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见电现象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所有知识点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5235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d.png)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所有知识点全整理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物理生活用电所有知识点全整理,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所有知识点全整理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用电器、插座、导线等组成。
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情况:(1)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2)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触电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应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决不能带电泼水救火。
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安全用电:(1)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保险丝的特点:电阻率大、熔点低。
保险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熔断,切断电路。
(3)电压越高越危险;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
初中物理应该怎样学?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 电现象 课件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 电现象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1ca0af650e52ea54189808.png)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
•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
-
-
-
-
-
-
-
-
-
-
--
-
-
-
---
-
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负_电__荷____,电荷 移动方向从为A到_B_______.电流从方B向到为A __________.
A
B
如何形成持续的电流呢?
电池的构造:
电池
电池
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如下图:
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电像水一样可以流动!!
电流时怎样产生的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
•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1、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 往往会有一些灰尘,你能解释吗?
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 多灰尘,又是什么原因?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阅读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 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 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 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 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上32《电现象》教案1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上32《电现象》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24aa3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2.png)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上32《电现象》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2课《电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四节“静电现象”,详细内容涉及电荷的概念、静电的产生、静电的利用与防治;以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电流的形成”,详细内容涉及电流的定义、电路的概念、简单电路的构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概念,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掌握电流的定义,了解电路的构成,学会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流的形成及电路的构成。
重点:电荷的概念、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电流的定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荷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演示文稿。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荷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静电现象。
3. 静电现象讲解:利用演示文稿,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和实例,分析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荷实验,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5. 电流的形成:讲解电流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电路的构成。
6. 电路讲解: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电路的图片和实例,分析电路的构成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7.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学会搭建简单电路。
8.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荷、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电荷、静电产生、静电利用与防治。
2. 电流的形成:电流定义、电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荷的概念。
(2)列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说明其产生原因。
(3)简述电流的定义,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答案:(1)电荷是物体带有的电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脱衣服时的火花、梳子梳头发等。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a3722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a.png)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课程中,电磁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电磁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知识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现象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一、电荷和静电现象1.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1.2 静电的产生和消除静电是由于物体间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通过接触、摩擦、感应等方式可以产生静电。
静电可以通过接地、导体吸附等方式进行消除。
二、电流和电路2.1 电流的概念和特性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移动方向确定。
2.2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阻三部分组成。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连接。
2.3 电阻的概念和特性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和导体材料、截面积以及长度有关。
三、电磁感应3.1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磁场是磁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具有磁性物质周围的力和作用。
磁场由磁力线表示,磁力线始终呈环状分布。
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的速度和磁场的变化速率有关。
3.3 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现象磁感应强度是衡量磁场强度的物理量,单位是特斯拉(T)。
磁感应强度与导线和磁场的夹角有关。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与电荷的正负性、速度以及磁场的方向有关。
四、电磁波4.1 电磁波的概念和特性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短波和微波等不同频率的波。
4.2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一定的速度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10^8 m/s。
4.3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与界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常见情况(串并联)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常见情况(串并联)](https://img.taocdn.com/s3/m/1252c15b844769eae009eddc.png)
