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一类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
MDR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们不仅会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而且还将增加医疗成本和医院感染的风险。
因此,监测分析和防控措施对于MDR感染的管理至关重要。
一、MDR感染的监测MDR感染的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中不同来源的细菌进行筛查和分析,以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
对于MDR感染的监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细菌分离和鉴定:对患者的样本如痰、尿液、血液和伤口等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确定细菌种类和数量。
2.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对细菌进行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以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3. 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病例监测和实验室监测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MDR 的发病率、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等数据,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MDR感染的防控措施应该涉及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包括预防、控制、卫生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
1. 预防措施加强患者诊疗流程的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MDR感染患者,降低感染的传播风险。
同时,要加强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卫生管理,保持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控制措施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将MDR感染患者隔离在专门的区域或房间内,并限制其外出。
同时,确保医疗机构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 卫生管理通过加强医院环境和医疗设施管理,保证有序、规范的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
医院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与卫生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院应该建立合理用药制度,遵循临床用药指南和规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同时,加强抗生素的管控和监管,避免滥用和乱用抗生素。
总之,MDR感染的监测分析和防控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手段。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医疗风险和医疗成本。
此外,加强对MDR感染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也是重要的任务。
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分析
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院内出现多重耐药菌(MDR)的概率逐渐增加,这
些菌株对于普通抗生素已经产生了抗性。
因此,对于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监测方法
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主要的方法包括细菌培养、PCR扩增以及基因测序等。
在实践中,常常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来进行多重耐药菌
的监测。
监测结果
近期,我们对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和分析。
结果表明,医院内
多重耐药菌的种类非常多,包括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根据不同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针对特定的多重耐药菌,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生长。
分析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或者滥用抗生素。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
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和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1.合理使用和配合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2.加强手部卫生措施,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3.建立完善的多重耐药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
多重耐药菌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危险,因此医院要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
控制。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引导患者正确地使用和配合抗生素,避免滥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MDR菌感染广泛存在于医疗机构和社区中,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对MDR 菌感染的监测分析和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测方法、分析流程以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MDR菌感染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临床标本的采集和MDR菌的鉴定。
临床标本的采集需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例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采集的标本要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鉴定。
MDR菌的鉴定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定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对分离的典型菌株进行进一步的药敏试验,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
MDR菌感染的监测分析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数据收集需要从多个来源收集与MDR菌感染相关的信息,包括临床标本的采集和MDR菌的鉴定结果等。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工作。
数据分析是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从而揭示MDR菌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
结果报告是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呈现,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MDR菌感染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控制、手卫生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环境控制是指医疗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手卫生是防止MDR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手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MDR菌感染的关键措施,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对MDR菌感染进行监测分析和防控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控制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分析流程,可以及时了解MDR菌感染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控制、手卫生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
为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和防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是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之一。
该系统应包括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的设置,定期对医院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报告。
还需要建立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和公共卫生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和鉴定是防控措施的基础。
通过对患者、环境和医疗设备等进行常规的采样与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鉴定携带多重耐药菌的对象。
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对于检测到的多重耐药菌,还应进行耐药基因和转移性耐药机制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耐药情况。
除了监测和鉴定,还需要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要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建立和完善感染防控规范和操作指南,推行良好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加强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严格执行静脉输液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宣教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
要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感染源及传播途径的追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规律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要密切关注和报告感染事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感染扩散。
要加强多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加强多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监测分析与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加强检测和鉴定、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加强多部门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蔓延,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2017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精简版)
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 1 412 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 院共 1 401 所。
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 379 所,三级医院 1 022 所;经 过数据审核,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 1 307 所,其中二级医院 336 所,占 25.7 %, 三级医院 971 所,占 74.3%。
