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极
中国第四极: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构建的战略意义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闭幕,当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印制出版了《第四极---中国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胡正塬著)一书。
该书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做出了批示。
张新时院士在前言中欣然写道:黄河几字湾发展战略研究,凝聚了胡正塬博士等近百位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智慧,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攻坚克难、深化创新重大指导思想的具体先行和探索,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构建的战略意义The "几" character Yellow River bay will build China's fourth economicgrowth pole也聚焦了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的目光。
胡正塬同志及研究组的一批学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发展的一份炽热情怀,着眼于国内外发展大势,对黄河几字湾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他们基于全球视野、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创新性提出了五省区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能源聚集区产业深化合作、周边国家共赢建设的新路,为党和国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相关省(区)和部委及社会广泛支持与认可。
“黄河远去不回还,慧眼初识几字湾;千载辉煌曾这里,又将乘势再争先。
”今天,我们特邀课题组主要成员胡正塬及刘宏、王再文、徐春祺、严茂超、王在全六位同志就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构建的战略意义与对策建议发表看法 ,以飨读者。
同时,期望专家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启迪,为践行“中国梦”而奋斗。
1.请您谈谈成立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概念形成的背景。
胡正塬博士:从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我们组织协调了近百名多学科专家学者赴黄河几字湾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实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重要引擎的“三极”促动并领引了国家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
随着世界风云变幻和我国周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攻坚区”,这种发展格局、将会愈发受到制约。
中国经济第四极
中国经济第四极2012年11月28日10:47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翁一字号:T|T中国经济第四极改革开放的30年,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三大经济区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
三大经济区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各地摩拳擦掌、竞逐激烈。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市群发展是此轮竞争的核心与关键。
成渝“双核”发力,定局西部开发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中心,亦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组建的城市群极具问鼎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潜质,其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成败。
刘世庆:成渝经济区有望问鼎中国“第四极”根据现在的发展态势,成渝经济区在未来十年,经济总量有可能占到全国的10%左右。
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对于做强川渝、带动西部、呼应东部、贡献全国,将作出更好更大的成就。
成渝经济区有望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之后,成为中国新的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详细中三角:托起中部崛起的重任所谓“中三角”,是指长江中游湘鄂赣三省的三个经济圈,即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圈、湖北的武汉经济圈,以及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
“中三角”正在崛起,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极。
有学者提出,中三角或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
>>详细叶青:中三角将引领未来30年发展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中国希望培育一个新的城市群为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动机已十分明显。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三省一区、成渝经济区在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经济圈,但这其中尚缺一个中心经济区。
推动中三角城市群,形成我国中部地区鼎足而立的“大金三角”,是推动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
>>详细东北经济一体化带来新机遇从2010年4月开始的东北四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不小成绩:四省区合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三大战略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三大战略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时期新阶段应实施轴带引领、群区耦合、开放合作三大战略推进中国区域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日前,《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8》发布。
三方面原因导致不达预期效果报告认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尺度过大,无论是沿海内地两大区域,还是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四大板块,都解决不了区域差异性问题,效果也不太明显。
二是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三是齐头并进和遍地开花,除改革开放前10年设立特区、开发区等战略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外,其他区域均是平均用力,利益均沾,没有聚焦,没有重点。
未来的区域战略取向,应以现代化目标为导向,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总战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未来发展三大战略取向报告指出,实施轴带引领战略,就是通过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优化调整空间结构,逐步实现集中、集聚发展,让要素在轴带上集聚。
当前,中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轴带可以概括为"四纵四横"。
