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的处置管理程序
样品管理程序全套
![样品管理程序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8235a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f.png)
样品管理程序全套1目的保证检测样品从接收到处置整个过程受到控制,防止样品混淆、变质、丢失或损坏。
2范围适用于送检样品和直接抽取样品的接收、制备、标识、流转、贮存、处置等环节。
3职责3.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登记、标识、流转、贮存、处置。
3.2检测组负责检测前样品制备养护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管理。
4程序、内容和要求4.1样品接收4.1.1样品接收人员详细记录送检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检测目的、检测项目、要求,抽样时间、地点、人员,工程项目、标段等信息。
4.1.2详细记录样品的数量、状态和外观等特性。
4.1.3确认无误后办理样品交接记录。
4.1.4当发现样品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须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可以接收样品。
若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则需报告技术负责人处理。
4.2样品的标识4.2.1样品接收人员在接受样品后要立即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
4.2.2样品编号规则:样品标识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样品编号:样品类型一年月日一流水号。
X—XXXXXX-XXX样品检验当日流水委托样品时的年月日号表示样品委托的类型大客户委托WZ ——仲裁委托样品ZC ——质量抽查样品 ZP 一一质量评价样品分析编号(密码号)由以下三部分组成:XXS--XXXX-X (X)样品检测的当月流水号委托样品时的年月号表示样品委托的类型委托仲样品委托的类型:W样品 一般委托样品WB分析样品的类型:YYS裁样品 一般委托样品YYZ质量评价样品ZC 质量抽查样品ZP公司内部(稀贵厂、冶炼厂、质计公司)等部门送样按各部门的编号规则所编号码作为分析编号。
4.2.3样品标识规则样品标识的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批号(需要时)、编号、待检、已检、合格、不合格、留样等。
样品在流转过程中标识可能会有变化,此时要注意保持样品流转前后的一致性。
标识不应粘在容易与盛装样品容器分离的部件上。
4.3样品制备和养护样品应按标准规范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制备和养护,实验室按照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建立操作室、养护室、养护箱。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精】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精】](https://img.taocdn.com/s3/m/90b76b8cee06eff9aff80729.png)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实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以保证原始标本在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过程中方法适当,原始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
2.范围:适用于科室所有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
3.职责:3.1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标本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3.2 检验人员负责各自检测标本的管理和标本采集手册的编制。
4.工作程序:4.1标本采集4.1.1 由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实验室成员编制各自实验室的标本采集手册,标本采集手册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标本收集容器;标本的类型;所需标本量。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4.1.2 质量管理小组对标本采集手册的内容进行审查,经科主任批准后,由医院计算机中心负责将标本采集手册添加入医院系统,以便标本采集部门和各临床科室随时参阅。
4.1.3质量管理小组每年对标本采集手册进行审查,如发现不合格内容可要求实验室负责人修改。
4.1.4检验标本包括从门急诊,住院部患者和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等处采集的标本,标本由有以下资格人员采集:注册护士、执业医生、检验技术人员。
4.1.5检验申请单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病床号、申请医生、申请检验项目、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标本类型、是否需优先处理。
4.2 标本的运输4.2.1 标本应放在有盖、内有固定架的标本运输箱中运输,盒外贴上生物危害的标识,标本和检验申请单分开放置。
4.2.2 若标本运输箱被标本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倾入标本运输箱内,浸泡30-60分钟,再用流水冲洗。
4.3住院部标本采集和运送程序4.3.1临床医生出具检验项目申请,急诊医嘱立即通知责任护士。
4.3.2当班护士写上检验标签条码并贴于标本容器上。
4.3.3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
4.3.4当班护士与标本运送人员当面清点标本数量,并在登记本上签名,由后者将标本送至相关检验部门签收。
样品管理程序
![样品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b36725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9.png)
