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相关的章节内容细化。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模板范本,供参考使用。
一、美国对外贸易监管机构及职责1.1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负责调查进口商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制定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1.2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负责推动贸易谈判、协商和监督外贸政策实施,维护美国贸易利益。
1.3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负责监管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征税和边境安全等事务。
1.4 美国商务部(DOC):负责制定并执行贸易政策、贸易法规,保护美国企业的利益。
二、美国贸易法律框架2.1 美国通用关税制度(HTS):规定了进口货物的分类、征税方式和税率等内容。
2.2 反倾销法(AD):旨在防止外国企业以低于公平市场价的价格倾销商品到美国市场,损害美国产业。
2.3 反补贴法(CVD):旨在防止外国政府对出口商品提供补贴,导致美国企业竞争劣势。
2.4 进出口管制法:以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为基础,对敏感物品的出口实施管制。
三、美国贸易政策与措施3.1 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的双边或多边协定,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合作。
3.2 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等,旨在保护美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侵害。
3.3 贸易战争:指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升级为贸易冲突,涉及关税提升和贸易限制等措施。
四、美国对外贸易法律执行与争端解决4.1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USITC负责对有关贸易争端进行调查和裁决,决定是否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
4.2 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双边贸易谈判等方式,解决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
附件:1.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方网站2.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方网站3.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官方网站4. 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法律名词及注释:1.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外国企业以低于公平市场价的价格倾销商品到另一国市场,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
巴西主要反倾销法律法规

第六章巴西第一节巴西反倾销调查的法律框架一、主要反倾销法律法规巴西主要反倾销法律法规有巴西《反倾销条例》(1995年8月23日的第1602号政令,本章下称“《反倾销条例》”)和2001年11月28日的第59号通告。
二、反倾销主管机构及职能巴西负责反倾销的主管机构是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外贸秘书处(SECEX)下属的贸易保护司(DECOM)。
根据巴西现行法律,巴发展、工业和外贸部外贸秘书处(由贸易保护司具体负责)负责确定反倾销案件的倾销幅度、损害和因果关系的技术报告,巴西财政部长与发展、工业和外贸部长共同决定所需采取的措施。
三、有关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巴西政府第1602号政令和第59号通告对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了规定。
第1602号政令第7条规定,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在市场经济第三国相似产品售价的基础上确定正常价值或推定正常价值,或以该市场经济第三国向除巴西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出口价格为正常价值。
当这些方法均不可行时,可以基于任何合理价格来确定正常价值,包括经必要调整的、包含合理利润的巴西国内市场相似产品实际支付或应支付价格。
一个恰当的市场经济第三国即替代国的选择应考虑进行选择时的任何已提交的可靠信息,应考虑调查的时间框架,如果可行,将以一个同时被调查的市场经济第三国为替代国。
根据第59号通告的规定,巴西在评估市场经济条件是否存在时,所审查的标准包括:①政府对企业或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②国家对资源分配、价格和企业生产决策的控制水平;③有关产权、投资、税收和破产方面的立法;④雇主和雇员之间在谈判中确定工资的自由程度;⑤从中央控制经济体系承袭的,在有关资产摊销、其他资产减除、直接的资产交换和以债务补偿形式进行支付等方面依然存在的扭曲水平;⑥国家对货币兑换的干预水平。
第二节巴西反倾销调查基本程序一、反倾销原审调查(一)申请反倾销申请提交后20天内,调查机构将通知预审结果,即申请合格或需要补充材料。
如果是后者,申请人须提交补充材料。
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定

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定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重要形式。
为了确保贸易的公平和规范,国际贸易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国际贸易领域的法律和规定,包括国际贸易法律框架、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等内容。
一、国际贸易法律框架1. 国际商法:国际商法是指各国为规范跨国商业交易而制定的法律,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
CISG适用于商业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决争议等方面,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国际货运法:国际货运法是指规范货物国际运输的法律,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MR)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托运人责任公约》(HVR)。
这些法律规定了运输合同的权利义务、运输过程中的责任等内容。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自由贸易并确保贸易平等和非歧视性。
WTO的核心原则包括:1. 最惠国待遇:即各成员国应平等地对待其他成员国,不能以歧视性方式对待某一成员国。
2. 国民待遇:即对国内和外国产品应给予同等待遇,不能以国别为基础差别对待。
3. 贸易壁垒的限制:成员国应逐步减少贸易壁垒,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4. 贸易救济措施:成员国可以采取必要的贸易救济措施来应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如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
三、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是为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而达成的协议。
这些协定通常涵盖关税减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贸易规则的统一等内容。
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是旨在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
结论:国际贸易法律和规定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国际贸易法律框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各国能够共同维护贸易的公平和规范,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法律和规定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各国应积极参与,并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稳定、繁荣的国际贸易环境。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将其商品挤进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此采取的措施称之为反倾销。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按照倾销的定义,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就会被认为存在倾销。
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被称为倾销幅度。
所以,确定倾销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确定出口价格;确定正常价格;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进行比较。
