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特点与分析
姓名沈喻涛学号201021209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分析
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模型(以踢定位球为例)
脚背内侧特定技术是由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以及踢球后的随前动作五个环节所构成.
助跑
作用:(1)调整人与球的位置,选择最佳的踢球位置.
(2)使身体获得一定的初速度.(3)为稳固的支撑做准备.
技术结构与要素:当运动员判断来球的路线,选择好出球位置以后,迅速早起动,沿出球方向的45度跑向球所在的位置,助跑距离以传球距离的远近而定.助跑的最后一步,踢球脚落地后加强后蹬,同时支撑脚积极前伸,右侧髋关节前送,步幅加大,拉大两脚的夹角,以增加摆动腿的做功距离,为落地支撑以及发挥踢球力量做准备.
支撑脚站位
作用:(1)使身体获得稳定的支点.(2)有利于踢球腿的
摆动和最后用力的发挥.技术结构及要素:由于技撑的原因,必然产生支撑反作用力(牛顿第二定律),从而影响初速度的降低以及动能的损耗,并且使膝关节的承受力增大.为避免这种状况,必须通过踝、膝关节的屈伸和脚掌的滚动着地,身体重心由前支撑阶段快速过渡到后支撑阶段来完成,尽可能减少动能的损失.当脚接触地面时,支撑脚应当在球的侧后方大约20~25cm处,以脚后跟的外沿接触地面,然后迅速滚动至全脚掌,同时踝、膝关节弯曲缓冲做退让运动,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随着重心由后向前移动,支撑脚加强后扒,身体的支撑由前支撑转为后支撑,同时身体向支撑脚一侧倾斜,重心的投影点在脚外侧,为充分的摆腿和击球做准备.
踢球腿的摆动
作用:(1)加长踢球腿摆动的工作距离.(2)为击球时的最后用力提供动能.技术结构及要素:踢球时的摆动与支撑环节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摆动的过程分为后摆与前摆阶段,其中前摆阶段又分为大腿摆动与小腿摆动.当助跑的最后一步迈出,支撑脚未着地以前,摆动腿的后摆阶段已经开始,要求大腿后摆的同时,小腿积极的后屈,形成大小腿的折叠状态.当支撑脚稳固支撑以后,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摆动腿开始前摆阶段.在前摆阶段,首先是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带动小腿向前摆,而小腿继续保持与大退折叠状态;当膝关节摆至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小腿开始做爆发式摆动,即“鞭打动作”.踢球腿的摆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大腿的摆动幅度,有效地增大踢球力量,适合于中、长距离的传球或射门.另一种方式是大腿的摆动幅度不大而主要是以小腿的爆发力为主的摆动,这种方式能够加快击球速度,出球快,适合于近距离的传球或射门.
脚触球(包括脚的部位与球的部位)
作用:(1)决定所踢出球的性质和形式.(2)控制球的准确性.
技术结构与要素:(1)脚的部位.当摆动腿的摆动结束时,也就是脚触球的开始.这时,膝关节稍外展,同时踝关节紧张,脚背绷直,脚趾紧扣鞋底,脚尖外转(不能过大),指向斜下方,以脚背的第一跖骨和跖趾关节所组成的部位击球,这样有助于使力量集中于脚背,更容易控制力量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
(2)球的部位.击球部位的不同以及作用力通过球心与否,决定了所踢出球的性质和形式.当作用力通过球心,击在球的后中部时,那么所踢出的球是沿地面运行的地滚球.当作用力通过球心,击球部位在后中下部时,那么所踢出的球是向前上方运行的平直空中球.当作用力不通过球心,击球部位在球的侧部或后中下部时,那么所踢出的球是旋转弧线球.(3)技术细节.(1)身体姿势与脚型.(a)踢球时,上体后仰,脚平放即脚底与地面夹角小,那么,所踢出的球高,弧线曲率大,适用于中、长距离的传球.(b)踢球时,上体前倾,脚立起即脚底与地面夹角大,那么,所踢出的球平直,弧线曲率小,适用于射门.(2)击球时间.(a)击球时,脚接触球的时间长,出球慢,那么击球力量大,适合于中、长距离的传球与射门.(b)击球时,脚接触球的时间短,出球快,那么击球力量小,适合于中、短距离的传球与射门.
踢球后的随前动作
作用:(1)控制出球的稳定和方向.(2)缓解冲力,维持身体的平衡.
技术结构:当球离开踢球脚后,踢球脚继续前送,脚尖指向出球方向,摆动腿随球前摆,并维持身体的平衡,准备进行下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