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瘀止血药

合集下载

教案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教案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第七页,共143页。
第一节凉血止血(zhǐ xuè)药 一.性能特点:
药性寒凉(或苦寒或甘寒) 归经:心、肝、(脾)走血分,清泄血分之火热而止
血(zhǐ xuè)。 功效:凉血止血(zhǐ xuè) 适应证:血热妄行出血证。 血热出血症见:出血鲜红、较浓稠,伴发热或不发热 ,烦躁、面红目赤、口渴欲饮,舌红或绛,脉数有力
”。别名:槐蕊、槐米。 ❖ 炮制:生用;炒黄;炒炭。
槐角 国槐

槐花(huái 洋槐
huā)
第十四页,共143页。
❖ 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dàcháng)经。 ❖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dàcháng)血分之热而凉血止
血;入肝经可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 ❖ 应用: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 ❖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 3、高血压。 ❖ 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 ❖ 附:槐角 ❖ 功效类似槐花,但止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强,且可
大蓟 第十一页,共143页。
地榆(dìyú)
❖ 来源(láiyuán):蔷薇科地榆、长 叶地榆的根。陶弘景:“叶似榆 而长,初生布地,……”别名: 山红枣根、枣儿红、赤地榆、紫 地榆。
❖ 炮制:生用;炒炭。

第十二页,共143页。
❖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凉血止血、解毒
杀虫、泻下。用
于血热妄行的出
血,疥癣、秃疮
、疮痈、烫伤等 。
第二十二页,共143页。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定义:凡具有化瘀和止血双重作用,主要 用于瘀血阻滞之出血的药物,称化瘀止血
药。
性能特点:

第三节 化瘀止血药

第三节 化瘀止血药

第三节化瘀止血药既可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的药物,称为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直接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以使血脉通畅,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

此种出血,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而出血不止,故宜以化瘀止血药为主治之。

亦可配伍其他各类止血药,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同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

又因其能化瘀而消肿止痛,亦常用于跌打损伤及多种瘀滞疼痛等。

根据辛能行的理论,本类药多为辛味;其性可偏温,或偏寒;主要归肝、心二经。

【出处】------《本草纲目》【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多为栽培品。

夏末秋初开花前采者称“春三七”,秋冬果熟后采收为“冬三七”,以前者为佳。

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微涩,温。

归肝、心经。

【功效】止血,化瘀止痛。

【应用】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

本品微涩能止血,又辛散而善化瘀止痛,药效卓著,有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出血兼有瘀滞肿痛者尤为适宜。

单味内服或外用即可奏效,亦可配伍入复方用。

于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等方中酌加本品,既可助其止血之效,又可防其留瘀之弊。

2.用于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所致的外科瘀血疼痛证。

本品活血化瘀而且止痛力强,治疗跌打损伤,不论有无出血,均有良效,故为伤科要药。

可单味内服或外敷。

或配伍活血疗伤止痛之品。

现代还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他多种内科、妇科瘀血证,均有一定疗效。

此外,三七还有较好的滋补强壮作用,《本草新编》称其“止血而兼补”,《本草纲目拾遗》引刘仲旭云“其功大补血”。

民间常以之与母鸡或猪肉同炖,可收补气益血之效,尤多用于产后或久病体虚者。

【用法用量】多研末服,每次1.5~3g;亦可入煎剂,3~12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1.本品含三七皂甙,五加皂甙、槲皮甙、槲皮素、β-谷甾醇。

止血活性成分β-N-乙二酸酰素 -L-α,β-二氨基丙酸。

中药 止血药

中药 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本类药虽性味各异,但均能止血,并分别兼能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1、凉血止血药:味或苦或甘而性均寒凉,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味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但有留瘀恋邪之弊,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功善温经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大蓟菊科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

归心、肝经。

本品甘苦性凉,入心、肝经。

既善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能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

2、热毒痈肿。

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工轻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小蓟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

归心、肝经。

本品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及热毒疮肿所常用;兼能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尿血、血淋、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

2、热毒痈肿。

地榆蔷薇科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味酸收敛,作用偏于下焦。

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特别是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地榆配槐角: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解微寒,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止血药:化瘀止血药——蒲黄

