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1
(3)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的营销策略分析班级:市场营销(应用)2013-1班组号:第三组组名:老司机小组成员:邓国倩、苏惠琴、谭昱辉覃德旺、庞炎波目录1、概述 (1)1.1公司简介 (1)1.2公司的历史沿革 (2)2、市场分析 (2)2.1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 (2)2.2主要经营方式 (3)2.3主要竞争对手 (3)3、青岛啤酒的发展历程 (4)4、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5)5、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5)5.1市场细分 (5)5.2目标市场选择 (6)5.3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6)6、产品策略 (6)6.1产品组合 (6)6.2产品组合策略 (7)6.2.1扩大产品组合策略 (7)6.2.2低价产品策略 (7)6.2.3高价产品策略 (7)7.分销渠道策略 (8)7.1渠道结构 (8)7.2渠道决策 (8)8、价格策略 (9)8.1定价方法 (9)8.2价格策略 (9)8.3非价格策略 (9)8.3.1产品品牌个性化 (9)8.3.2广告策略 (10)9、促销策略与公共关系 (10)9.1促销策略 (10)9.1.1广告促销和名人促销 (10)9.1.2情感促销 (10)9.1.3文化促销 (11)9.1.4体育促销 (11)9.1.5新闻促销 (11)9.2公共关系 (11)9.2.1形象公关 (11)9.2.2网络公关 (11)10竞争策略 (11)10.1差异化竞争策略 (11)10.2趋势 (12)11、主要结论与展望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3)1、概述1.1公司简介青岛啤酒公司的基本情况青岛啤酒,全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和上海相继上市,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市场并购方面都可圈可点。
青岛啤酒是内地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其产品“青岛啤酒”分销到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啤酒市场中最知名的中国品牌。
自1997年1月以来,青啤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收购活动。
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1)
青岛啤酒商标权价值评估摘要:超额收益法通过计算贷评估的商标权预期产生的超额收益,然后资本化得到其价值。
本论文预测出青岛啤酒未来的利润额,利用超额收益现值法,评估出青岛啤酒商标权的价值。
关键词:商标权价值青岛啤酒超额收益法一、超额收益法[2]超额收益法是以改组企业的超额收益为基础,以之评估企业商标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直接用企业超过行业平均收益来对商标进行估算。
它有三种方法:超额收益倍数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现值法。
(一)、超额收益倍数法超额收益倍数法是将超额收益的一定倍数作为企业商标的评估价值。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步骤为,首先确定企业所处行业的正常收益率,可以用行业平均收益率来代替正常收益率,并根据改组企业资产总额计算出正常收益。
(二)、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的基本思路是超额收益商标创造的利益,按一般资本报酬率,需要多少价值的资产才能创造这一利益,据此确定商标的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那些已经进入成熟期,并可在预计的若干年内,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改组企业。
(三)、超额收益现值法超额收益现值法的基本思路是改组企业商标权这现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在未来时期内带来多少超额收益。
这种方法的步骤为:首相,合理的确定企业的超额收益的剩余经济寿命。
其次,确定在剩余经济寿命期内的超额收益。
最后,评估确定商标价值,测定合理的折现率,企业剩余经济寿命期间预期超额收益的折现额之和,便是企业的商标价值。
二、商标及其企业概况(一)、青岛啤酒是全国著名的啤酒企业,经过百年沧桑,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商标为青岛啤酒,它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已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如表1所示。
表1 商标注册情况自从商标作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的标记进入市场以来,该公司及其重视其商标在市场中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的良好的信用。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
【青岛啤酒企业的估值研究3400字】
山东青岛啤酒企业估值的案例分析第1章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第2章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1)2.1 经营环境分析 (1)2.2 企业竞争优势 (3)第3章公司估值分析 (3)3.1 估值方法选择 (3)3.2 现金流贴现法 (4)3.3 主营业务收入预测 (4)3.4 营业净利润(NOPAT)预测 (5)3.5 运营资金投资额预测 (6)3.6 净资本支出预测 (8)3.7 权益自由现金流(FCF)预测 (9)3.8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预测 (10)3.9 公司权益价值估值 (11)第4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1)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相关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方法和模型,但开始放缓。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实力的增强,更多的重组和并购。
因此,对于我国上市企业来说,迫切需要有效、科学的模型和方法来评估企业价值。
本研究以山东青岛啤酒为例,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估。
山东青岛啤酒公司是我国饮料啤酒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深耕饮料啤酒领域多年,山东青岛啤酒在曾经在2018-2020年三年连续获得我国“国家饮料啤酒企业荣誉金奖”、“国家优质纳税企业”以及入围了华润排行榜排出的“全球优质饮料啤酒企业500强”。
山东青岛啤酒的发展是我国饮料啤酒企业改革创新的缩影,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我国饮料啤酒企业的发展状况。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山东青岛啤酒的分析不仅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的价值和适当条件,而且有助于外部投资者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价值评估对山东青岛啤酒企业的影响,分析价值评估方法和流程的主要因素,找出主要因素,了解山东青岛啤酒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为山东青岛啤酒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铺垫(李晓明,王子涵, 张思,2021)。
第2章公司经营环境分析2.1 经营环境分析2019年以来,我国饮料啤酒出口市场和整体出货量保持增长趋势。
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快于商业市场。
评估青岛啤酒公司价值
