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掌握不同菇种的适宜生长环境和栽培方法,培养食用菌的生产运营能力。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室和材料,包括培养箱、培养基、菌种、水等。

2. 块菌种培养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生长,生长1-2周后,切成小块,将小块菌种放入培养袋中,注入适量水分,进行培养。

3. 瓶菌种培养将菌种接种到环境适宜的瓶子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和水,进行培养。

注意要掌握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

4. 菇类栽培将充分发育的菌种加入菇培养床中,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待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形成菌头。

5. 食用菌收割根据不同的菇种,掌握适宜的收割时间,进行有效的收割和运输工作。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培养出了白蘑菇和香菇两种食用菌,分别进行了块菌和瓶菌培养试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都能生长健壮。

在菇类栽培的试验中,我们采用了蘑菇堆栽培和袋装栽培两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蘑菇生长健壮,颜色鲜艳,形成了完整的菌头。

在收割方面,我们掌握了不同菌种的收割时间,并进行了有效的收割和运输工作,确保了食用菌的质量和香味。

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食用菌的基本栽培技术,了解了各种菌类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方法,培养了自己的食用菌,同时也对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艰苦创业的精神,掌握了科学的生产技术,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生产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的1、了解⾷⽤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菇、⾦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菌代料栽培的⼀般⽅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菌的组织分离法⼆、实验容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2. 培养基的灭菌3. 接种三、实验原理(⾷⽤菌的组织分离法⾷⽤菌的母种⼀般是采⽤孢⼦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菌⼦实体部组织进⾏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法。

四、实验材料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菌:⾹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

(3)仪器或其他⽤具: 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菌的组织分离(1)试剂:棉籽壳、麸⽪、蔗糖、CaCO3(2)仪器或其他⽤具:平菇菌种、⾹菇菌种、⾦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膜、橡⽪筋、⾼压蒸⽓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绳等五、培养料配⽅六、试验⽅法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拌料按培养料配⽅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放⼊⼤盆中⽤⼿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上,边加⽔边搅拌,直⾄均匀。

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均匀。

(2)侧培养⽔分培养料搅拌好后,⽤于抓⼀把培养料握在⼿中,攥紧,⼿指缝中有⽔印但⽆⽔滴滴下,这时的含⽔量适合,为60%—62%,若含⽔量不⾜,可再加少量的⽔,充分搅拌均匀,在检测,直⾄含⽔量合适为⽌。

(3)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3/4左右,袋⼝套上颈圈,⽤⽊棒在培养料中打⼀洞,盖上封⼝膜,⽤橡⽪筋扎紧。

(4)灭菌 126 ℃⾼压蒸⽓灭菌90分钟。

(5)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作台上⽤镊⼦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放⼊培养料袋的洞中。

(6)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23- 25℃培养室,堆放⾼度三⾄四层,空⽓湿度60%-65%,每周翻堆⼀次,使上下发菌⼀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食用菌的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的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的栽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材,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本实验旨在探索不同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生长条件,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菌种: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2、培养基质:木屑、棉籽壳、麦麸、石膏粉等。

3、栽培容器:塑料袋、塑料瓶、菌棒等。

4、消毒设备:高压锅、紫外线灯等。

5、其他工具:接种针、温度计、湿度计等。

三、实验过程(一)培养基质的制备1、按照一定比例将木屑、棉籽壳、麦麸等原料混合均匀。

2、加入适量的水,使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 60% 65%之间。

3、加入石膏粉,调节基质的酸碱度至 pH 值 7 8。

(二)装袋(瓶)与消毒1、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质装入塑料袋或塑料瓶中,装料要松紧适度。

2、装好后,用封口机或绳子将袋(瓶)口密封。

3、将装袋(瓶)后的培养基质放入高压锅中进行消毒,在 121℃下保持 2 3 小时。

(三)接种1、在无菌环境下,使用接种针将菌种接入培养基质中。

2、接种后,将袋(瓶)口重新密封。

(四)培养1、将接种后的袋(瓶)放入培养室中,保持温度在20 25℃之间,相对湿度在 70% 80%之间。

2、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五)出菇管理1、当菌丝长满培养基质后,将袋(瓶)移至出菇室。

