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之舟_园林石舫漫谈
古代建筑名称区分: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古代建筑名称区分: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亭者,停也。
人所停集也。
”——《释名》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
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
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唐] 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说文》云:重屋曰楼。
《尔雅》云:陕而修曲为“楼”。
言窗牖虚开,诸孔慺慺然也。
造式,如堂高一层者是也。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阁者,四阿开四牖。
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
——《园冶》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四方、六角或八角,常呈两层,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
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四面开窗。
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有时也特指女子的卧房。
清代皇家的几处大戏园,主体舞台建筑平面近方形的均称阁,观戏扮戏的狭长形重屋均称楼。
《滕王阁诗》[唐]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试谈中国园林中的舫类建筑
试谈中国园林中的舫类建筑陈水洁(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摘要:舫是中国园林中的一种十分特殊景观建筑形式,其筑于水中,形态模仿江河中的游船画舫,功能有休息、游玩、饮宴等,其在古典园林中又有着特别的精神情怀与向往象征,所在之处也往往是园林中的最精彩之处。
本文从古典园林的舫类建筑展开论述,从匾联装折等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粤博的红船舫,总结舫类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其意境表达方式。
关键词:古典园林;舫类建筑;江南园林;皇家园林;岭南园林;匾联装折;意境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4-0029-03庄子有言“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
”句中意境分外逍遥自得,引人向往。
由此园林中筑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寄托情思的象征。
舫常筑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常见一种仿船形的建筑,可供人休息、游赏、饮宴。
因舫不能动所以俗称旱船,又雅称“不系舟”。
园林中筑舫,可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园林建筑的深邃意境,游玩其中又极富理趣。
根据宋《营造法式》及近代的《营造法原》著说,传统的舫类建筑平面形式以及栏槛与真船“前抱厦、内舱房、后舵楼”相似,大多数舫类建筑的间广不会太大,宽度约3m多点,平面比例和船相近,长度是宽度2倍以上,分成三大部分组成:船头、中舱、尾舱,其开敞与封闭程度和位置相关,船头开敞,中舱半封闭,尾舱下部封闭上部稍开敞。
船头为乘风赏景之地,一般为“甲板”加敞棚构成;中舱空间最大,屋顶稍稍比敞棚矮些,中舱两侧一般会开长窗以达到宽广的视野,这里也是舫中主要的休息、宴饮场所。
后部尾舱模仿真船的舵舱,一般设计成两层,是舫的制高点,下层设楼梯上二层,所以较为封闭,二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便远眺,整体下实上虚。
屋顶形式: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中舱顶为船篷轩、鹤胫轩;屋顶错落轻盈舒展,与倒映两相呼应,宛如荡漾于水泽的船体。
(导游词)南京总统府导游词
南京总统府导游词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着名的总统府。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
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
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
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9年。
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
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
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
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
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又称"荣光大殿"。
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
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
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
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
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
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着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
两江指江南省和____(省、市、区、县),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
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不系舟赋序文赏析【清代】袁枚骈体文
………………………………………………… …………………………………………………
清代骈体文
不系江南园林志》: “煦园本明初黔宁王沐英宅第,入清
为两江督署西园,有石舫,袁枚为作《不系舟赋》,一度
为太平天王府。”
作者简介
•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 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 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 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 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 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 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 (1798),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 生”。
• 袁枚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 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 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 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THANK YOU!
