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案(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城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2、简单了解《三个演义》,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文学常识:《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合称“四大名著”

2.小说文体知识:

(1)小说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4)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3.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三、师范读课文,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正面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文中对他采用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诸葛亮的句子加以分析体会。

参考:

1、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刻画孔明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形象。

2、语言描写:

(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站吾自有计”刻画孔明足智多谋的形象。

(2)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刻画孔明神机妙算的形象。

3、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神态描写):

①诸葛亮笑了几次?

②找出描写他“笑”的词语。

③是真笑还是假笑?

④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

⑤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

师点拨:三“笑”的神态描写也是细节描写。联系学生平时作文缺乏细节描写的现状。

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

师小结:《空城计》在塑造主要人物诸葛亮时,描写了他的语言、神态、肖像、动作,这些都是属于正面描写。

四、生朗读课文第三、四段,独立完成分析司马懿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用“从课文这句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格式完成(侧面烘托)。

1、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2、司马父子对话中,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谨慎、刚愎自用、多疑自负的人。

师小结:文章为了表现主要人物,除了对他进行正面描写外,还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或反面人物进行侧面烘托。

全文写司马懿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计”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反面人物司马懿的多疑从反面来衬托。通过以上的描写,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的性格特点。

五、文中同时也描写了次要人物——众官、司马昭,请问众官和司马昭各是什么样的形象?这是什么写法?

参考:侧面衬托: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师点拨:课文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

六、小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七、拓展练习:文段练习

孔明挥泪斩马谡

孔明喝退,又唤马谡入帐。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马谡亡年三十九岁,时建兴六年夏五月也,后人有诗曰: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1)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