2、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3、及时采摘成熟的食用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1、香菇:菌丝生长较慢,但子实体较大,品质较好。

2、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出菇快,但子实体较小。

3、金针菇:菌丝生长较快,子实体细长,产量较高。

(二)培养基质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1、以木屑为主的基质,香菇生长较好。

2、棉籽壳含量较高的基质,平菇生长旺盛。

3、麦麸比例适中的基质,金针菇产量较高。

(三)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1、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食用菌栽培实指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指报告

实验一食用菌栽培中常用设备的结构及使用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食用菌生产中常用到的设备及其结构和用途。

二、常用设备简介1、培养设备生化培养箱、光照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振动培养箱等2、冷藏设备家用冰箱、专用冷藏箱、超低温冰箱3、灭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燥箱、酒精灯(火焰灭菌)、常压灭菌、超声波清洗器、吸量管筒、培养皿筒4、接种设备接种室(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接种环、吸量管(液体接种)、接种枪(可用微量吸样器演示)5、玻璃器皿三角瓶、试管、培养皿实验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培养基配制的基本原理2、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步骤二、仪器设备溶液和试剂;高压蒸汽灭菌锅;玻璃仪器;天平;电磁炉。

三、操作步骤:称量——熔化——调PH——分装——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附:培养基配方1、完全培养基(CM)蛋白胨2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121℃灭菌20分钟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PH自然,121℃灭菌20分钟四、思考题1、简述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步骤。

5.1.1称量药品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5.1.2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

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

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5.1.3调节pH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

测定pH 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

5.1.4溶化琼脂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

食用菌培养实验报告

食用菌培养实验报告

食用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1 实验流程1.1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1.2 培养料的制备、灭菌1.3 将栽培种接种于菌袋1.4 出菇管理1.5 采收1.6 菇棚参观2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2.1 食用菌菌种的概述菌种母种(一级菌种或试管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鉴定洁白,健壮,无虫害,有蘑菇香味洁白,健壮,有凝水,不干燥洁白,健壮,有凝水,不干燥, 一般不超过25-35天2.2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无菌操作)2.2.1 组织分离法菇片消毒:取1张香菇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培养:将塞好棉塞的斜面放置于25℃恒温箱培养1周,观察。

实验结果我取了三张香菇菇片进行母菌的制作,分别编号为①②③。

经过一周的培养可以看出,①试管里面菌丝很少,可能是在无菌操作时,接种环的的温度过高,烫死了菇片。

②试管里面有白色菌丝,同时菇片变黑了,可能是取用的菇片较老,经过一周的培养,老化更为严重了,产生的菌丝也不多。

③试管菌丝洁白,较为理想。

2.2.2孢子分离法选用成长较好的秀珍菇,按下图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结果在进行操作时,没有将菌褶取出,故秀珍菇的菌丝长得比较多,但效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3 食用菌的栽培3.1 培养料配方:棉籽壳3900g,麸皮1000 g,蔗糖50 g,CaCO3 50 g,水5000 ml,pH7.4~7.6。

(宽15cm*长24cm的菌种袋可装12袋)3.2 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

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3.3 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1/2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大拇指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香菇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以及市场前景,提高对食用菌栽培的理解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食用菌种植基地三、实习内容1. 香菇生长习性香菇,学名为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食用菌。

香菇具有以下生长习性:(1)喜阴凉、湿润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2)对土壤要求不高,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

(3)香菇生长周期较长,从接种到出菇需3-4个月。

2. 香菇栽培技术(1)选种与制备菌种选用优质香菇菌种,观察菌丝生长状况,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无杂菌的菌种。

制备菌种时,将菌种与木屑、麦麸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灭菌袋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配制选用阔叶树木屑、麦麸或米糠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调至适宜的湿度,调节pH值至5.5-6.5。

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装入栽培袋中,进行灭菌。

(3)接种与培养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接种菌种。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适宜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脱袋。