本报告来自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9 月的监测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 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纳入分析的细菌总数为 2 894 517 株,其中 革兰阳性菌占 29.7%(859 388/2 894 517),革兰阴性菌占 70.3%(2 035 129/2 894 517)。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273 872 株(占革兰阳 性菌 31.9%)、表皮葡萄球菌 96 922 株(占革兰阳性菌 11.3%)、肺炎链球菌 84 37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8%)、粪肠球菌 81 403 株(占革兰阳性菌 9.5%)和屎肠球 菌 79 44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2%)。
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 597 909 株(占革兰阴性菌 29.4%)、肺炎克雷伯菌 411 487 株(占革兰阴性菌 20.2%)、铜绿假单胞菌 253 083 株(占革兰阴性菌 12.4%)、鲍曼不动杆菌 207 046 株(占革兰阴性菌 10.2%)和 阴沟肠杆菌 83 335 株(占革兰阴性菌 4.1%)。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 201 531 株,占 41.5%)、尿标本(540 051 株,占 18.7%)和血标本(274 599 株,占 9.5%)。
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采用 CLSI 2016 标准,按全国及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全国平均检出率为 32.2%,较 2016 年下降 2.2%;MRSA 检出率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别,其中西藏自治区最高,为 52.0%, 山西省最低,为 16.6%(图 1)。
2017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全 国 细 菌 耐 药 监 测 网 2017 年 12 月 26 日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 1 412 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 院共 1 401 所。
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 379 所,三级医院 1 022 所;经 过数据审核, 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 1 307 所, 其中二级医院 336 所, 占 25.7 %, 三级医院 971 所,占 74.3%。
本报告来自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9 月的监测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 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纳入分析的细菌总数为 2 894 517 株,其中 革兰阳性菌占 29.7%(859 388/2 894 517) ,革兰阴性菌占 70.3%(2 035 129/2 894 517) 。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273 872 株(占革兰阳 性菌 31.9%) 、 表皮葡萄球菌 96 922 株 (占革兰阳性菌 11.3%) 、 肺炎链球菌 84 37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8%) 、粪肠球菌 81 403 株(占革兰阳性菌 9.5%)和屎肠球 菌 79 44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2%) 。
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 597 909 株(占革兰阴性菌 29.4%) 、 肺炎克雷伯菌 411 487 株 (占革兰阴性菌 20.2%) 、 铜绿假单胞菌 253 083 株(占革兰阴性菌 12.4%) 、鲍曼不动杆菌 207 046 株(占革兰阴性菌 10.2%)和 阴沟肠杆菌 83 335 株(占革兰阴性菌 4.1%) 。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 201 531 株,占 41.5%) 、尿标本(540 051 株,占 18.7%)和血标本(274 599 株,占 9.5%)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MDR细菌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MDR细菌的监测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对MDR细菌感染的监测分析是及时发现和监测MDR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病例报告、药物敏感性测试和耐药基因检测等。
病例报告是通过医院的感染控制部门收集患者的病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细菌耐药性发生趋势的监测。
药物敏感性测试是通过对患者的细菌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评估细菌对不同类别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耐药基因检测则是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中的耐药基因,进一步了解MDR菌株的分布和传播情况。
MDR细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环境消毒、个人防护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环境消毒是指对医院、诊所和公共场所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细菌的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细菌的直接传播。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防控MDR细菌感染的重要策略。
医生在用药时应严格按照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MDR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要加强MDR细菌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对MDR细菌感染和防控措施的认识。
公众通过了解MDR细菌的危害和防控方法,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还需要加强卫生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和诊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降低MDR细菌感染的风险。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是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医疗机构、卫生监管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MDR细菌感染的监测分析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MDR细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摘要】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当今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首先介绍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包括对人类健康和医疗体系的威胁。
其次探讨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方法和分析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随后提出了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策略,并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
最后强调了监测分析在防控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促进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防控措施、危害、方法、结果、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导致了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现象。
多重耐药菌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甚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至关重要。
只有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人民健康。
本研究旨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进行探讨,旨在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加深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为提高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临床上的危害程度,了解其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方法和防控措施,为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还旨在评估当前防控措施的效果,为未来改进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摘要】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给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本文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方法、防控策略、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发生情况,推动相关监测方法和防控策略的完善,提高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关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展趋势,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防控措施、流行病学特征、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挑战,也给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耐药菌的出现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危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已经导致全球约70万人死亡,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近千万,超过当前一些常见致死病症。
在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临床感染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各种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不断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也给我国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深入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方法、防控策略、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保障人民的健康。
1.2 研究目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当今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问题,给患者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探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方法、防控策略、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具体目的包括:1.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2.评估现有监测方法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作用;3.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4.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改进空间;5.提出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为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是一种极具挑战性和危害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它不仅使治疗变得困难和复杂,更可能导致死亡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本文将从监测分析和防控措施两方面介绍多重耐药菌感染。