正常价格通常是指在一般贸易条件下出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可比销售价格。
如该产品的国内价格受到控制,往往以第三国同类产品出口价格来确认正常价格。
与启动反补贴调查不同的是,倾销行为的受害国在开始反倾销调查前没有与当事成员进行磋商的义务;在审查倾销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倾销幅度的大小并确定倾销幅度。
世贸组织规定,倾销幅度不超过进口价格2%,倾销产品进口量占同类产品进口比例不超过3%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倾销幅度的最低限额。
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的数额可以等于倾销幅度,也可以低于倾销幅度。
尽管反倾销调查并未结束,但在已经初步裁定存在倾销及其造成的损害,并防止倾销在调查过程中继续造成损害,各当事方已经得到充分的提供情况和发表意见的机会的前提下,受害成员可以采取临时措施。
另外一种补救措施是价格承诺。
若出口商自愿作出了令人满意的承诺,修改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则调查程序可能被暂停或终止,有关部门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与启动反补贴调查程序一样,一成员政府应该在接到国内受倾销产品损害的企业或产业的申请后,展开反倾销调查。
各当事方必须得到关于启动调查的通知。
它们包括出口商所在成员政府、出口商或国外生产商、被调查产品的进口商、行业协会、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商及其行业协会等。
反倾销反补贴法

3、作出价格承诺(改变价格或停止以倾销 价格出口)。
在作出初步裁定后4—9个月内必须作 出终局裁定。作出价格承诺后,反倾销调 查中止或终止。
(四)最终裁定
1、征收固定的反倾销税(5年)。由国务 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海关执行。
2、纳税主体: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Hale Waihona Puke 《反补贴协议》附件1具体列举了下列几项属 于对出口的补贴行为:(1)政府对出口企业直接 给予的现金补贴;(2)给予出口企业的外汇留成 或其他类似的鼓励措施;(3)在运输上为出口货 物运输提供更优惠的待遇;(4)在生产上和服务 上为出口企业提供更优惠的待遇;(5)减免、退
回或缓征出口企业应缴或已缴的直接税和社会福 利缴款;(6)给予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更高的征 税基数折扣,以减少出口生产的征税额;(7)对
人或有关组织,可以依规定向商务部提出 书面申请; 2、商务部自行立案。
(二)立案调查
商务部在6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反倾销调查应当在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 日起12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但不得超过6个月。
可以通过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 查等方式了解情况。
(三)初步裁定
1、临时反倾销税;一般不超过4个月,特 殊可延长至9个月。
(二)反倾销产品品质的认定,即倾销产 品是否是相同或相类似产品。
如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原材料、加工 过程、外观、物理特征、产品用途及可替 换性等方面相同或相似。
(三)倾销事实的认定,即进口产品的出口 价格是否低于其正常价格,且符合关于倾 销幅度的规定。
1、出口价:
1)实际支付价款;
2)不能确定时,以该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 独立购买人的价格或者商务部根据合理基 础所推定的价格为出口价。
国际贸易管理与世界贸易组织法 第26讲关税、非关税措施与反倾销措施

关税、非关税措施与反倾销措施01关税02非关税措施02反倾销措施c1. 关税的概念关税,即一国或单独关税区的海关根据其法律及关税税则的规定,代表国家或政府按照货物进出关境时的状态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
2. 关税的种类①根据货物进出口关境的流向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②在正常关税之外征收的关税为特别关税,如反倾销税、反补贴税;③根据确定关税的独立程度可分为自主关税和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是一种协定关税;④根据征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混合税。
3. 约束关税与关税减让关税是GATT规范的重要内容,而约束关税并分阶段消减关税原则是GATT的基本原则。
而各成员在关税减让表中公布的税率受到约束,是可以适用的关税税率的最高限,称为约束关税或约束关税税率。
约束关税不禁止做出减让的成员实际适用比约束关税低的关税,此为适用关税。
GATT第2条规定,每一成员给予其他成员产品的关税待遇,不得低于减让表中规定的待遇。
GATT第28条规定,关税减让谈判需遵循互惠互利原则。
3. 约束关税与关税减让GATT第2条第2款规定了三种可以不受上述约束关税义务约束的情况:第一种,对国内产品生产的投入物征税,如果进口产品含有该类物质,进口国可以对该产品按投入物的价值征税;如对国内同类产品征税,也可以对进口产品征税,但这类征税不能违反国民待遇义务。
第二种,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不受约束关税义务的约束。
第三种,如果进口国对进口货物提供了服务,则可以按照提供服务的费用收取服务费。
4. 海关估价海关为对进口货物征收从价税所使用的货物的价格,称为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的确定,称为估价或海关估价。
GATT第七条规定了估价的一般原则,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海关估价协定》则规定了6种估价方法。
1.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2.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指与被估价货物同时或大约同时出口销售至相同进口国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3.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指与被估价货物同时或大约同时出口销售至相同进口国的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4.倒扣价格,以国内销售价格(转售价格)为依据扣除相关的价格因素;5.估算价格,以发生在生产国的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6.合理评估价格,依据一般原则综合评估。
第十八章 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律制度

2.自行立案 自行立案就是在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诉的情况下, 反倾销或反补贴主管机关在有充分证据证明进口 产品构成倾销、补贴时,作出反倾销或反补贴决 定的行为。适用条件: (1)当事人没有提起申诉; (2)反倾销和反补贴主管机构已经掌握充分 的证据证明某一进口存在倾销或补贴; (3)只能由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主管机关决定。
③对建立国内工业的实质阻碍(Material Retard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ustry)
指因为国外产品的倾销,而使进口国的某一新的 工业不能建立。
3.倾销与其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反倾销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要求倾销行为与 损害结果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可,至于二者之间是 否内在、本质联系,是否主次关系,这对于反倾销 机构反倾销措施来讲,是无关紧要的。
(2)出口价格(export price)。出口价格也 就是被诉产品在进口国(即反倾销调查国)市场上 的销售价格。
确定出口价格的方法有二: ①销售价格。即产品实际销售的价格。 ②推定出口价格(Constructed Export Price)。欧盟的法律对此作了规定,即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依据某种合理基础,确定产品的出口价格。 2.倾销损害 从国际反倾销法的规定来看,倾销的损害主要 涉及损害对象、损害形式两大问题。 (1)损害对象 国际上通常将其界定为“国内产业”。
四、倾销、补贴的利弊 (一)倾销、补贴的作用 1.有利于进口国的竞争 2.有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 3.暂时性倾销符合市场规律 4.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属于国际贸易壁垒的范畴 (二)倾销、补贴的危害 1.对出口国的损害 由于倾销企业具有经济上的有利地位,导致国内 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失去国外市场。 2.对进口国的损害 (1)直接的损害 使进口国生产与所倾销产品相同的产品的那些企 业或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产品滞销、生产下降、 市场萎缩,甚至企业破产或行业的崩溃。
对反倾销制度中倾销的界定

对反倾销制度中倾销的界定【摘要】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反倾销的使用有扩大的趋势,这种扩大不仅表现为反倾销立案数和肯定性终裁比例的上升,还表现为反倾销的使用国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差最多的国家。