(4)转色与管理脱袋后,将香菇菌棒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转色管理。

转色期间,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香菇形成菇蕾。

(5)出菇管理香菇出菇后,要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保持菇房环境稳定。

适时采收,保证香菇品质。

3.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香菇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香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量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香菇生产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我对香菇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香菇从选种、制备菌种、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转色、管理到采收的整个生产流程。

食用菌种植场实习报告

食用菌种植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食用菌种植场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食用菌市场的不断扩大,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在XX省XX市XX食用菌种植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菌种选育与接种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菌种选育和接种工作。

首先,我们参观了菌种实验室,了解了菌种的选育过程。

然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菌种接种,包括准备菌种、消毒、接种等步骤。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菌种接种的基本技巧,并了解了接种对食用菌生长的重要性。

2. 栽培与管理在食用菌种植场,我参与了食用菌的栽培和管理工作。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食用菌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控制这些条件,以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此外,我还参与了食用菌的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了解了食用菌栽培的各个环节。

3. 病虫害防治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食用菌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病虫害的识别、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我参与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学会了如何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

4. 产品收获与销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食用菌的收获和销售工作。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食用菌的采摘时间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采摘食用菌,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此外,我还参与了食用菌的包装、储存和销售工作,了解了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潜力,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一、引言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的食物,其栽培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食用菌栽培的影响,以期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选择了常见的香菇和金针菇。

- 培养基: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为玉米秸秆和木屑。

- 培养容器:选用了塑料袋和木箱两种不同的容器。

2. 实验方法:- 菌种接种:将菌种培养在琼脂平板上,待菌丝生长至一定长度后进行接种。

- 培养基制备:将玉米秸秆和木屑分别进行破碎、消毒,然后进行调配,使其达到适宜的水分和营养含量。

- 培养容器准备:将塑料袋和木箱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 栽培条件控制: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玉米秸秆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香菇在玉米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丝繁茂且菌盖形成较快。

而金针菇在玉米秸秆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且菌盖较小。

- 木屑培养基:与玉米秸秆培养基相比,木屑培养基对金针菇的生长更有利。

金针菇在木屑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盖形成较大。

而香菇在木屑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菌盖较小。

2. 不同容器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塑料袋:使用塑料袋作为培养容器,菌丝生长较为迅速,菌盖形成较大。

这可能是因为塑料袋能够保持较高的湿度,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 木箱:与塑料袋相比,木箱对食用菌的生长影响较小。

菌丝生长速度较慢,菌盖形成较小。

这可能是因为木箱对湿度的保持能力较差。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的生长有明显影响,玉米秸秆培养基适合香菇生长,而木屑培养基适合金针菇生长。

2. 不同容器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塑料袋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食用菌的栽培条件进行调控,探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训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训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训报告一、学习目的与任务(一)学习目的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次食用菌的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学习食用菌栽培学的知识,熟悉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亲自加入生产食用菌的多个环节,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团队意识和沟通交流的品质。

通过此次的课程实习,进一步脱框我们的视野以及对食用菌产业的理解,增长对这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

(二)实习任务1、参加菌种制作的各项操作。

2、参加食用菌栽培的各项操作。

3、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

4、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

二、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三、实习单位及地点XXXX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XX东西湖XX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XXXXXX科技公司)、XXXXXX有限公司、XX菌种厂、XXXXX基地、XXXX试验基地、XXXX生产线、XXXXX研究开发有限公司、XXXX产业园、XXXXX科技产业。

四、试验内容1、XXX业大学黑木耳、香菇、平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2、观看XXXX产业发展三十年历史和香菇生产技术的视频3、“中国香菇之乡”的X州三里岗以及新洲各工厂、公司参观学习五、实习过程具体工作时对集中食用菌的传统生产进行了解和实践;第二阶段是赶赴随州市以及新洲市的各大工厂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第三阶段是再次回到菌种试验中心进行平菇的最后装袋灭菌工作。

本次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菌种试验中心,(一)栽培实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按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菌种试验中心的大致布局,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菌种场的布局方面,应该考虑各生产部门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更合理、更科学、更节省的进行安排。

