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一起玩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游戏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游戏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游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色彩鲜艳的计数拼图。
3. 数学游戏板。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数字认知游戏:“找一找”a.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散放数字卡片在中央。
b.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幼儿要快速找到对应的卡片并举起来。
c. 老师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要求幼儿找到比某个数字更大或更小的数字。
d.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2. 观察力训练游戏:“拼图游戏”a. 老师将计数拼图分成几块,混合在一起。
b. 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将拼图正确地还原。
c.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比如“这是数字几?”或“这个数字在哪里?”。
d.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尝试,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团队合作游戏:“数学接力赛”a. 将幼儿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
b.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手持一个数字卡片,准备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c. 老师喊开始后,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将数字卡片传递给第二个幼儿,依次传递下去。
d. 每个幼儿在接到数字卡片后,要快速报出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e. 第一个传递完的小组赢得比赛。
f. 这个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数字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数学游戏板:“抓数字”a. 准备一个数学游戏板,上面有许多随机排列的数字。
b. 每个幼儿轮流选择一个数字,将其圈出来。
c. 每圈出一个数字,幼儿要说出它是几。
d. 鼓励幼儿尽量多圈出数字,同时思考它们的大小关系。
e. 这个游戏可以加大难度,让幼儿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圈出数字。
f. 幼儿可以互相观察对方的选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对数字的认知能力,还能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班数学教案(一起玩)
大班数学教案 (一起玩)教案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大班数学课堂,目的是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教案主要涵盖了加法、减法和数字顺序等关键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从1到10)•证物 (小玩具、图案卡片等)•音乐播放设备教学步骤1. 游戏:数字寻宝•将数字卡片隐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来寻找数字卡片。
•当一个小组找到某个数字卡片后,他们需要大声喊出数字并回到指定地点。
•教师将收集所有找到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按顺序排列。
•学生们一起检查是否顺序正确,并讨论如何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教师将正确的顺序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顺序概念。
2. 游戏:加减运算宝藏•将证物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并贴上加法或减法的运算符号。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来寻找运算宝藏。
•当一个小组找到某个宝藏后,他们需要将宝藏与附近的数字卡片进行运算,然后回到指定地点。
•将运算结果贴在墙上,并与其他小组一起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将收集所有正确答案的牌,并带领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学生们将正确答案组成数学表达式,并验证是否正确。
3. 游戏:数字链条•学生们坐成一个大圆圈,每个学生手牵着另一个学生的手。
•一名学生拿着一个数字卡片,读出数字后将这张卡片传给旁边的同学。
•学生们一起合作,按照数字的顺序传递卡片,尽量不产生断裂的链条。
•教师可以适时更换数字卡片的位置,增加挑战。
•学生们一起尝试完成正确的数字链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4. 游戏:快乐计数•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学生们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计数。
•学生们可以随着音乐用手拍桌子、跺脚或者做出其他动作。
•教师可以适时停止音乐,学生们需要立即停止动作并报出停止时的数字。
•学生们一起检查报数的正确性,并互相纠正错误。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在中班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幼儿对数字、形状和空间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以下是一些设计好的数学教案,帮助幼儿在中班阶段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案一:数字认识游戏目标:1. 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敏感度。
活动步骤:1. 准备一组由数字1-10组成的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都有相应数量的图片表示。
2. 将数字和图片分开,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3. 让幼儿自由活动,找到数字和对应的图片,并将其配对。
鼓励幼儿用手指指向数字,并说出对应的数量。
4. 给幼儿一些支持和肯定,鼓励他们正确地配对数字和图片。
5. 提供其他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如数字拼图、数字追逐游戏等。
教案二:形状识别和分类目标:1. 识别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2. 分类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活动步骤:1.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媒介向幼儿展示常见的几何形状,并让他们说出形状的名称。
2. 在教室中设置几个不同形状的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上都有一些相关的物品。
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到一个工作站上进行观察和探索。
鼓励幼儿说出每个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4. 让幼儿将不同形状的物品分类,可以用图表或贴纸的形式进行记录。
