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合集下载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特点概述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特点概述

1 有 关种族 主 义的主题 .
为他的种族身 份而找不到一个栖身之处。沃莱 借诗中白人和黑人 的电话交谈 , 而不是面对 面的 谈话 , 映射出了白人对有色人种 的歧视和不公平
待遇。
2 有 关性 别歧视 的主题 .
黑 人 作家 詹 姆 斯 ・ 德 温 (a e a wn , 鲍 Jm sBl i d
黑 河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HE HE UNI ER I Y I V ST
0 t2 1 c . 01
Vo12 No 5 . .
美国少数族 裔文学特点概述
李建荣
( 黑河 学院 英语 系, 黑龙江 黑河 14 0 ) 630

要 : 国少数 族裔文学指 由非 白种少数族 裔作 家用英语创作 的, 美 以小说和诗歌为主的 文学形式。美 国少数 族裔
关键词 : 国; 美 少数族裔 ; 文学; 边缘化 ; 文化 身份
中图分类号 :16 I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49 2 1 )5— 08— 4 17 9 9 (0 1 0 0 8 0
从广义上来讲 , 文学是用语言作为媒介的一
种艺术 , 是人们 运 用语 言 的技 巧使 生活 的场 面永
定 的影响 。
少 数族裔 文学 是 由少 数族 裔 作 家 创 作 的 , 展 现 以主流文 化 为背 景 的社 会 中少 数 民族 集 体 的 自我意 象 和 社 会 身 份 的文 学 。在 任 何 一 个 多元 一Biblioteka 、作 品的主题 特点
文化的社会中, 少数族裔集体都拥有他们 自己对
社 会 的话 语权 , 池们 需 要 通 过 某种 方式 在社 会 中

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走出“寓言式”写作

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走出“寓言式”写作
Vo . 4 No 2 12 .
美籍 华 裔 作 家 任 碧 莲 文 学叙 事 中的身 份 书 写和 思 考
— —
走 出“寓 言 式 ” 作 写
刘 丹
( 华南理工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东 广州 5 04 ) 广 16 1
[ 摘
要] 论题探讨与谭恩 美 同一时期 的华裔 女作 家任碧 莲利 用创作 性写 作 和不 同 以往 的思 维方
式, 在文化 身份问题上提出的独到观点。她的写作充分展示 出作者 的文化批 评意识 , 一定程 度上突破 在 了少数族裔“ 言式 ” 寓 写作的局限 , 更多地关 注作 为一个 整体的“ 国人” 美 的问题 。 【 关键 词] 华裔写作 ; 任碧莲 ; 身份书写 ; 多元 文化 ; 批评意识 [ 中图分类号] 4 1 1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4—11 (o6 o 08 0 10 7 0 2o }2— 14— 6
态度 。
[ 收稿 日期 ]2 0 0 5—1 — 8 1 2 [ 基金项 目]华 南理工大 学人文社会科 学基金资助项 目( 1 B 9一N 0 0 8 ) 7 52 0 [ 作者简介 ]刘丹( 95一) 女 , 南湘潭人 。 南理工 大学外 国语 学院助 教 , 17 , 湖 华 硕士 , 主要 从事 文学理论 与美 国
维普资讯
20 0 6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u n t s& S ca ce c sJu n lo ia nv ri ma ie i o ilS in e o r a fHan n U iest y
Jn2 0 u .0 6
文学研究。

这个 阶段 的美籍 华裔英语 文学作 品主要有:LeY n hu hnIonaB y/ C i 18 ) u gWi . e ap o .W e l o n hn a a( 8 7 .Y n n g MyL e C i n m r a( 99 .E i a n i h n a dA ei 10 ) dt Et .Mr pigFa rne( 92 .LnY t g y on y f a c h o s r rgac 1 1 ) i ua .M C ut .S n n r a epe( 97 .P re od ahr n lr u e ed n ( 9 3 .Jd nwWo g ihC i s d y n M P o/ 13 ) adeL r.F te d Goi s s ne t 14 ) a eSo n .F n e a o D c t f h e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一、概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跨文化和跨族裔的文学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身份认同使得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在描绘社会性别身份时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

社会性别身份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也是个体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塑造。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社会性别身份的建构往往与华裔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历史遭遇、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等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社会性别身份的建构过程,分析华裔作家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和传达自身和族裔的性别身份认同,揭示华裔文学在跨文化语境下对社会性别身份的多元解读和重塑。