"四纵"即沿海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包昆经济带和沿边经济带,"四横"即珠江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渤蒙新经济带。
"四纵四横"形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主骨架"。
新时期,中国要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统领,加快培育形成沿海、长江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同时,各地区要围绕这些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积极谋划本区域的发展,加快与这些轴带的对接,实现与这些轴带融合发展。
就实施群区耦合战略而言,群区耦合战略中的"群"是指城市群,"区"是指经济区。
中国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加速发展,展现中国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加速发展,展现中国新的发展格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各个地区都在加速发展。
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展现出了中国新的发展格局。
首先,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包括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在内,珠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企业众多,创新氛围浓厚。
特别是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发展迅速。
深圳的科技、文化、金融等产业日益繁荣,成为国内外企业和创业者的热门选择。
此外,珠三角地区还具备较为完善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经济力量,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发展迅猛。
浙江的杭州、宁波等城市以创新为驱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蓬勃发展。
江苏的苏州、南京等城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长三角地区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了经济联动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另外,环渤海地区也加速发展,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经济实力逐渐崛起。
环渤海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依托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落户。
河北的沿海城市秦皇岛以及雄安新区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
辽宁的大连、锦州等城市在装备制造、能源、旅游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
天津则成为了国际物流和贸易中心,同时发展现代制造业。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展现出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这三个地区都具备独特的优势,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这三个地区之间也存在经济合作和交流,形成了互补发展的局面。
这种新的发展格局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场经纬丁22经济论坛2006*6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 ^一^经济区域划分不科学经济区划分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重 要手段,有两种基本方法:同质性和集聚 性。
前者根据区划内部某一或某些重要 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经济区 划分,主要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的一致性,因而在经济区内不存在也不 可能建立起重要的地区间经济联系。
集 聚性又叫异质性,即由若干个互补性强 的异质部分构成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经 济集聚区,构成要素为‘有一个场所、一 个核心和在它们边缘地区有明确程度不 同的变化梯度”,不难发现,这种方法着 眼点是强调区域内部的增长潜能。
相比 之下,同质性方法则显示出被动的、旨在 从外部引入政府计划与政策的机能。
过去我国经济区划分主要采取的是 同质性方法。
比如,上世纪50〜60年代,曾设立的6大行政区,后又划分为七大 协作区等。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梯 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根据经济发 展水平的相似性,将全国划分为东、中、 西‘三大部”经济区;后来又按照地理位 置和经济特点的一致性,发展形成了“珠 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三大城市群。
前者为国家政策区划的一级经济区,后 者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二级经济区,两者 都反映了同质性区划的特点。
这种区划 对实施非均衡发展和梯度推移战略、让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无疑起了巨大作 用,但也说明同质区域的经济发展更具 竞争性而不是互补合作性。
为什么近年 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1‘中部崛文丨刘本盛 起”的战略,并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别的 政策预期?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经济区 东中西‘三大部”同质划分,割断了东部 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的要素优势与中西部 地区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阻碍了 内生合作机制的形成。
同样,三大城市群 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恶性竞争越演越 烈,也是由于同质地区资源相近,区位环 境相当,产业布局同构,极易造成无序竞 争。
^ 二〉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了均衡 与非均衡发展战略。
浅析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
浅析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摘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于区域规划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
而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这四种,本文主要介绍了增长极理论及其意义和规划价值,并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来具体阐述增长极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结构,增长极理论,郑州航空港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
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便成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而产生了一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的概述及发展历程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
他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但佩鲁的增长概念仅仅是一个纯经济的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
