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共安排了4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方程。

但在实际应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动手操作,巩固比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小组活动准备:划分小组,准备讨论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购物、行程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案例,如购物问题:一件衣服原价60元,现在打8折出售,求打折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可以用比例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内容包括购物、行程、比例尺等问题。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例子,并进行交流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掌握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经历思考量与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思想。

2.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能依据正、反比例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讨论后解答)预设生1:(1)题中有速度、时间和路程三种量,速度不变,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生2:(2)题中有速度、时间和路程三种量,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不变,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操作指导通过复习巩固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59页例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 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2.读题,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生1:已知条件是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1)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x 8x =28×10x = 81028⨯ x =35三、拓展应用教材63页3、4题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64页6、7题【板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x 8x =28×10x =81028⨯ x =35。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节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答案:解:设8小时可以耕地x公顷。

1.2/2=x/8x=4.8答:8小时可以耕地4.8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套。

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答案:解:设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x=10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10天。

3.(2018·浙江宁波海曙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以给多少个人喝呢?答案:解:设可以给x个人喝。

720/6=1320/xx=11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过程。

4.探究新知。

(1)题目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班级:姓名:
一、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

()
二、解决问题。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2、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3、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4、一辆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2小时行驶了30千米。

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90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5、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

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6、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7、小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

如果每小时收割0.3公顷,40小时能完成任务。

(1)现在想用30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2)每公顷产小麦8t,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
8、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0.6m的方砖铺地,需要100块。

如果改用边长是0.5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9、中国发射的科学气象卫星,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10.6小时,如果运行15周需要多少小时?。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3篇《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1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5和相关的“做一做”。

说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说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2.学法: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说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说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复习迁移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2.师: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用水,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也藏有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培养能力1.教学例5(1)出示挂图:观察画面,说出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2)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3)提出: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4)学生试着解答,并汇报解法。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生1:12.8÷8×10 生2:10÷8×12.8=1.6×10 =1.25×12.8=16(元) =16(元)(5)激励引新师:这两种方法都合理,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学生互议,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师指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51=25x x 2=5.311.2 32=15x x 5.2=4.01二、填空1.车轮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比例。

2.因为每度电的价格一定,所以电费和用电的度数成( )比例。

3. 把下面的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路程÷( )=时间 路程÷( )=速度总价÷( )=数量 总价÷ ( )=单价 三、判断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3.X 和Y 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 -7Y =0,X 和Y 不成比例。

( )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 四、解决问题 1.2.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买同样的练习本20本需要付多少元?3.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用20元钱买同样的练习本,可以买多少本?4.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14次可以运多少吨?5.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多少次才能运完140吨煤?6.用8辆卡车每天可运货128吨,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卡车11辆,每天可运货多少吨?7.一种水管,40米重60千克。

现称得一捆水管重270千克,这捆水管共长多少米?8.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9.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0.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1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12.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

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参考答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解比例。

重点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好,下面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出示:6:2=( ):3你是怎样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师:如果我们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2页,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什么叫解比例。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同时板书意义。

)教学意图: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索取对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教学例2:师:有谁知道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哪些同学去过那你们知道它大概有多高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的高度是320米,在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同学们想知道这座模型的高是多少米吗出示例 2.那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做,师生共评,指名板演。

分析:题目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模型:实物=1:10)列比例需要四项,未知的项要怎样(设未知数X) 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比例(先试做再小组交流,然后我们求同存异,总结出你们的方法。

指名板演,老师规范格式,对比方法。

两种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等积式;利用求比值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中的行程问题(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中的行程问题(1)

比例中的行程问题典型例题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结果返回时比去的时间少了48分钟,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巩固练习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6千米,返回比去时少用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2.某人从A城步行到B城办事,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往返用6小时,求A、B 两城之间的路程。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多行20%。

往返共用去11小时。

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典型例题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当乙车行至全程的错误!时,甲车距中点还有2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巩固练习2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当乙车行至全程的错误!时,甲车距中点还有30千米。

求A、B 两地的路程。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当乙车行至全程的错误!时,甲车已超过中点12千米。

求两地的路程。

3.把一批零件按2:3分配给甲、乙两人,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16个,当甲完成时,乙还有24个未加工,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典型例题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 地,当甲车行至全程的错误!处时,乙车行了全程的错误!;当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距B地还有20千米,求A、B两地的路程。

巩固练习31.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了全程的错误!时,乙车正好行了全程的错误!,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3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2.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至中点时,乙车行了80千米;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B 地还有全程的错误!。

求A、B两地的路程。

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至中点时,乙车行了全程的错误!;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已超过B地24千米。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一遍过作业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一遍过作业及答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1.小亮一家三口开车从北京去距离216km的外公家,小亮路途上记录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相对应的耗油量,结果如下表。

(1)汽车行驶的路程和相对应的耗油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2)按照这样的关系,从小亮家到外公家,汽车一共耗油多少升?2.小亮半小时能打9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往电脑里输入一篇1500字的文章,小亮需要多长时间?3.某女裤工厂计划生产6500条女裤,3天已经生产了1500条,按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剩下的女裤还需要多少天能生产完?4.100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油13千克,按照这样的出油率,要榨豆油6.5吨,需黄豆多少吨?5.小明在100m短跑到达终点时领先小刚10m,领先小华15m。

如果小刚和小华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那么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华还差多少米到达终点?参考答案1.(1)答:成正比例关系,理由是=7.5。