中国啤酒行业可谓是一个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行业。
自1900年诞生直到改革开放前期的七十多年间几乎一片空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啤酒行业开始迅速崛起,特别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60多家外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啤酒市场,中国啤酒行业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
中国啤酒市场需求量曾一度急剧膨胀,高峰时竟达700多家啤酒企业,青岛、燕京等几家大的啤酒集团也在这种背景下经迅速地壮大起来,并成为支撑中国民族啤酒工业的中坚和脊梁。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是在对外规模扩张中取得成功,而且风格不同的最具代表性的著名啤酒企业。
下面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这三个方面,对啤酒业老大“青岛啤酒”进行企业价值的评估。
战略分析:1:并购战略作为历史悠久的青岛啤酒紧抓历史机遇,加入并购浪潮的大军之中,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发展路子,仅用6年的时间,在全国17个省市建立了48处啤酒生产基地,抢占了全国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了地产地销的战略转变,已基本完成了全国战略布局。
这一切使青岛啤酒在短时间内生产规模与销售规模增长了几倍,然而并购是一柄双刃剑,并购的风险及整合、消化、实现盈利成为摆在它面前的重要问题。
按通常惯例,青岛啤酒重新审视和反省运行机制、文化、理念与企业目前现状的适应性,对其并购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确立了今后的战略发展重点,即继续坚持专业化经营,实现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的转变,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的转变,注重无形资产的扩张,同时提出竞争和竞合并举的新观念。
青啤系统整合的目标和任务是:首先将扩大青岛啤酒的主品牌的影响力;第二,要将收购的资源整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再现和创造价值;第三,市场运营能力要强,要使得资产产生效率。
青岛啤酒的扩张把并购与整合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其并购的轨迹表现为:一是以横向并购为主,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并购的方式从大量的资金投入向资本运作转变,在并购的同时,进行全面整合,包括管理、品牌、企业文化、销售网络等方面。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分析——以青岛啤酒为例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分析——以青岛啤酒为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啤酒品牌之一,是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
本文将以青岛啤酒为例,分析其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
首先,资产质量是衡量企业资产质量好坏的指标,通常包括资产的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在青岛啤酒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其负债率较低,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表明青岛啤酒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公司经营能力较强。
其次,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青岛啤酒的流动比率较高,表明公司能够较好地偿还短期债务,并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这是因为青岛啤酒拥有较高的现金流量和流动资产,使得公司能够应对突发的支付需求。
再次,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青岛啤酒在近几年的存货周转率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公司的库存管理较为有效。
这主要得益于青岛啤酒良好的营销策略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此外,青岛啤酒在资产质量方面还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青岛啤酒的账户应收款项较高,表明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在近几年的财务报表中,青岛啤酒的坏账损失也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公司的信用政策和账户管理有关。
因此,青岛啤酒在提高资产质量方面需要加强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青岛啤酒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资产质量方面表现较好。
公司的负债率较低,流动比率较高,存货周转率呈现增长趋势,这证明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经营能力较强,存货管理较为有效。
然而,仍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传统熟啤已 不能满足消 费者需求, 如今生啤更 被消费者重 视。此外, 一些果味啤 酒被推出来 迎合新一代 消费者和女 性消费者。
相当一部分 消费者会有 品牌追随行 为,他们会 相对固定选 择某些品牌 的啤酒。
相当一部分 消费者会有 品牌追随行 为,他们会 相对固定选 择某些品牌 的啤酒。
北方偏向于 在家中或美 食广场饮酒, 南方则偏向 于社交聚会 饮酒。
分销商质量低及对市场缺乏灵敏度,同 时忽略了非即饮渠道市场。
利润空间缩小
青岛啤酒从2009年开始,受竞争压力的影 响,营销成本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同时其 市场销售价格受到种种制约因素不敢贸然提 价,因此其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小。
反应能力不强
青岛啤酒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不强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市场上的局部区 域的竞争信息收集及应对出现滞后,预判 及前瞻性不强;二是新增市场的挖掘不够 全面,当前仍然存在销售的盲点。
2. 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都是暂时的,分销商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即饮渠 道市场上,而不是非即饮渠道市场上。
3. 其他品牌消费忠诚度高,啤酒的地域性决定了啤酒消费的情感和文 化特征,啤酒的消费忠诚度较高,消费者一旦习惯了一种口味就很 难改变。
4. 今年青啤过分做品牌宣传而忽视品牌建设,过多的看重广告效应, 而忽视了品牌其实真正存在于消费者心中这一根本现象。一时间市 场上青岛山水简装青啤等一系列中低端青啤子品类出现,这些产品 不仅没有为青岛啤酒占领中低端市场,相反在青啤投入过多的精力 与一些地方品牌的竞争中,不仅元气大伤,而且在高端市场上也是 丢城失地,严重混淆了消费者对青岛啤酒品牌的定位。
在本土竞争中南方主 要竞争对手是华润啤酒 有限公司,北方主要是 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同时国际知名啤酒企 业也纷纷跻身国内市场,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比 较激烈。
(财务管理案例)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
目录PART I 战略分析 (2)PART II 会计分析 (8)PART III 财务分析 (15)PART IV 价值评估…………………33PART I 战略分析一、参考公司历年来的财务报告,评价公司2001年前后的并购战略有何差异?2003年,青岛啤酒迎来其百岁华诞。
