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7归园田居(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782f3310a6f524ccbf85bb.png)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是 他 向 世 俗 发 出 的 宣 言
。
的 世 外 桃 源 , 归 去 来 兮
他 向 往 安 静 、 与 世 隔 绝
陶 然 于 耕 种 。
他 淡 泊 名 利 ,
高 洁 、 飘 逸 。
活 得 像 菊 花 一 样
他 一 生 种 菊 、 爱 菊 ,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又名潜 ,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时官时隐,举棋不定。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 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 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早年有大济苍生 的抱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隐居田园。
②为什么这种情是美?
因为美情才有美景,因为美景触发美情, 美情美景构建美境.
朱熹:“陶诗语平 淡,出于自然。”
朱者聪《浅谈陶渊明 诗歌的艺术特色》认 为:真实新颖,恬静 淡远,朴素自然,最 能体现陶诗的风格。 朱家驰:“陶诗言 约旨远,意味隽永, 常以精粹的文字包 蕴无限丰实的内 涵。”
【语言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画像
“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是 他 向 世 俗 发 出 的 宣 言
。
的 世 外 桃 源 , 归 去 来 兮
他 向 往 安 静 、 与 世 隔 绝
陶 然 于 耕 种 。
他 淡 泊 名 利 ,
高 洁 、 飘 逸 。
活 得 像 菊 花 一 样
他 一 生 种 菊 、 爱 菊 ,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又名潜 ,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时官时隐,举棋不定。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 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 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早年有大济苍生 的抱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隐居田园。
②为什么这种情是美?
因为美情才有美景,因为美景触发美情, 美情美景构建美境.
朱熹:“陶诗语平 淡,出于自然。”
朱者聪《浅谈陶渊明 诗歌的艺术特色》认 为:真实新颖,恬静 淡远,朴素自然,最 能体现陶诗的风格。 朱家驰:“陶诗言 约旨远,意味隽永, 常以精粹的文字包 蕴无限丰实的内 涵。”
【语言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画像
“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陶渊明
归园田居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fb1922195f312b3069a5d9.png)
借景抒情 白描 以动衬静
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 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 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优美、宁静、和谐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
常见的“归事园物田,居”描这绘个成标一题告幅诉优了美我的们那图画?
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
方宅 草屋
静归 榆柳 桃李 近景 白描
适适::适适应应,,迎迎合合。。 韵韵::气气质质,,本本性性。。
• • • • • •
羁开方榆暧狗••••••荒(宅 (吠柳jàī)i羁开方榆暧狗南十荫()鸟暧鸟 荒 宅 柳 暧 吠野余(f恋èy远ìi恋 荫 远南 深十际亩n)旧人)旧 人后野 巷余,(后深林m村林 村檐际 中亩守檐巷,ǔ,),,,, ,,拙,,中池依池桃依守草鸡(桃草,鱼z依h鱼李拙依屋鸣李屋鸡思u墟思罗归墟八桑ō罗八鸣故里)故堂园里九树归堂九桑渊烟渊前田烟间颠园前间树。。。。。。。。田。。颠。。•••••升•羁拙荫暧依墟•••••升•。羁拙荫暧依墟鸟::暧依:。鸟:: 暧依::愚遮:, 集:愚遮:,村笼拙盖昏轻市笼拙盖昏轻落中。。暗柔中。。暗柔鸟、缓鸟、缓。模慢。模慢糊的糊的。上。上
田园:宁静、优美、
和谐
恋恋 方宅 草屋 归归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19
拓展延伸
些信“有归息园人?田题说居眼”陶是这那渊个个标明字题?归告诉隐了是我们一那种 消极避世的归态度,你有什么 看法?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 当时1、的从社何会而环归境? 等角2、度为思何考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作业:
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来 描绘田园生活这个场景。
附赠材料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05e6f60740be1e650e9afc.png)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3、并加以简要赏析,说说美在哪里, 为什么如此之美。
鉴赏事例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散文 :草屋前后,榆柳在和风中摇动枝条,自得 其乐;桃李在艳阳下自由开放,轻松自如。榆柳 和桃李,灰色、翠绿,夹有粉红与雪白,相映成 趣,姗姗可爱。 赏析:“榆柳”“桃李”,为田园画面增添色彩; 配上“荫”“罗”两个动词,顿觉“榆柳”“桃 李”情意绵绵,别有深致。显得清新喜人 ,恬静 幽美。
不到下一秒自己的老师会往哪里走。
实践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请特别留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请离开你已经习
惯的舒适区域,你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越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就越能高效 地掌控课堂。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53%
老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她无处不在。
85%
下一步会去哪儿?我不知道 她在这儿、在那儿,无处不 在 她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 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1)性本爱丘山。
2)守拙归园田。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词语含义、特点、情感)
明确: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 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 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 般,失去自由。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19e755b0717fd5370cdcd9.png)
再翻一座山 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 喝一口泉水 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 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 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 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 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 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 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 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用原文回答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结合以上的诗文 分析,
概括陶渊明的人 物形象?
