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生物学特性
平菇的特点
![平菇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c5f6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6.png)
平菇的特点
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子实体丛生或叠生,由菌盖、菌褶和菌柄三部分组成。
2. 菌盖呈覆瓦状丛生,扇状、贝壳状、不规则的漏斗状,肉质肥厚柔软。
3. 菌盖表面颜色受光线的影响而变化,光强色深,光弱色浅。
4. 菌褶白色,长短不一,有的由菌盖边缘一直延伸到菌柄,有的仅在菌盖边缘有一小段,形如扇骨。
5. 菌柄侧生或偏生,白色,中实。
6. 菌丝体白色,粗壮有力,气生菌丝发达,爬壁力强,菌丝密集,生长速度快。
7. 菌肉白色、稍厚、柔软。
8. 菌褶一般白色延生,有时在菌柄上形成隆起的脉络,白色至灰白色。
9. 担孢子圆柱形,光滑、无色。
10. 平菇属好光菌类,多生于榆、榉、械、柳、栎、枫、槐等多种阔叶树种的枯木、朽树桩或活树的枯死部位上。
11. 平菇是一种食用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另外,对预防癌症、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好处。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6a7a457fd5360cbb1adb05.png)
平菇实用栽培技术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等。
各地的平菇品种不同,又有不同名称。
如美味侧耳、鲍鱼菇、风尾菇等。
平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经常食用平菇,对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有明显作用,对贫血、植物性神经紊乱、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由于平菇含有真菌多糖,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有功效。
一、平菇生长的现状我国平菇栽培起步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主要以木屑为培养料,栽培数量小。
平菇商品生产开始于1972年,河南刘纯业用棉籽皮栽培平菇获得成功后,河南、湖北、河北等省开始规模生产。
1978年河北省晋县利用棉籽皮栽培获得大面积高产,并于当年举办全国第一期培训班。
从此,全国开始大面积平菇栽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平菇商品出口量居双孢菇之后第二位,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
二十多年的平菇栽培发展,由过去的单一栽培品种风尾菇、紫孢测耳、佛罗里达、榆黄蘑等。
到现在栽培品种达上百种,它们有适应各种条件下的栽培品种。
二十多年经历了国内人们不太习惯平菇消费以出口为主,到现在已成为家常菜、普通菜、以国内消费为主。
就拿有100万人口中等城市的石家庄来说,每天平菇消费上百吨。
现在已经形成以大、中、城市及县城为中心的周边栽培区域,方便了鲜菇市场销售,鲜菇价格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高。
目前菇农可以达到如下的技术水平:投入5000公斤的棉籽皮原料,采用室内或棚内塑料袋栽方法,在100天的时间内,可采收鲜菇约5000公斤,以售价2.5元/公斤计算,收入12500元,扣除生产成本约5000-6000元,可获利6500-7500元。
经济效益可观。
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大,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二、平菇的生物学特性1.营养:平菇是木腐菌,在自然界它生长在朽木和枯枝上以及死去的树桩上,靠这些物质提供营养。
其所需营养分两大类:①碳源指碳水化合物,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平菇栽培技术(4)
![平菇栽培技术(4)](https://img.taocdn.com/s3/m/603680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a.png)
消毒时,袋与袋之间可用纸或其他东西
隔开。聚丙烯耐压性能好,可用高压灭菌 法。聚乙烯耐温、耐压性能差,宜用常压 灭菌。常压灭菌时,锅盖要盖好,常压灭 菌100 ℃保持8~10小时。
接种:将灭菌后的塑料袋,出锅冷却至 30℃,在无菌室内进行接菌,接菌时将袋 两头解开,将平菇菌种接入袋内,然后将 袋口系上,不能系紧,系紧空气无法进入 袋内,平菇菌丝无法生长。接菌后将菌袋 放入培养室或出菇棚,墙式码跺培养。培 养温度应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60 %以下,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20分钟。 这样20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菌袋。
生料也可箱栽,方法是将培养料消毒后装 箱筐培养。消毒可采用1‰~3‰的高锰酸 钾或1%生石灰。 当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后,即可除去盖在 箱筐上的塑料薄膜,培养出菇。
也可除去箱筐,将栽培块移到培养室架子 上,进行管 理,促其出菇,一般可收3-4批 菇
2.3塑料袋栽培: 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塑料筒,制成23厘米 X 50厘米或 25 厘 米 X 50厘米规格的袋子,装入培养料后, 用橡皮筋扎口。
1.6 酸碱度:它表示每升纯水中氢离子的克数,也 称PH值。平菇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菌丝生 长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5,当其大于7时,菌 丝生长受阻碍,达到8时停止生长。
配制培养料时,可将其调整在PH6.2~7.0左右, 经高压灭菌后可达最适PH值。生料栽培时,平菇 生长中因其新 陈代谢而产生的有机酸,也会使pH 值下降,所以在培养料调制时应适当调高一些, 才能使平菇在最适条件下生长。一般培养基在干 料中加入1%石灰, 可使PH値到6.5到7左右。
1.2 温度:平菇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 要求是不同的。 平菇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
0℃~30℃,以12℃~20℃为宜。孢子萌发 对温度要求较严格,在13℃~28℃的范围 内都能萌发,但以24℃~28℃时萌发最好。 孢子在水和培养液中容易萌发,经3~4天 就可见菌丝。孢子在2℃~4℃冰箱中生活 力可保持1年以上,若在常温下生活力只能 保持3~4个月。
