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矫正复习题

合集下载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一、名解: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与内隐,外显是行为变化,内隐是心理过程,就目前应用而言,是外显为主,内隐从属的地位。

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异常行为: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也就是偏离年龄相仿、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群的平均值。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行为应予限制:是指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它发生在不该表现的环境中,因此应将其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行为应予发展:是指当事人目前还不会操作目标行为,需要教会他如何动作来表现这一目标行为。

逐变标准设计:指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处理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以逐步形成目标行为的方法。

交替治疗设计:又叫同时治疗设计或多元素实验设计,指常被用来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或干预措施对单一行为效果的方法。

概括性条件强化物:当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多种多样的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这一条件性强化物就叫概括性条件强化物,简称概括性强化物。

正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所尾随的事件造成反应概率提高的现象。

负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立刻除去的厌恶刺激,可以增加该反应的发生概率。

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差别强化:就是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

刺激控制:指某一特定行为跟某一特定刺激而不是其他刺激的出现而出现。

刺激促进:就是在辨别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在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之中所增加的刺激。

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渐隐:就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学前行为矫正复习题

学前行为矫正复习题

行为矫正复习题
1、什么是行为?行为的特征?
2、什么是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的类型?
3、什么是行为矫正?行为矫正的基本特点?
4、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历程
5、观察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6、功能评估的含义?
7、问题行为的功能?
8、功能评估的方法
9、功能性评估观察表的设计应包含的内容
10、界定和分析目标行为的要求
11、观察和记录行为的维度
12、强化、强化物、正强化、负强化、连续强化、间歇强化、惩罚的概念
13、正强化与负强化、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14、强化物的类型?如何选择强化物?
15、普雷马克原理的含义
16、影响正强化效果的因素?了解正强化的误用
17、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
18、负强化的基本过程
19、负强化的误用
20、惩罚物的分类、惩罚过程的特点
21、有效运用惩罚的原则?
22、消退的含义?消退过程的特点?
23、影响消退效果的因素?
24、塑造的含义?有效运用塑造的原则?
25、代币系统的含义?代币系统的构成及其使用程序?
26、什么是刺激控制?刺激控制的类型?
27、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儿童行为观察与矫正》 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观察与矫正》 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观察与矫正》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问题行为:2、连续强化:3、负惩罚:4、功能评估:5、逆向连锁:二、判断题:(在上表对应题号下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1分,共10分)1、在行为观察过程中,既能观察外显的行为,也能观察内隐行为。

2、对儿童某一特定的发展范围感兴趣,可以采取轶事记录法。

3、分析是了解客观事实的必要手段。

4、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料进行浓缩,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

5、自我惩罚是自我控制最为关键的成分。

6、负惩罚主要有隔离和反应代价两种形式。

7、任何实物都可以成为代币。

8、问题行为是习得的,不同的问题行为有因果联系。

9、一旦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强度增大,表明消退程序无效,应立即停止该消退程序。

10、体罚是首先应该选择的惩罚。

三、简答:(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3、事件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4、简述普雷马克原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五、设计题:(每题18分,共18分)多米尼克是个5岁男孩,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多米尼克在两个月前出现口吃。

他的口吃包括反复重复向个字及音节,倒如,他会说“下面轮到我……我……我了”。

当他激动时更易口吃。

出现口吃时弟妹们总是笑话他,有时父母帮他把话说完。

如果这个家庭到你这儿来寻求帮助,你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帮助多米克尼减少他的口吃?《儿童行为观察与矫正》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问题行为: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2、连续强化:指当所需要的目标行为一旦发生,就给予强化的方法。

也就是说,只要行为发生,就能获得强化。

3、负惩罚:指行为的发生跟随着移除强化刺激,结果是降低行为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行为问题矫正与训练方法考核试卷