之后,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和其他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他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他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这样,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时55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区域发展战略(1)概念: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时间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3.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促进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地理背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区位途径目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用(交通) 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资源)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市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生态)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格局含义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三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
增长极模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增长极模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如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其中,增长极模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围绕增长极模式的概念和应用,探讨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增长极模式的核心概念。
增长极模式认为,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某些核心地区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增长极,在这些地区的带动下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经济集聚区域,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以说,增长极模式将核心地区视为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配置,将资源和资本集聚于核心地区,并利用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增长极模式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主动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又学习借鉴了国际经验和模式,以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策略,培育和支持了一批经济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等,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这些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地区,不仅在经济增长、产业布局、人才吸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增长极模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硅谷、西方国家的金融中心等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然而,增长极模式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方面,依赖核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和财富的集中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核心地区也可能导致资源消耗过快、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在应用增长极模式时,需要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扶持和支持,避免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此外,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增长极模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影响。
增长极模式强调利用核心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在长期内持续发展,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地区间的经济不平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合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成都视角研究
东部沿海区域 , 以广州、 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北京、 天津为中
心的京津冀经济区成为我国三个主要经济增长极 , 在全
数 据来 源: 《 中国统计年 鉴 2 0 1 1 》 、 《 广 东省统计 年鉴 2 0 1 1 》 、 《 浙江省
统计# - -  ̄ . . 2 o t 1 》 、 《 江苏 省统计年鉴2 o 1 1 》 , 人口 数据来源于各地第六次人
口普查 主 要数据公报。
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作为推动区域 经济的核心和枢纽, 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呈现出经济 规模大、 经济密度高、 产业结构I - N ̄ , J 以及消费市场 巨大等
但是, 从地理区位来看 , 这三大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 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尚未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 增长极 , 因此 , 培育继珠三角、 长三角、 京津冀之后的第 四
社 会消 费 品 零售 总额
2 9 6 8 2 4 1 5 9 5 3 6 1 2 6 1 3 2
( 亿元 )
进 出 口总额 ( 亿美元 )
产 业结 构
4 2 5 54
1 3 5 3 6 . 4
7 51 3
3 . 3: 5 0 9 : 4 5 8 5 . 6 : 4 2 3: 5 2 . 1 2 1 : 4 8 6 : 4 9 . 3
耻 已 成为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 期我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主题。
展 ( 二) 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极” 之争力 口 居 《
近年来 , 中西部地区已有多个区域提出了致力于中 国经济增长“ 第四极” 的打造, 主要包括以成都、 重庆为中 心的成渝经济区, 以沈阳、 大连为中心的沈大经济区, 以 武汉、 长沙和南 昌为中心的中部金三角, 以及关中一 天水 经济 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其中, 成渝经济 区明确 提出建设西部地 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成为全国重要的经 济增长极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 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提出建设成为西部及 北方内陆地区的“ 开放开发龙头地区” ; 而中部金三角是 江西、 湖南、 湖北三省合力提出的争夺中国经济增长“ 第 四极” 的新构想。这些经济 区均为当地政府建设和开发