解析园林中石舫的装饰形态
【造园家】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石舫
【造园家】中国古典园林特⾊——⽯舫⽯舫是园林中经常见到的⼀种建筑,底部通常⽤⽯砌建,故名⽯舫或⽯船,俗名旱船。
因为永远不会移动,⼜称⽌⾈。
⽯舫的诸多别称中,最⽣动的要数“不系⾈”了。
不系⾈语出《庄⼦·列御寇》:“饱⾷⽽遨游,泛若不系之⾈,虚⽽遨游者也。
”仔细体味,园林中的许多建筑是有⽣命的,也有⾃⼰的个性。
禅屋是出世的,⽯舫却是⼊世的,甚⾄是玩世的,确切地说是隐逸玩世。
杨维祯《书画舫记》云:“天,⼀⼤瀛也;地,⼀⼤舫也。
”并借顾瑛的嘴说:“予知居舫,⽽不拟闻⼤道于舫之外。
”⼤意是宁愿在舫这样的凡间做⼈,⽽不打算在舫之外的仙境得道。
⽯舫似船,却是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想象和浪漫⾊彩的建筑。
中国⼈是很爱船的,古⼈把建筑建成船状,满⾜了⼈们游、赏、居的要求。
其型制有两种:完全建于陆地的船厅和半建于⽔中的⽯舫。
园林之中,这两种建筑和亭、台、楼、榭互相呼应,和谐⽽⼜得体。
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乐。
”国⼈更多地形容建筑是凝固的诗、⽴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然的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艺术的境界与现实的⽣活融合为⼀体。
只要到苏州园林⾥去⾛⼀趟,看看这两种船型建筑,你就会对“凝固的诗”有更深切的理解。
⽐如在怡园,略过其他景致,在长廊尽头,就有船厅建筑“⽯舫”,此处的“舫”,船厅⽽已,其实叫“⽩⽯精舍”,原有的室内家具均系⽩⽯砍削⽽成,故名。
内呈船形,有⽯台、⽯桌、⽯凳。
两侧和合窗可以放下遮风,也可以撑成三⼗度⾓半开着通风,这和旧时讲究的船只如出⼀辙。
窗下是⼀溜⽯制长凳,很容易想起幼时乘船的经历,也是趴在这样的长凳上看往来的船只,波浪在船舷边涌上涌下,远处的景物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要使劲从窗⼝探出,回头才能瞥见落在⾝后的⼀切。
你可以在这⾥的⽯头长凳上假寐⽚刻,想象⾃⼰卧波⽽⾏。
舫原指并连的两船,《尔雅·释⾔》说“舫,⾈也。
”郭璞注:“(舫就是)并两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
• 《罗湖野录》曾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 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曰:‘吾无隐:闻木 樨香乎?’公曰:‘闻。”晦堂曰:‘香乎?’ 尔公欣然领解。”讲的是晦堂通过虽不可见、但 四处弥漫着芳香的桂花来启发黄庭坚悟禅,体验 生命的本质。
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似自其下流出,
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
•
或临水菰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
视觉印象。
•拙 政 园
• 2、隔。
•
•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架曲折 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 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 面有幽深之感。
•
• 颐和园西堤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3、破。
•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 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 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 竹野藤、朱鱼翠藻,虽是一洼 水池,也似有深邃山野风致。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 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 布。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
• 苏州环秀山庄西北角的假山,利用屋顶雨 水流注池中,略存瀑布之意,在东南角假 山上于石后设小槽承受雨水,由石隙婉转 下泻,形成小瀑布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 一:山 • 二:水 • 三:植物 • 四:建筑 • 五:书画墨迹
一、山
• 山是园林的骨架。 • “一拳则太华千寻”。 •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
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 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 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苏州园林建筑特点
姓名:[魏晓凤]班级:[11级平面3班] 学号:[2011412030313]苏州园林建筑特点在我国古时,常称两船相并为舫。
《国策·楚策》云:“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
以后把用游览的小船称舫。
舫,后来又俗称旱船。
这是一种外形模仿舟楫的建筑物。
