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
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试行)发布时间:2006-8-4一、产地环境(一)场址选择1、猪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2、周围1000米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
猪场距离干线公路、居民区、学校和公共场所或其他养殖场500米以上。
(二)水质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三)空气场区、猪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
二、建筑要求(一)规划布局1、猪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管理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要分设,管理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二)设施设备1、猪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大门相适宜,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
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或淋浴室。
猪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垫)。
2、猪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
3、猪只饲喂和饮水设备建造合理、材料坚固、无毒无害,易于清洗消毒。
4、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兽医室,并配备所需的药品。
5、设有保证通风良好、防晒、防潮、防霉变与生产相适应的饲料加工储存场所。
6、应具备防蚊蝇和啮齿动物设施。
三、饲养管理(一)品种养殖品种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其二元和三元杂交猪以及斯格、冀合白、pic等配套系猪为主。
(二)饲料1、外购预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必须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计登记证的单位,有产品批准文号。
2、饲料原料不得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泔水、其他畜禽副产品和制药工业副产品。
3、饲料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符合gb13078的规定。
4、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并严格执行休药期。
5、严禁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等违禁药物。
(三)兽药1、兽药来自有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单位,产品有批准文号。
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摘要:本方案旨在建立2023年生猪标准化体系,以提高猪肉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方案主要包括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和改善生猪营养饲养,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以及建立生猪追溯体系等四个方面。
该方案的推行需要政府、农户、养殖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
一、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1.1 统一生猪养殖的国家标准,明确养殖场的规模、施工标准、卫生条件等;1.2 制定生猪饲养管理规范,规范饲料配方、喂养量和饮水管理;1.3 完善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生猪健康生长,减少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二、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和改善生猪营养饲养2.1 建立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养殖场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污染情况;2.2 采取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空气流通设计,改善生猪舒适度和抗病能力;2.3 推进生猪营养饲养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品质。
三、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3.1 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3.2 引进优秀的生猪种源和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3.3 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和养殖企业的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四、建立生猪追溯体系4.1 制定生猪养殖追溯管理办法,实现生猪从出生到屠宰的全程追溯;4.2 开展生猪屠宰检验和质量抽检,确保猪肉质量安全;4.3 建立生猪标识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消费者查询服务。
实施计划:1. 2020年制定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2. 2021年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并推广应用;3. 2021-2022年建立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和生猪追溯体系;4. 2021-2023年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5. 2023年全面推行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管理规范、环境监测、营养饲养、技术培训、追溯体系、猪肉质量。
(6)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制定了规模化养猪场的选址与设计、选育与繁殖、饲粮配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经营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养猪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性指导。
1选址与设计1.1选址与布局1.1.1规模化猪场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禁止的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1.1.2应选择地形整齐、开阔,地势高燥、平坦、向阳,土质坚实、未被污染,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块建设猪场。
应距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或其它公共场所1000m以上,并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 以上。
1.1.3占地面积应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每头出栏猪占地面积为3~4m2。
1.1.4场区总体布局参照GB/T17824.1《规模猪场建设》,做到生产区与管理区分开,生产区内母猪区、保育与生长区分开。
并应设有粪污处理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
1.1.5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猪舍的种类和布局,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育舍、保育仔猪舍、生长猪舍、肥育猪舍和装猪台进行排列。
1.1.6应根据当地的主风向和地理位置确定猪舍朝向,黑龙江省猪舍的理想朝向是座北朝南偏东15°~20°。
1.1.7每相邻两栋猪舍的间距不应小于一栋猪舍的宽度,一般应为12~15m。
1.1.8场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
净道一般位于场区中部靠近每栋猪舍管理间一端,用于饲养人员出入和饲料的运送,进口与场区大门相通;污道一般位于猪舍的另一端,用于运送粪污,出口与堆粪场相通。
1.1.9场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绿化带。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规范建设及技术要求
宽, 长 4 m、 深0 . 3 m 以上的消毒池和人 员消毒室 等 . 消 毒 室 安 装 喷雾 消毒 设 施 。生产 区 的入 口处 应 设 专
场址 不得 位于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畜牧 法》 《 北流 市
门的 更 衣 消 毒 间和 消 毒 池 。猪 舍 门 口设 有 消 毒 池 和
室、 接待室 、 财 务室 、 食堂 、 宿 舍 和 与 外 界 接 触 密 切 的
生 产 辅 助设 施 ( 饲 料库 、 车库 ) 等 。应 位 于 生产 区常 年
主 导风 向的上 风 向及 地势 较 高处 。生产 区包 括猪 舍及 兽药室 、 兽 医室 等 有关 生 产 辅 助设 施 。生 产 区 内种猪 区、 保 育 区 与生 长 区分 开 。出 猪 台与 生 产 区保 持 严格
统, 与 外 界专 用 道 路 相 连 通 。 场 内道 路 硬 化 . 净 道 和 污 道 严格 分开 , 互不 交 叉 。场 区 出入 口处 设 置 与 门 同
标 ,提 高 北 流 市生 猪 养 殖 标 准 化 生 产 水平 和 经 济效
益, 促 进 畜牧 业持 续 健康 稳 定发 展 , 制订 本规 范 。
2 场 区 布 局 合 理
化 尸池 、 化 尸机 等 。以上处 理能 力 与饲 养规模 相适 应 。
4 管理严 格 规范
猪 场 按 管 理 区 、生 产 区 和 隔 离 区三 个 功 能 区 布