社会普遍服务助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借助于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将有效 和知识扩散机制 谨 防 “ t 困境 ”。 E韩 失衡,中国数千年来的乡土文 明死结将
力:
进而精凝和辐射全国。城乡统筹 ,东中 西地区 、经济与社会 、人与 自然协调发
第 三 ,明 晰创 业 型 经 济 发 展 的路 展 ,梯 度 推 进 ,早 日建 成 “ 、 中 、 东
思 维 和发展 动力
行。在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人文普遍
服 务 保 障人 的 生 存 权 、发 展 权 、 自 由
许 振 中教授 的文章从 分析 中国发展 可能面 临的 “ 三座 大山”入 手 , 提 出了构建社会普遍服 务体 系 ,完成 当前 经济战略 转型的对 策建议 。该 。 文立意 高远 ,但一 些 问题 限于篇 幅未 深入展 开分析 ,有兴趣 的读者 可参
责 编/ 陈阳波
网” 的 同时 ,搭 建起 能够 使 人 人共 享 社 台 ,谨 防 “ 班 牙 幻影 ” ;信 息 知识 普 城 市 群 的 迅 速 崛起 ,使 得 中 国 经 济 的 西 会 发展成 果 的基 础性 平 台 。 遍 服 务确 保 社会 诚信 ,致 力 于构 建信 息 “ 、中 、北 ”三 大增 长 极浮 出水 面 , 南
迁徙权 ,给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地位和 均等的机会 ,谨防 “ 拉美陷阱” ;产业
普 遍服 务 实现 网络产 业化 、产 业 网络化 和 企 业社 会 责任 ,支 撑 中 国产 业创 新 平
看 《 跨越 :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一社 会普遍服 务体 系的构 建 》- - - N,能
使读 者对 中国 当前遇到的发展 问题 有全面和 深刻的认识。
被彻 底打 开 。这需 要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着 线 图 。 2 世 纪 是 “ 业 时代 ” ,全 球 西 ”大 城市 群 ,打造 中国新 的增长 极 。 1 创 经 济 正 在 由 管 理 型 经 济 向创 业 型 经 济 第 五 ,科 技 创 意 双 驱 动 ,启 动 先
“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内在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
一、“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应在西部打造。西部地区的面积为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71.5%,2007年西部12省人口总计为3629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7.5%;而在经济总量方面,西部地区的GDP仅占全国的19.2%,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占全国的17.3%、17.6%和20.6%,这导致了巨大的不对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对区外外溢效应只有19.3%,而西部还只占19.3%中的14.46%,即2.79%,可见,三大增长极对区外带动作用不大,对西部的影响更小。同时,现有三大增长极均在东部地区,迫切需要新的增长极带动广大西部地区。
“西三角”经济圈是实现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西三角”经济圈是东南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工业生产基地转移的最佳选择地区,不仅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和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劳动力成本低,是产业转移第二梯度地区的最佳选择。
三、“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现实可行性
“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西三角”经济圈地处我国西部的核心地带,是西部地区开发历史最悠久、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城市最密集、科技文化实力最强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圈的三大中心城市均处于本区域的核心位置,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可承接本区域与长江经济圈的联系,成都位于四川中部平原,是四川经济的核心,西安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与西北地区经济联系紧密。“西三角”经济圈模式区位优势突出,符合区域经济圈一般应有2—3个大都市经济核心的规律。
“西三角”经济圈在备选经济增长第四极中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东北沈大经济圈、福建海西区域、广西北部湾、西三角经济圈等都有雄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但辽宁省的大连市、丹东市等地区本身就包括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广义上讲属于“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沈大经济圈范围上有较大的重叠。而福建海西区域、广西北部湾和已有三大增长极都是沿海地区,新增长极的打造应首先考虑内陆地区。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塑造新的增长极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塑造新的增长极作者:陈希琳来源:《经济》2022年第08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在长期研究和跟踪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建议。
2021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这5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市场所的研究成果正式向社会推出。
当前,有众多城市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给予高度关注,而且把它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义重大。
《经济》:年初以来,一系列稳主体、保供应、促消费政策出台。
在您看来,成效如何?王微:年初开局态势较好。
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经济逐渐恢复向好,自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初,消费一路向好,基本上回到疫情之前的正轨上,上半年散发疫情较多影响了持续恢复的态势,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够回到正增长轨道。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有比较困难的地方,要客观分析消费增速不及预期的情况。
看今年的消费形势,不能光看数据的增速情况,还要看到消费升级创新态势不减,消费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和动力。
《经济》: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需要发挥消费在稳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那么,当前稳消费的抓手有哪些?王微:在中央政策方面,今年年初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政策。
“保主体、稳就业、助企纾困”是更好地让老百姓有收入,能够更好地释放消费,提升消费信心。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就是保消费。
从中央政府到各个地方,稳增长措施都主要集中在“保主体、稳就业和助企纾困”方面,特别是针对服务性行业和小微企业的“助企纾困”,是当前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在产业政策方面,结合消费者需求期盼升级的热点带来了一些政策支持。
汽车消费方面,多地出台了汽车专项补贴政策,一系列政策利好叠加,让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一波“小高潮”;绿色消费方面,各方主体协同发力,推动绿色家电消费提速扩面,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让绿色家电为绿色消费“加点电”;餐饮消费方面,餐饮市场有序复苏,各地因地制宜,为餐饮业从业者量身定做帮扶措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增长极理论成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效路径之一。