只有充分认识倾销与反倾销的辩证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我们才可能找出应对反倾销的对策,并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出口国;进口国;消费者一、倾销的历史及其定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某些行业的经营者,都私下同意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钱来奖励他们一部分或与的输出。
这种方法实行的很顺利,虽然大大增加了国产商品,却仍然能在国内市场上使他们的货物的价格提高一倍以上。
”从亚当?斯密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之前还没有倾销这一概念,但实质上的倾销行为已经存在了。
英国,是最早被指责进行商品倾销行为的国家。
工业革命为其带来了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机器设备和工厂,使其在生产技术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生产成本自然要低。
于是英国的商品大量的占领了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市场。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以德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由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也加入到了倾销国的行列。
“倾销国”的概念比起“倾销”来说要更早一些。
当某国由于生产力发达技术先进而将本国生产的大量产品以低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很多的价格出售给别国时,该国就是所谓的倾销国。
而“倾销”作为贸易术语,始用于1903年英国的关税争论。
当时,关税问题在大不列颠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在大量关于关税的辩论性文献中,“倾销”一词被或带引号或不带引号的广泛使用。
1926年“国际联盟”制定的《关于倾销的备忘录》中指出,“倾销”一词较为谨慎的用法是表示在同一时间和类似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出口销售的行为。
除此之外,如果一种产品在本国没有销售市场,而在某国出口的价格低于向另外一个国家出口的价格时,也被认为构成倾销。
WTO三个新协议

一、WTO三个新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乌拉圭回合新成果国际技术贸易(简称:技贸)与货物贸易(简称“物贸”)有着明显的区别:1.交易标的性质不同技术有三个显著特征:(1)无形性(2)系统性(3)商品属性货物贸易交易标的是有形的货物。
2.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同技术贸易双方当事人往往都是同行,至少也是懂这个行业的;货物买卖双方当事人从事领域是不确定的状态。
再者,双方当事人的目的表达也不同:技术买方为了使自己使用技术,是技术更完善,更适用于本地。
货物买方是为了转卖,赚取差价。
3.交货过程不同技术贸易是技术转让的过程;货物买卖中交货是实物移交的过程。
技术转让可能要长期;货物移交只是一瞬间。
4.所涉及的问题和法律不同技术贸易涉及的法律更复杂,风险更大。
货物贸易涉及意思自治、公约、国际惯例三方面。
5、政府干预程度不同因为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任何国家政府对技术贸易的干预程度远大于对货物贸易干预程度。
一般不违背公序良俗,政府对货物贸易不会有过多的干预。
地理标志又称地理标记、地理标识,是指确认某商品来源于协议缔约国特定成员地域内或该地域中特定区域或地方的标志,而该商品的特有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相关联。
地理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逐步发展而来的。
狭义上的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同义,广义上的地理标志是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志两部分的总称。
TRIPS协议要求WTO成员应提供相应法律措施以便利害关系人阻止下列行为:明示或暗示有关商品来源于并非真正来源地,并使公众对商品的来源误认或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缔约方必须采取“法律手段”防止地理标志的滥用;防止以并非商品真实原产地域的地理名称作为其原产地标志使用;防止采用不正当竞争方式使用原产地标志;包含未能标明商品真实原产地的地理标志或字面真实但实际能产生误导效果的地理标志不得注册或使其失效。
地理标志是在商品过境时检验,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货物贸易的成功经验引入服务领域,是世界上第一个多边的,综合性的服务贸易协定。
国际贸易的商事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的商事法律制度国际贸易的商事法律制度1.背景介绍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以货物或服务为对象的经济交流活动。
为了规范和保护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商事法律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商事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2.国际贸易的法律框架2.1 国际公约国际公约是由各国签署并承担国际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
其中最著名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公约》(CISG)和《国际商会普遍货物买卖条件》(INCOTERMS)等。
2.2 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是由各国签署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旨在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其中著名的例子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欧盟●经济定型协议》(JEPA)等。
2.3 国际争议解决机制国际贸易中的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诉讼、仲裁和调解等。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如国际商会仲裁院(ICC)和国际中心仲裁(ICC)等提供了有效、高效和中立的争议解决方式。
3.国际贸易的法律保护3.1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交易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设立了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用于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3.2 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措施是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而采取的措施。
这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
4.附件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公约(CISG):一项涵盖国际货物销售的公约,旨在统一各国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法律规定,并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5.2 国际商会普遍货物买卖条件(INCOTERMS):由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用于界定买卖双方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5.3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一个旨在促进北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协定,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成员国。
5.4 欧盟●经济定型协议(JEPA):欧盟与签署的一项自由贸易协议,旨在为双方创造更开放、更有利的贸易环境。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

