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标准及管理规定
会议管理制度及内容

会议管理制度及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加强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会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第三条本规程所称会议是指公司组织召开的、有明确目的和议题、有参加人员的集体活动。
第四条公司内部会议除本规程另有规定外,应当遵守公司有关规定。
第二章会议召集第五条公司内部会议应当由正式单位、部门或岗位负责人召集。
第六条会议召集应当提前确定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和参加人员,并书面通知参加人员。
第七条会议的召集应当注重效率,避免频繁召开无关紧要的会议。
第八条会议召集单位在召集时应当权衡利弊,确保会议的实际目的和重点。
第九条会议召集单位应当聘请专业人士协助会议策划和组织,确保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条会议召集单位应当定期评估和总结历次会议的质量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第三章会议管理第十一条会议应当按照事先确定的议程进行,不得私自增减或更改议题。
第十二条会议参加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会议秩序,不得干扰会议正常进行。
第十三条会议应当有专门的主持人或秘书协助主持。
第十四条会议记录应当准确、详实,包括会议议程、决议和重要发言。
第十五条会议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和归档,供参会人员查阅。
第十六条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会议总结和评估,确保会议目的达到。
第四章会议实施第十七条会议召集单位应当按照会议议程组织会议的实施,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会议参加人员应当遵守会场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离开会场。
第十九条会议参加人员应当积极参与会议讨论,就提案和答疑进行充分沟通。
第二十条会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纠纷或矛盾,应当及时调解和解决。
第二十一条会议召集单位应当确保会议的实施品质,确保会议取得预期成效。
第五章会议总结第二十二条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会议总结,包括会议议程、决议和问题反馈。
第二十三条会议总结应当由会议主持人和秘书共同完成,确保总结内容准确和完整。
会议管理制度范本内容

会议管理制度范本内容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和规范会议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议的类型会议分为正式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类型。
正式会议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和安排召开的会议,临时会议是在必要时召开的会议。
第三条会议的召开1. 会议的召开应提前至少3天通知参会人员,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参会人员名单等信息。
参会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是否参加会议。
2. 会议的召开应当制定详细的议程,并按照议程顺序进行会议。
3. 会议的召开应当保证会议的时间充足,避免拖延会议时间。
第四条会议的主持1. 会议的主持人应当具备较高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能够带领整个会议高效有序地进行。
2. 会议的主持人应当全程主持会议,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确保议题的讨论和决策。
3. 会议的主持人应当尊重会议参与者的发言权,积极引导会议讨论,确保会议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条会议的记录1. 会议的记录应当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决策结果等重要信息。
2. 会议的记录应当准确、清晰,确保会议后能够查阅和审阅。
3. 会议的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并发送给参会人员,以便参会人员进行查阅和审阅。
第六条会议的决议1. 会议的决议应当经过全体参会人员讨论并表决,经多数人同意的原则做出。
2. 会议的决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相关人员应当依据决议结果履行。
3. 会议的决议应当在会议记录中明确记录,以备查阅和审阅。
第七条会议的评估1. 会议结束后,应当对会议进行评估,包括会议的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会议的评估应当由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及时向相关人员通报。
3. 会议的评估结果应当及时整理并送交会议发起人,以便下次会议的改进和提高。
第八条会议的守则1. 参会人员应当按照会议的议程和规定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2. 参会人员应当尊重会议主持人,按照程序发言,不得打断他人发言或私相掣肘。
3. 参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会议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会议管理制度及规定