因其不能航动,所以又名“不系舟"。
园林中的舫便是一只“不系之舟"。
江中一叶小舟,向为文人雅士隐逸山林湖泊的象征,园中的舫正符合了归隐后,追求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的心理需求。
苏州园林中的舫,一般由头舱、中舱、尾舱三部分组成,通常是船体下部以石砌,上部船舱则多为木构,而且大多建于水中,有的临岸贴水,象待人登临;有的伸入水中,似起锚待航,供人在内游玩欣赏水景。
舫除了其造型别致美观,更代表了园主洒脱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所以苏州园林中多舫。
拙政园的“香洲”两字为明代吴门才子之一文征明所书,这是一座外形内观都似画舫的建筑物。
通长丈许,可分为三个部分。
俗称“纱帽头"的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显得气势轩昂,颇有气魄。
中舱较低,深约七尺,舱内施一堂隔扇,一分作内外两舱,两旁配置既可启合,又可拆卸的和合窗,一排木板坐凳,里面光线充足,明朗清晰。
尾舱两层,状若飞举,名呼“征观楼"。
登楼可以饱览四周景色。
香洲毕竟不是真船而是用砖木建成的,实际上它是轩、榭、楼的混合建筑,它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物相互呼应联成一气。
又因它三面临水,显得格外生动自然,确为苏州园林中舫式建筑的典范。
怡园的画舫斋,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物,轻逸舒展,宛如飘浮于水上,荡漾于池中的一叶轻舟,置身其间,大有似在行船中之感。
舫首设置石栏,凭栏可数游鱼,前舱摆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坐歇小憩。
舱内挂竹质抱柱联,匾额为“舫斋籁有小溪山”。
后舱以落地长窗为屏,配置国画,舫尾楼上为“松籁阁",重帘复宇,倒影玲珑。
苏州园林中除了形似的舫之外,还有一种意似的舫,人们若从留园的曲溪楼去看明瑟楼,它仿佛是一艘画舫尾部的楼舱,而与之毗连的涵碧山房犹为画舫的中舱,倘有西风吹皱池水,宛似逆水行舟。
作文中可用的“新鲜”成语集释
作文中可用的“新鲜”成语集释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越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万劫不复:万劫,万世。
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
指永远不能恢复。
电光石火: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也形容机锋敏捷,思维迅速。
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
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的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和衷共济:比喻上下团结,共同克服困难。
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反义词是“阳春白雪”。
英雄气短:形容有才识志气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丧失进取心;也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奇文共赏:两用成语,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
如坐春风: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比喻清高或隐居。
宋朝时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默默无闻:指没有什么名声。
七月流火: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指天气转凉。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现还用指打官司。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诚惶诚恐:多义成语原指封建时代官员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在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总统府导游词
总统府导游词 各位游客: ⼤家好:现在我们将要游览是近代历史博物馆总统府。
接下来,⼩刘为⼤家简单的介绍总统府的历史概况,最早以前可以追溯到在明代,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软禁劲敌陈友谅的⼉⼦陈理得归德侯府,之后是朱棣⼆⼉⼦的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
清康熙年间,曹玺、曹寅⽗⼦(曹雪芹的曾祖⽗、祖⽗)曾在这⾥任过江宁织造署的职位,表⾯是专门为皇帝督办⽣活⽇⽤品,其实是暗中监视江南这代官员的有没有什么贪赃枉法之类。
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仍为两江总督府。
1912年,孙中⼭就任临时⼤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的西花园;1948年5⽉,蒋介⽯在此就任"总统"。
1949年4⽉23⽇百万雄师过⼤江,将南京解放。
解放以后作为了省政协所在,之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