百年青啤不但成为了青岛的名牌,而且成了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牌。
企业能够持续发展100年,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名牌,并且仍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势头,实属不易。
在这百年多的历史中青岛啤酒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代:一:彭作义时代。
在这个时代,青啤发起了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为主导的“大名牌发展战略”,它的核心理念是”做大做强”。
二:金志国时代。
在这个时代,青啤开始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由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扩大,并开始对市场和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
对青岛啤酒公司来说,200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就是在这一年青岛啤酒开始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没有“做大做强”的基础就没有“做强做大”的平台。
1.对青岛啤酒1993年到2003年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的资本负债率在1993到2000年逐年上升,此后进入平稳时期,资本负债率维持在50%-60%之间,对企业年报进行分析发现,从93年到01年中,企业大量收购破产企业或以承担债务的形式收购经营困难的企业,这样在增加企业资本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债务,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度提高。
到01年下半年,企业在扩张上进入平稳时期,企业的收购业务大幅减少,只完成2宗并购,而且在收购形式上更多的使用参股的形式,并拥有并购企业的管理权,很好的控制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2.收购模式的转变,01年下半年在收购万泰公司的上企业参股28%,但取得万泰公司的经营权。
事例表明企业在不再用并购破产或经营困难企业为主的并购方针。
用少量的资金和股本来运作更多的公司,来盘活资本,达到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青岛啤酒公司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企业面临着许多无法预知的挑战和机遇。
要想在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必须在这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调整自身,及时做出反应,对开始增长的财务指标开始做出正确的判断,时刻关注财务状况的动态。
目前整个啤酒行业,个人认为已经趋于饱和,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低端产品的市场已经逐渐减小,而高端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大,成为了带动整个行业的驱动力。
啤酒行业在我国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在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整合后,啤酒业开始由地方市场垄断格局向着区域市场割据和全国性寡头垄断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价值评估之所以让相关利益者觉得重要,是因为他们需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从而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价值。
而财务分析也是对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同样重要的,它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的一系列分析,从而判断出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战略是否合理,对企业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而让管理者做出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
本文对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头羊——青岛啤酒进行了系统的SWTO分析、全面的财务分析、并且介绍了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对企业而言的重要性,而后采用了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企业的价值,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青岛啤酒未来的发展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调整,在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应该要采取适合公司发展要求的财务政策,使得财务状况更加合理,企业的价值实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SWTO分析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评估价值青岛啤酒财务分析Abstract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any unpredictab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meet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e must adjust ourselves in this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respond in time, make correct judgments on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that start to grow,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financial situation at all times.At present, the whole beer industry, I think, has become saturated, the growthspace is very limited, the market of low-end products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market of high-end products is grow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whole industry. Beer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After the industry integration in recent years, beer industry began to develop from local market monopoly to regional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national oligopoly. In the current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reason why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makes stakeholders feel important is that they need to ensure their own interests, so