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悲剧与喜剧

合集下载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形式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形式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形式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悲剧和喜剧形式更是深入人心。

悲剧和喜剧作为两种常见的戏剧类型,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中,悲剧和喜剧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

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和喜剧形式,从情节、角色、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情节的对比与发展在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悲剧和喜剧常常通过情节的对比来展现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转折。

悲剧往往通过人物的不幸遭遇和剧情的悲惨发展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展现了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

相反,喜剧则通过轻松愉快的情节和角色的幽默行为让观众感到开心和快乐。

在悲剧中,常见的情节包括主人公的劫难和悲剧性结局。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因为心理矛盾和遭遇无情的命运,最终导致自己和身边亲人的悲惨结局。

而在喜剧中,情节的发展则常常围绕着误解、混乱和最后的和解展开。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角色们的误解和混乱引发了一系列喜剧场景,最终以和解和团聚作为结局。

2. 角色的命运与性格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也通过对角色的命运和性格进行描写,来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

悲剧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命运的悲哀和性格的悲怆,他们遭遇不幸的命运注定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这些角色通常是有着顽强意志和道德矛盾的个体,他们的悲剧往往是社会环境的压力和道德困境的产物。

相反,喜剧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幽默和善良的性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和冲突,最终达到了幸福和和谐的结局。

这些角色通常是善良宽容的人,他们的冲突和困境往往是可笑和荒谬的,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愉悦的体验。

3. 喜剧与悲剧的对比与并存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喜剧和悲剧并不是完全隔离的两种形式,而是相互影响且并存的。

喜剧与悲剧的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彼此的特点和价值。

高二作文之悲剧和喜剧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之悲剧和喜剧高中作文

悲剧和喜剧高中作文【篇一:“两大悲剧与两大喜剧”话题作文】“两大悲剧与两大喜剧”话题作文“两大悲剧与两大喜剧”话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换种心态看世界高三(3)班李家良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而这周国平看来两大悲剧却是快乐。

“人因思考而伟大”,当我们遭遇不幸时,为何不换种心态看世界,化悲剧为喜剧呢?傅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总是在高潮与低潮中沉浮。

”生活中,有成功必定会有失败,有的人遭遇失败后便一蹶不振,于是永远地失败下去,而有些人在经历失败后却能想起“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并不断在失败中崛起,持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

人们总是畏惧失败,殊不知成功隐藏在失败之中,若仔细推敲自己失败的原因,何尝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呢?我相信心态是能改变人的命运的。

一位美国著名制片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创业之初,由于经验不足,造成事业上的失败,并欠下上百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杀,认为自己还不起钱,还不如一死了之。

一次,他在家乡碰见自己的好友,好友整天忙忙碌碌,身无分文,但他并不因此而伤心,反而总是喜笑颜开,总想着自己某天买彩票会中大奖,见了好友这种乐观的态度,制片人豁然开朗,他放弃自杀的念头,邀请好友一同创业,在创业路上有着好友乐观心态的陪伴,制片人也变得坚强起来,经过了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他不仅还清了巨额债务,而且成为了美国最著名的制片人之一。

“乐观是强者的特权。

”真正强大的人是那些不惧怕失败的人,心态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换种心态看世界,世界将更加美好。

悲剧与喜剧:名著作品中的情节发展解读

悲剧与喜剧:名著作品中的情节发展解读

悲剧与喜剧:名著作品中的情节发展解读引言悲剧与喜剧是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情节发展方式,通过不同的情节展开和结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人物命运。

本文将以名著作品为例,分析其中悲剧与喜剧的故事构建和情感表达,探讨其背后的意义与启示。

悲剧篇章1. 简介悲剧悲剧是一种以冲突、矛盾和不可抗力为主要元素的文学形式。

通常,悲剧行文深沉且充满伤感,主人公往往面临命运挫折和厄运,并最终在悲伤中找到某种觉醒或答案。

2. 名著中的悲剧情节2.1《罪与罚》本书以贫穷学生罗迪翁·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主角,在对抗自己内心问题时陷入了犯罪行为。