样品管理程序1 目的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应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2 范围本程序用于本实验各类检测业务中检测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项的管理。
3 职责检测科样品管理员负责记录接收的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的贮存、流转、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科检验人员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1)收样室在受理客户委托检验时,负责对送检样品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应性进行验收,记录接收样品状态,并负责将样品及其资料传递到检验室。
(2)实验室样品管理员负责对各检验室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配合检测管理室对样品管理要素进行审核。
4 步骤4.1 样品的接收4。
1。
1委托样品的接收a。
收样员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查看样品状况(包装、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级等),并弄清楚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配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要求的检测,有些样品还应检查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可能造成样品的特性变异,并在《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和《样品核查单》上登记说明。
同时(特殊样品)应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试毕样品处理方式。
收样员应及时将样品及其资料、流转单传递到检验科。
b。
客户吉利啊的样品由收样员按a.条办理委托手续.收件人应负责与客户联络,并交一份委托单给客户。
c.样品传递到检验科后,样品管理员与检验员进行交接验收,查看样品状况是否与流转单填写的内容相符,对已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应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
4.1.2 抽样样品管理①抽样人随身带回或亲自押交样品a。
抽样人员到客户指定地点抽样或到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抽样前应领委托单或监督抽样单,抽样后将委托单或监督抽样单第三联给被抽检单位,作为领回样品的凭证,第四联给见证单位,带回第一联、第二联作为抽检及信息采集凭证。
实验室样品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实验室样品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cc2cc7a01f69e31433294d5.png)
德信诚培训网
实验室样品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样品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对抽样过程、样品贮存要求、及样品的交接、识别、制备、传递、贮存、检后处置保密与安全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以下工作:
1)样品的抽取
2)样品的交接和传递;
3)样品保管和检后处理;
4)样品的识别;
5)样品的制备;
6)样品的保密。
3 职责
3.1 样品管理员
1)做好样品及其附件的接收工作,并认真记录样品的状态特性;
2)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中保存样品;
3)维护和记录样品贮存的环境;
4)做好样品编号和粘贴样品状态标识;
5)做好样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和保密;
6)做好样品的盲样管理。
3.2 检测员
1)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样品制备;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检验前样品接收、处理程序
![检验前样品接收、处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485b27c16fc700aba68fc3b.png)
Z1 目的为规范管理和控制样品接收过程,保证原始样品的可追溯性,以及妥善保存,防止变质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合于原始样品的核收、登记、处理、保存等活动。
3 职责3.1 样品接收员负责接收、检查、登记原始样品。
3.2 样品接收员负责检验科各专业组检测项目原始样品的处理保存和内部转移。
3.3 各专业组负责检查、处理各自样品,并将样品保存在本组的冰箱中。
3.4 急诊标本白班由样品接收员接收,夜班由当班人员接收处理。
4 程序、内容和要求4.1 原始样品的核收4.1.1 急诊检验样品由各科室护士直接送达检验科登记,并录入Lis系统或由样品运送人员送检并填写 /JYK-JL-TY-27-04《急诊样品接收登记表》。
原始样品送达检验科时,样品接收员进行核收。
检查的内容包括原始样品标识、容器、抗凝剂、样品量、样品状态(如是否有凝块、溶血等)以及与申请表内容的一致性。
原始样品转移到各专业组后,各专业组再对样品进行检查核对。
4.1.2 以下情况属于不合格样品:4.1.2.1 样品标识不清或标识错误;4.1.2.2 使用的抗凝剂或采血管不正确;4.1.2.3 样品量少、严重溶血或脂血;4.1.2.4 样品类型不正确、与申请表内容不符、申请单内容不全、缺少申请单。
4.1.3 对于不合格样本,样品接收员或各专业组人员需采取以下措施:4.1.3.1 填写 /JYK-JL-TY-27-01《不合格样品记录表》网上退单录入检验科数据库同时电话通知临床,填写 /JYK-JL-TY-27-03《不合格标本通知单》, /JYK-JL-TY-27-06《不合格标本统计表》通知单返回临床将此信息传递给相关临床人员,以便及时处理;4.1.3.2 对非常规检验项目,需将检验申请表发回申请人,等待处理。
