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笔记

合集下载

八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八上科学(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

1. 溶液的概念。

-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性质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会分层或析出溶质。

-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2. 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00%-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剂质量,求溶质质量分数。

- 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求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

-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问题,根据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计算。

二、物质的溶解性。

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溶质、溶剂的性质: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碘难溶于水;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如碘在酒精中易溶,在水中难溶。

-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相互转化:-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

-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固体溶质(如氢氧化钙):-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

三、溶解度。

1. 溶解度的概念。

-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天气、昼夜、季节、光照、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都是影响生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生物能对环境刺激作出相应反应。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尖端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

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生成和葡萄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卵巢、分泌的雌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第三节神经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维持体温稳定的关键。

在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是主要的,而运动时则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散热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其中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而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导致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现象1.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负向地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根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⑶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7)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负向地性表现;二、植物生长素1. 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 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 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向光少。

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 植物具向光性实质。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3.2人体的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和激素1.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 内分泌腺的种类、分泌的激素、功能及异常时的病症列表。

1.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扌曰粗、鼻冋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3.注意点:(1) 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

一、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叫(感应) 性,它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的是(向性)运动。

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让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有向光性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较多。

植物的根在(重力)影响下,会(沿《向》)重力方向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会(背向)重力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背地性)。

植物向水性的影响因素是(水)。

植物向热性的影响因素是(热)。

植物向化性的影响因素是(化肥)。

植物向触性的影响因素是(触摸)。

二、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作用是(促进生长)。

三、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

四、人体中的激素有:生长激素(脑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性激素(性器官<睾丸、卵巢)分泌<在右图中标出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的位置>、人的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

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出现(侏儒症)。

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出现(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在幼儿时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过多会出现(甲亢)。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想一想:是糖元分解成血糖还是血糖合成糖元,是合成血糖还是分解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人血糖正常值90毫克/100毫升)。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降低)。

五、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各种信息就是通过(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三章的核心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本章节内容将围绕主要概念、原理、实验和应用进行阐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

二、章节目标1. 理解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相关的科学实验技能。

3. 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核心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及其保护措施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干扰3.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特点-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4.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的行为和生存策略5.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原理- 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物种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四、实验活动1. 观察和分类本地生物多样性2. 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显微观察4. 遗传实验:豌豆植物杂交实验五、应用案例1.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2. 生态农业的实践3. 植物工厂化生产4. 遗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六、总结本章节通过介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植物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遗传与进化等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科学的全面认识。

通过实验和应用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附录1. 术语表2. 推荐阅读和资源链接3. 相关实验操作指南八、参考文献1. 国家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报告3. 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经典文献请注意,本文档为知识点概述,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需根据实际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增减内容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

八年级上册科学3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3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3章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八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第三章节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力的概念力是指物体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物理量。

在平面内,力可以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

竖直方向的力又可分为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二、力量的计算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F=ma来计算,其中F指力的大小,m 指物体的质量,a指物体受力产生的加速度。

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的平方(m/s^2)。

三、浮力与物体沉浮现象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作用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于下沉的部分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四、压力的概念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它等于牛顿每平方米(N/m^2)。

压力可以通过公式P=F/A来计算,其中F指施加在面上的力的大小,A指面的面积。

五、液体的压力液体的压力可以通过公式P=ρgh来计算,其中P指液体的压力,ρ指液体的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h指液体表面以下的深度。

液体的压力呈现出单位深度方向上的等比变化。

六、空气压力空气压力是指空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一般来说,当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受到的空气压力也就越大。

空气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P=F/A来计算,其中F指空气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的大小,A指物体表面积。

七、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可以达到增大力臂或力的效果。

杠杆的原理是指当杠杆左侧受到的力发生变化时,杠杆右侧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八、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通过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在使用滑轮时,所承受的重力将会减少,因为重力被均分到了滑轮的各个部件之间。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向地性(负地)、向光性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对照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3.2 神奇的激素一、生长激素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五、内分泌腺和激素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 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毛细血管六、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1.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 生长发育 、新陈代谢、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3.3 神经调节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以 神经调节 为主。

2.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生命体是一种真正的奇迹,它们运用各种化学反应来维持生命活动。

本章介绍了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命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它们体积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具有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来保持其活动,包括蛋白质合成、代谢和维护细胞结构等。

同时,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细胞核。

二. 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表面有一个生物膜,它起到了很重要的保护和选择性通透的作用。

生物膜由许多分子构成,其中磷脂质就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磷脂质分子中有一个疏水头和一个亲水尾,这使得磷脂质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双层膜。

三. 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生命体中的细胞器有许多种类,每种细胞器都有特定的功能。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站”,它能转化食物为能量,提供给细胞使用。

而内质网则是各种蛋白质合成和运输的地方。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工具,核糖体分散在细胞中。