止血药:化瘀止血药——蒲黄

1. 化瘀,⽌⾎——⽤于各种内外出⾎证。

本品⽢缓不峻,性平⽆寒热之偏,既能⽌⾎,⼜能化瘀,不论属寒属热出⾎皆可选⽤,以出⾎属实夹瘀者尤宜。

(1)治⾎热出⾎。

可单味冲服,或与⽩茅根、⼤蓟、⼩蓟等配伍。

(2)治虚寒性出⾎。

可与炮姜、艾叶等同⽤。

考试⼤站整理
(3)治创伤出⾎。

可单⽤本品外敷。

2. 化瘀⽌痛——⽤于瘀滞⼼腹疼痛。

本品有化瘀⽌痛之功。

治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痛经等证,常与五灵脂相须为⽤,即失笑散。

3. 利尿通淋——⽤于⾎淋。

本品有化瘀⽌⾎,利尿通淋之功。

治热结膀胱,⾎淋涩痛,可与⽣地、冬葵⼦等同⽤,如蒲黄散。

此外,本品尚可⽤治重⾆、⽊⾆、⾆胀满⼝、⼝⾆⽣疮等,可研末撒患处。

⽤法:布包煎。

外⽤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多炒⽤;化瘀多⽣⽤。

使⽤注意:孕妇慎服。

张廷模:《中药学》化瘀止血药:三七

张廷模:《中药学》化瘀止血药:三七

张廷模:《中药学》化瘀止血药:三七三七这一节药当中主要的药就是三七,这个药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为什么我们命名叫三七?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猜测。

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就是这种植物它这个复叶一般是有三枝,我们这个看到的是有四枝。

就是说多数是三枝,每一个枝上又有七片左右的小叶,所以称为三七。

三个大的叶片,每个叶片上面又有七个左右小的叶片,这是一种推测。

另外一种推测,就是说三七这种药物在栽种的过程当中,它对光照的要求,它三分喜阳,七分喜阴。

就是说比如太阳光照的时候,百分之三十的光照的时间就可以了,所以称为三七,这个是另外一种猜测,或者这种说法是根据它生态环境,不要太直接的照射,稍微喜欢遮阴一下,比较阴凉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三七的三本身应该是大山,高山峻岭的山,这个七就应该是漆家具的水字旁的这个漆。

为什么有这个名称呢?《本草纲目》就有,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在山坡上。

为什么有那个漆?就是说它的止血生肌的作用很好。

那么李时珍讲的,“如漆粘物”。

我们中国传统用的漆,就是从一种树上把它收集起来的一种液体,它的粘着能力是非常强的。

比如我们有两块木料,把它稍稍的推光滑,用漆把它粘起来,然后用力的拉,可能其他的地方都拉破了,粘的地方仍然粘的很牢。

那么就是说好像三七在功效方面,有这个如漆粘物。

后来有的人为了写处方的时候方便,这两个字的笔划最少,一共加起来才五划,所以是另外那个山漆把它演化过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种种的猜测,现在没有一个定论,只供大家参考的。

三七最早的道地产区是在广西,所以就叫广三七,是广西三七的简称。

这个不是和土相对应的,就广西。

那主要在田州、田阳,为集散地,就是现在的百色地区,所以过去又叫做田三七。

以那个地方来作为集散地,最有名。

后来发现云南地区土质更好,所以栽种的面积不断的扩大,现在云南后来居上,成了当代的三七的新的道地产区。

所以一般又称为云南三七或者滇三七。

这是从道地产地的情况,发生了转移。

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

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

止血药有哪些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止血药有哪些。

一、凉血止血1.大蓟:性凉,味甘、酸。

凉止止血,兼能散瘀消肿。

本品性凉,清热凉血以止血,味苦开泄以消肿散结,为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疡之要药。

2.地榆:性微寒,味酸、苦。

清下焦血热。

解毒敛疮。

为治大小便出血、血痢及崩漏的要药。

亦为治疗烫伤之佳品。

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

3.侧柏叶:性微寒,味苦、涩。

益阴,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血证初起不可用此药过早,以免发生留瘀的弊害。

此外,入肺经,又能祛痰止咳。

用于血热妄行,咳血吐血,衄血溺血,便血血崩,肺热咳嗽,咳血、痰稠难出。

4.白茅根:性寒,味甘。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本品味甘而不腻胃,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津,是常用的清热止血药。

用于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出血证及热淋、小便不利、水肿及湿热黄疸等证。

二、化瘀止血药1.三七:性温,味甘、微苦。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三七既善止血,义善化瘀血。