通过深入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华裔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文学价值,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和性别问题,为多元文化和性别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美国华裔文学概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19世纪末,它的发展历程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变迁紧密相连。

初期,美国华裔文学多以传记形式出现,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的议题上,特别是华裔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和成功故事。

为了帮助美国读者理解华人文化,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生硬地插入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常识性介绍。

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对待移民的主流态度是促成其美国化。

在这一背景下,华裔美国文学大力歌颂美国梦,强调成功的、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的美国华裔形象。

代表性的作家如刘裔昌和黄玉雪,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美国梦的颂扬。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反正统文化运动,包括女权主义运动和民权运动。

华裔文学在这一阶段开始展现文化认同的美国化,反对正统文化,提倡少数族裔的权利和女权主义。

作家如赵健秀、汤亭亭和谭恩美等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有所不同甚至相互批评,但都属于反正统文化的不同分支。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作者:于波于坤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20期[摘要]身份问题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本文通过对《女勇士》中五位不同类型的华裔女性从对自我身份的迷茫到建构过程的分析,探讨女性只有通过话语权的建立,才能实现“他者”到“自我”的转变。

[关键词]华裔女性身份建构主体意识话语权[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02-02身份认同(Identity)是研究西方文化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概念,是文化主体对自我身份以及族群身份的一种认识和阐述,受到国别、性别、籍贯、文化、教育、宗教、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品人物对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是绝大多数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

[1]《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是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于1976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荣获“全美图书评论界奖”[2]、安士菲尔德·伍尔夫种族关系奖等多项大奖,它的出版标志着华裔文学挺进了美国主流文化,因而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

它被赞誉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的巨著,是美国大学生需要阅读的华裔文学书单。

该小说成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3],并一度成为民族问题研究、亚美关系问题研究、女性问题研究、后现代研究的热门。

《女勇士》讲述了身处性别和种族双重“他者”地位的美国华裔女性在探究她们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族裔身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境地,处在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地位的美国华裔女性同时受到本族封建男权和外族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她们在追寻自己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建构,诠释了美国华裔女性自我身份认知的过程。

一、女性自我身份建构的基础——女性主体意识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探讨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探讨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探讨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在文学中反映得尤为明显。

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身份困惑和追求来探讨人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经常是个体与环境的冲突。

作家通常通过描绘主人公困惑的内心世界和与外界的冲突来表达这一点。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认同。

孤岛上的自由和独立让他思考人类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和压力。

这种身份冲突的描写使读者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有所思考,并鼓励他们追求真正的自我。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也可以与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

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影响深远。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通过描写荣府的起起落落,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压力和制约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

宝玉作为一个曾经受宠的公子哥儿,最终认识到了他在封建家族中的身份与自己真正的内在追求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典型的身份认同的故事。

此外,在现代文学中,身份认同问题也与性别、种族、宗教等因素相关。

女性文学作品通常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追求。

例如,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的斯嘉丽·奥哈拉被迫面对战争和社会转型的困境,同时努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她不断反抗传统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女性在身份认同问题上的探索和成长。

最后,身份认同的问题还与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紧密相连。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展现了身份认同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对社会的不满和自我的追求使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个人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

这个问题既与个体与环境,历史文化,性别种族等因素有关,也与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息息相关。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在文学中一直是重要的主题。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

文学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引发了许多有关这两个主题的讨论和研究。

在文学中,身份认同涉及到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特点和个性的认同。

身份认同通常与个体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种族、性别和国籍等因素有关。

例如,一个生长在华人家庭的新移民可能会感到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

他会经历在两个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

通过在作品中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作家们能够传达出一种代表性和共鸣。

比如,作家可以描述一个少数族裔的人如何经历和应对主流文化的挑战,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种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感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他们的体验是普遍的,并促使他们深入反思自己的身份认同。

与身份认同类似,文化认同也是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的认同和理解。

文化认同通常与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相关。

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如何与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并通过描绘文化特征、历史、习俗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个文化。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特定文化背景相关的元素。

例如,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尔基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印度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这些元素反映了印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印度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加深自己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一个人的身份认同通常与他所属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通过描述一个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身份认同,作家可以向读者展示某种文化是如何塑造一个人的。

