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一、课题:《我们家乡的节日》
二、目标:
1. 认识家乡各种节日,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学会对家乡的节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情感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各种节日文化内容的资料:
3. 图片、影像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课所学内容:
(1)复习“节日”的概念及其特征,帮助学生回忆家乡节日的
名称;
(2)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乡节日的认识。

2. 导入:
(1)简单介绍我国家乡节日,让学生了解节日的重要性;(2)通过PPT、素材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各类节日,起到一定
的情感体验作用。

3. 学习:
(1)让学生回答课文的问题,并由此了解更多关于节日的知识;
(2)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自由搭配,就家乡节日进行创作;
(3)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收集家乡节日相关信息,以书面形
式以及图片展示形式呈现更多家乡节日知识和文化内涵。

4. 合作探究:
(1)提高学生对家乡节日的认识,培养学生家乡文化热爱感;(2)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了解更多关于家乡节日的知识,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通过讨论家乡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有着正确的家乡文化热爱感及正确的节日态度,使学生有正确的节日意义认识和态度,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热爱感。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与《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作品梗概+精彩片段)同为一组。

本组课文是围绕“外国名著名篇”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本课的主要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教学背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边读边思、批注阅读感受、读出疑问……但他们读书时常常在情节上打转。

学生读过许多童话故事,一至五年级的教材中也学过一些童话故事,可以说,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是非常熟悉的,童话是儿童最容易亲近的文学作品。

学生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在学生已有阅读经验和对童话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体会这篇童话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童话的认识,感受童话的写作特点,对进一步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产生兴趣,积累童话的阅读方法。

在情感层面,学生在读故事的时候能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产生同情心。

如果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去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他们会写得无比生动,学生说的可能是空话、套话,我认为这样做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

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4.在品读中要有所感悟并形成见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1.了解本文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课的难点。

2.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从而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流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世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你们有谁知道安徒生是哪国人吗?他都写过什么作品?你们又听过他的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学生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这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2.播放本文的朗读录音。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听,真正地走进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3.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标画出相关词句,回答相关问题,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怎样描述小女孩卖火柴的情景的?说明了什么?(标画出相关的词句:“冷极了""下着雪”"快黑了”"大年夜〃“赤着脚〃“又冷又饿〃“哆哆嗦嗦”〃蜷着〃”缩成一团〃)学生甲:小女孩在这样寒冷的大年夜里光着脚卖火柴,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很痛苦、很悲惨。

老师小结:大年夜本应该是孩子与父母团圆欢聚、最幸福的时候,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此时流浪街头,叫卖火柴。

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境遇非常悲苦。

⑵小女孩“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学生乙: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

习作:《我来编童话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我来编童话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我来编童话》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童话的特点,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创作一篇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话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童话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童话的特点:讲解童话的基本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形象等。

2. 编写童话的方法:介绍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如选题、构思、编写、修改等。

3. 童话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童话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童话的特点,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创作一篇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话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童话故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讲解童话的特点:通过PPT展示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形象等,让学生对童话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讲解编写童话的方法:通过讲解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如选题、构思、编写、修改等,让学生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技巧。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童话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编写一篇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话故事。

5. 分享与讨论:小组间互相分享自己的童话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与反思:对学生的童话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来编童话》第二课时2. 板书内容:- 童话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形象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2024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2024新版

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缺点
• 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提高了学生的 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采取更有效的
03
措施加以引导。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问题原因
01
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足,对课文内容 不够熟悉。
03
阶段性测验
定期进行阶段性测验,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 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改进,鼓励进步
01
02
03
及时反馈
在批改作业或阶段性测验 后,及时向学生反馈成绩 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 进行改进。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提 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点和学习方法。
观察自然界中的花,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这种花卉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 启发。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仔细观察它的形态、颜色 和气味等特点。
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形成一篇简短的观察 日记或心得体会。
分享阅读成果,与同学交流心得和体会
在课堂上分享自己阅读的与花卉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介绍其中的主要内 容和自己的观点。
3
安排适当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掌握。
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及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和互动性。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 需求,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

2. 生字词的学习:倒塌、倾斜、裂缝、摇摇欲坠等。

3. 课文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老屋的形象,引发学生对老屋的思考和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5. 小组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6. 总结与归纳: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归纳课文的主题和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阅读理解与分析3.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懂得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老屋的短文,要求使用至少5个生字词。