用于各种瘀血证及出血性疾病,为血瘀出血及瘀血诸痛2.茜草:性微寒,味苦、微酸。

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经;炒炭用可以止血。

本品苦以开泄,性寒清热,专行血分,功能凉血止血;炒用又善化瘀止血。

适用于多种出血,兼有瘀热者更良。

3.蒲黄:性平,味甘,微辛。

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止血、利尿的作用;炒用性涩,有止血作用。

本品行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且甘平不峻,故可用于多种出血证。

4.五灵脂:性温,味甘。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

因本品甘温气浊,专人肝经血分,尤善止痛,故凡瘀ⅱll内阻所导致的心腹胁肋诸痛,以及疝痛、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症,皆有良效。

取其化瘀止血之功,常用于瘀血所导致的崩漏下血、便血等证。

炒炭用也可以止血。

三、收敛止血药1.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并有补肺、收敛的作用。

白及味涩质黏,功专收涩,善于收敛止血,以善止肺胃出血见长。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培训ppt课件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培训ppt课件

共性:
1.苦,涩,平(偏凉) 2.功用:收敛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 尤宜于妇女之崩漏,常相须为用。
个性:
棕榈炭:兼涩味,收敛性、止血力
强于血余炭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29
血余炭:
1.止血并散瘀,出血兼瘀者 尤宜,多用治尿血;
2.补阴利尿:用治水肿、小 便不利。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30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16
此外:
清肺、胃热—用于 温热烦渴 肺热咳喘 胃热呕吐
还治湿热黄疸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17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共性:
1.性味:多甘,温。 2.归经:入肝经
3.功用:
化瘀止血:治瘀阻出血或出血 兼瘀者(出血瘀黯,或有血块,局部剌痛,舌 质紫黯或有瘀斑为主要特点)。多见于跌打 外伤出血。
现代应用:血瘀之真心痛、心 绞痛 (三七粉2-3克,一日3次内服血瘀之胸 腹痛: +蒲黄、五灵脂); 以及缺血性脑 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血瘀型 慢性肝炎等。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20
蒲 黄(花粉)
功用:
1.本品甘平,善化瘀止血,治多 种出血证,且无论属寒属热,有 无瘀滞皆宜。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21
茜 草(茜草根)
1.凉血止血:味涩而收敛,为 血热出血之良药。 四生丸
2. 祛痰止咳 : 治肺热咳嗽, 痰黄稠,痰中带血者尤宜。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14
此外:
1. 生发 :治脱发;脂溢性皮炎。
2.清热解毒:治烧伤、痈疮。
医学中医中药止血药
15
一、甘寒 白茅根
二、功用
1.凉血止血:
多用于尿血、鼻血 2. 清热利尿 :用于热淋;小便 不利、水肿;黄疸小便不利。

中药学学习笔记----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中药学学习笔记----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中药学学习笔记----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1.止血药分四类,各有哪些药物?
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
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
收敛止血药——白芨、仙鹤草、棕榈炭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
2.止血药和活血祛瘀药中哪些药物需要包煎,药用部位是什么?
止血药——蒲黄(花粉)
活血祛瘀药——五灵脂(复齿鼯鼠的粪便)
3.写出牛膝、郁金不同品种功效偏重
①牛膝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②郁金
广郁金——行气解郁
川郁金——活血化瘀
4.艾叶的功效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5.通乳药物穿山甲、关木通
清热安胎苎麻根、黄芩
止血安胎艾叶、断续(补虚药)
散寒安胎艾叶
行气、活血、止痛川芎、姜黄、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乳香、没药
善治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善治崩漏棕榈炭、艾叶
活血、润肠桃仁
活血、凉血郁金、丹参
破血消癥、行气消积止痛莪术、三棱
破血逐瘀、消癥庶虫、水蛭
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活血止血五灵脂、三七、血竭
止血消肿生肌白芨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白茅根
善治尿血大蓟、小蓟、白茅根
活血通乳穿山甲
活血补血鸡血藤、当归
引血下行专药牛膝
活血疗伤、续筋接骨自然铜(要药)、骨碎补、庶虫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小蓟伤科要药三七收敛止血要药白芨
庶虫的别名地鳖虫、土鳖虫、土元。

化瘀止血方的功效与作用

化瘀止血方的功效与作用

化瘀止血方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化瘀:化瘀止血方能够刺激血液循环,促进血流通畅,加速瘀血吸收和排出。

瘀血主要是因为外伤后血液積聚在伤口周围,造成血液凝结及局部循环障碍,使用化瘀止血方能够有效分散淤血,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

2.止血固伤:化瘀止血方对于出血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它能够加快伤口的凝固和封闭,防止血液的继续流失,起到止血的作用。

