频材料,引发学生对《谏逐客书》的兴趣和好奇心;2)阅读分析:学生独立阅读《谏逐客书》,分析文中角色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表达特点。

2. 第二课时:讨论研究1)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对《谏逐客书》的理解和观点;2)提问引导: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中的意义、主题和形式等方面。

3.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1)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资料,介绍宋代政治和社会背景,提供相关历史知识;2)小组研究: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了解《谏逐客书》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对作品的影响。

4. 第四课时:写作创作1)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写作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撰写一篇感想文或议论文;2)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完成写作任务,并互相交流修改提升。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研究和写作创作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果。

评价标准:1. 阅读分析:准确理解文本,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意义等要素;2. 讨论研究: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独到见解,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他人观点;3. 写作创作:能够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表达清晰连贯的观点和论证逻辑;4. 学业参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材参考1. 王安石《谏逐客书》2. 《谏逐客书》电影或戏剧版本3. 历史文化资料、多媒体材料等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欣赏《谏逐客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
文学是七色彩虹,一道道美景,一种种精神,它洗涤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经典名篇-----《谏逐客书》
二、讲授新课板书课题《谏逐客书》
(一)题解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嬴政即位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暇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终于让他完成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难点:学习文章的构思与语言。提升文学艺术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应用:图片、剪报等
讨论法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
《谏逐客书》
1.作家、作品2.文体知识3.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示
(三)作家、作品
李斯(?~前208)中国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
4.层次段落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劝秦王不要驱逐客卿,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卿对秦国国家富强所做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用的产于别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为,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最终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文章从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5、写作特点论点鲜明。开门见山,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作业:
总结议论文的知识体系表
后记(经验、不足):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谏逐客书
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
一、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二、掌握本文的说理方法、铺陈手法等写作特点。
三、学习本文的构思与语言。提升文学艺术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的说理方法、铺陈手法等写作特点。
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书---同“疏”、奏疏。
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文。
(二)历史背景(驱逐客卿的原因)
重点环节
提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文学是精神,文学是美景,文学是交流。文学告诉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坚守岗位,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这就是文学的精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杨柳青青江水平……广袤大地,蒙古辽阔草原,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杏花小雨,杨柳微风的春天;三伏太阳,土地蒸腾的夏天;满树金黄,凉风习习;银装素裹,纷装玉砌的冬天。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是文学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