增长极理论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通过发展某一特定区域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以及该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首先,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分布在整个经济空间中,而是存在着集聚的趋势。
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多源于其具备的特殊资源和条件,如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
这种集聚趋势会形成增长极,该增长极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形成一个辐射式的发展模式。
例如,中国的珠三角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增长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产业和资本流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其次,增长极理论还强调了溢出效应的重要性。
溢出效应指的是增长极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仅局限于该区域,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周边地区传播。
这种传播可以是直接的,如经济活动的扩散和产业链的延伸;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技术创新的传播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增长极的发展更具有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机会和潜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增长极理论并非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万灵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增长极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进而可能造成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其次,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性加强可能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和外部冲击的传导。
此外,增长极理论也未能完全解释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或失败,因为不同地区的发展因素和路径并不完全一致。
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借鉴增长极理论的经验的同时,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经济差距的扩大。
其次,要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联系,在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培育多个增长极,以应对外部冲击和风险。
让辽宁中部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群是大企业集群 、以国有 经济 为主体的混合 经济集群 、重化
工业集群 。与 中小企业集 群相 比,这种 大企 业集 群具 有直接
推动 区域经济增长 ,品牌优势明显等特点。辽宁中部 城市群
态旅游度假区。 在以上四大经济带上 ,要发展六大优势产业集群 ,即: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石 油化工产业集群 、钢铁工业产业集
辽 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历史上三大城市群之一。
以沈阳为 中心 ,以营 口为出海 口的辽 宁中部城 市群 ,在百 公里 的半径 内 ,汇集 了人 口超百万 的3 座城市 ( 阳、鞍 山 、 沈 捌 顿),人 口超 5万 的3 0 座城市 ( 本溪 、营口、辽 阳 )。
间,拓展城 市功能 ,打造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 地和技术
研发与创新基地 ,建设 区域性商 贸物流和金融 中心 、科教文 服务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 同时 ,七城市要联手打造 四大经济发展带 1 、通海 产业大道经济 带 。以沈西 工业 走廊为基础 ,共
同建设一条沈 阳经辽阳 、鞍山至营口的通海产业大道 ,这条
-
-
I 时通勤圈 ,全部实现都市 区半小时到达 。同时将对区域 J ,
内的工业旅 游资源进行整合 ,打造具有震撼力 的精品工业旅
游线路。 一
建设 辽 宁 中部 城市 群综 合配套 改 革实 验 区应实 施 以下 战
略:
3 岫R口 0, L R
维普资讯
家 安全 、国计 民生 和 国家竞争 力 ”起到重 要 的提升 和促 进作
用。 ’
我 并已成为 中国经济发展 的三 大增 长极 。随着东北 老工业 基地的全面振兴 ,这一 区域有望成 为中国经 济增长的第
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的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的关系标题: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的关系一、引言中国的经济崛起与发展历程,在全球范围内堪称一个奇迹,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则是这一奇迹背后的强大驱动力。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科技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
二、科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持续增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显著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了整体经济运行效能。
例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中国传统制造业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
3. 培育新增长点:科技创新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三、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需求与反哺1. 市场需求拉动创新: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解决环境、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2. 经济投入保障科研: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家有能力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个环节。
财政资金、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3. 制度环境优化创新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构建起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系统,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邵锋在由城市节点、城市群带动国家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指导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我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