5.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如“哪个形状最多?”,“哪个形状最少?”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三:大小比较游戏目标:1. 认识大小关系,如大、小、高、低。
2.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球、桶、盒子等实物。
2. 将这些实物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大小。
3. 引导幼儿说出每个实物的大小关系,并进行排序。
例如,“这个球比那个桶小。
”4. 给幼儿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进行大小比较。
例如,“你能找到一个比这个球更小的东西吗?”5. 提供其他游戏和活动,如大小排序游戏、发现最大/最小的物品等,巩固幼儿的大小比较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我们一起玩
大班数学教案:我们一起玩1. 引言本教案针对大班学生的数学教学,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
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3. 教学内容3.1 数字与数量•通过数字卡片游戏,让学生熟悉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方式,加深学生理解数字大小和数量概念的能力3.2 加减法运算•利用卡片和游戏道具,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通过集体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3 三角形和长方形•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三角形和长方形•运用实际物体,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3.4 时钟和日历•利用时钟和日历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4. 教学方法•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结合实物展示和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利用小组合作和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 教学流程5.1 数字与数量•制作数字卡片,每个卡片上写上不同的数字•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数字卡片•老师报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手中的卡片确定对应数量•学生依次报出手中卡片上数字所对应的数量5.2 加减法运算•在黑板上画出加减法算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名代表上台计算•每个小组有一定时间计算,计算正确获得积分•比赛结束后,计算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5.3 三角形和长方形•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拼图分配给每个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拼图还原,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形状?•通过讨论和展示,巩固学生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认识5.4 时钟和日历•准备多个时钟和日历实物•指定一个学生为“时间指挥官”,另一名学生为“时间接收者”•时间指挥官用时钟给时间接收者示范一个时间,时间接收者根据示范来模拟时钟指针的位置6.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游戏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游戏和互动活动中的理解和表现•课后小测验:布置简单的数学题目,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7. 总结通过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能够使大班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中班数学教案好朋友一起玩
中班数学教案好朋友一起玩【引言】中班是幼儿园阶段的一年级,处于幼儿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班数学教案的编写展开讨论,特别是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和好朋友一起玩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激发兴趣、提升认知,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正文】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和共同努力的学习方式。
在中班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激发兴趣:幼儿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他们更喜欢和同伴一起学习、玩耍。
通过与好朋友一起玩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2. 促进合作与分享: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在与好朋友一起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交流、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3. 提高认知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幼儿可以通过和好朋友一起解决问题,相互讨论和分享思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编写中班数学教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 渐进性原则:教案的内容应当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的难度应逐步增加,以促进幼儿对数学知识的逐渐掌握。
2. 具体性原则:教案应结合具体的游戏、活动、玩具等元素,使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学习变得具体实际。
通过实物操作和亲身体验,可以更好地引发幼儿的兴趣和理解。
3. 手脑结合原则: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案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中班数学教案范例下面是一个以“好朋友一起玩”的主题为核心的中班数学教案范例,供参考: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给定的规则和条件,进行简单的游戏操作,如数数和排队。
2. 能够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一起玩游戏中班数学教案
一起玩游戏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游戏中班数学教案】引言:数学是幼儿园阶段的重要学科,而幼儿正值身体发展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来学习和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文将为中班教师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教案,帮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一、数学游戏教案1:数字捉迷藏游戏1. 教学目标:- 认识1到10的数字;2.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到10;3. 教学步骤:- 室内或室外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进行游戏;- 将数字卡片隐藏在场地的各个角落;-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找一个队长;- 队长要先去找到数字1并告诉大家;- 其他队员根据队长的示范,逐个寻找数字2、3、4...;- 第一个找到数字10的小组胜利。
