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少数民族美术培训计划
![少数民族美术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94dc4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3.png)
少数民族美术培训计划一、前言少数民族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美术传统,提高艺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我们提出如下的少数民族美术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美术传统,提高少数民族美术水平。
2. 培养更多少数民族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训内容1. 传统美术技艺的学习:包括绘画、雕刻、工艺等传统技艺的学习,培养学员对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的理解和掌握。
2. 现代美术的理论学习:学习和掌握现代艺术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艺术修养。
3. 实践研究:参观学习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品,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4. 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流:举办少数民族艺术作品展和交流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创作力的激发。
四、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由专业的美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开展,邀请资深的艺术家和美术教师授课,并安排实践研究和作品展示活动。
2. 线上培训: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培训,为各地少数民族的学员提供便利的学习途径。
五、培训对象1.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青年艺术爱好者。
2. 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师和艺术工作者,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
六、培训措施1. 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美术培训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少数民族美术培训基地,为培训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2. 资金支持:为培训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用于举办培训活动、购买教学器材和资料等。
3. 艺术家支持:邀请知名的艺术家和专家参与培训活动,为学员提供指导和教学。
4. 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艺术机构和学校合作,举办艺术交流活动,为学员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成绩测试: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学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与审美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与审美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9e46f81c758f5f61f6797.png)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与审美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以培养少数民族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人员为明确目的,把理论学习视为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是本专业的重要的方法论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理论就是根据历史和现实,从古今中外大量的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中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用以指导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由中央民族大学完成的国家艺术理论类的科研项目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少数民族岩画》等,奠定了少数民族艺术理论的基本体系,使我校的少数民族艺术理论研究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具有很高水准,也是我校极具特色的理论专业之一。
这些理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成更丰富、更完善的体系。
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理论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系统、较全面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将来能够创作出鼓舞人的艺术作品,实现少数民族艺术的真正繁荣。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就是一门具综合性、注重理论研究的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从产生、发展到走向成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是中华民族艺术学苑囿中引人注目的佳畦,更是充满永久魅力的芳草地。
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不仅可以关照到整个华夏艺术的丰富内涵和完整体系,而且可以领略到各民族团结、创造的历史经验。
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对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创造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将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本专业于1997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少数民族艺术研究领域,该专业是全国培养综合性、高层次艺术理论人才的专业,已作为重点学科列入国家教委制定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211工程"计划中,也是全国民族艺术专业中进入"211工程"的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https://img.taocdn.com/s3/m/cf46ebe3daef5ef7bb0d3c20.png)
北京服装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培养方案为适应我校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在保持和发展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艺术学科与工科并存的特点,科学、系统地设计研究生学习的课程、学术活动、科研及论文等培养环节,从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出发,修订出符合我校研究生教育本身规律的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一、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具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脱产学习时间为2.5 – 3.5年。
三、学分要求每位艺术学、法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需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培养必修环节3-5学分(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每位工学硕士研究生需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培养必修环节3学分(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学分基本构成如下:1.学位课:(1)必修课: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研究生选修,其他研究生必修);自然辩证法(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必修,其他研究生选修)②基础外语(英语精读)课5学分(外国留学生选修,为非学位课。
其他研究生必修);③艺术学、法学硕士研究专业必修课: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2学分)必修;美学(1.5学分)、艺术哲学(1.5学分)、艺术设计史(1.5学分)、设计方法论(1学分)、中外文化比较(2学分)五门课程,若设置为学位课则必修;④工学硕士研究生必修一门数学课2-3学分。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简介_西南名族大学考研网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简介_西南名族大学考研网](https://img.taocdn.com/s3/m/7831d40076c66137ee0619d4.png)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简介
本硕士点以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藏、羌、彝、苗等民族传统艺术和其在当下的生存发展状况为研究主课题,展开相关的考察、记录、理论研究。
本硕士点教学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的学习,又要重视本专业前沿新兴学科的研究;既要强调对本民族审美观的继承,又要广泛研究国外对民族审美的关注;既要注重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研究,又要强调少数民族艺术的市场运作;既要考虑学院的优势和导师学术上的专长,又要兼顾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特点,抓住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的学习、少数民族艺术采风和特色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市场运作三个环节。