但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梯度推进,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需要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增长极,那么,第四增长极在哪里?200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标志着“西三角”从学者讨论的范畴正在变成政府行为,并有可能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西三角”的战略意义何在,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相对于其他潜在竞争对手,“西三角”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需要进行从理论到实证的分析。
一、方向确定格局:“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入新世纪,随着发展重心从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均衡,东(上海浦东)西(成渝)南(粤港澳)北(天津滨海)中(武汉和长株潭)兼顾的国家改革试点版图初步建立,博弈中的各方也展开合纵连横,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极核作用不断强化,各方都期望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经过近年来的融合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双核共振”的效果。
但是,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已形成的增长极来说,仅靠成渝联手还难以形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载体,成渝还需要寻找另外的经济伙伴,共同构筑西部地区稳固的战略支撑极点。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的进程中,“西三角经济圈”这一概念不是第一次出现。
李善同(2003)、尹虹潘(2004)提出建立由成都、重庆、宜昌三个地区组成“西三角”经济区;2004年6月,重庆市与贵州省签订渝黔“1+16”合作协议,两地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达成共识,尽快激活川渝黔“西三角经济区”思路研究;张琦(2006)、王涵、刘晓鹰(2005)、宁志俊(2007)提出由成都、重庆、西安共同组成“西三角”城市经济圈。
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三个着眼点
首先,中国出口很可能要在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新机制的环境中开拓空间,使经济增长在进出口方面获得新动力。目前,中国正与28个国家和地区谈判建设15个自贸区,其中已签署10个自贸协定。根据日本三菱综合研究的分析,在东北亚范围内,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正收益比任何双边自贸区都大,中日韩三国GDP将分别增长1.63%、0.23%和1.84%。我认为,应当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包括与美国谈判双边自由投资协定,并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形成自由贸易格局,在新的对外贸易投资格局和环境中寻求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我觉得,寻求经济新增长极的着眼点在于:微观供给创造层面,鼓励创业和发展小微企业,增加就业,从政府主导的经济动力,转向调动全体人民普遍的小微创业和充分就业的活力和动力;从改善微观供给的方式,增加中等收入人群,降低失业率,减少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比例,在促进人民富裕的基础上,积极地改善居民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良性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真正转向消费主导拉动的经济增长。对外开放方面,仍然是以改善国内出口供给结构、质量和水平的思路,去适应和竞争国际市场,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的出口和投资等支撑能力。而从国际货币领域看,各国国民经济损失和收益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应当将人民币国际化看成是避免巨额损失、争取全球利益的手段,使之形成抵御经济衰退和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如果将上述几个方面的新增长动力点看准和把握好,中国经济再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15年,完全有可能。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和平台
国 十新列 国战布 政管理 体 制和 政治体 制 等 多 方面 的 津 海区入 家发 家 一” 规将略 “ 五 展划开天 滨 发
局 , 过 开 发 滨 海 新 区 带 动 环 渤 海 区 通
要统筹兼顾和涉及 社会管理体 制、 行
改革 , 就是要对 应着 当前 中国发展 中
面临 的全局性症 结 , 超越 自身利益但
又要通过 自身探索和创新 , 出全 国 拿 可资借鉴 的新体 制和 新机 制。对此 ,
形图恰 恰是西低东高。中国Fra bibliotek百多年 工业化 过程主要集 中的东部沿 海 , 而 且 存在 着两个最 高峰 : 南部 的上海和 中国南部和北部经济 发展 的增长极 。
横
EA
动天津工业增长 的主 导产业 。 无 论 是从 历史 还是 从 现 实 的角
区考察 。胡锦涛指 出 , 了实现全 面 为
如何推 进 ?都 是 需要 探索 的重 大 问
题 。滨海 新 区发 展战 略正 是适 应这
一
建 设小康 社会 的宏伟 目标 , 必须统 筹 区域发展 。 要推动全 国一些条件较好
的地区加快发 展 ,以带动 区域发展 。 滨 海新 区要牢牢 把握 难 得 的发展 机 遇, 坚持把科学发 展观落 实到开发建
设 的 整 个 过 程和 各 个 方 面 。
— —
度 看 ,天津经济 作为带动 中国北 方 ,
乃至整个 国家经济发展 的“ 龙头 ”是 ,
要求 应运 而生 。通 过发 挥 天津 滨
海 新 区先行 先试 的 示范作 用 ,先行 试验 一 些重 大 的改 革措 施 ,探 索新 的发展 思路 和模 式 ,为全 国提供 有
益的经验。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显现。
为了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些增长极和动力源将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重要增长极是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地区。
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能够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和市场便利条件。
此外,重要增长极还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能够吸引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增长极,但随着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崛起,这些地区也将成为新的增长极。
例如,长三角地区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而中部地区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利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可以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动力源。
为了打造重要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够吸引资本和人才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保持经济的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还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吸引人才流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全国高质量的发展,各地区应该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
应该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形成统一的政策体系。
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促进技术的共享和创新。