局, 各 功 能 区界 限分 明 。 相 对 分 开 。 管 理 区 包括 办公
猪 场从 业人 员 无人 畜 共 患传 染病 , 生产 人 员应 取 得《 健 康证 》 ; 有 经过 畜 牧 兽 医专 业知 识培 训 的 技术 人 员 。有 生产 管理 制度 、 产 品质 量安全 控制 制度 、 防疫消 毒 制度 、 培 训制 度 、 病 死 动 物 尸体 无 害化 处理 制 度 、 档 案管 理制 度 和科学 合 理的 饲养管 理操 作规 程 。建 立规 范 的 档 案和 生 产 记 录 , 内容 包 括 猪 的 品 种 、 来 源 和 数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建设规范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现根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猪场进出道路通畅,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三)养殖场(小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设置防鼠带,并建设绿化带,但应保证围墙、绿化带不影响猪场的通风。
(四)在养殖场(小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
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一)猪场建筑设施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根据养殖场(小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猪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各类猪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
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
圈舍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扫和清粪。
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养殖场(小区)管理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饲料房、兽医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县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标准
××县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标准为加强和规范我县生猪养殖管理,引导农民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和猪肉消费安全,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一、资质要求(一)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场址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禁养区。
(二)具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具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证明;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养殖档案。
(四)饲养规模要达到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二、选址与布局(一)场址选择1、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有稳定的水源、电源的地区。
2、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公共场所及交通干线500m 以上的下风处或侧风处,周围500m以内无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大型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3、猪场占地面积应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m2以上。
(二)布局规划1、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明确区分,且各相距50m以上。
2、生产区内种猪区、保育与生长区分开,出猪台与生产区要严格隔离。
3、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
4、猪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三、设施与设备(一)栏舍建设1、饲养密度要合理,每头能繁育母猪配套建设12m2栏舍,其中种猪区每头能繁母猪配套建设5.5m2栏舍。
2、分娩舍、保育舍都要采用高床式栏舍。
3、后备猪隔离舍要独立建设。
(二)生产设施1、舍内配备猪栏、食槽、自动饮水系统、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2、300头母猪至少配备72个产床。
3、设有保证通风良好、防晒、防潮、防霉变与生产相适应的饲料加工储存场所。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生猪规模化养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旨在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
为了确保生猪养殖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下是一份关于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的建议。
一、基本要求1.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无洼地、无积水、通风良好的场地。
远离居民区、水源区、公共设施区等敏感区域,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不良影响。
2. 设施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场布局,明确不同功能区域,包括猪圈、饲养区、饲料储存区、粪污处理区等。
确保猪舍设施安全、卫生、舒适,满足生猪的正常生活和生长需求。
3. 水源供应:养殖场应有可靠的水源供应,保证饮水水质清洁、稳定供应。
建立饮水设施,确保猪只能随时获取清洁的饮水。
4. 饲料供应:建立科学的饲料供应体系,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养殖需要。
建立饲料储存设施,避免饲料受到日晒雨淋和霉变的影响。
二、管理要求1.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包括养殖场入场前及时检测和隔离猪只,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卫生消毒措施,确保生猪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2. 人员管理:养殖场要配备专业的养殖管理人员,掌握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3. 养殖记录:建立完善的养殖记录系统,记录生猪的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用药情况等。
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养殖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
4. 粪污处理:建立科学的粪污处理系统,包括粪污收集、储存和利用等环节。
合理利用粪污,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建立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的处理系统,定期清理和处理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2. 水质保护:确保饮水水源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养殖场周边的水质,防止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3. 气体排放控制:建立科学的气体排放控制系统,减少养殖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排放。
四、品质和安全1. 饲料质量:建立饲料质量监控制度,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养殖需求。
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
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
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猪肉一直是我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野生病毒的爆发和交叉感染,已经引起
了公众对生猪屠宰问题的关注。
因此,标准化的生猪屠宰建设是至关
重要的。
一、建立标准化的环境
请确保生猪屠宰场的环境是卫生的,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保持温
度适宜,使猪只在宰杀期间没有任何明显的不适症状。
二、加强员工培训
培训员工要求他们必须了解生猪屠宰的标准程序,始终注意卫生细节,不仅是对猪而言,还包括其它环境的控制。
确保每个员工在操作过程
中必须戴手套和口罩等人身保护装备。
三、做好检疫检测
在生猪屠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指引,进行必要的检疫和检测。
确保
猪只在到达屠宰场前就已经接受过足够的疫苗预防注射。
四、建立完整的存储过程
注意猪只血液和器官的存储以及消毒程序,使猪肉可以安全的分发到
市场并且保证新鲜的出售。
五、监督反馈和更新
在标准化建设完成后,需要不断从生产现场的员工获取反馈,以使标准可以得到维护和改善。
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以保持高效优良的生猪屠宰标准。
以上几点是让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变得成功和实用的要点。
清洁和卫生的环境、培训员工的重要性、检疫检测、存储过程以及更新技术设备的更新均应在建立标准化生猪屠宰方面考虑。
只有在这样的妥善安排下,公众才能放心的食用到新鲜安全的猪肉。
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