平菇
![平菇](https://img.taocdn.com/s3/m/0380973c31126edb6f1a1093.png)
三、生产概况
平菇是世界上四大著名的栽培食用菌之一,广泛分布于 世界各地,主产国有中国、韩国、德国、意大利、日本 和泰国等。 由于平菇栽培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技术容易掌握,生 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自1972年刘纯业 先生用棉籽壳栽培成功以来发展很快,现已遍及全国广 大城镇乡村。
返回
1. 定植期 在适宜条件下接种后 2 、 3 天, 菌种块周围长出新的白色菌丝,并吃入 培养料。 2. 扩展期 定植后菌丝即以接种点为中心 向四周扩展。 3. 深入期 菌丝布满料面后,同时向培养 料深层发展,直至吃透整个培养料。 4. 密结期 发菌透料后,菌丝体继续生长, 密度增加,充满基质空隙,分解积累营 养,逐步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3、发酵结果
1、好的培养料:松散而有弹性,颜色红褐色,遍布 适量的放线菌菌丝,料有木质清香味,无氨气味, 含水量适中,pH值7.0~8.0。料内没有绿霉,毛 霉,曲霉等杂菌,无各种害虫,不酸、不粘、不 臭等。 2、优质的发酵料有如下特点:一是接种后发菌初 期不及生料快,但定植后,发菌速度明显加快, 且比生料发菌整齐;二是袋栽采用多层接种法, 每层都能正常发菌,而生料的仅两端发菌正常, 中间生长很慢或不能生长;三是基本不再有杂菌 发生为害。
2.玉米芯100千克,麦麸5千克,豆饼粉3 千克,过 磷酸钙2千克,尿素0.4千克,石膏粉2千克,石灰 粉3千克,料水比1∶1.3~1.4。 玉米芯应及时收集晒干,防雨防霉,粉碎成直径 1 ~1.5 厘米的小颗粒,装入编织袋内,在 1% 的石 灰水中浸泡 12 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捞出适 当摊晾,再将过筛的过磷酸钙、石灰粉、麦麸、 豆饼粉、石膏粉拌匀后掺入,尿素用清水溶化后 加入,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 如果玉米芯颗粒较大,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同 时将配方中玉米芯100千克改为80千克,加入20千 克的棉籽壳或杂木屑。
平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
![平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2c5a521fa300a6c30c229f30.png)
平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平菇俗称蚝菇、冻菌、北风菌,原指糙皮侧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属。
生产上习惯将侧耳属几十个种统称为平菇。
平菇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我国各省市也均有分布。
平菇栽培最早始于欧洲20世纪初,开始采用椴木栽培。
平菇的试验,直到1960年后才开始了商业化栽培。
20世纪30年代,我国和日本开始了木屑栽培平菇。
50年代辽宁省用木屑栽培已相当专业了。
1972年河南刘纯业利用棉籽皮生料栽培平菇成功,很快在全国推广。
现在平菇的产量居我国各种食用菌之首,也是世界三大商品菇之一。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100克干平菇含蛋白质7.8~17.72克,脂肪1.0~2.3克,碳水化合物57.6~81.8 克,粗纤维5.6~8.7克,灰分5.1~9.5克。
平菇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都有。
平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钾、磷含量高,其次是钠、钙、镁、铁。
平菇的药用价值。
平菇含有抗肿瘤的多糖蛋白,以及抗生素和降血压,防治心血管障碍的牛黄酸。
常食平菇对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均有好处。
一、生物学特性1、平菇生活史担孢子→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子实体→担孢子的循环过程,就是平菇有性生殖过程。
2、形态特征平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
它是由担孢子萌发、生长、分支形成的纤细、多枝状的多核菌丝,又叫初生菌丝,不结实。
两个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形成的双核菌丝,又叫次生菌丝,次生菌丝粗壮,生长快,有锁状联合,生长繁殖成结实性菌丝体,呈浓密、白色、绒毛状。
子实体是平菇的生殖体,是由次生菌丝在适宜条件下,进一步组织化,分化成原基,不断发育成菇蕾,继续生长发育,分化成菌盖、菌褶和菌柄,即子实体。
不同平菇菌盖的形状、颜色、大小不同,菌柄着生部位不同,但多为侧生。
3、环境要求3.1营养营养是平菇生长发育物质基础,有碳、氮、矿物质和维生素。
平菇P090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平菇P090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7e017b2c77da26925c5b030.png)
抗 杂 能 力。
表1 P 0 9 0 2 菌丝 在不 同温度 条件 下 生长 情况 ( 菌 落直 径m m )
培养温度℃
重 复
l 8℃ 2 O ℃ 2 2 ℃ 2 4 ℃ 2 6 ℃ 2 8 ℃ 3 O ℃
菌落 直径
I
5 1 . 0
5 2 . 0
5 3 . O
5 3 . 0
+ + +
5 4 . 0
5 6 . 0
5 7 . 0
长 势
菌落直径
I I
5 O . O
5 1 . 5
5 3 . O
5 3 . 0
5 3 . 0
5 5 . 0
5 6 . 0
长 势
菌落直径
I l l
度。 1 . 3 . 2 茵 丝 生 长 适 宜 酸碱 度 试 验 ・ 试 验 采 用 母 种 培 养 基 。 用
1材 料 与 方 法 1 . 1供 试菌 株
平 菇P 0 9 0 2 。C K 1 :2 1 0 6 ;C K 2 : 山西8 9 ;C K 3 :2 0 0 2 ;C K 4 :
2 0 1 3 年 第0 4 期
吉 林 农 业
J I LI N A GRI CULTURE
NO . 0 4. 2 01 3
( 总第 3 0 1 期)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 O. 3 0 1 )
平菇P 0 9 0 2 菌株 的生物学特性
呼 景 明
4 9 . O
+ + +
5 0 . 0
5 1 . O
5 2 . O
平菇生产技术—平菇生物学特性
![平菇生产技术—平菇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28f42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e.png)