此外,还需要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只有全国各地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总之,打造重要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是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些增长极和动力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中国中部经济增长极【摘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部地区需要立足高起点,实施绿色战略,走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对中部地区实施绿色战略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部崛起绿色战略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可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始终如影随形。
新时期,在陆续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后,我国又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
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刻不容缓的课题,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筑新的增长极。
一、必然的要求(一)中部崛起战略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梯度适宜,统筹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东中西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协调。
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大开发,成功地构建了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经济圈三大增长极,经济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西部在大开发的带动下,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中部地区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下,正塌陷下去。
据国家统计局研究,1997年至2002年,中部人均GDP相对东部的比重从54.14%下降到52.60%。
2001年西部地区GDP增幅高达8.5%,高于全国7.4%的增长速度。
2003年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比中部地区快了2.5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快了1.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部地区不仅低于东部地区2.5个百分点,而且低于西部地区0.9个百分点。
近两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排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位居其次,中部地区速度最低。
中部塌陷导致整个全国经济被撕裂成三块,东中西的自然经济梯度被人为中断,进一步强化了东部地区的极化效应,区域“马太效应”隐然成形,东中西“供给-需求循环链”难以为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东中西之间巨大发展差距与区域统筹的理念相距甚远,必须通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恢复东中西自然经济梯度,维持东中西地区的正常经济循环。
(二)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工业和农业互为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增长、统筹发展。
按照西蒙?库兹涅茨的观点,农业要为工业提供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因素贡献和外汇贡献。
工业要为农业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只有工农、城乡需求互相满足,国民经济才能够健康的运行。
但是我国农业,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工农业极不协调。
中部九省乡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资源、耕地面积及生产粮食分别占全国的44.5%、45.93%、42.16%、45.89%,提供60%以上的商品粮食,70%以上的农产品。
中部地区是“三农”的主体部分,只要中部地区工农关系出现问题,全国工农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事实是,长期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中部农业的挤压和索取,导致了工农关系严重失调。
一是工农经济结构的失调。
2002年全国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4%,比发展同阶段世界水平11.9%(西蒙?库兹涅茨统计)高3.5个百分点,中部九省只有18.5%,比全国和发展同阶段世界水平分别高3.1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
二是工农就业结构的失调。
2002年全国人均GDP已经接近1000美元,按理说一产业的就业率应该在20%以下,城镇就业率在50%以上,而我国前者竟高达50%,比同阶段国际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后者只有33.6%,比同阶段国际水平低了11.9个百分点。
中部九省两指标分别为55.14%和18.75%,前者比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平均水平高5.14和35.14个百分点,后者分别低了14.85和31.25个百分点。
以中部为主体的工农关系的严重失调,割裂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内部联系,农业成了制约工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中部农业发展滞后及工农关系失调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相径庭,与城乡统筹发展期望尤为相左,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城乡统筹原则进行矫正,从中部着手调整工农关系。
只要中部“三农”问题解决了,全国的“三农”问题和工农协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可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中部崛起战略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发展战略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热衷于蛋糕做大,忽视了社会指标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累积了不少社会问题,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尤为严重。
农民负担问题、下岗失业人口、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表现在中部……其中,中部劳动力过剩问题最为突出。
中部九省农村劳动力数量22288.5万人,如果将超过60岁、小于18岁的劳动人口算上,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高达2.8亿人,按照每个劳动力耕种5亩耕地计算,中部地区耕地仅能容纳1.6亿劳动力,过剩劳动力高达1.2亿,即使2003年全国各地打工岗位全部用来解决中部剩余劳动力也还有0.3亿的缺口。
其次,中部地区的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极高。
据农业部郭书田估计,全国乡村负债大约2000亿元左右。
其中,湖南省85.4亿元,安徽省50.23亿元。
笔者认为,河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大省也不会相差太远。
农民反响强烈的负担问题也以中部为甚。
税费改革前,湖南、湖北平湖区亩均负担300元左右,高的超过了400元。
税费改革后,中部地区仍然最重。
如洞庭湖区农民亩均负担仍然在120元左右。