会议管理制度及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议管理工作,提高会议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会议是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开展沟通协作、汇报工作、决策制定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必须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公司全体员工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会议相关职责,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第五条具体会议的组织形式、议程安排等细节由召集人事先制定,并在会议召开前告知各与会人员。
第六条会议记录应当按时整理并归档,确保会议的讨论内容、决议以及行动计划得以有效执行。
第二章会议流程第七条会议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地点召开,迟到者视同缺席。
第八条会议召集人应当提前确定议程,并根据议程内容准备好相关资料。
第九条会议开始时,会议召集人应当简要介绍会议议程,说明会议宗旨,并同与会人员确认出席名单。
第十条会议讨论应当严格按照议程进行,不得擅自跑题或偏离主题。
第十一条与会人员在发言之前应当提前准备好发言稿,避免出现临时性错误或遗漏。
第十二条会议结束时应当总结会议内容,确认决议事项,明确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及时间节点。
第三章会议责任第十三条会议召集人应当对会议的组织和进程负责,确保会议安排合理,议程清晰,并激发与会人员的积极性。
第十四条会议记录人应当认真记录会议过程,确保会议纪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与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会议讨论,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执行会议决议。
第十六条会议参与人员对于自己不能出席会议的情况,应当提前通知会议召集人,并请假。
第十七条会议纪要应当在会议结束后的24小时内整理完成,并交予相关领导审核。
第四章会议文化第十八条公司倡导尊重、合作、高效的会议文化,营造良好的会议氛围。
第十九条会议中应当尊重他人的发言权,谦虚接受批评和建议,并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二十条会议应当避免无效讨论,减少空转时间,提高会议效率。
第二十一条会议管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会议参与人员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调解和疏导,确保会议和谐进行。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细则范本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细则范本
一、会议目的与分类
会议应明确目的,区分为日常工作会议、项目进度会议、决策性会议等类型,并根据不同
类型设定相应的召开标准和程序。
二、会议申请与审批
所有会议均需提前书面申请,注明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预期成果等。
部门
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至上级管理者或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三、会前准备
会议召集人负责会前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的发放、资料的准备、设备的检查等,确保
会议能够顺利进行。
四、会议纪律
规定会议开始时间准时,迟到者需说明原因并记录。
会议期间手机等通讯设备应保持静音
状态,避免影响会议进程。
五、会议议程
会议应有明确的议程安排,包括讨论的主题、发言顺序、每个议题的时间控制等,以提高
会议效率。
六、会议纪要
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包括出席人员、讨论内容、决议事项等,并在会后整理成文,及
时分发给相关人员。
七、后续跟进
对于会议中提出的决议和任务分配,应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由专人负责跟进执行情况,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八、异常处理
对于无法按时召开的会议或需要调整的议题,应及时通知所有参会人员,并说明变更原因
和新的时间安排。
九、会议效果评估
定期对会议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收集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
会议流程和管理措施。
十、制度修订
随着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会议管理制度应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管理环境和提升会议质量。
公司制度——会议管理规定

公司制度——会议管理规定会议是企业内部沟通和协调工作的重要方式,科学合理的会议安排和有效的会议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的会议管理,以下是我们公司制定的会议管理规定:一、会议类型及设置公司会议分为工作会议、培训会议和决策会议三种类型。
具体会议的设置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向公司全体员工进行通知。
二、会议召开机构及职责1.总经理办公会:由总经理召集,负责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审批。
2.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召集,负责部门工作的安排和沟通。
3.项目组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召集,负责项目进展的沟通和问题解决。
三、会议通知与确认1.会议通知应提前一天发送至相关人员,内容包括会议名称、召集人、时间、地点和议程等。
2.受邀人员接到会议通知后,应及时回复确认是否参会,如有无法参加的情况要提前说明原因。
四、会议议程安排1.会议议程由召集人和相关人员共同商定,提前发送给参会人员,确保会议有明确的目标和议题。
2.会议议程应包括问题讨论、工作汇报、决策事项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
五、会议记录与归档1.会议记录由专门的记录员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包括与会人员、讨论情况、决策结果和行动计划等。
2.会议纪要应在会后三个工作日内发送给参会人员,并存档备查。
六、会议守时和效率1.会议开始时间严格按照通知时间进行,迟到者应当向与会人员致以真诚的歉意。
2.会议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确保会议秩序井然,不容许个人发表无关或太过冗长的言论。
3.针对重要议题的讨论,可以提前进行小组研讨,将与会人员分为不同小组,分别展开讨论,并将结论汇总后进行汇报。
七、会议决策执行1.会议决策结果应当明确、具体,并由相关负责人制定实施计划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
2.相关负责人要对决策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并及时向会议总结和汇报。
八、会议评估和改进1.会议后应及时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会议的组织方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物业特色服务之会议服务管理规定及标准

物业特色服务会议服务管理规定及标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年月物业特色服务-会议服务管理规定及标准一、会议服务1、接到领导的通知,要先了解会议的需求,按照需求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会议前准备工作。
2、会议服务时应仪表清洁,举止端庄,保持微笑服务、礼貌用语。
3、倒茶时依照先宾后主、先主席台上后主席台下,从左往右的顺序,在来宾的右手位上茶。
4、会议中应随时满足宾客的服务需求,原则上每15分钟全部添茶一次。
5、会议结束及时收拾清洗茶具,整理桌椅,关闭照明、空调设施后方可离去。
6、会议室用茶具每星期大洗、消毒一次。
7、会议室卫生每星期大扫除一次,每天保洁,保证无卫生死角。
8、主附楼会议室工作协调听从班长调度。
9、定期对领导回访,以提高服务质量。
二、领导办公室服务1、清洁桌椅茶几。
2、擦拭门窗、花架、书橱、墙裙、饮水机。
3、打扫盆景卫生、清洁垃圾、地面吸尘(视情况,基本可每周一次)。
4、清洁卫生间、清洗面盆及台面、冲洗马桶、拖地板、更换卫生纸。
5、检查灯具、开关、水龙头、马桶水箱、饮水机等所有设施完好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派修。
6、每日早上8:30分前必须完成上述工作。
7、定期对领导回访,以提高服务质量。
三、会议服务员岗位职责会议服务员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到岗,上岗时应统一着装,配戴工号牌。
并做好会议接待准备。
1.负责相关会议室的保洁,包括地面、门窗、桌椅、植物及部分室内设施。
2.负责会议开始前的茶水、果点、会议用品、桌椅、照明、空调设施的准备。
3.负责会议期间的茶水、果点服务,保证宾客的随时服务需求。
4.负责会议结束后的清场工作。
5.负责各会议室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
6.负责会议室照明、空调、饮水设施是否完好,有问题及时向主任汇报。
7. 负责领导办公室服务。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四、服务规范1、引领客人时引领客人时,应立正站立,手臂平伸,五指并拢,手心朝上,指向前进方向:“先生(女士)这边请。
”并在前方保持距客人约3米的距离带路。
单位会议管理制度范本