导师组成员包括:
西南少数民族艺术方向:曾明、根秋登子
民族音乐学方向:穆兰、谭勇、金艺风
民族艺术与民族旅游方向:汪代明、张超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网(),更多西南名族大学考研相关信息和资料请关注文彦考研论坛。
艺术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52f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2.png)
艺术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1. 引言艺术硕士是一种专业研究性学位,旨在培养具备深厚艺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针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以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2. 培养目标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培养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艺术研究和创作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领域专业技能的能力。
3. 培养课程为了满足培养目标,本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下:3.1 艺术理论与学科基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理论和艺术学学科基础的全面了解。
课程设置包括艺术史、美学原理、创作理论等内容。
3.2 艺术创作与实践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创作方法、创意思维培养、表演技巧等内容。
3.3 艺术研究与批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艺术研究和批评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写作、批评分析等内容。
3.4 专业实训与实习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实习、艺术节、展览等实际项目的参与。
3.5 选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还设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
4. 毕业要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达到培养目标,考核毕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完成一定的创作和研究项目,并撰写论文或创作作品;•参与实践项目,并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证明自己在艺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创作水平。
5. 师生关系建设为了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本项目将建立以下措施:•每名研究生将配备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指导教师将定期与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学术指导和交流;•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鼓励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创作成果;•每学期召开导师和学生的培养计划讨论会,确保学生的培养进度和学习计划。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5f7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0.png)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引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高级艺术人才的培养重点,旨在培养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兼具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高级艺术专门人才。
本指导性培养方案将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人文素养;2.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具备艺术实践和创作能力,能够从事高水平的创作和表演;4.培养学生能够在艺术研究领域具备较高的学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并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承担领导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1.课程教学:通过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开设有创新意义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包括创作实践、表演实践、设计实践等。
同时,强调实践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计划1.课程设置: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创作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深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培养期间须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六、培养监测与评估1.学科导师:每位学生将配备学科导师,负责学生的学科指导和培养监测。
2.学术委员会:设立学术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评估。
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甄选
![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甄选](https://img.taocdn.com/s3/m/30fc17a02b160b4e777fcf94.png)
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优.选)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0504艺术学)适用专业:050401艺术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国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高端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人才;适合在专业实践、理论领域和基础教学方面继续深造的(如攻读博士研究生)学术型人才。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德、智、体等方面均衡发展,对专业领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
2.掌握扎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同时对一级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有所了解、拓宽学术和科研视野。
3.具有较强从事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美术教育的能力。
4.能够掌握一门外语。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北方地域特型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2.当代美术基础实践及理论研究三、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3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不得少于20学分,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毕业创作合记4学分,实践活动记1学分,其余学分为选修课(部分学分也可跨学科选课,但所选课题要与导师协商)。
设计﹒造型原理与方法论为本专业研究生必修课。
学生修满培养计划所规定学分并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准予毕业。
五、培养方式1.该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将论题研讨、课堂教学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以导师特色学术和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建立自己的科研领域。
2.在导师特色学术和项目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采用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方式。
每个导师组由3-9人组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3.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研究生要在入学后3个月内拿出自己的研究和学习计划。
由导师与导师组成员共同制定该计划具体实施细则和时间表。
4.研究生教学灵活多样。
提倡采用课题研讨、课题论文、基本阅读报告等,实践教学以艺术创作实践带动特色教学和基础教学,加强研究生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4ddd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1.png)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1.掌握艺术学领域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2. 具备较强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在艺术学领域进行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3. 具备深厚的艺术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4. 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在跨领域艺术创新和实践中发挥作用;5. 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在国际艺术学领域发挥作用。
二、培养要求:1. 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
2. 学术研究: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并通过答辩。