他最终被羁绊于自己的罪恶感中,无法逃脱牢笼,最终以受苦和自我惩罚作为故事结局的悲剧。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王子哈姆雷特在家族复仇之路上陷入痛苦与内心挣扎的故事。

这个悲剧强调了命运和道德选择对于个体命运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探究了权力、背叛和荣誉等主题。

3. 悲剧背后的意义与启示悲剧作品引发人们对生命、正义、选择、命运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透过主人公遭遇的不幸或困境,我们可以反思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道德困境、社会问题以及对人性本质的认知。

同时,悲剧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挫折与逆境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并从中寻找勇气与智慧。

喜剧篇章1. 简介喜剧喜剧是一种通过幽默、笑料和欢乐呈现出来的文学形式。

通常,喜剧的情节发展轻快、乐观,主人公面临各种困难或误会,但最终以和解、和谐和幸福作为结局。

2. 名著中的喜剧情节2.1《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这部名著以伊丽莎白·班纳特为中心讲述了爱与婚姻的故事。

小说通过幽默和机智地描述班纳特家庭成员之间的争执与误解,最终带来了理解、相互尊重和幸福的喜剧结局。

大仲马创作的经典冒险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达达尼昂与他的助手们在法国宫廷政治阴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小说通过欢乐、机智和勇敢来展现英雄形象,并以胜利与宽恕作为喜剧结局。

3. 喜剧背后的意义与启示喜剧作品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快感受,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及其问题的一种调侃和嘲讽。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表达,也是情感、思想与人生体验的反映。

在这些作品中,悲剧与喜剧是两种常见的叙事模式。

悲剧以悲伤、痛苦和破灭为主题,而喜剧则以欢笑、幸福和团结为核心。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并解释它们对于读者的意义。

一、悲剧的特点与意义悲剧是一种表达悲痛和破灭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以主角遭遇命运的不公和灾难为基础,揭示人生的抗争和人类的弱点。

悲剧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悲剧强调命运的无常和人类的无力。

无论主角多么努力,他们最终都会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无助感使得读者深刻地反思人类的局限性。

其次,悲剧塑造了复杂的人物形象。

主角通常具有矛盾性格和复杂内心,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

这种人物塑造使得读者对于悲剧中的主角能够怀有同情和共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冲突。

第三,悲剧通过悲伤和痛苦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悲剧中所描绘的痛苦和破灭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使其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悲剧对于读者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权衡不同的抉择和行为准则,以及理解并接纳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

悲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帮助读者认识和反思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并从中汲取力量。

二、喜剧的特点与意义喜剧是一种以轻松、欢乐和幸福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与悲剧相比,喜剧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更倾向于幽默和乐观。

喜剧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喜剧通常描绘着人们在生活中发生的笑料和滑稽事件。

这些情节能够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调动读者的笑点,带给读者欢乐和愉悦。

其次,喜剧强调团结与和睦。

在许多喜剧作品中,主角通过协作、合作和友谊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幸福和团结。

这种人际关系的呈现给读者带来了乐观和希望。

第三,喜剧经常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的揭示,展现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这种揭示帮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对不同观点的思考和思辨。

喜剧对于读者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带给读者欢笑和喜悦,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文学理论 第九章_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理论 第九章_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现实型文学 中 国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庄子》寓言与神 话
王维、李商隐的 诗 柳宗元的讽喻小 品 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斯王》
《诗经》、《史记》 《楚辞》最早 杜甫、白居易的诗 明清章回小说 李白的诗作 《西游记》、《聊斋 志异》、《牡丹亭》 荷马史诗
西 方
古希腊神话、 埃斯库罗斯和 阿里斯多芬的戏剧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提示:可以选择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研究,指出 哪些作品是现实型的,哪些是理想型的,哪些是象 征型的。 (2) 对某部作品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如某部 作品是象征型的,便对其象征意蕴、暗示手段等进 行具体说明。 (3)在与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 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
雪 莱
拜 伦
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19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 出代表 一生中共创作了96部长、中、 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人间喜剧》
象征主义文学
应 和
波 德 莱 尔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互应和。 (梁宗岱译)
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没有走的路》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悲剧与喜剧)【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悲剧与喜剧)【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悲剧与喜剧)【圣才出品】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第10章悲剧与喜剧一、名词解释1.悲剧答: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