同时,化瘀止血方还能加强组织细胞间的黏附力,增加伤口的稳定性,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

3.消肿止痛:伤口出血后,伴随着组织的水肿和疼痛。

化瘀止血方能缓解组织的肿胀,消除伤口周围的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该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组织的水肿和疼痛。

4.促进伤口愈合:化瘀止血方还能刺激伤口的愈合过程,加速新生组织的形成和修复。

它能够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血液供应,加速伤口的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伤口上皮化、皮肤组织修复,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1.抗血栓作用:化瘀止血方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液的凝血性。

它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防止血小板的凝结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2.抗炎作用:化瘀止血方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组织的炎症反应。

它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降低组织的炎症水平,减少炎症对组织的损害,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3.调节免疫功能:化瘀止血方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它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治疗各种免疫相关性疾病。

4.促进代谢平衡:化瘀止血方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调节代谢平衡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

它能够调节体内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平衡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机体的康复和恢复。

化瘀止血方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固伤、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

通过调整血液循环和血液凝固机制,它能够刺激伤口的愈合过程,减轻伤口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早期恢复。

化瘀止血的中药总结

化瘀止血的中药总结

化瘀止血的中药总结
三七
性能: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
出血证。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虚损劳伤。

有补虚强壮的作用。

茜草
性能:苦,寒。

归肝经。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
出血证。

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尤为适宜。

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本品活血祛瘀,通经络,行瘀滞,故可用于上述病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蒲黄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

主治病证:出血证;瘀血痛证;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

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降香
功效: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

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三七、茜草与蒲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七化瘀、止血力强,为止血要药,治各种出血证,长于活血定痛,为伤科要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治血热夹瘀出血证;活血通经,治血滞经闭、跌打损伤和风湿痹痛证等。

蒲黄化瘀止血,利尿通淋,治瘀血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血淋涩痛证等。

中药学第十一章 止血药

中药学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一章止血药(一)凉血止血药两只大小鱼,车坏猫猪提1、大蓟、小蓟、地榆大小余都用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血热出血要药,疮痈肿毒常用药,与小蓟合用药力更增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力弱于大蓟,兼能利尿,最善治尿血,尿淋地狱独窗地榆—凉血止血,解毒疗疮作用偏于下焦,最善治下焦出血;血热出血诸证,尤便血与痔疮出血+槐角2、侧柏叶、槐花侧柏探戈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苦寒清泻,味涩质黏,善清凉收敛血热者宜生用,虚寒者宜炒炭槐花,请干些活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尤宜便血与痔疮出血;并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3、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白猫请鸟肺胃热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入血分、气分,归膀胱经甘寒而不腻隔伤胃,利尿而不伤津猪妈四胎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安胎甘寒、清利,入心肝经羊蹄都冲下羊蹄—凉血止血,解毒杀虫,泻下(二)化瘀止血药1、三七、五灵脂、血竭三七、五灵脂,止活换位置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行止兼备,主泻兼补;兼补虚而强体,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治出血、淤血诸证之要药兼治胸腹刺痛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学姐五灵脂,联创省记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注:三七属化瘀止血药,五灵脂属活血止痛药,血竭属活血疗伤药,三者功效相近,适合比较记忆2、茜草、蒲黄欠钞两画值桶金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炒炭:血瘀夹热之出血生用:血瘀有热之闭经痛经及跌打损伤蒲黄只画鸟蒲黄—止血,化瘀,利尿生用:无论寒热的各种出血,尤宜利尿炒炭:止血力强,治各种出血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五灵脂3、花蕊石、降香花蕊化瘀止;降香理气止花蕊石—化瘀止血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附:景天三七化瘀止血,止血而不留瘀,既治出血,又治淤血,还兼能宁心安神,解毒(三)收敛止血药1、白及、仙鹤草百机受制总机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兼能益肺,治肺胃损伤之咯血、并治肺痈涌吐脓血+三七治胃、十二指溃疡吐血、便血+反贼骨治疗烫伤、手足皲裂,肛裂反乌头仙鹤手里捏虚补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苦涩收敛,性平不偏,作用广泛脱力劳伤+红枣治腹泻、痢疾。

止血药:化瘀止血药——三七

止血药:化瘀止血药——三七

1. 化瘀⽌⾎——⽤于体内外各种出⾎证。

本品⼜名⽥七,为⼴西、云南之特产药。

其味⽢微苦性温,⼊肺、胃经,既擅⽌⾎,⼜善化瘀,药效卓著,有⽌⾎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特点,诚为⾎证良药,⼴泛⽤于体内外各类出⾎证,对出⾎兼瘀者尤为适宜。

