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凝集反应+金葡菌
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yhl
二、间接血凝试验
Patient
1 2 3 4 5 6 7 8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Pos. Neg.
Titer
64 8
512 <2 32 128 32
4
血凝试验强度
三、胶乳凝集试验
孕妇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明显增高。 反之,非孕妇尿中HCG含量甚微,不能消耗掉抗HCG抗体。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一.凝集反应定义
细菌、螺旋体、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 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有IgM和IgG,IgM的凝集作用比IgG大数百倍。
01
1. 玻片凝集试验 2. 试管凝集试验
(一)玻片凝集试验
01 Y
02 +
方法评价:
定性试验,简便和快 速;敏感度低。
临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菌种鉴定;血清学分
型;血型鉴定。
Y
03
04 Y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
—
+
+
+
—
二、免疫浊 度测定
一.原理
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二者比例合适时, 在特殊的缓冲液中它们快速形成一定大小的抗原抗体复 合物,使反应液体出现浊度。利用现代光学测量仪器对 浊度进行测定从而检测抗原含量。
间接凝集反应
3发生凝集或凝集程度是否都是目测得出的 结果,是否还有其他测定凝集发生或凝集 程度的方法?
1.利用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可以确证呈阳性 反应的间接凝集试验是否是非特异凝集反 应。以本次试验检测的RF为例:首先用待 测血清与IgG反应,再加入RF致敏的胶乳 颗粒,如果出现凝集则说明间接凝集为非 特异凝集(待测血清中无RF);反之为特 异凝集。
2.利用胶乳凝集实验可进行半定量分析。 检测试剂盒具有一个检测灵敏度。如CRP 检测试剂盒,其校正灵敏度为〈 6mg/L, 超过上述含量即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 据此可将待检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来进行半 定量分析。如稀释两倍后阳性,则浓度 〉 12mg/L,继续稀释至四倍八倍到不出现凝 集为止。
胶乳颗粒不凝集仍保持均匀胶乳状者为阴性反应。
2 在反应板上用牙签充分混匀后,连续摇动2-3min后,观察比较结果。
乳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蛋白质的能力,借 若为乳胶颗粒,则称为乳胶凝集试验;
1胶乳凝集试验方法简便快速,但易发生非特异凝集反应,试分析如何判定实验的非特异凝集反应?
此将抗原(IgG)与胶乳颗粒结合成致敏 以本次试验检测的RF为例:首先用待测血清与IgG反应,再加入RF致敏的胶乳颗粒,如果出现凝集则说明间接凝集为非特异凝集(待
类风湿因子(RF)诊断 2利用本法是否可以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如何进行?
实验原理 利用胶乳凝集实验可进行半定量分析。
类风湿因子(RF)诊断
4 协同凝集反应
RF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聚苯乙烯胶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在一定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的现象。
间接凝集反应
基本概念
临床免疫学:凝集试验
凝胶内沉淀 反应
凝胶免疫电 泳技术
絮状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测定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37
一、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原理:将一定量的抗体混入琼脂糖凝胶中, 让待测抗原在凝胶中自由扩散,在两者比例合 适的部位结合形成沉淀环。环的大小与抗原 的浓度成正相关。
3
1896年Widal反应诊断伤寒病。 1900年Landsteriner在血凝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人类
ABO血型系统,并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
反应阶段:
•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4
临床应用:定性或半定量检测
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定性判断抗原抗体 是否对应。
将血清标本倍比稀释后再进行反应,以出现 凝集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抗体的滴度(效 价)。
【熟悉】 1、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电泳的原理。 2、免疫固定电泳的临床应用和双向免疫扩散的实 际应用。
【了解】单向免疫扩散、对流电泳和免疫电泳的应用。
35
沉淀反应的概念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是指可溶 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
特异性结合产生可见沉淀物的现象。
36
沉淀反应
液相沉淀反 应
58
技术要点
先将患者血清或血浆在醋纤膜或琼脂 上作区带电泳,根据血清蛋白质的电荷 、分子量等不同将其分开。 为了精确识别单克隆区带,样品同时 在六条泳道上进行测试。 然后将IgG、IgA、IgM、κ轻链和λ 轻链的抗血清加于分离的蛋白质泳道; 参考泳道则加蛋白质固定剂,用于区带 对照,作用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蛋白质 ,染色后观察结果,对样品中所含成分 及其性质进行分析、鉴定。
免疫学实验整理
免疫学实验整理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一)凝集试验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二)吞噬试验(示教)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名解:1.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等)及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研究对象的实验过程。