生猪规模养殖标准:一、制定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平面布局图。
二、根据动物防疫要求合理布局场地和建筑物,各区之间设置有效防疫隔离带。
三、管理区须设有饲料房、饲料加工房、兽医室等功能用房。
四、生产区门口设立门卫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五、生产区布局合理,分阶段分群饲养;粪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十七条执法人员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2023最新
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2023最新随着人们对生猪产品需求的增长,生猪养殖业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
然而,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养殖方式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动物疾病传播等问题,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建设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2023年最新的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动物健康。
一、养殖场选址养殖场选址是养殖业建设的基础环节。
根据2023年最新规范,生猪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地,并应距离河流、湖泊等水源地一定距离。
此外,选址要考虑土地的基础设施,如供电、供水和交通等条件。
二、场所规划养殖场的场所规划直接关系到动物的舒适度和养殖效益。
根据最新规范,养殖场应建立合理的舍饲区划分,确保动物有充足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同时,合理规划饲料存储和处理设备,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
三、基础设施建设生猪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厂房、水池、排污系统等。
根据规范要求,建设者应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布局相关设施,并确保其牢固和耐用。
污水处理设施要满足环保要求,防止水污染。
四、环境管理生猪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保护周边环境至关重要。
根据最新规范,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动物排泄物处理系统,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此外,养殖场应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排放。
五、疫病预防与控制为了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养殖场需要遵循相关的疫病防控措施。
规范要求养殖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并建立健全的防疫档案。
此外,隔离和处理病死动物也是预防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六、人员管理和培训养殖场的人员管理和培训对于确保养殖业的规范运营至关重要。
规范要求养殖场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具备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能。
同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以确保养殖场的顺利运营。
结语: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选址、场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管理、疫病预防与控制、人员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规定,可以有效地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生猪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标准编制说明
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是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根据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青海省2008第二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被列入青海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青海省畜牧总站在以往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该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制。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背景、意义(一)制定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的背景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实施集约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尤其是养殖小区的建立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
只有生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我省生猪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水平较低。
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资金和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泊,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
(二)制定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肉质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引进国内外优良猪品种(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等)作为父本,以青海八眉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代优杂母猪作为瘦肉型商品猪的母本,再与优良纯种瘦肉型公猪杂交产生F2代商品仔猪的“三元”杂交繁育模式。
为了加快推进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优质饲草产量逐年增加。
同时,近年来通过“畜牧良种工程”、“瘦肉型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养殖项目”的实施,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提高,科技应用得到普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生猪养殖是农业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人们的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动物疾病传播等,因此有必要进行标准化建设规范,以确保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第一个方面是环境保护。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应设立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达到国家环境排放标准。
同时,要加强饲料和粪便的处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氨气排放和臭味污染。
此外,要保持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残留物,防止细菌病毒的滋生传播。
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第二个方面是动物健康管理。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对生猪进行强制性疫苗接种,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要保持合理养殖密度,避免动物间的互相感染。
另外,要加强饲料卫生安全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防止造成动物营养不良或传染病的发生。
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第三个方面是饲养管理规范。
要合理设置生猪的养殖环境,保证充足的通风、采光和温度,提供干净、舒适的饲养区。
养殖场要严格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营养成分,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同时,要加强生猪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猪的异常情况,保证生猪的身体健康。
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第四个方面是质量安全控制。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做好生猪出栏前的检疫和检测工作,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要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药物残留问题。
同时,要加强产品包装和储存,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标准化建设规范的实施需要政府、养殖户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监管责任和标准要求。