4. 游戏的扩展:- 可以增加数字的范围,让孩子们寻找更大的数字;- 可以增加难度,让孩子们按照给定的顺序寻找数字。
二、数学游戏教案2:剪纸数学1. 教学目标:- 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
2. 教学准备:- 彩色纸张;- 剪刀。
3. 教学步骤:-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彩色纸张和剪刀;- 让孩子们自由剪出几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 鼓励孩子们将剪好的几何形状用于装饰教室。
4. 游戏的扩展:- 可以引导孩子们将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分类和比较;- 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剪出更复杂的几何形状。
三、数学游戏教案3:数学拼图1. 教学目标:-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培养孩子们对数字的理解。
2. 教学准备:- 数字拼图。
3. 教学步骤:- 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数字拼图;- 鼓励孩子们试着拼出正确的数字;- 可以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完成拼图。
4. 游戏的扩展:- 可以尝试使用字母拼图或其他主题的拼图来进行游戏;-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并制作拼图。
结论: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数学教案 一起玩
一起玩一、设计思路现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变化,孩子得到了长辈们的百般疼爱,他们的无理要求总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导致现在的孩子养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群等种种不良行为。
无论在家里或是在外面,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明显降低。
这样的状况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就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和所从事的事业。
就拿本班幼儿来说吧,有几个孩子就非常的内向,整天一个人坐着,当然就没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较霸道,经常动不动就打小朋友,也没有孩子跟他一起玩。
没有了朋友,就会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丰富的童年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故事中,了解一个人的寂寞无助,懂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在游戏中尝试与同伴一起玩,并乐意接受同伴,体验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活动目标定为三点:1、能安静的听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玩具小狗、布娃娃、小猴。
2、布置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境。
请中班一名幼儿来扮演“宝宝”的角色。
3、录音机,歌曲磁带《朋友,你好!》活动过程分五部分,包含语言、社会、音乐等多领域的内容,这种教学整合活动,符合现今教学整改新模式。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引题,我请出撅着嘴的中班幼儿,来扮演“宝宝”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宝宝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这种直接导入式提问,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看到该幼儿的噘嘴表情,马上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性和注意力,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
第二部分是结合实物玩具的演示,让幼儿自由猜测发言后,再以动物角色的讲述,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没有同伴一起玩的痛苦,尝试着想办法怎样帮助宝宝解除痛苦,并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为下一个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当然,第三部分就是理解故事内容了,教师边讲述边跟中班幼儿表演故事情境,这种既形象又逼真的展示方式,符合托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一起玩小班数学教案
一起玩小班数学教案导语:小班教育是指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的人数较少,从而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加互动、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结合小班教育的特点,为大家分享一起玩小班数学教案。
一、教案背景和目标1.1 教案背景:本次教案适用于小班数学教学,旨在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 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 理解数学概念,如加法、减法等;- 运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 创新设计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 数学教辅材料;- 游戏道具。
3.2 教学环境准备:- 教室内的桌椅摆设;- 小组活动所需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4.1 游戏目的和规则介绍:- 介绍游戏的学习目标: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介绍游戏的规则: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通过回答数学题目来获取积分,在限定时间内,小组积分最高的将取得胜利。
4.2 游戏开始:-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出题给学生完成;- 学生团队合作解答问题,队长将答案记录并提交给教师;- 教师根据答案的准确性给予相应的积分。
4.3 游戏结束和总结:- 在规定时间内结束游戏,根据积分确定胜负;- 教师根据游戏过程和结果对学生进行总结,夸奖表现出色的小组。
五、教学评价5.1 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答题准确性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合作情况,评价小组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可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遵守游戏规则等;- 学生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如是否合作、是否给予帮助等。
一起玩游戏小班数学教案