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为基本内容。

悲剧描写的主人公在为其所从事的事业,所进行的活动及追求美好理想与未来的过程中,或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或由于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由于性格的矛盾、思想的软弱、行动的失误等,最终以失败或死亡告终,从而“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激起人们的同情、崇敬,产生出一种悲愤的力量。

在文学史上,根据酿成悲剧的不同原因,常将悲剧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

2.古希腊悲剧答: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3.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答: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是其在《诗学》一书对古希腊悲剧冲突的本质进行的界定。

此说突破了希腊传统观念中悲剧冲突起因于命运的说法。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作为科学认识对象,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

”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如俄底浦斯;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如美狄亚。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悲剧的涵义: 作为美学范畴或美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亦可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引发人们在同情悲愤中探索追求,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向上的审美对象。

悲剧的基本特征 英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充满强烈的悲壮感。 悲剧作为美学范畴,根本特点在于悲,悲的越深,哀的愈甚,愈能产生悲剧性的审美效果,不悲不能称之为悲剧。
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的融合 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对于同一戏剧对象,作者可能既给予辛辣的讽刺,又倾注很大的同情,以达到幽默。比如阿Q,作者既对他的无赖、流氓行径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又对他的受人欺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破灭,最终被人迫害致死贯注极大的同情。
同一部喜剧,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作品。譬如《堂吉诃德》,青少年读者可能仅从中读出了可笑和愚蠢,从而认定其是一部讽刺喜剧,而中老年读者可能从中更多读到的是对少年时代理想的缅怀和对黄金时代飘逝的无力追赶和无奈,品位出作者的同情和含着泪的微笑。
正因为幽默喜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厚复杂的感情,它在美学意义上更为完善:使人们将判断与同情相结合,将沉醉与思考相结合。可以说,幽默的目的是审美和沉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87版)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1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2
对刘姥姥的描写,就混合了极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她身为穷人、不得不求亲靠友、供人耍笑的同情,又有为自己为富公子时对刘姥姥式人物轻视的愧疚,还有对所有笑着的人物即将的命运深深的无奈。因此,这里的笑声,是掺了泪的笑声,因而厚重异常,铸就了真正的幽默,真正的不朽。
弗洛伊德认为,受压抑的生命本能,尤其性的冲动和欲求,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艺术根本上就是人类原欲借助逃避现实的幻想所实现的升华、宣泄和象征性满足。悲剧恰就是人类突破乱伦禁忌,释放强烈的欲望,体现无意识原罪的最佳效应形式。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推荐书目
•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 2.[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
版。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思考题
• 1.悲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2.悲剧审美与崇高审美有何联系与区别?试举例说明。 • 3.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4.在悲剧审美与喜剧审美之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2.喜剧的美学界说 • 喜剧(comedy)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在特
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令 人产生笑等相关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 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喜剧审美,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即 喜剧美。
• 4.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 愉悦性是优美为代表的审美经验共同的情感基调,即便是以悲伤为主旋律的
悲剧审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悲剧理论家也承认其中必然存在的审美快感。 • 不过,相较而言,喜剧的愉悦性则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有大众性、更受
青睐,也更显其审美的本质特征。 •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审美者面对引人发笑的喜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王实甫《西厢记》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1.喜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喜剧:与悲剧、正剧相对 • (2)作为日常话语的喜剧: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滑稽的事情 •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喜剧:与悲剧、优美、崇高等相对