治咳⾎、吐⾎、衄⾎、尿⾎、便⾎、崩漏、紫癜及创伤出⾎等,可单⽤本品内服或外敷,即有良效,亦可配花蕊⽯、⾎余炭等同⽤,如化⾎丹。

2. 消肿定痛——⽤于跌仆瘀肿疼痛。

本品有良好的活⾎消肿定痛之效,为伤科要药。

凡跌打损伤、筋伤⾻折,瘀肿疼痛,常列为⾸选药物。

可单⽤本品内服外敷,亦可配当归、红花、⼟鳖⾍等同⽤,如跌打丸、活⾎跌打散等。

此外,本品还⼴泛⽤于胸痹⼼痛、癥瘕、⾎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诸证。

考试⼤站整理 现代⽤于冠⼼病⼼绞痛、脑卒中后遗症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法⽤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或⼊丸、散剂。

外⽤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中药学》之止血药

《中药学》之止血药

中药学》之止血药①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散瘀消痈。

地榆:善治下焦出血,烧烫伤。

白茅根: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槐花:尤宜便血与痔疮出血。

三七: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为“伤科要药”。

②化瘀止血药茜草:止血宜炒炭用,活血祛瘀则生用或酒炒用。

③温经止血药炮姜:既善温经止血,治虚寒出血; 又善温中止痛,治虚寒腹痛、吐泻。

《中药学》之活血化瘀药①活血行气药川芎:“血中气药”“头痛不离川芎”。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

乳香、没药:常相须为用,不溶于水,须烊化,不宜多用②活血调经药* 丹参: 祛瘀,凉血,清心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西红花,功与红花相似而力强,又能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桃仁: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为治瘀血经产病之要药。

*牛膝: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下行宜生用; 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川牛膝:较牛膝,无明显补益肝肾作用。

血竭:内服活血化瘀,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穿山甲: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王不留行:下乳,通淋③破血祛瘀药莪术: 主治血瘀与食积之重症。

水蛭: 通经④活血疗伤药自然铜: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化痰药①温化寒痰半夏: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

天南星:善祛经络风痰,止痉。

白前:降气化痰。

②清化热痰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川贝母:善清肺化痰、润肺止咳。

浙贝母:长于清泄热邪、开郁散结。

桔梗:利咽、排脓。

昆布:善消痰软坚,治瘿瘤瘰疬又兼利水。

礞石:治顽痰咳喘之佳品,痰积惊痫之良药。

二、止咳平喘药性温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

紫菀、款冬花:善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性寒枇杷叶:善治肺热咳喘与胃热呕哕。

桑白皮:泄肺热,利水。

泻肺平喘宜蜜炙用,利水消肿宜生用。

半夏、天南星比较共同点:辛温之品,均能燥湿化痰、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等。

不同点:1. 半夏偏走脾胃,降逆止呕,用于多种呕吐。

中药止血药的分类

中药止血药的分类

中药止血药的分类一、引言止血药是一类具有止血功能的中药,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症状的治疗。

中药止血药可根据其药效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本篇文档将对中药止血药的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状,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凉血止血药有槐花、侧柏叶、白茅根等。

这类药物通过清热凉血,使血液冷却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化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出血症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化瘀止血药有三七、茜草、蒲黄等。

这类药物通过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四、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内外出血症状,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收敛止血药有白及、仙鹤草、藕节等。

这类药物通过收敛作用,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五、温经止血药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症状,具有温经散寒、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温经止血药有艾叶、炮姜等。

这类药物通过温经散寒,使血液温润流动,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六、补虚止血药补虚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虚损性出血症状,具有补虚、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补虚止血药有人参、黄芪、阿胶等。

这类药物通过补充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七、茜草等药材茜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凉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

茜草中含有茜草素等成分,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作用。

同时,茜草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利于瘀血的排出。

通过以上的分类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药止血药的多样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出血症状和病因而选择合适的止血药进行治疗。