如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吞噬十堰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等。
2.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这种载体与免疫无关),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5.协同凝集实验(coagglutination):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结合而不影响其Fab段功能的特性,将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吸附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的凝集反应即为协同凝集试验。
6.滴度(titer)、效价:The maximum dilution that gives obviously visible agglutination (++) is called the titer.实验及注意点:1、检测抗原抗体的基本原则: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已知抗体(抗原)检测未知抗原(抗体),有现象则说明有相应抗原,无现象则无相应抗原。
2、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若加A抗体出现凝集说明血清中有A抗原,为A型血。
临床微生物检验整理版
SPA:葡萄球菌A蛋白,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完全抗原,从人体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都含有SPA.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则不具有.SPA可与IgG的Fc段能非特异的结合而不影响Fab段的免疫活性,故可用作检测各种抗原或抗体的实验诊断试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等常表现出异质耐药性.能产生b-内酰胺酶而使青霉素失效而表现出耐药性。
胆汁溶菌试验: 胆汁或胆盐可溶解肺炎链球菌,可能是由于胆汁降低细胞膜表面的张力,使细胞膜破损或使菌体裂解;或者是由于胆汁加速了肺链本身的自溶过程。
因此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前者阳性,后者阴性。
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是金葡菌产生的一种主要致病物质,能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能使细菌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并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组织培养:将人或动物离体的活组织或分散的活细胞,在实验室的试管或培养基中,模拟体内的生理条件使之生存和生长,称之为组织培养。
包涵体:包涵体是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
TCID50:50%组织细胞感染的病毒剂量,将待测病毒液作10倍系列稀释,分别接种单层细胞经培养后观察CPE等指标,以能感染50%细胞的最高稀释度的病毒量为终点,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TCID50。
抗酸染色法:用石碳酸复红染色后,用盐酸乙醇分色,再用美蓝进行对比染色,即不再脱色而呈现石碳酸复红的红色,分歧杆菌为阳性。
BCG:卡介苗,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
郭霍现象(Koch phenomenon):有毒TB初次感染GP,10-14天后注射局部溃烂、坏死,附近LN肿大,细菌扩散漫延至全身,甚至死亡。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凝集反应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凝集反应内容:四、直接凝集反应(一)玻片凝集反应—细菌的鉴定、ABO血型鉴定(二)试管凝集反应五、间接凝集反应(一)正向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乳胶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二)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协同凝集试验(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试验、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直接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常用的直接凝集试验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㈠玻片凝集反应(Slide agglutination test)玻片凝集反应是将已知的抗体直接与未知的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红细胞等)在玻片上混合,在有适当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
此法属定性试验,主要用于细菌鉴定和分型、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等。
⒈细菌的鉴定:【材料】⑴1∶20稀释的伤寒杆菌的诊断血清。
⑵伤寒杆菌、大肠杆菌18~24小时培养物、生理盐水。
⑶洁净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记号笔等。
【方法】⑴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记号笔划分为三格,并依次编号为1、2、3。
⑵用灭菌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于玻片的三格内,各加2~3环。
⑶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自平皿挑取少量大肠杆菌置于第2格生理盐水中混匀。
然后,同法分别取少许伤寒杆菌于第1格及第3格,与生理盐水混匀。