行为问题矫正与训练方法考核试卷
6.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教师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矫正。
答案:
7.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如果目标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那么应该采用__________策略。
答案:
8.对于一些复杂的行为问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复杂行为分解为简单的小步骤。
答案:
3.在行为矫正中,为了帮助个体逐步接近目标行为,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4.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保持良好行为,教师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5.有效的行为矫正策略需要具备一致性、及时性和_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
答案:
2.在你看来,哪些因素会影响行为矫正策略的有效性?请列举至少三个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简要解释。
答案:
3.描述如何使用逐步引导法来帮助学生逐步接近目标行为。请提供一个实际情境的例子,并解释逐步引导法的优点。
答案:
4.请阐述在行为矫正过程中,教师如何与家长合作,以支持学生的行为改善。请提供至少三种合作策略,并解释每种策略的重要性。
2.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特点、环境因素、目标行为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行为矫正的效果。
3.逐步引导法通过将复杂行为分解为小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接近目标行为。例如,对于不愿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先从完成一小部分作业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机。
4.合作策略包括:定期沟通、共同制定干预计划、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有助于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保持一致的行为标准。
A.目标行为的频率
B.目标行为的发生情境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儿童行为矫正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儿童不良行为的识别、分析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

以下是一份关于儿童行为矫正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行为矫正的目的是:A. 惩罚儿童B. 奖励儿童C. 改善儿童行为D. 忽视儿童行为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忽视答案:D3. 正强化是指:A. 增加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B. 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C. 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D. 通过惩罚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答案:C4. 负强化是指:A. 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B. 通过移除不愉快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C. 通过惩罚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D. 通过忽视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答案:B5. 惩罚在行为矫正中的使用应该:A. 经常使用B. 尽量避免使用C. 只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D. 作为首选方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一致性7. 行为矫正中,________是指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给予反馈。

答案:及时性8. 行为矫正计划应该根据儿童的________来制定。

答案:个体差异9. 行为矫正过程中,________是评估矫正效果的重要手段。

答案:记录和监测10. 在行为矫正中,________是指通过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来达到矫正目的。

答案:消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行为矫正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答案:正强化是通过给予儿童某种奖励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而负强化是通过移除儿童不喜欢的刺激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

12. 描述在制定儿童行为矫正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答案:在制定儿童行为矫正计划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性格、行为问题的具体表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行为矫正 考试重点

行为矫正  考试重点

第一章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1 、行为的特征1、行为就是人们的所说所做和所思所感。

2、行为可以被他人或自己所观察和测量,并可被描述和记录。

3、行为和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

4、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5、行为具有可公开或可内隐的特征。

2、个体在进行行为观察和测量时,可以根据行为的性质,选用频率(行为出现的次数) 、持续时间(行为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和强度(行为所包含的身体力量)等指标进行度量。

3 、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问题行为的类型(1)行为不足,如七岁的儿童不会自己穿衣服( 2)行为过度,如儿童上课时经常不遵守纪律或侵犯别人( 3)行为不当,如五岁儿童将玩具放入垃圾桶。

4、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1 、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2、各个问题行为时分别习得的。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

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5、行为受认知的影响,改变认知可以改变行为。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1、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主要规律( 1)行为获得律与消退律。

(2)刺激泛化与分化率。

(3)恐惧性条件作用。

Eg:恐惧症的形成、成年人怕猫、怕空旷等( 4) 高级条件作用律。

Eg:考试焦虑。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1)其主要差别在于强化的手续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作用中,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几乎同时出现,无条件刺激即是强化物,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共同诱发行为的反应。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只有在条件反应发生后才会出现强化物。

因此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

(2)经典性条件作用是被动形成的,为信号学习。

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属于主动形成的,是技能学习。

(3) 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经典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事实上这两种反射活动是整个行为系列的不同环节,是连续不能分的。

(4)人类的日常行为大多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在行为矫正中的作用很大。

儿童行为矫治试卷1

儿童行为矫治试卷1

《儿童行为问题矫治》考试试卷班级:12治远姓名:杨晓华成绩:一、举例说明你对儿童心理治疗的看法。

事例:男孩,10岁,四年级,成绩中上。

性格胆小,任性,内向,作业速度较慢,由于学校作业太多,语文作业特多且难,这一缺点导致他几乎没有了玩的时间(但周末一般有半天或一天休息),且对本科目非常反感。

又因身体很差,必须早些睡觉,每天赶作业。

小孩情绪不好。

本学期开学前,孩子提出转学,在妈妈等人的说服下,勉强答应不转学,但开学前,出现严重的烦躁情绪,开学前的一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似乎很恐惧上学。