对原始样品加以不合格标记,保存在检验科;4.1.3.3 如果使用了不合格原始样品,则须在检验报告中说明其对检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原因给以进一步解释;4.2 原始样品的登记4.2.1 临床护士使用His系统对采集的原始样品进行登记、检验科样品接收员使用Lis系统对原始样品登记。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89b8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png)
样品管理制度
0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 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4度冰箱)(-20℃冰箱)、识别以及 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 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并做好样品的保密 与安全工作。
0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 置、识别等管理。
LOGO
HOME PAGE
ABOUT
SEE MORE
Part 02
样品管理流程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样品管理流程
1.样品的接收
样品的接收是整个样品检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 的一步。样品的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来完成。 当接收样品时,样品接收员需要和送样人一同对样品进 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再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 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确认 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详细填写好样品接收。
户说明输储存条件不符对检
测结果带来的影响。若客户
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
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六、样品存放时间 过久
如某些细菌检测,要求在采 样后8小时内开始。客户样品 采集至接收样品已到达或超 过规定时限,应向客户说明 超过时限后检测对检测结果 带来的影响。若客户坚持继 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 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LOGO
HOME PAGE
ABOUT
SEE MORE
Part 03
样品管理 注意事项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质量控制部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部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af5acd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2.png)
1.目的建立实验室样品管理规程,规范实验室样品的管理。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样品的接收、发放、处理等管理。
3.定义–不适用4.责任4.1 质量控制部样品收发人员严格遵守本规程。
4.2 质量控制部经理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4.3 质量监察工程师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5.参考文件5.1 2010年药品GMP实施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管理)5.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6.环境、健康和安全(EHS)–不适用7.试剂 / 试药–不适用8.设备 / 工具–不适用9.程序与方法9.1 样品的接收9.1.1 样品收发室是各类检验样品存放的场所,取样专员在完成取样后,按检验类型对样品进行分类,贴好标签后,交给收发室样品管理人员。
9.1.2 收发室样品管理人员在核实样品状态、标签与请验单的信息,无误后,接收样品入库,在《样品接收台帐》上填写相应的信息,按贮存条件将样品存放在样品库的相应区域。
样品收发人员在核实样品状态、标签与请验单的信息时,如发现有误时,有权拒收样品,并及时与取样人联系,应及时报告质量控制部经理或主管。
9.1.3 如实验室其他人员代接收样品的,应及时填写《样品接收台帐》,将接收的样品告知质量控制部经理或主管,并协助办理相应手续。
9.2 样品的发放9.2.1 质量控制部经理或主管根据样品检验项目,通知相关检验人员领取检验样品。
9.2.2 检验人员应向样品管理人员领取检验样品时,都应认真核对样品的品名、批号、领样数量等样品信息,并在《样品发放台帐》上做好相应的记录,对有疑问的样品,样品领取人有权拒领,并应及时向经理或主管汇报,由经理或主管与取样专员进行沟通处理。
9.2.3 样品被领取后,由相应的检验人员代为保管。
9.3 样品返还9.3.1 样品在被检测完成后,检验人员应将余样全部及时返还收样室,由收样室管理人员统一保存,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9.3.2 对于被检测样品的残样由检验部门存留,以备查检。
样品处置管理办法
![样品处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478e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6.png)
样品处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样品管理,规范样品处置程序,预防和减少风险,防止资产流失,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18号)、《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总局令15号)、《xx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计量质量已完成检验/检测的所有样品处置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样品处置管理职责计量业务部和质检业务部按专业类别负责已完成检验/检测的样品登记、保管、退还和提出处置建议方案;负责样品处置前的准备工作;负责样品处置所有环节的资料保存;资产设备部统一负责危化品、食品样品特殊处置和样品有偿处置的管理、组织、协调和结算工作。