⑷用灭菌接种环于第2格加伤寒杆菌诊断血清2~3环并混匀,同法取伤寒杆菌诊断血清2~3环,加于第1格中混匀。
⑸轻摇玻片,静置1~2分钟后,观察结果,【结果】如上述混合悬液由均匀混浊状变为澄清透明,并出现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凝集块者为阳性;如混合物仍呈均匀混浊,无凝集物者为阴性。
【注意事项】⑴每一待检菌均须作生理盐水对照,如对照凝集则表示细菌发生自凝,试验无效。
化脓性球菌的分离鉴定
A群链球菌的防治原则
A群链球菌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另 外,还应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消毒。对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的病人, 尤其是儿童,须彻底治疗。以防止急性肾小球炎、风湿热和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的发生。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
葡萄球菌的鉴定
2.生化反应检测
2.1 血浆凝固酶试验
原理:金葡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 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结合型血浆凝固酶附着于细菌 表面,在玻片上形成凝块;游离型的血浆凝固酶则可使试管中 的血浆发生凝固;
方法步骤(玻片法):在在玻片两端各滴生理盐水1d,取肉 汤培养菌液与生理盐水混匀,在其中一端的菌液中滴加兔血浆 1d混匀,观察结果。因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 凝固兔血浆,故如血浆中明显小凝块出现,而生理盐水中无此 现象者为阳性,若血浆中无凝块时为阴性。
A群链球菌的鉴定
3.2 吡咯烷酮试验(PYR)检验方法
原理:特异检验A群链球菌氨基肽酶 方法步骤: • 用PYR缓冲液A液浸润PYR测试条末端滤纸; • 用接种环从适合的琼脂培养基上挑取可疑待测菌落,在末端滤纸上
涂抹开或直接蘸取菌落; • 放置于密闭容器;35℃±2℃,孵育5min~10min; • 滴加一滴PYR缓冲液B液至末端涂抹细菌处,观察是否有红色产生。
化脓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但是除了 病原性球菌外,其他微生物也可以引起化脓 性感染。
常见的标本有脓汁、咽拭子、痰液、血 液、脑脊液等。
本次实验以脓汁标本进行病原性球菌的 分离鉴定。
脓汁中病原球菌的查程序
涂片: 革兰氏染色
血琼脂平板 (分离培养)
葡萄球菌专题知识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形,但在液体培养基的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细菌细胞单独存在。
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 occusaureus)(黄色)、白色葡萄球菌(S.albus)(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橙色)。
S.aureus是各种脓疡(abscess)的病原菌,S.albus和S.citreus在人的健康体表上为半腐物营养型。
由于在普通肉汁培养基中能很好地发育,所以培养比较简单,但刚从动物体上分离的,对各种氨基酸和生长因子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烟酸、硫胺素的要求更为明显。
在自然界已发现许多介于S.aureus与S.albus中间型的种类。
葡萄球菌是柯赫(R.Koch.1878年)、巴斯德(L.Pasteur,1880年)和奥格斯顿(A.Og-ston,1881年)从浓液中发现的,但通过纯培养并进行详细研究的是F.J.Rosenbach(1884年)。
在生理学上显有许多与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群(coli-aerog-enes group)、乳酸菌共同的性质,但其毒性非常强,移植于动物血管中可引起动物体各处发生脓疡,而表现出严重的症状以至死亡。
然而与人皮肤脓疡类似的种类不易在动物体上发生,只有极少数的可在类人猿和兔发生类似的症状。
因乳制品和肉类的腐败而出现的中毒,认为多由此类细菌引起,原因是葡萄球菌在增殖过程中可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
这种毒素的生物活性在于能刺激呕吐中枢产生催吐作用。
该细菌是抗菌物质中毒和一般营养不良时成为次级的微生物区系的主要细菌。
从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分离出的蛋白质A可与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进行特异的结合,这是由K.Jensen氏(1 959年)发现的,现已被应用于各种免疫反应。
spa协同凝集实验
实验八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assay)【实验原理】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如猪、兔、豚鼠等)血清中的IgG 类抗体的Fc段结合,成为致敏的载体颗粒。
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仍保持其正常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凝集现象。
【主要试剂与器材】1.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I株。
2.变形杆菌OX l9株18~24h琼脂斜面培养物。
3.SPA菌液、SPA菌诊断液(制备见免疫血清的制备)。
4.无菌生理盐水。
5.载玻片、滴管、接种环、牙签等。
【操作方法】1.将载玻片分成3格,编号为l、2、3,于第1、2格分别加1滴SPA菌诊断液,第3格加1滴未致敏的SPA菌液。
2.于第3、1格分别加1滴接种环变形杆菌OX l9株18~24h琼脂斜面培养物,第2格加1滴生理盐水,分别用牙签混匀,2~3min内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第1格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清晰可见的颗粒,液体澄清,为阳性反应结果;第2、3格为对照,应无凝集。
可根据下面标准确定凝集的强弱,以“2+”以上凝集判断为阳性。
“4+”:很强,液体澄清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粗大颗粒。
“3+”:强,液体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较大颗粒。