• 塑造了一个厌弃官场、热爱和向往田园生活 、追求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的诗人形象。
• 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 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 鱼”,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 ,显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自然 无比留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示 了他对自由和精神上独立的追求。
答题步骤:形象+分析
为什么农耕生活那么贫穷落 后,可是在作者的眼中却那 么的美好?
人,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用原文回答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结合以上的诗文 分析,
概括陶渊明的人 物形象?
• 塑造了一个厌弃官场、热爱和向往田园生活 、追求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的诗人形象。
• 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 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 鱼”,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 ,显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自然 无比留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示 了他对自由和精神上独立的追求。
答题步骤:形象+分析
为什么农耕生活那么贫穷落 后,可是在作者的眼中却那 么的美好?
人,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ea8f71ec3a87c24128c4d9.png)
走近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谢
谢
指
导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少无适俗韵, 误入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Βιβλιοθήκη 陶渊明又名:潜 字:元亮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你现在就是陶渊明,长袍宽袖,须发冉冉。饱 读诗书的你抱着济世救民的满腔热情踏入官场,但 是冰冷的现实给了你无情的打击。没有人理会黎民 百姓的疾苦,周遭里膨胀的私欲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你想离开,但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你极力抓 住每一个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每一次希望都以 失望告终。没有哪一个权贵肯接纳你,除非你甘做 幕僚,为他们争权夺利出谋划策,可你怎么肯低下 那高贵的头颅?十几年来,你坚守着志节,犹如污 泥中的一茎白荷,风霜中的一朵黄菊。在彭泽令任 上,你不肯阿谀奉承,你高吟着“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愤然辞官。污浊的官场被你抛在身后,清新 的田园迎面而来。是呀,你本是自然的儿子,早该 回到自然的怀抱。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 向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她们召唤着你、簇拥着你、 抚摸着你、你陶醉了,即兴而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谢
谢
指
导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少无适俗韵, 误入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Βιβλιοθήκη 陶渊明又名:潜 字:元亮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你现在就是陶渊明,长袍宽袖,须发冉冉。饱 读诗书的你抱着济世救民的满腔热情踏入官场,但 是冰冷的现实给了你无情的打击。没有人理会黎民 百姓的疾苦,周遭里膨胀的私欲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你想离开,但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你极力抓 住每一个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每一次希望都以 失望告终。没有哪一个权贵肯接纳你,除非你甘做 幕僚,为他们争权夺利出谋划策,可你怎么肯低下 那高贵的头颅?十几年来,你坚守着志节,犹如污 泥中的一茎白荷,风霜中的一朵黄菊。在彭泽令任 上,你不肯阿谀奉承,你高吟着“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愤然辞官。污浊的官场被你抛在身后,清新 的田园迎面而来。是呀,你本是自然的儿子,早该 回到自然的怀抱。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 向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她们召唤着你、簇拥着你、 抚摸着你、你陶醉了,即兴而吟——
《归园田居》02精品PPT课件
![《归园田居》02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98202d910ef12d2af9e7eb.png)
2、这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 极端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 者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东晋末年权力 之争非常激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 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 心家争夺的工具,因此,他感到十分痛苦。
3、为什么要返回?