养殖户要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目标。
总之,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对于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环境保护、动物健康管理、饲养管理规范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中小规模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方案的建立
中小规模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方案的建立一、环境准备1.选址:选址应远离工业区、城镇和水源保护区,同时要考虑通风、排污等条件。
2.场地平整: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3.防风防暑:应在场地周围种植防风树和防暑树木,保持良好的气候环境。
4.环境清洁:场地周围应保持整洁,不得有杂草和垃圾,防止疫病传播。
二、建筑设计1.猪舍:建筑猪舍应考虑通风、保暖、隔离等因素,猪舍的设计应符合猪的需求,保证猪的生长环境。
2.饲料储藏室:储藏室应建在有利于饲料保鲜的地方,并且要防止老鼠等害虫的侵入。
3.污水处理设施:设立污水处理设施,将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全程管控系统:根据饲养环境安排相应的全程视频监控系统,保证猪只的安全和健康。
三、养殖管理1.科学饲料:选择科学配合的饲料,满足猪只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减少猪只生病的几率。
2.合理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饲养导致猪只生病和死亡。
3.定期消毒:定期进行猪舍和饲料储藏室的消毒工作,减少疫病传播的几率。
4.猪只检疫:定期进行猪只的检疫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猪只并进行隔离治疗。
5.疫病防治: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治制度,根据当地的疫病情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
四、生产经营1.产销一体:养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确保猪只养殖与肉品销售有机结合。
2.合理用药:采用合格的药物,按规定使用,杜绝滥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
3.科学喂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发育。
4.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质猪种进行饲养。
五、示范推广1.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中小规模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的培训。
2.技术指导: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建立起符合标准化生猪养殖的技术方案。
3.示范养殖:建立标准化生猪养殖的示范基地,向农民开放,让他们学习到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共五篇)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共五篇)第一篇: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要求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根据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对《凤庆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凤庆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所提出的审议意见,结合我县畜牧工作实际,以现有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典型,提出我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如下:一、选址与布局1、场区选址:场址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地方,符合城市、村镇规划要求,不得在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内新建养殖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动物饲养场等500米以上,距种畜禽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3000米以上;2、场区布局:养殖场分四大区域:引种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四个区域需用围墙隔开。
其中引种隔离区需建引进种畜隔离观察舍;生活区需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值班室等;生产区需建兽医室、料库、畜舍、病畜隔离舍等,畜舍间距至少5米以上;无害化处理区需建粪便堆积发酵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填埋井等。
提倡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沼气池。
二、场容场貌1、场区大门设计:入场大门(指生活区大门)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大方,宽度3米以上,方便运输车辆出入。
2、畜舍与墙体畜舍房顶所用材料为10公分厚保温彩钢瓦,颜色一般为天蓝色,对养殖场的围墙内外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的墙体进行涂刷,确保美观、坚固、耐用。
3、场牌制作条形场牌,内容为“XXX养殖场(公司)”,悬挂于场区大门左侧。
4、场区简介牌以喷绘为主,制作场区简介牌,内容包括场区鸟瞰图和场区文字简介两部分,固定在场区大门外醒目处。
版面悬挂在场门口外墙上,如果墙体不适合固定版面,须制成固定架竖在场区大门外。
版面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5、固定标语养殖场要刷写1—3条固定标语,标语位置原则上写在场区外墙醒目处,字体为黑体字,颜色为红色,字体大小根据墙体大小和标语字数来综合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篇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内容:品种优良化: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
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
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养殖设施化: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
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
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
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
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
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生产规范化: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生猪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标准化建设规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为规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组织管理行为和备案管理规定,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生猪生产方式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云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建设原则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综合利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建设要求(一)选址条件1、符合本区域内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非禁养区、非限养区和非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且距禁养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边界不小于500m。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
新建、改建和扩建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饲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安全,实现行业交叉、循环利用、相互得益、持续发展。
逐步实现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合理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资源循环利用化、环境清洁化。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500m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1500m以上。
7、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规划布局。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试行)重庆市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
为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重庆市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建场审查、备案管理1、各区县(自治县)农业(畜牧兽医)局对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猪场),要严格实行备案管理。
