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读 新 课 程 改 革(讲话稿)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7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深刻变革,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迫切需求。
为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我国教育部定于____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系统规划并详细阐述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核心内容及具体执行步骤,以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与高效实施。
二、目标1.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 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与创新精神的培育,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3. 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
三、内容1. 课程设置优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各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内在逻辑体系。
强化素质教育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增设并强化思想品德课程,加大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社会实践与实验教学的比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推动课程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进行自主选择与学习。
2. 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实施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推广合作学习机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的融入与深化,开展丰富的实验、实训与实践活动。
创新评价方式与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成长发展。
3. 师资培训加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与成功案例,促进共同成长。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
四、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由多方代表组成的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改革工作。
国旗下讲话稿:重温红色经典,秉承革命精神3篇(最新)
又是一年清明时。
我怀着崇敬的心境坐在电脑旁,打开__网的‘网上祭先烈’活动。
我选择了一束白色的菊花和一支烛焰摇曳的蜡烛,留下自我的留言,为革命先烈们在网上祭奠。
望着那柔和的烛光,我又一次想起了曾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处在新中国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的爱国先烈们。
忘不了___烈士的大义凛然。
___烈士出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被捕。
应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他始终不屈服,坚持着自我最初的信念,一点也不动摇。
应对敌人的枪口,他从不低下高贵的头。
在牢狱中,他用自我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作品——《可爱的中国》”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这部作品曾激励了多少人加入为祖国的发展、建设的洪流中去。
因为这部作品中饱含了一位爱国志士、英雄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完美前景的憧憬。
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歌乐山的那三百多名革命烈士。
他们受尽了敌人的酷刑,却始终坚定自我心中伟大的梦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他们虽然看不见新中国的成立,但他们死而无憾!关押在歌乐山的陈然烈士就在《我的‘自白’书》中写过”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仅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忘不了在雨花台就义的爱国志士、先烈们。
任凭敌人用各种刑具去折磨他们,它们的意志依然坚定,不向敌人透露一个字眼。
任凭他们脚下的铁镣响声再沉重,也难掩他们心中永恒的呐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为革命奋斗到底!我曾去过雨花台。
走在雨花台的道路上,我感觉到,脚下的泥土里仍凝结着爱国志士们的鲜血和爱国的情怀。
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用他们气壮山河的事迹书写了创立人民共和国最辉煌的篇章,他们用自我的鲜血染红了革命的旗帜,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为了人民永远的幸福,他们的鲜血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今日,我们的生活中早已看不到弥漫的硝烟,囚牢的阴霾……虽然我们在蜜水中长大,但革命先烈用自我的生命和鲜血熔铸的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精神仍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清明祭先烈,让我重温了那段黎明前的黑暗背后的故事。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讲话稿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研讨会发言稿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讨论演讲稿
铭记改革伟大成就在新时代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讲话研讨会发言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恰好处于诸多历史交汇点——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在这特殊的时间点上,我们深刻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奋斗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在按照座谈研讨活动要求,我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切身感受和近期学习感悟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要把握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自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40年来,我国人民极大解放和发展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为世界积极作出的中国贡献,深刻印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40年来,我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深刻彰显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是世界前进的历史大逻辑。
正如习总书记高度概括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可以当之无愧的说,改革开放就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
(二)要明确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1978年11月小岗村悄悄按下手印的18位村民,不会想到因他们而开启的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变革。
2024年小学关于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稿样本(4篇)
2024年小学关于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稿样本同学们,在每年的____月____日,我们共同庆祝国际读书节。
在此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要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与好书为伴,以阅读为乐》。
阅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精彩人生的起点。
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都是热爱阅读的典范。
例如,周恩来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鲁迅先生在寒冷的冬夜嚼辣椒御寒,也不曾中断过他的阅读。
他一生坚持勤学不辍,无论是烽火连天的岁月,还是和平时期,都抓住一切机会阅读。
他不仅在书页边角批注心得,更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指导革命进程。
这些伟人之所以成就非凡,正是因为他们热爱学习,博采众长,并勤于思考。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这些杰出人物为榜样,珍惜少年时光,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为此,我校特将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定为读书活动周,并提出以下倡议:1. 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
2. 精选有益身心健康之书籍,争取在读书周内完成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撰写读书心得,通过阅读提升个人思想境界与品位。
4. 认真组织阅读课程,特别是小学部要确保每日课间阅读课的质量。
5. 建立富有特色的班级图书角,开展“捐一 book,读百book”的活动。
同学们,知识的力量足以改变命运,学习的旅程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阅读不仅能够带来快乐,更能指引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
让我们以好书为友,以阅读为乐,共同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环境,迈向快乐而充实的人生旅程。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芦外的书香氛围添砖加瓦。
2024年小学关于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稿样本(二)各位教育工作者、广大同学:清晨问候,今日我发言的主题为《共赴书海,同品书香》。
五月,既是生机勃发的季节,也是文化传承的时刻。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月份里,我们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庆祝学校第____届读书节的盛大开幕。
本次读书节的主题为:“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旨在激励我们共同探索书籍中的无尽智慧。
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格局、新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摘要]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了语文教育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语文实践,变革学习方式。
为此,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新——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格局新——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内容融合,第一次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方法新——提出了过程性和整体性的教学评价以及学业质量测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新方法,推动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前进。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新格局;新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2)13-0001-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义务教育也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出现了新格局,需要探索新的策略、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此时应运而生。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订。