各位下车前,请把贵重物品随⾝携带,等车停稳后下车,向马路对⾯看,⼤家对总统府⼤门都不陌⽣,在许多历史纪录⽚中都见过。
⼤门建于1929年。
原先,门是⽊结构⼤门,后嫌其⽓派⽽改建。
门楼仿古罗马风格,这是⼀座两层半的建筑,⼀楼为门房、卫⼠室,⼆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
现在看不到挂任何的旗⼦,因为这个地⽅曾经做为民国政府之地,为了尊重历史,没有挂国旗,也不可能挂青天⽩⽇旗,只有春节,五⼀,⼗⼀,重⼤节⽇的时候挂上国旗。
进⼊⼤门,⼤家随着⼩刘看下整个总统府的导览图,⼩刘要事先提醒咋们朋友们,⼤家第⼀次来到总统府参光,⾥⾯很⼤,路线⽐较复杂,很容易迷路了,请⼀定要跟着⼩刘⾛,以前有个游客朋友在⾥⾯迷路了,找了40分钟也没有绕出来。
我们今天参观总统府的时间为1个半⼩时,路线是西线-中线,跟着⼩刘参观完西线和中线只要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家就可以⾃由活动,可以拍拍照,参观。
到了*点后请⼤家准时到⼤门的出⼝处集合,我会在出⼝处举着正⼤的旗⼦等⼤家的。
咋们的旗⼦⽐较好认,国民党是青天⽩⽇旗,我们是晴天⽩字旗。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盆景中多用松柏、黄杨,表现出雄伟气势的是()盆景。
[2014年江苏真题] A.广州B.苏州C.四川D.扬州正确答案:D解析:扬州盆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气势恢宏,尤以栽种观叶类的松、柏、榆、黄杨别树一帜。
知识模块:中国的古代园林2.我国古代园林中,被称为“不系舟”的建筑是()。
[2013年江苏真题]A.榭B.轩C.舫D.廊正确答案:C解析:“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之一。
石头所做的舟不用缆绳栓系,因此石舫通常被称为“不系舟”。
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水是活的,更是为营造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界。
知识模块:中国的古代园林3.在中国古典园林构景中,将两侧用建筑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好的景点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是()。
[2012年重庆真题]A.框景B.抑景C.夹景D.借景正确答案:C解析: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其方法是将两侧用建筑、树木、花卉等屏障起来,这种构景手法能强化设计者的构思意境,并突出主体景点的地位,增加园景的深远感,从而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情趣。
知识模块:中国的古代园林4.瘦西湖风景区内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三面临湖,四面皆门,运用了我国古代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框景”手法,成为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的是()。
[2011年江苏真题]A.五亭桥B.钓鱼台C.白塔D.桃花坞正确答案:B解析:钓鱼台是瘦西湖中一处著名的景点,此处三面临水,四面皆门,仅一道长堤与小金山相连,人立于此,透过四面的月洞门,五亭桥、凫庄、小金山、白塔尽收眼底。
此处运用了我国古代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框景”手法,是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知识模块:中国的古代园林5.有人把西湖南面的雷峰塔与北面的保俶塔喻为“雷峰如老衲,保俶如少女”,从构景方法上看它们是一组绝妙的()。
不系之舟造句
不系之舟造句
1、这石舫是不会倾覆的,也希望大清的江山犹如不系之舟,任凭风雨飘摇。
2、当时唯一的感觉是,心如槁木死灰,身如不系之舟。
3、男人大多是不系之舟,逼急了我野渡无人也不愿意舟车劳顿。
4、自由是一叶不系之舟,上面一无所有,它的心中并无彼岸,它只是顺流而下。
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6、跨入文庙大门,迎面可见高大的孔子铜像,其后是占地40余亩的泮池,也称“学海”,遍植莲花,微波荡漾,水中小岛仿若不系之舟,似行似住。
江苏总统府的导游词范文5篇
江苏总统府的导游词范文5篇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苏总统府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苏总统府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
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
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8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
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
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
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9年。
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