但真正上学后,情绪又正常。

之后,在学校的作业猛增,下课时间几乎不能玩,且必须加快速度写,否则就挨批,还要被留下来。

再加上他喜欢的几门副课换了非常严厉的老师,又遭遇班主任的不公正对待(这是后来才告诉父母的),经常说“每天都没盼头”(以前的早上,他会为当天的某一门有趣的课而高高兴兴去上学)。

两个星期前的一天早上,突然说不想上学,妈妈想孩子想休息就让他休息一下,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不去上学了,即使第一天晚上说好第二天上学,但早上又变卦了,说担心同学会问他,笑话他,表现出很恐怖的样子,在家也不愿意写作业,写两行字,即表现出很烦躁的样子,连喜欢的奥数学习也不想继续了。

但不上学后,情绪并未变好,随着不上学的日子增加,情绪变得越来越差。

现在整天很烦,自己也说不出原因,除了看电视打游戏,不想做任何事情,。

情绪激动时,歇斯底里,发火摔东西,且说出很多不尊重人的话。

不知何时才能摆脱目前的状况。

总结:性格胆小,任性,内向,长期的大量作业,让小孩身心疲惫,再加上班主任对他的不公正让他很委屈,两周前突然厌学,恐惧上学,讨厌他学校的一切,讨厌作业,连喜欢的奥数学习也不想继续了。

现已经停学在家,但奇怪的是不上学后,情绪变得更差。

整天很烦,不想做任何事情,。

情绪激动时,歇斯底里,发火摔东西。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厌学的孩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题目黑色,答案为蓝色标示)一、名词解释:1、强化:行为受其结果影响由少而多不断增加的现象,称之为“强化"。

该结果称之为“强化物”.2、消退原理:是指某强化的行为一旦其行为之后不再给予强化物,则该行为的频率就会减少至消失。

3、区分强化原理:是指在同样的前提背景下,个体可能有很多行为表现,但只有某一种行为会得到强化,其他任何行为都得不到强化,则该情境下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而其他任何行为都将减少或者消失。

4、目标行为:这个人言行中哪些内容构成了行为过度或行为不足,也就是将要被改变的行为.5、功能评估: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这些前提和后果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着功能上的联系。

6、消退爆发:指的是在开始实施消退法时,行为反应不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或者出现新的非预期行为的现象。

7、惩罚: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之后紧随着一个结果,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或是指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莫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除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8、罚时出局:在负惩罚中,如果暂时丧失掉的是一段时间喜欢的活动.二、问答题及简述题:(答案仅供参考,可酌情给分)1、简述“强化物”与“奖励"的关系?答:1、“奖励"是施予者认为行为者想要的.例:多发工资。

2、“强化物”是动态的后验概念,“奖励”是静态的先占概念。

3、惩罚有时可作为强化物起作用。

2、影响强化物的因素并解释或举例说明?答:依从原则,例如,强化小明写作业的行为,选取可以玩游戏为强化物就不合适,因为玩游戏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不一定非要写作业才可以。

即时原则,行为出现立刻给予强化,不能隔得时间过久否则就没有效果。

匹配原则,强化物要和行为匹配,例如想让他写作业,用一片薯片或给他买游戏机都是与行为不相匹配的.剥夺原则,空间管理时间管理。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复习题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复习题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复习题一、填空题1. 行为矫正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南非的、和。

2. 正强化物按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3. 不合理信念有、、。

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4. 惩罚的三种类型是、、。

5. 链锁训练的三种重要方式有、和。

6.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二、名词解释1. 正强化2. 渐隐3. 塑造4. DRL疗法5. 系统脱敏法6. 谴责7. 代币系统8. FR程序9. 负强化10.隔离三、简答题1. 有效应用固定比例强化的原则有哪些?2. 行为矫正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有哪些?3. 有效运用逃避、回避的原则有哪些?4. 正强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5.什么是厌恶疗法,有效运用厌恶疗法的原则。

6. 有效运用逃避、回避的原则有哪些?7. 惩罚的副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8. 渐隐的优点是什么?9.什么是消退?影响消退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四、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惩罚。

