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2013—2014年 诊断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

2.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6】(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2)病因与分类分类:Ⅰ感染性发热Ⅱ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①无菌性坏死组织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3)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三各阶段)①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期和缓升期②高热期③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crisis)和渐降(Lysis)⑷热型:①影响因素:抗生素、降温药、糖皮质激素、物理降温等。

②常见热型◆稽留热: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 ℃。

如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 ℃,但在37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呈波状◆回归热:骤升至39 ℃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曲线无规律性,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胸膜炎等。

4.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致使巩膜、粘膜、皮肤染成黄色。

正常血清胆红素8.55~17.10umol/L(0.5~1.0mg/d1)。

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

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

【46】(1)黄疸的分类①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②根据胆红素性质分类◆非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型(UCB)◆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型(CB)(2)胆红素代谢过程◆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血红蛋白(占80-85%)。

2014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2014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2014诊断学试题及答案2014年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医学诊断的基本要素?A. 病史B. 体格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实验室检查【答案】D2. 下列哪项属于肌张力障碍疾病?A. 帕金森病B. 阿尔茨海默病C. 癫痫D. 重症肌无力【答案】A3. 对于剧烈腹痛伴有腹胀、呕吐的患者,下列哪项检查是首选?A. CT扫描B. 腹部超声C. 肠镜检查D. 血常规【答案】B4. 下列哪项检查能够确定胰腺炎的诊断?A. 腹部X线片B. 乙肝病毒检测C. 胰腺功能试验D. 腹部CT扫描【答案】D5. 下列哪个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寻常疣、肝肾功能异常?A. 肝硬化B. 肾炎C. 皮炎D. 青春痘【答案】A二、判断题1. 影像学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检查方法。

【答案】正确2. 中风常表现为突发的头痛症状。

【答案】错误3. 血常规检查可以用于检测白细胞数量和分类。

【答案】正确4. 心电图检查可以诊断心脏肌肉的缺血和损伤。

【答案】正确5. 血尿常常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心电图检查的原理及其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答案】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肌肉在工作和休息过程中所产生的电信号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它通过放置导电电极在患者身上,记录心电图波形,并分析波形的变化,从而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血、损伤或其他异常。

心电图是心脏疾病诊断中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请简述腹部超声检查的原理及其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答案】腹部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回声来观察和评估腹腔内脏器官的情况。

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时会产生回声,通过记录回声的分布和形态来形成图像,从而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腹部超声可以帮助确定肝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是否异常,检测肝脏囊肿、肿瘤、血管疾病等,并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躯体验和感受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咨询诊的内容:普通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忆、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觉最要紧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要紧的缘故及持续时刻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事情与发病时刻②要紧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进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通过⑦病后普通事情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明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别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别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落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缘故: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经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汲取(汲取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汲取,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缘故别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XXX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别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群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1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1

诊断:一.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如白介素(IL—1),肿瘤坏色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

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二.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三.皮肤粘膜出血临床表现:血液淤积于皮肤或粘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亦称出血点,直径不超过2mm),紫癜(直径3—5mm)和瘀斑(直径大于5mm)。

血小板减少出血的特点为同时有瘀点,紫癜和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血尿及黑便等,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

四.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

发生机制,水肿程度,水肿特点等详见书P142.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要点一、体温:因神经、体液因素调节着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故人体正常体温相对恒定。

正常人体温:口腔36.3-37.2°C,腋下36-37°C,肛门36.5-37.7°C二、稽留热:体温持续维持在39-40°C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温差波动不超过1°C。

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三、三凹征: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

四、呕血与咯血鉴别:About咯血、呕血咯血1.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称为咯血。

2.咯血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所引起。

青壮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等;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者,应高度警惕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支气管肺癌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痰中带血。

1.呕血:指上消化道(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

须注意与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出血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鉴别。

2.呕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道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

病因分为: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疾病、急性传染病以及其它一些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抗凝剂使用过量等。

3.临床表现:1)常有上腹不适合恶心,随后呕吐出血性胃内容物。

2)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在胃内停留的时间。

出血量大、停留时间短,呕出的血液呈鲜红色;出血量小、停留时间长,血红蛋白受胃酸酸化后转化成正铁血红蛋白,呕出的血呈咖啡渣样棕褐色。

3)黑便幽门以上出血常兼有呕血与黑便,幽门以下出血可仅有黑便。

4)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5)血液学改变大咯血常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肺脓肿(因血管被侵蚀、破裂所致)六、肺源性呼吸困难: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

(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显著困难,常伴有干咳及吸气性高调喉鸣。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间接叩诊法:为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