目录
一、菌丝体 二、子实体 三、生活史
一、菌丝体
平菇担孢子→形成芽管→长长的丝 状或管状的菌体(菌丝)。
有隔菌丝。 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为初生的单
核菌丝,单核菌丝很快质配形成次 生的双核菌丝。单根菌丝为无色、 分支、分隔的多细胞管状物,直径 是头发的五分之一。
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
厘米,菇形完整,菌盖肥厚,卷边,自然 色泽,菇柄切削。
原基期 白色瘤状物
桑椹期 粒状物
珊瑚期 长短不齐的杆状物
成型期 短杆顶端分化出小扁球
幼菇期 菌盖小、菇体硬实、颜色深
成熟期 菌盖边沿较薄、色较浅、较软
鲜品出口、盐渍和加工罐头平菇的标准是 :
一级 菌盖直径5厘米左右,自然色泽。 二级 菌盖直径5~10厘米,自然色泽。 三级 菌盖直径大于10厘米,自然色泽。 平菇罐头原料收购的质量分级标准为: 一级 菌盖直径4.0~6.5厘米,柄长不超过2
一、菌丝体
平菇菌丝体多数洁白、浓密、粗壮、爬壁力强。
二、子实体 菌柄侧生——侧耳
单生
丛生
叠生Biblioteka 二、子实体菌盖 中央凹,肥厚,呈各色。 菌褶 延生,裸露,白色。 菌柄 侧生,白色,中实,上粗下细。
三、生活史
属异宗结合四极性菌类
三、生活史
原基期 白色瘤状物 桑椹期 粒状物 珊瑚期 长短不齐的杆状物 成型期 短杆顶端分化出小扁球 幼菇期 菌盖小、菇体硬实、颜色深 成熟期 菌盖边沿较薄、色较浅、较软
平菇2
![平菇2](https://img.taocdn.com/s3/m/193c5ff0770bf78a65295426.png)
平菇栽培技术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cd .:fr)kummer,英文名:Oyster mushroom.主要种有两个,分别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紫孢侧耳(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人工栽培的平菇有糙皮侧耳,它是侧耳属的代表种。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种菇类。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平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为可食用部分。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白色至灰白色,青灰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侧生。
糙皮侧耳:子实体大菌盖重叠,呈覆瓦状丛生,极少数单生,菌盖肉质直径4~20厘米,呈贝壳状、扇状或扁球状,菌柄短侧生或偏生。
紫孢侧耳,子实体多丛生,菌盖直径3~16厘米,呈扇形或肾形,菌柄长2~5厘米。
(二)营养特性1、碳源主料以棉籽皮、玉米芯、玉米秸、稻草、麦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
这些秸秆应选择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雨淋、无霉变的。
稻草、麦秸截成6厘米的小段,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等用粉碎机粉碎后过直径15毫米筛孔。
2、氮源辅料以麦麸、玉米面、豆饼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不结块、无虫、无异味、不霉变。
3、矿质元素拌料用井水或自来水,在滨海地区及黑龙港流域也可用矿化度不大于13.8‰的浅层地下水。
(三)环境条件1、温度平菇是广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糙皮侧耳和紫孢侧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风尾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20℃~24℃。
2、湿度平菇为喜湿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料内含水量在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0%~90%之间。
3、空气平菇是好气性菌类,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十分严格,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促进菌丝生长。
平菇的室内栽培方法
![平菇的室内栽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ffd125d5bbfd0a7856731a.png)
平菇的室内栽培方法平菇具有抗逆性较强、栽培容易、周期短、出菇快、产量高的特点,是较易掌握的一个致富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平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栽培平菇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现简单介绍平菇的栽培技术,以作为平菇栽培提供参考。
1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平菇从形态上看也和其他蘑菇一样,也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2大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具有分枝和横隔的丝状体,肉眼看呈白色的绒毛状。
子实体分菌盖和菌柄2部分,菌盖呈贝壳形或扇形,常常丛生在一起,幼龄时颜色灰暗,后逐渐变为浅灰色或褐黄色,当孢子释放以后颜色变成灰黄,菌盖的腹面生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白色菌褶,质脆易断,是产生孢子的地方。
平菇的菌柄侧生或者偏生,长3~5cm,粗1~4cm,白色,中实,上粗下细,基部常有白色绒毛,各菇体基部常常联在一起形成一簇。
2 平菇对生活条件的要求2.1 营养平菇属于木腐菌类,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含化物和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淀粉和糖等,同时还需要少量的氮源,如有机氮、硝酸铵和尿素等。
一般来说利用段木、稻草、甘蔗、棉子壳、玉米芯、麦杆,再添加一些米糠、麸皮、玉米粉等辅助材料就可以满足其营养的需要。
大量栽培时,为了节约饲料,也可以减少麸皮、米糠的用量,而加入一定量的化学元素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2.2 温度平菇属于低温型菌类。