3. 实践训练:学生需参与规定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并通过考核。
4. 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三、课程设置:1. 艺术理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艺术史、美学、文化研究等。
2. 艺术实践课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制作、音乐等。
3. 艺术创新与批判课程:包括艺术管理、艺术评论、艺术策展、艺术研究等。
4. 跨学科课程:包括跨学科艺术、数字艺术等。
四、实践训练:1. 实习:学生需参加规定的实习活动,了解相关工作领域的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
2. 项目实践:学生需参与规定的项目实践,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提升实践能力。
3. 科研训练:学生需参与规定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术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五、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应为艺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
论文应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六、毕业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规定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任务,并通过相关考核和答辩,最终完成学位论文。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证书。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6a8dc312b3169a451a4f1.png)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135106 舞蹈领域)一、培养目标通过舞蹈领域艺术专业学位的教育,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舞蹈专门人才。
舞蹈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艺术硕士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接受完整、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在专业技能上达到较高的水平。
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并能够掌握研究方法,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
获得此学位后,能够在国家艺术演艺团体、院校、文化机构、研究机构、文化场馆、文化公司、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团体从事相关工作。
二、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四、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应围绕专业发展的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导师应根据学科及学生个人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
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培养。
采取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聘用社会和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实践与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
公共课程应完成国家规定课程,为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视野提供基本保障;专业必修课从舞蹈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出发,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延展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程应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形式多样,为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创造机会;专业实践课应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创作及表演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艺术硕士的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50学分,(即16学时为1学分)。
其中,公共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和实践课不低于32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85fa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4.png)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深厚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我国艺术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而制定的。
本方案力求全面、系统、科学,以适应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 培养目标本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1) 具备深厚的艺术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开展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
(2)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敏锐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为社会和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3) 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国内外艺术事业的发展需求。
3. 培养方式和要求(1) 培养方式本硕士培养方案采取学术导师制和实践导师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学术导师负责学术研究和教学指导,实践导师负责实践工作和职业导向。
(2) 培养要求本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术研究和实践创作,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跨学科能力。
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拓宽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4. 培养课程本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和教学实践,具有鲜明的学术和实践特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 艺术理论课程:包括艺术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化研究等。
(2) 艺术创作课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像、音乐、舞蹈、戏剧等。
(3) 实践工作课程:包括实习、工作坊、艺术项目实践等。
(4) 学科交叉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师资力量本硕士培养方案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他们具有丰富的学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6. 学位授予学生符合毕业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并经过答辩,由学校颁发艺术学硕士学位证书。
7. 结语本硕士培养方案是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我们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推动我国艺术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6a391a8956bec0975e3e6.png)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404 授法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道德品质优良,勤于思考,治学严谨,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民族学学科理论,清楚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并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三年学习,掌握民族学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基础;熟悉我国少数民族史;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前沿;掌握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能够从民族史的视角运用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管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建设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1、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2、少数民族文化史3、武陵地区历史文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和补修课程。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
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6学分(公共基础课9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4门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5门10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补修课程是为同等学历考生和跨专业考生设立,不记入毕业学分,但必须根据导师的要求选修民族学或相近专业本科基础课程,并记入结业成绩。