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
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
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
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
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
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
细品园林之十五石舫,不系之舟
细品园林之十五石舫,不系之舟比起拙政园,小时候更喜欢狮子林,因为有玲珑的假山,登高爬下,倒比边上的拙政园更能吸引起我的注意来,还有就是在狮子林里有一艘石头的船,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比起其他园林,总有那么一点特别。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石舫,被称为园林里的不系之舟。
它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特殊的景观建筑,外形模仿了江湖中的游船画舫,而在苏州园林里,也可以经常看见它独特的身影。
【壹】说起石舫,第一想到的就是狮子林。
在我小的时候,每次去狮子林,都会登上那座特别的石头的船。
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船首有小石板桥与池岸相通,犹如跳板。
船身、梁柱、屋顶为石构,门窗、挂落、装修为木制。
前舱耸起,屋顶呈弧形曲面,中船低平,屋顶为平台,屋舱上下二屋,有楼梯相通。
其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细部花饰已带有一些西洋风味。
这座镶着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的西式石船,怎么看,都和传统的苏州园林有些不一样,但是,在假山、翠竹、湖水中却又显得那样和谐。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卢浮宫门口的那座为世人所惊讶的玻璃金字塔,那古典与现代的设计,虽说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却在经历时间的冲刷之后,愈发显得别具一格来。
说来也巧,造起狮子林石舫的,正是卢浮宫门口的金字塔设计者贝聿铭的叔父贝润生。
也许,这样的创意也有遗传吧。
或者说,正是由于童年时代在狮子林里的熏陶,才造就了后来别具一格的贝式建筑风格。
说狮子林,必说贝聿铭和苏州贝家。
电视纪录片《世界华人》有一集专门介绍贝聿铭,片中有一大段是贝老回忆当年的自家花园:狮子林以前是我们贝家的,贝家有了这个花园是100年了。
所以我小的时候,夏天我回苏州总是到狮子林里面玩。
那时候没有多少人,很少人进去,是私家的公园,我们家的庭院以石头闻名,这些石头形状很奇特,有很多洞有很多斑迹凹凸有致,似乎一半是生命一半是石头……他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给苏州建了一个看似古典却又现代感十足的博物馆,离开他小时候从小住过、玩过的狮子林,不过一站路的距离。
不系之舟_园林石舫漫谈
石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特殊景观建筑,外形模仿江湖中的游船画舫,因其固定不能移动,又称为旱船。
其下部往往用石材砌筑,故又称为石舫。
画舫原指江、湖中一种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游赏性船舶,又称游舫。
皇家园林中水面浩瀚辽阔,多设龙舟游船,自汉唐以迄明清莫不如是。
大型私家园林中也常设有画舫,以便泛舟游于园池。
舟船浮游于水,不宜作居住之用,而园林中的石舫因其稳固,不涉风险,既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又有生活实用价值,故无论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舫在江南园林中极为常见,全国现有的园林石舫也以江南园林中为最多。
如南京煦同;苏州拙政园、怡园、狮子林、吴江退思园;上海豫园、南翔古漪园、青浦曲水园;扬州瘦西湖西园曲水、静香书院;杭州曲院风荷等都有石舫,许多园林中还有船厅。
北方颐和园有清宴舫、圆明园石舫遗迹、淑春园(今北京大学未名湖)石舫遗迹;济南十笏园有稳如舟船厅;太原晋祠、西安华清池也有石舫。
岭南园林中广东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均建有石舫或船厅。
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船坞石舫。
石舫依水而不游于水,处于陆而不止于陆,似舟而非舟,似动而还静,付与园林以独特优美的景观,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创造了深邃的意境,具有极深的哲理。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扬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宋张孝祥《浣溪纱》词:“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显示人们向往坐享烟水之趣,不履风波之险的生活,追求无劳无忧、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心态。