悲剧与喜剧的辩证

悲剧与喜剧的辩证

悲剧与喜剧的辩证悲剧与喜剧作为两种戏剧类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观。

悲剧主要以悲伤、痛苦和悲惨结局为特点,而喜剧则以欢乐、幽默和喜剧性结局为核心。

然而,这两种类型并非完全对立,它们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相互影响,共同贡献于戏剧的世界。

第一节悲剧与喜剧的共同点悲剧与喜剧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

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世界的表达,通过人物的故事和经历触动观众的内心。

悲剧和喜剧都以讲述人类的苦难和挣扎为主题,以此引起观众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悲剧在探索人类苦难的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主人公常常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却因为自身的缺点或命运的不公而走向悲剧结局。

观众由此反思人类的悲惨命运和生活的无常。

相比之下,喜剧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观众产生快乐和欢笑。

喜剧更加注重于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现实中的荒诞和荒谬。

通过对人性的讽刺,喜剧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并以此达到一种解压的效果。

第二节悲剧与喜剧的区别和互补悲剧和喜剧在戏剧形式和情感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

悲剧以其悲伤和痛苦的氛围著称,情节常常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境地,以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悲痛。

悲剧通过表现人物悲惨命运来展现其悲剧性,以此唤起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而喜剧则以欢快和轻松为特点。

它通过夸张、讽刺和滑稽的手法来让观众产生欢笑。

喜剧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戏仿和调侃,带来观众的解压和快乐。

它的喜剧性结局使观众在欢笑中从繁杂的生活中寻找到片刻的轻松和愉悦。

然而,悲剧和喜剧并非孤立存在。

它们在戏剧舞台上相互交织共存,实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悲剧之中往往蕴含着喜剧因素,而喜剧也不时深入探索人类的痛苦与苦难。

这两种戏剧类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戏剧的完整性。

第三节辩证的观点悲剧与喜剧的辩证关系在戏剧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提醒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悲剧揭示了人类的悲惨命运,警示人们不要被困境击垮,要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1.悲剧性的概念及悲剧性的本质特征“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里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要求,它代表着正义的、进步的、新生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新旧力量对比的悬殊,在矛盾冲突中导致悲剧性结局。

这就是说,悲剧性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冲突的反映。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性与崇高是一致的。

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处于尖锐对立与冲突时,客体以外在巨大形式暂时压倒了主体,主体则在严峻冲突中最终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显现。

悲剧性的本质比崇高更加深刻,悲剧性的主客体冲突更加尖锐和更加激烈,具有合理性的社会力量在悲剧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们正是从这种毁灭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使人们在悲哀与痛苦的同时,努力去奋斗、去抗争。

正因为如此,悲剧的意义,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是与崇高相通的。

悲剧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

2.喜剧性的概念及喜剧性的本质特征喜剧性,是同悲剧性相对应的。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也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权术论余华青

权术论余华青

-- 1权术论余华青著-- 2权术论1目录前言第一章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1)第二章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29)第三章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50)第四章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75)第五章“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108)第六章“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130)第七章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149)第八章“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170)第九章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205)第十章“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 32权术论——论游说狡辩之术……………………………(…231)第十一章“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262)第十二章“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293)第十三章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313)第十四章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332)第十五章“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365)-- 4权术论1前言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

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政治人物。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强盛和历史的发展,从而在古老中国的政治史册上留下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

他们不仅创造出了无数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政治业绩,而且从不同的侧面倡导和体现了光明磊落、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政治风范,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机动灵活、聪明睿智的政治谋略。

戏剧艺术原理----戏剧理论

戏剧艺术原理----戏剧理论

第一章戏剧的发生戏剧的源头:原始巫术仪式从巫术仪式中生发出来的原始戏剧就是戏剧的远源;而晚近的民间的以娱人为主的娱乐表演则构成了戏剧的近源。

第二章东西方戏剧的历史传统古希腊罗马:三位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的“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希腊悲剧的典范”欧里庇得斯《美狄亚》阿里斯托芬《鸟》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喜剧之父”英国的文艺复兴戏剧在16世纪后期蓬勃发展并达到高峰,开创了西方自古希腊戏剧以来的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戏剧时代。