然后我们再菌种试验中心的实习主要是学习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栽培,历时四天,但基本流程一致。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探究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了解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并研究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培养条件。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栽培基质(如稻壳、麦秸、木屑等)- 培养皿或培养箱- 实验工具(如喷雾器、塑料薄膜等)2. 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质:将稻壳、麦秸或木屑等材料进行破碎和处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

2) 接种培养基:将食用菌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质上,并用喷雾器喷水保持湿度。

3) 培养条件控制:调整培养箱或培养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 观察生长情况:每天、每个阶段都要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体的扩张、菌盖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等。

5) 收获和保存:当菌盖完全形成并有成熟的子实体时,可以进行收获,注意保存采集到的菌体以备以后的研究或食用。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 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培养基质的要求不同。

例如,平菇适合在稻壳上生长,香菇和金针菇适合在木屑上生长。

同时,对于培养基质的处理也很重要,破碎和处理能提供更好的通气性和湿度,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

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湿度在70-9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3. 光照条件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

有些食用菌需要光照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而有些则需要暗处或弱光照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光照条件来增加菌体的产量和品质。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食用菌的培养成功与否,与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密切相关,同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也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食用菌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实验旨在研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探索最佳的生长条件和培养方法。

二、实验目的⒈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⒉了解不同食用菌种类的生长条件及其适宜的培养方法。

⒊研究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⒋分析食用菌的生长规律和产量。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⒈材料:(1) 食用菌菌种。

(2) 不同培养基。

(3) 培养皿、培养瓶等。

(4) 实验室设备。

⒉方法:(1) 准备培养基并灭菌处理。

(2) 培养食用菌菌种。

(3) 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4) 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5) 测量食用菌的产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⒈不同食用菌种类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方法:(1) 蘑菇: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湿度。

(2) 干地菇: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对光照要求较低,湿度要求适中。

(3) 香菇:适宜生长温度为18-23摄氏度,湿度要求较高。

⒉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1) 葡萄糖培养基:蘑菇的生长在葡萄糖培养基中效果最佳,产量最高。

(2) 玉米粉培养基:干地菇在玉米粉培养基中生长得更好,产量较高。

(3) 麦秸杆培养基:香菇在麦秸杆培养基中生长最好,产量最高。

⒊食用菌的生长规律和产量:(1) 菌丝生长期: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期通常为7-10天。

(2) 菌盖形成期: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形成菌盖,通常需要3-5天。

(3) 产量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统计食用菌的产量,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产量。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⒈不同食用菌种类对生长条件和培养基的要求有所不同。

⒉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光照和湿度对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⒊根据不同的种类和培养基选择合适的栽培方法可以得到最佳的产量。

附件:⒈图表:包括食用菌生长曲线图、产量统计表等。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食用菌栽培实验,探究不同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食用菌菌种
2. 培养基:包括有机质、无机盐、营养素等
3. 培养皿
4. 蒸馏水
5. PH仪、天平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按照一定比例将有机质、无机盐和营养素混合,并用蒸馏水调节PH值。

2.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待培养基凝固。

3. 取一定量的食用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注意保持卫生。

4. 设置不同的养分浓度组别,分别调整培养基配方中的有机质、无机盐和营养素的浓度。

5. 将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分别倒入培养皿中,每组设置多份重复。

6. 将培养皿放置于恒温箱内,恒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7. 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的生长速度、菌盖的形态以及菌种的产量等。

8. 根据观察数据和记录结果,分析不同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高浓度的养分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

2. 适度的养分浓度可以使食用菌菌盖形态正常、菌种产量较高。

3. 过低或过高的养分浓度都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生长缓慢或死亡。

结论:
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养分浓度可以提高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