办公室统一负责样品销毁处置的管理、组织、协调和结算工作;财务部负责对样品处置收入的管理以及支出费用票据的审核和支付工作。
党委办公室负责样品处置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调查、核实、处理工作;负责样品赠予备案工作。
第三章样品处置方式及程序第四条样品处置方式样品分为付费样品和未付费样品。
未付费样品除检验已损耗外,处置方式为退还。
如受检单位提出不需退样的,则按付费样品处置规定执行;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任务组织部门应当向受检单位说明情况,并协商解决;任务下达部门另有规定的,应按规定执行。
付费样品根据性状、用途其处置方式分为:销毁处置、危化品和食品样品特殊处置、有偿处置、其他方式。
根据产品类别,应当属销毁处置或有偿处置的样品具体分类详见附表1、附表2。
第五条样品退还检验/检测工作结束且留样期满后,业务部门将样品及时退还给企业。
退还样品时,业务部门须根据《检测委托合同书》、《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协议书》及业务系统信息,与客户核实样品数量、状态,办理退还手续。
第六条样品销毁处置销毁处置的样品包括: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检验样品和检验不合格的备用样品;失效、变质的样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样品(危化品除外);已经失去使用和回收利用价值的;其它依法应当予销毁的情形。
实验室检测样品管理程序
![实验室检测样品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a0df241284ac850ac0242ae.png)
1 目的对检测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或返还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中心各场所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或返还等各个工作环节。
3 职责3.1 收发员在受理客户委托时,负责对送检样品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验收,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并负责将样品及其资料传递到检测组。
3.2 检测人员对制备、测试、传送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并负责对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 检测组组长负责对样品的处理或清理申请进行审核。
3.4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最终样品的处理或清理。
4 工作程序4.1 样品的接收4.1.1收发员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要求,查看样品状态(包装、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资料的完整性,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有些样品还应检查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制备的要求和检毕样品处理方式,并在《检测委托单》上登记说明。
4.1.2收发员及时对样品进行编号(样品编号由“JMJC-年月日(如190101代表2019年1月1日)- 流水号(三位数,如:001、002)4.1.3 收发员将样品及第二联委托单传递到检测部门,检测人员在进行交接验收时,应查看样品状态是否与检验业务和委托单填写的内容相符,对以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应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并在《检测信息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4.1.4当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当样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求的检测规定得不够详尽时,收发员应在开始工作之前问询客户,以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并记录下询问的内容。
4.1.5 如发现样品偏离检测方法要求或规定,应告知客户,如客户知道偏离规定仍要求进行检测时,应在委托单中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并注明偏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同时通知检测所要在报告中作出免责声明。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8591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a.png)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样品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一、样品接受
1.实验室应该设立专门的样品接受台,接受实验室成员或外部客户提供的样品。
2.所有送样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填写送样单,并注明样品的名称、数量、来源、性质等信息。
接受样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核对送样单的信息,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样品处理
1.实验室应该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处理。