同时,需遵循中药配伍原则,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最新18章:止血药ppt课件

最新18章:止血药ppt课件
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 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 外用或配伍皆可。
【临床应用】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2. 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
常单独应用,或配合活血、理气等药同用。
【用量用法】
三七
3~10g,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1~1.5g;亦入 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 5 )宪法关系既是宪法关系主体之间的事实 关系,也是宪法关系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第二节 宪法关系的主体
一、概念 二、种类
一、概念
宪法关系的主体 ——是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
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
二、种类
公民 国家 国家机关 民族 政党 利益集团
侧柏叶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为柏科小乔木植物侧柏 的嫩枝叶。
侧柏叶
【性能特点】
侧柏叶
功效
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
退出
【临床应用】
侧柏叶 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
1. 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 2. 用于肺热咳嗽。
3. 用于脱发,须发早白 。
如属于血热妄行,~鲜生地、赤芍、丹皮、侧柏 叶、藕节等品;
如用于虚寒性出血,~党参、黄耆、熟地、白芍、 炮姜、灶心土、艾叶等。
【临床应用】
2. 用于泻,痢疾。
仙鹤草
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3. 用于疟疾寒热 。
4. 用于脱力劳伤。
本品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伤之症, 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

第十九章-止血药

第十九章-止血药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药理功效如下
(1)止血 (2)抗血栓 (3)促进造血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肿瘤 (8)镇痛 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二、化瘀止血药:
——药性苦或香散
——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 或跌打损伤、经闭及瘀滞心腹疼痛
——配行气活血药。
5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四十九分。
三、收敛止血药:
——药味多涩,或质粘,或为炭类药, 药性多平或凉而不寒
——适用于外伤性出血
——为防恋邪留瘀或挟瘀时,配少许 活血散瘀药
——有瘀者不宜独用。
14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四十九分。
茜草
15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四十九分。
茜草
• 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 土丹参、红内消等。
• 茜草科植物,多年生攀援草本,根数条至数十 条丛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叶四片轮生, 具长柄,叶片形状变化较大,卵形、三角状卵 形、宽卵形至窄卵形,浆果球形,红色后转为 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 蒲黄;
• 性平,勿论寒热、瘀血与否均可用,故可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
• 其行血消瘀作用,还可用治心腹刺痛,并常与五灵脂为伍,如失 笑散。
• 甘淡利尿,故常用治血淋和小便不利。
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四十九 分。
花蕊石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四十九 分。
花蕊石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瘀止血药之蒲黄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瘀止血药之蒲黄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瘀止血药之蒲黄《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花粉。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心经。

《纲目》:《本事方》云,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

又《芝隐方》云,宋度宗,一夜忽舌肿满口,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涤而愈。

据此二说,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

盖舌乃心之外候,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阴阳能相济也。

《本草正义》:蒲黄,专入血分,以治香之气,兼行气分,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病。

东壁李氏员谓其凉血、活血,亦以水产之品,故以为凉。

颐谓蒲本清香,亦有宰味,以《本经》葛蒲辛温例之,必不可以为寒凉。

蒲黄又为蒲之精华所聚,既能逐痰,则辛散之力可知。

况心腹结滞之痛,新产瘀露之凝,失笑一投,捷于影响,虽曰灵脂导浊,是其专职,然蒲黄果是寒凉,必非新产有痰可用。

若舌疮口疮,皮肤湿痒诸病,敷以生蒲黄细粉可愈,则以细腻粘凝,自有生肌之力,非仅取其清凉也。

【功效与应用】1.化瘀止血,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

本品性平,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可用于各种出血证,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

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等,可单味冲服,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

治外伤出血,可单味外敷。

2.活血祛瘀,用于瘀滞痛证。

本品生用能化瘀止痛,治疗心腹痛等,常配五灵脂同用,即失笑散。

3.利尿通淋,用于血淋。

本品能化瘀止血,治疗血淋。

常配生地、冬葵子同用。

【处方用名】生蒲黄(晒干用,主要用于活血祛瘀)、蒲黄炭、炒蒲黄(用文火炒至黑色,用以止血)【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蒲黄一药,在《本经》上说它“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认识到蒲黄既有止血的作用,又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但是没有明确指出他生用行血、炒用止血。

至宋代《大明本草》上始有“破血消肿者,生用之;补血止血者,需炒用”的记载。

明代《本草纲目》也有同样叙述,因此,流传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瘀止血药既可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的药物,称为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直接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以使血脉通畅,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

此种出血,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而出血不止,故宜以化瘀止血药为主治之。

亦可配伍其他各类止血药,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同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

又因其能化瘀而消肿止痛,亦常用于跌打损伤及多种瘀滞疼痛等。

根据辛能行的理论,本类药多为辛味;其性可偏温,或偏寒;主要归肝、心二经。

【出处】------《本草纲目》【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多为栽培品。

夏末秋初开花前采者称“春三七”,秋冬果熟后采收为“冬三七”,以前者为佳。

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微涩,温。

归肝、心经。

【功效】止血,化瘀止痛。

【应用】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

本品微涩能止血,又辛散而善化瘀止痛,药效卓著,有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出血兼有瘀滞肿痛者尤为适宜。