莎士比亚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各自的创作情况)悲剧家:高乃伊《贺拉斯》《西拿》《波利耶克特》拉辛《昂德马克》《费德尔》喜剧家: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达尔杜弗》(《伪君子》)《吝啬鬼》(《悭吝人》)启蒙主义的戏剧最早产生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戏剧主要体现在拜伦和雪莱两大浪漫诗人的创作中在创作方面,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是小仲马《茶花女》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著名的戏剧家:挪威的易普生。

易普生作为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性人物,曾被誉为是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他甚至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俄国戏剧较早就形成了一种批判、讽刺现实的传统。

果戈理是世界著名的讽刺喜剧家中国戏曲逐渐形成一种集诗、歌、舞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戏剧形态样式;艺术形态上与印度梵剧相接近,是写意形的戏剧样式,歌舞并重,以程式化的表演为舞台基本手段。

东西方戏剧的差异:东方戏剧大多是合歌舞以演故事,而西方的戏剧却出现了以对话、动作为主的话剧形态、以舞蹈为主的舞剧形态以及以声腔音乐为主的歌剧形态。

第三章戏剧的形态与要素西方戏剧奠基于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喜剧和中世纪宗教戏剧及民间戏剧,原本也是包含歌队、舞蹈甚至杂耍在内的综合形态的戏剧样式,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步分化为话剧、歌剧、舞剧三种主要形态样式。

戏曲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①总体性或高度综合性,即保持着歌、舞、诗三位一体、浑然不分的上古“总体艺术”的特色,而且有着很强的吸附功能,随时自如地把其他各种艺术因素融汇进自己的演出体制之中。

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悲剧与喜剧是文学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以不同的情节、人物和结局展现出截然相反的情感。

悲剧以沉重的命运和悲惨的结局为特点,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挣扎与失败,引发读者内心的同情和悲伤;而喜剧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人生的喜悦和荒诞,通过讽刺和笑料引发读者的欢笑与轻松。

本文将就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进行探讨,探寻它们背后的深层意义。

一、悲剧:命运的不可预知悲剧作品往往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类的无力。

在悲剧中,主人公常常身处逆境之中,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挑战。

他们奋力抵抗命运的摧残,但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个高尚的人物,他们的失败更加令人痛心。

通过悲剧,作家们呼吁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一个经典的悲剧人物。

他面临着父亲被谋杀、母亲的再婚以及自己的矛盾心理等一系列困扰,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和悲剧的结局。

通过哈姆雷特的悲剧,莎士比亚探讨了权力、欺骗和人性的问题,引发了观众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二、喜剧:生活的快乐与荒诞相比于悲剧,喜剧以欢乐和荒诞为特点。

喜剧作品常常通过幽默的情节和笑料将人们带入一个轻松的氛围,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嘲笑困境和生活中的荒谬。

喜剧强调的是人性的可笑和荒诞,通过搞笑的情节和角色塑造,引发读者的欢笑和轻松。

例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一部经典的喜剧之作。

小说以小男孩哈克贝利·费恩的冒险经历为主线,通过调侃封建社会、黑奴制度和人性的种种荒诞举动,向读者呈现出一幅荒诞可笑、笑中带泪的人生画卷。

通过喜剧,吐温让读者反思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同时体验到生活的喜悦和轻松。

三、悲剧与喜剧的深层意义悲剧与喜剧作为文学中的两种重要形式,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思想和现实的反映。