2.样品的处理应该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三、样品存储
1.样品在处理完后,应该按照其特性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存储样品的区域应该标注清楚,以便实验室成员快速找到所需的样品。
3.实验室应该建立样品库,对样品进行统一管理、保存和查询。
四、样品分配
1.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样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
2.分配样品的人员应该经过合格的培训和授权,以确保分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样品报告
1.样品处理和测试后,实验室应该及时向客户提交报告。
2.报告中应该包括样品的性质、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测试结论等内容。
六、样品处置
1.在样品处理和测试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实验室应该按照环保要求处理这些废弃物。
2.对于已经测试完毕的样品,实验室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以上是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实验室成员应该熟悉这些规则和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ISO17025 2017检测物品的处置和管理程序
![ISO17025 2017检测物品的处置和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d178f1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0.png)
1.0目的:为保证检测物品妥善保存、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始终处于真实状态, 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客户送检物品的接收、识别、流转、贮存、处置、保密等。
3.0职责:3.1样品管理员:3.1.1做好检测物品、附件和资料的接收并记录其状态;;3.1.2做好检测物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
3.2检测员:3.2.1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样品检测;3.2.2对在检物品进行管理,维护和记录检测物品贮存的环境;3.2.3按照客户的要求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保存检测物品;3.2.4做好检测物品编号和粘贴检测物品状态标识;3.3技术负责人:3.3.1必要时对检测物品进行确认;3.3.2对检测物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进行监督检查;3.3.3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检测物品的标识4.1.1技术负责人负责建立编号规则,对送检物品进行唯一性标识;样品的标识包括样品名称、检测项目编号、样品编号、群组细分和检测状态,在接受委托时由行政管理员按规定填上样品标签、样品编号,并在“待检”栏后打钩。
样品编号规则:Y年月日-序列号,如Y20180801-001。
4.1.2样品管理员对检测物品实施识别管理。
检测物品的识别管理系统由检测物品的编号和检测物品所处状态标识组成。
即:检测物品编号+待检/在检/已检/留样/退样状态。
4.1.3在与客户完成了检测物品交接后,样品管理员应在检测物品标签“待检”上划√;检测员领取物品后,对其进行等温等分拣工作,等温好的物品需要摆放在检测对其标注“在检”状态标识;物品回库后,由样品管理员标注“已检”状态标识。
如物品需要留存,则标注“留样”状态标识。
4.1.4样品的标识在检测过程或样品标识的转移过程中,检测人员要确保整个检测期间保留标识的内容。
4.1.5样品的标识材质确定为不干胶铜板纸,耐温等级为150℃,产品验收按LOP-206-18《外部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服务》。
4.2检测物品的交接和传递4.2.1样品管理员应对检测物品的状态、数量、附件、资料、贮存和保密要求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
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
![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7c58d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0.png)
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检验样品的管理,确保受检样品的安全性、真实性、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机构检测业务中所有受检试样的管理。
3.职责:3.1样品部负责受检样品的接收、登记、编号、返还。
3.2样品部负责样品的验收、保管、清理和贮存。
4.程序:4.1样品的接收样品部接收受检单位或委托人提交的已经过验收的受检样品,按要求填写检验任务委托书并按试样类型登记编号。
4.1.1市场部遵照省局下达任务开展工作。
编写《实施方案》报领导批准后执行。
4.1.2抽样方式:由市场部两名人员,持省局文件和有效证件在柜台现场抽样。
同类产品随机抽取1—2件。
样品抽取后,立即以妥善方式进行封样,贴上加盖公章的封条。
4.1.3认真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填写完毕后,必须由抽样人和被抽样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签字,并加盖公章。
特殊情况下,双方签字确认即可。
4∙1.4样品原则上应由抽样人携带回单位。
被抽样企业要求自行送达的,抽样人应明确告知送达地点及送达时间。
4.1.5对于拒检企业。
抽样人应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并由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和抽样人共同确认,并及时上报省局。
4.1.6抽样人返回单位后,应及时将样品送交综合部,完成交接手续。
4.2样品的识别4.2.1样品的识别包括样品唯一性识别和样品的状态识别。
