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 人教版
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投影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二、认识对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给学生五分钟自由朗读,边读边梳理内容,归纳文中的对联的常识再给学生两分钟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对联的特点是否准确完整①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②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
③对联讲究对仗,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
④对联讲究平仄,即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⑤注意对联的书写,即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⑥注意对联的张贴,即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学生讨论后补充,还有哪些常识是课本上没有提到而你觉得很重要的。
比如如何贴对联?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
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
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
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三、实战练习下面根据对联的特点,我们来做几道题。
(1)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后面。
普通高中对联教案
普通高中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对联的定义、结构及特点。
2.学会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艺术性。
3.能够正确运用对联的技巧创作对联。
教学重点:1.对联的结构特点的讲解和理解。
2.对联创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教学难点:1.对联创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
2.对联的意义和内涵的理解与欣赏。
教学准备:1.多种经典对联的案例。
2.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展示多种经典对联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对联的独特魅力。
Step 2:对联的定义和结构特点(20分钟)1.以对联的定义引入,简要说明对联的基本概念。
2.分析对联的结构特点,例如平仄、对仗、韵律等。
3.指导学生辨识对联中的平仄、对仗和韵律。
Step 3:对联的创作技巧(30分钟)1.分析对联的创作技巧,如意境的表达、用词的巧妙、对仗的巧思等。
2.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对联,可以给出一些主题进行创作,如春天、友情、家乡等。
3.学生互相交流对联创作,选择一些优秀的对联进行赏析。
Step 4:对联的意义与内涵(20分钟)1.分析对联的意义与内涵,如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的升华等。
2.展示多种对联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Step 5:对联的欣赏与评析(2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家和他们的作品。
2.展示多种对联案例,让学生欣赏并对其进行评析,包括对仗的巧妙、含义的细腻等。
Step 6: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整理对联的定义、结构特点、创作技巧和意义。
2.布置对联的创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组对联。
教学实施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示范和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创作对联要注重学生的个人风格和创意,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在评析对联时,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审美情趣。
4.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联创作的活动,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教学设计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欣赏对联,积累名家名联。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尝试写作对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魅力。
2、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精髓的愿望。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对对联的基本常识已有所掌握,但初中时对联的学习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历史渊源没有专门的研究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对联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拟写对联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谜语竞猜一、谜语竞猜入情境活动1、猜谜游戏(1)课件展示谜面:包容万里江山五湖四海事, 登临十方百姓万户千家门。
打一文学体裁,谜底为对联。
导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贴对联。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瑰宝,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奇妙的对联世界!(2)本节课我们将达成的学习目标:(投影)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初步培养写作对联的能力。
活动2【讲授】认识对联二、总结特点识对联活动2、考场情景再现: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现场,主考官史学家陈寅恪的国文试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考官,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韩退之)从经典对联试题中我们发现对对子应该从字数、词性和内容上去“对”。
初中语文《对联》教学设计
语文活动课专题--对联趣谈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对联趣事1、猜数字联: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横批:南北——没有东西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2、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
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
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
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3、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识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
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
(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一鸥游”。
《对联》教案范例
《对联》教案范例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2004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对联》教案。
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对联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二、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
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
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
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
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
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
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例如解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 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高中语文对联教案【篇一:高中语文对联教案】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杨升庵巧对县令杨慎,字升庵。
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对联》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2004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
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二、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
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
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
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
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
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
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例如解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对联教案
一、活动背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为了适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新形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为此,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接受它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它,便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艰巨而又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活动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目标: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对联;学做一些简单的对联。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等)搜集、查找有关对联的内容(包括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历史、古今名联、生活中对联等)。
2、自编一个反映对联内容的小品。
3、选出女主持人一名。
四、活动过程:1、由律诗导入对联2、对联历史介绍(学生多媒体展示)3、对联特点: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协调(仄起平收)。
对联的张挂还有讲究。
传统的作法是:竖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4、学生表演对联小品——《秀才斗财主》。
(二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
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赖账不给钱。