(1)此种说法不正确。

(2)负强化指的是当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结果导致了某种刺激的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出现,那么今后该行为的出现率将会增加。

(3)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的情境或是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结果立即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损失了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是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4)具体来说,负强化导致了行为的增加而惩罚则致使行为减少。

(5)负强化实施时是厌恶刺激的移去而惩罚是厌恶刺激的呈现或者损失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

2. 渐隐、塑造、链锁的效果是一致的,不用加以区别。

(1)错误。

相同点:(1)都是行为养成技术。

(2)都是连续的正强化的过程。

不同点:(1)行为特点:a 塑造、渐隐是简单的行为b 链锁是复杂的行为。

(2)刺激条件:a 渐隐的刺激条件是变化的 b 塑造的刺激条件不变 c 链锁的上个行为是下个行为的刺激条件。

(3)行为目标:a 渐隐的目标行为不变 b 塑造的是变化的 c 链锁的每一个分目标都是总目标的一部分。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1. 在行为矫正中,矫正对象的主要目标是:A. 惩罚行为B. 改变思维模式C. 使矫正对象感到羞耻D. 增加矫正对象的社交圈子2. 下列哪项不是行为矫正的常见方法之一:A. 认知行为矫正B. 社会技能培训C. 刺激控制D. 药物治疗3. 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是:A. 奖励正面行为,惩罚负面行为B. 严厉批评缺陷行为C. 强迫矫正对象改变行为D. 鼓励矫正对象逃避负责任4. 下列哪项不是行为矫正的评估工具之一:A. 行为观察记录B. 个案学习报告C. 行为改变计划D. 问卷调查5. 矫正对象在行为改变过程中最需要的是:A. 社会支持B. 批评和指责C. 食物奖励D. 完美表现6. 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导致矫正对象回到原有的不良行为:A. 社会压力B. 矫正机构的指导C. 无人关注D. 行为监控7. 行为矫正的目标是:A. 完美表现B. 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C. 接受矫正机构的指导D. 找到合适的伴侣8. 下列哪项属于社会技能培训的内容:A. 意识到自身缺陷B. 提高自信和自尊C. 给予行为指导和奖励D. 给予严格惩罚9. 以下哪种行为是矫正对象需要避免的:A. 辱骂他人B. 表现出自信C. 学会解决冲突D.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10. 行为矫正中的惩罚是以什么方式给予的:A. 强制实行B. 自愿接受C. 心理暗示D. 奖励机制11. “ABC”模型在行为矫正中指的是:A. 爱、帮助、关心B. 好奇、学习、成长C. 行为、信念、后果D. 努力、坚持、成功12. 行为矫正中奖励正面行为的目的是:A. 让矫正对象感到愉快B. 提高矫正对象的社会地位C. 掩盖矫正对象的不良行为D. 加重矫正对象的责任感1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行为矫正中的挑战之一:A. 建立长期目标B. 克服困难和诱惑C. 逃避现实D. 积极解决问题14. 行为矫正的评估过程是:A. 一次性完成的B. 无关紧要的C. 持续进行的D. 由矫正机构决定的15. 在行为矫正中,矫正对象需要:A. 接受自己的过去行为B. 忽略矫正机构的建议C. 避免与他人交流D. 完全依赖矫正机构16. “身体机能可塑性”意味着:A. 身体运动能力有限B. 身体器官可以改变形状C. 人们可以通过训练改变自己的身体机能D. 人体器官不受任何训练的影响17. 行为矫正的过程是一个:A. 单向线性过程B. 永无止境的过程C. 速成提高技能的过程D. 无需外部帮助的过程18. 行为矫正的最终目标是:A. 使矫正对象变得完美B. 打造成功的外表C.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D. 获得金钱和权力19. 以下哪种行为是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A. 随意放纵自己B. 无视他人的需求C. 时刻保持积极态度D. 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20. 行为改变的最佳策略之一是:A. 自动生成B. 法律限制C. 社会关系和支持D. 自我否认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1. 请简要描述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

