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氧气的性质》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制取与性质、氧与金属的反应以及氧气的危害等。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如氧气的无色、无味、无臭,以及氧气是一种能使物质燃烧的气体等;2.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如经过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等;3.了解金属与氧的反应产物,如钠与氧的反应生成氧化钠等;4.知晓氧气对人体的危害,如过氧化氢的漂白能力以及对皮肤、呼吸道的刺激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氧气的性质,如氧气是一种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无色气体等;2.理解氧气与金属的反应产生的现象和方程式。

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对人体的危害;2.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量瓶、酸消毒液、排气槽、试管、束管、燃烧装置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实验视频、氧气的制取实验演示视频、图书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利用实物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氧气的制取实验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何为氧气吗?它有什么性质?Step 2:学习新知1.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取和反应等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Step 3:展示和讲解1.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2.通过PPT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氧气对金属的反应实验过程和结果。

3.介绍氧气对人体的危害,如呼吸困难、眼睛灼伤、皮肤灼伤等,并通过图书资料或实例向学生展示氧气的危害性。

Step 4:实验操作1.小组实验:学生小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进行安全提醒和实验操作技巧指导。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包括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等。

Step 5:讨论和总结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氧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2.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氧气的性质:
(1)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氧气是绝大多数物质的氧化剂;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水进行收集;
(4)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氧气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氧气实验装置、氧气生成实验所需试剂等。

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氧气实验装置,引出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目的。

2.讲授:介绍氧气的性质,并说明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室制法并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结果。

4.实验总结:总结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强调安全操作。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对氧气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化学课件教学设计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级:10级化学(2)班制作人:卓凤炎学号:105703010065 座位号:34课题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与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用正确的知识,对待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用途;②通过氧气与各种物质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总结规律,懂得一从而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围绕课题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由此学习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和含义。

【教学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与定义。

3、通过观察生活学习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物品仪器:集气瓶、药匙、玻璃片、坩埚钳、酒精灯、火柴试剂:木条、硫、木炭、铁丝、水、【教学设计】【篇二:初三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讲的是氧气的性质。

初中氧气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氧气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氧气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基本性质,包括氧气的生成、性质、用途等。

2. 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欣赏实验过程中氧气的反应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氧气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1. 氧气的生成方法和实验现象。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氧气生成方法和实验过程。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氧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学习氧气的生成方法及实验现象:教师利用实验演示氧气的生成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氧气的性质。

3. 探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
1. 回答课堂上的问题,加深对氧气的理解。

2. 思考氧气对生活的重要性,并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但在实验环节,需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

同时,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并与生活实际结合,加深学生对氧气的认识。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过程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资源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学生能够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常见的氧化反应。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氧气》说课稿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基本概念氧气,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非金属元素。

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左右,绝大部分生物都必须依靠它呼吸才能生存。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外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密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为1.429 g/L。

•熔点和沸点:氧气的熔点为-218.4℃,沸点为-182.96℃。

•溶解度:氧气很难溶解在水中,但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气体,它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如碳、硫、氮等)能够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氧气还能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Na + O2 → 2Na2O。

三、氧气的用途1. 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呼吸:氧气是呼吸作用必需的气体之一,生物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医疗:氧气的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缓解呼吸困难、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等。

•潜水:潜水员需要进行呼吸氧气的训练,以便在深海中进行作业。

2.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燃烧: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氧化剂,可用于氧气炉、氧气切割等。

•化学合成: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如焙烧白垩土等。

•氧气在生产中还可用于氧化碱金属、干燥烟丝、制造火箭燃料等。

四、教学提醒•学生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结合实验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感受氧气的特性。

•在掌握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需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能够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简单地进行氧气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氧气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2. 氧气的实验操作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1. 氧气的物理性质:a.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使燃烧更加旺盛。

2. 氧气的化学性质:a. 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b. 氧气在火焰中能够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c. 氧气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3. 氧气的实验操作:a. 用燃烧木片的方式观察氧气对燃烧的影响;b. 用还原铁为方式观察氧气对金属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理解氧气的基本特点;3. 进行氧气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氧气性质的理解;4. 总结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并讨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2. 作业评价: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简单地进行氧气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氧气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化学性质教案科目:化学年级:初中单元: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2. 了解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3.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2. 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套装瓶、火柴等;2. 实验物质:碳粉、火镁石等;3. 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解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引入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 示范实验:用火柴点燃碳粉,并将试管中的氧气通入,观察发生的变化;3. 分析实验结果,引出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小组讨论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2. 汇报讨论结果。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备氧气;2. 观察氧气的性质;3.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提出疑问和思考。

教学延伸:1. 学生利用图书或网络资料,了解氧气的其他化学性质;2. 学生进行更多有关氧气的实验,深入了解其化学性质。

教学反馈:1.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教学材料:1. 化学教材;2. 实验器材和物质;3. 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氧气的制备方法,并深入了解了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氧气的化学性质,提升化学知识水平。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分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氧气瓶、燃烧匙、坩埚钳、木炭、硫粉、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