they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analysis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managers and stakeholders. Through a series of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of enterprises, it can judge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whether the strategy is reasonable, an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so that managers can make decisions that a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ie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WTO analysis,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nalysis and value evaluation for enterprises. Then it uses the discount method of free cash flow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is series of analysi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Qingdao Beer is facing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aced with tremendous adjustment, in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singtao Beer should adopt financial polici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o as to mak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value of enterprises to achieve better promotion.Keywords: SWTO analysis Free cash flow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Tsingtao Beer financial analysis目录一、引言 (3)二、青岛啤酒公司概况 (4)(一)公司概况 (4)(二)行业概况 (5)(三)SWTO分析 (7)三、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的重要性 (8)(一)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8)(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 (9)四、青岛啤酒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 (10)(一)财务分析 (10)1、盈利能力分析 (10)2、营运能力分析 (10)3、偿债能力分析 (11)4、发展能力分析 (12)5、综合评价及建议 (13)(二)价值评估 (13)五、青岛啤酒公司的优化对策 (18)(一)财务分析中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 (18)1、从盈利能力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 (18)2、从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 (19)3、从营销策略增长企业价值的对策 (19)(二)从外部环境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青岛啤酒品牌管理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品牌管理案例分析4.1青岛啤酒品牌发展历程1993年青啤公司创立伊始,啤酒产销量仅有20万吨,实行的是单一品牌,以国内啤老大而自居。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规模危机成为当时公司存亡的主要矛盾,为解决生存危机,从1996年开始,公司提出做大做强工作方针,本着“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原则,通过实施大名牌战略,一统鲁啤战略,来实现公司目标。
在战略的推进过程中,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青岛啤酒迅速收购兼并了48家企业,规模危机得到了缓解,但相应的管理危机又成为公司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良莠不齐的企业管理水平给公司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尤其是作为公司发展最重要资产之一的品牌资产受到了严重冲击。
青岛啤酒品牌由最初的单一主品牌衍生到一百五十多个品牌,产品品种达上千种。
事实上,企业的收购活动如果把一套品牌带入原先的品牌组合,几乎总会引起严重的结构问题。
企业应对品牌结构中发现的问题要从速分析,并拟订行动计划。
2001年金志国总裁接手青岛啤酒以后,把原来做大做强的目标口号改为做强再做大。
明确提出了今后品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明晰品牌发展思路,整合营销核心资源,规范品牌管理体系,创建品牌运营机制”,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品牌整合措施。
青岛啤酒集团适时启动了“品牌瘦身计划”,针对公司品牌现状、各产品特点和细分市场需要,啤酒品牌架构分三个层级,青岛啤酒品牌、第二品牌、地方品牌。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国内外中高档市场,以开发全国的中高档市场为主,在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进行重点突破,通过品种的整合,形成四大系列产品线,逐步提高销售比例;第二品牌定位中低档市场,以开发事业部区域中低档市场为主,用其整合原青岛啤酒系列品牌及子品牌,作为事业部重点培育的区域强势品牌;地方品牌以开发地方区域中低档市场为主,发挥地方品牌亲和性优势,是品牌战略的需要,在3-5年内暂作为青岛啤酒市场的补充。
2004年,青啤从规模、品牌上进行了整合和定位。
为保护好青岛啤酒这个国际品牌,青啤公司对青岛啤酒、山水、崂山、汉斯以及其他区域性子品牌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和定位,形成了以“青岛”为主品牌、以崂山、汉斯、山水为二线品牌,并辅之以各子公司自有品牌的金字塔型品牌体系。
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以青岛啤酒为例
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以青岛啤酒为例引言:股票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然而,如何准确地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价值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本文将以青岛啤酒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表现和行业前景,探讨其股票投资价值。
一、公司概况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于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生产和销售各类啤酒产品,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深宫啤酒等。
此外,公司还涉及食品饮料、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
青岛啤酒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的总资产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的实力在稳步提升。
此外,公司负债规模相对较小,净资产也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较强。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可以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