五、中期考核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中期分流考核。
考核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要求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学术水平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考核者,将按《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学位论文1、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开始前要进行中文及外文文献资料阅读(不少于20篇)和综述、生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于第三学期内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同意、导师组审定后,方可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4a8aef7ec4afe05a1dfa7.png)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为规范执行国务院学位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2006]6号)文件精神,保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第一部分:美术领域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二、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版画艺术研究、雕塑艺术研究、书法篆刻艺术研究、色彩艺术研究、素描艺术研究等。三、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有艺术实践经历;高等学校大学专科毕业三年以上艺术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奖励的同等学力者。(二)入学考试采用全国联考和我院单考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四、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脱产学习,学制两年:第一年课程学习,第二年进行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五、培养方式艺术硕士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以专业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艺术理论的培养及艺术素养的提高。实行集中授课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并聘请高水平的校内外专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六、课程设置在遵循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采用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公共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专业课是为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选修课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七、考试要求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实践环节,均需按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必修课程的考核一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艺术实践、专题讨论、文献阅读等必修环节的考核,采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主要根据平时完成的作业数量和质量进行,由指导教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查结果,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八、毕业作品与学位论文要求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原则上,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应参加省、部级以上的展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为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作品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作品不少于10幅,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字数要求不低于5000字。论文开题报告、印刷格式及体例要求参见我院的规定。九、学位授予通过所有课程考核、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作品规定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AA美术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可以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二部分:艺术设计领域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设计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二、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码动画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摄影等。三、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有艺术设计实践经历;高等院校大学专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设计奖励的同等学力者。(二)入学考试采用全国联考和我院单考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四、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脱产学习,学制两年:第一年课程学习,第二年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五、培养方式艺术硕士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以专业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艺术理论的培养及艺术素养的提高。实行集中授课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并聘请高水平的校内外专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六、课程设置和考试要求攻读艺术设计学科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4学分。七、毕业作品与学位论文要求(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强调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作品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作品数量由培养部门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确定,应在毕业前举办毕业作品展览。组织专家组3-5人进行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二)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作品设计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字数要求不低于5000字。论文选题报告、印刷格式及体例要求参见我院的规定。八、学位授予通过所有课程考核、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作品规定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AA美术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可以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affacf0910ef12d2af9e789.png)
一、制订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和本文的要求,制订所在学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包括对硕士生进行课程(及环节)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两方面的要求。
学科培养方案要明确规定硕士生获得所在学科学位应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或环节)及学分;要提出论文选题要求、论文进展情况,检查方式和论文应达到的标准等。
硕士生必须满足所在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方能申请学位。
学科培养方案应由所在学科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审核、备案。
创作实践研究方向硕士生按照专业要求和特点与导师制定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
1、学位要求课程(或环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不少于40学分(其中考试不少于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8学分,基础理论课程7学分,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5学分,必修环节10学分。
学位要求学分内包含7学分外语课程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公共必修课程(8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 1学分(考试)●第一外国语 7学分(考试)2)基础理论课 (10学分)3)学科专业要求课程(不少于15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2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程4)必修环节(7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 1学分(考查)●社会考察 1学分(考查)●读书笔记 2学分(考查)●教学考核 2学分(考查)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
