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猪场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生猪市场上转败为胜,成为众多生产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仔细分析起来,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无非有两方面因素,即市场上生猪价格和猪的饲养成本,市场上生猪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生产者无能为力。因此,降低饲养成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

1.重视品种改良

养猪生产者必须利用产肉性能好的猪种。而一般优良品种均具有产仔多、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屠体重、瘦肉率高等特点,如:

华都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的大白、长白种猪,初产窝仔均为

11.6头,而一般土种猪不具备这些特点,且生长较慢、饲料转化率低。就目前市场而言,改良猪价格比未改良猪价格高

0.6~1元/kg,如果按90kg出栏,一头改良品种猪比未改良品种猪多获利54~90元,若万头猪场可多获利54~90万元,因此,品种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

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种猪,这些种猪都是经过高强度选育的品种,由于国内部分猪场在选育上的误区,培育出一群具有高的生长日增重,较低的背脂厚度的猪群,使现在的母猪与其祖先比较对营养变得更加敏感,对饲养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要求也更加精准,否则母猪繁殖力就会不尽人意。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高度变异的性状。因此,抓繁殖猪群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1.1科学选择种猪,不能一味地追求种猪的健美体型

作为育种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育种方案。再根据育种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猪群特点的《场内选种规程》,明确自己培育种猪的类型,是作父系,还是作母系。然后根据目标持久系统地进行定向培育,并制定生产指标等级标准,把合乎目标的、等级高的留下作种用,以不断地提高和改良种猪群。考虑到提高

猪群繁殖性能水平,在选择繁殖力高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的前提下,以下几个性状可供参考:

(1)以改进生长速度、繁殖力和群体整齐度为重点,兼顾体型外貌,特别是四肢的结实度。

(2)选择指标为目标体重日龄、背膘厚、胎产活仔和离奶至配种间隔。

(3)达lOOkg体重日龄l60d、背膘厚♂

1.20cm及♀l.30cm、胎产活仔

9.5头、离奶至配种间隔25天。

(4)要求腮小无坠肉,臀部不过度丰满,腹线微弧状而不紧收,体质微疏松而不过分紧凑。体长1lOcm以上、臀宽28cm以上。

(5)正确处理选种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选种是基础,定向培育是关键。离开了定向培育,选种工作就成了消极地等待上帝的恩赐。这一理论既是对自然和人类实践的客观总结,也完全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原则。

1.2建立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1)要使胎次分布达到最佳,需要使主动和被动淘汰最佳化。淘汰母猪主要原因有:

①繁殖障碍:

需要反复配种才能受胎,不发情,未能分娩,窝产仔数少,母性差等等;

②运动障碍:

躯体结构有问题,肢蹄疾患,骨软骨病,受到伤害;③退行性变:

极端体况,疾病,流产,泌乳障碍;

④遗传改良速度加快。

(2)在生产记录中,许多猪场的母猪平均胎次达到6~7胎,老龄母猪经历了多次的繁殖和泌乳后,通常有高的死胎率。因此,母猪在7胎后即便是体况很好,但产活仔数下降了,就考虑该淘汰了。

(3)严格遵守淘汰标准,实施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母猪检定一次,保持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1.3摸清后备猪群的病原分布,开展后备猪群的驯化和疾病净化

(1)首先饲养在专一的后备猪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可用支原净

125×10-6/t+金霉素400g/t+阿莫西林250g/t)和多维,连喂两周。最好每月重复用药一次,每次至少7d。

(2)如果是外引种猪必须根据供种场疫苗注射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实施后备猪群的疫苗免疫注射。

(3)后备猪群投入配种前应全面逐个抽血检查,摸清后备猪群的病原分布和疫苗免疫效果,确保无特定病原个体。对于外引种猪还需调入哨兵猪(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经接触观察四周,无异常,经猪体表消毒后方可转人生产群合群饲养。

1.4科学的培育管理后备猪群

(1)拟订喂料标准,制订限饲优饲日程,日喂料两次。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喂料

2.0~

2.5kg/d/头。根据不同情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前一月或半个月)开始,要安排优饲催情,日喂料量

2.8~

3.5kg,配种后料量减至

1.8~

2.2kg。

(2)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3)建立后备母猪发情档案。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

7.5月龄,体重≥llOkg。

公猪初配月龄须达到

8.5月龄,体重要达到l30kg以上。

(4)加强管理,促进发情:

对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坚持每日运动l~2h并用公猪试情检查。可采取如下措施:

(1)调圈;

(2)和不同的公猪接触;

(3)尽量靠近发情的母猪;

(4)进行适当的运动;

(5)限饲与优饲。

(6)应用激素。

2.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费用

2.1饲料费用

饲料的费用,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转化率高低直接作用于猪的饲养成本,若饲料转化率由

3.5∶1降到

3.2∶1,则一头猪可节省饲料18kg,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可减少饲料消耗180吨,这样无形中可节约30万元。因此,合理利用饲料配方中的原料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又一因素。同样原料,不同配方,饲料转化率不一样。

同样,相同的配方来自不同产地的原料,饲料转化率也不同。只有采用最新科学方法配制的全价饲料和生产性能最佳的杂种猪,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营者的效益。

2.2配方设计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灵活运用饲料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根据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份含量及猪的生产方向、生产性能、生产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瘦肉型猪要获得较高的瘦肉率,就要求日粮达到理想的蛋白质水平。夏季为增加猪的食欲和保证足够的采食量,必须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要提高饲料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还要添加氯化钠、碳酸氢钠等电解质,以促进采食,保证猪只较快的生长速度。

2.3饲料调整

(1)哺乳期及保育期小猪(出生-25公斤)淘汰体弱多病的小猪,对于健康小猪加强饲养管理,切不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饲料质量,因营养变差和照顾不周的小猪容易发病,生长受影响,结果肉猪后期更难照顾,成本反而增加。

(2)生长前期肉猪(25-50公斤)生长前期的肉猪仍然需要好的饲料、好的管理来饲养,才能发挥最好的生长潜力。因为,50公斤以前的小猪仍然是长瘦肉和骨架的最佳时机,生长不可受到影响,但是配方中鱼粉等高价格原料可以不用,而由其他原料进行替代。

(3)生长后期肉猪(50公斤-出售)50公斤以后的肉猪配方可以适当降低营养成分,如50-80公斤肉猪的蛋白质可以酌减

0.5个百分点(如由

17.5%降到17%),80公斤-出售肉猪的蛋白质可以酌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