“2+”:中等强度,液体稍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小颗粒。
“+ ”:弱,液体稍混浊,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可见颗粒。
“- ”:不凝集,液体混浊,无凝集颗粒可见。
【注意事项】1.试验前仔细检查所用试剂本身有无自凝现象或出现细小颗粒,以免影响结果观察或导致错误结果。
2.加变形杆菌OX l9株培养物时应先加第3格,再加第1格,以免将SPA菌诊断液带入到SPA菌液中影响试验结果。
3.协同凝集试验的特异性取决于致敏免疫血清的特异性,其凝集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免疫血清效价。
故因选择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的免疫血清制备SPA菌诊断液。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加的反应
可用于分析和鉴定标本中多种抗原成分
可编辑ppt
12
对流免疫电泳
材料
电泳仪 缓冲液 琼脂板1块/2人,打孔器2个/组, 抗AFP血清 —— 已知Ab AFP阳性血清 —— 阳性Ag 对照阴性血清 —— 阴性Ag 待检血清:标本1 —— 未知Ag
标本2 —— 未知Ag
可编辑ppt
14
对流免疫电泳
打孔:金属打孔器打两排孔,抗原孔与抗体孔间 距离为4毫米至5毫米。
加:抗AFP血清加于抗体孔内;病人血清、 AFP阳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分别加于抗原孔内。
电泳:将琼脂板置电泳槽,抗原孔置阴极端。板 两端分别用湿纱布与缓冲液相连,通电20分钟。
观察:在相应抗原、抗体孔间出现沉淀线。
可编辑ppt
20
可编辑ppt
17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凝集
材料:玻片1张/1人,1号、2号菌液,诊断 血清,接种环 方法:取菌液3~4环,后加血清2环
1号菌液+ 诊断血清
2号菌液+ 诊断血清
轻摇玻片,1~2分钟后观察
结果判定:出现乳白色凝集块属阳性反应
*玻片扔在后面的玻片缸里
可编辑ppt
19
实验报告
三张图:单扩、双扩、火箭电泳 原理及结果:对流免疫电泳、玻片凝集 (结果可用图示)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性
可编辑ppt
2
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加的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可编辑ppt
3
凝集反应
概念:抗原 + 抗体
协同凝集反应
协同凝集反应
协同凝集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学现象,指的是当两种不同的抗原共
同作用于免疫系统时,它们会相互促进凝集反应,从而形成更强大的
免疫效应。
这种现象在许多免疫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协同凝集反应最早是由Landsteiner和Levine在20世纪初期发现的。
他们发现,在将马血清与鸡红细胞混合后,会出现比单独使用马血清
或鸡红细胞时更强的凝集反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凝集反应。
协同凝集反应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协同和间接协同。
直接协同指的是
两种抗原在混合后直接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凝集反应。
间接协同
则是指一种抗原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再与另一种抗原结合形
成复合物,从而促进凝集反应。
协同凝集反应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血型鉴定中,
协同凝集反应可以帮助确定一个人的血型。
在疫苗开发中,协同凝集
反应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此外,在诊断和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方面,协同凝集反应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协同凝集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现象,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着
广泛的应用。
深入了解和研究这种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
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未来的免疫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凝集反应试验
1900,Netley陆军医学院卫生助理教授 W. H. HORROCKS 发表的一篇“关于凝集试验作为大肠杆 菌生物分类诊断手段的价值”一文:文中对来自污染 高地表面的饮用水进行细菌学检查,文中也记载了 当时应用这个方法的诸多困难
最早的微生物诊断手段
1950,LAVERGNE 发表的一篇关于“通过丝氨酸血 清协同凝集布鲁杆菌”一文
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taphylocooccal protein A,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猪、兔、羊、鼠等)血清 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为 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若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出现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应用:可用于细菌、病毒、毒素及各种可溶性抗原的检测 特点: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是目前用于快速诊断,微生物定群或
分型的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敏感而简便的方法
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体表面,仍保持其抗体 活性和特异性。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会出现特异凝集现象。在本凝 集反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成了IgG抗体的载体,称为协同凝集反应。