儿童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个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关键因素?A. 遗传因素B. 家庭环境C. 社会文化D. 教育方式答案:B2. 儿童行为分析中,观察法的主要目的是?A. 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B. 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C. 诊断儿童的心理问题D. 预测儿童的未来行为答案:A3. 在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儿童的社交技能?A. 行为观察B. 心理测试C. 角色扮演D. 自我报告答案:C4.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种理论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最大?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5.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种干预措施是针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A. 奖励制度B. 惩罚制度C. 行为训练D. 情绪调节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儿童的行为表现?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学校教育D. 媒体影响答案:ABCD2. 在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收集儿童行为数据?A. 问卷调查B. 行为观察C. 访谈D. 视频记录答案:ABCD3.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些理论对儿童行为的解释有重要贡献?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BCD4. 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些干预措施可以用于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A. 行为矫正B. 认知行为疗法C. 家庭治疗D. 药物治疗答案:ABC5. 在儿童行为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评估儿童行为的指标?A. 行为频率B. 行为强度C. 行为持续时间D. 行为后果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儿童行为分析只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而不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

(错误)2. 儿童行为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评估来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

(正确)3. 儿童行为分析中,观察法是唯一可以收集儿童行为数据的方法。

行为矫正试卷

行为矫正试卷

“行为矫正”考试卷姓名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行为矫正的目的是( B )A. 纠正不良行为B. 增加良性行为C. 维持良好行为D.包含以上三者2. 下列哪些陈述不是行为矫正的特点?(A)A. 不重视行为分类B. 不重视理论基础C. 不重视过去历史D. 不重视潜在过程3. 当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给予表扬。

教师的表扬对该生的行为是( A )A. 正强化物B. 正惩罚物C. 正强化物和正惩罚物D. 正强化物或正惩罚物4. 比较容易出现“饱足”现象的强化物是(A)A. 原始强化物B. 次级强化物C. 概括强化物D. 社会强化物5.某学生很爱学习,但不爱锻炼身体。

改变其行为的有效方式是( C )A. 先让他学习,再要求他锻炼身体B. 先要求他锻炼身体,再让他学习C. 使用正强化物来培养其锻炼行为D. 使用正惩罚物来降低其学习行为6. 在实施强化时,正确的做法是( B )A. 每次提供大量的强化物B. 每次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C. 始终使用间歇强化物D. 以上三者都对7. 当孩子哭闹时,妈妈抱起他来,孩子就不哭了。

久而久之,一旦孩子哭闹,妈妈就过去拥抱他。

妈妈的拥抱行为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A )A. 正强化B. 正惩罚C. 负强化D. 负惩罚8.为了快速地减低不良行为的发生,最有效的方式是(B)A. 消退B. 正惩罚C. 负强化D. 负惩罚9. 当儿童随便打断父母的谈话后,父母不允许他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

父母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C )A. 体罚B. 强化暂停C. 反应代价D. 消退10. 隔离措施最适用于通过哪种方式习得的行为的矫正?(C)A..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11. 某生在学校经常因上课捣乱而被老师批评,今天上课老师又很很地批评了他。

今天老师的批评起的作用是( B )A. 正强化B. 正惩罚C.反应代价D. 强化或惩罚12. 为了保证惩罚的有效实施,不正确的说法是(C)A. 对满意的替代行为提供大量的正强化B. 对不良行为的强化物进行控制C. 最好同时使用不同的惩罚方式D. 惩罚必须及时和公平13. 某青年因赌博而被判刑2年。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行为矫正是一种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使用的技术,旨在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套行为矫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奖励和惩罚B. 观察学习C. 条件反射D. 自我效能感答案:A2. 正强化是指什么?A. 增加不期望的行为B. 减少期望的行为C. 增加期望的行为D. 减少不期望的行为答案:C3. 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是什么?A. 惩罚是增加不期望的行为,负强化是减少期望的行为B. 惩罚是减少不期望的行为,负强化是增加期望的行为C. 惩罚和负强化都是增加期望的行为D. 惩罚和负强化都是减少不期望的行为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行为矫正的常用技术?A. 塑造B. 链锁C. 消退D. 模仿答案:D5. 消退的原理是什么?A. 通过奖励来增加行为B. 通过惩罚来减少行为C. 通过停止奖励来减少行为D. 通过重复强化来增加行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行为矫正中的“塑造”技术。