2. 小组作业:每组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份关于老屋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包括课文摘要、生字词解释和插图。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古老的建筑——土坯房,以及它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倒。

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土坯房的特点,然后通过探究土坯房的主要材料——土和稻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进而加深对土坯房长久不倒的理解。

最后通过儒家思想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品德上来体会土坯房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认识到土坯房的特点和主要材料;2.了解土坯房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倒的科学原理;3.通过品德启示,体会土坯房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土坯房的主要材料——土和稻草;2.让学生了解土坯房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倒的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品德上来理解土坯房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土坯房的特点,发现土坯房与现代建筑的不同之处。

2. 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土坯房的主要材料——土和稻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科学知识,如稻草可以增加硬度、土可以吸收冲击力等。

3. 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土坯房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倒的科学原理,并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4. 品德启示通过讲解儒家思想中的“诚、信、孝、悌、爱”的理念,引导学生从品德层面上理解土坯房的精神内涵,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5. 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增加了对土坯房的认识和了解,理解了土坯房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倒的科学原理,并从品德启示中领悟到了土坯房的精神内涵。

同时,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体验到了知识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 教材分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讲述了一间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

课文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推进故事的发展,每一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因为小动物的请求而暂时放弃倒下的想法,继续坚持站立,体现了老屋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线索等进行合理的预测,感受阅读的乐趣。

1.1 知识点分析-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课文中有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如“凑”“喵”“孵”等,这些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读音和理解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例如“凑”字,它的字形结构以及在文中表示的“靠近、接近”的含义,学生需要准确掌握。

-把握文章的结构与情节:文章以老屋和不同小动物的互动为情节发展线索,呈现出一种循环反复的结构。

学生要理解这种结构,明白每个情节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及它们是如何推动故事发展的。

预测能力的培养: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

在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如老屋每次回答小动物的请求时,学生可以根据前文的经验预测老屋的反应;还有根据故事的发展,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小动物或者老屋最终的命运等。

1.2 教材地位与作用这篇课文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定量的基础课文之后,开始接触具有一定文学性和思维训练价值的文章。

从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来说,是对学生预测阅读策略学习的重要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情感教育方面来看,老屋的善良品质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价值观。

2.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章结构和阅读策略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对生字词进行了学习,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读懂课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置知识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延伸。

前置知识准备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生长的变化过程;2.掌握本篇课文所使用的词语,如“泥土”、“萌发”、“它们”等;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课前预习1.带着学生去校园中的花坛,观察花卉的生长变化过程;2.学生阅读课前阅读任务,自主总结相关知识点;3.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卉生长的变化过程;2.掌握本篇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如“泥土”、“萌发”、“它们”等;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课堂实施课堂活动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现场观察图片,学生阐述花卉的生长变化过程;2.阅读教材: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小组探讨;3.语言学习:选取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4.集体回答:学生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答题和发表见解;5.课文写作:要求学生针对本篇课文写出一篇700字以上的读后感。

课堂教学安排时间活动安排8:00-8:10 导入活动8:10-8:20 学生小组讨论8:20-8:40 教材解读和语言学习8:40-8:50 集体回答8:50-9:00 书写读后感课后延伸个人延伸1.学生可以自主观察、比较观察的花卉变化,记录在笔记本中;2.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文章,表达自己对花卉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集体延伸1.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外的园林公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2.小组展示自己观察、摄影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 第2课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 第2课 教案

2花的学校《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以孩子和妈妈说话的口吻,从儿童的思维视角展开了新奇的想象。

在雨中绽放的五彩野花,在作者眼里成了一群假日里冲出校门尽情狂欢的孩子。

没有开放的花儿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课,它们渴望着下雨,因为下雨了,它们就可以不做功课跑出来游戏了,雨给它们带来了一个迷人的假期。

文中一个个奇思妙想,把童真童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温暖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有新鲜感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灵性的芬芳,值得反复品读。

1.会认“荒、笛”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生字,识记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品读、感悟、积累,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品读、感悟、积累,并尝试迁移运用。

1.字词教学对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自主认读,读准字音,再集中进行指导。

要求会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字可以归类书写。

本课的生字中,“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是第二声,可以结合词语“荒野”“衣裳”“口笛”“惩罚”等进行认读。