一起玩游戏小班数学教案引言: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的要求,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觉得数学很难。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设计一种有趣的小班数学教案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以及提高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结合游戏元素的小班数学教案,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教案背景:该教案适用于小班数学教学,针对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通过引入游戏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案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引入游戏:在开始教学之前,首先通过引入一款与数学相关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一款数学题目集合或数学谜题的游戏,介绍游戏的规则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游戏的结合之处。
2. 游戏主题概念引入:在游戏引入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游戏中的数学概念向学生解释相关的数学原理和概念。
通过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的世界中来。
3. 游戏任务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游戏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设计一道“救公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已学的知识帮助主人公解决问题,救出公主。
4. 学生互动和竞赛: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互相竞赛、合作或交流解决问题,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例如,设计数学团队对战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通过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来获得胜利。
5. 游戏结果总结和反思: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总结游戏的结果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学习成果和改进之处。
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案实施步骤1. 准备教案:在实施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游戏素材和教学资料。
小班数学教案大家一起玩
小班数学教案大家一起玩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知识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对于小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班数学教案,帮助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数学变得有趣。
二、教案介绍1. 教案一:探索数字主要内容:通过实物、图片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1-10的数字,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字的组合与变化。
教学方法:以游戏为主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补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学流程:(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1-10的数字,并引导学生按顺序排列;(2)设计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找出数字之间的联系;(3)组织学生参与数字分类和补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 教案二:认识形状主要内容:通过感官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并了解它们的属性和特点。
教学方法:以实物、图片等生动教具为辅助,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形状的特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
教学流程:(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特征;(2)通过触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边界、角度等属性;(3)组织学生参与图形分类和图形鉴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案三:认识数量主要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认识1-10的数量,并学习数量的增减变化。
教学方法: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方式为辅助,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数字的数量含义,并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数量概念和数量操作能力。
教学流程:(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1-10的数量,并引导学生按数量顺序排列;(2)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体验数量的增减变化;(3)设计游戏,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根据指令完成数量加减的任务。
三、教案实施效果以上教案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兴趣:以上教案都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数学游戏《看谁数得快》教案 幼儿园教案
主题:幼儿园数学游戏《看谁数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数字卡片、计数棒。
2.教学环境:教室或室外场地。
3.教师准备:备课笔记、教具。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并询问幼儿们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2.规则介绍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每名幼儿轮流拿起数字卡片,快速计数,看谁数得快。
3.示范演练教师和幼儿一起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流程和玩法。
4.游戏展开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可以辅助引导,确保游戏进行顺利。
5.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游戏过程,让幼儿们共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1.游戏效果评估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反馈。
2.教学反思教师对游戏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延伸活动在游戏基础上,可以引入奇偶数的认知和计算,拓展幼儿的数学学习内容。