2、在备案猪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区县(自治县)农业(畜牧兽医)局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和猪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原则上猪场粪便按一年一亩粮食土地消纳存栏一头猪的粪便、一年一亩蔬菜或经果林土地消纳存栏二头猪的粪便进行测算,消纳粪便进行布局。
3、在备案猪场现场条件审查时,新建猪场原则上要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审查备案。
二、选址适宜、布局合理4、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猪场应在二环高速公路以外选址建场。
5、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6、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1. 引言生猪标准化养殖是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操作,以确保生猪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是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定和操作要求。
本文档旨在对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2. 规范内容2.1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在选择生猪养殖场的选址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生猪市场的需求和消费水平;- 生猪养殖场附近的交通便利性; - 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 - 生猪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因素,如气候、水源等。
建设生猪养殖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符合当地的建设规划和环保要求; -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和消毒设施; - 建设合理的猪舍和饲养设备; -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
2.2 生猪品种选择在进行生猪饲养前,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猪品种。
选择生猪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 生猪品种的适应力和耐病性; - 生猪品种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 生猪品种的繁殖性能和产仔数。
2.3 饲料供应和管理合理的饲料供应是保证生猪健康快速生长的重要条件。
在进行饲料供应和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配备健康、优质的饲料原料; - 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饲料; - 采用合理的饲喂方法和饲喂时间; - 定期进行饲料质量检测和评估。
2.4 疾病防治和免疫措施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和免疫措施是确保生猪群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相关措施: - 定期进行生猪的体内外寄生虫检测和治疗; -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 严格防止生猪养殖场的外来病原体侵入; - 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
2.5 群体管理和环境控制对生猪群体的管理和环境控制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相关要点: - 对生猪群体进行分类和分群管理; - 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卫生; - 控制猪圈的温度、湿度和通风; - 保证生猪饮水的质量和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区内且距禁养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边界不小于
500m。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提出切实、 可行的污染物 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养殖小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又便于防疫。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
3 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
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猪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兽 医室、猪舍、饲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双列式。每栏面积一般为 7~9 ㎡,地面坡度应小于 3%,地表不宜太光滑,以防母猪滑倒。
也可采取三走道双列头对头或尾对尾单体限位饲养,一栏一头。舍温要求
15~ 20 度,风速
为 0. 2m/秒。
(3) 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舍内温度要求
15~ 20℃,风速为 0.2m/秒。分娩栏
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可建设为双列头对头或尾对尾两种形式, 应分单元设置, 一般每个单
(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 小区 ) 设备设施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 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 要措施。
1、猪栏设施
猪栏设置按每头猪占栏面积 (㎡) 计算: 空怀、 妊娠母猪 1.8 ~ 2.5 ㎡,培育仔猪 0.3 ~ 0.4 ㎡,哺乳母猪 3.7 ~ 4.2 ㎡, 育成猪 0.5 ~ 0.7 ㎡,后备母猪 1.0 ~ 1.5 ㎡,育肥猪 0.7 ~ 1.0 ㎡,种公猪 5.5 ~ 7.5 ㎡。
( 三 ) 公共卫生设施。
1、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 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 质》 (NY5027) 的要求。
'.
.
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污水与雨水分开,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待售猪舍 ≤ 80 7-10 2.5-3 3.5-4.5 1.2- 1.6 ×1.2 -1.6 8、猪舍地面可采用水泥地面、砖地面、半漏缝或全漏缝地板等。
单位: m
窗台高 0.8 — 1.4 0.8 — 1.4 0.8 — 1.4 0.8 — 1.4 0.8 — 1.4 0.8 — 1.4 0.8 — 1.4
元不超过 12 张产床,每个单元之间用隔墙隔开,以便消毒和小环境控制。
(4) 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 26~ 30 度,风速为 O.2m/秒。 可采用网上保育栏, l ~ 2 窝一栏网上饲养 (提倡单窝单栏保育),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自动饮水,网前设置仔猪保温间。网 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 保温间、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料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1~ 1. 2m,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 7~ 15 ㎡。
( 3)分娩栏
分娩栏采用单体栏, 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 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 取暖等活动的地 方。一般可有地面分娩栏、网上分娩栏两种形式, 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 槽和自动饮水器, 也可在前地面设置固定水泥食槽, 供母猪采食、 饮水, 限位架后部有后门,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猪隔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 施( 沼气池、沉淀池、氧化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 ) ,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 隔开。
5、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猪和物资转运采取单一流向。 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猪群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猪舍建设
( 一 ) 建设原则
1、猪舍按照猪各饲养阶段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
范》 (NY/ T682— 2003) 要求,力求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疫要求,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方
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30 度,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
'.