明确:“性本爱丘山”、荒秽,带月荷锄归。
初读感知
jī
羁鸟
zhuō
守拙
yìn
ài
荫 暧暧
fán
樊笼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 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隐的一个重要 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大家继续在文 中寻找。
明确:最关键的原因是“守拙归园田”。
5、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 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而失去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 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 就会感到精神上的压抑,没有自由。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 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 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即有“大济 苍生”之壮志。从29岁入仕途,历 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 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 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 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 的理想没有指望,与其与黑暗的势 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 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
归园田居ppt_必修二
![归园田居ppt_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a0baa19351e79b89680226d3.png)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朴素村落远胜繁华闹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清净悠闲远胜摧眉折腰)
平淡“田园”因充
满 真挚“情感”,便有 了 盎然“诗意”。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因为没有尘俗杂事的缠扰,所以室中空寂,身心也 有余暇。现在得以归田隐居,好像长期被关在笼中的鸟 儿又得以重返大自然一样!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 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 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 “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 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 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五言古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结构图: 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气韵,自己天性原本热爱大自 然的山川。错误地落入世俗的尘网,离开田园一晃就是很 多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关在笼里的鸟怀恋往日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从 前的水潭。如今我归隐田园,守住朴拙清贫,开荒耕作在这南 野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 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 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 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 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 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归园田居PPT优秀课件
![归园田居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48e97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4.png)
——张铨锡
陶渊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品。
——鲍鹏山
著名学者看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
本课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岸边周围十余亩的田地,弥望的是绿油油的稻田。一片榆树柳林,翠绿垂条地掩映着八九间草房组成的一个小院落。小院的前面,是一行行的桃树、李树,正是繁花盛开的季节,红白相映,俨然又一个世外桃源。
01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02
写作事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由此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请从诗中找出描述他归隐之后生活的诗句及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
4、归去如何?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838b5ae518964bcf847c7c.png)
归园田居(其一) 译读 陶渊明 适:适应,迎合。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本性。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荫:遮盖。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墟:村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自然:可理解为自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然界或田园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想象诗歌所绘之景,体会诗人心境
——远近结合
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 忘记这一点,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因为这 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才最富有 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动静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 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 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 觉角度写。
归 园 田 居 陶 渊 其 明 一
陶渊明
(365--427)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青少年时代有“大济苍 生”之壮志,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 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 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死后,友人私谥“靖 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写作背景
•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 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 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 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他不愿同流合污,便 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 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其实这一个“误”字,一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望 的自投罗网,在几经坎坷,在官场中碰得头破血流,看 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 辛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 界后的箴言。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归园田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f6a7c5b90d6c85ed3ac6d9.png)
她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
闭上眼睛,你不知道睁眼 在后 哪她 儿会 。25%
她在帮助我、帮助你,帮助我们 所有人
她在这儿、在那儿
65%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THANKS!
感谢聆听 请多指点
感谢学校及公司提供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感谢XX团队,特别感谢某某给予的耐心指导;
感谢台下观众!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5、小结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 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厌弃 官场的高洁,他不仅创作了最美丽的诗文,且塑造 了最完美的人格。它的独特艺术个性及高尚品格深 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课后练习及拓展
背诵本诗并诵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比较阅读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
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
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
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
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
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2、彻底悔悟。 3、也许,是一种托词。
“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园田”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它是不是根本原因呢?请在诗中继续寻找答案。
闭上眼睛,你不知道睁眼 在后 哪她 儿会 。25%
她在帮助我、帮助你,帮助我们 所有人
她在这儿、在那儿
65%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THANKS!
感谢聆听 请多指点
感谢学校及公司提供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感谢XX团队,特别感谢某某给予的耐心指导;
感谢台下观众!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5、小结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 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厌弃 官场的高洁,他不仅创作了最美丽的诗文,且塑造 了最完美的人格。它的独特艺术个性及高尚品格深 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课后练习及拓展
背诵本诗并诵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比较阅读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
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
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
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
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
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2、彻底悔悟。 3、也许,是一种托词。
“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园田”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它是不是根本原因呢?请在诗中继续寻找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课件 (40张PPT)
![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课件 (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fe26a052ea551811a6878b.png)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所感: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所感: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
追求是怎样的?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2.为何而归?