医师左手中指第二指关节紧贴叩诊部位,右手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以垂直方向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通过震动感来判断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

2.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发拍击声,常位于第二心音后0.05~0.06s,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

由于舒张早期血液自高压力的左房迅速流入左室,导致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使瓣叶震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

3.交替脉:是节律规则而脉搏强弱交替的脉搏,必要时嘱咐患者在呼气中屏住呼吸,以排除呼吸变化所影响的可能性。

为左室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关闭不全等。

4.板状腹: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5.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也称腹膜炎三联征。

6.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

后者是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的血尿。

7.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时,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8.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

9.潮式呼吸:又称陈一施呼吸。

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0.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

常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应肿瘤的存在和生长。

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肿瘤标记物。

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第一单元症状学第二单元问诊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单元症状学历年考题特点:1.最重要的内容2.最特异的表现或诊断手段冲刺串讲的基本思路1.内容:只串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对考试而言。

覆盖大约90%的考点,不求全面。

——去掉稀的,只捞干的;2.形式:表格化、关键词化。

3.讲义的原则——不求严密,只为应试。

细目一:发热一、临床表现(一)发热的临床分度(二)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肺炎+2个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百合风化(败血症/结核/风湿热/化脓)。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挥霍周期回归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布=波。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体温曲线常见疾病1.稽留热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无一定规律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细目二:胸痛1.胸痛的部位部位带状疱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第1、2肋软骨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或心前区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和肺梗死患侧的腋前线及腋中线附近2.胸痛的性质性质带状疱疹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肌痛酸痛(1)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所致疼痛——阵发性;(2)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3)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长且不易缓解。

诊断学复习重点

诊断学复习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血液检验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现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核左移。

3、Auer小体: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

4、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5、核右移: 外周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核右移。

6、网织红细胞: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7、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肾功能检测r(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9.莫氏试验(浓缩稀释试验);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用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莫氏试验)。

10.肾前性氮质血症11.肾前性少尿:严重脱水,腹水,循环衰竭所至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此时BUN升高,肌酐升高不明显,BUN/Cr(mg/dl )>10:1,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

尿常规12.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在肾小管中受到不同的PH,渗透压变化的影响,呈多形性改变13.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4.血红蛋白尿: 又为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15.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16.管型: 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17.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中毒炎症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的蛋白尿18.肾性糖尿: 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19.肾小球性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资料讲解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资料讲解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本文对诊断学的一些简答题重点进行了整理,便于同学们复。

主要内容包括:
1. 什么是诊断学?
诊断学是指通过收集、整合、分析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学科。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是诊断学的主要方法。

其中,临床表现是最基础的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则是辅助方法。

3. 什么是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的判断,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过程。

4. 什么是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医学设备对人体进行扫描,获取影像学资料,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如X线、CT、MRI等。

5. 什么是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指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染色、镜检等方法,从而确定疾病病理形态、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复习诊断学有所帮助。

(完整版)诊断学考试重点最新版

(完整版)诊断学考试重点最新版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体征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

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一问诊作用向病人询问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医生接触病人的第一步询问出典型病史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任何时候问诊都是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二、问诊的技巧1从礼节的交谈开始②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④避免重复提问⑤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⑥注意及时核对疑问. 问诊的重要三、问诊方法应直接询问对自己病情最清楚体会最深刻的病人采集病史时,一般不应打断病人的陈述若陈述病情过于简单,需启发帮助切忌暗示性提问或有意识地诱导随时加以补充四、问诊注意事项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态度必须和蔼庄重体贴耐心避免用医学术语恶性疾病的诊断,对病人应保密对某些问题可婉转探询,如精神病或性病史对危重病人,简单地询问主要症状后给予急救处理其它医疗单位诊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可供参考病人的隐私应为其保守秘密问诊的内容:五、问诊内容8.一般项目1.姓名2.性别甲状腺疾病。