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

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

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第一篇: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食用菌栽培》课程实习报告报告人: Hao 植保1004一、实习目的(一)学习操作袋料栽培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二)学习制备平菇的三级菌种;(三)了解菇房或菇场栽培的管理工作;(四)了解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模式;(五)了解食用菌加工出口行业基本情况;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第9周(10月28日——11月4日)地点:华中农业大学菌种中心、东西湖武汉如意集团、随州食用菌出口基地(三里岗)以及新洲食用菌栽培基地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一)实践部分在这次食用菌实习的前3-4天,我们的实践地主要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菌种中心,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些栽培料的预湿、建堆,还有装袋、灭菌和接种的工作。

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香菇袋料的预湿、拌料,这个任务并不是很难,大家都在积极地劳动。

主要是将一些木屑、麦麸,还有石膏和石灰加水拌在一起。

我们拌完后,老师还用手抓起一团料捏在手中跟我们解说培养料含水量的估测方法:若指缝建无水痕,料不成团,那它的 1含水量就在54%以下;若指缝间仅有水痕,松手时无水滴下,伸开手掌料成团,落地即散者,含水量就为55%-60%;若指缝间仅有1-2滴水,表示含水量为60%-65%;若有数滴水滴下,表示含水量超过65%。

而香菇的栽培料含水量一般为55%左右。

说到香菇袋料栽培,它有以下这样一些步骤:准备菌种→准备培养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转色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杨菌→补水管理。

我们做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除了拌料,我们还进行了灭菌。

我们把装好的袋料都放进了铁框里,然后按照一定的摆放方式一层一层的摆在了灭菌锅里,让每框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蒸汽的顺利流动,然后就可以在外面烧火了。

这个灭菌锅应该是一个常压蒸汽灭菌锅,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蒸汽从锅的缝隙蒸发了出来。

我记得灭菌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适量加水,合理摆放,灭菌前先加热排除冷空气,还有控制气压和灭菌的时间等等。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3.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1.食用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

各种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不严格,有的要求严格。

[1]碳源:能利用自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2]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

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铵盐和硝酸盐等。

蛋白质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他小分子氮素化合物菌丝体可直接吸收。

[3]碳氮比:一般认为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 : 1为好,而在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 : 1~40 : 1为好。

[4]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锌、氯化锰等。

这些无机盐中的金属元素磷、钾、镁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100—500毫克,而铁、钴、锰、锌、钼等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只需1/4毫克。

这些金属元素在普通水(河水、自来水)中都有,一般培养料不再添加。

[5]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素,量很微,但必不可少。

[6]栽培原料:广泛采用棉籽壳。

棉籽壳含粗蛋白73%,粗脂肪3.45%,粗纤维36.99%,无氮浸出物73.99%。

其物理性能良好,能使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得到解决,以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棉籽壳的表面密布的一层棉纤维,在合适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首先分解,加之壳内残存的棉籽碎屑,也易分解利用;经过试验,1斤干棉籽壳能产1斤左右的鲜平菇,最高达4斤左右。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⒈摘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通过合理的选择菌种、培养基配方以及环境控制等措施,成功地培育出优质食用菌。

⒉引言食用菌作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有必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⑴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关键因素,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⑵背景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种、培养基配方、菌丝生长、环境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控制,可以使菌种生长良好并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⒊材料与方法●食用菌菌种●培养基原料●生长箱●pH计●湿度计●温度计⑵实验步骤⒈菌种培养:选取优质的食用菌菌种,并进行前期培养准备。

⒉培养基配制:根据菌种的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⒊感染孢子: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并进行孢子感染。

⒋菌丝生长:控制培养箱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促进菌丝的生长。

⒌产菌环境:调节培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条件,促进菌丝的发育和产菌。

⒍收获和储存:根据不同的食用菌,掌握合适的收获时机,采摘食用菌,并进行适当的存储。

⑴菌丝生长情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无明显异常现象。

⑵产菌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食用菌成功产菌,产量达到预期。

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合理控制环境因素对菌丝的生长和产菌起到重要的作用。

⒍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成功地培育出优质的食用菌,为食用菌栽培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⒎附件⒈实验数据表格⒉图表和图片⒊其他实验相关资料⒏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⒈法律名词1:注释1.⒉法律名词2:注释2.⒊法律名词3:注释3.。