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由病毒、细胞凝 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连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抗原抗体结合出 现明显可见反应的最大血清稀释度称为效价,又称滴度。以表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 量。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或偶联在与免疫无关、 大小适当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使之成为致敏载体颗 粒,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 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的现象
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 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乙肝表面抗原测定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细胞裂解上清液及血清蛋白等) 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 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称为:沉淀原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称为:沉淀素
凝胶沉淀试验
沉淀反应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抗原或抗体这两种成分中只有一种扩散,将已知抗体与琼脂混合,将 抗原置于凝胶孔中,抗原则呈辐射状扩散,在孔的周围与抗体结合, 在比例合适的地方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环。当抗体的浓度一定时,抗 原的浓度与形成沉淀环的直径成正比。
谢谢观赏
3.补体结合法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基本原理:
利用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补体的抗体,测定未知抗 原或抗体
先是标本中的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加入补体与之 结合。
再加上抗补体的荧光素标记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测抗原或抗体
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
基本原理:
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 竞争结合反应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
MEIA检测HBsAg是目前世界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金标准, 采用顺磁性微粒作为固相载体,用稳定的4-甲基磷酸伞型酮(MUP)测出 荧光发光的强度来检测被测物的浓度,对HBsAg检测的灵敏度达 0.17~0.2 ng/ml。它不但灵敏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并可单 份检测,可检出人群中低浓度和自然感染获得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因此认为MEI法对血清HBV标志物的检出阳性率高于ELISA法,MEIA比 ELISA自动化程度高,对病情可做动态监测。
1.直接法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基本原理:
将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检抗原标本上,直接与相应抗原 反应,检测未知抗原。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完全溶血 环
不溶血
名称
类别
溶血
甲型溶血性链 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
溶血
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性链球
菌
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
病菌 致病力强
无致病性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第33页
2)抗原结构分类
据链球菌细胞壁中抗原结构(C多糖 抗原)不一样,利用血清学方法分成A~ V 20群。对人致病链球菌菌株,90%左 右属A群,其它群少见。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第43页
2)外毒素类
(1)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是人类猩红热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
素抗原性强,含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 性和致死性。
(2)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A族链球菌可分为两种溶血素(hemolysin): 链球菌溶素O(SLO):对哺乳动物多 种细胞有毒性作用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用于各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S.aureus
Ab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第11页
5.分类
1)据色素、生化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 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第12页
三种葡萄球菌判别主要性状
性状
菌落色素 凝固酶 葡萄糖 甘露醇 溶血素
耐热核酸酶 A蛋白
磷壁酸类型 噬菌体分型
致病性
球菌专题知识培训
金葡菌
金黄色 + + + + + +
实验一凝集反应
医学免疫学实验讲义实验一凝集反应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