(2)提问:氧气有哪些性质呢?2、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让学生了解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演示氧气的溶解性实验:将一集气瓶氧气倒扣在水中,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得出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结论。

(3)讲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木炭的反应①把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把点燃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③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氧气与硫的反应①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把燃烧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3)氧气与铁丝的反应①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4、学生讨论与交流(1)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氧气的性质知识目标:2.掌握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方法。

3.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能力目标: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安全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2.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试管、火柴、镁条等。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盐酸、标准氧气、肯尼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什么是氧气吗?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二、讲授(15分钟)1.向学生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过氧化氢分解法,并进行相关实验展示。

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在制取氧气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安全措施。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先组织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安全。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四、实验讨论(20分钟)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释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梳理氧气的相关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氧气性质和应用的小短文。

2.鼓励学生参考相关课外资料,扩展对氧气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和总结了氧气的性质,进一步加深了对氧气的认识。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再到观察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情感目标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氧化反应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人教版1. 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等。

2. 掌握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例如与铁的反应、与氢气的反应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加强学生对氧气的认识。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

2. 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

【教学难点】1. 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

2. 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及所需试剂:氧气气瓶、试管、铁粉、氢气气瓶等。

2.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讲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周围有哪些气体?气体有什么性质?2. 引入氧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氧气的性质。

二、学习氧气的性质1.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性质。

2. 性质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讲解氧气的性质,引导学生对氧气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1. 氧气与铁的反应:进行一次“铁粉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氧气对铁的影响。

2. 氧气与氢气的反应:进行一次“氢气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与氧气的反应特点。

四、实验总结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和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课堂延伸】1. 学生可自行进行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2. 学生可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氧气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氧气的性质1. 颜色:无色2. 气味:无味3. 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反应1. 与铁的反应2. 与氢气的反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重视安全意识,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巩固他们对氧气的认识,帮助他们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的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 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2. 氧气的化学性质;3. 氧气应用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2. 氧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展示氧气气体样品,观察其颜色、味道和性状;2. 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介绍氧气的燃烧性质,观察氧气对燃烧的影响;2. 进行氧气与金属反应的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3. 进行氧气与非金属反应的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4. 学生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三)氧气的应用1. 讲解氧气的应用范围,包括生活和工业中的使用;2. 让学生讨论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

五、课堂练习: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的颜色是什么?(2)氧气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吗?2. 完成以下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1)用一根火柴在氧气中点燃;(2)用铁丝与氧气加热。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2. 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1.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氧气的应用范围。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中。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化学初中氧气的性质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的性质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的性质教案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氧气的实验:制氧气实验、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难点:氧气的性质如何影响燃烧等实验结果。

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灯心绒、蜡烛、燃烧瓶等。

2. 实验物质:盐酸、锌粉、过氧化氢溶液等。

3. 课件和讲义。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氧气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氧气的性质:讲解氧气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制氧气实验、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并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掌握并理解。

5. 拓展:介绍氧气在工业生产、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对氧气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小测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气氧 lm03 解溶能只水 L1�弱很力 气氧明证存生中水在能鱼“�答回
”�溶不全完于 易不“�解理
题问待看的证辩会学 能解溶的中水在它但“�”水于溶能 等否是水于溶易不“ ”�水于 溶易不气氧解理么怎“ �问提 。质性理物的气氧析分法方
报汇果成、4 等。气氧的中瓶气集察观、3
。题 2 第》案学《成完、3 味气、态状�色 颜 的 气氧解 了观 直
计设学教
》质性的气氧《
�问疑设巧 氧和中气空在别分炭木 �三动活究探 气 氧 了 道 知 们 我 二 究 探 过 通 、气氧为别分 �体气色无瓶 3 有 �论讨 用运移迁 �气氧证验样怎�考思 。题 3》案学《成完,论讨流交组小、2 用以可们我常通 �性特的气氧是 力能究探验实养培 究探验实行进�骤步验实计设、1 燃复条木星火带使以可 �结小 瓶气集的气氧有盛 问疑发激 入伸条木小的星火带将 �二动活究探 �质性学化些哪有气氧�想猜 二动活究探成完生学导引 ”�气 ”。化变理物是�质物新成生 氧 输 运 和 存 储 样 怎 中 活 生 “ 用运移迁识知 有没但�变改生发然虽色颜“�答回 � 化 变 学 化 是 不 是 � 体 固 和 体 液的色蓝淡成变气氧“ �问提 ”水于溶 质性学化、二 报汇果成、3 。气氧验检来验实个这 �气氧证验 烧燃持支 、1 �别区样怎�碳化氧二和气空
。质性理
味气 、态状 、色颜 质性理物、一
质性理物的气氧析分察观过通、1 �气氧的%12 有含中气空、2 。段一第 43P 材教读阅、1 �过通生学导引 气氧瓶一察观�一动活究探
论讨流交组小、2 物的气氧析分 �质性的气空合结
质性理物、一 。质性的气氧下以究 探 来 起一 就 们我 课 节这 � 呢 质 �吗要重 性些哪有气氧�道知想不想你么 趣兴发激、2 。课新入引�性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中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氧气的基本性质、氧气与物质的反应以及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常见物质的反应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常见物质的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准确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对氧气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氧气的性质。