食用菌种植实习报告

食用菌种植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食用菌种植实习,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加深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自己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动手实践能力,为未来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三、实习内容1. 食用菌种植基地参观与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了解了食用菌的栽培设施、生长环境和种植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和请教技术人员,我了解了不同种类食用菌的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和栽培技术。

2. 菌种制作与接种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菌种的制作和接种工作。

我学习了菌种的制作方法,包括菌棒的制备、灭菌和接种等步骤。

我还学习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接种,以保证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3. 食用菌栽培与管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食用菌的栽培和管理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配置培养料、播种、盖膜、温湿度控制等步骤。

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4. 食用菌采收与保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食用菌的采收和保鲜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采收食用菌,以保证其质量和口感。

我还学习了食用菌的保鲜方法,包括低温冷藏、脱水处理等。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食用菌种植实习,我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菌种的制作和接种方法,掌握了食用菌的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

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和食用菌的采收与保鲜。

此外,我还通过实习了解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我认识到食用菌种植不仅是一项技术活,也需要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将来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食用菌种植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栽培技术,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也将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

(202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

(202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食用菌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法效率低下,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寻找高效、可持续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一项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评估其效率和可持续性,并与传统栽培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本实验方法如下:1.准备培养基和菌种;2.筛选最适宜的培养温度和湿度;3.确定最适宜的营养条件;4.比较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的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对比新技术和传统栽培方法,我们发现,新技术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培养周期缩短了一半;•成本减少了25%;•产量增加了30%。

此外,新技术使用的营养成分更环保,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方法更加高效、可持续。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新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预计在未来,这种新技术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1] 王明, 新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2019.[2] A. Gao et al., Optimization of nutrition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vol. 126, no. 5, pp. 1245-1254, 2019.实验建议基于本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我们建议:1.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该新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2.进一步研究营养条件和培养环境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推广和普及该新技术,以促进食用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本实验证明了新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这种新技术将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促进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操作步骤,为食用菌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选取高产且质量较好的食用菌菌种。

- 菌袋:选择透气性好、耐温耐压的菌袋材料。

- 培养基:提供合适的培养基,以满足食用菌生长的要求。

- 其他辅助材料:如稻草、蘑菇菌棒、饲料等。

2、实验设备:- 培养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 温湿度计:用于监测培养室中的温湿度。

- 称量器具:用于精确称量实验材料的质量。

- PH计:用于测量培养基的酸碱度。

三、实验步骤1、菌种处理:a:选择质量良好的菌种进行培养。

b:检查菌种是否有病虫害,如有则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

2、准备培养基:a: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各种原料。

b:将原料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

c: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并消毒。

3、菌袋填充:a:将适量的培养基倒入菌袋中。

b:均匀分布菌袋中的培养基,排除气泡。

4、菌种接种:a:取适量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

b:覆盖一层培养基,保护菌种。

5、培养条件调节:a:将菌袋放入适宜的培养室,并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b:保持适当的光照强度,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6、培养管理:a:定期检查菌袋内部的湿度和温度。

b:确保培养基湿润但不积水,调节温湿度以促进菌丝扩展。

7、采收和贮存:a:当食用菌成熟时,进行采摘。

b:将采摘好的食用菌适当处理后,进行贮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a:记录食用菌的生长速度、菌丝扩展情况和产量。

b:记录温湿度、光照条件等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2、实验结果分析:a: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差异。

b:探究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食用菌的生长受到温湿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2、适宜的培养条件可提高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六、实验总结与展望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加深了对食用菌生长环境要求的了解,并且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栽培方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1.引言该实验旨在探究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关键因素,并评估它们对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2.实验方法2.1 材料准备- 菌种:选择优质的食用菌种子作为菌种。

- 培养基:准备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包括基础成分和添加剂。

- 培养容器:选择合适的培养容器,如培养瓶或培养箱等。

2.2 实验步骤- 清洗和消毒培养容器。

- 准备培养基,按照特定的配方和比例加入适量的添加剂。

- 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容器中。

- 放置培养容器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 监测和记录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包括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产量等指标。