癔病。

女性好发3.年龄肺结核多见于青年动脉硬化、癌肿多见于中年以上4。

结婚与否妊娠、流产、宫外孕5.籍贯、民族长江流域的血吸病东北、陕西的克山病牧区的布氏杆菌病6。

职业如坑道作业和矿井工作与矽肺等可能有关7。

部别(或单位)、现住址应详细准确,以便随访8。

入院日期、病史记录日期(二)主诉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通过主诉可初步判断是哪一种性质(急或慢性)或哪一系统的疾病应按其发生前后排列(三)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包括从所患疾病的开始至本次就诊时整个发生发展演变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起病情况起病时间2、症状的特征3、病情发展与演变4、伴随症状5、诊治经过6、一般情况发病时的环境、急缓、诱因或原因例如:×年×月×日上午淋雨后,次日下午突然有寒战,约半小时后发热,咳嗽……×年×月×日无任何诱因渐感上腹部隐痛……1)症状的部位、性质、时间和程度以疼痛为例,应询问疼痛是否放散,性质是钝痛、胀痛、刺痛或绞痛疼痛的程度是否可以忍受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痛发作与间歇的时间等胆囊炎,胆石症的疼痛常为右上腹发作性绞痛,右上肩可有牵扯痛,油腻食物后常诱发心绞痛多为胸骨后压迫;紧缩感及闷痛,向左肩及左臂放散,常在体力劳动时发作(2)症状出现、减轻或加重与时间的关系例如肺结核多年在每日午后发热(3)症状与所发生部位的生理功能关系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前2小时疼痛胸膜炎常在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心力衰竭常在活动时心悸,气短加重起病后主要症状的变化持续性还是发作性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并注意描述缓解或加重的因素应详细询问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征及演变并了解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咳嗽与咳痰发热与寒战腹痛与腹泻常伴随出现5、诊治经过应问清楚此次发病后曾在何时、何处诊治过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曾用过什么药、其剂量、疗效如何例如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无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服用的剂量、时间及疗效如何6、一般情况病后的饮食、大小便、睡眠精神体力状态及体重增减等情况四)过去史即病人此次就诊前的健康与疾病情况重点应放在现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询问过去疾病时应按一定次序记明患病时间(年、月、日)诊断名称(加引号)内容包括:1.以往健康情况健康或体弱2.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3.系统回顾 systems review4.手术及外伤史内容有:(1)传染病史麻疹、痢疾、病毒性肝炎(2)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3)循环系统心慌、水肿、心前区痛(4)消化系统反酸、恶心呕吐、腹痛(5)泌尿生殖系统尿急、尿频、尿痛(6)造血系统乏力、面色苍白、鼻衄(7)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怕热、出汗、食欲异常、消瘦、烦渴、多尿、性格、智力、体重、骨骼发育等方面改变(8)神经系统有无头痛、部位、性质、时间、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昏厥、痉挛、瘫痪、感觉迟钝或过敏及精神错乱,幻听、幻视等(9)关节肌肉骨骼系统有无关节红肿、疼痛、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震颤、瘫痪、运动受限等如曾手术或外伤,应记明手术或外伤的名称、日期及有无后遗症。

诊断学重点(名解、简答、论述)

诊断学重点(名解、简答、论述)

诊断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心电图1.逆行P波:P波在II、山、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2.窦型P波:P波在I、II、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3.文氏现象:出现于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 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下传受阻,脱漏1个QRS波群,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出现,称文氏现象。

4.病理性Q波:宽度超过0.04秒,深度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称病理性Q波。

5.窦性心律: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

⑵症状:1.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纟曲、大汗、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有哮鸣音,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2.柏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称为柏油便。

3.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纟甘、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4.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

5.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 °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3)查体:1.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2.蛙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患者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腹部外形呈扁而宽,称蛙腹。

3.震颤:为触诊时手掌尺侧(小鱼际)或手指指腹感到—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引言:诊断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诊断学考试中,对关键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诊断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完整总结,以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准备。

一、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病史采集- 听取主诉:患者所述症状的描述,包括起病时间、程度、频率等。

-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相关因素以及既往病史等。

- 家族病史的探讨:了解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

- 药物史和暴露史的了解: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接触有害物质史等。

2. 体格检查- 观察:全面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势、表情等。

- 器械检查:运用医学器械进行各系统的检查,如听诊、触诊、视诊等。

- 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等。

3.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 特殊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血糖测定、病理检查等。

4.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帮助医生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 生物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帮助医生确定病因。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采取药物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等措施。

- 高血压:测量血压,评估心脑等靶器官损害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生活方式等进行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通过肺功能检查、过敏试验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 肺炎:通过胸部X线检查、痰液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 肝炎: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等评估病情,并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

- 胃溃疡:通过胃镜检查和Helicobacter pylori检测,进行抗生素治疗和酸抑制治疗。

4.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

主诉1、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即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奇脉西医:是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又称吸停脉。

由于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使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吸气时体静脉回流受限,右心室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而肺循环受呼吸负压影响,肺血管扩张,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的血量减少,左心输出量减少,以致脉搏减弱甚至消失。

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哮喘等。

奇脉病因1、大量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2、缩窄性心包炎3、另外肺气肿大量胸腔积液也可发生奇脉注意:限制性心脏病表现酷似缩窄性心包炎,但无奇脉咯血8、咯血定义:指喉部一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