青岛啤酒的利润表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净利润稳定增长,这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相对较高,说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公司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青岛啤酒的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稳定增长,表明公司的经营活动具备较强的现金流入能力。
此外,公司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也呈现正向增长趋势,说明公司具备扩大投资和融资的能力。
三、市场表现分析青岛啤酒的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公司股票的价格走势和市盈率,可以了解投资者对青岛啤酒的市场认可程度。
青岛啤酒的股价在过去几年呈现上升趋势,公司的市盈率也相对较高,表明投资者对青岛啤酒的认可水平较高。
此外,公司的股息率也相对较高,说明公司具备良好的分红能力,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吸引力。
四、行业前景分析啤酒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面临着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公司背景 (2)三.青岛啤酒净利润创利税新高的原因 (3)1.开设社区酒吧 (3)2.创新销售渠道 (3)3.对酒类行业数字化转型 (4)4.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4)5.关闭厂房 (5)6.增值税率下调 (5)一.公司简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啤酒制造、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
目前公司国内拥有62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企业,以及2家联营及合营啤酒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为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已行销世界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公司背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
目前品牌价值1637.72亿元,连续16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8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2018年,青岛啤酒全年共实现啤酒销售量803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65.7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12.6%。
呈现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高于销量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
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丹麦、俄罗斯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区域,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
青岛啤酒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啤酒销量719.5万千升;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5.31%;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23.15%,前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青岛啤酒在2019年三季度报告指出,报告期内,青岛啤酒持续提升中高端品牌定位,不断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保持了在国内啤酒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4.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青岛啤酒价格策略和销售渠道是否也要相应改变?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基于产品定价理念和中国啤酒行业的价格战,青岛啤酒应采用既不回避,也不推波助澜的定价策略。
如果不参与价格竞争,再好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肯定不会高,如果大打价格战又势必会影响利润,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青岛啤酒应定价上做出重大的理性突破,采取产品线的定价策略,即在做产品定价决策时,将若干产品纳入系统的考虑范畴,目标是产品总体利润的实现而不是单一产品的利润实现。
第一、"作为主品牌的青岛啤酒定价采取快速撇脂的定价策略,将价格定得相对于大多数潜在顾客的经济价值来讲比较高,以便从价格敏感性较低的消费者细分中获得利润,此部分消费者往往看重的是产品的差异和品牌的价值。
青岛啤酒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高品质、高价格的形象,因此青岛啤酒品牌的定价策略就是高定价策略。
第二、"对于副品牌山水、崂山、汉斯等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价格战中抗衡。
即产品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是单位增量成本变动成本或增量固定成本,价格溢价较小。
这些产品是公司的战斗产品,主要的使命是做大销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摊销工厂的固定成本,同时牵制竞争产品,使竞争对手留在廉价产品的渠道内。
一般来说,啤酒的价格往往分为四个环节,即经销价格、分销价格、终端价格和零售价格。
在价格链的设置上,青岛啤酒在主品牌和副品牌上也应体现出共同点和差异化。
共同点是无论是主品牌还是副品牌,价格链的设计都是自后而前的,即先根据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产品定位定出终端零售价格,然后再根据利润分配、成本制定以及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制定出终端价格、分销价格和经销价格。
不同点则是主品牌的价格链往往是全国统一标准,不论是黑龙江还是海南,主要的青岛啤酒价格都是统一的,至少在经销价格上是统一的。
而副品牌则更多兼顾了各区域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对比,同时结合细分市场的消费特点,往往具有更多的自由设计空间,因此区域间的价格链存在一定的差异。
青岛啤酒成功案例分析
青啤公司无论是在购并之初,还是在购并之后,都要对目 标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对企业的内外环境、 购并的可行性、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有力 地保证了购并企业的质量和集团整体的健康运作。
(二)坚持以啤酒生产为主业
青啤公司虽步入市场经济较晚,但并没有“跟风转”, 盲目进入自身不熟悉或不相关的领域,一直坚持以啤酒为 主导产品的扩张,近几年原则是不涉足其他行业。因为青 啤的自身优势在啤酒行业,所以要集中一切财力、人力、 物力和技术在啤酒行业创造绝对优势,努力把“蛋糕”做 大。
☆专家总结了青啤扩张战略的五大经验及启示
(一)抓住了千载难逢的购并良机。 国际上,世界大啤酒企业已开始出现多起强强联合的案例,世界啤酒
