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定义与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0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0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系 列有关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思想 ,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某种朴素的直 观或顿悟的性质,其中道、儒、佛 三家是主要代表,它们的环境保护 思想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启 蒙。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 要流派之一。以老庄为代表, 道家哲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 天人关系,提出“天”与 “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高扬了宇 宙生命统一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 涵与特征
一、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 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 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含2个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 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 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同时也包含不侵犯国家主权,可持续 发展涉及国际合作和国际间的公平, 创造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以 实现各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还 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加强自然资 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持者生态环境良 性循环和经济增长。
• 环境破坏是受上述趋势多种因素作 用的结果,增长速度将超过人口和 工业的增长。由于地球的有限,这 五种趋势的增长是有限的,如超出 这个极限,后果很可能是人类社会 突然无可挽救的瓦解。 • 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社会经济无限 增长是不现实的,而等待自然极限 来迫使增长停滞又是难以接受的。 人类社会应该走最可取的道路—人 类自我限制增长。
• 3、取用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 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义”政治是一 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要节制自 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 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 儒家提出“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 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因为, 节财就包括要节制利用自然资源,节制 利用自然资源就会避免对自然的掠夺和 浪费。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五)从警醒开始付诸行动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成了当代企业发展 的口号。
➢ 在能源领域——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技术重 点转向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更新 能源上;
➢ 在交通运输领域——研制燃料电池车或其它清 洁能源车辆已成为各大汽车商技术开发能力的 标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代人满足需求为前提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
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 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 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
乐业。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有何联系?
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
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 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 展开讨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莱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
早期反思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内涵【摘要】“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dgical sustainability)。

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一理论和唯物史观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适度人口、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性,理论发展,本质及现状,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发展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逐渐激化让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显突出。

90年代中期,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渐入中国人的眼球,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国家战略。

由此可见,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

而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像动物那样简单地适应自然、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而是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人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维护其与自然的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直接目的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困境,寻求克服传统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

透过理论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出,它谋求的是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协凋,以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种思想。

农业生态学7.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7.农业可持续发展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组 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阐明了70多个行动 方案领域。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用 实际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改善,资 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 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 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一、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 量的输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农业发展的 方向和模式,它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坚强后 盾。
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是实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 际上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
二、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农业的思想是产生于人类对“石油农业”、 “绿色革命”沉重代价的反思与“替代农业”的实践 之上的。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人们开始将农业功能的思考从 单纯的经济方面扩大到生态和社会,各国纷纷根据各 自的国情开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此后, 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与发展不断有高潮兴起
5、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各国的共同行动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与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 性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反 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 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 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本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成了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 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取自《我们 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 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 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
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 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 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 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冲击力大大增强,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于是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

“环境问题”的提出,人们首先根据传统理论研究治理方法和技术,同时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仅靠科技手段,用工业文明方式作为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打着工业文明烙印的思想和观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悄然兴起,并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是列入国际社会议程。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都一次作为重要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

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美、日等国家也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

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对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

以下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1. 早期环境保护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早期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森林砍伐等。

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1972年,联合国举办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随后,198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未来》报告,这份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此后,各国纷纷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并在国际层面上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发展挑战。

4.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经济发展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福祉和公平分配;社会发展应当包容和公正,关注社会公正和各个群体的权益;环境保护应当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三个支柱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5.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挑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实践中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问题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总结: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从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再到国际合作和三大支柱的确立,这一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因此,只有发展(追求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才可能 无限地持续下去,只有发展才会获得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与恶化,尤其是全 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表明传统的发展 模式不可持续。
1987年由WCED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 念,并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会上形成共识。
但是,关于具体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存在多种不同的 理解与表述。
国内外所有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者,基本上 都承认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只有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谈及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才有意义。
经济发展不应损害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发展一旦 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不仅发展的后劲减 弱了,而且还威胁到后代人的利益。
环境可持续性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允许 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2.1、代内公平(Intragenerational equity)
全球环境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为追 求最大利润,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并使用污 染转嫁策略,而发展中国家则为谋求温饱而对自然 资源进行不合理的使用等。这种不公平现象将加剧 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
3、可持续性,以及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有 词汇,它代表着事物的变化属性,在某种程度上, 可持续性等同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指的是增加经济价值,它追求数量上的增 加。然而,可持续性要求人们能够区分数量改变与 质量改善所引起的价值增加。
由于人类所面对的是一个有限的星球(环境的更新 与消化能力有限),显然,可持续经济增长是一个 矛盾的词汇。发展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并非必 然意味着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一、起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的有限性。