(2)解:设从小亮家到外公家,汽车一共耗油x L。

216:x=15:215x=2×216x=28.8答:汽车一共耗油28.8L。

2.解:设小亮需要x分钟。

半小时=30分1500:x=900:30900x=1500×30x=50答:小亮需要50分钟。

3.解:设剩下的女裤还需要x天能生产完。

6500-1500=5000(条)5000:x=1500:31500x=5000×3x=10答:剩下的女裤还需要10天能生产完。

4.解:设需黄豆x吨。

100:13=x:6.513x=100×6.5x=50答:需黄豆50吨。

5.解:设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华还差x m到达终点。

答: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华还差到达终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2. 比例尺的应用3. 按比例分配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比例尺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例的概念。

(2)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3)按比例分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结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比例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解题思路、计算准确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比例知识,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共二篇)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的一个子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例5和例6两个含正、反比例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本节课要让学生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解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方程,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所以这一教学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正、反比例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另外也是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二、说学生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也学习过列方程解应用题,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而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根据以往教学这个内容的经验看,学生更容易接受以前的解决方法,而对用比例列方程解决这两道例题感到很繁琐,部分学生从题中找到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并列出方程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用比例解决这类问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正比例、反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3)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使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养成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比例的应用人教版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比例的应用人教版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比例的应用人教版含解析比例的应用【运用比例解决问题】(2019﹒天河区模拟)晴晴全家“五一”到中山公园游玩,拍了许多照片,她买了一本相册,如果每页放6张照片,刚好放16页,现在晴晴打算每页只放4张,25页够放下这些照片吗?(用比例解)【考点】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分析】根据照片的数量是一定的,每页放相片的张数×放照片的页数=照片的数量(一定),由此判断每页放相片的张数与放照片的页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每页只放4张,可以放x 页,4x =6×16,x =6×164, x =24,因为25>24,所以25页够放下这些照片,答:25页够放下这些照片.【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例2 (2019春﹒法库县期末)淘气和笑笑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3:5.淘气收集了36张邮票,笑笑收集了多少张邮票?【用比例解】【考点】比例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已知淘气和笑笑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3:5.淘气收集了36张邮票,设笑笑收集了x 张邮票,据此列比例解答.【解答】解:设笑笑收集了x 张邮票,3:5=36:x3x =5×36x =5×363x =60.答:笑笑收集了60张邮票.【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例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成_______比例。

所以两次行驶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是相等的。

(2)如果设每小时需要行驶X千米答:每小时需要行驶千米。

(3)如果把例2中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互换一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笔记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59例5,完成教科书P61~62“练习十一”中第3、4、6、7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基本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正比例的意义,激活经验1.复习成正比例的量。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学情预设】预设1: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2: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3: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关键是什么?【学情预设】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关键要素,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准备。

2.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1)]二、提出问题,探索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59例5。

师: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学情预设】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用了10t水。

要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

2.分析与解答。

(1)教师收集学生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10t水的总价。

40÷8×10=5×10=50(元)预设2: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1)

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
上个月用了10t水。
这里有哪几种量?它们是怎么变化的,成什么比例
关系?
单价
不变
数量 和 总价 成正比例关系
总价÷数量=单价
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
上个月用了10t水。
总价÷数量=单价(不变)
李奶奶
张阿姨
水费
用水量
40元
用比例解决问题(1)
1量成正比例关系;
3.列比例式;
4.解比例并检验。
40 = x
10
8
40×10
x=
张阿姨家每吨水的价钱
8
x=50
李奶奶家每吨水的价钱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50元。
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
上个月用了10t水。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8 = 10
李奶奶1元可以用水的吨数
40
x
张阿姨1元可以
40×10
x= 8
用水的吨数
多少吨水?
虽然未知量变了,但题中水费和用水
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
1 王爷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60元,他家上个月用了
多少吨水?
解:设他家上个月用了
x吨水。
40 60

8
x
40x=8×60
=12
答:他家上个月用了12吨水。
2 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
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解:设要用x元。
8t
?元
10 t
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
上个月用了10t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 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生成解决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专项训练
情境创设专项训练
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购买练习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2.先说出下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
例,再列出相应的等式。

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
算,8小时加工64个。

正比例
反比例红小学导式阳光课堂模式
小组交流并汇报。

二、队内交流 生成问题
1.结合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生成问题。

2.各小队把生成的问题写在展示板上。

预设生成问题:怎样用正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正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是怎样的?
三、梳理问题 优化提炼
1、自由快速读问题。

2、说一说有哪些共性问题。

再梳理出班级问题。

四、展示对话合作解疑
1. 解决生成问题一:小组讨论汇报。

2.解决生成问题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3、归纳总结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一、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二、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三、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

五、展示对话,合作解疑。

展示对话合作解疑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水,水费是28元。

张大妈
我们家用了10t
水。

李奶奶水的单价虽然不知
道,但它是一定的。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要解决水费的问题,就要
知道水的单价和用水量。

红小学导式阳光课堂模式
1、小组交流:
(1)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3)你有几种解答方法?在小队内说一说你的算法,并在你的练习本上写一写。

2、小队上台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3、同桌交流: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几步?
师课件板书:①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②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③解比例。

师提问:
1、可以列成比例8∶28=10∶x吗?为什么?
2、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第二问,要求学生写在练习本上,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方法和算理。

六、主题训练归纳提升
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组问题。

(一)基础练习.
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每组3号上板。

(二)变式练习
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每组2号上板。

(三)拓展训练。

武汉到罗田天堂寨的路程大约208km。

张叔叔自驾游到罗田天堂寨,7:30开车从武汉出发,8:42到达黄冈市,大约行驶了78km。

按照这样的平均速度,张叔叔3小时能到吗?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1号上板,并请学生代表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