多音字“假”可以根据词语意思来确定读音,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读第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等;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等。

对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难写的或者重点掌握的生字。

比如,上下结构的字中,“落”“荒”下边部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罚”“臂”的上边部分要写得扁一些。

“狂、假、猜、扬”要写得左窄右宽,“所、够”要写得左右等宽。

“舞”字书写时,注意上下比例适当且中间是四竖。

2.阅读教学这首散文诗不长,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充满意趣的想象,读着读着,仿佛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 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 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二处: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青头对红头的关心?(对呀,“一下子蹦、摔到地上、一骨碌爬、大声喊”这些词语都说明了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非常勇敢,一心只想救朋友)
3.师:再来读读这两句。(课件出示后两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还是惊慌害怕么?
(很沮丧、很悲哀)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段旅程,你会怎么说?(是的,这是一段惊险的、奇特、不同寻常的旅程)
4.师:这样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却有惊无险,多亏了谁?(对了,是青头)师:让我们来看看青头是怎么说的(出示青头第一句话“你在哪儿?”)
2.学习任务一:这篇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交流能说明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第一处:“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师:此时,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是的,它害怕,悲哀,甚至绝望了。此时,青头是怎么做的呢?从哪些地方也能看出他们是好朋友?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篇1【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大家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在菱形十字格中写好“落、荒”等13个生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读识字,运用菱形十字格写字。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情况提出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校生活,引入课文话题。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自己对“花的学校”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预习。

过渡:有谁能说说,“花的学校”在哪儿?花儿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假?你觉得他们在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嗯,说得真好!看来你们认真读了课文,想象力真丰富啊!《花的学校》这篇课文的作者发挥了神奇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

他可真厉害!现在,有谁帮老师介绍一下作者? 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自读要求: (1)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认读,能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评选“写字小明星”) (2)第二关:阅读展示台。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

(评选“优秀小主播”) (3)第三关:大脑。

尝试读懂课文内容,用“?”在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选“大脑”) 三、再读课文,解决任务 1.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指导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书写规律,在菱形十字格中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 [臂]上边部分写得舒展些,略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海滨小城(第2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海滨小城(第2课时)教案

19 海滨小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1。

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师抒情小结:海滨绚丽多彩,而且还展现出一幅水产大丰收的生动画面。

从这儿我们看到家乡不仅景美,而且人民勤劳。

如果你把自己当作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一定会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感到骄傲。

你们能体会出作者对家乡有一种什么感情吗?带着这种感情一齐朗读“远处响起了……”5。

作者怎么写出海滨之美?(读一读表示色彩的词)(1)色彩词——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

美!(2)分层练习——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静态,后为动态,突出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板书: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6。

小结学法:(1)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海滨这一部分的?(2)学生交流,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①读,找地点,【设计意图:欣赏优美的句子,总结文章写法,为小【板书设计】海滨小城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降润罚扬臂赏碰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练习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画娃娃头一个,眉、眼、耳、嘴俱全,只缺鼻子活动过程: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张画,你们来看看这幅画出现了什么问题,画里是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少了什么呢?对了,所以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它的鼻子贴上去呢?贴鼻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哦!听清楚老师讲要怎么样帖鼻子吧!玩法:参加游戏的儿童站在3米外白线处,看好鼻子部位,再蒙上双眼上前去贴。

贴对者,得奖。

二、游戏进行,在活动的时候,可是适当地给幼儿提示。

三、结束活动。

玩法:将乒乓球从桌子上积木搭好的跑道中吹进对面的筐内,一吹进的为胜。

规则:不能用手拿球,只能用嘴吹。

准备:啤酒瓶筷子玩法: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便是优胜者。

规则:每人有三次机会。

2、大家来找茬准备:图片若干玩法:在规定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不同者获胜精选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简短篇二清早,我推开门来到荷塘边,清新的空气中飘逸着一种幽香。

朦胧中,几朵“粉伞”和“白伞”跳入我的眼帘,哦,原来是那些美丽的荷花,一夜之间,竞相开放了。

一阵微风拂过,荷花飘飘摇摇,像一位飘逸潇洒的仙人。

它的茎是绿色的,有的是灰白色的,好像一把把小雨伞的伞柄。

荷花的茎上布满了细小的刺,就像短龙须一样。

花冠是整朵荷花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

荷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

荷叶有的翠绿,有的墨绿,颜色不一、浑圆宽阔,碧绿无瑕。

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五颜六色:玉白的、粉红的、深红的……它们多姿多彩;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躲在碧绿的“盘子”下面;有的张开一张烂漫的笑脸。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教师要做好笔记。