凝集反应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即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判定结果阳性或阴性;也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即将标本作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出现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滴度(或效价)来判断结果的强弱。
凝集反应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
由于凝集反应方法简便,目前在临床检验中仍被广泛应用。
一、直接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
凝集反应中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常用的直接凝集试验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一)玻片凝集试验——ABO 血型鉴定【原理】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一般用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性抗原如菌液或红细胞,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出现凝集颗粒的为阳性。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菌种的诊断或分型,也可用于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材料】1.标准血清(抗体):抗A分型试剂和抗B分型试剂各1支。
2.盛有1ml生理盐水的一次性试管1支。
3.一次性采血针1枚、白瓷板或玻片1块、一次性毛细吸管1支、75%酒精棉球和灭菌干棉球。
【方法】1.用酒精棉球消毒被检者的耳垂或手指尖端,以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2滴血液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使成为血球悬液。
用灭菌干棉球止血。
2.取白瓷板1块,将抗A、抗B分型试剂分别滴加1滴于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
3.用毛细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各加1滴。
4. 将白瓷板前后左右不停地摇动,使其充分混匀,5~10min后观察血球有无凝集发生。
spa协同凝集实验
spa协同凝集实验实验八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assay)【实验原理】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如猪、兔、豚鼠等)血清中的IgG 类抗体的Fc段结合,成为致敏的载体颗粒。
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仍保持其正常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凝集现象。
【主要试剂与器材】1.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I株。
2.变形杆菌OX l9株18~24h琼脂斜面培养物。
3.SPA菌液、SPA菌诊断液(制备见免疫血清的制备)。
4.无菌生理盐水。
5.载玻片、滴管、接种环、牙签等。
【操作方法】1.将载玻片分成3格,编号为l、2、3,于第1、2格分别加1滴SPA菌诊断液,第3格加1滴未致敏的SPA菌液。
2.于第3、1格分别加1滴接种环变形杆菌OX l9株18~24h琼脂斜面培养物,第2格加1滴生理盐水,分别用牙签混匀,2~3min 内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第1格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清晰可见的颗粒,液体澄清,为阳性反应结果;第2、3格为对照,应无凝集。
可根据下面标准确定凝集的强弱,以“2+”以上凝集判断为阳性。
“4+”:很强,液体澄清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粗大颗粒。
“3+”:强,液体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较大颗粒。
“2+”:中等强度,液体稍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小颗粒。
“+ ”:弱,液体稍混浊,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可见颗粒。
“- ”:不凝集,液体混浊,无凝集颗粒可见。
【注意事项】1.试验前仔细检查所用试剂本身有无自凝现象或出现细小颗粒,以免影响结果观察或导致错误结果。
2.加变形杆菌OX l9株培养物时应先加第3格,再加第1格,以免将SPA菌诊断液带入到SPA菌液中影响试验结果。
3.协同凝集试验的特异性取决于致敏免疫血清的特异性,其凝集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免疫血清效价。
故因选择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的免疫血清制备SPA菌诊断液。
免疫试验课—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实验原理
将含有可溶性抗原的待检样品先与已知抗 体混合,充分作用后再加入抗原致敏的胶 乳颗粒,因抗体已与样品中的可溶性抗原 结合,胶乳颗粒不再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 称胶乳凝集抑制试验。本实验以检测绒毛 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免疫妊娠试验为例。
试剂和器材
1.样品待检尿液。 2.胶乳抗原(HCG致敏的胶乳颗粒)、诊断
4.所加液滴应大小一致。 5.结果应在强光下观察,观察时应置黑色背景下
或稍倾斜反应板。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的分类
1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2 反向间Βιβλιοθήκη 凝集反应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3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抗原(抗体)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抗原), 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抗体)相同的抗 原( 抗体)
