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一)概念引入的三种想法:
1、实物观察,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
实物抽象,建立概念。
设计问题,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
2、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
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它具体性问题入手,设计问题使学生理解概念.
3.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
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减少概念的混淆,突显概念本质。
(二)概念的剖析及辨析
概念生成之后,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之前,往往要进行概念剖析,。
设计问题(包括正例与反例)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再次认识概念本质,体会概念中所呈现的转化问题的方法。
(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念教学还应该承担着建立与相关概念的联系的任务。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试着对概念进行适度的联系与发散,努力找出概念间一些体现共性的东西,以使学生形成功能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概念的应用举例与训练
巩固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
设计问题,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与概念相关的背景、历史与文化设计问题,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充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学科文化修养和素质.
概念的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1、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
2、认识概念具有渐进性,因此学习概念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概括层次,“教学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3、为了更利于学生开展概括活动,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例,“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
4、“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安排概念的辨析、概念间联系的分析等过程,即要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让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更准确的把握概念的细节;
5、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即要通过概念的应用,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操作步骤”,同时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这是一次新的概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