五、教法和学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氧气与木炭、铁丝的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氧气的化学性质。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自我探索答案。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回顾八年级学习的空气的组成,特别是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氧气的性质,让我们一起探索氧气的奥秘。

(二)、新知讲解1. 物理性质:展示氧气的样品,介绍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理性质,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氧气的其他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氧气的助燃性。

再通过其他反应(如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进一步验证氧气的氧化性。

3. 氧气的用途: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氧气在医疗、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特性。

2.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3.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2.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技巧: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

2. 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如何判断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氧气、空气、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氧气吗?氧气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二、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其外观、气味等物理性质。

2. 学生进行实验:将氧气与空气、水进行比较,观察其密度和溶解性。

3. 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三、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2. 学生进行实验: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其反应现象。

3. 学生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四、实验操作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操作。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_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氧气(第2课时)“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和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来归纳、概括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对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3、通过对氧气性质的探究,获得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乐于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获得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获得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也知道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但对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探究学习”,“如何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这些问题,学生还不了解。

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

教学过程2“氧气的性质”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也知道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但对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探究学习”,“如何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这些问题,学生还不了解。

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

首先,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其次,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和运用还刚起步,所以,在实验探究的意识、实验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是刚刚开始,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还不能做到系统、准确,也需要老师的引导。

最后,在探究方法上,学生所知也很有限,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来帮助学生。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课堂学习: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二、师生互动:[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举几例说明)。

[师生总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二氧化碳(CO2)+ 水(H2O)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氧化镁(MgO)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点燃——→(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 氧气(O2)加热氧化铜(CuO)——→(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P2O5)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

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

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

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学生阅读] 课本氧气的用途。

[学生回答]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板书]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氧气获得的方法和原理课堂学习:一、复习引入: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有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氧气由于哪些用途?二、师生互动:[教师讲解] 对于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获得通常从用物理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去思考。

[教师设疑] 1.用物理的方法去获得氧气,那么原料物质有何特征?2.用化学的方法去获得氧气,那么原料物质在组成上有何特征?[学生交流][师生整理] 1.用物理的方法去获得氧气,那么原料物质中有氧气这种物质。

2.用化学的方法去获得氧气,那么原料物质在组成上含有氧元素。

[学生讨论] 用空气可以来制取氧气。

[学生阅读] 课本内容:如何用空气制得氧气?[板书]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葡萄糖 + 氧气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教师引导] 给出几种物质,介绍它们的化学式:KMnO 4、H 2O 2、MnO 2。

[演示实验] 1.加热高锰酸钾(KMnO 4);2.加热双氧水、混合双氧水(H 2O 2)和二氧化锰(MnO 2)在演示每一个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通过带火星木条的复燃或燃着木条燃烧更旺的现象来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氧气产生,最后提问以下问题:在实验室中用哪些物质可制得氧气?[师生整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的药品、药品的颜色以及所发生反应的原理,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创设问题] 氧气如何检验?(考查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学生交流][师生整理] 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用什么→怎么做→什么现象→什么结论[教师讲解] 催化剂的概念与特征[课后探究] 1.除了用以上物质可制得氧气,你还知道可用哪些物质?2.制得氧气的物质中含氧元素的,那么是否含氧元素的物质都可用来直接制取氧气?三、课堂小结:氧气的获得方法:1.工业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2.实验室方法:用高锰酸钾、双氧水等物质3.自然界中产生方法:光合作用3.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空气 空气 除去二氧化碳 干燥 氮气 液态空气降温 加压 液态氧 升温-183℃ 氧气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加热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b. 注意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 实验步骤: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水(H2O)+ 氧气(O2)b. 注意事项: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学生讨论] 这两种制法的优缺点。

本节小结练习与实践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铁丝 B.空气 C.氧化铝 D.红磷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的石灰水3、在装有空气的某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它气体,可使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许细沙或水的原因是()(A)使反应更激烈(B)使现象更明显(C)防止集气瓶底炸裂(D)防止火星四射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C)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7、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0.09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该气体难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该气体()A、只能用排水法B、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C、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D、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8.在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用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用点燃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D.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9.下列变化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氨气+氯化氢→氯化铵B. C. 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氢气+氧气点燃水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1)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慢慢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3)植物在空气中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4)空气还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镁条是银白色固体,镁的密度是1.7g/cm3,熔点是648.8℃,镁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氧化镁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