而色素体则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地方。

四. 糖脂和蛋白质的功能糖脂和蛋白质是生命体的三大类基本分子之一,它们承担了许多重要的功能。

糖脂包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生命体中有多种功能,如细胞膜的强度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而蛋白质则负责各种生命活动,如储存、传递信息等。

五. 细胞生物学的应用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上和生物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利用细胞培养因子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速率。

而在生物技术领域,细胞技术可用于基因克隆和制备药物。

总之,本章介绍了生命体的一些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特点对理解生命体的运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生物技术的进步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复习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2.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向光性.(2)向地性.(3)向触性.(4)向水性.(5)向肥性.(6)向热性.3.分类(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向日葵花盘会随太阳而转动.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都属于向性运动的表现.(2)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会合拢等.说明: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植物的感应性其实就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知识点2 植物激素1.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体内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3.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3.2人体的激素调节知识点1 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一.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组成.2.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能分泌激素,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3.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知识点2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约为90 mg/100 mL.2.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着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又影响着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血糖的转化,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1)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糖浓度是否为90 mg/100 mL 或检查尿液里是否含有葡萄糖.(2)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糖分,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3.3神经调节知识点1 对刺激的反应1.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并不是由某个器官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器官或组织共同参与来完成.这是一个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2.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当受干扰时速度会变慢;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也不同.知识点2 信息的接收和传导1.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动物细胞中的一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体中没有神经细胞.2.神经元的结构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3.信息的传递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知识点3 信息的处理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分的功能知识点4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应答性反应应答性反应即为对刺激所作的反应.2.反射(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①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②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③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知识点5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1)概念:在相应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2)特点: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退.2.条件反射(1)概念: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叫做条件反射.(2)特点:①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训练,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会减弱或消退.3.4动物的行为知识点1 动物的行为概述1.概念: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和状态,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的行为的分类:按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知识点2 先天性行为1.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2.特点(1)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行为.(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4)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3.社会行为喜欢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鹿等,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不是由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能,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不同的等级.知识点3 后天学习行为1.概念: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2.特点(1)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3)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3.5体温的控制知识点1 恒定的体温1.体温(1)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2)测量体温的部位可以是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3)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个固定值,而是—个温度范围.2.体温恒定的意义(1)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知识点2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过程,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1.产热(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2)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2.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1)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热量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去,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出去,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①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②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2)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汗液蒸发就成为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知识点3 体温受脑的控制1.体温的调节中枢: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的下丘脑.2.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外界温度改变→刺激皮肤和血管中的温度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3.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采取的保温或降温措施也可以调节体温.。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在八年级上科学的第三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这一章节中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1. 物理学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的科学,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物理学等方面。

1.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等,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等。

1.2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的科学,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两个方面。

热力学研究热量的传递和物质状态的变化等,热传导研究物体内部和外部的热传递过程。

1.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现象和光的传播的科学,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个方面。

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等,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波动和干涉等。

1.4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和电磁波的科学,包括静电学、电流学、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方面。

1.5 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包括量子力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等方面。

量子力学研究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最基本结构。

2. 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包括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等方面。

2.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基本物质和化合物两类。

基本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银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2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熔点等,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等。

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如熔点、导电性等。

2.3 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化合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种新物质。

总结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知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关键词: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生命活动、调节一、文章类型本文属于科学类文章,主要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中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以便读者学习和掌握该章节的核心内容。

二、梳理关键词1、神经系统2、激素调节3、生命活动4、自主神经系统5、外界刺激6、内分泌系统7、生长激素8、甲状腺激素9、性激素10、胰岛素三、知识点归纳1、神经系统: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激素调节: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调节内脏活动。

4、外界刺激:对生命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

5、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6、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分泌。

7、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8、性激素:促进性成熟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9、胰岛素:调节血糖,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四、文章结构1、引言:介绍本章的主题和内容。

2、神经系统:阐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3、激素调节:介绍内分泌系统,以及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胰岛素等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4、生命活动调节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阐述生命活动调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五、丰富文章内容在文章中可以加入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以生动形象地说明相关知识点。

例如,可以介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及其与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生命活动调节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六、检查文章逻辑在完成文章撰写后,需要仔细检查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常规的写作规范。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感应性A.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B.感应性现象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

茎的生长是负向重力性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C.感应性的分类1.向性运动: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2.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二)植物激素A.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

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茎的生长比向光侧茎的生长快,表现出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和激素A.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B.内分泌腺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内分泌腺种类、分泌激素及生理作用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b)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e)睾丸(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f)卵巢(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C.激素1.激素的特点a)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人的血糖含量一般为90毫克/100毫升,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第3节 神经调节 (一) 对刺激的反应1. 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器官或组织的参与2. 反应过程: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3. 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的快慢也有所差异(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A. 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 1. 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 鼻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 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B. 神经元1. 神经元的结构1)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 2)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b)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接受信息并传导信息(三) 信息的处理 A. 神经系统的组成B. 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神经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12对,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受和运动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C. 脊髓1. 脊髓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2.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四)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二、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三、热量的概念和单位1、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

