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决方法,并适当拓展,初步学会把分数问题转化成比例问题。
2、提高学生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能力及比和比例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解题策略意识。
3、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纵横练习,明确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在全册知识中的位置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的变式练习及与分数问题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1、出示问题1,学生口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
2、出示问题2,引导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动笔计算解决问题。
为什么这样分配,合理吗?总结:生活多像这样按比例分配例子很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是非常实用、合理的分配方式。
3、揭题:本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基本题部分。
思考: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一般有哪些条件?2、解决这类问题时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后汇报。
教师板书:用具体的数量除以相应的分数等于每份是多少练习1:找出下列问题中具体数量相应的份数是多少?学生独立读题后回答,并口算每题的每份是多少?每人选择2题独立完成。
练习2:独立完成。
练习3:在实际问题中还有些条件是隐含的,比如这样的问题。
(三角形)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如有学生不计算直接举手,可以允许阐述原因及方法。
练习4:还有这样的问题。
学生读题,说一说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问题?独立计算。
像这样的题目你还见过吗?说说看。
三、拓展转化练习。
1、比和分数的相互转化。
2、既然我们能够把比和分数相互转化,那么能不能把分数问题转化成比例问题解决呢?3、练习1:先说说题目的分数可以转化成什么比然后再练习4、思考题四、本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列出比例式,并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
2. 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其中小明的邮票是小华的邮票的两倍,请问小明和小华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例题:甲、乙两人共收集了40个邮票,其中甲的邮票是乙的邮票的三倍,请问甲和乙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甲的邮票数 / 乙的邮票数 = 3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甲的邮票数 = 40 ×(3 / 4) = 30,乙的邮票数= 40 × (1 / 4) = 10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丙、丁两人共收集了50个邮票,其中丙的邮票是丁的邮票的四倍,请问丙和丁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按比例分配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的数量是女生的两倍,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男生的数量 / 女生的数量 = 2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男生的数量= 60 ×(2 / 3) = 40,女生的数量= 60 × (1 / 3) = 20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比例式的列出和解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纸和草稿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买3斤苹果送1斤,小华买了5斤苹果,他实际上付出了多少斤苹果的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按比例分配的例题,如:工厂生产一批产品,甲组每小时生产30个,乙组每小时生产40个,两组共同工作了4小时,共生产了多少个产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主题是比和按比例分配,所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的第七章,比和按比例分配。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概念和比例的计算,难点则是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际例子和相关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比的意义。
然后,我会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有关比和比例计算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按比例分配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比的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因为它是后续比例计算和按比例分配的基础。
比例的计算方法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它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解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再者,按比例分配的应用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涉及到将比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比的引入,我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速度比较,或者商品价格的比较等,以此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比例的含义和特征;
2.掌握比例的求解方法;
3.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
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比例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备课PPT;
2.学生用书和课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不同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2.教师可以用PPT来展示一些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到数值上的比例关系。
学习新知
1.比例的概念
–定义:比例是指两个相同类别的量之间的关系。
–性质:比例具有对称性、可加性、可乘性和传递性。
2.比例的求解方法
–知道三个已知量中的任意两个,求第三个量的值。
–比例式的变形。
–图表法。
3.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分配总量的方法。
–分配单价的方法。
–分配时间的方法。
操练巩固
1.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比例的练习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比例求解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拓展应用
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且让其他同学来解答,以此来增加应用场景中的学习效果和乐趣。
总结反馈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答,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比和按比例分配”进行复习,包括比的概念、性质、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性质和比的应用;2.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2.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3. 比例尺的应用;4.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计划;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比的性质和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讲解比的应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性质和比的应用;2. 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3. 例题讲解;4. 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比的概念、性质和比例的概念、性质;2.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和按比例分配”的复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和练习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年级奥数第2讲:按比例分配-教案
( 六年级 ) 备课教员:×××第二讲 按比例分配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 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把比转化为相应分数形式。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题目,由旧知识(平均、比)引入到新课题,掌握如何通过比和总数来分配。
】师:如果老师有1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男生和2个女生,每人分几个? 生:2个。
师:那么男生分几个?女生分几个呢?生: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不错,现在我把题目改成,有10个苹果,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男 生和女生各分多少个?生:还是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怎么做的?生:把男生看作3份,女生看作2份,一共有5份,每份2个,所以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那么男生占全部的?生:53。
师:女生占全部的?生:52。
师:我们知道了男生和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又知道总的苹果数。
那么男 生分几个?怎么算?生:10×53=6(个)。
师:女生呢?生:10×52=4(个)。
师:知道总数和分配对象的比,我们就可以算出分配的具体数量。
也就是我们 经常用到的公式:总数×分率=分量。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在实际的题目中,总数和分配比往往比较隐藏,需要将其转化,这节课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转化为最直观简单的方法来求解。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植树节到了,阿博士带着六年级学生植树绿化。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授课方案按比率分配应用题授课目的1.使学生理解按比率分配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率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题重点:依照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授课重点和难点1.理解按比率分配问题的意义。
2.掌握怎样依照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授课过程设计( 一) 复习准备1.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已知六年级 1 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 。
2.创立情境,提出课题。
(1)妈妈有 10 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
每人可以获取几块糖? ( 每人可分到 5 块糖。