六、教学小结通过《看谁数得快》这个数学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七、家庭作业把游戏带回家,让家长与幼儿一起玩《看谁数得快》,加深家庭亲子关系,促进家园合作。
八、教学心得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因为限制了字数, 我们简洁的总结下即可。
延伸活动:延伸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学习成果,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延伸活动来拓展幼儿的数学知识。
除了在游戏中引入奇偶数的认知和计算,还可以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数学手工,比如用计数棒拼出数字形状,或者利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大家一起玩
中班数学教案大家一起玩第一节:认识数字目标:通过游戏学习数字1-10的认识和排序。
活动1:数字接龙材料:数字卡片1-10。
步骤: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学生齐声说出数字1。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2,学生齐声说出数字2,并接着说数字1、2。
3.继续以上步骤,直到数字10。
4.加大难度,可降序进行数字接龙。
活动2:数字排序材料:数字卡片1-10。
步骤:1.将数字卡片洗牌,放在桌面上。
2.请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字卡片,从1开始到10结束。
3.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帮助学生确定数字的顺序关系。
4.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
第二节:形状与图案目标:通过游戏学习常见形状的认识和图案的制作。
活动1:形状认知材料:各种形状的图示/幼儿绘本。
步骤:1.出示各种形状的图示或通过幼儿绘本引导学生认知不同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2.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寻找身边的形状,并说出形状的名称。
3.引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不同形状的特征。
活动2:图案制作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
步骤:1.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和剪刀,并在纸上画出一个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图案,如花纹、条纹等。
3.鼓励学生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形状并进行排列组合,创造自己的独特图案。
4.学生完成图案后,可以将剪下的形状粘贴在一张纸上,形成一个图案作品。
第三节:数量与对应关系目标:通过游戏学习数量的概念和对应关系。
活动1:数数游戏材料:物品、数字卡片。
步骤:1.将一些物品放在桌上,可以是小球、积木等。
2.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学生将对应数量的物品拿起来并数出来。
3.可以变换不同的数字和物品,增加难度。
活动2:对应关系材料:图片卡片(有不同数量的物品)。
步骤:1.出示一张图片卡片,上面有一些物品。
2.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物品数量,并指认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3.反之亦然,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找出对应数量的图片卡片。
第四节:加法与减法目标:通过游戏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一起玩动物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起玩动物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班阶段,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数字概念、计数、排序等等。
而在这个阶段,适当的数学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们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们巩固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目的“动物棋”是一款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其目的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们的数字概念、计数能力、空间感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等。
同时该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实施方法1.准备工作(1)制作棋盘。
用彩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大小适合幼儿使用的棋盘,并在上面画出10*10的方格。
可以将棋盘分成四大部分,每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
(2)制作棋子。
为动物棋制作棋子,幼儿可以参照网上或书籍上的教程,或者自行创意出棋子的形状。
同时,可以在棋子上写上数字以及不同的符号,以区分不同的棋子。
2.活动流程(1)讲解规则。
老师需要向幼儿们详细讲解“动物棋”的游戏规则。
简单来说,游戏就是将动物棋子按照规定的顺序从一侧走到另一侧,走到最后一只动物的人就是胜利者。
在游戏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符号来进行防御和攻击。
(2)示范操作。
老师可以为幼儿们进行示范操作,让幼儿们更加理解游戏规则。
同时,老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
(3)分组游戏。
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让幼儿们互相合作、学习和交流。
同时,老师可以在游戏中提供帮助和引导,让游戏更加顺利进行。
四、总结通过“动物棋”这款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幼儿们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巩固学习的数学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这种常规的活动,幼儿们也可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学前阶段积极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积木
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积木中班数学教案:一起玩积木在中班,数学教学往往被认为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
然而,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数学教学可以变得有趣且实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数学教案——使用积木进行数学学习。
1. 积木的引入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彩色积木摆放在教室的桌子上。
这些积木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积木,并与他们展开一场关于“积木”的探索之旅。