委托样品编号:XX******(日月年)-***(批号)-***(样品号)例如:XX080713-100-OOl抽样样品编号:XX**(地区)***(批号)一***(样品号)例如:XXBJ(北京)100—0014.2.2样品的唯一识别号应牢固永久地贴在样品的包装代±;样品根据所处的不同检验状态,分别由“待检”、“检毕”标签识别。
4.2.3检验人员应根据样品所处的不同检验状态做好检验状态标签的转移工作,并要保持清晰的样品唯一识别号,确保样品在流转、贮存等过程及任何时候都不发生混淆,以保持样品识别的唯一性,保证必要时可追溯。
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制度
![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0938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2.png)
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检测样品的处置管理,维护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护检测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检测样品处置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检测机构、医疗机构等。
第三条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检测样品的处置符合规定。
第四条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检测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五条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应在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确保检测样品的安全和完整,做到不损坏、不泄露、不混淆、不错位。
第六条检测样品处置管理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样品及检测结果进行正确处理,杜绝违规操作和不当处理。
第二章检测样品的接收与登记第七条对于接收的检测样品,应进行签收登记,并在登记簿上标明样品名称、编号、来源、数量、性状、存储条件等信息。
第八条检测样品的接收人员应当对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第九条对于需分样检测的样品,应按程序进行分样,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分样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条对于检测样品的传递、存储和使用,应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台账,对样品的去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检测样品的处理与保存第十一条对于检测结束后的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销毁、归还、存储等。
第十二条对于需要保存的样品,应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存储,保证样品的安全和完整,避免样品的损坏和变质。
第十三条对于需销毁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销毁证明、销毁记录等。
第十四条对于需归还的样品,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归还,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和记录。
第十五条对于样品的存储,应注意存储条件和有效期的管理,确保存储的样品符合要求,并做好相应的监控和记录。
检测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文件
![检测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0bd1e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a.png)
1 目的:保证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在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流转、清理或返还过程予以控制和记录,不发生丢失和混淆。
2 范围: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流转、清理或返还等过程的管理,以及安全保密。
3 职责3.1样品接收员(1)负责中心检测样品及其资料的接收和登记,记录检测样品的状态特性等信息;(2)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样品;(3)负责组织对检测样品的唯一性编号和检测状态标识(在检、已检、留样);(4)监督样品在检测组期间的流转、保管和检后处理等。
(5)有权制止一切有违样品安全与保密的行为。
3.2各检测组的样品管理员(1)负责本检测组检测样品及其资料的接收和登记,记录检测样品的状态特性等信息;(2)对有贮存条件要求的样品,维护和记录其贮存条件;(3)负责在检样品的安全保管,作好样品的流转交接手续;(4)维护样品唯一性编号和检测状态标识,按合同要求处理和贮存样品,保证在检样品不发生损坏、丢失与混淆。
(5)对有保密要求的样品,每个工作日结束后,负责交样品接收员保管。
(6)检测结束后,及时将剩余样品整理好并按要求贮存。
(7)有权制止一切有违样品安全与保密的行为。
3.2检测人员(1)严格按照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等开展检测样品的制备和检测作业;(2)保证在检样品不发生损坏、丢失和混淆。
(3)协助样品保管员作好样品的保密工作。
3.3技术主管职责(1)必要时,组织对检测样品进行确认;(2)对检测样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3.4技术主管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 程序4.1检测样品的编号规则:(1)样品接收员或检测组样品保管员对接收的样品进行唯一性编号,其编号由S-Y(或E/W)XXXX-ZZZ(-z~z)组成。