2、热量单位:焦耳(J)。

四、热传递和热平衡1、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热平衡: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在温度上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五、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1、比热容:描述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焦耳/克·摄氏度(J/g·℃)。

3、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放热能力等。

六、热机的基本原理1、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机、蒸汽机等。

2、基本原理: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七、能量的转换和利用1、能量转换: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能量利用:将能源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包括电能、热能、机械能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知识点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第三章生物与环境一、生命的世界1、生物的特征: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异养型生物(如动物)都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理过程。

2、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从微细到宏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不同生物的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分类,如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海绵、珊瑚等)和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按照生活环境分类,如动物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等。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小结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小结

1.生长素的发现历史: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2.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3.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4.生长素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可用于防治杂草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人体各部位调节人体生理活动。

如垂体、胰岛甲状腺等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如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6.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百分之0.1)7.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8.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②智力差异: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9.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树突在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后,传导到细胞体,然后由轴突将信息向另一神经元传导。

信息的进一步传导和处理,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10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3.1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动物对环境刺激(如 光照 、温度、气压、 湿度 、颜色、 生长的植物 、食物、月相周期、 季节节律 )作出应答性反应。

例如:(1)猫头鹰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来活动,主因是 温度 、光照影响其行为;(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相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二、植物感应性现象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阳光充足 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 向地 生长、茎的 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 水分充足 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 肥料较多 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 振动 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 温度 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 向地性(负地)、 向光性 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 对照 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三、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 两盆含羞草,A 盆放在黑暗处,B 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 将含羞草A 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 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 、B 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 盆 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 ,放到阳光下 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 向光 性。

[实验2] 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 向触性 。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 横向转成向上生长 ,根从 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

结论:豆芽茎、根的 向地 性。

3.2 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 向光性 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 温特 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 郭葛 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

(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 次数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胚芽尖端会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射 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 胚芽尖端锡箔罩住 单侧光照射胚芽直立生长 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2)荷兰科学温特实验。

[实验设计] 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

[实验现象] 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控制条件] 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

不同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

[实验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

(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二、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和吸收。

(1)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2)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3)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脂类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糖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课本图3—12。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糖类物质摄入。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五、内分泌腺和激素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②智力差异: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

(2)计划生育的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正常分泌,人的第二性征不会消褪。

(3)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与人的生长有关;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与人的生殖有关。

(4)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六、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1.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90毫克∕100毫升(0.1%)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2)医治低血糖症,药物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同时定时补充血糖(例如食用糖果等)。

可利用血检确定是否患病。

3.3 神经调节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4.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 接受信息 → 传导信息 → 处理信息 → 传导信息 → 作出反应 的 连续过程 ,是许多器官 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人的感觉器官1.人对刺激的信息接受主要依靠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有: 眼 、 耳 、 鼻 、 舌和 皮肤 。

在这些感觉器官中,有能接受各种不同刺激的 神经细胞——也叫 神经元 。

2.各种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细胞的分布。

(1)眼。

眼是视觉器官,在眼的视网膜上有 神经细胞—— 感光细胞 ,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接受 光的刺激 ,产生刺激信号。

(2)鼻。

鼻是嗅觉器官,在鼻黏膜上有神经细胞——嗅觉细胞,能 接受气味的刺激 ,产生信号。

(3)耳。

耳是听觉器官,在耳的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分布着听觉细胞,可 接受声音的刺激 ,产生兴奋,产生信号。

(4)舌。

舌是味觉器官,在舌的味蕾中有丰富的 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的味觉细胞。

(5)皮肤。

在皮肤中分布着四类感受器、热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信息。

各种感受器都由感觉细胞——即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

二、神经元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

如图3—5。

神经元⎪⎪⎩⎪⎪⎨⎧⎪⎩⎪⎨⎧枝,尖端是末梢在它的末端有轴突的分,外包髓鞘,轴突:较长,只有一条状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突起细胞体:内有细胞核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元的 树突 在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后,传导到 细胞体 ,然后由 轴突 将信息向另一神经元传导。

信息的进一步传导和处理,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四、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脑神经 、 脊神经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担信息的传导 ,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 12对 ,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头部 和 颈部 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 脊髓 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 躯干 、 四肢的皮肤 和 肌肉 ,共有 31对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体的颈部 、 四肢及 内脏 的感觉和运动。

五、中枢神经系统1. 脑 和 脊髓 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 中枢 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 接收处理 各种信息,并 决定和启动 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六、植物性神经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

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

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

七、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如图3一7)。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2)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