2. 探索积木的特性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用手触摸积木的表面,讨论它们是冷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接着,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用眼睛观察积木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与他们合作命名不同的积木。
3. 分类与排序接下来,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够将积木按照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吗?”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将积木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数的引入在学生们探索积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逐渐认知“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询问:“你们一共有多少个红色的积木?”,激发学生们的数数意识。
学生们可以以各种方式回答这个问题,例如指着积木、拍手或者用手指在桌子上表示。
5. 认识数字和数量经过前几个步骤的引导,学生们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
接下来,老师可以将数字引入数学学习中。
例如,老师可以问:“你们能够用数字来表示你们有多少个积木吗?”学生们可以通过数积木的数量,与数字进行对应,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字与数量之间的联系。
6. 加法与减法在学生们熟练掌握了基本数的概念后,老师可以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问:“如果我给你们两个积木,你们一共有多少个?”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回答老师的问题。
7. 模式与序列将学生们对积木的分类和排序能力拓展到更高的层次,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模式和序列的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搭建出不同的积木模式或者序列。
大班数学教案一起玩
大班数学教案一起玩介绍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儿童,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这些游戏和活动旨在促进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内容游戏一:数字接龙目标:学习数字的顺序和排序材料:数字卡片或写有数字的纸条步骤:1.将数字卡片或纸条混洗并放入一个袋子或盒子中。
2.让每个孩子从袋子或盒子中抽取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数字的顺序依次说出来,形成一个数字接龙。
3.如果有孩子说错了数字或跳过了某个数字,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二:数学宝石探险目标:加强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记忆材料:数学宝石图片或卡片步骤:1.在教室或活动场地的不同位置隐藏数学宝石图片或卡片。
2.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指定一名队长。
3.队长从起点开始带领小组寻找数学宝石,当找到宝石时,队长要做相关的数学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等,并将答案告诉小组成员。
4.小组成员根据队长的答案找到下一个宝石,并再次计算相关数学运算,游戏继续直到所有宝石都被找到。
5.最先找到所有宝石的小组获胜。
游戏三:数字接龙拼图目标:培养数字排序和空间认知能力材料:数字拼图卡片步骤:1.将数字拼图卡片打乱顺序,放在教室或活动场地的一个固定位置。
2.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开始游戏。
3.代表从起点开始,依次找到连续的数字,逐渐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拼图。
4.每个孩子只能找到一张拼图卡片,然后回到团队并将拼图放在一起。
5.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每个小组都完成自己的数字拼图。
游戏四:数学问题猜谜目标:激发孩子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材料:卡片上写有数学问题的纸条步骤:1.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2.将卡片放在一个盒子中,并让孩子们轮流从盒子中抽取一张卡片。
3.孩子们需要用自己的思维解决这个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
4.如果孩子们回答正确,他们将得到一定的奖励或积分。
5.游戏可以进行多轮,最后根据积分或得分确定胜利者。
一起玩数学教案
一起玩数学教案一起玩数学教案1设计意图:在我们班“好玩的滚动”区域嬉戏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瓶子,经常看到小伴侣们拿着瓶子在受礼拍着、摇着,在地上滚着、踢着,还有的自发地依据瓶子的颜色拍起了队等等,好像总也玩不够,对瓶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和爱好。
看到孩子们这些表现,我不禁想:是否能够把小伴侣们宠爱的瓶子和相对比较枯燥的数学学问结合在一起呢?平常我们在进行数学练习时大多是机械地完成数学画册上的作业,幼儿缺少实际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的过程。
因此,我盼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和“瓶宝宝”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和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对几何图形的样子、颜色的区分力量。
活动目标:1、复习8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尝试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2、通过观看、比较,发觉图形的不同特征,尝试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3、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增添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活动预备: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纯洁水瓶子和贴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瓶帽子;2、和瓶盖相对应的几何图形点:3、玻璃球;4、红、黄、蓝三条线。
活动过程:一、出示“瓶宝宝”,导入活动。
师:瓶宝宝可爱吗?你们想不想要?二、看看“瓶帽子”,感知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
1、观看比较瓶帽子上不同新状、颜色的图形。
师:看看你的瓶宝宝,它的帽子是什么样的?和你旁边的小伴侣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2、看看找找和瓶帽子一样的样子点。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和你的瓶宝宝帽子一样的点,站在上面。
三、玩玩“瓶宝宝”,探究各种不同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究瓶宝宝的玩法。
2、集体用瓶宝宝来玩“拍一拍”的嬉戏。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和瓶宝宝拍拍手。
四、帮帮“瓶宝宝”,为它找“舞伴”。
1、说说每个数字对应的玻璃球数量。
师:数字找几个玻璃球?数字2呢?…数字8呢?2、集体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
师:大家先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吧。