)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2)若是妈妈分给弟弟 6 块,分给哥哥 4 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 ( 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 3∶2。
)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平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其实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依照什么分配吗?好,今天我们连续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 二) 学习新课1.讲解例2。
例 2 一个农场计划在 100 公顷的地里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 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1)这道题是一道分配问题的应用题,想一想:分谁?依照什么分?求的是什么?(2)解析思虑:看到播种大豆和玉米面积的比是 3∶2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倍数关系?小组谈论。
④玉米的面积与播种总面积的比是 2∶5,玉米面积是播种面积的各小组选代表报告,教师提前把学生要报告的内容制成活动投电影,渐渐出现。
(3)解答例 2。
①试一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 a: 3+ 2=5播种大豆的面积10053=60( 公顷 )播种玉米的面积10052=40( 公顷 )方法 b:总面积平均分成的份数为3+ 2=5③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比的认识和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的认识和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的概念,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比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自主构建比例的知识体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
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复习比的定义、性质和比的基本运用。
2. 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 按比例分配: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难点:比例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 复习比的概念:回顾比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应用。
3. 比例的意义: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4. 按比例分配: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的认识和按比例分配的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比例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按比例分配练习课》教案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课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补充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沟通“比”、“分率”“份数”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3、培养分析、推理、比较等思维能力,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日常生活中关于比的实际问题,感受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比的关系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变式题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比,学会了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按比例分配。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探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揭题︰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
让我们先来进行一些基本练习:二、 基本练习1、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2, 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 ):( )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现价比原价降低 110, 现价与原价的比是( )︰( )原价与现价的比是( )︰( )现价是原价的 )()()()(2、下图表示配制一种什锦糖所用材料的份数。
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奶糖、水果糖、巧克力的比是( ):( ) :( )奶糖是什锦糖的 ,巧克力是奶糖的 。
小结:刚才同学们对比、分率之间的转化非常熟练,真好。
这些都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接下来再看:3、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如果这种什锦糖的总数是80千克,那么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各是多少千克?A 、指名学生口答,课件出示算式和得数。
B 、这是最基本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你能说说题目的特点吗?生答,板书:总量比师:可以有哪些方法解决? 生答师小结:1、可以把题中的比转化为分率,即把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也可以把题中的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一份数,再求出相应的各个数量。
板书:比 分率 份数 转化现在我们把这道题的条件变化一下,课件出示:奶糖:水果糖:巧克力:1. 如果奶糖是80千克,那么水果糖、巧克力各是多少千克?2、如果奶糖比巧克力少15千克,那么水果糖有多少千克?要求:和前一题一起进行比较,哪里不一样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部分量 相差量还可以转化成分率或者份数来解决吗?)()()()()()(学生解答,课件出示计算过程师:做完这三题,现在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小结: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 学习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基本方法;2. 能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各种应用问题;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3.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先让学生分组在班级内进行笔算活动:假设班级有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现要发一盒30颗糖果,请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应得多少颗糖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大家的笔算方法,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问题的根本在于“按一定比例分配”。
2. 呈现概念:在学生自行探讨、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呈现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3. 分析方法:通过多组具体的数值应用问题,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包括建立比例等。
4. 练习应用:通过一些典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比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某班级总人数是60人,其中男女各半,现要为学生涂墙,男生负责涂墙的3/5,女生负责涂墙的2/3,求男女生分别应涂墙多少面积?(2)某厂家生产电子集成电路板,5个工人需要生产100个PCB板,现经过质量检验,结果有8%的产品不合格,求合格数量的PCB板应该由多少名工人生产?(3)某家公共厕所,供男女用厕所3个,其中男用厕所比女用厕所多1个,正在用厕所的人数比等待的人数多1人,问男女生各在等候多少人?(4)某公司自有汽车50辆,按比例分给2个管理单位,第一个单位得汽车的1/3,第二个单位得汽车的2/5,问两个单位分别得到多少辆汽车?5. 课堂综合运用:根据学生自主思考,并依据能力,以小组形式编写5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目,与智力大比拼。
四、课后复习1. 反复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逐步掌握基本计算方法;3. 多进行应用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2. 利用生活实际环境中所发生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做引入,不仅触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3.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小组合作与竞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整理和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整理和复习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性质,理解比例尺,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与性质:复习比的意义、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 比例尺:理解和运用比例尺,包括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3. 正反比例的辨识: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4. 按比例分配: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的意义、性质,比例尺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按比例分配。
- 难点: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按比例分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PPT课件、黑板、粉笔。
-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 探究与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性质,讲解比例尺的应用,辨识正反比例的实例,并讨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 互动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4. 练习与反馈: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 提纲:1. 比的概念与性质2. 比例尺的意义3. 正反比例的辨识4.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关键点:比的性质、比例尺、正反比例辨识、按比例分配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比和比例尺的概念。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实例,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按比例分配问题练习课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按比例分配问题练习课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难点:1. 按比例分配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找准对应的比例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按比例分配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点。