主体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2001年12月 5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1年10月五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29号)司法解释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苦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9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2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2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3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2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36号)相关规定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10月23日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分第5号发布)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今2002年第19号)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2002年1月1日发布)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2001年10月25日发布)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 2001年第28号)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1年第10号)机电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1年第23号令)特定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今2001年第24号)货物进口指定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2001年第21号)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2001年第18号)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分2001年第17号)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1年第12号令)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分2001年第11号)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2001年第9号)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1年7月10日公布)倾销及倾销幅度期中复审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23号令) 反倾销退税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22号令)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21号令)反倾销价格承诺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20号令)反倾销调查公开信息查阅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9号令) 反倾销调查信息披露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8号令) 反倾销调查抽样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5号令)反倾销问卷调查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4号令)反倾销调查实地核查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3号令)反补贴调查实地核查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7号令)反补贴问卷调查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第16号令)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国际贸易能够顺利进行,使国际贸易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国际贸易业务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世界贸易组织法(四)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是指当进口产品对一国国内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时,该国政府所采取的减轻乃至消除该类负面影响的措施。
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三种。
一、倾销与反倾销措施GATT1994第6条的标题是《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反倾销协定》协定只涉及其中的反倾销税部分,它规定了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发起和随后进行调查等共18个条款和两个附件。
1.倾销的确定如果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
确定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并对二者进行适当地比较是确定倾销的前提。
正常价值的确定,有以下三种方法: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出口国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结构价格。
三种方法按顺序采用,仅在前一种无法适用时,才可采用后一种。
出口价格的确定,一般以商业发票金额为准。
如无出口价格(如易货贸易)或出口价格不可靠(如出口商与进口商存在伙伴关系),则应使用被控倾销产品首次向独立商人转售的价格作为出口价格。
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应在相同贸易水平上进行公平比较,通常在出厂前的水平上进行,且应尽可能针对在相同时间进行的销售。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适当考虑影响价格可比性的差异,包括在销售条件和条款、税收、贸易水平、数量、物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存在关联交易时,还应对进口和转售之间产生的费用(包括捐税)及所产生的利润进行减免。
2.损害的确定损害包括对一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对一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此类产业建立的实质阻碍。
损害的确定需要审查两项内容: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和该产品对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及这些进口产品随之对此类产品国内生产者产生的影响。
此外,还必须证明根据上述两个因素的考查,倾销进口产品正在造成属协定所规定的损害,即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反倾销程序确定反倾销程序大体包括起诉及立案、调查问卷、证据核查、初步裁决、最终裁决、听证或上诉等6个环节。
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有哪些

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有哪些正文:一、引言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是指国家对外贸易活动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贸易制度2.1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2.1.1 进口许可证2.1.2 出口许可证2.2 禁止进出口商品目录制度2.3 特殊监管区域和特殊监管措施三、贸易政策3.1 外贸发展优惠政策3.1.1 减免关税政策3.1.2 减免和免征进口环节税政策3.2 贸易壁垒政策3.2.1 关税壁垒政策3.2.2 非关税壁垒政策3.2.3 反倾销政策3.3 贸易便利化政策3.3.1 海关清关便利化政策3.3.2 货物检验和检疫便利化政策3.3.3 港口和物流便利化政策四、贸易合同与支付4.1 贸易合同的法律规定4.2 外汇支付与资金结算五、知识产权保护5.1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5.2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六、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6.1 外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6.2 外贸纠纷解决机制6.2.1 仲裁机构6.2.2 司法救济措施七、其他相关规定7.1 外贸经营者登记和备案7.2 外贸统计制度7.3 出口退税制度7.4 汇率管理结束:1、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进口许可证申请表格,附件2-出口许可证申请表格等。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商品需要获得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口的情况。
正文:一、引言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是指国家对外贸易活动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贸易制度2.1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2.1.1 进口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流程2.1.2 出口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流程2.2 禁止进出口商品目录制度的分类与修订三、贸易政策3.1 外贸发展优惠政策的不同形式3.1.1 减免关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条件3.1.2 减免和免征进口环节税政策的优惠对象和申请流程3.2 贸易壁垒政策的种类与作用3.2.1 关税壁垒政策的设置和影响3.2.2 非关税壁垒政策的影响和解决措施3.2.3 反倾销政策的法规和应对策略3.3 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实施与推进3.3.1 海关清关便利化政策的措施和效果3.3.2 货物检验和检疫便利化政策的实施和管理3.3.3 港口和物流便利化政策的推动与成效四、贸易合同与支付4.1 贸易合同的法律规定与要求4.2 外汇支付与资金结算的程序与限制五、知识产权保护5.1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5.2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与监管机制六、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6.1 外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制裁6.2 外贸纠纷解决的机构与程序6.2.1 仲裁机构的职责和权威性6.2.2 司法救济措施的适用与效果七、其他相关规定7.1 外贸经营者登记和备案的程序与要求7.2 外贸统计制度的实施与应用7.3 出口退税制度的政策与操作7.4 汇率管理的原则与调整结束:1、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进口许可证申请表格,附件2-出口许可证申请表格等。