3、幼儿找玻璃球,并相互检查。
师:小伴侣自己到后面去找找玻璃球吧,找好后请你旁边的好伴侣帮助检查一下。
中班数学活动一起玩
辨别不同形状特征并分类整理
形状特征
通过观察图形的边数、角的大小和形 状等特征,辨别不同的图形。
分类整理
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归类在一起, 如将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所有的 方形放在一起等。
空间方位概念引入和简单应用
空间方位概念
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概念的引入,帮助幼儿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 系。
感谢观看
THANKS
简单推理能力
02
引导幼儿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简单推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
03
提供多种实际操作的场景和材料,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和理解
因果关系及推理过程。
解决问题策略探讨和实践操作
解决问题策略
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如试错法、排除法等,帮助 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操作
让幼儿感受数学学习的乐 趣,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 识。
活动准备及时间安排
活动材料
数字卡片、积木、玩具等。
环境布置
将活动室布置成数学王国,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 。
时间安排
活动总时长为60分钟,包括导入、游戏、总结和 延伸等环节。
02
数字认知与计数能力训练
认识0-10之间数字及其顺序
数字卡片游戏
准备0-10的数字卡片,老师随机 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们快
家长指导角色
鼓励家长在游戏中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家长的参与可以 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家园共育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内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提供家庭辅 导建议和资源推荐,促进家园共育合作。
07
总结回顾与延伸拓展
一起玩中班数学教案
一起玩中班数学教案导语:数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倍受认可。
通过数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观察与分析的能力等。
而在中班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已经逐渐进入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阶段。
本文将围绕中班数学教学设计数节活动教案,通过互动游戏、故事讲解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认知、形状辨认等。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第一节:数字拼图游戏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拼图板、磁贴或磁棒。
1. 游戏目的:通过数字拼图游戏,帮助幼儿认识数字、了解数字序列。
2. 游戏步骤:a. 将数字卡片随机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磁贴或磁棒。
b. 指导幼儿将磁贴或磁棒组合成数列,从小到大排列。
c.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组成的数列,并提出问题,例如:“你能找到数列中的规律吗?”或“你能够将数列继续下去吗?”第二节:形状宝藏游戏教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卡片或小物品。
1. 游戏目的:通过形状宝藏游戏,帮助幼儿辨认常见的形状,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游戏步骤:a. 在教室或操场上隐藏各种形状的卡片或小物品。
b.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去寻找形状宝藏。
c. 每组找到一个形状宝藏后,代表要回到队伍中并齐声说出宝藏的形状名称。
d. 结束游戏后,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并讨论宝藏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第三节:数学故事玩具配对教具准备:故事书、数学玩具。
1. 游戏目的:通过玩具配对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故事中的概念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游戏步骤:a. 选取一本与数学相关的故事书,例如《小熊学数学》。
b. 展示故事书中的图片,并准备相应的数学玩具,如水果、动物等。
c. 读故事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玩具,并进行配对。
d. 在故事结束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中的数学概念,并通过玩具进行实际操作。
幼儿中班数学一起玩教案反思
幼儿中班数学一起玩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中班数学一起玩教案反思教案反思是教师在完成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以下是对幼儿中班数学一起玩教案的反思: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相适应。
在这个教案中,教学目标可能包括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这个教案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如数数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以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在这个教案中,可以通过示范教学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教学资源的准备:在教案编写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数学游戏道具、数字卡片等。
这些资源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教学评估的方式: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估,并记录下幼儿的表现和进步,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对教案的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玩
一、设计思路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变化,孩子得到了长辈们的百般疼爱,他们的无理要求总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导致现在的孩子养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群等种种不良行为。
无论在家里或是在外面,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明显降低。
这样的状况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就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和所从事的事业。