196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点。

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1972年,联合国再次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

这次会议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和《斯德哥尔摩行动计划》,这些文件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石。

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被称为“布鲁特兰特委员会”。

该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里约地球峰会,这次峰会进一步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峰会发布了《里约宣言》和《里约议程21》,这些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

三、影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在经济领域,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社会责任的经营方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领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社会公正和包容,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动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制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指标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指标

绿色GDP的采用 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 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放 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 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 重要基础。 芬兰建立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 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 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 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在1990年率先实行了绿色GDP。在 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土地、水、空气、土壤和森 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将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 最后通过估价转化为货币数据。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 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 引起的损失成本。墨西哥绿色GDP体系对我国建立自己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压力-状态-响应 (Pressure-status or state-response, PSR)概念框架
人类系统 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子系统 物品 和 服务 人口子系统 污 染 影 响 环境要素 状 态 生态系统 影 响
劳 动
压力 资源耗竭
自然界的反馈 响 应
社会响应(对策) 人类系统反馈
– 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 现状; –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 变化趋势; –能够描述和表征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15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基本类型
• 单一指标评价
–将各个子系统都运用指定指标进行表征,最后 加和。 –关键在于其他指标与单一指标的转换关系。 –生态足迹、绿色GDP、真实储蓄率
•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 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 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 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 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 献。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解释有关人类和 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学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 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必须解释这些行为规范, 解释谁或那些人有责任,这些责任如何被论证。
1 生命中心主义:代表人物是P.W.泰勒,他在《尊重自然》一书中写 到: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看作 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 而尊重“生物共同体”就是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个动植物的“固有的价值”。 提出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的动植物,避 免被 人类伤害。 2 地球整体主义 :代表人物是李奥波德,他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 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 价值”和“权利” 。所有的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 人 一样,得到尊重。 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类各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从“代 内”扩展到“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我 们的子 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理论
LOGO
Company
概述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以来, 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 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过 多年的认识和实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取得了全球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围 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开展了一系列 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最高级别的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加剧,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 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本文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明确定义,然后从四个理论方面介绍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创新,希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

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

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

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

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

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Choctaw 生态工业园区 • 中国: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
示范园区
丹麦:Kalunborg 生态工业园区
• 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 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 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 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 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 “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 主张:低投入、不施化肥、农药、小型 农业。
3、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思潮
• 农业现代化思潮 • 绿色革命思潮 • 自然农业思潮 • 可持续农业思潮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增加粮食生产,妥善解决粮食问题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消除农村贫困
状况 (3)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
沼气
加工厂
沼制泥污
制取
液沼
经 济 产 品
水废
乡镇 工业
灌污 水废 预处理
水产养殖 氧化塘 水生生物
沼 气 沼液 气
产 出
渣 畜禽饲养
用生 能活
用回水污
农田