于是在开张之日秀才到场,摇头晃脑地把对联念成:“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在众人哄笑之际,财主气坏了。
(表演过程中由表演者当场书写对联)5、古对联欣赏。
高中语文对联微课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起源、发展、结构和种类。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对联,理解其深层含义,感受对联的韵律美、意境美。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对联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对联的历史与发展- 对联的结构特点- 对联的种类与风格- 对联的创作技巧- 对联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教师可以展示几副著名的对联,引导学生感受对联的韵律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1. 对联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对联的起源,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如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2. 对联的结构特点:详细讲解对联的结构,包括上下联、横批等部分,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3. 对联的种类与风格:分类介绍不同种类的对联,如春联、庙联、名胜联等,以及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
4. 对联的创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选取题材,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把握平仄声调,以及如何做到意蕴深远。
5. 对联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如何从字词选择、句式结构、意境创造等方面去欣赏一副好的对联。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对联,可以是关于校园生活、节日祝福或者自然景观等主题。
教师提供指导和修改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对联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对联作品来评价他们对本次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联创作能力的提升。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对联,进行鉴赏分析,并尝试创作一至两副对联,作为课后练习。
对联教案初中语文
对联教案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对对联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通过对对联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悠长。
3. 对联的分类:春联、寿联、挽联、书画联、行业联等。
4. 对联的写作技巧:选词炼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创新表达。
5. 欣赏和创作对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表达,提高学生的对联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对联。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合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对联的奥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悠长。
3. 讲解对联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对联的特点和用途。
4. 讲解对联的写作技巧:选词炼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创新表达。
5. 欣赏经典对联,引导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6. 实践环节:分组合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对联。
7. 展示成果: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六、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在民间的应用。
2. 创作一副对联,体现个人风采。
3.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欣赏对联,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历史,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还很实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如我们过春节要贴春联,说到春联2005年春节晚会有副对联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联:天津港笑纳万国风。
钟声敲响时: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横批:盛世大联欢。
生活中你还见过其它类型的对联吗?(给人祝寿送上一副寿联有朋友结婚赠上一副婚联,哀悼死者,我们送挽联)此外各行各业,都用得上对联昨天看到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虽是毫末技艺,确属顶上功夫,请大家猜一猜这是用于哪个行业的对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自上而下看左传,书朝右翻出上联的人很坏,他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么办?!而且上联是一俗景,没多少意境在里面,就是一句大实话!下联对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是雅居里的干活。
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里面了。
什么是对联,对联对联,既相关又相联,这两个字已经把它的内涵说清楚了:对是核心是本质,它包含对仗对偶对应对比这样一些内容.如果用对联来形容对联就是,对仗两行字,相成一副联.它是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的汉语语句组成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样式它就像我们的京戏一样成为了国粹,中国楹联学会已申报将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对联的历史(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联》教案设计参考
《对联》教案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对联的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对联的优美语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学生能够创作出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内容丰富的对联。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对联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提高对联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 学生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
2. 对联的基本写作技巧。
3. 对联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对联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对仗和平仄的运用。
2. 创作具有丰富内容和独到见解的对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对联作品,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对联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
4. 案例分析:教师分析经典对联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对联的优美语句。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对联,互相借鉴、修改。
6. 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本组创作的对联,全班同学共同欣赏、评价。
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一副对联,下节课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写作的基本技巧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联作品的结构、对仗、内容等方面的质量。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经典对联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联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对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任务驱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创作对联,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对联作品:教师准备丰富的对联作品,用于教学演示和让学生欣赏。
2. 教材: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对联写作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对联知识。
《对联》教案范文
《对联》教案范文《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孔明笑答:请出题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二、整体认知:(一)对联的含义: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二)对联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对联的特点:1、对仗工整: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一致(4)内容相关或相反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对仗歌谣(节选)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3.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叠字、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加减、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夸张、数字、方位、联绵等举例:数字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联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如何贴对联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三、优秀对联赏析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个能弹【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赏析】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赏析】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四、活动(1)猜对联活动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猜人物;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猜行业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裁缝店)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珠宝店)(2)对联练习对联连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雨洗杏花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补充对联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扫千年旧习(迎万古新风)学问藏今古(文章贯中西)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六、布置作业一、为班级的学习园地创作一副对联二、为自己读过文学作品写一副对联总结: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发扬光大。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三:对联的创作技巧与实践应用