就拿本班幼儿来说吧,有几个孩子就非常的内向,整天一个人坐着,当然就没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较霸道,经常动不动就打小朋友,也没有孩子跟他一起玩。
没有了朋友,就会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丰富的童年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故事中,了解一个人的寂寞无助,懂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在游戏中尝试与同伴一起玩,并乐意接受同伴,体验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活动目标定为三点:
1、能安静的听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 、“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狗、布娃娃、小猴。
2、布置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境。
请中班一名幼儿来扮演“宝宝”的角色。
3、录音机,歌曲磁带《朋友,你好!》
活动过程分五部分,包含语言、社会、音乐等多领域的内容,这种教学整合活动,符合现今教学整改新模式。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引题,我请出撅着嘴的中班幼儿,来扮演“宝宝”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宝宝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这种直接导入式提问,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看到该幼儿的噘嘴表情,马上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性和注意力,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
第二部分是结合实物玩具的演示,让幼儿自由猜测发言后,再以动物角色的讲述,让幼儿
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没有同伴一起玩的痛苦,尝试着想办法怎样帮助宝宝解除痛苦,并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为下一个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当然,第三部分就是理解故事内容了,教师边讲述边跟中班幼儿表演故事情境,这种既形象又逼真的展示方式,符合托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不仅给以幼儿完整欣赏的满足,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
接着由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以及幼儿学说短句这三个环节逐步递近,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懂得了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快乐。
第四部分是歌表演《朋友,你好!》,符合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
将故事中的宝宝直接引入到幼儿现实生活中去,让幼儿亲身体验并真正满足帮助宝宝的欲望,体验陪宝宝一起玩的乐趣,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开心。
但在游戏中,我考虑到了有些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没有朋友的现象,从而产生失落感。
因此我尽量拉拢这些孩子,采取三五成群的方式,让他们都能找到朋友,都能感受到集体的快乐。
第五部分是结束部分,以宝宝该回家休息为由,自然地导出活动,使整个活动比较流畅地结束。
二、目标
1、能安静的听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 、“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三、准备
1、玩具小狗、布娃娃、小猴。
2、布置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境。
请中班一名幼儿来扮演“宝宝”的角色。
3、录音机,歌曲磁带《朋友,你好!》
四、过程
1、教师请出撅着嘴的中班幼儿,来扮演“宝宝”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宝宝”怎么了?“宝宝”为什么不开心?(幼儿自由猜测)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出疑问:小朋友,你们能“宝宝”想想办法,让“宝宝”开心起来吗?(幼儿自由发言)
(2)从玩具橱里拿出布娃娃,提问:谁来了?布娃娃看见“宝宝”不开心,会怎么跟“宝宝”说?(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宝宝抱着布娃娃笑了。
(3)同上方法分别出示小狗和小猴。
3、理解故事内容,师边讲述故事边跟中班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一遍。
提问:玩具橱里的小动物都出来和“宝宝”一起玩。
“宝宝”高兴吗?那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学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
4、学习主动向别人发出邀请,一起歌表演《朋友,你好!》。
(1)为了能有更多的朋友陪“宝宝”玩,教师主动发出邀请:“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播放音乐,第一遍游戏)
(2)请一名幼儿主动向“宝宝”发出邀请:“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 (第二遍游戏)
(3)宝宝和该幼儿为了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学习主动向其他幼儿发出邀请,接着大家一起再向坐着的幼儿发出邀请:“XX,我和你一起玩。
”(全体参与第三遍游戏)
师小结:大家一起玩,开心吗?
5、宝宝要回家了,跟宝宝说再见,结束活动。
附:故事
一起玩
妈妈不在家,宝宝一个人在家,没有人陪宝宝一起玩,宝宝想:“哎,我和谁一起玩呢?没有朋友真寂寞。
”
玩具橱里的布娃娃听到了宝宝的话,布娃娃从橱里跑出来啦。
布娃娃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
玩具橱里的小狗听到了布娃娃的话,小狗也跑出来啦。
小狗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
玩具橱里的小猴听到了小狗的话,小猴跑出来对宝宝说:“宝宝,我也和你一起玩。
”
哈,玩具橱里的玩具都跑出来啦,他们和宝宝一起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宝宝高兴地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
帮小熊小刺猬回家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活动准备: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
熊。
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
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
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托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托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
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
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三、结束部分:
集体游戏:铺路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
(游戏可玩N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