子实体在15~18℃时生长健壮,菇体肥大,温度在10℃以下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昼夜温差大及人工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
平菇孢子的萌发以24~28℃为最适宜,平菇菌丝的适应性较强,在4~35℃的范围都能生长,在24~27℃的条件下生长最旺盛。
平菇菌丝的耐寒能力很强,在低温下也能生长,当菌种放在冰箱内冷藏时,常沿试管壁长出浓密的气生菌丝,平菇菌丝在-30℃时也不易死亡。
2.3 湿度平菇的生长对湿度的要求比较大,野生菇常于多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b5f654312b3169a451a46a.png)
常见培养料配方
⑴ 棉籽壳85%、麸皮(米糠)12%、石膏2%、 过磷酸钙1%、pH 6~6.5、料∶水=1∶1.3; ⑵ 锯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 1%、pH 6.5、料∶水=1∶1.3; ⑶ 棉籽壳82%、米糠15%、石膏2%、过磷酸 钙 1% 、 多 菌 灵 0.15% 、 pH 6.5 、 料 ∶ 水 =1∶1.3; ⑷ 棉籽壳90%、稻草8%、石膏粉1%、过磷酸 钙 1% 、 多 菌 灵 0.1% 、 pH 6.5 、 料 ∶ 水 =1∶1.3;
(2)栽培方法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方法很多。 按栽培场所分:有室内栽培、阳畦栽培、 地道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等。 按栽培方式分:有瓶栽、块栽、床栽、 袋栽、畦栽、箱栽等。
若按养料处理情况有:
熟料栽培:不发酵、灭菌; 生料栽培:不发酵、不灭菌; 发酵料栽培:发酵、不灭菌。 由于平菇生命力强,抗逆性好,生 长快,周期短,产量高,即使生料栽培 也很容易获得成功。以下就以平菇菌砖 生料栽培为例来说明栽培方法:
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2)广栽品种
侧耳属中可食用的种类较多,生产中常见的 除平菇以外,还有
广 栽 品 种
金顶侧耳(榆黄蘑):P. citrinopileatus
凤尾菇:P. safor-caju 阿魏蘑:P. ferulae 红平菇:P. salmoneo-stramineus
3)营养价值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 分析:鲜菇中含水量为85.70~92.90%,游离氨 基酸有23种,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总氮含量 为2.8%~6.1%,总糖量26.8%~44.4%,同时还 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 素)和矿质元素(P、Fe、K)等。 (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
平菇栽培实验报告
![平菇栽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48fd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
2. 掌握平菇袋式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3. 通过实验,提高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称糙皮侧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平菇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平菇的栽培技术简单易学,生物效率高,成本低,是目前我国栽培较为广泛的食用菌之一。
袋式栽培是目前平菇栽培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节约空间,降低成本。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平菇夏灰1号菌种。
2. 培养料:木屑1.5框、棉籽壳65斤、麦麸20斤、轻钙1斤、磷肥1斤。
3.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工具、培养箱、恒温培养箱、天平、剪刀、塑料袋、颈圈等。
四、实验步骤1. 菌种制备:将菌种接种于无菌PDA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转接。
2. 培养料准备:将木屑、棉籽壳、麦麸、轻钙、磷肥等原料混合均匀,加水拌湿,调节pH值至7.5-8.0。
3. 装袋灭菌: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扎紧袋口,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温度保持在121℃,时间1小时。
4. 接种:待培养料冷却至室温,用无菌接种工具将菌种接种于培养料中。
5. 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保持在60%-70%,培养7-10天。
6. 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菌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保持在85%-90%,每天喷水保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 采收:当平菇菌盖展开,菌柄长至适宜长度时,即可采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菌丝生长良好,菌袋出菇率较高,表明所采用的菌种和培养料适合平菇生长。
2. 在出菇管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使平菇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较高。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98407dfd15abe23482f4d09.png)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平菇属)。
一、平菇的形态特征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
菌丝体是白色,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
子实体丛生或叠生,分为菌盖和菌柄两部分。
菌盖直径5cm~20cm,呈贝壳形或舌状,褶长,延生,较密。
子实体开始形成时,菌褶一直裸露在空气中,没有菌膜包围,菌褶似小刀片,由菌盖一直延伸到菌柄上部,形成脉状直纹。
菌柄生于菌盖一侧(偏生或侧生),白色,中实,柄着生处下凹。
孢子圆柱形,无色,光滑,一朵平菇可产数亿孢子。
弹射孢子时,看起来好似一缕缕轻烟,呈烟雾状。
子实体的形态见图9—l。
二、平菇的生活史平菇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