其中:S代表样品;Y/E/W为检测组代号,Y为有机分析检测组代号,E为二恶英检测组代号,W为化学分析检测组代号;XXXX为年号缩写与月份;ZZZ为样品接收的序列编号即检测组组内当月唯一性编号。
CNAS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
![CNAS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7d9ba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d.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确保样品在进入公司及随后的检验检测活动中的完整性以及公司与客户利益所需的全部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入公司控制范围的所有检验检测样品的管理。
3职责公司负责样品的接收和处理。
检验检测过程中和报废处理前的样品管理由试验室负责。
公司负责报废样品的处理。
4工作程序4.1样品的接收4.1.1样品到达公司后,由综合部管理人员和样品管理员对照抽样单(或送样单或类似文件)检查样品的符合性和完整性,填写“样品验收交接单”,并作好样品的状态记录,签字确认。
4.1.2当发现样品不符或有损坏,接收人应向送样人当面提出,做好记录并协商处理办法;当送样方式是托运时,综合部应将验收情况通知委托方。
4.2样品的标识4.2.1样品管理员应在每具样品上作唯一性标识,包括检验检测任务单编号再标以样品的序号。
4.2.2根据受检产品性质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在检验检测过程中若没有样品检验检测状态标识,会造成漏检、重复检验检测等影响检验结果正确性时,应有样品检验检测状态标识。
4.2.3检验检测状态标识应能明确区分待检样品和已检样品。
可采用下面的方法或其它有效的方法来区分。
a)规定待检样品和已检样品的不同放置区。
公司规定待检样品区、已检样品区。
在划定的区域内给以“待检样品”或“已检样品”标识牌,放置相应样品:b)使用有待检样品和已检样品标牌的盛器放置相应样品;c)在样品上贴“待检”或“已检”标识,区分待检或已检状态。
4.3样品的贮存4.3.1建立入库“样品收发帐册”。
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企业、入库时间、取放及处理情况。
4.3.2入库样品应经样品管理员检验检测并符合检验检测要求。
否则另行放置。
4.3.3样品库应设置样品架,样品分类、分架贮存。
4.3.4样品库应符合干燥、防潮、防火、防盗、清洁的要求。
有特殊环境要求的样品贮存在符合特殊要求的环境中。
当有要求时,样品管理员或相关人员应维持、监控并记录这些环境条件。
实验室检测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
![实验室检测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bcbf5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0.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范对样品的接收、标识、流转(运输)、储存、保护保留和清理的管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0范围适用于本所开展各项检测业务中所涉及的样品管理工作。
3.0职责3.1质量负责人3.1.1负责对样品的监督管理工作;3.1.2组织监督员监督样品管理的实施。
3.2样品管理员3.2.1负责样品的接收、初验分发、标识、录入等项工作;3.2.2负责样品的内部验收、流转(运输)、存储、保护及处理的管理。
3.3检测组3.3.1负责检测过程中样品及标识的保护和清理工作。
4.0工作程序4.1样品的接收4.1.1样品由样品管理员统一接收,其他人不得直接受理检测样品;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验需求,查看样品状态(包装、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所需求的检验。
同时应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检验完毕后样品处理方式。
4.1.2样品管理员根据委托要求,查验样品状况,包括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
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确认样品和相关资料满足要求后,记入《样品台帐》。
4.1.3当样品与检测委托单内容不相符、委托方要求不明确或不详尽、对样品是否适合要求持有疑问时,样品管理员应及时向委托方提出,取得明确的说明,并记录、签字确认。
4.1.4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等规定要求的样品应退还委托方,不予接收。
特殊情况下,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客户委托要求偏离检测方法正常条件的评审,并要求委托方出具书面意见,在不影响检测质量前提下,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2样品的标识4.2.1样品管理员负责对各种样品统一编号,填写《样品流转卡》放入其包装内随样品流转,并加贴《样品标识卡》,样品编号应具有唯一性和标识卡应表明其不同的检测状态,确保样品的可追溯并防止混淆。
4.2.1.1唯一性标识由样品编号构成,样品编号为2022-7-01表示为2022年度7月份的第一个样品4.2.1.2状态标识分别为“待检”、“在检”、“已检”、“留样”。
ISO17025:2017样品处置程序
![ISO17025:2017样品处置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37c304983c4bb4cf6ecd148.png)
密级SECRECY:版次ISSUE:代替SUPERSEDE:符合ISO/IEC17025:2017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 文件编号样品处置程序(共 7 页)此处可填写实验室名称此处可填写实验室英文名称发文单位 DESIGN DEPARTMENT:编制 PREPARE:审校 CHECK:审定 EXAMINE:标审STANDARD:批准APPROVAL:样品处置程序1 目的规范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及返还检测或校准物品的程序,保护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完整性以及实验室与客户利益。
2 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客户送检、送校、请托试验样品的收发管理。