单味内服或外用即可奏效,亦可配伍入复方用。

于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等方中酌加本品,既可助其止血之效,又可防其留瘀之弊。

2.用于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所致的外科瘀血疼痛证。

本品活血化瘀而且止痛力强,治疗跌打损伤,不论有无出血,均有良效,故为伤科要药。

可单味内服或外敷。

或配伍活血疗伤止痛之品。

现代还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他多种内科、妇科瘀血证,均有一定疗效。

此外,三七还有较好的滋补强壮作用,《本草新编》称其“止血而兼补”,《本草纲目拾遗》引刘仲旭云“其功大补血”。

民间常以之与母鸡或猪肉同炖,可收补气益血之效,尤多用于产后或久病体虚者。

【用法用量】多研末服,每次1.5~3g;亦可入煎剂,3~12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1.本品含三七皂甙,五加皂甙、槲皮甙、槲皮素、β-谷甾醇。

止血活性成分β-N-乙二酸酰素 -L-α,β-二氨基丙酸。

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家兔凝血时间;有显著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使全血粘度下降;能增加麻醉动物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冠脉梗塞区侧枝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抗炎及镇痛作用。

此外还有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拮抗樟柳碱造成的记忆障碍及改善亚硝酸钠所致的记忆巩固障碍,增加脑力和记忆力等。

2.菊叶三七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及叶。

性味甘、微苦,平。

归肝、胃经。

功能散瘀止血,解毒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跌打伤痛,疮痈肿毒,乳痈等证;外敷治创伤出血。

煎服,6~10g。

粉剂(根)每次1.5~3g。

外用适量。

【出处】------《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根及根茎。

主产于安徽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

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辛、涩,寒。

归肝经。

【功效】止血,化瘀,凉血。

【应用】1.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本品苦寒降泄,专入肝经血分,一药兼具化瘀、凉血、止血三效,用于出血证,适宜于瘀血或血热所致者,尤其适宜于血热夹瘀的出血证。

可单用,多入复方。

其外用亦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2.用于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

本品能行瘀血,通经脉,尤多用于妇科之瘀滞证。

治血滞经闭,可与当归、红花等活血调经之品同用;治痹证或跌打损伤,可单味泡酒服,或与祛风湿止痛、活血疗伤止痛之品合用。

【用法用量】煎服,6~15g;生品以活血祛瘀、清热、止血为主;炒炭后寒性减弱,性变收涩,以止血为主。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本品主要含有水溶性成分环六肽系列物,脂溶性成分蒽醌及其糖甙,还原萘醌及其糖甙、萜类、环己肽类、酶类及β-谷甾醇等。

能缩短家兔凝血时间,有一定止血作用;茜草素同血液内钙离子结合,有轻度抗凝血效应;水提物有兴奋子宫作用;茜草提取物及人工合成的茜草双酯,均有升白细胞作用;茜草中的环己肽有抗肿瘤作用。

此外,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祛痰、镇咳、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来源】为香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属植物的花粉。

主产于江苏等地。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黄色雄花序。

晒干后辗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辛、涩、平。

归肝、心经。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通淋。

【应用】1.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证,如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

本品性平,既善止血,又可化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瘀无瘀均可应用,然尤宜于出血而夹瘀者,可发挥止血及化瘀双重功效。

现代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出血亦有效。

临床应用可单味冲服,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药。

若外伤出血,可单味外掺。

2.用于产后血瘀腹痛及瘀血阻滞的痛经、心腹疼痛等。

本品活血化瘀而止痛,多用于胸、腹瘀血疼痛证,并常配伍五灵脂同用。

现代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证等。

3.用于淋证。

本品利尿通淋,又可化瘀止血,故多用于血淋,小便淋涩疼痛,而有尿血者,并常与小蓟、栀子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5g。

纱布包煎。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止血多炒用,散瘀止痛多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能收缩子宫,故孕妇慎用。

【参考资料】水烛香蒲和东方香蒲花粉含异鼠李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并含甾类、烷类、酸类、挥发油、氨基酸、脂肪油以及多种糖。

蒲黄有促进凝血作用,能使家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或称有明显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有抗凝血酶Ⅱ活力的作用;生蒲黄有防止家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改变血脂成分;对离体及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有降血压、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而大剂量又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利胆、解痉、抗过敏等作用。