林地 草地

菜地
太阳能
(5)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植被恢复及 水土保持生
态工程
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
• 生态工业: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 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
• 产量:减产 5-10% ,干旱年代则相等或高于, 投入工业辅助能大大降低,收入下降。
(3)生态农业
• 1971年 Acres 杂志提出生态农业思想
• 1981年英国科学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 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 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 和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这与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有明显区别的。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1.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我国
2200 多年前,“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定期 封山育林的法令。 2.西方: 19世纪对林业和20世纪对 渔业的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资源“可 持续产量”问题。
3.近代和现在:
(1)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的科 普《寂静的春天》,针对有机农药的无节 制使用会威胁人类生存。 (2)1972年,《增长的极限》:人口- 灾难性的崩溃--“零增长”。 (3)80年代,《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和《我们共同的未来》--理论研 究的不断深入。 (4)1992年,《21世纪议程》--认 识深化的结晶。
四、中国的可持续行动



1 .李鹏总理参加 1992 年环发大会 2 .1992 年国务院颁布《中国环境与发 展十大对策》 3 .1994 年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 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 世纪议 程”。 4 .1998年,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 计划
第二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 发展思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
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 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
2.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属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
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2)社会属性: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
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经济属性: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
本章结束!
源利用率、 养分、水分平衡、水土流失率、 资源更新率、能量产投比

2. 经济发展指标 :土地生产率、劳动
生产率、资金利润率、产值、收入等

3.社会发展指标 :人均食品占有量、劳
动就业 率、失业率、福利水平、寿命等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1、历史回顾1.1两个阶1.2三个里程碑1.3四大驱动力量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

我国有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长久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还有从“三维机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不断地,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至危机人类未来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在于代际间的平衡和代内平等。

即在不损害后代的利益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当代的各种需求。

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58~60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维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其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地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科学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科学定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科学定义答案一: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

1.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dgicalsustainability)。

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中国与西方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已初显,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指只用一个钩的而不用多个钩的鱼杆来钓鱼,只射空中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宿鸟。

见《论语·述而》)。

孟子也曾批评过“竭泽而渔”的做法,提出了“苟得其养,无物不长”的观点,《孟子见梁惠王五章句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周逸书·文传解》中写道,“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等等。

都清晰地体现了古代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古人从社会实践中已经悟出了关于自然资源需要休养生息方能永续利用的道理。

在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李嘉图(Micardo,1817年)、马尔萨斯(Malthus,1820年)、穆勒(Mill,1900年)等在其著作中以已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着生态边界。

1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理论核心为“资源相对稀缺论”,认为自然资源不存在均质性,即资源的品质有优劣之分,优质的资源不存在绝对稀缺,只存在相对稀缺,只要合理的利用这种相对稀缺并不构成对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制约。

马尔萨斯也是英国早期著名的经济学家,与李嘉图同时代,但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分析和结论上与其有较大的差别,认为“资源绝对稀缺”。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认为,人口的增长在数量上可以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受到生活资料(自然资源、环境)的限制。

人口论表面上论述的是人口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但实质上已经在论述人口生产、生活资料生产及其相互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竭力主张人口生产应服从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生产,只有两者和谐,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所出版的《找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概念是:.人类应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生存利益’.实际上这只是哲理性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成语“功在当代.利在千伙’.也可以说是一种主张,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由于这一概念涉及的倾域、空间和时问十分广阔,所以对其理解也就有不同的角度和涵义.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荃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书中,对可待续发展的定义为:“人类生活在永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容量中,同时又要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二强调既要注意环境容量,又要改善生活质量,让人类世世代代过好H 子.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发展的目的.世界资源研究所在"1992-1993年世界资源’一书中则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x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强调不要以牺性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在不破坏自然和社会的基础条件下,完成经济发展这一最根本的任务.该书还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提出一些学者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强调节约有效和清沽化的技术,认为这是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1991年国际生态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联合会(IUBS)则共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提倡保持最佳的生态系统以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下去.”哲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定义比较完整,但也还有待完善。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三个原则tl.公平性原则,如当代人与人、代际之间以及在分配有限资源方面的公平性;2.持续性原则甲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发展的持续性;3.共同性原则,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因此地球的整体观和人类互相百依存则表现为共同性.这二个原则很重要,但还汉有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与以往的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所在.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要同时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要满足人类的需要;要限制人口增长,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争取地区、国家和代际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化于世界环发大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 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程中,最具国际化意义是1992 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 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 明确把发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可持续发展走出了 仅仅在理论上探索的阶段,响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并将之付诸为全球的行动。
(一)缘于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对鸟类的关怀
在所有可持续发展大事记中,有一个美国女海洋生物 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 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 ——《寂静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 们所接受。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经 济议程的中心。在这之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 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 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公平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 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 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发展能力为代价。
(四)高效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 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 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 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小组成员: 鲁昱晨 郭娟娟 高建利 王 玲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和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以确保人类的福祉和地球的健康。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已经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和政策文件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公平和包容的发展等。