业正在向强的更强、弱的淘汰的方向发展,世界啤酒十强也从过去的产 销量最低200万吨,增加到近300万吨。这反映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 趋势。国内,中国啤酒业正在由“春秋”走向“战国”;小型啤酒企业 纷纷亏损,过去,几乎每个市甚至县都有啤酒厂,现在这些啤酒厂90% 都处在亏损的境地;同时,曾在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的大多数酒店和商 店的60多家洋啤,由于建厂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市场投入高、资金消 耗高等四大症结,出现了“水土不服”,有90%以上出现了巨额亏损, 开始纷纷撤退,且大多数洋啤都在寻求与国内大啤酒企业的合作,包括 列世界啤酒业十强的大啤酒公司。这正是强势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壮 大自己实力的好时期。应该说,这一机遇是时不待我的,早几年的没有 出现,推后几年就会失去。要求青啤必须抓住良机,在短时间内完成国 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这种布局还是青啤突破地域“围城”的契机。 啤酒作为讲究新鲜度的大众消费品,长距离运输既不经济又不影响新鲜 度,因而,啤酒是一直把半径150公里范围作为优选经济效益圈。青啤 的这种布局,正是在建立“优选效益圈”。只有这种“圈”多起来,青 啤才能真正成为覆盖全国的强势品牌,才能实现到2003年跻身世界啤酒 十强、十年之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的目标。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80年代末期,以期权定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证券报》及中国证券信息网 说明:2004年的数据资料截止日期为5月30日
出于降低并购失败风险的需要,避免支付过高的并购价格而导致并购的失败, 公司开始重视被并购目标公司的价值。因此,并购中对目标公司和标的资产评估变 得越来越重要,中介机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逐步的参与企 业间的并购行为,提供专业的意见。 4)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管理现状。公司上市要经过严格挑选,在改组时还要 将不良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去。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应该优于非上市公 司。但统计资料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逐年下降。1995年、1999年和2003年净 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4.28%、10.74%和5.56%,加权平均值每股收益由 0.37元、0.25元和0.139元,上市公司业绩九年来整体业绩处于下降通道中[5] 。这主 要是由于上市公司只注重筹集资金,不注重公司制度改革和管理的完善造成的。公 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公司仍旧保持上市前的 管理方法。以价值评估为手段实行价值最大化管理,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充 分反映出管理层的经营绩效。 5)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的投资理念。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不论是一 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逐渐趋于理性,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能充分将公司的 真实价值展现在投资者的面前,对投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投资者 进行决策。
表1-1近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数量与比例
年度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重组次数 58 178 233 213 395 85 重组公司数 57 147 189 172 194 53 上市公司总数 739 848 948 1055 1173 1274 重组公司占当年上市公司比例 7.71 17.33 9.94 16.30 16.54 4.16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1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见刘也愈加的紧密。
企业面对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本国的企业的影响,更多的将会是国外企业的威胁,而这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各方竞争力前提。
所以,近些年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被人提出,企业的价值也越来越准确,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少的助力。
下面就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进行分析,进而说明价值评估的价值。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前身由英、德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于解放后转为为国营企业。
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厂家。
10多年前,青岛啤酒就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一个资产百分之百国有、经营长期按政府计划运行的老国有企业里,第一次掺进了归属不同的国有资本。
公司积极推行“高起点,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1994年至今先后兼并了数十家啤酒生产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三个麦芽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超过371万/年。
其全国性销售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建成48家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了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北方、东南等八个区域性事业管理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
“1993年7月15日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年8月27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2月增发1亿A股。
2002年10月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A——B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分三批向A——B 公司发行价值1.82亿美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
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青岛牌”青岛啤酒以及崂山、汉斯、山水、五星等知名品牌,在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168.73亿元,继续位居啤酒行业全国第一。
公司管理层计划2005年达到年生产啤酒500万吨、2008年800万吨的规模,并使青岛啤酒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啤酒制造企业。
青岛啤酒的案例分析
远景
财务角度
“为了让股东满意,我 们必须达到什么财务 目标?”
•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尽管由于企业战略 的不同,在长期或短期对于利润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
从长远角度来看,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客户角度
“为了获取财务目标, 我们必须满足什么样 的客户需求?”