这种文学作品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所属的文化,并对其保持认同感。

莱斯利·西尔科的《典礼》与美国印第安文化身份重构

莱斯利·西尔科的《典礼》与美国印第安文化身份重构

不 同 。以 16 9 8年 印 第 安 作 家 莫 马 戴 ( N.Sot ct
文 化 身 份 和 印 第 安 文学
文化 身份 问题 是全 球后殖 民语 境 中文化 研究
Mo dy 的小 说 《 明 之 屋 》 T eHo s Ma e ma a ) 黎 ( h ue d
o a ) fD wn 获普利 策 文学奖 为界 ,9 8年 之前 的印 16
安作家关 注的共同主题。西尔科结 合文化 身份 的“ 特性” 建构” 与“ 之双重含 义, 探讨 了复兴 民族传 统和重 构文化身份的问题 , 通过主人公治疗精神创伤 、 回归部落文 明和重温部落仪式的经历 , 揭示 了弘扬 民族 文化传统对 于身份探 求的重要 性。作品 为现代化 进程中 的印第安种族 指 出生存 的必 由之路 , 即维护族裔文化 , 回归部落传统 , 正视社会现实。
争创 伤 、 除身 份 困惑并 重构族 裔 身份 的故事 , 解 强
身份 的双 重含 义表现 为某 一 民族 总是 在传 承 历史 的同时不 断重新 定 义 自我 属性 。作 为弱势群 体, 少数 族裔处 于文 化边缘 化 的状态 , 其身 份往往 被 主流社 会任 意改写 甚 至抹杀 , 因此 , 这种 自我 重 构对 于他 们尤 为重 要 。而 在 主 流文 化 的压 力下 , 少数 族裔 对身 份的诉 求也 变得 无 比艰难 。 由于长
对其 内涵产 生影 响 。 因此 , 化 身份 既是 一 种本 文 质化 范 畴 , 同时又是 一个 动态 的概念 , 指具 有主 观 能动 性 的个 人 在 特 定 历 史 条 件 下 所 寻求 的 “ 认
同” 。
之双 重含义 , 现 在 少数 族 裔 在 追 溯历 史 的 同时 表 不断 架构新 的属性 。她通 过《 礼》 典 中主 人公 泰约 ( y) Tao 在土著 药 师 指 引下 , 助 部 落 仪式 治 疗 战 借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美国墨西哥裔文学研究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美国墨西哥裔文学研究

赖,总是盲目的赞 人的见0 心甘愿地扮演着妻子与母亲的
角色,这些 中的天

的一切都贡献给丈夫与家庭=在
中,在男 社会下,莎莉父亲
为美丽动人的莎莉是一个巨大的
“麻烦” 0 了避免莎莉姑姑的事 再度上演,莎莉的父亲不让她
加舞会,禁止莎莉与男孩说话。
了逃避父亲的专制。沙丽不得
不选择辍学、结婚。莎莉没有想
到的是。结婚后从一个牢笼走
母亲的 人 了

泥土在男孩的额头上。并把农场
的产


孩子和地 父亲的手下
在一。
0
了男孩上的
,给了
和一
=
的 斗,双方 口
演成一 2 和 ,拔了
枪。拔了手枪。后是可敬的
助产士。”一位大人物让

下来,声称只有她有资格埋葬这
个孩,曾
和永恒 •
在一起的绳子=是她把这个男孩
进了生命之光。
夂学教育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美国墨西哥裔文学研究
O黃"#
内容摘要%回顾近些年的美国文坛,美国墨西哥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女性身份认同与女性视觉吸引了越来
越多的目光。在美国少数族裔中,墨西哥裔拥有庞大人口数量,对美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美国墨西哥裔女性作家创作的美国墨西哥裔文学成为新生力量,备受关注。文学中人物形象是个人与群体
身份的映射,美国墨西哥裔作品中的部分女性形象具有种族和性
的特点G 文 美国墨西哥裔身份

+ 身份认同视 对美国墨西哥裔文学 了探讨G
关键词%美国墨西哥裔文学身份认同女性
美墨战争使墨西哥近一半的
领土沦为美国所属,而这些领土
上的居民也逐渐归化为美国公

华裔美国文学_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

华裔美国文学_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

华裔美国文学_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篇1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故国想象流变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故国想象作为一个文化镜像不断地被建构、解构和重构。

故国想象的流变史不仅折射了美国华裔作家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和民族集体意识的尝试,也折射了美国华裔群体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价值取向。