外贸法律制度(3篇)

第1篇一、外贸法律制度的宗旨和原则1. 宗旨外贸法律制度的宗旨主要包括:(1)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2)保障对外贸易的公平、公正、公开;(3)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4)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2. 原则外贸法律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治国原则:外贸法律制度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对外贸易活动依法进行;(2)公平竞争原则:对外贸易活动中,各方应遵循公平竞争,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3)诚实信用原则:对外贸易活动中,各方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4)保护知识产权原则:对外贸易活动中,应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5)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外贸易活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二、外贸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 外贸主体法律制度外贸主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1)外贸经营者资格认定:国家对从事外贸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资格认定制度,规定其经营范围和条件;(2)外贸经营许可:国家对部分外贸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如进出口经营权、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等;(3)外贸企业注册资本:规定外贸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确保其承担对外贸易风险的能力。
2. 外贸交易法律制度外贸交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1)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检疫,确保商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2)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实行许可证制度,如武器、毒品等;(3)进出口关税制度:规定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保障国家财政收入;(4)进出口配额制度: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实行配额管理,如农产品、纺织品等。
3. 外贸合同法律制度外贸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1)合同订立:规定合同订立的条件、程序和内容;(2)合同履行:规定合同履行的方式、期限和责任;(3)合同变更和解除:规定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责任;(4)违约责任:规定合同违约的责任和救济措施。
4. 外贸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外贸争议解决法律制度主要包括:(1)行政复议: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2)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仲裁: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解决;(4)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欧盟反倾销条例

欧盟反倾销条例1995年12月22日欧共体理事会关于抵抗非欧共体成员国倾销进口的第384/96号条例欧洲共同体理事会1995年12月22日通过欧洲联盟理事会鉴于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条约,特别是其第113条;鉴于建立农业市场共同组织的诸规那么和依照条约第235条通过的、适用于农产品加工产品的条例,以及特别是条例中可不遵循一般原那么的规定,即边境贸易的保护性措施可完全为条例规定的措施所取代的规定。
鉴于委员会的建议;鉴于欧洲议会的意见;(1)鉴于欧洲理事会通过了2423/88号条例,制订了抵抗非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倾销或补贴性进口的一般规那么;(2)鉴于这些规那么是根据现存的国际义务、特别是那些产生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下称为关贸总协定)第6条、实施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1979年反倾销法典)以及解释和适用关贸总协定第6条、第16条和第23条的协定(关于补贴和抵销关税的法典)的国际义务而通过的;(3)鉴于1994年结束的多边贸易谈判制订了实施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新协定,因此,应根据新协定修订共同体条例;鉴于应该根据有关调整倾销和补贴的各自新规那么的不同性质,在这两个领域内有一套独立的共同体规那么,鉴于关于抵抗补贴和反补贴税的新规那么应包含在一个单独的条例中;(4)鉴于为了维护关贸总协定所建立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共同体在适用这些规那么时须考虑共同体主要贸易伙伴如何解释这些规那么;(5)鉴于有关倾销的新协定,即1994年实施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以下称为1994年反倾销协定),包含了新的和详细的规那么,特别是关于倾销的计算,提起和进行调查的程序,包括事实的认定和处理、采取临时性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措施的期限和复审以及公开披露有关反倾销调查的信息;鉴于考虑到这些变化的程度并为确保严格地和明确地实施这些新规那么,应尽可能地将新协定中的用语引入共同体立法中;(6)鉴于需要就正常价值的计算制定明确和详细的规那么;特别是鉴于这一价值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应以在出口国正常贸易过程中有代表性的销售为根底;鉴于明确那些国内销售可视为亏本因此不予以考虑的情形,以及明确可以求助于不低于本钱的销售、计算正常价值、或向第三国销售等情形是有利的;鉴于即使在启动情况下规定本钱的适当配置也是符合需要的,鉴于对"启动"的概念以及配置的范围和方法制定指导也是适当的;鉴于计算正常价值时有必要指出被用于确定销售量、一般本钱和管理本钱以及应包括在该价值内的利润幅度的方法;(7)鉴于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时,应当制订有关选择适当的将被用于这一目的的市场经济第三国的规那么,以及在不可能找到适合的第三国时,可在任何其他合理的根底上来确定正常价值的规那么;(8)鉴于确定出口价格和在有必要从第一次公开市场价格出发重新推算出口价格的情形以下举某些调整工程是有益的;(9)鉴于为保证在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之间进行公平比较,应列举可能影响价格和价格可比性的那些因素,应制定有关何时及如何进行调整的明确规那么,包括应防止任何重复调整的规那么;鉴于虽然各个出口价格因其客户、地区或期限等原因不同时仍可以与平均正常价值进行比照,但也有必要规定,可以使用平均价格比较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10)鉴于应制订明确、详细的规那么指导那些与确定倾销进口商品是否已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有关的因素;鉴于在证明有关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对共同体某一产业所遭受的损害负有责任时,应注意其他因素特别是共同表达有市场条件的作用;(11)鉴于应限定"共同体产业"这一术语,应规定与出口商有关联的当事人应从"产业"中排除以及应限定"关联"一词的含义;鉴于有必要规定以共同体某个地区的生产者的名义提起反倾销,以及有必要对该地区的定义制订指南;(12)鉴于有必要规定可以提起反倾销申请的当事人,包括共同体产业应该支持的程度,以及该申请应包括的有关倾销、损害和因果关系的信息;鉴于应规定有关驳回申请或者开始调查的程序;(13)鉴于有必要规定利害当事人应得到关于当局所需信息的通知,应有充分时机去提供所有相关证据及维护其利益的方法;鉴于应明确制定在调查期间应遵循的那些规那么和程序,特别是如果利害当事人的意见和信息将被调查机关考虑,利害当事人在一个特定期限内据以进行自我通报、发表意见和提供信息的那些规那么;鉴于应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利害当事人可以获得并评论由其他利害当事人所提供的信息的;鉴于在收集信息方面成员国和委员会之间应当进行合作;(14)鉴于有必要规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