平菇的生活史与许多高等担子菌相似,由子实体成熟产生担孢子。
担孢子从成熟的子实体菌褶里弹射出来,遇到适宜的环境长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一个核。
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
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
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地进行生长繁殖。
双核菌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后达到生理成熟,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形成一团团粒状的菌蕾如桑椹状,称"桑椹期".几天后长成参差不齐的短菌柄,形如菌盖,称“珊瑚期”,之后菌柄不断伸长、加粗,并在顶端形成菌盖,长成子实体。
在子实层中,双核菌丝顶端产生担子,其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和分离,形成四个担孢子。
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图9—2)。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三、平菇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一)营养平菇属木腐生菌类。
菌丝通过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粉、果胶等成分分解成单糖或双糖等营养物,作为碳源被吸收利用,还可直接吸收有机酸和醇类等,但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
平菇以无机氮(铵盐、硝酸盐等)和有机氮化合物(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作为氮源。
平菇
![平菇](https://img.taocdn.com/s3/m/a16b788a680203d8ce2f2495.png)
平菇第一节概述一、生物学特征平菇是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阿魏侧耳、金顶侧耳、风尾菇、鲍鱼菇一类的总称。
属于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平菇苗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发育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就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菌盖、菌褶、菌柄组成。
菌盖如贝壳状或扇状,常呈覆瓦状丛生在一起,幼时青灰色,很快变为浅褐色或褐黄色至近白色,直径5~20厘米或更大些。
在菌盖下方长着长短不齐的菌褶,呈白色,质脆易断;菌褶片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有孢子,成熟时菌褶弹射孢于,呈雾状,落下呈粉状。
菌盖下端偏生或侧生着菌柄,长3~5厘米,粗1~2厘米,白色,中实柔软,丛生时各菇体基部常互相连接。
平菇为腐生菌,生活力强,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能力强,菌丝生长力旺盛,适应性强。
玉米秸、玉米芯、麦秸、稻草、棉籽皮、废棉、木屑等均可作为平菇栽培原料。
平菇栽培方法比较简单,其生长期短,栽培原料广泛,栽培场地多样,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可周年生产。
二、生活条件(一)营养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碳、氮、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木材、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物质中的木质素、纤维素、淀粉及糖类可作为碳源。
麦麸、玉米粉、黄豆粉、尿素、铵盐、硝酸盐等可作为氮源。
石膏、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醋酸等可作为无机盐、维生素源。
平菇对碳氮比的要求:营养生长阶段以20:1为宜,生殖生长阶段以40:1为宜。
(二)温度平菇是广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
菌丝生长的温度是5~36℃,5~15℃生长发育缓慢,15℃起开始加快,25~27℃最好。
菌丝抗寒力强,能耐-30℃低温。
子实体在7~22℃条件下均可形成,13~18℃生长最适。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愈大,子实体分化愈快,在20℃和10℃的交替环境中,子实体形成快而多。
(三)湿度平菇为喜湿性真菌。
菌丝生长阶段,基料内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b1463b83c4bb4cf7ecd12d.png)
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栽培史很短,本世纪初先从意大利开始进行木屑栽培的研究,1936年萌后,日本森本老三郎和我国的黄范希着手瓶栽,以后种植日益增加。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德国、日本、南朝鲜利用稻草。
棉籽壳、玉米芯等栽培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为世界上十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如日本1971年平菇产量(到市场)733吨,1978年猛增至5500吨。
世界其他国家产量也在迅速增加,1978年意大利2800吨,法国500吨。
据统计资料表明: 1978年全世界平菇产量为15000吨, 1979年为32000吨。
平菇发展之所以这样迅速,是因为它具有好多优点。
1.营养价值高:平菇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如经常食用平菇,可以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
有些资料介绍,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2.适应性很强:平菇生命力旺盛,到处可以种植。
不论是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都有分布。
我国1975年以萌沈阳农学院就推广平菇栽培,到1978年全国才初具规模栽培。
从上海、云南、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西、河北直到东北地区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初夏都可生产,目萌以陕西、河北、山东、江苏、河南、贵州利用防空洞栽培非常盛行。