4 协同凝集反应
载体为金葡菌 A蛋白(反向)
血清(用HCG免疫动物得到的抗血清)、正 常尿(或生理盐水)、孕妇尿。 3.反应板、滴管、牙签等。2类风湿因子阳 性血清和阴性血清。 3加样枪,黑色方格反应板,牙签等。
操作方法
1.在反应板上选择三个凹孔,中间凹孔加 待检尿液1滴(约50μl),左侧凹孔加孕妇尿 1滴(约50μl),右侧凹孔加正常尿(或生理 盐水)1滴(约50μl),然后向三个凹孔内各 滴加诊断血清1滴(约50μl),分别用牙签混 匀,在实验台上轻轻摇动1min。
2.上述三个凹孔内各滴加胶乳抗原1滴(约 50μl),混匀,再轻轻摇动2~3min,观察 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对照(右侧凹孔)应出现明显的均匀一致 的凝集颗粒,液体澄清,否则实验无效; 阳性对照(左侧凹孔)应呈均匀一致的胶乳状; 待检样品(中间凹孔)如出现明显凝集为 HCG阴性,如不出现凝集,呈均匀胶乳状 为HCG阳性。
协同凝集反应+金葡菌
Ab最终稀释度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 ++++
4. 现象 ++++ +++ ++ ++
+
+
- - 1:320
+++
++ ++ +
医学免疫学实验
• 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 • 二、沉淀试验、溶血反应 • 三、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实验一
• (一)凝集试验 •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 (二)吞噬试验(示教)(310室) • 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 • 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
33
• So, • Titer, 1:320 ( or 320), • Titer, 1:160 ( or 160), • Titer, 1:20 ( or 20),
34
• If Titer > 1:40 (or > 40 ), positive (Ab positive) • If Titer < 1:40 (or < 40 ), negative (Ab negative)
++++
+
Agglutination
(result 3)
deposition
++++ +++ +++ ++ ++ -
-
-
-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协同凝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协同凝集反应,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与抗体结合的原理,并掌握协同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
此外,通过实验验证协同凝集反应在检测微量抗原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猪、兔、羊、鼠等)血清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
当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体表面,仍保持其抗体活性和特异性。
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也出现特异凝集现象。
在本凝集反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成了IgG抗体的载体,称为协同凝集反应。
本反应也可用于检测微量抗原。
三、实验材料1. 抗原:可溶性伤寒杆菌O抗原;2. 免疫血清:伤寒杆菌0901免疫兔血清;3. 10%CoWan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含大量蛋白A)的菌液;4. 0.5%甲醛,用PBS配制;5. 吸管、滴管、玻片等。
四、实验方法1. 10%葡萄球菌菌悬液的制备将CoWan1株葡萄球菌接种于柯氏瓶,37℃培养18-24小时。
用PBS洗下菌苔,每分钟2500转速度离心20分钟。
沉淀菌用PBS洗两次后,用0.5%甲醛(用PBS配置)在室温中固定3小时。
置于80℃水浴中4分钟以破坏菌体的自源性分解酶。
再用PBS洗涤2次后配成10%菌悬液。
2. 致敏葡萄球菌取1毫升10%的菌悬液,加入0.1毫升伤寒O抗血清,充分混合。
放入37℃水浴中30分钟(中间需摇动两次)。
取出后经每分钟2500转速度离心20分钟,弃去上清液。
沉淀菌用PBS洗涤2次后配成10%菌悬液。
3. 协同凝集反应将制备好的致敏葡萄球菌与待测抗原混合,置于37℃水浴中30分钟。
取出后观察凝集现象。
五、实验结果在协同凝集反应中,当致敏葡萄球菌与待测抗原混合后,出现明显的凝集现象。
这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与抗体结合,使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出现凝集现象。
六、实验讨论1. 协同凝集反应是一种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微量抗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集块(直接凝集反应)
? +已知Ab 一定条件
凝集(有对应Ag) 无凝集(无对应Ag)
② Ag + 金葡菌-Ab 凝集块(协同凝集反应)
?+金葡菌-已知Ab 一定条件 凝集(有对应Ag)
无凝集(无对应Ag)
(一)1、ABO血型鉴定
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 + 抗体
RBC
抗A或抗B
凝集块 凝集块
血型 RBC抗原 抗A 抗B
免疫系统(通过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清除异物 的过程
• AD: antigenic determinant of Ag, epitope
• CDR( of Ab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a shape complementary to
corresponding AD
Bilateralis of the ring finger tip
(一)2、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
•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血球凝集试验:
可溶性Ag-载体 + Ab
凝集
人IgG-红细胞 类风湿因子
(致敏红细胞) (待测)
(半定量)
(效价)