1. 感染人群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环境中,一般是在长期住院或使用抗生素后,免疫力下降的患者容易被感染。
另外,老年人、儿童、移植和放疗患者也是高感染人群。
2. 感染菌种目前,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道杆菌属(ESBLs)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三种细菌。
3. 监测途径(1)临床标本检测:通过对临床标本的细菌分离和特异性检测,确定感染菌株的种类和数量。
(2)流行病学监测:通过对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确定感染菌株的流行程度、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等。
4. 数据统计和分析(1)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数据库,包括感染人群、感染菌株、感染部位和药敏结果等信息。
(2)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感染趋势和高危时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1. 严格手卫生由于手在医院环境中是最频繁接触细菌的部位,所以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使用手消毒剂或手套等具体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乱用,特别是对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应尽量避免。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应定期检测耐药菌株信息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病区管理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和管理,定期进行病区消毒,减少感染的传播。
同时,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制,防止受污染的器械被重新使用。
4. 管理患者对于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该单独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住院患者、老年人、移植和放疗患者等,应严格监测,早期发现和诊断感染。
综上,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
某综合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某综合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赵德军;田兴华【摘要】目的对某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2017年MDRO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96株病原菌中MDRO检出率为5.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占前3位,分别为33.0%、30.6%、25.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感染标本中以痰液和分泌物最为多见,分别占52.3%、34.1%;感染病区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0.7%、18.2%、12.5%.MDRO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100.0%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80.0%.结论该医院MDRO感染以MDR-AB、MRSA、MDR-PA多见,MDRO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患者是MDRO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MDRO感染的监控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MDRO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4页(P346-349)【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医院感染;耐药性【作者】赵德军;田兴华【作者单位】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551400;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病原菌耐药现状日益严重,MDRO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给临床抗菌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1-3]。
多重耐药菌预防监测分析报告
多重耐药菌预防监测分析报告根据卫生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药敏试验得出的耐药率如表:一.多重耐药菌预防监测分析报告:1.由于科室床位紧张,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患者无法实施单间隔离,只能采取床边接触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3.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个别医生未做到。
二、整改措施1.为了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严格掌握适应症。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三、效果评价1.临床科室提高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送检率。
2.医护人员对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意识应增强,能够按照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洗手卫生基本原则》佩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3.增加了对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频率,对感染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能立即消毒。
4.能够及时向院感科上报多重耐药患者的感染报告。
院感科。
2017年度年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通报
2017年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通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微生物实验室共报告多重耐药菌株,19例均为社区感染,现将具体情况反馈如下。
1.检出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情况详见图表1:2、多重耐药菌科室检出分布:多重耐药菌检出主要分布于内二科、外二科、内一科。
见图表2:3.多重耐药菌主要的分布情况见图表3:从图表3显示:1)我院该菌株未检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万古霉素等耐药菌株。
26)100%耐药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吩、头孢吡肟、头孢5、分析与对策2017年年度我院共检出19株多重耐药菌,耐药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头状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产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菌株来源于痰标本、脓液、血、分泌物、脑脊液。
科室分别为内二科6例、内一科3例、外二科3例、妇产科1例、ICU4例。
从回顾及查阅病历分析,内二科、内一科患者多为老年及肿瘤患者居多,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并发症较多,长期反复不规则使用抗菌药物,致药物耐药率的提高。
检出多重耐药菌均为社区感染,未发现院内交叉感染。
外一科、外二科患者多为术后及机体功能下降患者。
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及爆发及患者身体伤害和不必要的经济上的负担。
我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医护人员、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强化培训,现场督导手卫生落实;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严格实施接触隔离;重视床单元表面的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加强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频繁接触、污染严重的床单元、诊疗物品表面,增加消毒频次等。
从我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还可以看出,耐药菌群以条件致病为主,社区感染严重,而多重耐药菌又是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极易在各科危重病人中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因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防控措施的落实尤为重要,望各科室在以后工作中严格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对病区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加强各类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做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杜绝多重耐药菌感染在我院的暴发流行,保障病人安全。
多重耐药菌年度总结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年度,我国某三甲医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下是对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根据本年度收集的198份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病例,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革兰氏阴性杆菌总数的25.10%。
其中,MDRO院内获得性感染占30.66%,院外获得性感染占69.33%。
呼吸科MDRO革兰氏阴性菌以院外菌株为主,ICU和神经外科MDRO革兰氏阴性菌则以院内菌株为主。
痰标本培养出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尿液、血液等。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本年度分析发现,老年人合并多系统疾病、有抗菌药物使用史的患者,以及有医院感染史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较高。
此外,MDRO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三、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本年度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靶位改变:细菌通过改变抗生素靶位,降低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2. 酶抑制:细菌产生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等,使抗生素失去活性。
3. 药物外排:细菌通过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抗生素的浓度。
4. 细胞壁保护: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增加抗生素的穿透性。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本年度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1. 加强监测:定期对医院感染科、呼吸科、ICU等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率和耐药谱。
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防止MDRO的传播。
4.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降低MDRO的传播风险。
五、总结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表明,MDRO感染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01
02