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应该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基础,同时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社会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和包容的社会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

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消除贫困、保障教育、促进健康、实现性别平等、建设可持续城市、保护生态系统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科技创新等。

在个人层面,每个人也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开始,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推广低碳出行、支持环保组织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健康,以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的可持续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业革命的狂飙突进,让英国从孤悬海外的岛国崛起为“日 不落帝国”。然而,那矗立在田园上的高耸烟囱,不单单代 表改变全世界生活方式的工业革命,更是过度、过快的工业 化带来的“黑色撒旦”,人类心灵失去了滋养的田园,蜕化 成干涸的荒漠,无以慰藉。奥运会开幕式,国际化都市伦敦 向世界展示的,不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现代化进程,而是他 们对田园的眷恋,对人类非理性工业化的反思。
问题场3景:怎2:样工解决业资革源命短改缺变问世题?界 坚持可持续发展。(如休渔期) 问题的出现——解决措施 是什么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呢?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对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反思
• 炊烟袅袅,树木依依,水车在轻轻翻转,牛羊在草地撒欢。 这幕田园牧歌,让人不由梦回童年。然而,这种前工业时代 的节奏缓慢、恬静朴素的生活,是不可复制的,已成为今天 后工业时代遥远的回响。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第一章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1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第一章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9月22日) 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有什么具体的表现(9月25日)
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 在生存与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情况下,提 高人类生活质量。 ➢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 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或环境。 ➢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获得必需 的资源途径,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 ➢ 以上是从______角度的理解观点
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英国学者皮尔斯、爱得华等的观点
➢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 代人的福利减少。 ➢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 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 发展。 ➢ 以上是从______角度的理解观点
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保护地球》(1991年)的观点
➢ 我们有义务关心现在和将来的其他人,和其它生命。 发展不应当以损害其他团体或后代的利益为代价。 ➢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和支付的代价应该 在不同的社会团体和利益集团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 ,在我们这一代和后代之间共同分享。 ➢ 以上是从______角度的理解观点
广东·广州 11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观看伦敦奥运会视频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场景场1景:英1:伦田三岛园—牧—歌田的园英牧伦歌 三岛 你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的定义
Hale Waihona Puke ➢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即可 能接近“零排放”、“密闭循环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 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工艺或 技术系统。认为污染并非是工业生产不可避免的结果,而 是技术差、效益低的表现。 ➢ 以上是从______角度的理解观点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9月27日)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2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根据捕鱼游戏,什么样是可持续发展?
➢ 如何给一个事物下定义?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讨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 绿色奥运,健康生活,心灵归宿,成为英国人对田园风光的 那份眷念,重燃地球人对未来的渴望。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黑暗的撒旦磨坊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 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与 发展构成威胁。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
➢ 观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视频,思考英国人对工业革 命历史的看法?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 性质可以通过不同维度去阐述。可持续发展可以 分为什么维度理解? ➢ 以下概念是从哪个角度来对可持续发展下定义的? (自然、社会、经济、技术、伦理道德)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学联合会”
➢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与更新能力”,即可 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 ➢ 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 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延续。 ➢ 以上是从________角度的理解观点。
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广东·广州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程
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理解
➢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 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1987布伦特兰 )
➢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的积极参与之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