一、短路、断路和开路1、短路:(1)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
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
(2)用电器短路:指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
(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2、断路: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有且只有一条通路,若在某出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3、开路:一般情况下等同于断路。
就是负载断开或者电路断开出现一个端口,一般是电路的干路没有连接电源正负极,也有可能是导线断了,或者是干路串联了电压表等特大电阻的元件。
二、电路故障分析(一)针对串联电路中的断路故障方法1:将完好的用电器与被测电路并联。
若用电器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用电器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的电路上发生断路。
方法2:用导线与被测电路并联。
若未测电路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未测电路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二)利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电路(或支路)中部分用电器被短路(若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则电流表烧毁)。
(2)示数减小,说明电路(或支路)中发生断路。
2.(针对串联电路)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无示数,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三)利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未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被短路。
(2)示数减小,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2.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是通路的。
(2)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四)串联电路的断路或局部短路故障现象如下表: 内容 断路 局部短路 实质某电阻(或导线)变为阻值无穷大。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一节电现象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一节电现象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9812e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1.png)
⑴定义:电荷的多少
⑵ 单位是:库(仑)(C)
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摩擦都会带上电 荷,为什么物质相互摩擦后会带上电荷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 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 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
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 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1 1
氢原子
+8 2
成了很强的电场。这个强大的电场,足以 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 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 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闪电。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 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 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震动所产 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人造闪电 摩擦起电机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定义: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 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 衣时因 摩擦 起电,发生 火花放电 的缘故。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时,屏幕上有 电荷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
识记:摩擦起电的原因:正失弱,负得强。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 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 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 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 排斥到带电体的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461a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c.png)
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归纳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和磁一. 磁现象1. 磁性(又称吸铁性):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南极(S),北极(N).3. 磁铁的指向性:磁体自由转动静止后南极指南,北极指北。
磁体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叫它的指向性。
4. 磁极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6.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场具有方向性: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北极指向南极。
9. 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周围存在着磁场。
10.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1.我国宋代沈括首先发现磁偏角。
12.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二. 电生磁1. 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导体周围的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电荷1. 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6.25×1018个电子的电量为1库仑。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两个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较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自身因缺少电子带正电,使对方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初中物理常见电现象
![初中物理常见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9118ce752ea551810a687fc.png)
1、丝绸摩擦过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电流产生磯场
现象:接通电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发生偏转;断开电路,导线中无电流通过,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的指向,不再发生偏转;这个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通电螺线管
誉蛭定时
现象: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4、电动机原理
现象: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其作用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5、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现象:导体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流方向
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
注意电磁不是电产生磁,恰恰相反。
6、发电机原理
发电机电动机
注意: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无电源的是发电机。
初中物理电路短路和断路情况
![初中物理电路短路和断路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f713a0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6.png)
初中物理电路短路和断路情况电路故障的常见情况有两种,断路和短路。
短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如负载与电源两端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就称为短路。
当产生短路时,电路被短路部分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有示数),被短路两点之间没有电压(电压表无示数)。
断路:指处于电路没有闭合开关,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或用电器烧坏或没安装好,即整个电路在某处断开的状态。
当产生断路时,电路断路部分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断路两点之间有电压。