单位会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会议的组织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加强会议纪律,保障会议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单位会议指的是组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为讨论、研究、决策和交流工作情况而召开的集体活动。
第三条单位会议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召开,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循科学、民主、公开、高效的原则,确保会议有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形式第四条单位会议分为常规会议和重要会议。
常规会议包括日常例会、部门会议等,具有固定期限和内容;重要会议则是单位重大活动、重点事项的研究和决策。
第五条会议的召开应当经过协调、安排、通知,并明确会议形式、议题和参会人员。
第六条会议可以采取面对面沟通、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根据会议性质和参会人员的情况灵活选择。
第三章主要内容第七条会议议程应当合理安排,明确会议的主题和目的,确保会议的效果和效率。
第八条会议召开前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会议资料的准备、设备的调试等工作,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第九条会议应当有主持人、记录人、时间管理人等必要人员,确保会议秩序井然,有效高效。
第四章会议程序第十条会议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会议主持人应当根据议程主持会议,听取意见,做出决策,确保会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会议记录人应当做好会议记录工作,确保会议记录完整真实,用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第五章会议纪律第十三条参加会议人员应当尊重会议纪律,不得擅离会场、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违反会议规定等行为。
第十四条会议应当保持热情、讨论中肯、提问有理,不得搞针对性攻击、人身攻击等行为。
第六章会议闭幕第十五条会议应当按照议程结束,主持人宣布会议闭幕,征求大家意见,做出总结。
第七章会议文件第十六条会议文件包括会议通知、议程、会议记录等,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并做好保管工作。
第八章审核与修改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单位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并定期修改,确保其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并在全体人员中公告。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标准版本(4篇)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标准版本经理办公会议是公司讨论决定重大事宜的议事方式,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集思广益、沟通信息、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本着精炼、效能,讲求质量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内容第一条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集团公司的决议。
第二条听取上次经理办公会决定事项的完成落实情况。
第三条听取上两周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成果汇报。
第四条处理解决基层单位会议提案及提请总经理或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五条部署近期工作重点及需要召开的会议安排。
第六条讨论、表决公司重大问题。
第二章会议参加人员第七条会议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会计师以及各部室主管和分厂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三章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第八条经理办公会每间隔一周召开一次,时间定为周一下午16:____分;地点设在公司第二会议室。
第四章会议的准备及要求第九条会议的准备由经理办负责,会议正常召开,不另行通知,如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由经理办通知各单位。
第十条参加经理办公会的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如请假需经总经理或经理办主任批准,并安排其他人员参加。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在每周一前将本周的工作计划在“oa”工作计划栏上列明,并接受考核。
第十二条各部门在召开经理办公会议两天前,按会议提案管理办法规定,将提案表,以电子文档形式发至经理办。
第十三条与会人员应知无不言、集思广益,会议决定之事,应按期完成。
第十四条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到会,主动签到,统一着装,自带笔本,认真听会,做好记录;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使用手机并发出声响。
第五章会议的程序第十五条会议开始,点名及仪容检查,宣布会议纪律。
第十六条上次会议提案执行情况追踪。
第十七条各部门上两周成果汇报。
第十八条各部门协调及讨论事项。
第十九条未决议事项复议。
第二十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经理助理发言。
第二十一条总经理结论发言。
第六章会议质量考核第二十二条经理办指派一名秘书进行会议记录,并对与会人员违规行为进行考核,并纳入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当中。
会议规范及督办管理制度