一是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以语文学习任务群来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学习主题整体规划学习任务群,体现阶段性与发展性。
强调实践学习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体现教学综合性。
三是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学业质量测评标准。
四是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对课程内容提出“学习要求”,给出“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
五是注重“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与学前教育的衔接以及五六年级课程与初中的衔接,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国旗下讲话稿)
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国旗下讲话稿)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当我们站在操场上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可曾想起这面红旗的来之不易,她可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当我们回荡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的时候,你可曾记起先烈们发出的最后的吼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是啊!曾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筑起“新长城”。
他们英勇奔赴战场,把生死置之度外,与侵略者抗争到底。
为了换得子孙后代和平幸福的生活,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敌人同归于尽。
他们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
在漫长的艰苦斗争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怀,以及那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以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令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如今他们已长眠地下,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激励着一代代人。
先烈们虽然壮志未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但他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
他们能为国捐躯,从容赴死,原因何在?那就是他们遵循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道德准则。
我们有幸,有着这样英勇的开拓者;我们有幸,有着这么多高风亮节的革命先辈。
先烈们虽然离我们远去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敢或忘。
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24年班主任工作会议讲话稿(4篇)
2024年班主任工作会议讲话稿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各位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会议。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竭尽全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共同战胜了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优秀的班主任团队相比,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探索新时代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园内最亲近的人,除了肩负起教与管的双重责任外,更要扮演起引导与陪伴的角色,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坚实后盾。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接受新要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拓展教育事业的边界。
其次,我们要深入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关心他们的困惑和忧虑,给予他们关爱和力量,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同时,我们要深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扮演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我们要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让每个班级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此外,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潜能都有所不同,我们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成长方案,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努力提高自己。
最后,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伙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持和陪伴作用。
我们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解读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 区投入不平衡。
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 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 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 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 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和社会各部门的协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 不够、课程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 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
第二次(1953-1957)4年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 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 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 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 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 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第八次(2001—至今)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 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 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 第五次 (1977-1985)8年
•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 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 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 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 第六次 (1986-1991)5年
•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 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 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 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 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 的空间。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教师:杨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调整变化,文字修改200余处.其中,体例、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综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的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衍生出一系列自说自话式的、无谓的争论,使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误区和混乱.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习得”,因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规范、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权威性.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面临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利益格局,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等问题,语文作为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该承担哪些任务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求比较笼统;新课标则将其具体化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用优良传统、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将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具体化、明晰化.除此之外,新课标在课程设。
《新课程说课、听课和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
《新课程说课、听课和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新课程说课、听课和评课》读后感1近期,我阅读了《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这本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
丛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
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激发着教师的热情,智慧与信心。
全书共分5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听,评课,最后还展示了一组优秀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段中的老师指明了方向,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
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通读本书,就会帮你疏理改革实践中的小阻碍,对有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精读与摘录。
目前,一些名校在作经验交流时,都谈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此,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摘录如下:1、传统教研制度的弊端。
传统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很不够,教研活动大多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这种教研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教师个体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长此下去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心态封闭,妨碍教师个体成长,有必要对教研组织的结构重新构建,使之产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教研组织结构。