本文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置身于全球化和历时性语境中,从具象写实、诗性想象、抵抗叙事和反省叙事几个方面分析了华裔作品中故国想象在叙述视角上经历的流变。

与此同时,美国华裔作品中的故国想象的文化动因也由最初的精神慰藉和集体记忆,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性的文化反省和身份的叙事构建。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故国想象;流变史;叙述视角;文化动因美国华裔文学源于19世纪中早期,是指华裔作家以美国华裔人的独特视角书写的叙事结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逐渐在众多族裔文学中脱颖而出,其研究也日渐成为显学,呈现出多维的理论形态。

不少学者对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语用文体学,语义学等角度,分析了文化语境,叙述方式,文化认同等侧面。

国内学者李贵苍指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经历了“生民视角”、“民族视角”和“离散视角”的变化。

①而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则更多地将其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和历时性时空,来思索华裔文学中的中国移民话语以及中国文化在华裔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故国想象的源起:夹缝中挣扎的具象写实1.《英汉习语全书》的恳请和宽容:“如果将唐人街看作美国华裔人生根繁衍的原点,那么华裔文学的起点应该是最早一批金山客留下的英文文字。

”④陈耀光等人编撰的华裔和日裔文学《大唉咦》把美国华裔文学的源头定为王山(wangam)编写的《英汉习语全书》。

该书收录了华人常用的中英对照语,给初到美国的华工提供语言交流的帮助。

《英汉习语全书》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但作为最原始文本,书中大量的自我防卫和保护的信息,凸显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折射了语言学习者与生存环境的恶劣关系,使其极具文学的特质与功能。

族裔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动态——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

族裔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动态——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
族 裔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动态
记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三届专题研讨会
蓝云 春
2 0 1 4年 6月 6日至 8日, 中国外 国文学 学会英语文 学研究分会第 三届专题研 讨会在浙 江大学紫金港 校
区召开 。此次会议 由英语 文学研究分会主办 , 浙江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联 合承办 , 来 自全国各高校 、 研究机 构 和 出版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 了本次大会。
兼 副院长褚超孚教授代表本次研讨会 的东道主欢迎来 自国内外 的专 家学者 , 并介绍 了新 时期浙大外院 的概 况 及 在族裔文学研 究方 面取 得的丰硕成果 。他特别提 到 , 以浙 江大学谭惠娟 教授为首席 专家的 2 0 1 3年度 国家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 “ 《 美国非裔文学史》 : 翻译与研 究”的成功立项 , 对推动族裔文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美 国文学 发展过程 中 , 族 裔文学 的贡献 巨大 , 是 推动美 国文学发展 的一大力量 。张剑教授在 发言 中探讨 了当 代英 国诗歌 的多元化与族裔化倾 向。他认为 随着英 国政治上 “ 放权 分治” 、 经济上 “ 解除集约经 营” , 英 国的概
念和英语 的概念都发生 了变 化。因此 , 英 国诗歌也走上 了 “ 深度 的地域化 和族裔化 ” 的道路 。通过对英国几位
理清头绪 、 拟定纲要 。为此 , 谭惠娟教授梳理 了国内美 国非裔文学 的研究状况 , 充分肯定 了该 领域的研究为繁
1 7 4・

族 裔 文 学 在 中 国 的研 究 动 态
荣我 国文 化艺术事业 所做 出的贡献 , 同时指 出 了该领 域研究存 在的不足 。谭 教授认 为 , 美 国非裔文学 首先应 该辨析和确定 译文 中的学科 和概念名称 、 拓展研究 范同 , 特 别是要 注意挖掘 和利用新 的史料 ; 其次要更新研究 方法 , 处理 好凸显非 裔文学 、 文化理 论 的主体 性与参 照欧美主 流文学 、 文化理论 的关系 , 走 向系统 、 细致 、 深入 的研究 。云南 师范大学史 丽玲 博士则通过对 美国格温朵琳 ・ 布 鲁克斯研究进行综述 , 兼论 了美 国非裔 文学研

民族与身份小说中的认同问题

民族与身份小说中的认同问题

民族与身份小说中的认同问题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常常探讨和引发读者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

民族与身份成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作家们通过书写不同的故事、人物和情节,展现了个体在民族和身份认同中的探索与困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讨论民族与身份小说中的认同问题,探索其中的深意和意义。