条件,包括这种征收不早于开始调查之日起60天和不晚于此日后9个月的条件;鉴于因行政管理的原因,有必要规定反倾销税由委员会征收,或者直接征收期限为9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征收期限为6个月和3个月两个阶段的临时反倾销税;(15)鉴于有必要规定接受消除倾销和损害的承诺以代替征收临时或最终反倾销税的程序;鉴于应规定违反或者撤销承诺的后果,以及在有违反承诺之嫌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查以补充调查结果情况下可以征收临时反倾销税;鉴于在接受承诺时应注意提出的承诺及其实施不会导致反竞争的行为;(16)鉴于有必要规定不管是否采取最终措施,案件通常应在开始调查之日起12个月内结束,并决不能超过15个月;鉴于在微量倾销或在损害可予忽略不计时,应终止调查或者诉讼,应对这些术语予以定义;鉴于在征收反倾销税时,有必要规定终止调查,在征收较少数额的反倾销税就可消除损害的情况下,有必要规定反倾销税应低于倾销幅度,以及有必要规定在抽样的情况下计算反倾销税程度的方法;(17)鉴于有必要规定如认为适当时可追溯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有必要说明那些可能引起追溯适用反倾销税以免削弱将适用的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情况;鉴于也有必要规定反倾销税可追溯适用于违反或者撤销承诺的情况;(18)鉴于有必要规定反倾销措施5年后将终止,除非复审调查说明这些措施应继续实施;鉴于在有充分证据说明情况已变化的场合,应规定临时复审或调查,以确定是否同意退还反倾销税;鉴于作出以下的规定也是适宜的,在重新计算倾销致使有必要重新计算出口价格时,如该反倾销税反映在受共同体反倾销制裁的商品的价格上,那么该反倾销税不应作为在进口和转卖期间发生的本钱;(19)鉴于在出口商通过补偿安排方式承受反倾销税和反倾销措施没有反映在受共同体反倾销制裁的商品的价格上时,有必要对出口价格和倾销幅度的重新估算作出特别规定;(20)鉴于尽管一个单独的关贸总协定部长决议成认躲避是个问题并已将其提交到关贸总协定反倾销委员会去解决,但1994年反倾销协定并没有包括关于躲避反倾销措施的条款;鉴于迄今在此问题上多边谈判的失败和关贸总协定反倾销委员会对此还未作出结论,从而有必要在共同体立法中增加新的条款,以解决包括在共同体内或者在第三国内进行的以躲避反倾销措施为主要目的货物组装在内的做法;(21)鉴于在市场条件出现暂时性变化,使继续征收反领销税暂时显得不适宜的情况下,允许中止反倾销措施是可取的;(22)鉴于有必要规定被调查的进口货物进口时应当登记,以便随后能够对这些进口货物适用反倾销措施;(23)鉴于为确保正确实施反倾销措施,成员国必须监督并向委员会报告被调查的或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产品的进口贸易以及依照本规那么所征收的反倾销税数额;(24)鉴于有必要规定,定期地或在特殊的调查阶段,同咨询委员会协商;鉴于该委员会应当由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并由委员会的一名代表担任主席;(25)鉴于应规定进行实地核查以审核当事人提供的有关倾销和损害的信息,但实地核察应以收到对调查问卷的适宜答复为条件;(26)鉴于应在当事人或者交易数目巨大的情况下规定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完成调查;(27)鉴于有必要规定,在当事人不能令人满意地进行配合时,可以使用其他信息作出裁定,与当事人相配合的情况比,该信息可能对该当事人较为不利;(28)鉴于有必要对处理机密信息作出规定以便商业秘密不被泄漏;(29)鉴于应规定向那些有权得到这种待遇的当事人适当披露根本领实和审议;鉴于这种披露应适当考虑共同体内作出决定的过程,并在允许当事人维护自身利益的期限内进行;(30)鉴于应当建立一个解决争议的行政机构,有关反倾销措施是否符合包括消费者利益在内的共同体利益的争议可由它解决;应规定一个提供这类信息和有关当事人的知情权的期限;(31)鉴于理事会通过制定1994年12月22日欧共体关于抵抗非欧共体成员国倾销进口的第3283/94号规那么,废降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第2423/88号规那么,并建立了一个新的抵彻非欧共体成员国倾销进口的共同制度;(32)鉴于欧共体第3283/94号规那么条文中的重大错误在公布时很明显;(33)此外,鉴于该规那么已经两次修改;(34)鉴于为了法律的清楚、透明和法律确定性,该规那么因此应被废除和取代,但这不影响根据该规那么或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第2423/88号规那么已提起的反倾销诉讼。
报关员的进出口货物反倾销和反补贴

报关员的进出口货物反倾销和反补贴报关员在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贸易摩擦和非关税壁垒。
其中,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手段,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低价倾销和补贴竞争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报关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和工作流程。
一、什么是反倾销和反补贴?1. 反倾销:反倾销是指政府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关税措施,以解决倾销给本国产业造成的损害。
倾销指进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或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反倾销调查通常通过对涉嫌倾销的产品进行价格比较和损害调查来验证。
2. 反补贴:反补贴是指政府针对竞争对手对本国企业提供补贴的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这种补贴导致的损害。
常见的补贴形式包括直接补贴、减税或免税、贷款或担保等。
反补贴调查通常需要验证是否存在补贴、补贴是否对本国产业造成了损害,并计算补贴的幅度。
二、报关员在处理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报关员应熟悉并遵守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国际协议和国内法律。
这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反倾销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以及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2. 做好数据收集与分析:报关员需要准备和分析大量进出口数据,包括进出口货物的数量、价格、生产成本、销售情况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的价格比较和损害分析。
3.与相关部门合作: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包括贸易部门、产业部门和海关等。
报关员需要与这些部门进行紧密合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协助调查工作的进行。
三、报关员在处理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时的工作流程1. 接收调查通知:当货物涉嫌反倾销或反补贴时,报关员将收到相关部门的调查通知。
通知中会包含调查的范围、要求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以及相关的截止日期等。
2. 数据准备与报送:报关员根据调查通知要求,准备进出口货物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目
CONTENCT
录
•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 •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在各国的实践 •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
革 • 总结与展望
01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定义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指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贸易活动所必须 遵循的准则。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核心
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技术 贸易法律制度以及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法律制度等。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主要以习惯法和商事惯例为主,缺乏统一的国际 法律规范。
中世纪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随着商业的复兴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地 区性的商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近代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开始制定自己的对外 贸易法规,并出现了一些国际性的贸易条约和协 定。
现代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国际 贸易法律制度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以《联合国国 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贸易法律文件 。
其他国家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日本
日本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以《外汇 及外贸管理法》为核心,实行自 由贸易政策,同时采取一系列措
施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