▪ 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客户 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客户角度正是从质量、性
六、战略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公司达到了对战略的共识,把战略 和运营有效对接起来,还建立了一个双循环的控制体系。另 外青岛啤酒制定了公司的战略图,把四个维度的战略目标清 晰地画出来,同时也为工厂的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建立了战 略图。通过战略图,每一个人明晰了公司的整体目标是做什 么,每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公司的各个 业务单元,包括职能部门,乃至于每一个员工要做什么,都 实现了战略的清晰和目标的明确。
2019年开始的战略转型
做大做强
做强做大
并购扩张
内部整合
进行战略整合:
• 品牌的整合 • 市场及生产基地的整合 • 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组织整合 • 不断进行文化整合
主要举措:
l 内涵式发展为主; l 变革组织结构,适应管理幅度增加的要; l 实施平衡计分卡战略;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一、平衡计分卡基本概念
高效( 营销
(I1)开拓基地市 场
内
部
流 程
(I3)优化品牌结 构
(I2)动态优化经 销商结构
(I4)提供优质服 务
产品领先 (I5)优化产品质量 (I6)应用新技术
整合优化
青岛啤酒的案例分析-27页精选文档
一 二 三 四 五
一、公司概况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 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 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 2019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 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 500强
二、青啤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通过执行平衡积分卡战略,将战略规划层层分解到 业务部门和个人落实到具体的执行层面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绩效考核示意图
公司战略 目标/BSC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一、2019年青啤面临的主要战略问题
l 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财务风险十分突出; l 依赖收购兼并的快速扩张,整合成本不断提高; l 品牌品种数太多、视觉形象混乱,导致青岛品牌的辨识度下降; l 组织管理跨度加大,组织能力跟不上规模的扩张。
品牌品种杂乱
三、从并购扩张到内部整合的战略转型
习
与
成 长
(L2)提升核心人才胜任能力
信息资本 (L3)建立战略管理决策系统
(L4)延伸ERP实施 (供应链、CRM)
组织资本
(L5)运用国际化最佳实 践
(L6)建立面向市场的企 业文化
(L7)实施变革管理
五、战略的动态管理
高层领导人
确定公司战略,建立平衡计分卡体系
各事业部 基层员工
逐级建立个事业部的平衡计分卡 实现平衡计分卡和员工的联系
平衡计分卡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 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 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的以财务会计量度为主的 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平衡计分 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即落后的结果 因素,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即领先的驱动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见刘也愈加的紧密。
企业面对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本国的企业的影响,更多的将会是国外企业的威胁,而这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各方竞争力前提。
所以,近些年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被人提出,企业的价值也越来越准确,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少的助力。
下面就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进行分析,进而说明价值评估的价值。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前身由英、德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于解放后转为为国营企业。
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厂家。
10多年前,青岛啤酒就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一个资产百分之百国有、经营长期按政府计划运行的老国有企业里,第一次掺进了归属不同的国有资本。
公司积极推行“高起点,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1994年至今先后兼并了数十家啤酒生产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三个麦芽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超过371万/年。
其全国性销售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建成48家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了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北方、东南等八个区域性事业管理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
“1993年7月15日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年8月27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2月增发1亿A股。
2002年10月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A——B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分三批向A——B 公司发行价值1.82亿美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
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青岛牌”青岛啤酒以及崂山、汉斯、山水、五星等知名品牌,在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168.73亿元,继续位居啤酒行业全国第一。
公司管理层计划2005年达到年生产啤酒500万吨、2008年800万吨的规模,并使青岛啤酒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啤酒制造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啤酒,目前主要品种有11°清爽、11°精品、11°特制听装啤酒、12°特制精品、12°冰啤酒、10°干啤、10°超干啤酒、8°低醇啤酒、纯生啤酒、菊花保健啤酒、柠檬果味啤酒、红啤酒、本色啤酒等形成了不同工艺不同风格不同档次多种产品结构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历史绩效分析投入资本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分析的重要工具,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比较更能反映公司的业绩,揭示公司资本经营效率的高低。
资产收益率将经营绩效与财务结构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同业公司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意义,很难了解来自公司主业的经营绩效。
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总资产和净利润界定不一致的问题,总资产中没有扣除无息负债,但是净利润扣除的费用中包括了这些负债的隐含筹资成本。
下面对与投入资本收益率相关量进行计算:投资者资金总额是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投入的资本总量,包括股权所有者及付息债权人的投资。
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来反映就公司的所有资产减去付息债务;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述为公司的权益加上付息债务。
依据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计算如下:鉴于此,青岛啤酒公司有了以下的构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消费大幅度提高其中啤酒的消费增幅最大。
虽然九五期间啤酒产量的增速有所放缓,但由于啤酒具有酒精度低、饮用面广、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消费者对啤酒的认知和认同度不断提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拓展潜力。
目前世界啤酒消费的年人均消费量为30升,消费大国捷克、爱尔兰、德国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分别为158升149升和125升,世界最大啤酒生产国美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亦达到82升,而中国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仅为17.5升,约占世界年人均消费水平的2/3。