第一部分:背景与定义民族与身份是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概念,它们与一个人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在小说中,作家通常通过描述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身世背景,展现他们与特定民族和身份之间的联系与冲突。

这种叙事手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主人公在认同问题上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成长。

第二部分:民族认同的描绘在民族与身份小说中,作家常常以不同的方式描绘和展示主人公的民族认同。

有些作家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文化传统和习俗中的参与,来强调他们对民族认同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一些作家也描绘了主人公对于自身民族身份的疑问和怀疑,使读者思考民族认同并非单一且固定的。

第三部分:身份认同的探索除了民族认同外,小说还常常涉及到身份的多层面探索。

作家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社会身份、性别身份、职业身份等,引发读者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

有些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不同身份中的选择和挣扎,展示了个体在多元化身份中寻找自我的过程。

第四部分:认同问题的内外因素在民族与身份小说中,认同问题往往不仅仅由个体内心的思考而产生,也深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作家常常通过描绘社会和历史背景,展示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于认同的塑造和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使得主人公在认同问题上经历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第五部分:小说的启示与反思通过阅读民族与身份小说,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入的人物刻画,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获得对于认同问题的启示与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动,引导读者审视和思考自身的认同困惑,引发对于民族、身份和多元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结论部分民族与身份小说中的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

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

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

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

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

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瞩目。

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

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

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与重构

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与重构

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与重构本文以性别和文化为视角,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华裔女性作家及其文本进行研究,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

标签:文化身份;自我书写;重构一、研究背景美国华裔女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身处多重文化的夹缝中,有着敏感的视角,对自己所处的“边缘”地位往往有着深切的认识和感受——作为少数族裔,她们是白人主流社会的他者;作为女性,又是男权社会的他者。

这一处境使得许多美国华裔女作家普遍比男作家更易产生一种迷惘和身份危机意识,促使她们迫切地去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感和身份定位。

可以说,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创作历程,就是重现她们寻找自我、确定自我的心路历程,即在族裔、文化、性别认同中自我身份定位的过程。

由于历史语境的差异,不同时期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在族裔、文化和性别认同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以来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华裔女作家於梨华、汤亭亭和谭恩美的作品为例来探讨这种身份书写上的变化。

从学界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现状来看,美国学者对华裔女作家文学的研究专著主要有以下几种:林瑛敏的《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埃丝特·纪穆的《亚裔女性作家的亚裔女性形象》、安妮特·怀特帕克的《水仙花的文学历程》、菲莉帕·卡夫卡《当代亚裔妇女书写中的不平衡性别》。

美国学界多将华裔文学放入亚裔文学范畴之内进行探讨,就较忽视华裔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传统、文化背景。

此外,对华裔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不多。

大陆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并很快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的学术领域。

在全国的各类文学会议中,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常常成为重要的议题。

一些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的设立为华裔文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大陆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发表的论文已达300余篇,而以中文或英文出版的专著则有近20部。

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

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

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蒲若茜内容提要:亚裔美国文学、文化批评从1970年代开始发展,四十多年来凝练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批评范式,其理论话语随着亚裔美国社会、历史和政治语境的变化越来越走向分化与多元。

本论文聚焦于1990年代以来涉及亚裔美国族裔论述的代表性批评文本,对亚裔美国族裔身份的“间际性”、建构性、异质杂糅性等特质展开分析,揭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对亚裔美国族群发展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关键词: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族裔身份“间际性”异质杂糅作者简介:蒲若茜,女,四川1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暨南大学海外华人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海外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从事亚/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和海外华人诗学研究。

本文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09CWW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1-0855)和2011年度广东省高层次优秀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Title:Diversification,Heterogeneity,and Hybridity:AsianAmerican Litera 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ReconsideredABSTRACT: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which initiated in the 1970s,has develop ed its own critique p ar a di g ms in the past 40 years and its theoretical discourses have be co 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Focusing o n the representative critical text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in- betweenness,the c on s t a nt reconstruction,as well a s the heterogen eity and hybridity ofAsian American identity,SO鹊to reveal the active and passive effects of Asian American·161·当代外国文学No.2,2014critical discourses o n Asian Ame rican ethnic development.Keywords:Asian American literary criti ci sm,et hn ic iden tity,“in—be tweenness”,het er og en eit y,h yb ri dit yAuthor:Pu Ruoqian<tprq@jnu.edu.cn>is a professor of Engl ish literature at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China(5 10632).She is alsoa guest professor at Center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of Beijing Universityof Foreign Studies.Her research focuses o n Chinese/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poetics of o v e r s e a s Chinese literature.1982年,在《亚裔美国文学:对亚裔美国写作及其社会背景的介绍》(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1982)的前言中,著名亚裔美国学者金惠经(Elaine Kim)曾理性地审视“亚裔美国文学”这一标签,并质疑其所带来的问题:把这本书叫做“亚裔美国”文学带来一个极大的问题,原因首先在于“亚裔美国”这个词极具争议,与其前身“东方人”(oriental)一样,是西方人在种族分隔或种族多元的社会中为了种族划分的需要而造出的一个词。