阳畦栽培,部分省已具相当模。
3.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较短,生物效率高:目萌除了用长段木、短段木或树枝进行人工栽培外,也可以利用工业、农业、林业产品的下角料~~麦秆、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木屑等生料或熟料进行大规模工厂式生产。
不但原料来源非常广泛,而且经济效益很高。
如100斤棉籽壳能产鲜菇120斤,1斤麦草粉可收1斤鲜菇。
生物效率一般都在40%~120%左右。
4.栽培方式多样:林区利用段木栽培。
城乡主要在室内外、地道,利用木箱、床架、阳畦等进行生产,本书介绍7种栽培方式。
5.销路广:平菇昧道鲜美、价廉,能大量内销,还可出口,很有发展萌途。
平菇_精品文档
![平菇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c66d2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3.png)
平菇平菇,又称平菇头、豆苗菇、浅菇、平菇子等,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杯菌目、蝇伞科、蜜环菌属。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和食用。
一、平菇的特点平菇的菌盖呈扁平状,成熟后直径一般在3-5厘米左右。
菌盖表面光滑而有光泽,颜色多为浅褐色或淡白色,有时会带有一些灰褐色的斑点。
菌盖的边缘较薄且稍有卷曲。
菌肉质地柔软,口感鲜嫩,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菌褶表面细密,较少分支,菌褶下面是白色的菌褶。
平菇的菌柄比较细长,高度一般在5-8厘米左右。
菌柄的表面光滑,颜色与菌盖相近,有时稍微颜色略深。
平菇的孢子颜色为浅褐色至深褐色,卵圆形。
孢子粉积聚后会形成菌柱。
二、平菇的种植方法平菇的种植方法相对简单,也可以作为家庭种植的一项兴趣。
首先,准备菌种和基质。
菌种可以购买或自己培养。
而基质可以选择秸秆、木屑、剩余农作物等。
其次,培养平菇的菇床。
先将选择好的基质灭菌处理,然后将灭菌后的基质装入菇床中,按照一定的密度撒播菌种。
再次,培养平菇的条件。
平菇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温度为18-24摄氏度,适宜的湿度为80%-90%左右。
最后,管理养护。
保持菇床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定期进行喷水保湿,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菇栽发霉。
三、平菇的营养价值平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B2、B3和B5的含量较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其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和蛋白质,对肠胃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此外,平菇还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辐射的功效。
四、平菇的常见食用方法平菇可以作为炖汤的主料,在与其他食材搭配炖煮时,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增添菜肴的鲜美口感。
此外,平菇还可以用来制作炒菜、凉拌、腌渍、烹煮等多种菜肴。
炒菜时可以搭配其他的蔬菜,或者与肉类一同炒制,口感鲜嫩。
凉拌时可以与豆腐、蔬菜等一同搭配,口感清脆可口。
腌渍时可以制成腌菇,不仅可以提高贮存时间,还能增添一种独特的风味。
平菇
![平菇](https://img.taocdn.com/s3/m/cfea60791711cc7931b716f9.png)
平菇原种培养基的配制和生产参照《制种技术》中的木腐菌制种的内容。平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一般原种20—25天可以满瓶。在麦粒培养基上15—20天可以长满使用。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
原种长满瓶之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至死亡。麦粒种更要及时使用。
平菇生活史
1、子实体;2、担子形成;3、成熟的担子;4、担孢子;5、担孢子萌发;6、单核菌丝的融合;7、双核菌丝。
3、生活条件
平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栽培平菇技术措施的依据。人为地创造适当条件满足平菇生长发育要求,是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影响平菇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酸碱度等。现将平菇要求的主要生活条件分述如下:
3、栽培种的生产
原种扩大繁殖就成栽培种。栽培种也就是直接用于大生产的生产种,又称三级种。
平菇栽培在培养料配方、制作、灭菌、接种和培养等方面与原种生产相同,其培养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
制作栽培种时,由于数量多,往往比较粗放,培养场所不讲究。因此,播种之前也必须检查菌种有否带螨类或其它病虫害。如果发现菌种有螨或病虫害应及时杀灭及弃去不用。
2、生活史
平菇的生活史和其它食用菌相似。担孢子成熟后就会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就开始萌发、伸长、分枝,形成单核菌丝。又称初生菌丝。单核菌丝是不可孕的。当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结合后,菌丝内就含有两个核,称为双核菌丝,又称次生菌丝。有锁状联合,此时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开始在基质表面出现成堆的小米状的白色菌蕾,因形似桑椹,故称桑椹期。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2天部分小菌蕾开始伸长,基部粗,上部细,参差不齐,形似珊瑚,故称珊瑚期。又经2—3天,在菌管顶部形成灰黑色小扁球即原始菌盖,这是称为形成期。3—4天后即进入成熟期。
平菇生物学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
![平菇生物学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f54ce8c8762caaedd33d4e2.png)
NONGCUN SHIYONG JISHU
蔬菜园
平菇生物学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