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

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大家一定见过草地吧,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在草地上玩过吗?都玩什么游戏呢?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的草地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检查自读情况。

方法:由段到句,再到词、字。

4、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5、你见过蒲公英吗?四、理解感悟,朗读指导。

1、再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交流汇报。

交流重点: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2)、“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a)“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哪些变化?(b)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

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三级上册语文第二课

三级上册语文第二课

三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一、教学目标1.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坝、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坝子、孔雀舞、泼水、龙坝、气候、凤凰花、绿树成荫”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清新活泼的特点,学习用拟人方法写一写其他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清新活泼的特点,学习用拟人方法写一写其他的自然现象。

四、教学准备1.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积累一些感性认识。

2. 课文的生字词卡片。

3. 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她的怀抱里,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孩子,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生命。

在大自然中,花是最美的,它不仅是大自然的装饰品,更是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花的文章——《花的学校》。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坝(bà)、傣(dǎi)、篱(lí)、凤仙、恩惠、泥泞、阵雨、径(jìng)、蝴蝶、翩翩起舞、花圃(pŭ)、丝绒、规则、阻拦、探望。

3. 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分几段?段意是什么?花的家庭、花在四时里是怎么生长和活动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花的生活是怎样的?妈妈对花儿的教导是什么?——理清文章思路。

4. 讨论交流: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6自然段;第三段:7——9自然段。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停顿的错误。

6.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2.理解把大自然称为“读不完的大书”的原因。

3.能和同学交流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自己读到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2.理解把大自然称为“读不完的大书”的原因。

难点能和同学交流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自己读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回顾课文内容。

“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____________,课文围绕这一写作对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

二、读中感悟,品味语言1.学生自学第2~5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并对其作适当赏析。

2.师引导赏析精彩句子。

(1)课件出示精彩语句:①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②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③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④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⑤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2)学生对上面的句子进行交流,体会其生动性。

(师重点引导学生从用词、修辞、写景方法等角度去体会)(3)全班汇报,师小结。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学生齐读课文,画出文中仍不理解的句子,提出自己还有待解决的疑问。

2.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3.师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1)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因为大自然中有赏不尽的美景和数不清的好玩的事物,这些事物能引发人沉思和遐想,所以说大自然就如同没有终结的画册和大书一样。

)(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都读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吹肥皂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游戏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自由发言)好,同学们的爱好还真广泛。

那么老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呢?(泡泡、小女孩在吹泡泡)。

你们看,这些泡泡好不好看啊?(好看)嗯,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游戏了。

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肥皂泡的,好吗?(板书课题《吹肥皂泡》)二、初读课文,质疑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难读的句子和长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生字:肥、皂、类、剩、弄、若、扇、或。

①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②指名领读。

③齐读。

(2)多媒体出示生字的形近字,对比识记生字。

肥、皂、类、剩、弄、若、扇、或把、白、粪、乘、卉、苦、篇、式①指名对比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②指名领读。

③开火车读,边读边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钢笔练习书写生字,要求尽力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重点指导“哀”“熟”“递”“弧”等字。

(4)多媒体出示词语: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种类破裂和弄四散纷飞光影零乱飘游扇子或者渡过天河飘过大海①指名读。

师生评价。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5)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哪位同学来说说看?)(学生自愿回答)提示:先介绍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怎样吹泡泡及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最后写喜欢吹肥皂泡。

三、作业布置。

经过对课文初步的理解,我们也知道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现在老师交给大家两个小任务: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玩“吹肥皂泡”游戏的美。

2. 感悟冰心奶奶玩“吹肥皂泡”童真与梦幻,感受童年的乐趣,拉近学生与冰心奶奶的距离。

【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现在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

1. 指名朗读。

(大家说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2. 全班评议。

(掌声送给他/她)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大家先自己读一下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把相关的内容画出来。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把相关内容画出来。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画的很仔细。