1995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啤酒产销量第二大国,1999年啤酒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2004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中国啤酒产销量已占到整个酒精类饮料的70%左右,但我国啤酒生产企业较为分散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国十大啤酒集团只占据了36.12%的全国市场,而分散在全国各地300多家年产量5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分割了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啤酒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
中国啤酒业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迅速地超常规发展,组建超大型的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未来5年内中国啤酒企业的整合并购活动将更频繁,啤酒企业向规模更大、效益更高、产品更精的方向发展。
从以上两方面说明中国啤酒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了解可以看出,中国啤酒整体行业获利能力一般,行业吸引力中等。
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依据竞争理论,竞争的结果是最终必然会使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降低,其中只有管理成本低的企业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因此,青岛啤酒的战略构想转化为未来绩效的财务预测。
明确预测期时间(2005年——2009年)。
由于啤酒行业具有地域性等特点,青岛啤酒明确预测期定为5年,即自2005年到2009年,称为短期财务预测,预测详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借助于会计报表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量。
这段时间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规模和投资速度的加快,将会产生收益,会出现高速的成长。
明确预测期时间(2005年——2009年)采用的预测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各种资产、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结合公司的主业收入增长,预测出未来的各种比例变化趋势。
连续预测期时间(2010年——)。
假定自2009年后,公司新投资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投入资本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率、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公司进入了稳定的成熟经营期。
青岛啤酒未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将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公司啤酒产品销售量的增长预测。
公司近几年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公司战略规划,预测2005-2006年这两年销售量增长率为15%,下一阶段公司销售量增长率有所减少,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预测增长10%。
啤酒价格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
由于啤酒行业竞争激烈,而产品价格的经过了几次调整,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销售的现有产品保持价格不变。
综合上述假设,公司从2005年到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预测如下表;青岛啤酒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来源于:1999年-200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稳定在0.6的水平,青岛啤酒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人工成本、折旧等)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完成上升,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合理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成本保持在主营业务收入的60%,毛利率保证在40%,预计2005年-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保持0.6,2009年后也保持在0.6。
1999年-2004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保持在历史比例,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10%比例。
根据以上预测比例,计算出青岛啤酒的主营业务成本及主营业务税金,并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如下表:1999-2004年公司营业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较为稳定。
营业费用主要来源于销售过程中各种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包装费、折旧等,通过营销网络项目的实施,营业费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营业费用控制在占公司主业收入20%以内,随着公司主业收入增长,该比率还有下降的空间,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营业费用占公司主业收入的比例为0.17、0.17、0.15、0.15、0.15。
管理费用在主业收入的历史比例较为稳定,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8%,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管理费用占公司主业收入的比例为0.08、0.08、0.07、0.07、0.06。
公司经过两次扩股后,资金非常的充裕,这种状况会由于公司直接融资能力长期存在而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1年扩股募集资金7.8亿元预计将会在2006年全部投资完毕,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的预测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进度和长短期借款预测。
6)各类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预测数根据历史比例数据,结合公司各类资产的消耗和资产类型的转化,预测出公司在2005年-2009年资产负责表中资产方各类资产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表4-18各类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预测青岛啤酒总股本为106000万股,2004年12月31日在沪市收盘价为9.68元/股,市值为102608万元。
青岛啤酒预测价值为4,819,025,404元,低于公司市值53.1%。
显然,本文和市场对青岛啤酒的评价差距较大。
原因何在?究竟是本文的评估不准确,还是市场过高估计了青岛啤酒的内在价值?其实,这种巨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错觉!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价格只是流通股的价格,即9.68元只是青岛啤酒流通股的价格。
非流通股的价格要远低于流通股的价格,有事实为证:无论是如今极其火爆的法人股转让,还是国有股的减持,其定价都远低于市场价格。
而本文的评估结果是忽略了股权流动性差异后所有股权的内在价值,不应该片面地与流通股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
但同时,由于青岛啤酒股改方案没有出台,要进行全面比较很困难。
为了比较DCF模型的评估结果,用市盈率模型对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进行估算。
选择2004年每股收益与青岛啤酒接近的四家啤酒上市公司作为参照,2004年市盈率模型估算的公司价值结果高于用DCF模型估价结果四倍左右。
是青岛啤酒市值两倍左右,公司价值被高估。
但是作为啤酒行业上市公司,接近50倍的市盈率是比较高的,这预示着股票价格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公司投入资本收益率太低,低于啤酒行业的平均水平(2004年行业平均水平为7.61%),也低于加权资本成本,可见提高投入资本收益率是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资本收益树结构,青岛啤酒经营管理层应将公司的资源重点应用于提高营业利润率及资本周转率水平,以达到市场期望的价值水平。
公司2005-2009年短期财务预测的资本结构表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得到了缓慢的提高。
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资本结构目标,资产负债率60%,公司仍保持着较高负债水平。
此外,公司资产中有部分资产收益率较低,甚至处于闲置状态,这些资产可视为公司的超额资产,应进行变现处置或向更高资产用途转移,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质量。
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收益率和再投资比率四个指标来对公司价值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