2. 出示一道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检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例题讲解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比例关系,找出关键信息。
2. 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强调找准对应的比例关系。
3. 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解答。
4. 针对例题进行变式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解题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针对一道综合性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进行讨论。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探讨解题策略。
3.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总结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强调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方法及解题步骤。
2. 用彩色粉笔突出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适当配以图表,直观展示比例关系。
七、作业设计1. 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3. 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实例,下节课分享。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一、复习内容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 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复习重点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复习难点在整理中构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84—P85内容,试着对比例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请找出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并试着用等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回忆生活中的正反比例的例子引入,从生活实例到理论知识,引出复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二)课堂设计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1.回忆基本概念(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2—3个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评价。
师:在搜集正反比例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收集的例子发言。
引导小结:意义方面: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板书: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按比例分配(参考教案二)
按比例分配(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3.出示投影图: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
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60÷5=12(吨)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分析: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
(画图)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板书)总份数: 3+2=5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数量关系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二)复习简单应用题1.修路队修一条路,8天修了1600米,________?问: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回顾刚才提的问题都是怎样解答的?小结:正比例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步骤。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
第一步: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第三步:列出比例并解答。
第四步:检验。
2.能不能把刚才咱们做的这道题改编成一道反比例应用题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如:修路队修一条路,每天修200米,15天修完,如果每天修300米,多少天修完?)自己改编自己解答。
回顾我们刚才编的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小结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练习:(1)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2)有一批砖,25人去搬,6小时搬完,如果30人去搬,需要多少小时搬完?(三)拓展延伸:某厂装配电视机。
如果每天装2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实际4天就装配了100台。
照这样计算,几天可以完成任务?(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题思路不同,方法不同。
解:设X天可以完成任务。
正比例:反比例:(20×15):X=100:4(100÷4)X=20×15100 X=300×4 X=300÷25X=12 X=12答:12天可以完成任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和按比例分配——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和按比例分配——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第三节“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整理与复习。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比”的概念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问题以及相关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与比例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比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比例相关问题上的应用。
3. 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比例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建立比例关系。
2. 按比例分配中涉及到的复杂计算,包括分数和比例的转换。
3. 对比例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比例和比的相关知识。
2. 练习题和课堂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实践和巩固知识。
3. 计算器,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使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回顾- 活动一: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比的定义和性质。
- 活动二:通过实例,让学生解释比例的概念,并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阶段:知识巩固与练习- 活动三: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和比例的知识。
- 活动四:小组讨论,解决练习中的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阶段: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活动五:讲解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通过实例展示其解决方法。
- 活动六: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活动七: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活动八: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要点进行设计:1. 比的概念和性质。
2. 比例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3. 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1按比例分配的专项复习练习|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1 按比例分配的专项复习练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按比例分配”。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比例分配的原理及其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巩固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能正确进行比例分配的计算。
难点:如何找出比例关系,并将抽象的比例问题具体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和答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分糖果的情景来引入今天的复习。
假设我有30颗糖果,我要将它们按照2:3的比例分给小明和小红,那么小明和小红各自应该得到多少糖果?2. 例题讲解: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请问班级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讲解过程:我们要找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关系,即男生:女生 = 3:5。
然后,我们将这个比例关系应用到总人数上,即男生人数 = 总人数× 男生比例= 40 × (3/8) = 15人,女生人数 = 总人数× 女生比例= 40 × (5/8) = 25人。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给出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练习题1:一个农场有牛和马共计60头,牛和马的比例是2:1,请问农场中牛和马各有几头?练习题2:一家商店有苹果和香蕉共计12千克,苹果和香蕉的比例是4:3,请问商店中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4.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和关键点展示给学生。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复习课《按比例分配》
180度×6/9=120度
180度×1/9=20度
180度×2/9=40度
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进行总结。
解题方法:
第一种:归一法
先求总数量,再求出总份数,进而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第二种:分数法
求出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能力生成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5,甲乙两数的比是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很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比和比例》里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板书:按比例分配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师:提到按比例分配,谁还记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生:把一定的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师:说得很好,知道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了,那我们一起来看题吧!