●邓兴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61251部队后子实体由菌盖、菌褶和菌柄3部分 组成。 (1)菌盖 平菇系大型菇类,菌盖宽为2~ 23cm。初为圆形、扁平,成熟后则因 种类不同发育成耳状 (侧耳)、漏斗 状、贝壳状、舌状等形态。 (2)菌褶 菌褶是平菇的有性繁殖器官,生 于菌盖下方,呈扇形排列,形似刀片, 裸露形。 (3)菌柄 偏生或侧生于菌盖的下方与菌肉 紧密相连,柄表下延的菌褶,无菌环, 白色中实,肉质或稍具有纤维质。 2)生理特征 平菇菌丝洁白、浓密,呈棉毛状, 爬壁能力强、不产生色素。验镜时菌丝 粗细不匀,分支能力强。按生长所需温 度不同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
4)氢离子浓度(pH值) 平菇菌丝在pH值4.0~9.0的基质中 均 可 生 长 , 但 以 5.0 ~6.5 为 最 适 , 属 微 酸性。生料栽培时将pH值调高到7.0~ 9.0,可提高成功率,增加抗污染能力。 5)空气要求 发菌期要求以环境干燥、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为准。CO2浓度高氧气少 不利于菌丝生长,也不利于子实体发 育。通风换气时应注意,一定要温和 地通风,过冷、过热、过强都对子实 体生长不利。 6)光照要求 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黑暗 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子实体生长期 不需强光直射,但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照,强度为50~250克勒斯。 3、 栽培技术 1)配方 (1)棉籽壳培养料配方 棉 籽 壳 80% , 麸 皮 10% , 豆 饼 粉 8%,石膏粉2%,含水量65%~70%。 (2)玉米芯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70%,棉籽壳25%,豆饼粉 3%,石膏粉2%,含水量65%。 2)培养料的发酵 选新鲜干燥的原料,在烈日下暴 晒两天,按比例将各种原料相互混合 拌匀后。用3%的石灰水拌料。使其含 水量为70% ,料水比为1∶ (1.2 ~1.4)。 料堆的高度、宽度因季节而变。当料 温升到60℃时进行翻堆,将上部分的料 翻到下部分去。把外部分的料翻到里 面去,做到受热均匀。当料温再次升 到 60℃ 时 再 翻 , 直 到 含 水 量 适 宜 , pH 值适宜时即可。 3)装袋与品种选育 一般用 (17~22cm) × (45~55cm) 的塑料袋。装料时先将袋的一端用绳 扎紧,然后均匀的装一层菌种 (菌种 的选择应当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 品种。同时要求菌种抗杂、抗逆性强, 抗病害。大规模种植时应做出菇试 验。) 然后装料,边装边用手稍微按 压,松紧要适宜,装至袋的1/2处时再 播上一层菌种。随后继续装料,待装 至袋口6~7cm时再全面播上一层菌种,
平菇辽平八号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辽平八号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a6812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b.png)
20192021年第dible栽辽平八号,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发中心从沈阳市棋盘山上采集的野生菌株,采用组织分离选育手段选育出的新品种,已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认定。
经过对比试验、耐高温性试验、区域试验及近两年大面积推广表明该品种子实体菇形美观(图1)、肉厚、朵大,颜色深灰色至灰色,抗高温能力强,抗杂、抗病力强。
子实体耐高温能力强,32℃高温能正常出菇,且生物转化率较高,可达150%~200%,是辽平八号品种两个突出特点。
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图1辽平八号子实体1辽平八号生物学特性1.1辽平八号形态特征1.1.1菌丝体辽平八号菌丝洁白、浓密、长而粗壮,不产生色素。
菌丝生长速度较快,23~25℃温度条件培养,18mm×180mm试管10d即可长满。
1.1.2子实体辽平八号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扁半球形,长径8~12cm,初期黑灰色,后期变淡,成熟时呈深灰色至灰色。
菌肉白色、肥厚、有菌香味。
菌柄短,长2~4cm,白色、光滑、侧生,内实,基部相连使菌盖重叠。
1.2生物学特性辽平八号生育期40d。
1.2.1温度菌丝生长温度5~28℃,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温度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
1.2.2湿度菌丝生长时期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0%~ 6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
子实体发育时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2.3光照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需散射光,光照强度在800~1000lx。
1.2.4空气辽平八号整个生长期需通风良好,菌丝生长阶段要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适时适量通风换气;子实体生长期间要加强通风,空气中CO2含量不宜高于0.1%,否则影响子实体生长发育,容易产生畸形菇。
1.2.5酸碱度辽平八号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为7~8,子实体形成阶段的pH以6~7为宜。
2辽平八号生产性状辽平八号适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区栽培。
平菇栽培论文
![平菇栽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4af5380722192e4536f678.png)
平菇的栽培技术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增产措施。
并对其药理特性和使用价值作相关介绍。
关键词:平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增产措施。
一、概述平菇,又名糙皮侧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平菇属中有40多个种,其中可供食用的有10多个种。
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姬菇、漏斗状侧耳、肺形侧耳和金顶侧耳等。
平菇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总产量仅居于蘑菇之后,列为第二。