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共同体思想研究

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共同体思想研究

A Study on the Cultural-identity Community in
Ethnic American Literature
作者: 刘文松[1];赵洁[2]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出版物刊名: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7-8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美国族裔文学;文化身份;文化共同体;解构;建构
摘要:美国的几大少数族裔都在移民或迁徙过程中经历过旧身份的解构和新身份的建构.他们从原有的族裔文化中走出来,慢慢适应美国白人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新的共同体与旧的社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结美国族裔文学在文化共同体中构建民族身份的模式,探索作品人物平衡传统族裔身份与同化后的美国身份、并进一步形成杂糅文化身份的方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摘要:美国族裔文学指由非白种少数族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以小说和诗歌为主的文学形式。

美国族裔文学是文化之间交融的产物,是美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激励了社会个体朝着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其中,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双重文化身份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与学术界围绕着族裔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心问题就是族裔文学到底应该在美国文学经典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这一讨论,不仅对美国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重写美国文学史,重编美国文学选集,重建美国文学教学大纲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国之外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在美国文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带来相当深刻的启发。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粗略的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转折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

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实为移民文学,形式多为口头文学,如歌谣、故事等。

但由于这一时期留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太少,因此,第一本重要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应当是李延富于1887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

今天的批评家大多认为,真正在美国华裔文学开创初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是一对中英混血儿姐妹艾迪丝•伊顿和温妮弗•莱德•伊顿的作品。

姐姐以“水仙花”为笔名,妹妹以日本名Onoto Watanna为笔名。

尤其是姐姐艾迪丝•伊顿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

她于1912年发表的短篇故事集《春香太太》也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最早被置于美国亚裔文学这一大脉络中。

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沉默到“呐喊”:论《接骨师之女》中的身份建构

从沉默到“呐喊”:论《接骨师之女》中的身份建构

从沉默到“呐喊”:论《接骨师之女》中的身份建构王静;曹永俐;赵羽;何军侠【摘要】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以母女关系为载体,通过描写华裔女主人公遭受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关注她们在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和情感状况.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剖析作品中女性人物“失语”的原因,探讨被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如何寻回失去的声音,重新构建自我的主体身份.【期刊名称】《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7)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谭恩美;《接骨师之女》;身份;失语;后殖民女性主义【作者】王静;曹永俐;赵羽;何军侠【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是一部表现华裔移民母女间亲情关系的力作。

通过从作品中的外祖母及母亲身上所汲取的灵感及素材,谭恩美叙述了一个家庭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三代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着重刻画了她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所处的历史地位及遭遇、以及她们在进行主体身份选择时的焦虑与希冀齐肩、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体验。

对该小说的评论涉及多个层面,大都集中在对母女关系的探讨,也有评论涉及东方主义、叙事技巧等。

本文尝试着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这个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份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1]。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文化身份,旨在通过探究华裔女性的困惑以及对自身的思考、(以“他者”理论)从族裔、性别等层面剖析作品中的华裔女性在中国封建男权主义和美国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的双重压迫下失去话语权并陷入身份危机的原因[2],帮助她们打破沉默、重塑自我并进一步建构属于本群体的文化身份。

后殖民主义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反殖民主义论述,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文论界和文化界,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对殖民主义的反省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文化研究知识: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

文化研究知识: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

文化研究知识: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全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信仰等差异也越来越显著。

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上,更是涉及到个人身份认同与自我价值的建构。

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个人的身份认同感愈发重要,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建构自我身份认同,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议题。

一、身份认同的概念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接受,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族群、社会角色等方面。

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一个内心感受,更是外部社会对于个体的期待和评价。

这种评价和期待通常来自于个人所处的文化、社会等背景,因此,身份认同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在现代社会,随着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等的交流与融合,个体的身份认同感也开始多元化。