韩国
韩国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以《对外 贸易法》为基础,实行出口导向 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自由
贸易区建设。
印度
印度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以《1992 年外贸(发展与管理)法》为核 心,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并 重的政策,加强对外资的利用和
WTO必考简答题

一、反倾销规则秩序,对倾销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反倾销协议约束了成员方的反倾销 行为,以保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规范性。
2. :倾销&损害①正常价值的确定(通过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向第三国出口价格和结构价格,结构价 是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中国用的是结构价格)②出口价格的确定(通过实际出口价格、进口产品首次转手给独立买方的价格和推定 价格---强制按照顺序)③价格比较④同类产品①损害的确定;②损害的累积评估;③国内产业3. 申请---立案---调查---初裁---终裁 (反倾销税 ) ---复 审---审查4. 美国和欧盟在反倾销实践中对呗其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通常采用替代国价格、结构价格或是同类产品在进口方的销售价格等做法。
美欧在实践中也承认有一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的出口活动不受政府控制,可以根据他们各自产品的倾销幅度征收单独的反倾销税率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规则1 )禁止性补贴 --- (红灯补贴)比如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性补贴2 )可诉补贴 ---- (黄灯补贴)指那些不是疑虑被禁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受质疑的补贴,即使用相关允许的补贴对但是对他国造成国内产业严重损害、利益的严重丧失或减损3 )不可诉补贴 ---- (绿灯补贴)免于受责(绿箱补贴就是不可诉补贴)红灯和黄灯补贴的救济措施可以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或者通过国内反补贴法律程序:1)通过 WTO :磋商程序、专家组程序、上诉程序2) 国内:反补贴调查、补贴,损害与国内产业的界定、反补贴措施绿灯补贴的救济措施:通知及仲裁程序、争端解决机制三、保障措施1 )某产品进口激增2) 进口激增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世贸组织义务的结果3 )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指有关国家根据双边达成的非正式协定,实施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符的进口限制措施。
因为这些协议的透明度低,被称为灰色区域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低端领域。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的原因?
•“树大招风,贸易规模巨大是中国招致他国贸易限制的 •重要原因”。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表示,一个成员遭 •遇贸易摩擦的多少,取决于其贸易地位,一国进出口贸 •易额越大,遭遇的贸易摩擦和争端显然就越多。中国作 •为国际贸易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国,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 •摩擦是正常现象,也必将越来越多地利用世贸组织争端 •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权益。
•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 •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出口国旨在用于本国消费的 •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进入 •另一国的市场,则该产品即被认为是倾销。
P•PT“文档经演模板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货本物贸的易法价律制格度反销倾销售法律商制度品。”
•思考
•倾销者为什么要倾销? •为什么要反倾销? •反倾销应当秉持何种态度或标准? •如何看待国际贸易领域的倾销和反 •倾销手段?
•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彩电业是薄利产业,反倾销税只 •要超过10%,就基本扼杀了出口美国的可能性。
•目前,美国每年彩电需求量为3000万台,但主要彩
•电生产商去年的产量只有不到400万台,其他全部依
•赖进口。这对于年产8000多万台、而国内市场需求
•仅有5000万台左右的中国彩电生产企业来说,无疑
•极具有吸引力。因此这次被征收反倾销税,对国内彩 •电企业来说打击沉重。
•中国为何成为全球反倾销“靶子” ?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据海关统计,截止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 •额达2.97万亿美元,规模已经超越美国而跃居世界 •第一。
•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 中国在WTO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牌子与替代国制度
•国内贸易政策或企业行为失当有关
•涉案产品广泛:涉及钢铁、鞋、玩具、轮胎、铝制品、日用 •品、机电、矿产、养殖品等中国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
•贸易争端多样化: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措施被扩大适用, •从微观领域的一般性贸易摩擦向宏观领域和制度层面的 •战略性贸易摩擦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成为贸易摩擦多 •发区,贸易摩擦更具复杂性和系统性;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2009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
•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 •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
•另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 •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
•统计数据显示,在加入WTO的10年里,中国共遭受国
•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其
•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
•106起,特保措施33起。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的特点
•对华反倾销涉及面广,呈加速上升之势:
•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多: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加拿 •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土耳其、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 •家。( 2009年1-10月中国已遭受贸易救济调查99起,共涉 •及116亿美元,其中来自APEC成员的调查占总量的75%。)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中国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回应 ……
•2012年1月30日,阿根廷经济和公共财政部外贸国务秘书处照 •会中国驻阿经商参处,通告阿方将对原产于中国和巴西的宽度大 •于或等于300毫米、用纺织材料加固的硫化橡胶传送带开展反倾 •销调查。
•3月10日,浙江省橡胶行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三门县胶带 •(橡胶)行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和天台县橡塑行业协会联合在杭 •州召开了应对阿根廷对华传送带反倾销调查会议。
•2008年10月3日,应Jaya Shree Textiles的申请,印 •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香港的亚麻织物进行反倾 •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53090000。 •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07年4月1日~2008年3月31 •日;损害调查期包括2004年4月~2005年3月、2005 •年4月~2006年3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以及倾 •销调查期(2007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 •在本案中,申诉方要求印度商工部以中国香港的正常价 •值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结构正常价值的基础。
•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政府的传统措施?