南京煦园石舫匾额上题有乾隆皇帝手书的“不系舟”,上海南翔古漪园石舫旧有祝枝山题额“不系舟”,青浦曲水园旱船之额为“舟而非水”,松江醉白池旱舫,董其吕曾题额“疑舫”,嘉定秋霞圃也有“舟而不游轩”等等,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在历史记载中,唐代及以前的园林中没有出现过石舫。
北宋时,在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里未见到石舫,宋徽宗营造的艮岳中也没有石舫。
石舫)
颐和园石舫
颐和园
石舫
中
国园林
里面,
有水就
有舟。
有些舟
是石头
做的,
所以不
用担心
会象木
船一样
顺水漂
走,不
用缆绳
去系着。
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
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
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
颐和园里就有一座石舫。
此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万寿山的西麓岸边。
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
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
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范本模板】
榭和舫多属于临水建筑。
在选址、平面和体形设计上,要特别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配合关系。
临水或在水上的供人游玩和休息的房屋。
一、建筑类型与特点(一)、榭的含义: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
平台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凭依.(二)、不同地域水榭的形式:1.江南园林中的水榭:榭尺度不大,常以水平线为主.典型实例有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网师园的46濯缨水阁"、藕园的“山水间”等.2。
北方园林中的水榭:具有北方宫廷建筑特有的色彩,建筑浑厚、持重,建筑尺度较大,造型多样;如北京颐和园的“洗秋”、“饮绿”两个水榭。
3。
岭南园林中的水榭:“水厅”,立秋轻快、通透,也是水榭的一种二、建筑布局与功能(一)、榭的功能:多以观景为主,也可满足社交休憩的需要。
(二)、榭的设计要点:1。
选址:有景可借可观之处,湖岸线凸出处为佳.2。
朝向:忌西晒.3。
平台高程:低临水面为佳。
4。
造型:开阔、开朗、开敞.(三)、榭的平台构造:1。
榭以实心土台作为挑台的基座。
2.在实心土台的基座上,伸出挑梁作为平台的支撑.3.以梁柱结构作为挑台的基座,平台的一半挑出水面,另一半坐落在湖岸上。
(芙蓉榭平台构造)4.以柱梁结构作挑台基座,在岸边以实心土台做榭的基座。
5.整个建筑及平台均坐落在水中的柱梁结构基座上。
(四)、实例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
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也由此而来。
当年王心一营筑归田园居时,这里为一派水乡景色:“池广四五亩,种有荷花,杂以荇藻,芬葩灼灼,翠带柅柅。
修廊蜿蜒,驾沧浪而度,为芙蓉榭。
"现游廊尚未恢复.然小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特别是夏晚在此赏景,待到皓月当空,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
中国邮政明信片
中国邮政明信片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1998(000)010
【摘要】园林舫又称“不系舟”。
造园家给它下的定义是:“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屋”。
园林舫的原型是江南画舫。
江南园林多以小巧著称,园中水面也小,不能划船,便在水面仿舫的轮廓造木石的舫,供人在内游玩宴赏。
苏州怡园的画舫斋,狮子林的石舫,环秀山庄的补秋
【总页数】2页(P9-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
【相关文献】
1.2001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将发行 [J],
2.2001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 [J],
3.极限明信片欣赏(2):2004年度中国邮政邮票自制片选登 [J],
4.从传统走向创新——中国邮政与腾讯公司合作发行主题明信片 [J], ;
5.中国邮政普通邮资明信片 [J], 王如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特殊景观建筑,外形模仿江湖中的游船画舫,因其固定不能移动,又称为旱船。
其下部往往用石材砌筑,故又称为石舫。
画舫原指江、湖中一种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游赏性船舶,又称游舫。
皇家园林中水面浩瀚辽阔,多设龙舟游船,自汉唐以迄明清莫不如是。
大型私家园林中也常设有画舫,以便泛舟游于园池。
舟船浮游于水,不宜作居住之用,而园林中的石舫因其稳固,不涉风险,既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又有生活实用价值,故无论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舫在江南园林中极为常见,全国现有的园林石舫也以江南园林中为最多。