在多元文化下,个人的身份认同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的元素,例如和自己的文化、宗教信仰、国籍、性别、性取向、个人兴趣等相关。

对于少数族裔来说,身份认同感通常更复杂。

他们既想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要融入主流社会,并在融入的过程中保持自我身份认同的完整。

这种冲突对于少数族裔个体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

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找到自己在多元文化中的位置和角色是非常关键的。

三、如何构建自我身份认同在多元文化下,要构建自我身份认同,需要从多种层面上进行思考和考虑。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1.接受多元文化的存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存在并进行文化理解和交流是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必要过程。

尊重其他文化、理解不同观点和习惯,可以使自己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时也有助于认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2.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既然多元文化下每个人的身份认同都是复杂的,那么自我的文化认同也需要从多种来源中寻找。

了解自己的文化习俗、家族背景、文学作品、音乐、艺术、电影等,都有助于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

3.探寻个人兴趣:个人兴趣是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喜好和热情。

《美国佬》的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佬》的身份认同研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22期总第260期《美国佬》的身份认同研究赵会好(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阿迪契耶有“尼日利亚的托尔斯泰”之称,是一位值得深度挖掘的作家。

她对阿契贝思想的传承以及宏 大的移民书写使学者可以从身份认同角度对其作品展开分析。

本文从身份认同角度对《美国佬》中不同人物进行梳理 并得出结论:由于全球化和原乡记忆以及西方文化价值的入侵和传统文化的割裂,小说中人物大都处于非此非彼的跨 界身份状态。

[关键词]阿迪契耶;《美国佬》;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19)22-0192-03doi:10. 3969/j.issn.2096-711X.2019. 22. 086 [本刊网址]2010年6月14日,时隔十一年之后,《纽约客》梳理最具 潜力的青年作家并评出了最新的北美青年小说家二十佳(20 under40)。

虽然以年龄作为参数备受诟病而且性别上的权衡 对女性作家缺乏公平,但是《纽约客》的权威性亦是不争之事 实。

来自尼日利亚的移民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奇•阿迪契 耶(Chimamanda Ggozi Adichie,1977 )赫然在列。

阿迪契耶被誉 为“阿契贝的传人”。

2015年,《时代》杂志评选她为“世界最有 影响力的一百人”;学界称之为“尼日利亚的托尔斯泰”,并认 为她是目前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70后作家之一。

—、弓I言阿迪契耶出生于尼日利亚,19岁时前往美国生活,目前每 年往返于尼日利亚和美国之间,熟稔非西文化差异,拥有更加 广阔的视野。

其作品涵盖诗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作、散 文等,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赢得了近20个国际奖项。

2003 年,她的第一部长篇《紫色朱瑾》(%Purple Hibisus&)得以出 版;2006年,她的第二部长篇《半个黄太阳》(%Half a YellowSun”)面世并获得次年的奥兰治奖;短篇小说集《绕在你脖子上 的玩意儿》(“The Thing Around Your Neck”)于2009同时在英 美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

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

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

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

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

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瞩目。

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

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

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遮蔽的面纱,使之去蔽,回归本真。

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民权运动促进了西方世界中边缘性别和少数族裔的觉醒,继而开始了大规模的身份认同运动,也从此开始了从社会层面到知识话语领域对身份的探讨和认识。

而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反本质诉求则又进一步推动了身份研究。

“身份”是英文identity的汉语翻译。

其实,英文identity在我们汉语语境中有多种译法,最主要的有“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同一”、“同一性”等等。

我们认为,“身份”更侧重的是差异性,“认同”则更突出的是同一性。

身份/身份认同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身份”(identity)一词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之一。

它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中更是成了一个新近的高频词、重要的关键词。

英国伦敦大学文化研究学者保罗·吉尔特(paul giltoy)就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概念,‘身份’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和政治问题的核心地位。

”随着人们对身份探讨的深入,我们看到身份与文化、身份与宗教、身份与种族、身份与性别、身份与语言等成为了近些年学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主要对象。

但是,近些年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对身份的关注最重要、最突出的则是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

其实,身份或身份认同是丰富多样和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才认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探讨。

身份或身份认同并不是天生不可更改的。

身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有的身份是自然天成的、比较单一的,有的身份则是后天建构的,且具有可选择性。