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易,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栽培菇类。
平菇是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中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一个菌类。
因为其栽培原料广泛(凡是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原料,如稻草,麦秆,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皆可以用来作为栽培平菇的原料),生物效率高,资金回收快(成本低,出菇快,产量高)等特点,是目前推广栽培最多的菌类。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含蛋白质30.5%,是鸡蛋的2.6倍,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
此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实VC的含量相当于西红柿的16倍。
平菇能补脾健胃助消化,除湿邪,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解决世界营养源问题的最重要的食用菌品种。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平菇的形态结构可分为菌丝体(营养器官)和子实体(繁殖器官)两大部分。
菌丝体是白色,多细胞分支的丝状体。
子实体丛生或叠声,分为菌盖和菌柄两部分。
2、平菇的生长发育条件平菇生长的主要条件有营养,温度,空气,光线,酸碱度等。
温度是影响平菇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对平菇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以及平菇的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70%,如果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而含水量过高。
料内空气缺少,也会影响菌丝生长。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
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1%(体积比),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丝体:3~35℃,最适24~28℃,可忍受-15℃的低
温。
子实体分化:5~26℃均可分化。
子实体分化时温度的类群: 低温型: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10~15℃,如粗皮侧耳 中温型: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16~22℃,如凤尾菇 高温型: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22~26℃,如金顶侧耳
项目三 食用菌栽培管理
任务一 平菇栽培
导言
平菇又称侧耳,是全世界广泛栽培 的食用菌,过去专指侧耳属的粗皮侧 耳(Pleurotus ostreatus Fr.),俗 称杨树菇、冻菌等,现在人们把侧耳 属的其他一些栽培种类也称为平菇, 如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桃红侧耳等。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工菌”。
3. 主
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要 佛罗里达、白黄侧耳
种 类
Hale Waihona Puke 金顶侧耳(榆黄蘑)、凤尾菇
阿魏侧耳、粉红平菇
粗皮侧耳
▪ 姬菇
▪ 白平菇
▪ 选育平菇
榆黄蘑
白色系列
平菇的灰色品种
灰色系列
▪ 平菇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 极为广泛,平菇多在深秋至早 春,甚至初夏簇生于杨、枫、 榆、构、槐、栎等阔叶树木的 枯木或朽木上,或簇生于活树 的枯死部分。
生长在树干上的平菇
平菇生活史
菌蕾
子实体
子实体原基 平菇生活史
孢子
属异宗结合菌类
双核菌丝
孢子萌发
单核菌丝
平菇生殖生长各时期形态
▪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光
▪ 子实体分化阶段:需要一定的 散射光。过弱,子实体难以形 成;过强,抑制子实体和菌丝 体生长。
▪ 影响子实体表皮的颜色。
▪ 6、酸碱度
▪ 平菇菌丝适宜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 ▪ PH值范围4-8,最适PH值5.5-6.5。
配料时PH值调整为7.5-8.5。
(三)常见的栽培品种
我国利用木屑栽培平菇起步于20世纪40年 代,现已作为商品性生产广泛种植。具有栽培 容易,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
▪ 平菇营养价值高 ▪ 平菇中含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和其他具有
药用价值的多糖蛋白。
一、平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平菇的黄红品种
平菇的黑色品种
黑色系列
平菇的白色品种
▪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和子实 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氧气,但二者 对氧气的要求差异较大,菌丝体对 二氧化碳有较强的忍耐力(28%, 体积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 氧量剧增,若氧气不足,则子实体 易变成鼓锥形,菌盖小而薄,严重 时原基不分化,菌柄丛生并分叉, 菌盖不发育形成畸形菇。
▪ 5、光线
子实体发育:12~17℃。温度低时,生长较慢,菇
体肥厚;温度高时,菇体成熟快,但菇体薄,品 质差。
▪ 3、水分和湿度
▪ 平菇属于喜湿性菌类。 ▪ 培养料的含水量:55%~65% ▪ 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60%~70% ▪ 子实体分化期相对湿度:80%~85% ▪ 子实体发育阶段:85%~95%
▪ 4、空气
(二)生活条件
1、营养
平菇属于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 质素的能力很强,对营养物质要求不大 严格,大多素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 质素的农林副产品下脚料都可以作为栽 培原料。添加含氮量较高的如:麸皮、 米糠、玉米粉、黄豆粉等来补充氮素, 适当加入P、K、Ma、Ca等物质,可以 增加产量和品质 。
2、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