2、构建新颖的教研组织结构。
(1)构建开放型的学校教研组,赋予学校教研组的内涵。
(2)建立大学,教研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制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
(1)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
促进教师自我革新。
模式是听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这与荷兰学者柯斯根提出的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智不谋而合。
革命精神代代传国旗下讲话稿(优选5篇)
革命精神代代传国旗下讲话稿(优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管理制度、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革命精神代代传国旗下讲话稿(优选5篇) 革命精神代代传国旗下讲话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下午,我叫XXX,来自XXXX学院。
革命演讲稿4篇_演讲稿
革命演讲稿4篇XX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
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
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
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
它推翻了中国XX 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XX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1/ 9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革命1演讲稿革命演讲稿(2) | 辛亥革命1XX年演讲稿XX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解读
前七次课程改革,虽然均有成就,但课 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要求,依然存在: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 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 绩和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 人文学科比重过低等问题。
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于 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
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 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 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观念。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 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 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 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 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 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的功效。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跟不上新课程的高 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仅要 求必须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 与技能,还提出教师是教学研究者和课程 开发者的要求,而大多数教师往往缺少研 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专业化程度 不足,急需提高。
第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影响教 师的教学与生活。
第二,新课程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 件资源支持,由于多数学校经济上的 不足,有心无力,使课改无法顺利进 行下去。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对教师 均有较高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各 地区因经济等各因素制约,课程开发 的能力与校本课程质量发展不平衡。
第三,选修课的增加使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部分学校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有的学 校出现教学管理混乱的情况,学生选修课的指导 与管理工作一团糟。
崔峦老师解读课标(实录稿)
江西省小学语文“走过十年”课改教学成果展示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崔峦讲座实录(赣州市红旗二校罗倩倩整理)来自江西省各地的老师们:上午好!多次来到江西,最近几年更加频繁。
1、因为江西是革命老区;2、江西的小学语文工作一直在呈现着上升的势头,江西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次举办回顾课改十年,走过课改十年的历程,梳理一下我们所取得的长足的进步,展望未来,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所以我很愿意来参加。
只是遗憾的是,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时间少了一些,这个讲座本来要用3个到4个小时,今天要浓缩在一个小时里面来把它讲完,所以只能讲一些主要的精神,好在,以后我们还会有交流的机会。
回顾课改十年,我们有必要,停下脚步来做这个反思。
我对十年课改的评价总体是:成绩和进步是主要的。
十年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有了一个坚定的课程理念来做指导,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
二、我们在课程内容上,拓宽了,丰富了,表现在引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的第5项语文的课程内容。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
另外这次课改,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内容之中,使语文课程变得更加丰富了。
第三个方面,在教学方法策略上,老师们努力把上述的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了一批新鲜经验。
这个包括江西省各地,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儿童阅读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好的经验。
如果让我来介绍、评价这些教学经验,恐怕也要用半天的时间。
这方面,我了解得也比较多。
进步的第四条,在教学评价上面,老师认识到评价改革教学的重要性,评价是指挥棒,所以在这次课改当中,大家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评价改革。
评价改革各地有许多做法,我归纳了一下,体现三个全:第1、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优秀8篇)
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优秀8篇)2023年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一我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
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
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
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
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
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
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课程改革新华中学师范分校校本培训主讲:朱从尧正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近两年了,大多数教师虽然能够按部就班的推进新课程的教学,但是对新教材该如何驾驭,为什么会这样编排存在些许疑惑;以致教学中有些不适应,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了端新书走老路的做法,甚至干脆抛开新教材,完全按照老教材进行教学。
这些做法也许能使知识方面达标,却完全背离了新课改要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理念:。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还没有理解新课改,没能吃透新教材。
今天,我就自己对新课改的一些肤浅认知和同行作个交流,以期共勉。
一、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新”在哪里?第一、观念创新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
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相对于被动学习)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相对于接受学习)第三、评价创新:1、评价内容多元化。
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
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的八大重要理念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
每位中小学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把它转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可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一、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
”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的培养总体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
七、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传统观念的束缚是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
新课程改革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它面临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
2001年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考察中国的科学课。
上海市安排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为其授课。
这节课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答如流。
当老师宣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但听课的美国人却面无表情,当中方人员询问对这节课的印象时,美国老师说:这节课上的所有问题学生都会了,这节课上它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能说美国教师的评价就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从中启发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
就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讲,正如一位留美博士生回答他的中国导师所说的话:美国教师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问题来,中国教师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
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要知道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都始于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三、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
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
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
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三、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