首先,任何主体的族裔性、性别是无法选择的、与生俱来的、单一性的。

任何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从他/她降生之日起,其性别就是明确确定了的,要么是男性,要么是女性,性别是单一的,而且也是无法选择的。

同样,他/她的族裔性也因为其父母的族裔性而先在地决定了,他/她作为生命个体是无法选择父母的,与此相应的是其族裔性因父母的族裔性而无法选择。

此外,每一个主体还有很多身份却是后天人为建构的,主体身份往往是多重的,而且有些身份是可以选择的。

身份或身份认同是主体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之关系中对自己的关系归属、本质特征和生命意义的确认、赞同和接受。

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指出:“建立在对人的这样一种理解基础之上,即人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统一个体,他被赋予理性、意识和行动能力,其中心由一个内在核心构成……自我的根本中心是人的身份认同。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了人之成为一个统一体,其根本核心就在于自我的身份认同。

被称为20世纪法国沦陷“黑暗时期的三女哲”之一的西蒙娜·薇依则说,“扎根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

这是最难定义的事物之一。

一个人通过真实、活跃且自然地参与某一集体的生存而拥有一个根,这集体活生生保守着一些过去的宝藏和对未来的预感……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多重的根”。

西蒙娜·薇依所说的“扎根”、“根”,其实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主体在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中所寻找和确立的归属和身份确认。

但是,置身于大干世界的主体的身份也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因此可以说身份是一个复合体。

在丰富多样、变化不居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实际拥有着多重身份,除了性别身份、族裔身份、公民身份外,还有诸如籍贯、出生地、居住地、宗教信仰、经济、文化、阶级、教育、职业、语言、科学、道德、政治立场等等。

我们有太多可以同时归属的类别,每个人同时属于许多个群体,其中任何一个群体和一种归属都会赋予他/她一种具体的身份。

对此,斯图亚特·霍尔就曾经精辟地指出:“身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透明或毫无问题。

也许,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做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

”斯图亚特·霍尔在此明确地论述了主体身份的复杂性、生产性、建构性。

例如,我们熟知的罗庆春在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网站上是如此介绍的:“罗庆春,彝族,四川冕宁县人,彝名阿库乌雾,彝学学院院长,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罗庆春先后于2005年、2008年、2009年应邀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访问讲学,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诗会并朗诵母语诗歌。

先后出版彝、汉双语诗集:《冬天的河流》(彝文,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母语现代诗集)、《走出巫界》、《虎迹》(彝文,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母语现代散文诗集)、《tigertraces》(彝英对照,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英对照版诗集)、《阿库乌雾诗歌选》、《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神巫的祝咒——阿库乌雾人类学散文集》、《混血时代》等。

”在这段简洁的介绍性文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罗庆春身份的多重性、建构性——从族裔的视角,他的身份是彝族人;从性别的视角,他的身份是男性;从籍贯的视角,他的身份是中国四川冕宁县人;从行政职务的视角,他的身份是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从职称的视角,他的身份是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从社会兼职的视角,他的身份是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从学术兼职的视角,他的身份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此外,他还是著名的彝汉双语诗人,等等。

其身份的多重性、复杂性、建构性、选择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而且,我们有理由推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身的努力、社会的发展,几年后罗庆春的介绍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变化,也就是说他的身份会表现出变化发展性、人为建构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主体身份往往确实是多重的、变化的、建构的。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多种社会关系,都是多种不同群体的成员,都具有多重归属,而每一种归属、每一种关系和每一个群体都会给他/她提供一种潜在的身份。

对此,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中指出:”文化身份是‘变成的’,它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

它不是一个既定的事物,而是渗透着区域性、时间性以及历史与文化。

不同的文化身份是一定的历史背景所形成的。

但它们与所有具有历史性的东西一样,总是经历着一定的发展变化。

它们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本质化的过去之中,总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作用而不断的变化。

它们不是依靠过去的发现,或等待被发现,以及一旦被发现,就会保证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处于一种永恒状态。

身份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被给定的,它们涉及到我们被设置的地位和在过去的叙述中所确定的地位。

”虽然,斯图亚特·霍尔在此论述的主要是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建构性,但我们可从中看出又岂止文化身份是如此,主体的多重身份何尝不是后天建构的、变化发展的。

对此爱德华·w·萨义德也认为“人类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有时甚至是凭空生造的”。

萨义德也明确地指出了主体身份是变化发展、人为建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