- 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统计。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3.1 生长环境因素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 温度:不同温度对食用菌的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为X°C,产量最高。

- 湿度:适宜的湿度范围为X%-X%,超过或低于此范围都会影响食用菌的产量。

- 光照:光照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3.2 培养基配方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基础成分:不同基础成分的配方对食用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最优配方为X。

- 添加剂:不同添加剂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也不同,最佳配方为X。

4.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食用菌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在适宜的范围内控制。

- 培养基的配方和添加剂对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也有重要影响,需要合理选择和调整。

-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探索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实验数据表格- 图表和图片6.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包括:- 食品安全法:指用于维护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

- 清洁消毒:指对培养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的污染。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正文]第一章:引言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背景和目的,包括食用菌在食品领域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以及本实验的研究目标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食用菌栽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土壤、菌种、培养基等,以及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接种方法、温湿度控制等。

第三章:实验设计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案,包括不同处理组的设置、重复次数、对照组等,以及实验所涉及的变量和测量指标,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提供实验结果的详细记录和数据分析,包括对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情况、产量等进行比较和统计,以及相关的图表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章: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指出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六章:进一步研究建议针对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包括改进实验方法、扩大样本规模等,以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效果和质量。

[附件]列出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实验数据表格、图表、图片等,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验证实验结果。

[法律名词及注释]添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和相关解释,以确保读者对相关法律内容有准确的理解。

[全文结束]附件:1. 实验数据表格:包括各处理组的生长情况、产量等数据。

2. 图表:展示实验结果的图表,以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食品安全法:指国家对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

2. 农业生产者责任法:指明了农业生产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二、实验内容
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 培养基的灭菌
3. 接种
三、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四、实验材料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

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侧培养水分培养料搅拌好后,用于抓一把培养料握在手中,攥紧,手指缝中有水印但无水滴滴下,这时的含水量适合,为60%—62%,若含水量不足,可再加少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在检测,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

(3)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4)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5)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6)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
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7)出菇管理
(8)采收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整菇插种法
(1)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2、贴附法
(1)、将接种针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将接种针迅速插入斜面培养基的中间位置,使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到试管壁上,再用接种针勾取香菇小片刚破膜的成熟菌褶,贴附于斜面相对应的试管相对应的试管内壁上,并使试管斜面朝上,平放在培养箱内,12—24h后,在试管斜面上就落下许多孢子。

(2)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将贴附在试管壁上的菌褶取出
(3)将试管放入25℃温箱中培养1—2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菌丝纯洁、粗壮、生长旺盛的试管进行保存并作出菇实验。

3、悬钩法
(1)、在350ml容积的三角瓶内,装入50ml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瓶口处垂挂一根“S”形的铁丝钩,塞上棉塞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在将三角瓶放入30℃培养箱中培养2—3天,使培养基表面的冷凝水蒸发,备用
(2)将银耳或木耳的新鲜子实体在无菌水中洗涤3次
(3)在无菌室内用灭菌滤纸将耳片上的水吸干,如耳片过大,可用灭菌刀片切去一部分,然后将耳片悬钩在“S”形钩子上,子实体面朝下放入三角瓶内,将耳片离培养基2—3cm,勿使耳片碰到三角瓶壁,并将三角瓶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在18—25℃下放置12—20h,即将有很多孢子散落在培养基表面上。

(4)取出耳片,将三角瓶至于28—30℃的恒温箱,待孢子萌发后,将萌发的孢子带着培养基块移入新的试管斜面培养基内,继续进行培养,待长出纯净、洁白的菌丝后即视为分离成功。

七、注意事项
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3、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污染袋要及时检查出处理掉。