那么谁要来说说看呢?2.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

(提问: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很高很高)这里面有一些词用的很好,同学们知道是哪些吗?板书:“放”“加”“和弄”“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

现在就让同学们来亲自体验一下吹泡泡的乐趣吧!拿出准备好的肥皂泡,请一两个同学上讲台吹。

3.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同学想玩是吧?下课老师再和大家一起玩。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3、4自然段,记得好词佳句给记下来哦。

4.朗读课文3、4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习第5自然段。

通过第3、4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冰心奶奶小时候吹泡泡的过程,体会到泡泡的美丽。

接着我们继续学习第5自然段。

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思考:为什么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呢?1.指名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小组交流。

3.全班归纳。

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好,谁来把你思考的结果告诉大家?板书: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

其二,泡泡是那么圆润、自在、透明和美丽。

其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三)教师引导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作者看着这些泡泡,她想到了什么呢?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全班回答:想象到肥皂泡飞到天上,挨着明月,渡过天河,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同学们回答对了。

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出示句子“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指导反复朗读。

有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4.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这句话说的是肥皂泡随风飘散了,但它们不可能飘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冰心奶奶的想象。

冰心奶奶望着天上的泡泡,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

5.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挥,适当点评)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学习完全文之后,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吧,然后把好词佳句记下来。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四、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到此,老师还有任务要交给同学们,那就是:1.玩一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2.把写好的片段读给父母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下次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游戏的快乐。

【课后反思】《吹肥皂泡》教学反思《吹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

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亲身实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前,我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

二、以读为主,小组合作,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描写肥皂泡样子的词语和句子,并能体会其用法的精妙,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吹起来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抓住了“轻清透明、玲珑娇软、颤巍巍”等重点词语,了解到肥皂泡的美丽,从而体会到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

三、学练结合,拓展想象,促使教学综合高效。

梦幻肥皂泡这段,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并没有讲解,而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肥皂泡带给冰心奶奶的美好遐想,然后,我再进行拓展训练:如果你是美丽的肥皂泡,你会飘到哪里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心世界。

这节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学习作者制作肥皂泡的过程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学生的概括能力欠缺,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以后我还要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自己也要多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3.日记两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试着独立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大家都听过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坐在鸡蛋上孵小鸡的故事,爱迪生小时侯就喜欢观察和思考,长大后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在我们身边,就有像爱迪生一样遇事好奇、喜欢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同学。

2.《日记两则》就是一位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写的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他和妈妈一起到乡下的外婆家去。

在外婆家玩的时候,看见母鸡孵化小鸡,产生了观察的欲望,几天后,他又仔细地观察小鸡出壳,并即时把看到、听到、想到的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日记两则》。

(板书课:日记两则。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顺,读连贯。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字意、词义,互相交流找出形近字,组词辨析。

3.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芦傻弱拨钟剥靠湿(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阳光明媚观察拨开微弱小鸡雏春风送暖注视剥去硬喙湿漉漉4.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出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重点指导芦傻弱拨钟剥靠湿的写法。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

lúhuāshǎzi wēi ruòbōkāi()()()()fēn zhōng bāo qù yīkào gān shī()()()()2.比较形近字,组成词语。

芦()弱()拨()钟()护()羽()波()种()剥()靠()湿()录()告()显()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好()()壳()()露()()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体会和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2.学习写日记的方法,了解写日记的好处,产生写日记的愿望和兴趣。

试着写一则日记。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指名读、齐读。

2.自由读课文。

3.多媒体播放母鸡孵小鸡的视频资料。

学生观看后谈发现和体会。

二、朗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一则日记,根据提示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1)反复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作者看见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作者听见的句子,用虚线勾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2)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3)教师小结,多媒体出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日子。

我和妈妈一起到乡下外婆家去玩。

一进门,我就看见墙角的草窝里,一只芦花母鸡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

我好奇地问:“外婆,芦花母鸡生病了吗?”外婆笑着说:“傻孩子,芦花母鸡正在孵小鸡呢!再过几天小鸡就要出壳了。

”我真想亲眼看看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2.再读第一则日记。

小组讨论:“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1)学生朗读讨论,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好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体会作者记下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兴趣。

(3)教师小结:日记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真实地记下来。

3.自由读读第二则日记,小组交流:小鸡怎样出壳的?(1)反复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作者看见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作者听见的句子,用虚线勾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