A、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情-厌恶悔恨
情境复原:
1.从何而归?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A、少无适俗韵: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 性本爱丘山: 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情境复原:
1.从何而归?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初读感受
1、诗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自耕自食, 清贫悠闲, 亲近自然。
初读感受
2、揣摩作者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
初读感受
2、揣摩作者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 羁鸟 池鱼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暧暧 依依 狗吠 鸡鸣
初读感受
3、“户庭无尘杂”既是门庭的清洁,也是灵魂的 纯净,那么诗人这种纯净的灵魂是与生俱来的吗?
方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7《 归园田居》(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7《 归园田居》(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0b1e6f1711cc7931b71636.png)
远 近
近 远
小结,从家庭生活环境 和自己的心态两个方面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概括地写出了归园田后 自由自在的情景。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 以互换吗?为什么?
暧暧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 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 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 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 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 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 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 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 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对偶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设问 东流。 ※五指山上五座峰,五座峰上五条龙。 顶针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 感?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
这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表现诗人对官 场生活的厌恶。
对 官 场 生 活 的 厌 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一词,足见他 对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的官场的厌恶
‘误’字既写出诗人对 官场的厌恶,又写出了 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 深。
为何而归?
表露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和与世 不合的性格
对意象、意境、 感情基调、风 格的把握和理 解.
近 远
小结,从家庭生活环境 和自己的心态两个方面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概括地写出了归园田后 自由自在的情景。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 以互换吗?为什么?
暧暧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 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 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 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 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 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 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 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 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对偶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设问 东流。 ※五指山上五座峰,五座峰上五条龙。 顶针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 感?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
这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表现诗人对官 场生活的厌恶。
对 官 场 生 活 的 厌 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一词,足见他 对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的官场的厌恶
‘误’字既写出诗人对 官场的厌恶,又写出了 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 深。
为何而归?
表露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和与世 不合的性格
对意象、意境、 感情基调、风 格的把握和理 解.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第7-课《归园田居》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4张PPT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第7-课《归园田居》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4张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a64fbb9d528ea80c77934.png)
方宅十余
亩:南山那十几亩地,是我一锄一耙 开垦出来的,那
里有我洒播的汗水,也满盛着我收 获的喜悦。最爱的
是那满眼盈盈的绿色,它总是洗刷 着我的疲劳,给我
清凉和慰藉。我像呵护着小儿女一 样,呵护着我的庄
稼。我喜欢看细小的玉米苗长成翠
方法袖临:风1、的少用第女一,人也称
2、 发
挥想像和联想
喜欢听3、瘦瘦注意的色豆彩荚的渲渐染渐,成细节熟的渐设渐置,饱并善
然 向往
手法田 借:园景抒情 比
喻生动
• 1、陶渊明为何归隐? • 历代文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
火、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正 是其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 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陶渊明曾受老庄、 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而庄子顺应自然 的思想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 天性一拍即合,加上家境的衰败、社会的动 荡、世风的陡变,使他产生了隐逸思想。他 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生活 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 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 值、人生的理想。
意象——画 诗中描写面的—农—村意生活境景象,
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 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 么美?
看似平凡的意象,构成
诗意的生活画卷。
情景交融,富 在这首诗有里意我境们美所接触到
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 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 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 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 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 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 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 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
一、朗读, 正音
羁鸟 jī 吠 fè
荫后 yì
檐
n
ài
桑 颠
i
diā n
暧暧 xū
《归园田居》ppt课件优秀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08ee10aa00b52acec7ca9a.png)
5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9.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只怀疑自己有没有努力。 53.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
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 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 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 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 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 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 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 诗的始祖。
jī
羁鸟
zhuō
守拙
yìn
ài
fán
荫 暧暧 樊笼
诵读感知: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 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拙:愚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昏暗、模糊。 狗户吠庭深无巷尘中杂, ,鸡 虚鸣 室桑 有树 余颠 闲。。••依墟依 :,村轻落柔缓慢的上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
探究讨论 :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 辞官归隐这件事?