每次应填写《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并附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院培养办记载成绩。
必读书目由指导教师指定,不得少于40本,其中理论类研究生要求写出15本读书笔记,创作实践类研究生要求写出10本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字,教学检查前完成。
2、非学位要求课程(或环节)硕士生按以下方式选修的课程属于非学位要求课程。
1)补修课程。
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主干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0340f12cc58bd63186bd9a.png)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方向)一、专业简介1988年起,我校开始招收少数民族艺术方向的研究生。
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研究特色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少数民族声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创作。
尤其是民族音乐学和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在国内同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好文化理论修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型人才。
就业目标:能够胜任研究所、高校等单位的研究工作以及编辑、艺术管理等工作。
三、授予学位:法学硕士四、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采取讲授与研讨结合的上课方式;每次课前以email、软盘或书面方式预发讲稿、思考题和阅读参考书目;各位同学在课前作查阅资料、阅读及撰写讨论提纲的准备;课程中,前一节课各位同学结合上周授课和课外阅读内容,围绕思考题进行讨论和发言,后一节课教师作补充和总结发言,同时讲授下一部分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
七、论文撰写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八、课程设置九、必读书目。
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领域艺术硕士培养刍议
![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领域艺术硕士培养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2a8606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5.png)
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领域艺术硕士培养刍议陈忠松【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是当代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在各地负责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传承管理和引导的相关部门中,还缺乏既懂得少数民族音乐保护理论和方法、又有较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和表演技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类人才可以通过有条件的学校在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中设置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领域来进行培养.其培养过程可以分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考核评价等几个环节.【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2页(P101-102)【关键词】艺术硕士;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研究生教育【作者】陈忠松【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05我国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少数民族音乐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态、社会功能和传承生态,一直都是其流传地区的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
但由于少数民族音乐本身的特殊性和保护传承工作的复杂性,单一的手段和方法(如经济刺激、旅游资源化开发等)很难胜任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对每一类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往往都需要深入调查与研究之后,方有可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
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专业的指导与监控。
而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指导监控,都需要既懂得民族音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相关理论,又深谙少数民族音乐表演技能、文化内涵与传承规律的专业人员。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流传少数民族音乐的地区普遍缺乏这类高层次专门人才。
2005年,我国正式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分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八个领域,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
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可以涵盖“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三大类型及其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中的诸专业方向。
”①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接受过完整的专业技术训练,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完成过一定量的具有学术水平和艺术质量的作品,拥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的音乐创作、表演、教学、编辑、管理、策划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参阅材料汇编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8年6月目录2017年度河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1)2017年度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11)2017年度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26)2017年度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40)2017年度湖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52)2017年度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67)2017年度四川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86)2017年度河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李同国)(信阳市水产局田随成)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和加工大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全省耕地面积约1.23亿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50多万亩,信阳市为种植水稻主产区。
河南省小龙虾养殖方式主要有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种草养殖及河流、湖泊放养。
稻渔综合种养为主要生产模式,占85%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淮河流域的信阳市、驻马店市和固始县,沿黄河流域的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及邓州市等地,相对规模较小。
2017年,河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统计资料,2015年河南省有7个省辖市和2个直管县进行了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殖面积只有2万亩。
到2017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万亩左右,“稻-虾”共作轮作面积17.08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4.6万亩。
2017年全省小龙虾总产量1.19万吨。
一产产值4.76亿元、二产产值0.88亿元、三产产值13.10亿元,总产值达18.74亿元。
一、产业现状(一)规模布局1.规模河南省的小龙虾规模化养殖生产主要集中在信阳市。
2016年,潢川县县委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全县当年就有近1万亩稻田改造建设了稻渔工程进行小龙虾养殖。
到2017年底,光山县、固始县、罗山县等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全市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达到13.75万亩;固始县和潢川县还有池塘养殖小龙虾4万亩。
信阳市的小龙虾产量1.0万多吨,总产值10亿多元。
加工小龙虾3888吨,产值0.88亿元。
2017年,驻马店市的正阳县、确山县,南阳市的桐柏县及邓州市,洛阳市的孟津县、新安县,新乡市的原阳县、武陟县,开封市的祥符区及中牟县,濮阳市的范县等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点)遍地开花,初步统计这些地方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有5.0万亩左右,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3.3万亩,“稻-鳅”面积1.3万亩,稻-蟹面积0.3万亩。