第二节执行进度监控
一、责任人应根据会议纪要要求,定期报告决策执行进度。
二、会议组织者应建立定期汇报机制,要求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执行进度报告。
三、对于执行进度滞后或遇到问题的事项,会议组织者应及时了解情况,协调资源,协助解决问题。
第三节跟踪结果评估
二、会议组织者填写《会议申请表》,明确会议时间、地点、预计时长、参会人员、会议议程等,并报上级领导审批。
三、会议组织者负责安排会议场地、设备、资料准备、通知参会人员等事宜。
四、会议组织者应在会议召开前至少1个工作日将会议议程、相关资料发送给参会人员,以便参会人员提前了解会议内容。
第二节会议召开
一、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主题、目的及议程。
第四节会议室卫生与安全
一、行政部门负责会议室的卫生清洁工作,确保会议室整洁卫生。
二、会议组织者应关注会议室的安全问题,如有安全隐患,及时向行政部门报告。
三、遇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参会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有序撤离。
第五节会议室保密工作
一、会议室内讨论的内容涉及公司机密时,参会人员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
二、会议组织者根据总结结果,对会议管理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会议效果和决策执行力。
第三章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
第一节跟踪责任分配
一、会议纪要中明确的决策事项,应按照责任归属分配给具体责任人,确保每项决策都有人负责执行。
二、会议组织者应建立决策事项跟踪表,详细记录每项决策的责任人、完成时限、预期成果等关键信息。
三、会议决策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并记录在会议纪要中。
第四节会议纪要
一、会议结束后,会议记录人应在24小时内完成会议纪要的撰写,并提交给会议主持人审核。
公司会议管理规定(4篇)

公司会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促进信息沟通与协调一致,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类型的会议的组织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大型会议、部门会议、项目会议等。
第三条公司会议的目标是有效传达信息、促进沟通和决策,并确保会议的高效和专业。
第四条会议主要责任人员包括会议发起人、会议召集人、会议主持人和会议记录人。
第五条公司会议应积极倡导绿色会议理念,节约资源,减少印制和耗材使用。
会议活动应遵循环保原则。
第六条会议的主要形式为现场会议和网络会议。
对于跨地区分公司或合作伙伴,可采取网络会议形式。
第七条会议组织和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和便捷的原则。
第八条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应遵循公司的相关规章和制度,符合公司业务流程和要求。
第九条会议资料的保密和存储应按照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第十条会议记录应真实准确,一旦生成,不得随意修改,必要时可由相关人员审批后再修改。
第二章会议的组织与召集第十一条会议发起人应根据会议的目的、内容和参会人员确定会议的召集人和主持人。
第十二条会议发起人应提前确定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形式,并通知参会人员。
第十三条会议的召集人应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预订、设备安排、材料准备等。
第十四条会议的召集人应在会议前适时通知参会人员,通知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形式、议题和参会人员名单。
第十五条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应提前告知会议召集人并寻求授权。
第十六条会议发起人和召集人应制定会议议程,并在会议前一定时间内向参会人员发送。
第十七条会议的形式可以是常规会议、专题座谈、工作研讨、培训学习等,并根据会议的目的和内容确定。
第三章会议的主持与记录第十八条会议的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并能掌握会议的进程和节奏。
第十九条会议的主持人应确保会议按照议程进行,充分发挥每位参会人员的作用,遵守会议纪律。
会议管理制度及规范文件

3.会议纪要经会议主持人审核批准后,及时分发给与会人员及相关执行部门。
二、会议纪要的执行与跟踪
1.与会人员及相关部门应在收到会议纪要后,按照责任分工和实施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2.会议主持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对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决策落到实处。
三、会议决策
1.会议主持人根据讨论情况,组织与会人员进行表决或决策。
2.表决或决策结果应记录在案,由会议记录人整理会议纪要。
3.对于重大事项,应按照公司规定权限进行审批或报告。
四、会议总结
1.会议主持人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
2.与会人员就会议内容、决策和执行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鼓励与会人员提出改进意见,持续完善会议纪要的编制、执行和跟踪机制。
第四章会议室管理规定
一、会议室预订
1.会议室预订采用预约制度,各部门或个人根据会议需求提前向行政管理部门预订。
2.预订时应提供会议时间、参会人数、会议主题等信息,以便行政管理部门合理安排会议室资源。
3.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会议室分配,确保会议需求得到满足。
4.会议内容涉及公司机密,与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七、会议决策
1.会议决策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2.会议决策应严格按照议程进行,不得越权决策。
3.会议决策应形成书面记录,由会议记录人整理会议纪要,经与会人员签字确认后存档。
八、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或修改。
4.发送会议通知: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提前发送会议通知,确保与会人员按时参加。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10篇)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1.目的为及时的了解各部门安全生产动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要求____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增加频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要及时参加,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主持。
会议内容:总结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提出或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
2.2安全部每月召开一次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会议,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和安全部部长主持召开。
会议内容:总结全月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交流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2.3各部门单位与会人员要准时参加,并及时地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认真贯彻执行。
2.4各部门单位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通报安全检查情况,传达安全生产方面会议精神,布署安全生产工作。
2.5各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传达安全生产方面会议精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3.相关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会议签到表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二)1.目的为及时的了解各部门安全生产动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要求____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增加频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要及时参加,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主持。
会议内容:总结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提出或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
2.2安全部每月召开一次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会议,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和安全部部长主持召开。
会议内容:总结全月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交流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2.3各部门单位与会人员要准时参加,并及时地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认真贯彻执行。
2.4各部门单位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通报安全检查情况,传达安全生产方面会议精神,布署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