经过30—4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使用。

若菌袋内长出原基,说明菌种已经老化。

若有黄、绿、黑等杂色斑点或连成片时,说明菌种已经污染,不可使用。

4、菌种的选择:优质菌种是决定栽培产量的主要因素。

菌种选择不当会严重影响产量。

一般选择外观为白色的菌种。

如有其它真菌污染, 从菌种外观上可看到其它颜色的菌落。

正常的原种和栽培种在生长中和长满时都应色泽鲜亮、上下一致、洁白、而不应灰暗苍白。

如果一瓶( 袋) 菌种, 上下色泽不一致, 特别是上部灰暗时, 应剔除不用。

5、优质的栽培材料和良好的栽培环境:原料是提供食用菌发菌和出菇的物质条件。

不管利用什么原料, 都必须严格掌握质量, 其中生料和发酵料尤为重要。

基本要求是: 原料新鲜、干净、无霉变, 没有因潮湿而产生的结块。

播种前和栽培管理中后期, 必须对栽培场所进行认真的清洁和消毒。

6、发菌管理
(1)用菌袋栽培, 一般发菌速度较慢, 采用通气发菌的方法, 可提前10~ 15 天长满菌袋。

具体方法如下。

袋料适中。

栽培料袋要松紧适中, 太实菌丝生长慢; 太松菌丝生长过快, 菌丝稀疏, 影响产量。

沿菌袋中间扎孔。

装好的菌袋, 用直径1 厘米的木棒沿菌袋中间扎一洞, 以利于通风换气, 加速菌丝发育。

塑料袋封口。

塑料袋最好使用塑料套环并用棉花塞好口, 外面包上一张纸或塑料薄膜, 用橡皮筋或草绳捆好, 待菌丝延伸覆盖料面时, 松动棉花, 利于通风。

加大接种量。

菌种量以覆盖料面为准, 以加快菌丝定植, 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沿边缘刺孔。

菌袋发育期间, 可沿发育好的菌袋边缘刺孔, 以利于菌丝发育。

(2)防止烧菌. 在菌丝生长阶段, 菌丝生长旺盛, 代谢加强, 放出大量的呼吸热, 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 就会形成局部的高温, 影响菌丝生长, 严重的会杀死菌丝,其防止方法是接种后的菌袋在气温高时最好单层摆放, 袋与袋之间留出一定空隙, 注意观察菌丝生长状况, 及时翻堆。

有条件的话, 设置空调或其它设备降温。

培养料注意通风换气, 防止培养室高温高湿。

(3)后熟期管理.室内菌丝培养至满袋后, 还应再继续培养10 天左右。

大部分栽培者在菌丝快发满时就入棚进行出菇管理, 使菌袋后熟期培养时间不足, 菌
丝养分积累不够, 幼菇大量发生, 造成菇畸形或出菇后劲不足, 产量低, 因此要把握好后熟期, 适时转入催蕾。

7、及时采收
食用菌不及时采收, 一般产量会有所增加, 但品质会下降, 虽高产却得不到高效。

八、实验结果
九、我的感想与收获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理论课上,让我们对食用菌的种类、食用菌基础知识、栽培技术以及一些食用菌的益处和一些食用菌的食用方法有所了解。

尤其是后面的实战过程。

通过在实验室亲自操作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从作出的制作培养基的配料过程。

一些看似简单的过程,每一步操作都是的很关键的。

比如说在最初的菌袋制作,松紧程度就是很不好掌握,太紧的话,打洞会很困难,在打洞的时候,用力下了打的洞不深,用力太大的话就会把菌袋扎破。

总之,仅仅是一个装袋的过程都显得没有想得那么轻松。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最初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装了很多菌袋。

到最后有不少菌袋被污染或因其他原因丢失,不过最后的结果也还是不错的。

虽然在采收蘑菇的时候去晚了一步,本组的蘑菇又暂时还没有长出来,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好的,看到了自己培养的蘑菇,由于条件有限,也没有尝到自己种的蘑菇是什么味道。

在组织分离的实验中,将污染的菌袋进行组织分离,主要是霉菌的污染。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培养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不少的知识,通过亲手操作,也复习了不少操作上的技术。

只是也在实践中的到了的巩固!
这门课程不仅趣味性强,而且非常实用,不管是以后家庭栽培还是创业都有很好的指导。

而且加强了实验实践能力,再一次巩固了我们灭菌,接种等一些基本实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