悲剧通过展现人类的困境和挣扎,提醒人们命运的无常和存在的无力。

喜剧则通过嘲笑和调侃,照亮人们生活中的荒谬和可笑。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ppt课件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
“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 人的模仿,然而‘坏’不 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 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 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 伤害”
康德
“在一切引起撼动人的大笑里 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 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 的期 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喜剧对于人的心理效应
黑格尔
黑格尔
“矛盾冲突”
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 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 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 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 理念的运动和发展。理念冲突的 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 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 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 精辟命:。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悲剧由于“片面地侧重以伦 理的实体性和必然性的效力为 基础,至于对剧中人物性格的 个性和主体因素方面却不去深 入刻画”,而“喜剧则用颠倒 过来的造型艺术方式来补充悲 剧的欠缺,突出主体性在乖讹 荒谬中自由泛滥以达到解 决”“他们在意志、思想以及 在对自己的看法等方面,都自 以为有一种独立性,但是通过 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内外两方面 的依存性,这种独立自足性马 上就消灭了”
二、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 、喜剧与人生实践
“悲剧是对于一个 严肃、完整、有一定 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
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
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 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其所 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 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 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 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 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 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 烈的恐惧和不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悲剧和喜剧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情感表达方式。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带给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并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内涵。

一、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悲剧是一种以悲痛、悲哀为主要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通过展示主人公的命运悲剧和社会环境的不公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常常以个人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环境的压抑为主题。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和社会的冷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无奈。

这种悲剧常常让人感到无力和绝望,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还常常通过家庭和爱情来表达。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展示主人公在家庭和爱情中的挣扎和痛苦,揭示了封建家庭观念和传统爱情观的束缚。

这种悲剧常常让人感到心酸和无奈,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情感的挣扎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二、喜剧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喜剧是一种以欢乐、幽默为主要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通过展示人物的笑话、误会和荒诞情节来引起读者的笑声和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喜剧常常以幽默的笔调和夸张的情节来吸引读者。

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展示主人公阿Q的荒诞行为和滑稽形象,让人感到好笑和思考。

这种喜剧常常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可笑和社会的荒谬。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喜剧还常常通过生活琐事和社会现象来表达。

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展示主人公对生活琐事的幽默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让人感到欢乐和思考。

这种喜剧常常让人感到欢快和思辨,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的琐碎和社会现象的荒谬。

三、悲剧与喜剧的共同点和差异悲剧和喜剧虽然表达的情感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展示人类的喜怒哀乐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悲剧和喜剧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

2.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安提戈涅的悲剧
•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建立 在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 代表作《安提戈涅》的 基础上。
Hale Waihona Puke • 希腊人仍然以命运解释这部悲剧。按照希腊 人的宗教信仰,死者如果得不到安葬,他的 阴魂就不能进入冥土,因此亲人有埋葬死者 的义务。然而,安提戈涅如果为哥哥波吕涅 克斯收尸,就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这样形成 了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悲剧与喜剧
• • • • •
一. 对悲剧的解释 二. 悲剧的本质 三. 悲剧的美感 四. 中国的悲剧 五. 喜剧和喜剧的美感
一. 悲剧的概念
• 自然界没有悲剧。
•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辞典里没有诗,采 石场里没有雕塑作品一样。”——朱光潜 • 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喜剧与悲剧都是一种审美意象, 离不开审美主体,需要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 它、照亮它。
•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 想的冲突和调解。
• •
亲属爱 王法
• “悲剧的解决就是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苦或 毁灭。……他个人虽遭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 不因此而毁灭。”
• 黑格尔对悲剧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从矛 盾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悲剧的结局虽是一 种痛苦,然而也是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 因此,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士 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愉快和振 奋。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 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 突,这是一种进步。
悲剧的本质:命运感
•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 并非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 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 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 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 剧。

大学美学第九章 审美的范畴——喜剧论

大学美学第九章 审美的范畴——喜剧论

3.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 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现实生活中 的喜剧性冲突情境只有经由艺术创造,才 能转化为喜剧形象,获得审美观照价值。
28