如南京煦同;苏州拙政园、怡园、狮子林、吴江退思园;上海豫园、南翔古漪园、青浦曲水园;扬州瘦西湖西园曲水、静香书院;杭州曲院风荷等都有石舫,许多园林中还有船厅。
北方颐和园有清宴舫、圆明园石舫遗迹、淑春园(今北京大学未名湖)石舫遗迹;济南十笏园有稳如舟船厅;太原晋祠、西安华清池也有石舫。
岭南园林中广东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均建有石舫或船厅。
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船坞石舫。
石舫依水而不游于水,处于陆而不止于陆,似舟而非舟,似动而还静,付与园林以独特优美的景观,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创造了深邃的意境,具有极深的哲理。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扬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宋张孝祥《浣溪纱》词:“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显示人们向往坐享烟水之趣,不履风波之险的生活,追求无劳无忧、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心态。
南京煦园石舫匾额上题有乾隆皇帝手书的“不系舟”,上海南翔古漪园石舫旧有祝枝山题额“不系舟”,青浦曲水园旱船之额为“舟而非水”,松江醉白池旱舫,董其吕曾题额“疑舫”,嘉定秋霞圃也有“舟而不游轩”等等,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在历史记载中,唐代及以前的园林中没有出现过石舫。
北宋时,在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里未见到石舫,宋徽宗营造的艮岳中也没有石舫。
欧阳修在庆历二年(1042年)任滑州通判时,在衙署东面建有“画舫斋”并著《画舫斋记》,文曰:“斋广一室,其深七尺,以户相通。
凡入余室者,如入乎舟中。
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
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栏槛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
凡偃休与吾斋者,又如偃休于舟中。
山石蝤,佳花美木之植,列于门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故因以舟名焉。
”欧阳修的画舫斋面宽仅一间,进深七尺,按宋《营造法式》,此类房屋间广(即面宽)不会太大,一般在一丈五尺以下,故平面比例在1:2左右,分成左右两室,以门相通。
一间较封闭,另一间较开敞,其两侧设栏槛。
进门设在一端山墙上。
它的平面形式以及栏槛与舟船相似,内部空间也可能相象,但整个建筑的外形并不一定像船,且不临水。
最早记有船形建筑的是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其卷四“故都宫殿”中有“旱船”,“德寿宫”中亦有“旱船”。
周密另一著作《癸辛杂识》记载临安(今杭州)集芳园中有“旱船曰‘归身’。
”明末关于石舫的记载明显多了,如无锡邹迪光的《愚公谷乘》说“愚公谷”(俗称“邹园”)有“阁前一池,屋跨其上,状如‘舸’,曰‘半舸’。
”北京米万钟的“勺园”,“而跨水之第一屋,曰:‘定舫’。
”“南有屋,形亦如舫,曰‘太乙叶’,盖周遭皆白莲花也。
”祁佳彪《越中园亭记》载“苍霞谷”“堂之左有楼,望之若雪溪一舫”。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中引宋介之《休园记》曰:“水池之北岸建屋如舟形”。
王世贞“弇山园”内亦有“舫屋”等等。
上海南翔古漪园戏鹅池上的“不系舟”石舫,闵士籍初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沈元禄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作《古漪园记》,记曰:“为‘采香廊’,廊尽有亭,亭之左,作水周之轩,为‘书画舫’,在‘戏鹅池’上。
”“不系舟”石舫应是记中的“书画舫”。
现存石舫乃重建于1947年。
但是明末计成的《园冶》中关于屋宇只记有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广、廊等十五种,而没有舫。
这大约是所记的十五种应为园林中常有的建筑,舫不是逢园必有的,故不录。
清代石舫更多,现存园林中的石舫多建于清代。
皇家园林中颐和园之石舫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上部舱楼原为官式木构建筑,光绪年间改建为西式楼房,并改名为“清晏舫”(彩插图1)。
承德避暑山庄有不系之舟——园林石舫漫谈何建中· 55 ·“云帆月舫”、“青雀舫”等,“云帆月舫”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四十七年间(1703-1708年),“青雀舫”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现均己不存。
郭俊纶编著的《清代园林图录》收有避暑山庄“云帆月舫”图,但未明确注明出处,据书后“赘言”,此图可能采自《避暑山庄御制诗图》。
图下有注:“临水仿舟形为阁,广一室,袤数倍之。
周以石栏,疏窗掩映,宛如驾轻云,浮明月。
上有楼可登眺,亦如舵楼也。
”同书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学士张玉书《赐游热河后苑记》中说:“傍有楼,额曰云帆月舫。
联云:疑乘画棹来天上,欲挂轻帆入镜中。
”从图上看此舫形式与江南石舫颇接近,唯全为二层楼,与颐和园清宴舫相似。
此外记载尚有静明园的书画舫、静宜园的绿云舫、南苑团河行宫的狎鸥舫、圆明园的岚镜舫、绿帷舫等。