• 效价(滴度):以出现明显抗原抗体反应
现象(++及以上)的最高稀释度作为待检 抗原(或抗体)的效价,可反应待检物含量。
Ab
Ag
Ab ,游离Ab
Ab
Ag+Ab → Ag-Ab → Ag、Ab比
(unvisible)
例合适:
Ab Ag Ab
Ag-Ab Ag Ab (visible)
Ab
(凝集或沉淀)
Ag>>Ab: Ag Ag ,游离Ag Ab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性与抗原抗体比例: (形成可见的大抗原抗体复合物合适条件:)
12
①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形成大的可见抗原抗体复合物 ②抗原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Free antigen
-
Free antibody
+
-
+
-
-
Immune complex
Antibody Equivalence excess zone zone
Antigen excess zone
Antigen added
A A抗原
+
-
B B抗原
-
+
AB 有A、B
+
+
O 无A、B
-
-
实验步骤:
• 1、制备红细胞悬液。 • 2、加抗A或抗B。 • 3、加红细胞悬液。 • 4、结果观察。 • • (2人/组)
【方法】
1. 用酒精棉球消毒被检者的耳垂或手指尖端,以采血 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2滴血液 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使成为血球悬液。 用灭菌干棉球止血。
2. 取白瓷板1块,将抗A、抗B分型试剂分别滴加1滴于 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
3. 用毛细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 各加1滴。 4.将白瓷板前后左右不停地摇动,使其充分混匀,5~ 10min后观察血球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 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
5. 记录受检者红细胞凝集情况,根据ABO血型鉴定表 ,判断受检者的血型。
• (一)凝集试验 •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什么是凝集试验或直接、间接、协同凝集试验?)
免疫学检测技术
• 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等) 及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研究对象的实验过程。
Ab
Ag<<Ab:
Ag
Ab ,游离A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b
Ag+Ab → Ag-Ab → Ag、Ab比
(unvisible)
例合适:
Ab Ag Ab
Ag-Ab
Ag
Ab
(visible)
Ab
(凝集或沉淀)
Ag>>Ab: Ag Ag ,游离Ag Ab
(Visible)
Ab excess
Ag excess Equivalence – Lattice formation
• 一、 抗原抗体的检测→凝集试验 • 二、 免疫细胞数量、功能的检测
→吞噬试验
• 三、其他,如细胞因子的检测
回顾几个概念:
1、[抗原,Ag]能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异物。 2、[抗体, Ab]特异性蛋白质,由抗原诱导,
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B细胞分化为浆 细胞分泌)。与抗原一一对应 3、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4、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或特异性免疫应答
9 10
1.稀释液
2.待检血清 (1:10) (Ab?)
50ul 50 50 50ul
50ul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ul +ve 50ul
50
50 弃去50
Ab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医学免疫学实验
• 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 • 二、沉淀试验、溶血反应 • 三、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实验一
• (一)凝集试验 •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 (二)吞噬试验(示教)(310室) • 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 • 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
13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1)特异性 2)可见性 阶段性与可见性 比例性与可见性 3)可逆性
【凝集反应】: (1)概念:
颗粒性Ag+Ab
(细菌、细胞)
→ Ab Ag Ab
Ag-Ab Ag Ab(凝集块)
Ab
(凝集反应)
可溶性Ag+Ab
(蛋白质、多糖)
→ Ab Ag Ab Ag-Ab Ag Ab
(沉淀物) (沉淀反应)
•
Ag-AD~CDRs-Ab
7
(抗体)
如何检测抗原或抗体?(基本原则)
抗原 + 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现象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 + 抗体
有现象 (有相应抗原) 无现象 (无相应 抗原)
抗原 + ?
有反应现象 (有相应 抗体) 无反应现象 (无相应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性:
Ag<<Ab:
(2)类型
颗粒性Ag+Ab 一定条件
凝集块(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Ag-载体 + Ab → 凝集块(间接凝集反应)
(细胞、细菌等)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Ag + 载体-Ab → 凝集块(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Ag + 金葡菌-Ab
(致敏载体?)
凝集块(协同凝集反应)
(3)凝集试验检测原理
一定条件
①颗粒性Ag+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