11

鲁迅曾在《药》中对他所 深深厌恶的康大叔进行了漫画 式的描写“满脸的横肉、披一 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 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这种凶狠的面相、粗俗的打扮 、文法不通的语言,是使人不 禁发笑的,然而笑后却是对康 大叔深深的厌恶和排斥,从而 加深了对革命者夏瑜的同情, 深化传》 正传
3.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的融 合 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也并非 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对于 同一戏剧对象,作者可能 既给予辛辣的讽刺,又倾 注很大的同情,以达到幽 默。比如阿Q,作者既对 他的无赖、流氓行径进行 了无情的讽刺,又对他的 受人欺凌,追求幸福生活 的理想破灭,最终被人迫 害致死贯注极大的同情。
2. 幽默喜剧
以同情和调和为主,是温厚宽容的。讽刺 喜剧的作者对待对象的态度:厌恶和嘲笑;幽 默喜剧的作者对戏剧对象的态度:同情、喜爱 、愧疚等。 正因为幽默喜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厚复杂 的感情,它在美学意义上更为完善:使人们将 判断与同情相结合,将沉醉与思考相结合。可 以说,幽默的目的是审美和沉思。
wwwthemegallerycom12鲁迅曾在药中对他所深深厌恶的康大叔进行了漫画式的描写满脸的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这种凶狠的面相粗俗的打扮文法不通的语言是使人不禁发笑的然而笑后却是对康大叔深深的厌恶和排斥从而加深了对革命者夏瑜的同情深化了主题
第九章 美学的范畴 美学的范畴——喜剧 喜剧
12

当讽刺喜剧所面对的是人性与人生时,则 会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鲁迅所讽刺的康 大叔实质上代表了人性中许多阴暗的面,是 我们所不愿承认的,诸如:自私、冷漠、残 忍等。 讽刺喜剧主要是通过揭示和责难来达到其 艺术效果。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悲与喜是人生情感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生审美体验中经常出现的情感,在悲喜情感的超越中,人们通过否定性的方式,超越自我,体悟人生。

这样悲与喜的情感就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进而体现为审美形态,就是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美学悲剧与戏剧悲剧不同,但多表现在戏剧中。

悲剧主人公一定要有所追求。

小说的悲剧性.——美学上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悲剧是一种审美形态,把它与作为体裁形式的悲剧艺术不要等同,它的发展与悲剧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悲剧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分析:它与崇高的内涵有相容之处,但更强调那种精神性的价值,所谓“以悲为美”,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1)悲剧的出现以作为戏剧的悲剧形式的兴盛为基础。

•古希腊悲剧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命运观”的出现是源于人的有限性。

•人把与自己树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之于命运;而相应地,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的生存境遇。

•悲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表现了冲突与毁灭的存在之境,而且表现抗争、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的原因,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2)冲突、抗争、毁灭与永恒。

因为毁灭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精神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3)悲剧审美形态在人的审美体验上表现为悲剧感。

•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它的获得来自于悲剧对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

•在人的存在体验中,在存在的价值实现中,正是人的存在价值的伟大与崇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快,使人能“以悲为美”、“化悲为美”。