03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05
总结词
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详细描述
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限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详细描述
结论与展望
06
建立了完善的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
揭示了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验证了抗菌药物使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监测范围和样本量有限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监测范围和样本量相对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准确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缺乏纵向研究
该研究仅对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未涉及感染的纵向变化和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开展纵向研究。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引言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方法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建议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01
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之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关联性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04
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等。
收集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
整理和分析收集的病例资料,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收集病例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症状、并发症等。
年度多重耐药菌总结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防控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对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情况的总结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流行趋势1. 病原菌种类多样化: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监测到的多重耐药菌种类不断增加,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
2. 感染部位广泛:多重耐药菌感染可累及人体各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其中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较为常见。
3. 流行趋势持续: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MRSA和CRAB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1. 加强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MDRO监测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以掌握MDRO的分布和流行趋势。
2. 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对MDRO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4. 开展科研攻关:加大MDRO防控科研力度,探索新型抗菌药物和防控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三、多重耐药菌的研究进展1. 耐药机制研究:通过对MDRO耐药基因的鉴定和解析,揭示其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分析MDRO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疫苗研发:针对MDRO疫苗的研发取得一定进展,有望为预防MDRO感染提供新的手段。
四、总结与展望本年度,我国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应继续加强MDRO监测、防控和科研工作,提高公众对MDRO的认识,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减弱。
由于MDR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MDR菌株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是必要的。
在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
常见的MDR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
在每个季度的监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临床科室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细菌种类进行监测。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
监测体系应包括标准化的取样方法和标准化的实验流程。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临床科室的MDR菌株进行分类和统计。
可以按照细菌种类、抗生素耐药性状、临床科室等因素进行分类。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季度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MDR菌株的变化趋势。
对于MDR菌株的分析应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和耐药机制的研究。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或股巧板法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不同MDR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耐药机制的研究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通过检测MDR菌株中的耐药基因、耐药突变等,可以了解MDR菌株的耐药机制,并为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对于了解MDR菌株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可以为MDR菌株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外
科
合
计
结果分析:
1、2017年第4季度共监测发现住院病例多重耐药菌105株,具体如下: (ESBL+)的大肠埃希菌28株,占26.67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26株,占24.7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各13株,占12.38%;耐甲氧西林表葡菌、产色葡萄球菌各5株,占4.76%;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占2.86%肠球菌4株,占3.81%;路邓葡萄球菌、克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窄食菌单胞菌各1株,分别占0.9%;阴沟肠杆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分别占1.90%;本季度监测中未发现VRE。
2、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痰41份,占39.05%;血液9份,占8.57%,尿液26份,占24.76%;咽拭子7份,占6.67%,伤口拭子2份,占1.90%;引流液1份,占0.95%;其他19份,占19.10%。
3、多重耐药菌菌种前3位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
与上季度监测结果相比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有所增加。
4、除以下6例病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外,其余多重耐药菌菌株均为定植菌
附:2017年第4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
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分析,发现了病原菌种类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应的耐药情况。
在分析了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机制,耐药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耐药性的因素。
结论部分提出了针对耐药性加重的病原菌的相应对策,展望了未来病原菌耐药情况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对于了解并应对医院环境中的耐药性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机制、耐药性、致病性、因素、对策、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影响、种类、相关性、结论、展望、总结、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成为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口流动性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掌握当前疫情形势,制定更加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在研究背景下,我们需要对近几年来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估,了解病原菌种类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后续的正文部分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病原菌耐药性的现状,为后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明确不同病原菌在不同病例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其主要感染途径和流行趋势;2.分析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病原菌;3.探讨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4.探讨耐药性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抗生素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5.分析影响耐药性的因素,探讨耐药性加重的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结果分析:
1、2017年第4季度共监测发现住院病例多重耐药菌105株,具体如下: (ESBL+)的大肠埃希菌28株,占26.67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26株,占24.7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各13株,占12.38%;耐甲氧西林表葡菌、产色葡萄球菌各5株,占4.76%;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占2.86%肠球菌4株,占3.81%;路邓葡萄球菌、克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窄食菌单胞菌各1株,分别占0.9%;阴沟肠杆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分别占1.90%;本季度监测中未发现VRE。
2、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痰41份,占39.05%;血液9份,占8.57%,尿液26份,占24.76%;咽拭子7份,占6.67%,伤口拭子2份,占1.90%;引流液1份,占0.95%;其他19份,占19.10%。
3、多重耐药菌菌种前3位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
与上季度监测结果相比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有所增加。
4、除以下6例病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外,其余多重耐药菌菌株均为定植菌
附:2017年第4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