1、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真: 政治黑暗,门阀森严;追求自由 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崇尚本我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
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 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 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 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 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 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 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 诗的始祖。
jī
羁鸟
zhuō
守拙
yìn
ài
fán
荫 暧暧 樊笼
诵读感知: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 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拙:愚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昏暗、模糊。 狗户吠庭深无巷尘中杂, ,鸡 虚鸣 室桑 有树 余颠 闲。。••依墟依 :,村轻落柔缓慢的上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
探究讨论 :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 辞官归隐这件事?
1、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真: 政治黑暗,门阀森严;追求自由 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崇尚本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觉得,陶渊明用他的亲身经历 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选择一种不 违背本心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 价值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不管 你居高位,还是处低位都要活得真实, 能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
• 块净土,让自己的心态
• 非常的健康!
试背: 归园田居(其一)陶 渊 明
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ài
暧暧
xū
墟里
fèi
fán
狗吠 樊笼
归园田居
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归
点出了诗人要回归田园生活。
作者围绕着题眼“归”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为何而归
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后如何
A性本爱丘山 ——热爱山水田园, 回归自然
2、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
尘网 樊笼
官场生活
羁鸟、池鱼
自己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鄙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 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田园诗的鼻祖 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
靖节先生 —私谥 隐逸诗人 —41岁辞官归乡,归隐
田园。
归园田居 (其一)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注意 字音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一生中多次出仕、辞官,既然他本 性热爱田园生活,为何还要出仕,而且长 期保持着时隐时仕的状态?
陶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 五六年后又做幕僚,为时不长。后又时隐 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 又出任彭泽令,一直做官到41岁,他才结 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地走上了归田 的道路,直到63岁去世,再未做官。
合作交流:
陶渊明笔下,园田有那些景物?
方宅 榆柳 村庄 狗吠
草屋 桃李 炊烟 鸡鸣
矛盾
贵族后裔, 理当重振家业; 儒家学子, 义当大济苍生; 一家之主, 情当求禄养家。
东晋朝廷:政治腐 败、争权夺利、门 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 角、尔虞我诈、阿 谀逢迎
——田园
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jī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z。huō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yìn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ài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fán
jī
zhuō yìn
羁鸟 守拙 荫
小 结:
艺术风格:
平淡自然。摄取日常生活中再平 常不过的景物,真率自然
艺术手法
1、用白描的手法,毫无粉饰之词, 平易如话
2、比喻非常形象、准确,感情色彩 十分鲜明。如“羁鸟”“池鱼”。
陶诗的“人性之光”
拒绝沉迷物欲,崇尚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你觉得能从陶渊明的身上得到怎样 的生活启示?
写景的角度: 由近到远,由静到动
所以啊,陶渊明认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茅屋草舍远胜 官府高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树环花绕远胜 前呼后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朴素村落远胜 繁华闹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鸡鸣狗吠远胜 车喧马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清净悠闲远胜 摧眉折腰
守拙
固守自己的节操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 “守拙”?如何理解?
“守拙”表明了作者安守 本分,不随波逐流,向往 返璞归真,清贫自守。
陶渊明一生中多次出仕、辞官,既然他本 性热爱田园生活,为何还要出仕,而且长 期保持着时隐时仕的状态?
陶渊明,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 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 官。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道中落, 家境贫寒,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用。陶少 年时大有“济苍生”之壮志。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感受: 宁静 闲适
自由 舒畅欣喜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 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诗歌主旨
通过对诗人归隐田园的简 朴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 生活的厌恶之情。表达了诗 人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 共8句
合作交流: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Fra bibliotek者的笔 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这段描绘了怎样的画 面 (意境)?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这段描写了怎样 的画面 ? 幽美 ,闲适,一片朦胧,一片宁静,一 片和谐,这是一片美似仙境的田园, 让作者弃官归隐,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