根据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现象一:用电器不工作1、串联电路:如果其他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某处发生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则干路发生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工作,则该用电器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现象二:电流表示数正常,电压表无示数1、分析:“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2、故障原因: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现象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1、分析:“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很小或几乎无电流通过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故障原因: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现象四: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1、分析:“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
2、故障原因:①两表同时短路;②干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利用电流表或导线、电压表查找电路故障1、用导线或电流表查找:将导线或电流表依次并联在用电器两端,若电路中的其他用电器工作,则与导线或电流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了断路(不能将导线和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
2、用电压表查找:将电压表依次并联在用电器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处发生了断路,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处发生了短路,或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存在断路。
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常见的故障1、小灯泡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发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精选11篇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ea01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7.pn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精选11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1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应用:发电机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磁极、电刷)。
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分类: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0.02S 频率:50HZ, 1S钟内改变电流方向100次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上面对物理学磁生电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加油。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2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特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d1cd7ddd3383c4ba4cd283.png)
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特点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断路:又叫开路,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到电源两端的电路三种工作状态的具体情况:通路状态:通路就是电路中的开关闭合,负载中有电流流过。
在这种状态下,电源端电压与负载电流的关系可以用电源外特性确定,根据负载的大小,又分为满载、轻载、过载三种情况。
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额定工作状态或满载;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轻载;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过载。
由于过载很容晚烧坏电器,所以一般情况都不允许出现过载。
2、短路状态如果外电路被阻值近似为零的导体接通,这时电源就处于短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短路电流)I≈E/R 。
我们知道,电源的内阻一般都是很小的,因而短路电流可能达到非常大的数值,这将电源有烧毁的危险,必须严格防止,避免发生。
3、开路状态开路就是电源两端开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源不向负载输送电能。
对于电源来说,这种状态叫空载。
开路状态的主要特点是: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电源端电压和电动势相等。
这三种状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如将电灯的开关合上,电灯发亮,这就是一种通路状态,如果开电灯,同时开冰箱、空调、电饭煲、电视、电脑、音箱、电炒锅,这时负载比较多,容晚出现过载现象,当过载时电线容易冒烟起火。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电路中电流会很大,可能烧坏电)2.一般说来,电源短路是必须避免的错误(特殊情况例外,如演示奥斯特实验)。
局部短路可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
有意短路是一种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迁移 (如一些电热器的保温电路等),而无意短路则是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或疏忽(如家用电器中的两线相碰等)。
短路未必会有严重性后果,有时也可以巧妙利用,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短路与断路现象分析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短路,又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1、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2讲 简单的电现象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2讲 简单的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5ffa071ff00bed5b9f31d8a.png)
第22讲简单的电现象22.1学习提要22.1. 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人们把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2. 1.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2.1.3 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通常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对外不显示带电性。
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对外显示带正电。
对外显示带正电的原子一般称作正离子。
中性原子得到多余电子,对外显示带负电。
对外显示带负电的原子一般称作负离子。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实现了电子的转移。
22.1.4 接触起电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接触起电。
接触时,电荷从带电体上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使之带上同种电荷。
22.1. 5 感应起电用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要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分离法若导体A、B两部分可以分并,则应先将A、B分离,如图22-1(a)所示,然后再移开带电体C。
这样就可以分别使A、B带上等量异种的电荷。
(a)(b)(c)图22-12. 接地法若导体D不能分离,可用接地法。
感应起电后,用手接触一下导体,或将导体与地接通一下,使导体D和地球成为一体,地球变成这个导体的最远端。
当导体D与地球分离以后,整个导体D 就带与C相异种的电荷,如图22-1(c)所示。
这个办法必须注意:先用手接触一下导体,这个“一下”,包括先接触然后断开,最后才能移走带电体C,否则导体不可能感应起电。
22.1.6电流的形成1. 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初中物理课件)1.1静电现象
![(初中物理课件)1.1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ed93e2701f69e3142329430.png)
四、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分析】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一】 使用验电器 【方法二】 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四、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拓展】 电荷间是通过电场产生相互作用的
六、静电现象应用与防护
【应用】 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静电除尘
静电喷涂
静电复印
六、静电现象应用与防护
四、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分析】 此人为何怒发冲冠?从中你有何启发?
【验电器】 1、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属盘、金属杆、金属箔片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拓展:张角越大,说明带电量越大
四、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现象】 电中和
【电中和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接触,它们 所带正、负电荷相互抵消,表现为物体不带电 一样,这时物体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 和。电中和过程中有时伴有放电现象。
(初中物理课件)1.1静电现象
一、带电
【实验】用玻璃与丝绸摩擦。
【定义】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
【轻小物体】: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
一、带电
【观察思考】头发为什么会随着梳子飘动呢?