3 引用文件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4 术语无5 要求5.1样品收发人员负责被测样品的接收、初验、标识、内部流转交接、保存和发放工作,并负责维护收发室的良好环境,记录其环境条件。
5.2 各专业人员负责被测样品在本实验室期间的安全以及检测、校准状态的标识管理,负责检测后样品的保存。
5.3 质量负责人及管理室对被测样品的安全和保密进行监督管理。
6 程序6.1 被测样品的接收6.1.1 样品接收人员在受理被测样品时,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填写“校准/检测委托合同单”对被测样品的状态、附件、资料、客户要求等进行详细记录。
6.1.2 在被测样品的交接过程中,询问客户对被测样品及技术资料的贮存和保密要求,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由客户在“校准/检测委托合同单”中详细注明要求。
6.1.3对有保密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军工产品,样品进行单独存放,从接收、检测、校准、运转等的处置全过程应遵守国防科技工业有关规定。
样品的保密要求在合同书中注明,样品和资料专人接收。
如有泄密,要及时通知保密部门,并对有关责任人按保密法有关规定处罚。
6.1.4 客户要求加急的被测样品(要求小于3个工作日),向客户说明附加费用,收发人员在“校准/检测委托合同单”的相关栏目注明。
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5acc9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
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本公司的项目检测的特殊性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工作中样品的抽样、接收、流转、识别、检测等项管理。
3 职责
3.1综合部业务受理员负责对委托检测业务的受理。
3.2检测部负责样品的有效性确认、样品唯一性标识、移交和检测。
3.3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测样品情况进行监督。
4 检测样品的有效性确认
4.1 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是否适合于检测。
4.2 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有关规定和委托方检测要求的问题。
4.3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样品是否存在异常等。
4.4 检测部检测人员必须在样品有效性得到确认并由客户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检测。
5 样品识别
检测人员每检测完毕一处样品,在样品上做好适当的记号作为标识,或在图纸上作相应的记号,以免发生混淆,记号的方法应被受检方接受又能识别。
6 样品的防护
6.1检测人员应注意作好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防护工作,防止样品非预期的损坏。
样品如遇意外损坏,按《检测过程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控制程序》
执行。
6.2如果由于检测方法所限必须对样品进行破坏,应通知受检方并征得同意。
6.3 应采取措施、执行有关保密程序规定,为客户样品的相关信息保密。
7 引用文件
QP-13-2016 合同评审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样品的处置管理程序
1.目的
使检测/试验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管得到有效的控制。
2.适应范围
适用于所有检测/试验样品。
3.职责
3.1计划编制员负责检测/试验样品的接收。
3.2检测/试验人员负责检测/试验样品的存储、保管、运输、处置及期间的保护。
3.3检测/试验人员负责样品标识。
3.4技术负责人负责将委托人未取的检测/试验后的样品递交给制造工程部。
4.方法
4.1对检测/试验样品的运输、保护必须做到:
4.1.1选择合格的搬运工具,样品应有合理包装并有明确标识。
4.1.2搬运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文明搬运、小心谨慎,严禁乱抛乱扔,防止跌落等现象;
4.1.3在搬运过程中确保样品标识不损坏、不丢弃;
4.1.4对有温度要求的样品,应确保设施和环境要求符合规范。
4.1.5在搬运过程中如发现样品受到损坏、受潮、挤压变形等可能影响检测/试验结果的,应立即通知技术负责人。
4.2检测/试验的样品的接受:
4.2.1计划编制员在接收检测/试验样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
对检测/试验方法中所规定条件的偏离,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试验存有疑问,或当样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求的检测/试验规定得不够详尽时,检测/试验人员必须向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在试验之前询问顾客,得到进一步说明,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2.2检测中心在接受样品后,检测/试验人员及时对样品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委托单号、样品型号。
4.3检测/试验的样品处置:
试验前―――样品在做试验应放在“待试验”区域内。
试验中―――有样品号标签,样品每进行一项试验须在样品标签上记
录下试验名称,并在试验区域内进行。
试验后―――样品应做好标识,并放在“试验完毕”试验区域。
4.4样品的存储、保管/弃置要做到:
4.4.1检测/试验的样品只能出现在样品库和实验室;
4.4.2样品存储点的环境要求要与样品的环境要求一致;
4.4.3计划编制员及检测/试验人员必须对要检测/试验样品的图号、规格、名称、数量、要求等确认后方可接收;
4.4.4保持样品架样品摆放整齐、通道畅通,便于搬运;
4.4.5对样品进行标识,以避免与其他样品发生混淆。
4.4.6委托人要求返还的检测/试验后的样品,应及时返还给委托人,委托人对检测/试验后的样品的处理不做要求的,由技术负责人提交给制造工程部,由制造工程部对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