鉴于中部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中部为突破口缓解和扭转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严重对立的问题。
因此,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也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理性的决策(一)中部崛起战略是对既往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国受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迫不得已选择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以构建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框架。
纵览历史,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可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前实施的非农偏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三农”获取城市和工业发展必要的积累和投资。
改革开放后实施的是东部偏好发展战略,并将其推向了顶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8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大规划。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初衷是期望通过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
现在看来,这种期望东西发展带动中部腾飞的初衷在具体运作中的作用并不如人意。
蓬勃发展、增势强劲的东部经济对中西部经济的带动作用犹如“蚍蜉撼大树”,仍然力所不逮,东部发展的扩散效应还是未来式,中西部地区反而因为东部增长极的持续极化效应,资源仍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东中西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如果任由东中西差距持续扩大,不仅会障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是对非均衡发展战略弊端的深刻反思和主动矫正的结果。
(二)中部崛起战略是对严峻现实问题的理性运筹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对现实问题进行清醒、客观、全面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修正和完善。
现在我国的根本问题是中部塌陷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及经济自然梯度断裂造成的经济板块失衡问题。
中部塌陷拖累了东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部塌陷是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容忍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区域统筹当务之急就是正视中部塌陷问题,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建中部增长极。
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尊重经济规律的体现,是对中部塌陷问题深刻反思的理性行为。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发展层次应该是梯次推进,有序崛起,维持经济板块的自然梯度。
东部极点和轴线的形成,就应该着手培育中部极点和中部发展轴线。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正是对严峻现实问题的科学决策和理性运筹,是针对中部经济、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一剂良药。
(三)中部崛起战略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党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正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首先,中部地区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我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丰富的人力资源。
有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谁能够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激活,谁就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
中部地区是劳动力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地区、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正如刘易斯所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
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都要依靠中部地区廉价劳动力来启动。
其次,中部地区发展的潜力最大。
中部地区的周边地区都已经进行了开发,而中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即中部地区因为开发滞后而有优势、有潜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能够挖掘这种潜力。
最后,中部地区发展的带动效应最大。
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
中部地区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中部崛起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收益都会落在国境内。
如果将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进来,中部地区带动效应远非东部可以比拟。
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三、重要的实践(一)中部崛起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首先,中部崛起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中,区域统筹是核心,是前提,它解决的速度决定其他统筹的解决速度,解决的方式决定其他统筹的解决方式。
其次,中部崛起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舞台。
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载体,需要实施对象,中部塌陷和中部发展的诸多棘手问题决定了它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的首选载体,是科学发展观矫枉的首要目标。
最后,中部崛起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突破口。
科学发展观说易行难,五大统筹个个都是虎口雄关。
相对而言,从中部发展着手,从区域统筹着力,扭转五大统筹中的不协调,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相对较为容易,加上区域统筹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中部地区在产业和地理布局中举足轻重的位置,都使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优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中部崛起战略是检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首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意味着发展战略向人本主义价值观回归、向均衡协调发展理念转变。
其二,中部崛起战略是判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标志。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既是对传统的非均衡战略、非帕累托改进标准的扬弃,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面大旗,它的实施昭示国民经济发展决策趋向理性,昭示科学发展观全面主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