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约0.6万亩。
全省共计稻-虾共作轮作面积17.08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4.6万亩。
稻虾综合种养亩产100-300斤,池塘养殖亩产300-500斤。
2017年全省小龙虾总产量1.19万吨。
一产产值4.76亿元、二产产值0.88亿元、三产产值13.10亿元,总产值达18.74亿元。
2.布局(1)小龙虾养殖布局河南的小龙虾养殖主要分布在信阳市的8县2区。
注:固始县和潢川县各有2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表2:河南省其他市、县、区分布情况统计表(二)市场贸易1.加工流通河南省以小龙虾为主的加工企业有16家(均在信阳市)表3:河南省小龙虾加工企业统计表其中:潢川县有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的加工企业3个、平桥区1个。
它们分别是: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文尧水产公司、宏润水产公司和残联水产畜禽加工公司。
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有虾尾、虾仁和即食整(只)虾等。
2.进出口信阳市小龙虾2017年出口200吨,贸易额300万美元。
3.市场消费信阳市小龙虾消费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每天消费量20吨左右。
主营和兼营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有1000家以上。
年小龙虾餐饮产值超过2亿元。
小龙虾塘口价格每斤20多元,餐饮市场消费价格每斤50元左右。
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小龙虾经营销售全年都有,每年的4-11月份为销售旺季。
主营和兼营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不计其数,有大有小,地摊店很多,食客如云。
而且,已经从地摊店的“吃大虾喝啤酒”为主要销售方式,走向了专业店、品牌店和高档饭店,吃小龙虾成为了时尚消费和高档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在郑州市有1500家以上有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既可以在实体店吃小龙虾,又可以网购外卖及送货上门。
根据经营小龙虾批发的老板介绍郑州市每天的消费量在30吨左右。
小龙虾大部分来源于外省,本省的供应量不足25%。
餐饮业的小龙虾产品主要是整虾和虾尾,加工方式主要是红烧和油焖。
我省的其他16个省辖市及县(市、区)小龙虾销售情况和省会郑州市及信阳市的一样,小龙虾都成为了热门菜肴,常常出现货源紧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从而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想吃小龙虾但找不到吃的地方的情况。
1.区域品牌目前有黄国粮业有限公司的“稻渔生态米”、光山县青龙河专业合作社的“正礼”牌“稻虾米”、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的即食小龙虾产品“虾九妹”等。
2.餐饮节庆文化河南省信阳市的部分县区正在筹划开展小龙虾的餐饮节庆文化。
如潢川县计划2019年6月份举行小龙虾餐饮文化节。
(三)模式技术河南省小龙虾养殖模式按照养殖水体和方式主要分为: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两种形式。
河流、湖泊和水稻田等自然资源放养和捕捞的产量也占一定的比例。
池塘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模式:采取一次投放小龙虾苗种,多次捕捞的技术模式。
池塘底部中间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水生植物,春季3月份投放小龙虾苗或夏、秋季投放小龙虾种,春季4月底5月初捕捞,并补放苗种。
夏、秋季持续捕捞到11月底。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稻田养殖小龙虾主要采取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包括共作和连作两个阶段。
即春季3月投放小龙虾苗,5月底前捕捞上市,6月上旬插秧至9月底为稻虾共作期,9月底收稻后,10月份蓄水继续养小龙虾直到翌年4月前后捕捞。
(四)政策扶持1.政策扶持为扶持和推动以小龙虾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快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
并下拨1600万元,扶持两个国家级、四个省级和重点县(市区)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设。
信阳市出台了《关于印发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2017-2022)的通知》信政办〔2017〕152号。
明确了扶持政策,对20个示范基地建设和苗种基地建设给予50万元的财政补助。
全市有5个县区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潢川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潢川县委、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潢发〔2016〕9号)、《潢川县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扶持奖励办法》(潢办〔2016〕25号)等。
对规模化稻虾养殖和贫困户开展稻虾养殖的每亩给予200-500元补助。
罗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罗山县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2018-2022)的通知》,对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每亩给予150-200元的补贴。
对大户帮扶贫困户的每亩另加200元补贴。
对8000万尾产量的苗种基地给予每亩500元补贴。
固始县、淮滨县、光山县等县区都出台有相关稻虾共作的扶持政策。
2.龙头企业带动(1)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全省最大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以小龙虾为主。
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是一家从事水产品养殖、研究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水产品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一座年加工8000吨水产的加工厂,产品有:青虾、罗氏沼虾、小龙虾、冻煮虾仁、汤料虾、光州黄鳖、斑点叉尾回鱼、泥鳅、田螺、鳝鱼、速冻板栗丁等,产品全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并获得出口欧盟、美国卫生许可注册证书。
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2)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目前拥有稻虾共作基地2000亩,小龙虾苗种基地500亩。
2018年,公司投入上亿元建成年产8000吨小龙虾加工生产线两条,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的室内小龙虾交易市场一个。
加工生产线和交易市场将于2018年6月底前将投入运行。
(3)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南省光山县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2008年10月注册成立,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10人,耕种土地面积8600亩,其中流转土地5600亩,拥有各类机械74台(套),建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场所和占地10亩的现代化育秧工厂,粮食仓储、加工设备较为完善,固定资产600多万元,以粮食为主的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先后获得“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财政部创新型试点合作社”“河南省优秀农机合作社”等称号。
该合作社年农机作业面积2万余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600亩,代耕代种3800多亩,跨区机收4500多亩,统防统治作业面积4000多亩;年粮食总产达280万公斤,其中加工销售大米68万公斤;年总经营收入1560多万元,社员年均纯收入3万多元。
为加快产业发展,2012年该合作社成功申报河南省标准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开发项目。
通过省、市、县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完成了无公害优质水稻小试、中试和大面积推广,确定了华丰泰米、宁粳3号、9优418、南粳9108等优质稻新品种,完善了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引进了先进的稻米加工、色选设备和加工工艺。
近两年,经过省权威部门不定期抽样化验检测,稻米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无公害优质大米标准。
该合作社生产的“正礼”牌无公害优质大米已经被国家农业部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并在河南省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正礼”牌河南省著名商标。
至今,该合作社年生产优质稻谷达180万公斤。
现有的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能力在70万公斤左右,占年稻谷总产的40%。
通过农-超对接、粮油直销点、社区直销等方式建立30个营销网点,产品销售覆盖信阳市的八县两区以及郑州、武汉等地,实现年销售收入380万元以上。
2017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合作社目前有稻虾田2000亩,年产小龙虾苗种5万斤。
三、存在问题(1)种业发展滞后由于小龙虾养殖在河南省起步晚,发展快,2017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多万亩,开挖新池塘、改造老池塘或者改造稻田进行池塘种草养殖小龙虾3万多亩,导致小龙虾苗需求量大增,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3月底前,每斤80-120尾的虾苗价格达到25元以上。
由于本地没有成规模的苗种供应基地,许多新发展的养殖户到临近的湖北、安徽省购买苗种,由于长途运输,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将大大影响养殖效益,挫伤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
(2)示范与技术研究滞后稻虾共作大面积发展在信阳也就一年多时间,政府对稻虾共作的示范工作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