•企业的恶性竞争?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一、反倾销协定概述
•• 倾销的定义 •• 实施倾销的原因 •• 进口方政府是否反倾销的原因 •• WTO对倾销和反倾销的态度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
Dumping,倾销的定义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印度中央丝绸局诉中国绸缎企业倾销
•2005年5月,印方对原产于中国的绸缎进行反倾
•销调查。调查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绸缎企业所谓 •“低开发票”的行为,而“低开发票”的实际情况 •是,企业在进口报关时需要出具合同和发票,并 •依据进口商品的价值缴纳进口税,但进口商为逃 •避高额关税,往往要求出口商为其提供一套低价 •发票。(中印涉案金额最大的反倾销案)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中国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回应 ……
•——2003年9月13日,温州打火机协会会长周 •大虎在杭州宣布:欧委会刚刚在比利时发表官方 •公报,正式终止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调查。这 •表明中国打火机行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案取得了完 •全的胜利。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 •企业打赢的欧盟反倾销第一案。
•2006年11月,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发布终裁
•结果。相对初裁,终裁对中国丝绸设定的最低限 •价降低了约30%。印度中央丝绸局不满此终
•裁,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30多家应
•诉企业以及作出终裁的印度财政部和印度商工部
•一并告上印度法院。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印度对华亚麻织物进行反倾销调查
•1947年GATT第6条第1款:如果一缔约方产品用
•倾销的手段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 •市场并因此对另一缔约方境内业已建立的某一产业 •造成实质性损害或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实质 •性的阻碍了另一方境内某一产业的新建,这种倾销 •应受到谴责。
•乌拉圭回合《反倾销协定》第2条第1款:如果一
•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鉴于这宗案件的重要性,欧盟委员 •会将会尽快完成相关调查程序,并称如果可能,所用时间将 •会少于通常所需的12个月到15个月。
•据称:在近期有关该案的一次不具约束力的内部表决中, •15个成员国反对延长征收反倾销税,12个成员国表示支援。
•不少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的欧洲制鞋企业和零售商一致反 •对欧盟再对中国皮鞋设限。它们认为,该做法抬高了有关产 •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从而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欧盟委员 •会也承认,复审并不符合欧盟成员国的主流意见。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2008年10月3日,应欧洲鞋业联合会(The 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the Footwear Industry (‘CEC’))的 •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面鞋靴进行反倾 •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以决定是否延长反倾销措施,但复审 •期间反倾销税依然适用。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我国出口欧盟皮鞋企业被征收两年的 •高额反倾销税
•2005年7月,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棉鞋靴进行 •反倾销立案调查:在本案中,欧盟委员会初步选定巴西 •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欧盟委员会 •2006年3月宣布,由于调查发现中国和越南产皮鞋以低 •于本国成本价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对欧盟制鞋业(主要 •是南欧国家制鞋企业)造成冲击,自4月7日起对两国产 •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
•持续性倾销或者长期性倾销——在维持特定市场的高 •价格水平的同时,解决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并乘机开 •拓海外市场。(并不都以垄断进口方市场为最终目 •的,但具有破坏性。)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进口方政府是否反倾销的原因
•1、保护国内同类产业。
•倾销是一种“非常态”的贸易行为。 •进口方国内同类产业资源浪费和失业率上升。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外来供给对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2、政治考虑。
•对于假想敌或竞争方,有关国家往往采取各种措施 •限制对方发展,包括滥用反倾销措施。
•3、社会考虑。缓解国内失业压力。
PPT文档演模板
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反倾销法律制度
•实施倾销的原因
•偶发性和短期性倾销——处理库存、易腐产品或季节 •性产品。(竞争禁止性规则的例外。)
•掠夺性倾销——掠夺并直至垄断进口方市场。排挤竞 •争对手,掠夺进口方市场,先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方式 •在进口方市场内销售其产品,待占领进口方市场或者 •取得市场主导地位以后,提高市场价格,获得超额利 •润。(但是,资本流动的一般原理……)
•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彩 •电在美倾销成立。 5月21日,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商 •务部宣布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征税令。价值超过2.76 •亿美元的中国产彩电进口受到影响。其中,长虹、 •TCL等应诉的中国彩电厂家被加征20% -25%的反倾 •销税,而没有应诉的企业税率则高达78.45%。
•2006年10月4日,欧盟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欧盟成 •员国以13比12的微弱优势投票通过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 •鞋的正式反倾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