总结词
掌握对联的创作技巧,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对联。
详细描述
讲解对联的创作原则,如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语言简洁等;举例说明常见的对联创作方法和技巧,如从名作中 借鉴、运用修辞手法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包括给定上联让学生对下联、或给定主题让学生创作完整的对 联等;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联创作水平。
详细描述
介绍对联的起源,包括其历史背景和 早期形式;阐述对联在古代文化中的 地位和影响;分析对联与古代诗词曲 赋的关系及其演变。
案例二:对联的修辞手法与艺术特色
总结词
掌握对联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详细描述
列举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增强对 联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方面的作用;对比不同风格的对联,如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词中的上下片,分析其对仗、平仄、意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互动交流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的互动交流,分享彼 此的作品和心得。
教学资源准备
01
02
03
04
教学教材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材, 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等。
教学PPT
制作精美的PPT,包括对联的 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特点等
内容。
对联范例
收集一些经典的对联范例,便 于学生分析和理解。
创作工具
为学生准备纸笔等创作工具, 便于他们进行对联创作实践。
教学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对于某些难点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 解;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安排更多的创作实践,学生实践经验相对 较少。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与建议
展望
未来教学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 入更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在线教学、 小组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 以开展更多与对联相关的实践活动,如 组织学生参加对联比赛等,以增强学生 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还很实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如我们过春节要贴春联,说到春联2005年春节晚会有副对联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联:天津港笑纳万国风。
钟声敲响时: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横批:盛世大联欢。
生活中你还见过其它类型的对联吗?(给人祝寿送上一副寿联有朋友结婚赠上一副婚联,哀悼死者,我们送挽联)此外各行各业,都用得上对联昨天看到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虽是毫末技艺,确属顶上功夫,请大家猜一猜这是用于哪个行业的对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自上而下看左传,书朝右翻出上联的人很坏,他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么办?!而且上联是一俗景,没多少意境在里面,就是一句大实话!下联对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是雅居里的干活。
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里面了。
什么是对联,对联对联,既相关又相联,这两个字已经把它的内涵说清楚了:对是核心是本质,它包含对仗对偶对应对比这样一些内容.如果用对联来形容对联就是,对仗两行字,相成一副联.它是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的汉语语句组成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样式它就像我们的京戏一样成为了国粹,中国楹联学会已申报将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对联的历史(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三考点解说我们一起来复习高考语言表达题中的对联这一考点.对联作为高考题型,出现在2004年(这以前也有出现过)包括全国卷和自主卷,共有8份试卷考查了对联,以后大多数年份都考查了对联。
对联试题考查的形式都比较简单,但要对出符合要求的下联来却是需要一定的语法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
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用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就是,对联不仅能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可检测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能否分别平仄声”,“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以及“思想条理”四能力要求学对歌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对联种类: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
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那么,对联这一考点要求我们具备怎样的能力呢,对联这一考点重在考察我们掌握知识状况,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基本题型是给上联,要求对下联,提升到直接写对联。
如现以今年高考全国卷第24题为例。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扫千年旧习,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2004年各省对联题及2005年对联都是考的这种题型,近年对于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式会趋向多样化比如说1、情境式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2话题式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对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3调整式题型示例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这种题型测试了对联、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等考点。
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对联的型虽然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明确答题原则,就能掌握它的其本解题方法五写作对联的原则,解题方法可概括为6要这6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反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语义相关上下衔接1字数相等平仄相反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平仄是对对联的音韵所做的严格要求,对联为何听起来悦耳和谐,就是因为注意音韵的平仄搭配,何为平,何为仄12声为平34声为仄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只用记隹一个规则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
2词性相同结构相似也就是上下联中,虚对虚,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季节对季节,时间对时间,颜色对颜色人名对名,地名对地名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也就是并列结构对并列如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动宾结构对如攻克科学堡垒攀登文化高峰人有良心方讲理官无杂念不贪财主谓对主谓,主谓宾对主谓宾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3语义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
从这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一是正对,二是反对,三是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反对上下句一正一反,相反相对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串对(流水对)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六对联两忌1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
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能修身”,对“诚信能纳财”则犯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
如花美眷对似水流年2忌同意如“祖国江山好”,有学生提笔写成“国家气象新总结今天我学习了对联的写作原则,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艺术,古往今来有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有对联作品传世,比如蒲松琳龄为了勉励自己曾在自己的书斋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清顾宪成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这些对联,给人以激励以警戒,含有一种音韵美,哲理美,因此我们要写好对联,弘扬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板书字数相等(完全相等不多不少)平仄相反(仄起平收)词性相同 (虚对虚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季节对季节时间对时间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结构相似(并列对并列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语义相关(正对相近相似相补相衬反对相反相对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衔接七实战演练19.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
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
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4分)22.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
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
(4分)22.(4分)答案示例: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1、找出本首诗中的对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请说说下列对联中涉及什么人?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越王勾践)。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3、请找出下面的上下联,并说说写的是谁。
数点梅花亡国恨鸿门斗碎霸图空志见出师表平沙无处可招魂好为梁父吟鹿野舟沉王业兆三分明月故臣心盛唐诗酒无双士青冢有情犹识路青莲文苑第一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答案: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