北方私家园林中北京淑春园(今北京大学末名湖)有乾隆时的权臣和所建的石舫,绮园(索家花园)有仿自江南的船厅,澄怀园有“乐泉西舫”,济南十笏园的“稳如舟”船厅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成。
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石舫如南京煦园的“不系舟”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彩插图2),苏州拙政园“香洲”约是清后期同光年间(1862-1908年)所建(彩插图3),怡园“画舫斋”及石舫亦是同光年间物,吴江退思园“闹红一舸”及船厅建于光绪年间,狮子林石舫建于近代1918-1926年,上海青浦曲水园“舟而非水”旱船成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左右。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图1),清乾隆中叶重修为一所大型园林,其时园内有“烟水舫”与“濠乐舫”。
从《清代园林图录》里郭俊纶所绘豫园复原全景图看,烟水舫与苏州拙政园香洲、怡园画舫斋相似。
扬州西园曲水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书的《扬州画舫录》里,只有“濯清堂前方池,广十余亩,尽种荷花。
”的记载,尚未见到石舫,“翔凫”舫当建于此后。
《扬州画舫录》记“万松叠翠”园中,“竹外‘桂露山房’前,有小屋三、四间,半含树际,半出溪滣,开靠山门,仿船屋式,如寒塘废宅,横出水中,颜曰:‘春流画舫’。
”倚虹园有“舫屋”,曰:“小江潭”。
《扬州园林(陈从周编著)》记载扬州住宅小园中,如康山街卢宅“意园”中原有旱船,地官第14号汪氏小苑有船轩,永胜街40号魏宅有旱船。
清蒋元益《凤池园记》说其园“池旁筑室象舫,名‘爱莲舟’,以徜徉游行。
”据俞樾《半园记》,园内“有屋如舟,颜曰‘不系舟’。
”清张文虎《复园记》记:“有室如船曰:‘壑舟’。
”上海也是园有“太乙莲舟”。
广东番禹余荫山房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船厅“榕萌待渡”建于1922年。
顺德清晖园始建于明末,清乾隆时(1736-1795年)重修,池侧有双层船厅。
佛山梁园建于清嘉道年间(1796-1850年),有石舫一。
东莞可园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有临水船厅“雏月池馆”。
时至近、现代,石舫仍有建造。
如苏州狮子林西式石舫建于1918年至1926年间,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边有一不系舟,是1930年所建,旧有冯玉祥题额。
现在陕西西安华清池内有一个龙石舫,是解放后1956年所建。
从历史记载来看,北宋欧阳修的画舫斋、秦观的艇斋与南宋朱熹的船斋、舫斋,陆游的烟艇等可说是舫一类建筑的滥觞,但只是象征性的,还不是船形的建筑。
仿舟船的建筑——石舫应始于南宋,即源于江南,明清之际盛行于江南,并影响其他地方。
这与江南园林发展史是一致的。
明米万钟的勺园就是摹拟江南园林,饱含江南情调。
勺园里就有了“定舫”与“太乙叶”二座形如舫的船屋。
清朝康熙及乾隆皇帝数次下江南,对于江南秀丽的景色和精致的园林印象深刻,于是把江南造园艺术引入皇家园林,石舫亦随之北渐。
岭南几个园林年代均较晚,肯定要受到江南园林的影响,梁园主人张敬修曾做过京官,建园前曾浏览各地园林,无疑要吸取江南同林的精华,应该包括石舫、船厅等在内。
舫的分类可分为写实型、象征型、想象型三类。
写实型又可分为完全写实型与部分写实型。
完全写实型就是完全真实图1 上海豫园盐水舫· 56 ·地模仿舟船,模仿得惟妙惟肖。
如北京颐和园之“清宴舫”,石舫形似逼真的西洋大轮船,似乎正欲劈波破浪驶向远方。
南京煦园之“不系舟”,造型精巧,每当微风荡漾,池面波光粼粼,舫若徐行。
部分写实型就是基本上真实,只是某些局部不似真船。
如苏州拙政园之“香洲”、怡园之“画舫斋”、吴江退思园之“闹红一舸”、常熟兴福寺之“团瓢舫”(彩插图4);扬州西园曲水之“翔凫”(彩插图5),石舫、静香书院之“莳玉舫”(彩插图6),某宅花园船厅;上海南翔古漪园“不系舟”(彩插图7)、豫园“烟水舫”;承德避暑山庄“云帆月舫”;杭州曲院风荷“不系舟”(彩插图8);它们基本上如一画舫,但或船身平直、船头不翘,或后舱不做窗扇,而用粉墙代替,介乎于似与不似之间。
写实型石舫一般均建于水中,通常可分为船头、前、中、后舱四个部分。
船头往往有平板小桥连于岸上,寓意船上跳板。
前舱、后舱地平稍高,中舱略低,后舱常做成两层,如拙政同“香洲”、怡园“画舫斋”、兴福寺“团瓢舫”、西园曲水“翔凫”石舫、古漪园“不系舟”、豫园“烟水舫”等。
也有全一层的,如南京煦园“不系舟”、吴江退思园“闹红一舸”、扬州静香书院“莳玉舫”杭州曲院风荷“不系舟”、梁园之石舫,或者全部为两层,如颐和园“清晏舫”、避暑山庄“云帆月舫”。
梁园之石舫可能与岭南气候有关,四周不围护,完全通畅。
退思园之“闹红一舸”、静香书院“莳玉舫”、等只有前舱、中舱,无后舱,后部与廊相连。
曲院风荷“不系舟”亦只有两舱,但它是独立的。
北京圆明园、淑春园(今北京大学未名湖)石舫现今只剩下部石砌船体,上部舱室已不存,根据所建年代来推想,上部可能与南京煦园“不系舟”相似。
写实型即是通常所说的石舫,现存的数量也最多。
象征型石舫的整体形象并不完全与舟船相象,只是某几个局部采用一些与真船相似的形式,象征性表示舟楫之意,故称象征型。
太原晋祠“不系舟”建于难老泉边的小水池中,上部为一歇山卷棚小亭,只是下部石座略有船形。
四眉山三苏祠“船坞”也就是下部平面似舟,上部更象歇山顶的水榭,船头还栽有一棵树。
还有一种常称为船厅,此类型的平面常呈狭长形,在短边设长窗,可出入,长边装半窗或和合窗(即北方之支摘窗),室内或做成同顶形式(似北方称卷棚),与船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