.
(5) 生长、育肥和后备母猪舍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 自由采食, 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 只是在外形尺 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有条件的育肥后期可采取单体限位饲养, 减 少运动, 节约饲料, 降低饲养成本。 后备母猪舍也可采用全封闭舍内设中间过道和运动场共 用,中过道以 2— 2.5 米为宜,利于母猪诱导发情、配种调教和增加运动量。
30~ 60
度角。 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一般为 7m~ 10m,端墙间距不少于 10m,猪舍与围墙距离不少
于 3m。
3、各种功能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待配母猪舍(包括种公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
猪舍、保育猪舍、育成猪舍(包括后备猪舍)、育肥猪舍、待售猪舍。
4、猪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猪不同年龄、不同生产用途、 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
制定本规
范。
一、建设原则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 因地制宜、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综合利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 原则。
二、建设要求
( 一 ) 选址条件
1、符合本区域内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非禁养区、非限养区和非饮用水源
, 以利于控制通风量和风速,需要设置
风机数量和功率大小视舍内猪体大小和舍内体积来定。 采取自然通风时应在猪舍山墙两头左
'.
.
右各设置通风口,在屋顶设出风口, 以利舍内空气流通, 通风口大小可以进行调节,进风口 应设在上风向和与主导风向成 30°~ 60°,排风口设在下风向。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 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 热区 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温带地区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主。
2. 猪舍的基本结构
每一幢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体、屋顶、地面、门、窗、排污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 墙体
'.
.
要求坚固、 耐用,保温性好。 比较理想的墙体为砖砌墙, 要求水泥勾缝, 离地 0.8 ~ 1.0m 窗台以下部分水泥抹面。
(2) 屋顶
在我市由于气温适宜,四季温差相对较小,应因地制宜, 瓦(小青瓦、铁皮瓦、彩钢瓦)屋面均可。
30 ㎝宽。漏缝地
板的缝隙宽度: 产仔栏 5— 8 ㎜,保育栏 10 ㎜,其它要求不得大于 15 ㎜(一般 10 ㎜左右) 。
(5) 门窗
猪舍在饲喂通道侧及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门宽
0. 6m-0.8 m ;通道的门高 1.8m,
与过道等宽。窗台高 0.8 — 1.4 m ,窗高 1.2-1.6 m ,窗宽 1.2-1.6 m ,总开窗面积为猪舍总
4 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置设在生产及管理 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猪尸体、流产胎 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 小型焚尸炉。
6、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 境等。
4、坚持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饲料供给、运 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安全,实现行业交叉、循环利用、相互得益、持续发展。逐步实 现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合理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资源循环利用化、环 境清洁化。
'.
.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 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总占地面积、 生产建筑面积及辅助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商品育肥猪所需面积计算, 总占地面积为 2.5 ㎡~ 3.0 ㎡,生产建筑面积为 0.8 ㎡~ 1.0 ㎡,辅助建筑面积为 0.12 ㎡~ 0.15 ㎡。
'.
.
6、猪舍建筑形式可选用开放式或有窗式。开放式自然通风猪舍的跨度不应大于
15m。
窗户大小按舍内面积进行计算,总开窗面积为舍内总面积的
中过道 宽
1.2 - 1.5
1.2 — 1.5
1.2 — 1.5
1.2 — 1.5
1.2 — 1.5
1.2 — 1.5
1.2 — 1.5
侧过道宽 0.8 — 1.2 0.8 — 1.2 0.8 — 1.2 0.8 — 1.2 0.8 — 1.2 0.8 — 1.2 0.8 — 1.2
9、产房和仔猪保育舍顶棚按一层泡沫板加天花板的形式设置保温隔热层。
(1) 公猪舍
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
15~20 度,风速为 0.2m/秒,内设走廊,
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栏一头饲养。
(2) 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
3~5
头、妊娠母猪 2~ 4 头。舍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栅栏式、综合式三种,猪舍布置多为单走道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 500m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 1500m以上。
7、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