二、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 导体与带电体接触而带上电的方式。
四、两种电荷及作用
【方案】 毛皮、2根橡胶棒,丝绸、2根玻璃棒。
相斥
相斥
相吸
【接触起电】
结果:与带电体带同种电荷 本质:电子的转移
【感应起电】
结果:靠近带电体一侧带异种电荷 本质: 电子的转移
电荷量
初中物理电学静电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静电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fae4cd76eeaeaad1f33020.png)
第一讲 静电基础知识一:一、摩擦起电: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
二、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分别叫正电荷和负电荷。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三、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
四、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知识拓展一:对摩擦起电的理解:1、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
2、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正常情况下正、负电荷中和对外不显电性,即为中性.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打破原来的正、负电荷量相等的平衡,使一个物体正电荷多余,另一个物体负电荷多余,导致物体带电)3、 摩擦起电使一个物体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必带负电荷且等量。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基础知识二:一、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二、 验电器:1、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 结构:如图3、 使用方法:将检验物体放在金属球上,如果金属箔张开说明被检验物体带电荷,反之,不带电荷。
4、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三、中和现象: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现象。
知识拓展二:一、 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1、 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
两个轻小物体互相排斥则两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则可能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物体不带电。
2、 由于摩擦而带电的利用摩擦起电的实质。
反馈练习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电。
如图1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电。
2、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 _______ 种,同种电荷相互 ______,异种电荷相互 _________.3、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电子.4、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的性质.5、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吸引水流,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的原因.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电.6、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7、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8、如图3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9、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
初中物理电学资料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be00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7.png)
初中物理电学资料大全电学是研究电荷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电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电学方面的资料:一、电荷和静电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是中性的。
2.电荷的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的系统内,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电荷可以转移,但不能被创建或消灭。
3.静电现象:当两个物体摩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指电荷通过一个导体或电路的单位时间内的流动量。
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向电流的流动方向决定的。
2.电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可以流动。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欧姆(Ω)表示。
电圆柱的电阻可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电阻率×长度/面积。
三、直流电和电池1.直流电:电荷只朝一个方向移动的电流。
直流电通常由电池提供。
2.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是电子失去的地方,负极是电子得到的地方。
电解质使得电子能够在正负电极之间移动。
四、戴维森-朗缪尔定律和欧姆定律1.戴维森-朗缪尔定律:电流经过导体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公式为Q=I²Rt,其中Q是热量,I是电流,R是电阻,t是时间。
2.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公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五、电能转换与电功率1.电能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等。
例如,电能可以通过电灯泡转化为光能。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速率。
公式为P=VI,其中P是功率,V是电压,I是电流。
六、电磁感应和电磁波1.电磁感应: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或磁场相对于导体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14.1电是什么-摩擦起电与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沪科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14.1电是什么-摩擦起电与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3c0d6967ec102de2bd89b9.png)
初中物理电是什么-摩擦起电与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考点精讲】(一)摩擦起电1. 摩擦起电现象探究现象将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圆珠笔笔杆吸引小纸屑屑将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塑料梳子吸引小纸屑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细水流水流向塑料棒一方弯曲将文具盒中的文具,如直尺、钢笔、小纸屑被吸引铅笔、三角板等摩擦后靠近小纸屑①经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摩擦起电的实质:◆说明: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3. 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激光打印机、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杀菌等。
(2)静电的防护:印刷厂里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油罐车车尾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等。
(二)电荷的相互作用1.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说明]①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说明]①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张开的角度大,表示传给验电器的电荷多。
②验电器带正电后,如果再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看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这表示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两者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典例精析】例题1 (龙岩中考)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D球()A. 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B. 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C. 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D. 一定带正电荷思路导航:①A和B相互吸引,则A与B带异种电荷,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②B和C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都是正电,也可能都是负电;③C和D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都是正电,也可能都是负电。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d6501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2.png)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荷的任何定向运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条件:必须关闭电源和电路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例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电路有三种状态:(1)路径:连接的电路称为路径;(2)开路:断开的电路称为开路;(3)短路:导体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的电路称为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一个接一个的连接元件称为串联(如果在任何地方断开,电流将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当前的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器是电流表,其使用规则如下:① 电流表应在电路中串联;② 电流应从“+”端子进入,从“-”端子退出;③ 测量的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范围;④ 绝对不允许在未通过电器的情况下将电流表连接到电源的两极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电压:千伏、毫伏。
1kV=103 v=106 MV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范围:① 0~3V,每个小电网代表的电压值为0.1V;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记忆的电压值:① 一个干电池的电压为1.5V;② 1个铅酸蓄电池的电压为2伏;③ 家用照明电压为220 V;④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⑤ 工业电压为380伏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丝绸摩擦过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2、奥斯特实验
现象:接通电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发生偏转;断开电路,导线中无电流通过,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的指向,不再发生偏转;这个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通电螺线管
现象: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4、电动机原理
现象: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其作用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5、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现象:导体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
注意电磁不是电产生磁,恰恰相反。
6、发电机原理
发电机电动机
注意: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无电源的是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