会议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会议服务标准:1. 会议服务必须遵循“高效、高质量”的原则,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2. 会议前,应充分了解会议要求,如人数、时间、公司名称、主办方、会议性质等,以便做出合理的服务安排。
3. 根据会议要求布置会场,包括台型、人数、设备、麦克风等,确保满足会议需求。
4. 会议用品应摆放整齐,设备调试到位。
客到前半小时把会议所需文具用品备齐放好。
5. 提供饮料服务时,咖啡、茶及其他饮品应准备好,并确保保温。
6. 会议期间,服务员应主动为客人提供服务,如拉椅、提供饮品选择等。
7. 指导客人如何使用设备和调节房间光线,尽量减少干扰。
8. 会议结束后,及时清理会场,整理会议用品,确保下次会议的顺利进行。
会议管理制度:1. 会议必须遵循“高效、高质量”的原则,参会人员应严守纪律,准时参会,不得无故缺席、中途退席或迟到。
2. 开会时,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参会人员必须携带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会议内容。
3. 一般性例会时间应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提高会议效率。
4. 所有会议必须要有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出稿,除存档外,必须向相关领导报阅。
5. 对于不同类型的会议,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
例如每周工作例会,需要销售经理主持,销售部全体人员参加,内容包括上周考勤情况公布、工作总结、本周工作内容等。
6. 对于会议必要性的审批,应有相应的流程和权限规定,以确保会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7. 建立会议服务评价机制,对会议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8. 定期对会议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酒店管理人员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会议及会议纪要管理规定

1.会议决策落实结果应在下次会议中进行通报,内容包括已完成事项、未完成事项及原因、后续改进措施等。
2.通报会议决策落实情况,旨在提高与会人员对会议决策的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
3.通过通报,对会议决策落实情况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决策提供借鉴和改进。
第十九条持续改进
1.会议召集人应定期对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第二十五条会议室安全管理
1.会议室应配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安全出口等。
2.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定,不得在会议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会议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会议室使用安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将另行通知。
2.责任部门应指定专人对会议纪要中的决策事项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会议召集人应对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六条落实情况反馈
1.责任部门应在会议决策事项完成后,及时向会议召集人反馈落实情况。
2.反馈内容包括已完成事项的成效、未完成事项的原因及采取措施、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3.会议召集人应认真审查落实情况反馈,并对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予以关注和推动。
第十七条跟踪督促
1.会议召集人应对未按期完成的决策事项进行跟踪督促,了解原因,协助解决困难,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2.对于重大决策事项,会议召集人应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3.跟踪督促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会议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条会议的召开应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为原则,避免频繁召开无效会议,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
会议会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会议会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议的组织和管理,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提高会议效率,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级会议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条会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常务会议、高级领导班子会议、部门、项目组织的工作会议、内部培训会议、知识分享交流会等。
第四条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经济原则,确保会议的决策符合公司整体利益。
第五条会议的召开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议形式,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会议的组织者应提前准备会议议程,并向与会人员发出会议通知,确保与会人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第七条会议的召开应选择合适的会场和时间,确保会议的安排得当。
第八条会议的主持人应负责掌握会议进程,维护会议的秩序,严禁无关人员在会议期间干扰。
第九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应保持仪容整洁,严禁穿着过于随意或不得体的服装。
第十条会议的记录应由专人负责,确保会议决议的准确记录,并及时传达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第十一条会议期间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二条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决议等文件,归档存储,以备后续参考。
第十三条会议的评估和总结应由会议组织者或相关负责人进行,及时反馈改进意见,提升会议质量。
第二章会议第十四条会议议程应包括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基本信息,并明确会议议题及相应的安排。
第十五条会议议程应确保重要议题得到充分讨论和决策,兼顾时间的掌握,避免会议时间过长。
第十六条会议的材料应提前发给与会人员,确保与会人员对议题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
第十七条会议的讨论应充分尊重每位与会人员的意见,鼓励多元化的观点交流,形成集思广益的决策结果。
第十八条会议的决策应采取公开投票或其他公平公正的方式,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第三章与会人员第十九条与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并准备好相关的会议材料和讲解。
会议管理制度及规范(最新)