答案:塑造是一种行为矫正技术,通过逐步接近目标行为来增加个体的期望行为。

通过奖励接近目标的每一个小步骤,逐渐引导个体达到最终目标。

7. 解释什么是“链锁”技术,并举例说明。

答案:链锁技术是将一个复杂的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步骤,然后逐步教授这些步骤。

例如,教授一个人学习游泳,可以先教他如何在水中呼吸,然后教他如何踢腿,接着是手臂动作,最后将所有动作串联起来完成游泳。

8. 描述“消退”在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答案:消退是一种减少不期望行为的方法,通过停止对这种行为的强化来实现。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哭泣而得到父母的注意,父母可以通过忽视哭泣行为,而只在孩子平静时给予关注,从而减少孩子的哭泣行为。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一个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讲话,老师想要矫正这种行为。

请分析老师可以采取哪些行为矫正策略,并解释这些策略如何操作。

儿童行为矫正复习题

儿童行为矫正复习题

儿童行为矫正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行为:狭义上是指被人观察到或是能用仪器测得到的个体活动;广义是指除直接能够测得的外显活动之外,还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心理历程。

2、行为矫正: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

3、正强化:是指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机率会升高。

4、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出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5、负强化:是指在一辨别性刺激或情境下,行为者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的移去或取消,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6、消退:是指在一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7、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行为的过程。

8、渐隐:是指在刺激的微小变化下对特定反应的强化,最终使刺激变化成为所需的控制反应的刺激。

9、链锁:我们把通过训练刺激—反应链来建立目标行为的方法叫做链锁。

10、系统脱敏:就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地提高患者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患者对于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二、简答题1、行为矫正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有哪些?答:1、实施行为矫正时,必须先求得被矫正儿童或其父母的同意,让他们明白实施的程序和目的。

实施计划应符合常理并可公开2、慎重选用对被矫正者具有较大效果及最小伤害的方法,要多用奖励等正强化法,少用施加厌恶刺激的惩罚法3、行为矫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或取得专家资格。

儿童行为矫正试题

儿童行为矫正试题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儿童行为矫正》试卷 一、选择题(10分,各1分) 1、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 ) A. A-B B. A-B-A-B C. 多基线跨行为 D. 改变标准 2、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

在一周 的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

两 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强化来增加说“谢谢”的行为。

王老师 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 ( ) A.多基线跨行为设计 B.多基线跨被试设计 C.多基线跨环 境设计D.改变标准设计 3、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

突然间,他撞上了 一辆停着的轿车,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 掉了。

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

这是属 于何种惩罚方式。

( ) A.撤销惩罚B.强化物损失惩罚 C.负性惩罚 D.正性惩 罚 4、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

当他的妻子不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 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 ) A.刺激控制 B. 刺激辨别C.刺激泛化D.刺激反应 5、 小学一年级的晓晓上课时喜欢咬铅笔,老师和她约定如果在上 课时咬铅笔的行为少于 2次,就给她一张她最喜欢的贴纸,这种第1页共4页号级班名方式叫做什么。

()A. 间隔反应DRLB. DROC. 全时段DRLD. 全时段DRA6、让个体和所有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强化来源隔离开,这种行为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A. 反应代价B. 消失C. 罚时出局D. 消退7、儿童努力学习以避免父母的惩罚称为: ______ 。

A 内化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8、当一个人近期得到很多强化物时,强化物的力量将会。

A 更大B 更小9、在消退时,连续强化的行为比间隔强化的行为下降得。

A 更快B 更慢10、比尔打了妹妹之后,母亲没收了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 共10分)1、收集可能的强化物的方法( 访谈) 、(问卷调查)、实际观察。