多媒体展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是什么类型的题?
3:2,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2:1,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四.小卷检测
多媒体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然后进行全体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全体交流。
通过学生讲解,总结解题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问题
1.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解题方法:第一种为归一法;第二种为分数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导入新课教授新课引入课题1师
课题
按比例分配问题
课型
公开课
教师
刘瑞肖
时间
2017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总纳概括的能力。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重点与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一、导入练习,掌握基本
1、热身:同学们,今天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的脑力怎么样?
(投影)甲乙两人加工一批服装,获取报酬2400元,甲乙平均挣多少钱?(2400÷2=1200元,)用乘法计算呢?(2400×1/2=1200)用比例分配怎样计算呢?(如果不能解决,留下悬念)我们来解决下面一个应用题,引入新课
2、导入:投影显示:甲乙两人加工一批服装,获取报酬2400元,甲乙二人加工服装数量比是5:3。
实际每人应该得到多少元?如果按1:1的比例,每人得到多少元?
学生解答:板演和集体在练习本上做
师生交流:1、5+3=8 (按比例分配)
2400×5/8=1500(元) 2400×3/8=900(元)、
2、1+1=2 (平均分配)
2400×1/2=1200(元)2400×1/2=1200(元)
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有什么关系?
(平均分配就是按1:1的比例分配,平均分配是按比例分配的特殊类型,按比例分配包含平均分配。
)
(就这道题的实际来说,按平均分配合理吗?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存在大量的按比例分配去解决问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这类应用题。
)板书:按比例分配
二、研究练习掌握规律
(一)标准类型
师:刚才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标准类型题,标准类型题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已知条件是总量,分量比,求分量。
师:谁来解答这道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根据学生解法交流。
(如果学生做不出很多的解法,可以直接出示解题方法,让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
解法一:分数应用题解法
5+3=8 2400×5/8=1500(元) 2400×3/8=900(元)、
解法二:归一应用题解法
2400÷(5+3)×5=1500(元)2400÷(5+3)×3=900(元)
解法三:正比例应用题解法
2400/X=(5+3)/5 2400/Y=(5+3)/3
解法四:和倍应用题解法
5:3=5/3
2400÷(5/3+1)=900(元)
2400-900=1500(元)
解法五:用方程方法
设一份为X
5x+3x=2400 x=300,
5×300=1500(元)
3×300=900(元)
师:按比分配应用题通常有以上几种解法。
解题时,同学们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二)变化类型
师:这是按比例分配标准类型,在实际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是大量应用的,并且,不都是标准型的。
这种类型的题是经常多变的。
下面我们就研究这种类型的变化规律。
A、出示第一组题(事先给学生发好题签)
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乙各是多少?
2、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1/3,甲乙各是多少?
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0,甲数的1/2是乙数的1/3,甲乙各是多少?师;研究要求。
第一、通读整组题,和标准类型相比,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什么变化规律?解答这类题的题眼,关键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研究结论?第二、一定要自己先独立研究,
如果遇到了困难,你可以自己找伙伴研究,我们在汇报交流总结。
讨论:(已知总量,分量比不是直接给出的,求分量)
(解法可以参照标准类型解答方法。
)
B、出示第二组题(事先给学生发好题签)
1、甲数是48,甲乙两个数的比是2:3,乙数是多少?
2、甲数比乙数少24,甲与乙两个数的比是2:3,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3、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与乙的比是2:3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师:研究要求同上
(交流研究结论:已知,一个分量、分量差、分量的平均数。
还有其它的给法,在练习中有体现。
分量比,求分量)
师:这两组题属于变化类型,还有很多的变化类型,但是,不管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把变化型转变成标准型的解题思路,问题就会解决了。
三、层次练习,实际应用。
(每做一道题,先要认真分析,头脑一定要灵活,注意变化,抓住解题关键)
1甲乙两车要运煤200吨,甲每车能装15吨。
乙每车能装20吨,按运输能力,每车分配多少吨?
2、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3、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0,减数和差的比是7:5,被减数、减数是多少?
4、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相交,相交部分的面积是大圆的1/4,小圆的
1/3,大圆的半径是8,小圆的面积是多少?
5、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212,商是2,被除数、除数是多少?
6、思考题:甲工作队120人,乙工作队80人,乙工作队调出多少人给甲工作队,才能使甲乙工作队人数比是5:3?
四、练习总结
1、总结本节课题的类型: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变化类型
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
标准型已知:总量分量比求分量
解法一:分数应用题解法
解法二:归一应用题解法
解法三:正比例应用题解法
解法四:和倍应用题解法
解法五:方程应用题解法
变化型1、已知:总量分量比间接给出求分量
2、已知:一个分量、分量差、分量平均数等求分量
解决变化型题的关键点:把变化型转化为标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