会议管理制度及标准〔最新〕会议管理制度及标准〔最新〕(篇一)商场消防平安制度一:消防平安例会制度每个月商场消防平安负责人都要组织工作员人员开会,总结前段时间消防平安工作,理解当前消防平安工作的进展,是否有新问题要反映。
做好各项会议记录。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二:消防组织管理制度包括组建消防队伍、监视消防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好消防平安培训教育等。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三:巡查制度规定消防人员每天的巡查次数,巡查的工作要点,以及巡查的方法。
制定火灾隐患的评定方法及处理程序。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四:消防值班制度消防人员不像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到点就下班。
他们必须做好轮换交接工作。
而且消防人员还要三班倒,上晚班是对消防人员的最大考验,一来生理钟被打乱很容易睡着。
二来晚上也容易发生火灾或是盗窃事件。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五:用火、用电平安管理制度商场发生火灾,大多数与易燃、易爆物有关的。
电路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电路老化,或是线路出现问题,都会引起火灾。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要对用火、用电管理有要明确的规定才行。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规定消防设施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设备登记、保管及维护管理要求。
无消防器材的支持,消防平安工作也难以进展。
商场消防平安制度七:消防平安工作考核及奖惩制度消防平安工作考核及奖惩制度有利于标准消防人员的行为。
考核评定是对其工作的肯定,通过考核评定理解消防工作情况,如有问题及早处理。
会议管理制度及标准〔最新〕(篇二)〔一〕平安消费会议制度;〔二〕平安消费资金投入及平安消费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三〕平安消费教育培训制度;〔四〕平安消费检查制度和平安消费情况报告制度;〔五〕“三同时”管理制度;〔六〕平安消费考核和奖惩制度;〔七〕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八〕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九〕消费平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十〕重大危险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十一〕劳动防护用品装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十二〕平安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十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十四〕消费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十五〕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十六〕其他保障平安消费的管理制度。
2023年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及流程(最新6篇)

2023年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及流程〔最新6篇〕2023年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及流程〔最新6篇〕【篇一】一、总那么1.目的:为标准会议流程,进步会议管理效率,保证会议质量,更好地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程度,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组织的所有会议二、会议类型1.周期会议:发起一次会议后,系统自动周期循环发起新的会议,并按设置时间提早锁定会议室,解决安排日会、周会、月会的使用场景,减少人工重复发起会议的工作负担,该类型适用于公司例会、管理层例会和部门例会。
2.普通会议:每次开会需提早新建会议,适用于不定期召开或者临时召开的会议。
三、会议流程1.会前准备①会议室预约:所有会议〔除临时紧急会议〕召开前都必须上会议助手预约会议室,没有提早预约会议室,不允许召开会议。
②通知与会人员:会议召开前需提早通知参会人员并发送正式的会议通知。
2.会议通知根据会前准备拟定会议通知,包括会议标题,会议内容,开场时间,完毕时间,会议地点,参会人。
3.会议发起人①会议发起人要注意时间的把控,控制好会议时长。
②会议发起人要主导好会议的气氛,让参会人员踊跃发言。
4.会议纪要①所有会议需有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人由会议发起人决定。
②由会议记录人整理睬议记录,会议完毕后会议记录人员____会议纪要右侧的「编辑」按钮,即可开场编辑该次会议的纪要内容,当天会议纪要当天整理记录。
③会议纪要整理好发布后,会议发起人跟与会人员均可查看会议纪要。
四、会议纪律1.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迟到缺席。
收到会议通知后,已阅就代表参加,有事不能参加会议者,应提交请假申请待会议发起人审批。
2.与会人员出席需签到,可采用扫码跟摇一摇的方式签到。
3.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积极配合会议发起人,以保证会议顺利进展。
五、会议时长设置为进步会议的效率,防止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每一次会议设置在3小时以内,任何会议的召开都不能超过该时长,如超过该时长,需重新提交会议申请。
会议及会议纪要管理规定

会议及会议纪要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为加强会议及会议纪要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及时、准确、有效执行,根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层级、各类会议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管理层会议、部门例会、项目协调会等。
第三条 会议宗旨会议应围绕以下宗旨进行:1. 传达政策、策略及工作要求;2. 交流信息,协调工作,解决问题;3. 提高决策效率,促进团队协作;4. 跟踪检查决策执行情况,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会议分类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1. 定期会议: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周期召开的会议;2. 临时会议: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第五条 参会人员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议题,确定参会人员。
参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与会议议题相关;2. 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决策能力和责任心;3. 能够为会议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议纪律,做到以下几点:1. 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早退;2. 保持会议秩序,不交头接耳,不打断他人发言;3. 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简明扼要,观点明确;4. 尊重他人意见,文明礼貌,保持良好会风。
第七条 会议保密会议内容涉及公司内部信息、商业秘密等,参会人员应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第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与修订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定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规定应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第二章 会议流程第九条 会议筹备1. 确定会议主题:会议发起人应根据工作需要,明确会议主题,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2. 制定会议议程:会议议程应包括议题、预计时间、议题负责人等,并提前至少三个工作日发送给参会人员。
3. 通知参会人员:会议组织者应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确保参会人员收到会议通知,并确认能否参加。
4. 准备会议资料:会议组织者负责收集、整理与会议议题相关的资料,提前发送给参会人员。
学校会议管理制度及规范