2、问题行为的类型(行为过度)、(行为不足)、(行为不当)。

3、间歇强化的类型(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变化)。

4、实施代币制通常有三个阶段:(代币制学习阶段)、( 实际实施阶段)、推出阶段。

5、在示范模仿技术中增进良好行为的效果可以分为解除抑制的效果、(行为获得效果)、(行为的促进效果)。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一下是行为矫正技术的是(B)A、系统脱敏B、行为契约C、满贯疗法D、生物反馈疗法2、下列关于间歇强化说法不正确的是(C)A、容易操作B、实施经济C、用在行为形成的最初阶段D、行为保持的更巩固3、以下属于链锁实施方式的是(A)A、全部任务呈现法B、确定个体需要完成的任务C、确定等级排列D、积极地练习4、以下不是用于行为减少的是(D)A、惩罚B、消退C、刺激控制D、行为契约5、在示范模仿疗法中,示范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到该技术的效果(D)①示范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似性②示范者能力水平③示范者的声誉和地位④示范者的态度和举止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以下不属于条件强化物的是(C)A、表扬B、微笑C、温暖D、赞许7、以下不属于行为契约内容的是(B)A、任务B、拟定行为契约C、任务完成的记录D、奖励物8、幼儿园老师发现某儿童在游戏期间拽别人的头发,就不让他继续玩这个游戏,这是(B)A、正惩罚B、负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9、在消退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行为会出现哪些变化(A)①行为的缓慢减少②消退爆发③自然恢复④感觉消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不属于刺激控制中促进个体反应方式的是(D)A、言语指导B、行为示范C、身体引导D、自我监控11、积极行为支持实施中要遵循的原则(D)①注重个体良好行为②注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③注重正常化的原则④注重问题行为的预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D)是一组建立在行为功能评估基础上的行为干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行为矫正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狭义上是指被人观察到或是能用仪器测得到的个体活动;广义是指除直接能够测得的外显活动之外,还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心理历程。

2、行为矫正: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

3、正强化:是指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机率会升高。

4、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出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5、负强化:是指在一辨别性刺激或情境下,行为者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的移去或取消,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6、消退:是指在一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7、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行为的过程。

8、渐隐:是指在刺激的微小变化下对特定反应的强化,最终使刺激变化成为所需的控制反应的刺激。

9、链锁:我们把通过训练刺激—反应链来建立目标行为的方法叫做链锁。

10、系统脱敏:就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地提高患者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患者对于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二、简答题
1、行为矫正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有哪些?
答:1、实施行为矫正时,必须先求得被矫正儿童或其父母的同意,让他们明白实施的程序和目的。

实施计划应符合常理并可公开2、慎重选用对被矫正者具有较大效果及最小伤害的方法,要多用奖励等正强化法,少用施加厌恶刺激的惩罚法3、行为矫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或取得专家资格。

这是保障行为矫正实施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前提4、行为矫正者应当告知被矫正者父母正确认识行为矫正的性质。

2、有效运用逃避、回避的原则有哪些?
答:1、若必须依靠逃避和回避条件建立良好行为,则优先采用回避原则;2、在进行回避反应前,常常先凭借逃避反应建立目标行为;若逃避反应已塑成,则可使回避反应的建立更加容易;3、在回避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条件厌恶刺激必须是强力惩罚物的信号,这个信号可加强制约作用,使被矫正者获得“警告”;4、必须像惩罚原理一样,慎重使用逃避和回避反应,因为这些方式都需要运用厌恶刺激,会令人感到不适并容易发生副作用,使被矫正者对其他刺激也形成逃避和回避反应,从而消除了某些良好行为,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3、影响消退有效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退应和正强化相结合;2、严格控制要消退行为的强化物;3、执行消
退程序的背景设置;4、连续强化的行为容易消退;5、应用“自然结果”。

4、渐隐的优点是什么?
答:1、渐隐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因为渐隐直接提供正确反应模式,它使得行为少走弯路;2、渐隐避免了错误的发生,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错误而使错误反应达到一定的强度;3、当错误已经产生,再进行消退,容易使被矫正者产生消极情绪,如得不到强化物,就发脾气,产生攻击性行为和企图逃离情境等。

应用渐隐程序就可以避免上述副作用。

它一开始就引导被矫正者步入正确反应之中,并使他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5、有效应用固定比例强化的原则有哪些?
答:1、反应数目逐渐增加;2、每次强化所需要的数目不宜过多;3、强化与强化之间有“停顿”现象,因此要注意所适用的行为。