(4)在悲剧中包含着积极的人生审美意义。

•因为悲剧审美的核心是对命运和冲突的抗争,正因为面对强大的对象,明知不可匹敌但仍奋起抗争,这就昭示了人的存在实践的本真意义和价值。

2、特征:(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的价值的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2.喜剧的美学界说 • 喜剧(comedy)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在特
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令 人产生笑等相关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 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喜剧审美,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即 喜剧美。
• 思考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无美学上所谓的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 2.悲剧范畴的美学界说 • 悲剧(tragedy)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
中,遭遇不应有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 灭或者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悲伤、怜悯与恐惧等复杂审美 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 •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悲剧审美,此过程中获得的美即悲 剧美。
感受,甚至发生某种精神提升或转变。
2020/4/3
---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 联系: • 二者都侧重于展示人物所处情境的矛盾冲突或对抗状态 • 二者都使人在紧张刺激的痛感中体验到一种独特而强烈的审美经验 • 二者在有的情况下是统一的,可交叉形成悲壮的审美形态
2020/4/3
---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 3.悲剧审美的要素与悲剧美的分类 • 悲剧审美四要素: • 悲剧主角,悲剧事件,悲剧悖论,悲剧效果 • 根据悲剧主角个性特征在悲剧中的呈现方式,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可分为: • 崇高性悲剧 • 非崇高性悲剧
2020/4/3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特征
2020/4/3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 3.喜剧矛盾的突发性 • 悲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具有悖论性,喜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则具有突发性。 • 喜剧矛盾冲突有突发性,就是有悬念,能扣人心弦,而且急转直下,出人意料
之外,由知觉、想象到理解、情感的运动异常迅速,形成拍案叫绝、惊喜交错的 特点。
2020/4/3
•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审美者面对引人发笑的喜 剧人物的喜剧心态亦即优越感的笑的尽情展示,也正构成了喜剧审美的主要内 容及其魅力所在。
2020/4/3
---
本章小结
• 关键词:悲剧; 喜剧; 崇高 • 1.当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遭到伤害甚至牺牲时,便产生悲剧;当统一或对象
化即将实现,主体确定地占据矛盾支配地位时,对于对象的优越感便油然而生, 遂有喜剧之笑。 • 2.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出发,悲剧审美的本质在于对个性或人性毁灭事件自觉 或不自觉的哲学性观照。 • 3.马克思 主 义 美 学 将喜剧看作两种社会历史背景冲突的一种矛盾形态,进而 深刻揭示了喜剧人物用异己本质的假象来掩盖自己的本质的虚假性本质特性。
价值性构成了悲剧审美的基础条件一样,主角的无价值性或反价值性则构成了 喜剧审美的重要前提。
202喜剧的特征
• 2.喜剧事件的矛盾性与可笑性 • 作为喜剧审美对象的喜剧事件,常常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和谐、不协调的矛盾
性及其反常性,在内容上表现出可笑性的特征。 • 崇高审美、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中矛盾性的区别。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 4.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 愉悦性是优美为代表的审美经验共同的情感基调,即便是以悲伤为主旋律的
悲剧审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悲剧理论家也承认其中必然存在的审美快感。
• 不过,相较而言,喜剧的愉悦性则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有大众性、更受 青睐,也更显其审美的本质特征。
与现象。
2020/4/3
---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2020/4/3
---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王实甫《西厢记》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1.喜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喜剧:与悲剧、正剧相对 • (2)作为日常话语的喜剧: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滑稽的事情 •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喜剧:与悲剧、优美、崇高等相对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
---
内容概述
•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2020/4/3
---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特征 •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2020/4/3
---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2020/4/3
俄狄浦斯王
---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曹禺《雷雨》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 1.悲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 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悲剧:与喜剧、正剧相对 • 作为日常话语的悲剧:指不幸或悲惨的事情 • 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悲剧:与喜剧、优美、崇高等相对
• 首先,悲剧至少有一个值得人同情和认同的个性化人物作为主人公。 • 其次,悲剧人物会遭遇到一个结局不幸的灾祸、失败或死亡的悲惨事件,并
常常使个性遭到毁灭或者使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 再次,悲剧人物所遭遇的痛苦甚至死亡结局及其人性伤害或丧失,既是必然
而不可避免的,又同时是不正当的、令人不可接受的。 • 最后,悲剧会引发其审美者恐惧、怜悯与悲伤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反应与审美
2020/4/3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3.喜剧审美的要素与喜剧美的分类 • (1)喜剧审美四要素:
喜剧主角,喜剧事件,喜剧矛盾,喜剧效果 • (2)从对待喜剧主人公的价值态度可将喜剧分为: • 肯定性喜剧和否定性喜剧
2020/4/3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 1.喜剧人物的无价值或反价值性 • 不管喜剧主角是个体还是群体,也不管其性格简单还是复杂,正如主角的有
• 区别: • 悲剧更侧重人物所置身矛盾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不可避免的失败,崇高突
出的是人物的斗争精神及其胜利前景。 • 悲剧侧重表现个体的命运,格外强烈地刺激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崇高则突出
人类总体背景,它引导个体向人性道德境界升华。 • 较之于崇高,悲剧常常以深邃的哲理内容启人深思。 • 悲剧的审美对象范围小,只限于人的行为及其事件,而崇高也可包括自然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