学校会议管理制度及规范第一章 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会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及时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宗旨学校会议应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效,减少形式主义,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会议原则1. 精简会议,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提倡合并召开相关会议,避免重复开会。
2. 明确会议主题和议程,提前通知与会人员,确保会议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严肃会议纪律,准时开会,按时散会,禁止无关人员列席。
4.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会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校务会议、教职工会议、教研组长会议、年级组长会议等。
四、会议分类1. 定期会议: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的会议。
2. 临时会议:因工作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3. 专题会议: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工作召开的会议。
五、会议组织1. 会议主持人:由校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主持。
2. 会议记录人: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担任,负责记录会议内容、整理会议纪要。
3. 与会人员:根据会议主题和议程,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
六、会议通知会议组织部门应提前发布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参会人员等内容。
与会人员收到会议通知后,应及时回复参会情况。
七、会议纪律1. 与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
2.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应保持手机静音或关机,不得随意接打电话、交头接耳。
3. 会议内容涉及敏感信息或商业秘密的,与会人员应严格保密。
八、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决定。
九、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校务会议。
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筹备1. 确定会议主题和议程:会议组织部门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发展需要,明确会议主题,制定会议议程,并报校领导审批。
2. 发布会议通知:会议组织部门应在会议召开前至少3天发布会议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参会人员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加强公司会议管理,强化专业管理水平,提高会议议事效率。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类会议。
3职责
3.1 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级会议,如员工大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分管领导负责批准分管部门会议,如部门协调会、任务布置会;部门经理组织做好本部门的会议,如部门班前会或其它事项的会议。
3.2 行政部负责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管理人员会议或其它有关专项会议的记录及会议纪要的整理工作,并负责会议决定、决议有关文件的印制发放,会议决定、决议落实的督办、检查、信息反馈工作。
3.3 各部门按公司各类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负责贯彻落实,负责向有关会议提交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情况汇报。
配合其它部门相关会议的组织准备工作。
负责由本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
3.4 公司召开的如全体员工大会、新闻发布会、大中型活动会、横向协调专题会议由公司临时成立会议筹备小组或筹委会组织召开,其人员由公司从各部门抽调。
4工作程序
4.1 会议类型、说明:
4.1.2 股东大会:由发起人提出,每年举办一次。
4.1.3 董事会:由董事长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召开。
4.1.4 员工大会:会议主要进行公司年度经营工作总结及其它重大事项的公布。
4.1.5 总经理办公会议(包括总经理办公会议扩大会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由总经理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召开,一般每月一次。
会议主要讨论决定公司经营情况或其它临时性事项。
参加人员为公司高级管理层人员,扩大会议除高层人员外,还要有中级管理层或其它专项报告人员,扩大会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
4.1.6 公司市场与经营分析会,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
4.1.7 公司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要求的各种会议,按文件具体要求进行。
4.1.8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周工作例会:每周召开一次,时间为每周五下午16:00时召开,如遇特殊情况顺延到当天晚上或下周一上午10:00时召开。
会议议题是对各部门对上周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下步开展工作的要点,对下周工作计划的可行性及完备性进行评审。