引起咯血的原因有很多,但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

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肺结核是我国咯血最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等。

9,咯血量的划分:每日咯血量在100ML内者属小量咯血;咯血量在100~500ML者属于中等量咯血;咯血量超过500ML者属大量咯血.10、咯血与呕血区别(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11、咯血问诊要点:病史、咯血的量及其性状、伴随症状。

咯血的伴随症状:(一)咯血伴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咯血伴胸痛:见于肺结核、肺梗塞、支气管肺癌等;(三)咯血伴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四)咯血伴脓痰:见于支扩、肺脓肿、肺结核空洞等;(五)咯血伴皮肤粘膜出血:应考虑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六)咯血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支扩、肺脓肿、支气管肺癌。

(七)咯血伴黄疸: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

阿-斯综合征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学考试用小重点

诊断学考试用小重点

【现病史的询问内容和程序】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病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唤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目前所换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发热(热原体),和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的临床经过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段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到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弛张热】又称为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轻壮年咯血多考虑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中年以上则需考虑肺癌的可能。

)【“三凹症”】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症”,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三凹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咽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呕血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其次为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湿啰音】产生机理: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因分泌物粘着而闭陷,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特点: 湿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吸早期,部位恒定,性质不宜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河南科技大学急诊重点

河南科技大学急诊重点

休克是指由于心排量不足或周围血流分布异常引起周围组织的灌注量不足,不能维持生命需要的一种状态,通常都有低血压和少尿.MODS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凡创伤,休克,感染和炎症等打击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继尔造成急性多系统或器官功能损害。

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致在无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征。

MODS不包括慢性疾病终末期发生的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升血塘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主要临床特征为严重脱水,高血糖,高酮血症,酮尿,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急性心衰是指由于急性心血管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於血综合征。

阿托品化指应用阿托品后,患者瞳孔较前扩大,出现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快,肺部啰音消失等表现,此时应减少阿托品用量。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起到变异性炎症合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

昏迷是意识障碍的眼中阶段,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散失,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非感染性发热缘由:①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响③内分泌与代谢阻碍④皮肤散热增加⑤体温调理中枢功用正常⑥自主神经功用紊乱咳嗽:湿性咳嗽罕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肺炎、空泛型肺结核等,犬吠样咳嗽罕见于喉部疾患、气管异物、气管肿瘤或气管受压,阵发性咳嗽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等,夜间咳嗽清楚罕见于左心衰竭及肺结核痰的颜色:铁锈色—肺炎链球菌肺炎,粉白色泡沫样—急性肺水肿,黄色—呼吸系统化脓性感染,黄绿色或翠绿色—铜绿假单孢菌〔绿脓杆菌〕肺炎,砖白色—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果酱样—肺吸虫病,灰色或黑色—各种尘肺24小时内咯血量少于100ml者为小量咯血,100~500ml者为中量咯血,大于500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者为少量咯血。

肺结核是我国咯血最罕见病因。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心绞痛常呈压榨性痛,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更为猛烈并伴有濒死感。

面色惨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肺栓塞肺源性呼吸困难分为三种:①吸气性呼吸困难,罕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异物、炎症、水肿、肿瘤阻塞或受压等疾病②呼气性呼吸困难③混合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表现方式①劳累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惹起上消化道出血三大缘由:消化性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分裂、急性胃黏膜出血出血量: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实验阳性,出血量达60ml以上可出现黑粪。

胃内蓄积血量达300ml可出现呕血看法阻碍分类:以醒悟阻碍为主:嗜睡、昏睡、苏醒;醒悟阻碍较轻而以看法内容改动为主:看法模糊、谵妄问诊内容:①普通项目②主诉③现病史:起病状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和诱因、病情的开展与演化、随同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普通状况④既往史⑤团体史⑥婚姻史⑦月经史及生育史⑧家族史体魄反省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叩诊音临床上分为浊音、鼓音、过浊音、鼓音、实音普通反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血压低于90/60,称为低血压强迫坐位见于心肺功用不全的患者玫瑰疹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在坐卧位或半卧位清楚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罕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既可看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区域者称为Ⅱ度;肿大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语颤增强见于肺实变、压榨性肺不张、较浅而大的肺空泛在正常肺泡呼吸音散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亦称管呼吸音,见于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泛、压榨性肺不张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2013—2014年诊断学重点复习一、名词解释1、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

2、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3、稽留热:是指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4、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气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6、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7、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有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8、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