6、低比例区别强化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1、改变儿童整天看电视的习惯;2、改进一年级新生的不良发言习惯;3、改变儿童吃零食的习惯;4、矫正过快或过慢行为的速度。

7、间歇强化有何优点?
答:1、有间歇强化所增加的行为更不容易消退;2、间歇强化法也可用于减少行为,与消退法相比,由间歇强化削减行为的效果更好,而且还能根据需要使行为削减到一定的水平;3、间歇强化能克服连续强化中的“饱厌”现象;4、在某种情况下,间歇强化比连续强化更容易操作。

8、正强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矫正者,以期取得积极配合;2、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之后立即予以强化,不要延搁很长时间;3、给予强化物时,要想被矫正者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4、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它奖励,如口头赞扬、拥抱、微笑等;5、为了防止饱厌情况出现,矫正者在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

三、填空
1、行为矫正发展史上的三大杰出人物:南非的沃尔普、英国的艾森克、美国的斯金纳。

2、正强化物的分类:根据内容分类可分为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根据性质分类可分为原级强化物、次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3、惩罚的类型:体罚、谴责、隔离。

4、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分为哪些类: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零反应区别强化程序、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程序。

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6、负强化的基本过程是从逃避到回避。

7、行为的定义及行为矫正的定义。

见名词解释
8、偏差行为的3种类型即不正常行为的表现类型:行为不足,行为过渡,不适当行为。

9、间歇强化的分类:固定比例强化,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可变比例强化,可变时间间隔强化。

10、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消退、泛化、分化。

11、链锁反应训练的三种方式:整体任务呈现、逆向链锁、顺向链锁。

12、不合理的信念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之极。

四、案例分析
1、答:采取的是隔离法,妈妈在对玛丽隔离期间给予了注意,如果妈妈在她坐在隔离席上时继续抱怨和争论,就不是正强化隔离了;如果妈妈在她不服从命令时不给予注意,而在服从命令时给予表扬,效果会更好;如果妈妈在整个隔离期间与她没有相互租用,她只有通过服从才能得到注意,问题行为就会减少而替代行为(服从)就会增加。

与孩子说话是父母实施隔离时的通病,父母应该得到指导,不要在隔离期间与孩子有相互作用。

2、矫正塑造过程:1、确定目标行为:减少陈亮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2、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1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7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3次,语文约4次。

3、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4、详细过程与结果:事先和陈亮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对比基准线进行奖惩代券,3代券可换颗墙上的1红星,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2次,第二周1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以对准基准线五次为限,进行奖罚代券,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以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1次,即可得张券,其他同上,语文以2次为界,外语以2次为界,其他同上,时间4周。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取消增强物,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陈亮插嘴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1次,一周平均每节课不超过2次。

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开始他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

而且每次插嘴时间都极短,一经暗示就能自觉控制,一改过去非要一吐为快,止也止不住的状况。

五、论述题
1、试论述行为矫正和行为治疗的区别。

答: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5个方面:1、行为治疗主要为巴甫洛夫、赫尔和沃尔普学派所采用,重视反应性行为,行为矫正主要由斯金纳派学者所使用,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2、行为治疗主要由从事传统诊疗所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和行为心理学者所采用,行为矫正主要由从事学校、家庭或其他非精神诊疗所工作的行为心理学家使用3、行为治疗是指在治疗室内,治疗者和患者之间借语言沟通来进行的行为处理,行为矫正是指在自然的生活环境或训练情景下进行的行为处理4、行为治疗奠基在精神病院内的实验基础上,而行为矫正奠基在人和动物的操作制约实验基础上5、在欧洲国家较喜欢使用“行为治疗”,在美国较喜欢使用“行为矫正”。

2、结合所学内容,试论述惩罚的误用及其弊病有哪些?
答:惩罚的误用有:1、嘲笑、讽刺他人,从而无意中实行了惩罚作用;2、谴责后没有惩罚跟上;3、惩罚不够及时;4、滥用惩罚;5、惩罚过于轻微。

弊病:1、强烈的惩罚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2、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3、易导致儿童模仿成人的惩罚行为来对付别的儿童;4、惩罚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5、惩罚只是抑制旧行为,并不建立新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