4.1.9 专题讨论会:针对公司经营管理业务中专项问题召开的会议,由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召集,根据需要适时召开。
4.1.10 每天工作例会(碰头会):每天下午16:00时召开,总结公司当天工作情况,安排解决和布置翌日的工作任务。
4.1.11 其它会议:本规定未经列举的会议,具体可参照本规定办理。
4.2 会前准备:
4.2.1 会议时机
a)你想从下属那里获取信息或建议;
b)你想让下属参与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
c)有问题需要向下属澄清;
d)你有重要事情需要把下属集中到一起传达;
e)大家自己要开会;
f)有问题涉及多个部门而需协调解决;
g)有问题情况不明或责任不清。
4.2.2 以下情况不适宜开会
a)会议所需资料不全或会议准备不充分;
b)所需解决的问题用电话、备忘录或个别谈话等方式解决起来更好;
c)所谈事务密级较高,不宜扩大知情范围;
d)你对要解决的问题已做出决定;
e)问题属琐碎小事;
f)大家之间怨气太大,敌对情绪太浓,开会之前需要时间平静。
4.2.3 会议策划
a)认真计划,理清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及多少等问题。
b)为什么开会?会议的目的和期望是什么?
c)开一个什么类型的会?
d)让谁参加?与会者由哪些部分的人员组成?
e)要让大家作何种方式和程度的介入和参与?
f)会议规模多大?与会人员多少?
g)会议在哪儿开?会议室如何布置?
h)每个人在会议中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
i)谁有权作最后决策?
j)会上用什么方法进行讨论和决策?
k)会议开多长时间?.
l)列不列议程表?
m)要不要作会议陈述?
n)以什么方式记录?
o)如何决定任务、期限和责任?
p)是否要形成会议议程或会议文件?
q)麻烦人物的类型:迟到者、早退者、老调重弹者、否定论者、摇头晃脑者、心不在焉者、磕睡者、耳语者、穷嘴多舌者、人身攻击者、代言者、传播不确信息者、自认无所不知者、指手画脚者、会场忙
碌者、抢断别人说话者、争宠者。
应付方法:接受、肯定其合理性、推迟、强制。
4.2.4 会议通知
a)事前下发会议通知或会议议程表。
b)会议通知由会议主办部门下发,通知中要明确会议议题和与会人员
应准备好的有关会议资料或汇报提纲。
4.3 会议进行:
4.3.1 开始时:
a)按时开始。
b)陈述对会议的期望。
c)清楚解释会场角色。
d)检查、修订和确定议项顺序。
e)设定时间限制。
f)回顾上次会议确定的行动项目。
4.3.2 会议中:
a)让大家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法把精力集中同一问题。
b)允许与会者修订会议议程吗?
c)有效地让大家把精力集中于共同的议题了吗?
d)有效地让大家一次运用一种方法或程序了吗?
e)能驾驭会议顺利运行吗?
f)是不是个别人讲话太多了?
g)每个人都得到了参与机会吗?
h)保护与会者及其观点免受攻击了吗?
i)阻止有人操纵会议了吗?
j)对与会者的不正确行为处理得怎么样(如果有的话)?
k)问题界定清楚吗?
l)会议问题是本场与会者能够和(或)应该解决的吗?
m)要分析和解决会议问题,与会者所掌握的信息或拥有的技能足够吗?
n)与会者考查了足够的可选方案吗?
o)与会者匆忙做出不成熟的决策了吗?
p)决策会前已经定好了吗?
q)在诉诸赢-输决策法之前,与会者努力寻求双赢方案了吗?
r)有效地带领大家结束会议并确定具体的行动项目了吗?
4.3.3 结束时:
a)确定行动项目:何人、何事、何时。
b)检查会议记录。
c)设定下次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并拟出初步议程。
d)对会议进行评价。
e)宣布会议结束。
f)打扫和整理会议室。
4.3.4 会议后:
a)准备会议备忘录。
b)跟踪行动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开始计划下次会议。
c)达到了预期目的吗?
d)完成了什么任务,解决了什么问题,作出了什么决策?
e)方案或决策有无创新?
f)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g)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h)群体合作怎么样?
i)人们对会议的感觉如何?
j)大家是机会均等地参与会议还是某个人操纵会议?
k)开会愉快吗?
l)你得到激励或鞭策了吗?
m)会上是集思广益还是一言堂?
4.4 会议纪律:
a)遵守会议时间。
b)会议主持人要在会议的开始时就纪律做简洁的要求。
c)与会人员在会议期间必须关闭一切通讯设备。
d)与会人员的发言不要偏离会议主题,不可废话连篇胡乱发言。
e)与会人员应专心聆听会议发言,不可对发言者吹毛求疵或打断他人
的发言。
f)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离席。
g)应当把整理出的会议结论、会议决议交给全体与会人员表决或确
认。
4.5 会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有这么一句老话:“权力会让你忘乎所以”。
b)你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就会越脱离下层和外界群众。
c)当与会成员具有对质性时,会上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对“反对派”大
加挞伐。
d)你可能认为,组织内互信和团结的气氛越浓,成员们就越会自由、
公开地表达不同意见。
e)一场会议在进行过程中,往往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观念。
f)当开会时有高级主管在场时,有时大家为了表示对他的忠心和支
持,不批评由他倡导的主流意见。
g)当会上大家对某个意见要急切达成统一时,即使有人对该项意见有
异议表示也可能被忽视。
h)当会议决策匆忙时,往往产生群体思维。
“现在是危急关头,我们
必须在下午5点以前做出决策”。
i)一旦一项决策通过群体思维制定出来,似乎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
定,即谁也不能对该决策产生质疑,即使有警告表明该决策没有效果。
j)鼓励与会者与本部门和本组织的其他人员交流。
k)如果会议决策需要得到上一级部门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得到他们同意后再进行下一阶段。
l)如果会议决策需要由某决策者最后确定,而该决策者不能参加会议,那么,你要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及时向他汇报会议情况,把会议记录或备忘录给他看,并请他提出意见和指示。
千万不要在会议结束后一次性地给他提交一份报告了事。
m)如果处理重大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加强工作的有效性。
比如,你可以以小组会的形式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