9、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的液体积聚是组织肿胀。

10、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确切的主诉可初步反应病情的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

11、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体征。

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umol/L(0.1~1mg/dl)。

胆红素在17.1~34.2umol/L(1~2mg/dl),临床不易觉察,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umol/L(2mg/dl)时出现临床可见的黄疸。

12、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3、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

一般认为蜘蛛痣的出现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14、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有检查者的手感觉到,故称为胸膜摩擦感。

该征象常与胸廓的下前侧部触及,因该处为呼吸时胸廓动态最大的区域。

15、心包摩擦音:指脏层与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性或生理性因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摩擦而出现的声音。

见于各种感染性心包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感染性情况。

16、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

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或存在血液分流、反流所致。

前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后者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

17、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正常人脉搏强弱不受呼吸的周期影响。

18、胃肠型: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成为胃肠型,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可以看做蠕动波。

19、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患者常有的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称为^…,亦称腹膜三联征。

20、震颤:为触诊时手掌尺侧(小鱼际)或手指指腹感,在与猫喉部摸到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震颤的发生机制与心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偱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膜瓣、血管壁或心腔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21、奔马律:系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率,由于同时常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1、S2祖曾类似马奔跑的蹄声,故称奔马律。

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征。

22、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感染及恶性肿瘤多见。

23、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多(10次以上)且响亮、高亢,甚至成叮当声或金属音,称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24、莫非征:检查时医师用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咐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指称莫非征阳性。

25、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f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心房颤动波可较粗大,以可较细小;房颤波的频率为300-500次/分;RR绝对不齐,QRS波一般不增宽。

26、病理性Q波: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室间隔或左心室璧心肌,往往引起起始0.03秒除极向量背离坏死区,所以“坏死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 波(时限≥0.03秒,振幅≥1/4R)或者呈QS波。

一般认为:梗死的心肌直径﹥20~30mm 或厚度﹥5mm才可产生病理性Q波。

27、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部胸壁波动内陷,称为负性心尖搏动。

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二、简答题及选择题1、肾源性水肿与心源性水肿的鉴别鉴别点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始延至全身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发展快慢迅速缓慢水肿性质软移动性大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伴随改变高血压、尿检改变、肾功能异常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2、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合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症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3、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鉴别点生理性器质性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部位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区不定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呈高潮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期强度≤2/6级常≥3/6级震颤无3/6级以上可伴有震颤传导局限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4、杂音强度的分级级别响度听诊特点震颤1 很轻很弱,易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所忽视无2 轻度能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听到无3 中度明显的杂音无4 中度响亮的杂音有5 响亮响亮的杂音明显6 响亮响亮的杂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能听到明显4、意识障碍的分类:嗜睡、意识模糊、昏睡、谵妄、昏迷5、触诊的方法:1浅部触诊法;2深部触诊法:1)深部滑行触诊法;2)双手触诊法;3)深压触诊法;4)冲击触诊法。

6、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7、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器官、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有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显著增厚粘连;⑤肺部皮下气肿。

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 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大片肺叶梗死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中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的等。

8、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吸音。

常由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湿罗音的特点:湿罗音为呼吸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呼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罗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10、干啰音的特点:干啰音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基音频率约300~500HZ。

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谓之喘鸣。

11、①脾脏肿大的测量方法:第Ⅰ线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cm表示,脾脏轻度肿大时只作第Ⅰ线测量;第Ⅱ线测量和第Ⅲ线测量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第Ⅱ线和第Ⅱ线,前者系指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应大于第Ⅰ线测量),后者系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

②临床记录中,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

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下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脾脏高度肿大时,应加测第Ⅱ、第Ⅲ线,并作图表示。

12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浊音界的改变受心脏本身病变和(或)心脏以外因素的影响。

①心脏以外因素可以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

如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则使心界移向患侧。

大量的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可使横膈太高、心脏横位,以致心浊音界向左增大等。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②心脏本身病变包括新房、心室增大和心包积液等,导致心浊音界改变的心脏因素和临床常见疾病。

13、脑膜刺激征:①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置于胸前作屈颈动作。

如这一被动屈颈检查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或颈强直。

在除外颈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即可认为有脑膜刺激征。

②Kernig征: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

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º以上。

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③Brudzinski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

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14、病理反射(大脑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①Babinski征:取位与检查跖反射一样,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近足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②Oppenheim征:检查者弯曲示指及中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往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③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以上3种体征意义相同。

④Hoffmann征:通常认为是病理反射,但也有认为是深反射亢进表现,反射中枢为颈髓7节-胸髓1节。

检查者左手持患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与示指夹住患者中指并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