【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 的粪便。

主产于河北等地。

全年均可采收。

粪粒凝结成块状的称“灵脂块”,又称“糖灵脂”,质佳;粪粒松散成米粒状的,称“灵脂米”,质量较次。

晒干,醋炙或酒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咸,温。

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应用】1.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证。

本品有止血、化瘀及止痛作用。

临床多用治妇人崩漏、月经过多而见色紫多块,少腹刺痛者。

可单用炒研末,温酒送服,亦可再配入活血调经之品。

2.用于瘀血阻滞所致胸、胁、脘、腹刺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

本品辛温能通,既可活血化瘀,使瘀散痛止,又有止痛之功,为治血瘀诸痛的常用药物。

且常与蒲黄同用,亦可与其他活血调经,疗伤止痛之品配伍使用。

此外,本品还用于蛇、蝎、蜈蚣咬伤,可内服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或入丸、散用。

本品生品有腥臭味,不利于服用,制后可矫臭矫味,醋炙增强其散瘀止血作用,酒制后增强其活血止痛之力。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不宜与人参配伍(十九畏)。

【参考资料】1.本品含多种氨基酸、五灵脂酸、原儿茶酸、尿素、尿酸、维生素A类物质等。

动物实验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能增强正常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改善实验性微循环的功能;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能抗溃疡、抗炎、抗菌。

2.人参畏五灵脂是“十九畏”的内容之一,而古今医家将两味药同用治愈疾病的病例不少,尤多用于血瘀而气虚者。

动物实验表明,五灵脂与人参同用,并未抵消人参的“扶正”作用,二药同用亦未见毒性反应。

可见两味药并非绝对不可配用。

【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 的树脂。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广东等地亦有种植。

国产血竭为龙舌兰科植物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n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的含脂木质部提取而得的树脂。

海南龙血树血竭【性味归经】辛、咸,平。

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应用】1.用于外伤出血或疮疡不敛等。

本品能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治外伤出血,多研末外用;对疮疡不敛者,可与其他生肌敛疮之品配伍或单用本品研末外敷。

2.用于跌打损伤及其他瘀血疼痛证。

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常用之品,既可内服,又可外敷。

治跌打损伤多与三七、苏木、红花等活血止痛疗伤之品配伍。

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以及瘀血心腹刺痛,则与活血调经、止痛之品合用。

近代临床还单用本品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每次1~2g,每日2~3次。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本品主要为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和物,约为57%~82%,并含松脂酸、松香酸、苯甲酸等。

本品能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并能改善微循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也能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本节药物的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本节药物的特殊用法有:三七是较为名贵的中药,故多研末服。

蒲黄为花粉类药材,质地轻浮,故入汤剂应包煎;止血多炒用,活血宜生用。

茜草生用长于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炒炭用寒性减弱,宜作收敛止血药用。

本节药物的特殊使用注意有:本类药均兼有活血化瘀功效,孕妇均应慎用;其中蒲黄能明显收缩子宫,所以孕妇尤为不宜。

本节重点问题解答和难点释疑1.在性能方面:本节各药的药性无规律性,其中三七具温通和温养之性而药性偏温;茜草可凉血而性寒(蒲黄性平)。

根据辛能行的理论,化瘀止血药可有辛味,但习惯上更重视其真实滋味,故三七有甘、(微)苦之味,亦可将甘味理解为与滋补强壮有关;茜草味苦,则可理解为其有清泄之性(蒲黄味甘)。

2.在功效方面:在教材中本节各药的功效均为化瘀止血,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双重功效。

此外,三七还有止痛及滋补强壮(或补益气血)的作用,茜草还可清热凉血。

3.在主治(或应用)方面:本节各药尤宜于出血而兼瘀滞者;若与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同用于其相应的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效,故可广泛用于各种出血。

其中三七药效卓著,内服与外用的作用均强;茜草生用化瘀止血,又凉血止血,炒炭则收敛止血,故瘀滞出血、血热妄行及出血日久不愈者,均可选用,但以血热夹瘀者最为适合。

蒲黄性平,其适应证可不论其寒热。

各药的活血化瘀功效,又都可用于多种瘀血证。

三七化瘀、止痛与止血之效俱佳,为伤科要药,治跌打损伤,不论有无出血,均常使用;其对冠心病心绞痛亦颇有效。

茜草活血而能通经脉(络),治血瘀之月经失调及痹证较为多用;治跌打损伤则不及三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